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测量表

合集下载

标准工时统计表样板

标准工时统计表样板
标准工时统计表
单元 站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插件 工序名称 清板(继电器) 清板(传感器) 清板(蜂鸣器/灯) 清板(蜂鸣器/灯) 看板面 看板底(刷板) 测试(掰板) 打胶(蜂鸣器) 打胶(蜂鸣器) 看板面 看板底 品名 ES209-UL 测量日期 标准差 偏离比率 制成性能 2012.03.29 每次操作测试平均时间 (S) 1 2.4 2.0 5.6 14.9 6.9 6.2 8.5 10.5 8.1 6.7 7.3 2 2.7 2.9 9.2 13.3 7.4 5.9 9.3 11.3 7.7 6.2 8.9 3 2.8 2.2 9.8 14.1 7.4 6.7 8.5 10.9 8.1 6.6 6.8
资料总结 1周期时间: 2瓶颈工序: 备注 3瓶颈时间: 4生产效率: 5每小时生产数量3.29 测量人员 宽放率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标准工时 sec/pcs 刘锦华 目前治具 建议治具 台数 建议人数 台数 (台) 平均操作 生产数量 时间sec/ 宽放系数 set/次 次 2.6 2.4 8.2 14.1 7.3 6.2 8.8 10.9 8.0 19.5 23.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11 资料总结 7上线人数: 8每班日产能(8H):
生产数量:
用:

标准工时表样板

标准工时表样板
标准工时统计表
编号 每操作1(PCS/SET)所花的时间(S) 工序 1 2 3 4 5 6 7 8 9 工序名称 电芯外观全检 极耳裁切 极耳冲孔 测电压内阻 配组 组装扫描 侧边贴高温胶 电芯喷码 组装电池 1 2 3 4 5 平均操作时 正常时间(/ 间(SEC/次) 次) 标准差 制作日期 偏移比率 制程性能 放宽率 放宽系数 (%) (%) (%) 设备数 量 (台) 制作人 标准工时 (SEC/ 次) 建议工 位人数
10 组装插头引线及打螺丝 11 半成品全检 12 固定螺丝检查 13 半成品综合测试加头部贴海绵 14 过流测试 15 电池头底部包胶 16 电池头底部缠胶 17 贴条形码 18 电池喷码 19 测量长宽尺寸 20 成品容量测试 21 成品测压差 22 成品综合测试 23 成品外观全检 24 装吸塑盘 25 打包装箱 平均or合计 总结资料: 周期时间(S) 总人数 注: 生产效率 治具设备总数 每小时生产数量 白班日产能 生产每K需要多少小 时 瓶颈(难度)工序
备注

标准工时统计表-新

标准工时统计表-新

T:代表"夹具/机器具/机器"(4)各部门认为标准工时不能真实体现作业状况时,可向有关部门申请重新测评。

总之,标准工时是实施现场管理的重要基础9 牢记要点计算标准工时要了解以下内容: _ 明确标准工时的作用 _ 做好标准工时测定准备 _ 计算标准工时 _ 修表真实的情况,故此应加以修正,乘上一定的评价系数,求得实际时间作为标准时间的主体,而实际时间应考虑一定的宽放,作为疲劳、等待、喝水、上厕所等必因素包括:操作者的熟练程度,设备工具的完善度,操作者的教育程度,工作的困难度。

时合理。

在计算标准工时时,要了解以下内容: 1.明确标准工时的作用利用标准时间,生产管制部门可以更精确地做生产计划,如在进度控制上有了问题,也可依标准时间来做人力调整。

水线生产的平衡。

一条流水线有很多工序,可依各工序的标准时间来配置人力,使生产线平衡、流畅。

业内容、达到什么精度、制定时间标准的费用等。

准时间资料法、计划估算法、实际成绩资料法、数学法等很多种类。

每个方法各有其特点,企业可以根据使用目的和测定的对象作业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

3进行测算,并连续测试20个以上的周期时间。

参照的作业人员,其劳动熟练程度与中等熟练人员的比较系数称为评核系数。

系数越大表示其劳动熟练程度越高。

劳宽放时间 宽放率= ×100%=管理宽放率+生理宽放率+疲劳宽放率 其中:管理宽放率一般取3%~10%; 疲劳宽放率一般取5%~20%; 生理产趋于稳定时(一般为生产一周以上),工艺人员应再次测评标准工时;必要时应予以修改,并发出变更通知。

应予以修改,并发出变更通知。

,并发出变更通知。

施现场管理的重要基础,准确的标准工时可以平衡生产线,有效分配工作人员,生产各部门都要依据标准工时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标准工时 _ 修改标准工时喝水、上厕所等必须要项的预备,这样才得到标准时间。

当的方法。

3.计算标准工时 (1)测算作业时间~20%; 生理宽放率一般取2%~5%。

精益管理学习-标准工时

精益管理学习-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的定义标准时间的概念来源于泰勒的“公平的一天工作量”(a fair day's work)的理论。

标准工时(Standard Allowed Minutes),作为制造业必不可少的一种管理绩效测评尺度,19世纪后期起源于美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在社会发展的长河中,经历不少后继管理学家的改进,标准工时的运算和评估方法已越来越具有科学性,而且运用。

据调查,日本的制造企业100%都拥有标准工时评估系统,而且20%的知名企业还建立了个性化和高精度的标准工时管理系统。

就中国企业来说,基本的情况是30%的企业根本没有,60%的企业有而不精,10%的企业根本还不了解标准工时是什么,标准工时能为企业带来什么效果。

因此,一些企业对成本管理、资源配置、效率管理、加工费测评等缺少根本性的有效工具和科学性。

标准工时的概念是:标准工时(ST)是一个100%熟练工人,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下用正常速度去完成一项特定工作(可接受品质水平)所需的时间。

对概念的理解:(1)100%熟练工人:是指操作者必须是熟练手,而不是刚进工厂的新手;(2)正常的作业或加工条件:是指物料准备充足,设备加工条件或精度正常,以及正确的作业或加工方法等;(3)正常的工作环境:是指作业所需的照明条件、温度、湿度、水、电、气等均在正常状态;(4)正常的作业(或加工)速度:是指满足产品加工精度的转速和作业熟练程度。

标准时间的特性可理解为:(1)客观性:对应于某一标准化了的作业操作(通过方法研究),标准时间是不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一个量值;(2)可测性:只要将作业标准化了,就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对操作过程进行测定(如秒表测时、工作抽样、PTS技术等),以确定标准时间的量值;(3)适用性:因为标准时间是普通工人以正常速度能完成某项作业的劳动标准时间,不强调过分先进或十分敏捷的动作完成某项操作,所以它应该是易于被大多数人接受的。

二、标准工时的计算公式为了能够体验什么是标准,什么样的速度能够算作标准时间,可以做以下两种“正常速度”的体验。

标准工时格式

标准工时格式

1.0
1.0 1.0 1.0 1.0 1.0 1.0 2.0 1.0 1.5 1.0 1.0 1.0 1.0 1.0 1.0 3.0 2.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8.7 7.55 14.75 11.44 8.69 9.55 10.1 25.78 16.87 13.28 6.37 9.03 9.25 10.5 10 15.93
45.48 29.89 15.31 13.00 14.50 16.50 12.40 14.10 14.22 14.50 11.50 14.56 11.40 7.55 8.43 6.55
7.72 7.5 15.2 12.6 8.5 11.2 9.5 26.08 16.23 13.7 6.3 8.9 9.34 10.6 9.62 15.3
48.70 32.05 13.10 13.70 13.44 16.63 12.50 15.01 14.90 15.01 11.30 14.50 10.25 7.50 8.60 6.70
8.84 8.01 15.1 11.6 8.87 10.06 10.21 24.1 15.23 13.22 6.25 8.53 10.27 10.7 10.5 15.7
48.10 34.10 14.20 12.60 14.59 16.42 12.10 15.23 14.10 14.78 11.25 13.10 10.10 7.61 8.44 6.80
8.69 7.66 15.32 12.05 8.67 10.92 9.85 24.23 16.03 13.06 6.41 8.37 9.57 9.85 9.53 15.86
平均or合计
95%

标准工时表

标准工时表
插座类
IC座 火牛类
插件部份 操作工序名称及单元动作描述 贴20mm长以下皱纹胶纸/高温胶纸 贴20mm~50mm长皱纹胶纸/高温胶纸 贴50mm长以上皱纹胶纸/高温胶纸
长5mm以下 长5--30mm 长5--30mm以上 电阻1/8W 电阻1/4W以上 立式电阻1/8W 立式电阻1/4W以上 电解电容 陶瓷、瓷片电容 一般的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 大体积的二极管 棒芯电感 柱环形电感 圆环形电感 管脚一字形三极管 管脚品字形三极管 6脚以下插座 6--12脚插座 12脚以上插座 排插(3脚以上) 排插(3脚以下) 插AV插座/AV+S端子 插光纤座 插SCART座(24PIN) 插DC插座 插AV插座(DVB系列)
15
1.n为纸卡数量。2.使用周转箱时不
17
含此工时
折好卡通箱底部,两边及中间封胶纸(长:85cm,宽:50cm)
23
将包好的PCBA放入包装箱
5
类型 吹套管 扎线类 点胶类
锁螺丝类 粘贴类
装配部份
操作工序名称及单元动作描述
从拉带(台面)取机,使热缩管处对于风筒口
吹缩热缩管(L<25mm,D=1--4mm),转动热缩管
放PCB板于拉带(台面)
一手取PCB并放于台面
另一手从烙铁架取烙铁
取锡线加锡至一焊盘
取镊子夹SMD焊一端于PCB,放回镊子到台面
加锡至另一焊盘,放回烙铁到烙铁座
放PCB板于拉带(台面)
从拉带(台面)取PCB
放于夹具上
从物料盒取出元件插于PCB
扣压夹具,转至锡点面
取锡线,烙铁至焊点
标准工时(S) 1 1
11
抹PCB(需抹面积25-50c㎡),放回无尘布

标准工时统一表格(模板)

标准工时统一表格(模板)

标准UPH (pcs/H)(含宽放)
E=3600/C 385 334 397 392 486 426 458 352 381 352 394
备注 瓶颈工站
101.2 85% 90% 177
334 标准设备日产能
(标台准)人力日产能
(台)
6,813 6,011
新结构
定子
人数
4 2 3 2 2 2 2 7 2 4 1 3 34
12
10
85.3%
台数
A 2 2 3 2 2 2 2 7 2 4 1
班次 班次
生产时间(H/ 班)
产品型号: 测量日期:
会签:
线体名称: 周期时间 Cycle time(s)
B 17.02 19.6 24.75 16.7 13.48 15.36 14.3 65.1 17.2 37.2
1 挂线 2 机械落线 3 插相纸 4 粗整形 5 分线 6 打端子 7 吹热缩管 8 引线定位 9 机绑、整形 10 检修外观 11 综合测试
辅助人数
标准
合计 标准设备工作时数/ 班标: 准人力出勤时数/ 班:
生产线平衡率:
实际 排产数/班:
注:
1.以上数据以感应定 子2.标、准总O装E产E、品O型P号E值 暂3. 以上行表业统标计准表为栏目位标中 白色单元格表示需要
15.00
10.78
10.00
9.36
9.08
5.00
标准工时表
定子节拍时间产品型号:
9.19
7.41
8.45
7.87
10.23
9.46
10.23
9.13
0.00
挂线
机械落线
插相纸

动作分解标准工时表

动作分解标准工时表

要素 数据代码 要素描述
1 B26
松卡
2 A116 3 A400
卸件 取件from skid放入
4 B26
夹紧
5 E250
起动主轴
6
P11-1
对刀
7 T57
冷却
8 E130
自动进给
9
平端面
粗车Φ28
10
外圆
精车Φ
11
28 -
粗车Φ25
12
外圆,保
精车Φ
13
25 -
14
15
16 E130 17 EE95 18 EE95 19 T21 20 E251 21 F12 22 A118 23 M18 Sket ches 本表 采用 手动 切削
0.0120
7
D
0.1660
1
D
0.0400
1/10
D
0.0500
1
Number of Pcs. per
1
操作者: *** 工件名称:轴
新标准
修改
备注: 观测时间(分钟)
工程师:***
替换
重新 核对
平均
完成率
0.06
0.05
0.07
0.06
0.05
0.058
100%
MT=
总标准分 钟
工作延误
4.20
标准分钟 / 周

机率 /周期
0.1050
1
0.0720
1
0.1150
1
0.0960
1
0.0170
7
0.0300
7
0.0150
1
0.0180
6
0.09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时测量记录表
工序名称: 设备名称: 产品名称: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标准时间 熟练程度评比系数表 代 超级 优 良 平均 较差 劣 符号 A B C D E F 修正数 0.15 0.11 0.06 0 动作特点 动作绝对顺畅,难以分清动作之间的分界 动作十分顺畅 动作顺畅,没有犹豫不诀 动作组合尚佳,犹豫不诀难以发现 代 超级 优 良 平均 较差 劣 符号 修正数 A B C D E F (S) 努力程度评比系数表 动作特点 作业单元 人机关系 人 机
-0.05 很多犹豫不诀,动作有些笨拙 -0.16 犹豫不诀十分明显,笨拙,有很多错误
-0.05 工作慢 -0.12 工作慢且明显地浪费时间
观 测 者: 设备型号: 零件名称:
作业人数 1 2 3 4日期:来自作业班组: 材料规格:
7 8 9 10 平均时间 评比系数 标准时间 人 机 标准 备 注 时间
工艺参数: 零件编号:
测定时间 5 6
0.13 最大可能的努力,不可能继续下去 0.1 十分努力,不能保持超过几天 0.05 能过持续长久的最佳动作 0 平稳 地工作,似有多少未尽余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