饲料水分与颗粒饲料质量的关系
水分调节剂对饲料品质的影响

21 年第4 00 期
水分调节剂对饲料品质 的影晌
卿 兰才 z 刘 学进 z 徐 晓蓉 z ,
( 西南 大学 动物科 技学 院 1 2重 庆威 士化 工有 限公 司 )
北方气候干燥 , 空气湿度低 , 加之原料 的不稳 定性和饲料加工容易丢失水分 ,使得北方饲料 比 国家标 准低 1 %水 分 。 —2 饲料 水分 偏低 , 不仅 降低 了饲 料 的适 口性 , 间接 增加 了饲 料 的成 本 。 然 也 虽 前人 对 饲料 水分 的调 控方 法 做 了一些 理 论性 的探 索, 总结 出了一些 从 原料 、 库存 、 料 清 理 、 料 加 原 饲 工各工段去进行水分控制的方法 ,这些方法看似 简单 , 但实际可操作性差。 有人研究了直接 向混合 机 内粉料 添加 水 分 的方法 ,水 分 是有 一 定程 度 的 提高 , 但是保水率不高 , 提高的幅度不能满足饲料 企业 提 高水分 1 2 ~ %的预期 值 , 复性 也不 好 , 重 而 且还增 大饲料霉变的风险,没有大面积推广 的价 值 。有人利用液体防霉剂在防止饲料霉变的同时 可 以提高饲料的水分这一特点 ,通过液体防霉剂 来提高饲料水分 , 保水率是有所提高 , 但在环境 比 较恶劣的情况下 , 也不理想 , 因为不进行调试 , 不 能准确达到提高 目标水分的 目的,而且 由于添加 浓 度 固定 不变 , 得在 保水 率 比较 低 的情 况下 , 使 有 变 相增 加 饲料 企业 成本 之 嫌 。而关 于水 分调 节 剂 的研究 尚未 见报 道 。 我们在液体防霉剂 的基础上得到 了启发 , 让 它的重点本末倒置过来 ,就是重点提高饲料的水 分, 提高饲料的保水率 , 同时达到饲料不霉变的效 果 。 因此研 究 了不 同的抑 制水 分挥 发 的因子 来 提 高保水率 , 整合高 H B值 的表面活性剂来降低水 L 的表面 张力 , 补 充一 定量 的防霉 剂进 行 防霉 , 并 就 诞生了水分调节 的基本构想。因为水分调节剂采 用调试 的使用方法 , 采用有规律 的添加浓度 , 即使 在环境 比较恶劣 , 保水率比较低 的情况下 , 也能较 准确 的提高饲料 的目标水分 ,而且不会增加饲料 的成本 , 仍然可 以降低饲料 的成本 , 操作简便 , 重 复性 好 , 适于 大 面积推 广 。 本试验研究 的目的是考察通过水分调节剂来 提高饲料水分后 , 对饲料 品质的影响 , 以期为生产 实践提供科学的参考 ,为饲料企业如何将提高核 心竞争力 、 降低饲料成本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饲料水分与颗粒饲料质量的关系

饲料水分与颗粒饲料质量的关系发表时间:2011-2-10 14:47:37访问次数:1297??? 一、饲料原料和饲料成品水分的季节性变化??? 饲料玉米含水量是影响饲料水分变化的重要因素,饲料玉米含水量的变化随着季节有规律的变化,秋冬季是新玉米上市的季节,同时该季节气温低,玉米水分很高,市场上水分在15%~16%的玉米也很多,饲料厂为了控制饲料质量,防止玉米霉变,限制收购玉米的水分在14%以下。
但是到了春夏季,玉米和其他饲料原料的水分很低,如玉米的水分有时达到10%左右,豆粕、棉粕和菜粕等主要蛋白质原料的水分在8%~10%左右,加上高温季节粉碎时水分的挥发和制粒后的干燥和冷却过程,水分损失很大,饲料成品的水分一般在9.0%~10.0%左右。
玉米水分和颗粒料水分变化与季节的关系见图1。
图1. 玉米和饲料水分的季节性变化???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饲料原料水分和颗粒饲料水分的变化存在两个极端,在秋冬季,由于气温较低,玉米等新原料的上市时水分含量很高,在饲料生产制粒后,水分一般在13%~14%左右。
但是到了夏秋季,饲料原料水分一般在12%~13%左右,加之夏季高温,饲料原料水分在粉碎和制粒过程中损失,使得饲料水分很低,一般在9~11%左右。
饲料原料水分过低会产生以下生产问题:饲料粉尘增多;成品损耗率增加;制粒能耗增加;玉米糊化不理想;滑膜磨损等。
??? 二、饲料水分和颗粒饲料质量的关系??? 1、水分对颗粒耐久性和粉率的影响????? 由于饲料水分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饲料生产和饲料颗粒质量的季节性变化。
饲料水分的含量和制粒效率有显着的相关性,饲料中的水分能够降低饲料粉碎和混合时的粉尘。
饲料淀粉的糊化是影响饲料颗粒质量的首要因素,淀粉糊化作用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可逆吸水阶段,水分进入淀粉粒的非晶质部分,体积略有膨胀,此时冷却干燥,颗粒可以复原,双折射现象不变;??? (2)不可逆吸水阶段,随着温度升高,水分进入淀粉微晶间隙,不可逆地大量吸水,双折射现象逐渐模糊以至消失,亦称结晶“溶解”,淀粉粒胀至原始体积的50~100倍;??? (3)淀粉粒最后解体,淀粉分子全部进入溶液。
调质时间的测定及其对制粒性能的影响

摘要:水分、热量和时间是影响调质的3个重要参数,在水分、热量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调质时间就决定了调质质量,而高效的调质正是保证优质颗粒饲料的首要条件。
关键词:调质;水分;热量;调质时间;充满度;淀粉糊化度1 调质三要素调质是饲料制粒前的一道水热处理加工工序,在改善颗粒质量,提高颗粒饲料的耐水性,提高饲料的营养消化吸收率,减少成型能耗,杀灭有害病菌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国内外研究表明,作为颗粒饲料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在颗粒饲料总体质量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随着市场对颗粒饲料品质要求的提高,各饲料加工企业也越来越重视饲料加工中的调质工序,改进或升级调质设备是他们当前改善颗粒饲料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调质就是饲料在通入蒸汽且保持一定时间的条件下,即水热作用下,使原料中的生淀粉得以熟化。
水分、热量和时间是淀粉由生淀粉变为糊化淀粉所需要的3个重要参数。
调质过程中加入蒸汽,使饲料的水分和温度增加,同时调质又经过一定的时间,由此满足了淀粉糊化的必要条件。
经过充分的调质作用可使产品中淀粉的糊化度大幅度增加。
调质过程中的水热作用还促使原料中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变性蛋白易于被酶解,从而使饲料的蛋白质可消化性得以大大提高。
2 调质时间的测定水分、热量和时间是调质的3个重要参数,它们决定着调质效果的优劣,在制粒过程中水分,热量这两个参数相对稳定,而调质时间则因为设备的选用及调节方法等因素影响差别较大。
目前,饲料厂调质时间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大多不太规范。
根据流体知识,我们得出计算调质器时间的公式:注:调质器有效容积为调质筒容积减去轴和桨叶的容积,容重为饲料的容重(蒸汽调质后),充满度为饲料容积占调质器有效容积的百分比,流量即为产量。
上式中分子也就是充满度为f状态下调质器容纳的饲料重量(调质后)。
分母为喂料产量。
分子的数值可以在正常生产中急停调质器及喂料器,然后称重调质筒中饲料的重量获得,分母则可以通过一定时间内(如1min)取样称重获得。
影响颗粒饲料水分含量的主要因素与控制方法

大保 存难 度 ; 水 分含 量低 于合 理标 准 , 则会 影 响饲 料
的适 口性 和 产 品质量 及 经济效 益 。 饲 料 加 工过 程 中 , 适 宜 的水 分 含量 则 有 利 于 制
粒 和降 低 加 工 成 本 , 提 高 颗 粒 饲 料 的 质 量 和 生 产
效率 。
因此 , 在 颗粒 饲 料加 工过 程 中 , 水 分 含量控 制 极
含 量较低 。反之 , 压模 孔径 较大 , 则饲 料颗 粒直 径较
大, 冷风 不易 穿透 颗 粒 , 冷 却 时 带 走 的水 分 较 少 , 产 品水分 含量 较高 。
1 . 5 冷却过 程影 响 冷 却是 颗 粒 饲 料 加 工工 艺 过 程 中控 制 产 品 水 分 含 量 的 最 后 环 节 。在 加 工 过 程 中, 一是 要保 证产 品含 水 量不 能 超 过 产 品 质量 控 制
品 的水分 含量 。
使 成 品料 的潜 在发 霉 机会 增加 。
为重 要 , 必须 引起 重 视 。
1 影 响颗粒 饲料 水 分含 量 的主 要 因素
颗粒 饲 料在 生产 过 程 中 , 受 粉碎 、 混合 、 调质 、 制 粒、 冷却 等 多种 因 素 的影 响 , 是 比较 复 杂 、 不 断 变 化
的检 测指 标 。
易 穿透 颗粒 , 因此 冷却 时带 走 的水分 较多 , 产 品水分
1 . 3 调 质过 程影 响 调质水分 、 调 质 温度 、 调质 时
颗粒饲料的制作方法

颗粒饲料的制作方法颗粒饲料是一种常见的动物饲料,它由各种原料通过一系列加工工艺制成。
颗粒饲料可以提供均衡的营养成分,方便动物食用,并有利于它们的生长和发育。
本文将介绍颗粒饲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原料准备、颗粒化处理和成品包装等。
1. 原料准备颗粒饲料的原料通常包括谷物、豆类、鱼粉、蛋白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在制作颗粒饲料之前,需要将这些原料准备好,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
首先,将谷物和豆类进行清洗和破碎处理。
清洗可以去除杂质和沉积物,破碎可以增加原料的表面积,有利于后续的加工。
其次,将鱼粉和蛋白粉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可以减少原料水分含量,提高颗粒饲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最后,将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辅助原料按照需要的配方进行称量和混合。
这些辅助原料可以提供动物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保证饲料的全面营养。
2. 颗粒化处理颗粒化是将原料混合后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成颗粒状的过程。
颗粒化处理可以提高饲料的可食性和可储存性,方便动物的摄食和消化吸收。
颗粒化处理主要包括研磨、混合、调控水分和造粒等步骤。
首先,将原料进行研磨。
研磨可以将原料粉碎成适当的颗粒大小,有利于后续的加工和混合。
其次,将研磨后的原料进行混合。
混合可以将不同原料均匀地混合在一起,确保颗粒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分布均匀。
然后,调控原料的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对于颗粒化处理具有重要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水分含量都会影响颗粒的形成和质量。
因此,需要根据原料的特性和加工设备的要求,对水分进行调控。
最后,将混合后的原料通过造粒机进行颗粒化处理。
造粒机将原料经过挤压和剪切等作用,形成颗粒状的饲料。
颗粒的大小、形状和硬度可以通过调整机器参数进行控制。
3. 成品包装颗粒饲料经过颗粒化处理后,需要进行成品包装。
包装的目的是保护颗粒饲料,防止其受潮、变质和污染。
成品包装可以选择使用编织袋、塑料袋或纸箱等不透气材料。
包装时需要注意严密性和耐压性,以保证颗粒饲料的品质。
在包装过程中,还可以添加适当的防霉剂和防虫剂等保鲜剂,延长颗粒饲料的保存期限。
饲料加工技术中的关键工艺参数解析

饲料加工技术中的关键工艺参数解析在畜牧业中,饲料加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饲料加工技术,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增加养殖效益。
而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关键工艺参数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饲料加工技术中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解析,以帮助养殖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参数。
一、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饲料加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合适的水分含量可以保证饲料的良好流动性,有利于颗粒饲料的成型和后续的储存和运输。
同时,水分含量也会影响到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吸收率。
过高的水分含量会导致饲料变质,降低饲料的品质和口感,还容易引起霉菌和细菌的滋生,对动物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二、粒度大小粒度大小是饲料加工中的另一个重要参数。
不同的动物对饲料的粒度要求不同,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养殖对象进行调整。
粒度过大会影响动物的消化吸收能力,粒度过小则会增加饲料的粉尘含量,不利于动物的呼吸健康。
因此,合理控制粒度大小是保证饲料质量的重要一环。
三、温度控制温度是饲料加工中一个常常被忽视的参数。
不同的加工工艺和原料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适当的温度可以促进饲料中的酶活性,提高饲料的可消化性和营养价值。
另外,温度还会影响到饲料的颗粒硬度和成型效果。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饲料质量下降,甚至引起饲料的变质。
四、添加剂比例在饲料加工过程中,添加剂的使用是非常常见的。
添加剂可以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然而,添加剂的比例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饲料的品质。
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添加剂和饲料类型进行合理的比例控制,以确保饲料的质量和效果。
五、混合均匀度混合均匀度是饲料加工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混合均匀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饲料的营养价值和稳定性。
不均匀的饲料会导致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摄入不均衡,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
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大混合时间、增加混合器的数量等,以提高饲料的混合均匀度。
综上所述,饲料加工技术中的关键工艺参数对饲料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饲料颗粒质量控制

颗粒饲料的质量品质包括内在品质和外在品质,内在品质是指如水分、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能量和灰分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外在品质包括颗粒的粒径、粒径均匀度、粒长、粒长均匀度、表面粗糙程度、裂纹、硬度和硬度变异度等指标。
内在品质和外在品质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两者共同决定着颗粒饲料的质量。
内在品质主要受配方营养水平、配方结构和原料质量等影响,而外在品质主要受原料理化特性和加工过程的影响,内在品质影响着外在品质指标所能达到的程度,而外在品质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内在品质在畜禽生产中应用效果的发挥。
本文主要从颗粒饲料的内在和外在品质角度入手分析影响颗粒饲料品质的因素,探讨颗粒饲料品质控制的方法和途径。
1、颗粒饲料的内在品质及其影响因素颗粒饲料内在品质主要受配方营养水平、配方结构和原料质量的影响。
不同品种饲料的内在品质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由于鸭和猪消化生理结构和消化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实际生产中鸭料通常所选择的原料较为粗放,选用的杂粕类原料较多,粗纤维含量较高。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粗纤维等营养成分的含量主要与原料结构和组成有关,而水分含量易受到加工过程的影响。
凡能影响到水分含量变化的因素都能影响到颗粒饲料中其它营养成分比例的变化。
颗粒饲料水分含量主要受原料的水分含量和饲料加工过程的影响。
饲料加工过程中影响成品水分含量的环节主要包括粉碎、调质和冷却等三个步骤。
当前畜禽饲料加工企业主要采用锤片式粉碎机进行原料粉碎,筛片细度影响着原料粉碎难易程度,也决定着原料水分损失程度,一般而言,筛片孔径越细,粉碎时间越长,耗电量越大,水分损失越多。
不同原料在粉碎过程中水分损失程度也不同,据现场测定分别选用豆粕和玉米以2.0mm锤片式粉碎机进行粉碎,结果发现豆粕的水分含量在粉碎前后不变,而玉米在粉碎后水分降低0.3-0.4%,两种原料的粉碎速度也存在不同,其中粉碎玉米较慢。
饲料原料的水分含量随季节变化而表现出差异,这种差异也影响着成品的水分含量。
影响颗粒饲料质量的原因

颗粒饲料可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适口性,进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以及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因此,如何提高颗粒料的质量以及优化制粒过程已成为当前饲料工业研究的热点。
在加热过程中,颗粒饲料原料易受到高温、高湿和高压作用而发生复杂的理化反应,各种因素对颗粒饲料质量的影响机理也非常复杂。
因此,为了提高颗粒饲料性能,必须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
笔者从颗粒饲料的组成成分、制粒工艺、设备制造以及设备管理等方面对影响颗粒饲料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更有效地监控颗粒饲料的品质,提高颗粒饲料的制粒性能,饲料颗粒机、秸秆颗粒机是养殖户们压制的颗粒饲料很不错的选择。
1、影响颗粒饲料质量的配方因素分析饲料原料的制粒特性对颗粒饲料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其中,原料组成与配比对颗粒性能的影响较大,占40%。
因此,在进行饲料配方设计时,不仅要根据工艺师的经验来确定最佳原料配比,而且必须考虑各原料之间存在的最佳协同效应。
如新鲜原料在压缩时易产生弹性变形,而离开制粒机压模的约束后又会产生颗粒膨胀,造成颗粒裂隙。
因此,在进行颗粒饲料配方设计时,要综合考虑饲料原料的配比情况及其对颗粒饲料质量产生的影响。
1.1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是决定颗粒饲料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蛋白质具有胶黏性,以含蛋白质较高的谷物和动物副产品为原料的饲料制粒性能较好。
此外,动物种类和生长阶段不同,所需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也不同。
1.2谷物和油脂添加量油脂可降低饲料颗粒间天然的固结作用,随着饲料中谷物和油脂添加量的增大,颗粒饲料的质量也趋于下降。
因此,在满足动物需求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油脂的添加量。
1.3淀粉含量淀粉在高温、高水分的条件下容易糊化,在颗粒饲料制粒过程中起到天然的黏合作用。
但在低温、低水分条件下,淀粉不仅不能糊化,还会产生脆性颗粒,进而影响颗粒饲料的质量。
一般的制粒过程中,淀粉糊化程度只能达到20%左右,耍想进一步糊化就必须提高温度和蒸汽压力。
添加了糖蜜和尿素的饲料原料,其淀粉糊化温度应控制在80℃;过高的水分会使淀粉饲料原料吸收蒸汽能力下降,达不到糊化所需的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水分与颗粒饲料质量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1-2-10 14:47:37访问次数:1297
??? 一、饲料原料和饲料成品水分的季节性变化
??? 饲料玉米含水量是影响饲料水分变化的重要因素,饲料玉米含水量的变化随着季节有规律的变化,秋冬季是新玉米上市的季节,同
料的水分在8%9.0%~10.0%
???
???
??? 1
???
为三个阶段:
??? (1
??? (2“溶解”,淀粉粒胀至原始体积的50~100倍;
??? (3)淀粉粒最后解体,淀粉分子全部进入溶液。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适当的水分有利于热蒸汽渗透进入饲料颗粒内部,提高淀粉的糊化率(见表1),饲料的水分过低会影响到淀粉的糊化和颗粒的质量。
颗粒饲料的粉率会明显增多,客户的相关抱怨也就增加。
饲料厂主要通过增加滑膜的压缩比来提高颗粒质量,但是单位能耗和生产效率就会明显下降。
保持饲料中适当的水分可以提高饲料颗粒的持久性,降低含粉率(见图2、表2)。
表1. 水分对淀粉糊化度的影响
图2.? 添加的水分对颗粒持久性的影响(大豆协会,程宗佳)
——仅供参考
表2. 制粒前添加水分对颗粒饲料耐久性和含粉率的影响
??? 2、饲料水分对水产饲料溶水时间的影响
??? 水产饲料对溶水时间的要求很高,如果投饵后,饲料的溶水时间很短,鱼不能够完全采食,就会导致饲料严重浪费,饵料系数就会很高。
饲料的溶水时间和淀粉的糊化度有直接的关系,水产饲料中最好的粘合剂就是次粉,次粉的糊化程度对饲料的溶水时间有直接的影响,从糊化的过程看,都需要有水的参与,但是鱼饲料主要是蛋白质饲料如豆粕、鱼粉、棉粕、菜粕等水分很低的饲料组成,淀粉糊化比较困难,为了达到提高溶水时间的目的,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高压缩比的滑膜制粒,因此生产鱼饲料的动力成本和机械成本都很高。
在鱼饲料中适当的提高水分,能够提高淀粉的糊化度,有效的提高饲料的溶水时间。
??? 三、讨论
???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