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2011年美国大豆相关数据统计
2007年豆类年报

2007年豆类年报:创造历史的超级牛市内容摘要:2007年度,大豆期货市场行情波澜壮阔,上半年平淡无其,下半年却涨势不休。
由于全球大豆库存持续维持低位,豆油需求被全面点燃,加上原油的持续上涨提高了大豆的运输成本,大豆在下半年牛市启动。
美元贬值,全球流动性的过剩又为火爆的行情点了把火,大豆创出历史新高。
全球农产品(5.58,0.01,0.18%)的牛市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不会在明年就轻易转变,所以,大豆价格仍处于一个牛市当中,价格底部将逐渐抬高。
The super bull market creating the new recordAbstract:The soybean futures price took place great changes in 2007. It is easy market in the first half year of 2007, but continues to rise in the second half year. For the lower inventory in the global, the increasing soybean oil demand and the cost of transportation increased by the sustaining rise of crude oil price, the soybean market launched bull market in the second half year. Depreciation of the dollar and the global liquidity surplus got the soybean futures market more fierily; the soybean price reached a new record. The bull market of the glob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will be a long-term trend, which will not change easily in the next year. Therefore, soybean market is still in a bull market, the price bottom will gradually move upward.第一部分 20007年度大豆及其产品期货市场行情回顾与原因分析对于在2007年全年参与了大豆、豆粕期货交易的投资者来说,绝对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自己的感觉。
大豆致敏蛋白及其清除方法的研究进展_曾蕊

到 2010 年 4 月 16 日为止,致敏原数据库( http: / / www. allergenonline. org / ) 已收录 38 种大豆过 敏原,其中 2 种来自野生型大豆,36 种来自栽培大 豆。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 大豆过敏蛋白主要为种 子储藏蛋白、结构蛋白和防御相关蛋白。其中属储 藏蛋白的致敏蛋白主要包括 Gly m Bd 60K( β-伴球 蛋 白 α-亚 基 ) 、Gly m Bd 28K 和 Gly m Bd 30K ( P34) ; 结构蛋白包括 Gly m 1( 疏水蛋白) 、Gly m 2 ( 壳蛋白) 、Gly m 3( 抑制蛋白) 等; 防御相关蛋白包 括病理相关蛋白、KSTI( 胰蛋白酶抑制剂) 、凝集素 多肽片段等。
第 30 卷 第 6 期 2011 年 12 月
大豆科学 SOYBEAN SCIENCE
Vol. 30 No. 6 Dec. 2011
大豆致敏蛋白及其清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曾 蕊,宋 波,拓 云,吴 帅,蓝 岚,姜自芹,刘珊珊
( 东北农业大学 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摘 要: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平衡的氨基酸组分,是人和畜禽优质的植物蛋白源。然而,近年来,大豆中含有的
1934 年,Duke 等[3]最早指出,大豆可能是一种 重要的食物致敏原。1980 年,Moroz 和 Yang 用过敏 症患者的血清首次科学的证明大豆是致敏原,这些 过敏症患者在大豆加工工厂工作,豆粉通过空气传 播的方式使他们产生过敏反应,大豆中的这种致敏 原分离 后,被 命 名 为 胰 蛋 白 酶 抑 制 剂 ( KSTI) 。 [14] 随后,关 于 大 豆 蛋 白 致 敏 特 性 的 报 道 不 断 深 入。 1980 年 Shibasak 等[15]也证明大豆蛋白中有丰富的 致敏蛋白成分,并且通过对大豆过敏患者血清中的 IgE 抗体进行 RAST 抑制分析,结果表明 2S、7S、11S 球蛋白有交叉反应; 大部分的致敏成分都是 2S、7S、 11S 球蛋白的组成成分。1988 年,Burks 等[16]通过 对患过敏性皮炎的大豆过敏患者的血清进行免疫 化学分析发现,大豆致敏原主要是 7S、11S 球蛋白, 而不是 2S 球蛋白。1990 年 Rodrigo 等[17]发现,大 豆粉尘的吸入可以引发哮喘。在由大豆粉尘引发 哮喘的病人的血清中含有一种特殊的 IgE 抗体,它 可以与一种分子量低于 14 kDa 的糖蛋白发生特异 性反应,并假定该糖蛋白是 β-伴大豆球蛋白或大豆 豆荚中特定的蛋白的降解产物,命名为 Gly m 1 和 Gly m 2。1990 年 Herian 等研究发现,对大豆和花 生都过敏的患者的血清会与分子量为 50 ~ 60 kDa ( 可能是 β-伴大豆球蛋白) 的几种蛋白成分发生反 应; 另外,还可以与一种 20 kDa 的成分( 确认不是 KSTI,但与只对大豆过敏的患者的血清免疫反应强 烈) 发生反应。同年,Herian 对不同的致敏物质进 行了描述,并且根据免疫印迹模式 ( immunoblotting patterns) 将其分为了 3 个等级[14]。而 Ogawa[18]则 认为,虽然在不同患者体内 IgE 结合蛋白是不同的, 但是病 人 不 能 根 据 免 疫 印 迹 模 式 ( immunoblotting patterns) 分为不同群体。
如何正确解读USDA报告

如何正确解读USDA报告大魔王~~~USDA报告是美国农业部对农作物的相关信息数据如产量、消费量、库存、播种面积和单产等的一个评估调整报告,它是一份相对重要的官方报告,也是许多投资者投资农产品期货市场时参考的一份重要报告。
因此,正确解读这份报告对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
笔者认为,对USDA报告解读时不仅要“瞻前顾后”,而且要理解(还原)数据变化的预期程度。
一、“瞻前”——与前期报告预测数据比较以下是6月30日报告与市场此前相关预测数据的具体对比(单位:十亿蒲):1.谷物季度库存本次报告平均预测预测区间上季度库存去年同期库存玉米 4.028 3.925 3.550-4.326 6.859 3.533大豆0.676 0.669 0.615-0.743 1.428 1.092小麦0.306 0.278 0.247-0.461 0.710 0.456玉米季度库存同比上涨14%,大豆季度库存同比下降38%,小麦合计季度库存同比下降33%。
(do it yourself !)2.种植面积(单位:百万英亩)6月30日USDA发布的二季度报告可以说是对本年度大豆较有影响意义的种植面积报告。
数据显示,大豆播种面积比3月份的预估减少,从3月份的7479万英亩下降到7453万英亩。
单纯地从这个数字看,减少的面积并不大,但是重要的是对收获面积的预测。
此报告预计新季大豆收购面积为7212万英亩,而3月份的预计为7380万英亩,减少了168万英亩,使美豆的收获率下降到96.8%的较低水平,按照这个数据计算,美豆2008/2009年度的库存消费比在3.46%,比本年度4.2%的水平还要低,这对市场形成很强的利多作用,刺激了CBOT大豆的连续3日上涨,美豆也创下了历史新高,突破了3月份的重要高点。
( connection!) 二、“顾后”——与报告评估日之后的市场变化对比6月份以来连日的暴雨致使美国第一大河密西西比河流域多处地段出现水漫堤坝、农田被淹甚至桥梁被毁的情况,主要受灾的区域包括爱荷华、密苏里、伊利诺斯、印第安那、堪萨斯和明尼苏达等中西部各州。
基于综合风险区划的农作物产量指数保险费率厘定--以大豆为例

基于综合风险区划的农作物产量指数保险费率厘定--以大豆为例张宗军【摘要】科学风险区划是推动农业保险费率公平合理,解决农业保险中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问题的关键。
利用1978—2014年全国27省份大豆生产相关数据,计算各省份大豆生产变异系数、减产强度、专业化及效率水平。
利用以上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法将27省份大豆生产综合风险划分为四类,赋予合适风险系数,以经验费率法计算各省大豆区域产量保险纯费率。
综合风险区划基础上的差异化费率厘定不仅可体现保险产品供需双方公平性,而且为差异化保费补贴提供借鉴,有利于发挥财政补贴撬动作用。
【期刊名称】《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14)004【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指数保险;聚类分析;风险区划;经验费率法;风险费率【作者】张宗军【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 10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42.6自2007年国家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机制以来,农业保险快速发展,保费规模由2007年的51.8亿元扩大到2014年的325.7亿元,年均增长35%,保费规模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但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农户分散化经营导致高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暗箱操作导致套取财政补贴等违规事件;有限财政保费补贴限制农业保险范围扩展;农业巨灾风险基金不足;经济新常态下财政补贴保费可持续性问题等。
这些问题均影响农业保险精细化、高效化、公平化发展。
科学合理的费率厘定是细化农业风险管理、提高保费补贴效率及社会福利的关键。
Glauber[1-2]指出,1981—1993年,美国在农业保险赔付率高达约200%情况下,参保率仍较低主要因精算缺失,导致费率制定不合理。
Knight[3]等也指出,农业保险实践中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突出,解决关键是为不同风险状况群体厘定合理费率。
中国和美国_巴西_阿根廷大豆国际贸易依存度比较

WorldAgriculture2006.12(总332)世界农业国际贸易依存度系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上依赖国际进出口贸易的程度,它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指标。
大豆国际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或地区大豆生产和消费依赖国际农产品贸易取得产、销平衡的程度。
具体计算指标:大豆进、出口量或值÷大豆产量或产值。
一、大豆国际贸易依存度比较1.中国大豆生产与国际贸易中国大豆的生产主要集中在3个地区:一是东北春大豆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产量约占全国的40% ̄50%,是中国大豆生产基地;二是黄淮流域夏大豆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5% ̄30%;三是长江流域夏大豆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0% ̄15%。
近10年来中国大豆的产量基本维持在每年1500万t左右,产量增长徘徊不前,主要原因是播种面积和单产难以提高。
大豆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饲料、种用、食用、压榨等几个方面,近年来中国家禽、畜牧业的发展使大豆的消费增长迅速,从1995年的1407.3万t飞速增长到2002年的3315万t,其中需求最大的是压榨用量,从1995年的747万t增长到2002年的2435万t。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是世界大豆的最大生产国,但60年代被美国取代,1974年和1998年分别被巴西和阿根廷赶超。
2003年中国大豆单产1890kg/hm2,仅为美国的78%、巴西的66.3%、阿根廷的85.1%。
1996年中国由大豆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
大豆进口量逐年递增,出口量逐年递减。
从1995—2003年各年进口量依次为29.8、111、279、319、432、1042、1394.0、1131.5和2074.1万t,短短9年时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2003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创历史新高。
目前,中国大豆进口量约占全球进口总量的27%,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进口国。
美国、阿根廷、巴西是世界大豆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表1)。
林大燕-季节因素是否影响了我国大豆进口市场格局

X i = Fi(Kx , Lx)Fi(S)
(9)
可见,在保持 K 和 L 投入不变时,X 的产出与 S 的使用量成正比。由于季节要
素在生产季节的使用量大于在非生产季节的使用量,所以 X 0i > X *i。如图 1 所示, PPFA和 PPFB分别表示在 A 国生产季节时 A 国和 B 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在市场完全 竞争两国可进行自由贸易且忽略运输成本时,两国的产品价格相等。假设 A 国和 B
在看到大豆大量进口间接对粮食安全做出的贡献时,还应注意到进口大豆存在 的隐患,这些隐患可能威胁到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保障,而这些隐患又与我国大豆 进口市场结构紧密相连。因此,深入了解并分析大豆进口结构的现状及其形成规律 具有重要意义。1986-1996 年,中国近 95%的进口大豆来源于美国。然而,自 1997 年以来,中国从巴西、阿根廷进口大豆的比重逐年提高。目前,这三个国家在中国
- 44 -
《国际贸易问题》 2014 年第 3 期
经贸论坛
大豆进口市场中所占份额分别约为 30%、40%和 15%。美国和南美的巴西、阿根廷 在大豆种植上具有明显的季节互补性,可能使各自大豆比较优势也具有季节差异。美 国于 9 月收割大豆,而巴西和阿根廷则于 3 月和 4 月收割大豆,在大豆周年消费的情况 下,这就意味着美国大豆的平均库存持有成本在当年 10 月至次年 4 月①低于南美大豆, 当各国大豆出口价格非常接近时,美国大豆将比南美大豆具有比较优势。同理,南美 大豆在 5 月至 9 月比美国大豆更具比较优势。根据南北半球大豆比较优势的上述季节 差异分散进口时间可以更为有效地利用世界大豆资源。因此,中国在 5 月至 9 月主要 从巴西和阿根廷进口大豆,而在 10 月至次年 4 月则主要从美国进口大豆。
全球及中国大豆产量、需求量及进出口现状分析

全球及中国大豆产量、需求量及进出口现状分析一、大豆的分类大豆原产于中国,中华民族食用大豆的历史悠久,大豆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大豆主要分为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饲料豆以及其它豆:二、全球大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从全球大豆市场来看,近年来,全球大豆产量整体呈上升态势,据统计,截至2020年全球大豆产量达到36205万吨,同比增长7.6%。
全球大豆主产国主要有巴西、美国、阿根廷、中国、印度、巴拉圭等国家,2020年全球大豆生产国中巴西产量最高,占比全球总产量比例为36.6%,产量排第二的是美国,大豆产量占比31.2%,其次是阿根廷,产量占比为13.7%,中国大豆产量占比5.4%。
三、中国大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从国内大豆种植面积来看,2016年开始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增长,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为987万公顷,同比增长5.8%。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但是在60年代中期,中国大豆生产开始出现下滑,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的严重不足,使得中国只能用有限的土地生产水稻、小麦、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以满足基本需求。
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量增长迅速,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产量为1960万吨,同比增长8.3%。
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产的不断提升,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大豆单产得到了快速发展,从600公斤/公顷增长到1900公斤/公顷,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单位面积产量为1985.8公斤/公顷。
我国作为大豆原产国,1995年之前还是一个大豆净出口国,自1996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大豆世界第一大进口国,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进口量突破1亿吨,同比增长13.4%,出口量为7.9万吨,同比下降30.7%。
进出口金额方面,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进口金额达到395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出口金额为0.7亿美元,同比下降22.2%。
资料分析模块

资料分析模块一、知识点1.翻番:增长率100%即为翻番,翻N番即为原来的2N倍2.直线增长,斜率相同,增长量相等;斜率越大,增长量越大,增长率则不一定增大;3.A是B的2倍,那么A=2B;A比B多2倍,那么A=3B;超过2倍即A>2B;4.A是B的一部分,当A的增长快于B,或者A的减小慢于B时,A 占B的比重在增加,A与B中其他部分的比值在上升;5.如果某个量依次增加和减少相同的比率(不论顺序),最后的记过肯定是较最初减少了,这种现象叫“同增同减,最后降低”;6.增长贡献率=部分增量/总体增量7.网状图,某个点离顶点越近,说明在这个顶点所代表的方面比例越高二、常见题型1.增加值多少期末为A,增长率为B%,期末比期初增加量C=A*B%/(1+B%)2.混合增长率r=(1+r1)*(1+r2)-1=r1+r2+r1*r2,计算r1*r2时可用估算法3.比值的增长率(r%-v%)/(1+v%)如:2008年我国gdp总量达到30.0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0%,人口达到13.280亿,比上年增长千分之5.08,请问2008年我国人均gdp增长率为多少?(9.0%-0.508%)/(1+0.508%)4.比重上升或下降多少(r%-v%)/(1+r%)/(B/A)如:2004 年共受理专利申35.38 万件,同比增长14.7 % ; 2004年共授予专利19.02 万件,同比增长 4.4 % ,与2003 年相比,2004年我国专利的授予比例(授予比例=专利申请授予量/专利申请受理量)A提高了5 .3 个百分点 B降低了5.3个百分点C提高了0 .9个百分点 D 降低了9.5个百分点当r%较小时且选项差距较大时,可直接用(r%-v%)/(B/A)5.保持同样增长率,经过几年能超过如:2011年春季联考114题09年糖蔗1116.11,增长率3.4%,水果1061.89,增长率8.0%,问:若保持2009年的增长率,哪一年的水果的年产量开始超过甘蔗?(1116-1061)/1061=5.18%,8.0%-3.4%=4.6%,5.18/4.6=1.X,所以2011年能超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87
2000
12,521
2009
32,145
1992
12,176
2001
12,663
2010
37,547
1993
11,974
2002
15,240
2011
35,784
1994
13,756
2003
18,012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
大豆
2011年美国大豆生产成本及收益
美元/英亩
美元/公顷
生产总值
60.1
24.3
2002
73.9
29.9
2011
75
30.3
1994
61.6
24.9
2003
73.4
29.7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
大豆单产量
1986至2011年美国大豆产量
年份
蒲式耳
/英亩
吨
/公顷
年份
蒲式耳
/英亩
吨
/公顷
年份
蒲式耳
/英亩
吨
/公顷
1986
33.3
2.24
1995
35.3
2.37
2004
42.2
1010.27
净利润?(生产总值-成本总计)
76.08
187.98
毛利润?(生产总值-运营成本)
337.18
833.18
相关支持信息
产量(蒲式耳每英亩种植)(吨/公顷)
41
2.74
价格(美元/蒲式耳)(美元/吨)
11.9
437
企业规模(种植面积)(公顷)**
303
123
生产实践: **
水浇地(%)
9
4.54
167
2009
9.59
352
1992
5.56
204
2001
4.38
161
2010
11.3
415
1993
6.4
235
2002
5.53
203
2011
11.7
430
1994
5.48
201
2003
7.34
270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
大豆产值
美国大豆作物1986至2011年产值
年份
百万美元
年份
百万美元
年份
9
旱地(%)
91
91
*:商业肥料,土壤改良剂和肥料
**:以2006年为调查基年。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
1998
2741
74.61
2007
2677
72.85
1990
1926
52.4
1999
2654
72.22
2008
2967
80.75
1991
1987
54.1
2000
2758
75.07
2009
3359
91.43
1992
2190
59.6
2001
2891
78.68
2010
3329
90.6
1993
1871
50.9
美国大豆作物统计
种植区域
1986年至2011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
年份
百万
英亩
百万
公顷
年份
百万
英亩
百万
公顷
年份
百万
英亩
百万
公顷
1986
60.4
24.5
1995
62.5
25.3
2004
75.2
30.4
1987
58.2
23.6
1996
64.2
26
2005
72
29.2
1988
58.8
23.8
1997
70
28.3
2.84
1987
33.9
2.28
1996
37.6
2.53
2005
43.1
2.9
1988
27
1.81
1997
38.9
2.62
2006
42.9
2.88
1989
32.3
2.17
1998
38.9
2.62
2007
41.7
2.86
1990
34.1
2.29199936来自62.462008
39.7
2.67
1991
34.2
百万美元
1986
9,286
1995
14,617
2004
17,932
1987
11,394
1996
17,400
2005
17,337
1988
11,492
1997
17,373
2006
20,499
1989
10,916
1998
13,513
2007
26,884
1990
11,042
1999
12,288
2008
29,458
365.06
分摊费用:
雇工
2.13
5.26
无酬劳动的机会成本(应该是农场主的劳动)
17.49
43.22
机械设备折旧
81.93
202.45
土地的机会成本(出租)
133.88
330.82
保险与税务
10.23
25.28
农场日常开销
15.45
38.18
分摊费用总计
261.11
645.21
成本总计
408.85
年份
百万
蒲式耳
百万吨
年份
百万
蒲式耳
百万吨
年份
百万
蒲式耳
百万吨
1986
1943
52.9
1995
2174
59.17
2004
3124
85.03
1987
1938
52.8
1996
2380
64.78
2005
3068
83.51
1988
1549
42.2
1997
2689
73.19
2006
3197
87
1989
1924
52.4
2006
75.5
30.6
1989
60.8
24.6
1998
72
29.1
2007
64.7
26.2
1990
57.8
23.4
1999
73.7
29.8
2008
75.7
30.6
1991
59.2
24
2000
74.3
30.1
2009
77.5
31.4
1992
59.2
24
2001
74.1
30
2010
77.4
31.3
1993
大豆
484.93
1198.25
生产总值总计
484.93
1198.25
运营成本:
种子
63.4
156.66
化肥*
24
59.3
化学药品
17.29
42.72
海关关税
7.51
18.56
燃油,润滑油,电力
21.28
52.58
维修
13.99
34.57
浇水
0.17
0.42
营运资金的利息
0.1
0.25
运营成本总计
147.74
2.3
2000
38.1
2.56
2009
44
2.96
1992
37.6
2.53
2001
39.6
2.66
2010
43.5
2.93
1993
32.6
2.19
2002
38
2.56
2011
41.5
2.79
1994
41.4
2.78
2003
33.9
2.28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
大豆总产量
1986至2011年美国大豆年产量
211
1987
5.88
216
1996
7.35
270
2005
5.66
208
1988
7.42
273
1997
6.47
238
2006
6.43
236
1989
5.69
209
1998
4.93
181
2007
10.1
371
1990
5.74
211
1999
4.63
170
2008
9.97
366
1991
5.58
205
2000
2002
2756
75.01
2011
3056
83.18
1994
2515
68.5
2003
2454
66.79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
大豆采购价格
1986年至2011年美国大豆采购价格
年份
美元/
蒲式耳
美元
/吨
年份
美元/
蒲式耳
美元
/吨
年份
美元/
蒲式耳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