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诗词里学对联
对联的诗句大全

对联的诗句大全(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对联的诗句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关于草原的诗句_关于对联的诗句经典句子内容,由本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
对联古诗词

对联古诗词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二首》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天净沙·秋》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欲把西湖比西子,更邀明月说明年。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等劝君更进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某酒楼联。
中华古诗词七律第六课对仗与句式

中华古诗词七律第六课对仗与句式七律第六讲律诗中的对仗,律诗的句式语法今天的课分三个部分:一、律诗的几种变格;二、律诗的对仗技巧;三、律诗的语法。
我们重点分享钱明锵先生的走出对仗的误区,我们都学过对联,对于对联的各种对法格式想必都不陌生,但是能真正灵活运用到律诗的诗友恐怕不会很多。
那么我们今天就仔细的复习一遍,看看前贤是如何处理的,顺便也温习下诗词中的语法。
从今天开始要求同学们熟读王维五律 122 首,杜甫七律 155 首,精读六朝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比较高古,多读可以提高意境。
通过同学们的作业,发现有些同学造句没有诗味,生硬、词汇贫乏;有的诗风流于浅白。
所以,必须加强学习。
一会课儿我传下资料。
对仗是格律诗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我国诗歌独有的最有魅力的格律元素。
它会聚了结构形式美和声韵音乐美,使表现的内容鲜明精美,富有张力。
因此对仗,通常是律诗的闪光部分。
诗人的艺术功底,文学才气,在对仗中能充分地显示出来。
一首律诗的优劣成败,主要看对仗。
有些同学的诗读起来不精彩,问题出在对仗上。
在律诗对仗的运用中,主要弊病是:一、死守旧有的、正统的对仗模式,呆钝死板;二、为求正、求工,七拚八凑,晦涩拗口;三、四言一法,句式类同,单调平板。
四、语言修辞铺陈简单,缺乏韵味。
五、两联内容重复,同类连叠,语言拘束,诗味索然。
这些对仗中的弊病,成为创作精品的“拦路虎”。
如何走出这个误区,克服这些弊病?我们认为:一、要解放思想,大胆运用对仗的变格模式。
律诗颔、颈两联对仗,这是一般必须遵守的规则,颔、颈两联对仗属于正格,但古人律对中变格很多,如:蜂腰格、偷春格、藏春格等。
不是经常有同学问:什么叫做偷春格吗?那么今天机会来了,我们就简单的介绍下。
不过,这些变格貌似比较适合五律,因为五律字少,如果千篇一律死板的对仗的话,诗写出来一定很难看。
但我们不妨在七律上也灵活掌握下。
格,但古人律对中变格很多,如:蜂腰格、偷春格、藏春格等。
不是经常有同学问:什么叫做偷春格吗?那么今天机会来了,我们就简单的介绍下。
诗词中常见词语对仗

诗词中常见词语对仗诗词中的对仗问题⼆、对仗有哪些基本要求?展开全部诗词中的对仗除了⼀般地要求相对的两个句⼦字数相等、结构相似之外,还要求它们字⾯相对,并且词性⼀致。
⼀字⾯相对。
所谓字⾯相对,就是构成对仗的字词意义相对或相反。
如: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其⼀)在这⼀联中,“江间”对“塞上”,“波浪”对“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字⾯意义都是两两成对的;动词“兼”和“接”相对,名词“天”和“地”相对,字⾯意义也是相对的。
⼜如:新松恨不⾼千丈,恶⽵应须斩万竿。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其四)在这⼀联中。
“新松”对“恶⽵”,“恨不”对“应须”,“⾼千丈”对“斩万竿”,字⾯意义正好相反,表达出很鲜明的爱憎。
⼆词性⼀致。
所谓词性⼀致,是指对仗的字词的词性要求⼀致。
⼀般来说,名词和名词相对,动词和动词相对,形容词和形容词相对。
如:欲寻芳草去,还与故⼈违。
——孟浩然《留别王维》“欲”和“还”都是连词,“芳草”和“故⼈”都是名词,“去”和“违”都是动词。
三另外,近体诗中的对仗,除了上述两个要求之外,还有不能在对应的位置⽤同⼀字。
⽐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雪霏霏”,有点类似于后⼈所说的扇⾯对。
但是,在对应位置上出现同⼀个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仗。
这类看起来和对仗很接近的修辞格,在古体诗⾥较多出现,如“春洲⽣荻芽,春岸飞杨花”(梅尧⾂《河豚鱼》)之类。
初学者要注意,不要将此类也认成是对仗。
三、何谓⼯对?何谓宽对?⼯对即词性完全相同的对仗。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黄鹂”对“⽩鹭”,“翠柳”对“青天”,不仅是名词对,⽽且还包含颜⾊对。
“两个”对“⼀⾏”,量词和量词相对,名词和名词相对,“鸣”和“上”是动词对。
像这样上下句每个词的⼩类都是⼀致的,是标准的⼯对。
⼯对以追求对仗的⼯整为⽬的。
在对仗上就有这样⼀种追求。
如:字⾯相对也就是词类相同的互为对仗: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
古诗词经典诵读绍兴对联

古诗词经典诵读绍兴对联1、“窗含()千秋雪,门泊()万里船。
”这首诗是作者万年定居()时写的。
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是诗人笔下的()。
3、府山飞翼楼上,有一副对联中也提到了绍兴的一些地名:“晴山()近,春水()宽。
”4、沈园茶楼内挂了一对联:“美酒()难酬知己,清茶()也能醉人。
”“()湖山,知是何年图画;()灯火,尽归此处楼台。
”这是绍兴府山越王台上的对联。
你还能填写同在越王台上的另一幅对联中的数量词吗?“志遂破吴()剑,泽流全浙()鞭。
”5、绍兴有许多有趣味的经典,如“桥洞圆,(),镜照山会两县”的();“塔顶尖,(),笔写五湖四海”的大善塔;“崖壁千寻,此是()”的()。
6、“俯仰之间已成陈迹,()。
”此联见于哪里?()。
此地因东晋大书法家()曾书写了著名的《》而闻名于世。
7、“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其中的“沉鱼”指的是(),在诸暨西施庙有一副对联:“一双笑靥才回首,()。
”这是唐朝才女()写的。
传说西施绝美,有一个邻居胡学,越学越丑,这个成语就叫()。
8、“无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觉气如霜”这是()写的对联。
他极富民族气节,因清军攻陷杭州而绝食身亡,天下人敬仰他为“()”,学者称他为“()”。
他的另一幅对联“此地曾传()事,我来犹忆()人。
”9、1939年3月,中共中央副书记周恩来到浙江绍兴,给他的表妹写了“勿忘()之遗风,望为我()争光”。
号召广大女性向秋瑾学习。
10、兰亭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的墨宝,有钱君匋的“()朗虚室,()怀故人”、沙孟海的“清响拟(),真契齐()”、张爱萍的“笔墨留声遗(),风流艺海看()”。
11、东湖有个仙桃洞,陶浚题联一副“洞()不见底,桃()一开花。
”在东湖的怀阴别墅还题有“此是(),如来()”的对联。
与端午节有关的对联五句古诗词

与端午节有关的对联五句古诗词端午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中国民间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习俗活动。
端午节是由屈原纪念而来的,所以在这个节日里会举行划龙舟、食粽子等习俗活动,人们也会跟家人团聚,共同度过这个隆重的传统节日。
而在端午节中,与对联更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与端午节有关的对联五句古诗词。
一、“漕运铜柱动京华,龙舟竞渡故乡家。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文中所写的一句古诗词,表达了端午节时京城百姓会在漕运中心的“铜柱”前举行竞渡比赛的情况,让人们可以享受到龙舟竞渡的欢乐,感受到家乡的温馨。
二、“灰飞烟灭曾如梦,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句古典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一诗。
意思是说,曾经飞舞的鞭炮、悠扬的锣鼓,以及爱人的欢声笑语都已经随着烟花灰烟消失,使人按捺不住离愁的滋味。
这句诗词虽然不是直接与端午有关,但它的意境和节日的欢乐气氛也相呼应。
三、“三五成群食自裹,百无聊赖皆因饥。
”这句古诗词出自唐代王维的《木兰花慢·可怜九月初三夜》中。
意思是说,人们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包粽子、互相交流,就算柿子要拍皮,一切也都因为期盼着粽子而变得无比快乐和充实。
这也是端午节中包粽子的一个习俗,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得以放松和享受团圆的温暖。
四、“绿肥红瘦子规声,黄竹低窗几度秋。
”这句话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诗《琵琶行》。
意思是说端午时节,万物生长茂盛,鸟儿叫声清脆,竹子青翠欲滴,皆是秋意渐浓的象征。
这也是端午节前后的气候状况,让人们可以更好的建立起一种节日的氛围。
五、“狮子双双跃津浦,猫头鹰夜战荷花。
”这句话出自了宋代陆游的诗《端午节》。
它传递了门派讨伐、藏头诗、汉字亲热,竞技、松竹梅等元素,寓意着端午节中的龙舟竞渡和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
总的来说,与端午节有关的对联古诗词是很多的,但是这些句子中都包含着深深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感受。
端午节是传承中国文化的一种方式,让人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并悟出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古诗对联知识点总结归纳

古诗对联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古诗对联的定义和特点1. 古诗对联,指的是中国古代文学形式中,对偶成语的一种。
它是通过对偶的手法,运用特定的韵律和格律,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2. 古诗对联的特点是平仄对仗,意境丰富,表达方式简洁明了。
每一联都需要平仄对应,意境相连,字词搭配紧密。
3. 古诗对联通常按照字数、韵脚和意蕴来进行划分,有七言、五言、四言等形式。
二、古诗对联的流派和发展1. 宋辽金元时期,古诗对联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各种风格的诗对联应运而生,包括豪放派、闲逸派、婉约派等不同流派。
2. 明清时期,古诗对联进入了鼎盛期,一些高手墨客如文征明、吴兆骞等,都有极高的成就,对于古诗对联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 近现代,古诗对联的体裁逐渐式微,但仍然有一些文人学士如于谦、梁任公等,对古诗对联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探索。
三、古诗对联的写作技巧1. 基本步骤:先定题,再立意,然后行笔。
立意是古诗对联的灵魂,要明确表达出作品的主旨。
2. 对仗平仄:古诗对联的对仗平仄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有一定的艺术美感和对音韵的把握。
3. 用典比喻:古诗对联通常会借助典故和比喻来增加情感和意境,这需要对历史文化和文学常识有所了解。
四、古诗对联的欣赏方法和鉴赏要点1. 鉴赏古诗对联首先要注重对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的理解,古诗对联的意境需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来感悟。
2. 欣赏古诗对联时要关注其用词、排比、意象和谐,对作者的修辞手法和艺术表现进行分析。
3. 了解古诗对联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诗对联的内涵和价值。
五、古诗对联的影响和价值1. 古诗对联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文化史、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
2. 古诗对联通过对情感和理性的表达,展现出中国人的文化品格和审美情趣,体现出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
3. 古诗对联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对后世文学和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古诗赏析:对句的关联与切入

古诗赏析:对句的关联与切入一、关联的方式内容相关是对联六要素之一,说的是对联上下句要相互关联的。
那么,我们在应对的时候,如何做好关联呢?首先我们看一下,关联的方式都有哪些。
1、即时景物的关联即时景物关联指的是相同季节、相同画面、寓意和谐之景物的相互应对。
这是比较常用的应对方式。
掌握好以上三点,基本不会出现隔的情况。
例句:入夜东风闲种雨=回门紫燕正携春这副联的上下句就是以东风、紫燕都是春天的物象为关联的。
2、触景生情的关联这是景联情对的关联手法,关键点在于景(或物象)需要具有明确的情感指向,应对的情感需要与上联的景(或物象)相互衬托、和谐。
例句:秋空横雁字=杯酒寄乡愁这个就是由雁字引起乡愁情绪的关联。
3、态度与行为的关联行为是态度的延展,态度是行为的初始。
这样的关联方式,会让句子灰常流畅。
关键点在于态度与行为的统一性,不可出现相左的情况。
例句:已倦门庭多俗客=且回故里种桃花这是态度、行为的互相关联方式,此种方式也可用于两种不同行为、不同态度的选择。
4、事物特征的关联这是上下句描写同一种事物或不同的事物,通常是对其特征的阐述来说明事理。
正对的衬托和反对的对比,用此关联方式的比较多。
不求春日可争色=独立霜庭且抱香这副联的上下句,就是通过菊花的生长习性互为关联的,寓意赞美人淡泊、高雅的品行操守。
5、句意的关联此种方式,句子中的物象可以是互不相关的,但上下句的句意却是契合的。
关键点在于充分解读上联字面背后隐喻的意,通过下联的衬托、对比、流转来应对下联。
例句:千般执念千宗苦=一世红尘一粒沙这副联不用物象关联,但上下句都是从劝慰的角度来表达顿悟、放下的禅意。
6、物与意的双关联这是上下句的物象和意向,都存在关联的表达方式,要求上下句所用物象的寓意是相近或相同的。
例句:犹存腊月三分雪=可衬寒梅一脉香上下联的雪和梅花都是同一季节的物象,在句子中取的都是高洁之意。
以上这六种关联方式都是对联中比较常用的,或许还有其它的关联方式,大家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慢慢揣摩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你读会了,记住了,下面这些最极品的古今绝美对句。
不论你是写文章,还是说话,你一定会上升一个台阶,成为一个腹中有墨,胸中有沟壑,高雅谈吐,气度轩昂,有文化底蕴的人。
1.【写人记事】过五关,斩六将。
亲贤臣,远小人。
鸿门晏,桃园盟。
孙行者,祖冲之。
言必信,行必果。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花开山寺,咏留诗人。
登高极目,览水送归。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名扬四海,声震八方。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指鹿为马,画地为牢。
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功盖天下,誉满山河。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志士惜日短,愁人嫌夜长。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与天地并寿,同日月齐光。
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
仰首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斯人千古少,此曲世间无。
人生有乐地,流水无尽期。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
处处春光好,村村气象新。
室有惠崇山水,人怀与可风流。
漫步半月溪畔,徘徊六角井傍。
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
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
游子魂销青塞月,美人肠断翠云楼。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上小桥头。
【描景状物】桃灼灼,柳依依,雪茫茫,雨霏霏。
山抹绿,燕剪柳。
清风明月,苍松怪石。
十里荷红,三秋桂香。
天欲飞霜,云将作雨。
烟迷远水,雾锁深山。
长烟一空,浩月千里。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水流云在,雨到风来。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明月如霜,好风似水。
千峰凝翠,万峦吐霞。
百花含蕾,千枝泛翠。
百花吐艳,万木争荣。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苍山如海,残阳如雪。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水流无限阔,山耸有余高。
纷纷黄叶坠,对对塞鸿飞。
清霜浸碧波,白露下黄叶。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半壁见海日,中空闻天鸡。
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
花草相掩映,云霞共吐吞。
桃花飞绿水,野竹上青霄。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云卷千峰色,梅供一枕香。
霜蹄千里骏,风翻九霄鹏。
风吹云动星不动,水推船移岸不移。
杏花初落疏疏雨,杨柳轻摇淡淡风。
缕缕轻烟芳草渡,丝丝微雨杏花村。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丝飘弱柳平桥晚,雪点香梅小院春。
彩霞照万里如银,素魄映千山似水。
茸铺草色春江曲,雪剪花梢玉砌前。
亭亭玉树览风立,冉冉香莲带露开。
漠漠水田飞白鹭,阳阳夏木啭黄鹂。
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一池芙蓉新出水,千层芳草远浮山。
高树夕阳连远巷,小桥流水接平沙。
满地绿阳飞燕子,一帘晴雪卷梅花。
日照棉球晶闪闪,风吹稻穗浪悠悠。
江水流长还绕似青罗带,海蟾轮满澄明如白玉盘。
一丝春风要把一株新曲吹绿,一滴春雨要将一朵蓓蕾染红。
3.【哲理修养】满招损,谦受益。
水不干,鱼不尽。
私心重,骨头软。
心胸阔,天地宽。
朝前看,往前走。
明枪易挡,暗箭难防。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浊者自浊,清者自清。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叶多花蔽,云破月来。
勤能补拙,俭可助廉。
风雨齐猛,水火无情。
一芽知春,一叶知秋。
动静相宜,虚实相生。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天来头顶,路在口边。
读有字书,识没字理。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拳不离手,歌不离口。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榜上无名,脚下有路。
疾风知劲草,岁寒识松柏。
疾风知劲草,事久见人心。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不随时俯仰,自得古风流。
古径无人到,深堂有月来。
山石不流动,天日自高明。
终身争一息,每事必三思。
鸟听娇欲语,花看半开时。
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阳雨。
碧从天上得,红自日边来。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惟止乃能动,因昧而为明。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春归华不落,风静月长明。
直如朱丝绳,清似玉壶冰。
花残无戏蝶,藻密有潜鱼。
花香风气暖,云淡日光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勿临渴掘井,宜未雨绸缪。
人多出韩信,智多出孔明。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竹雨侵窗润,松风吹面寒。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单丝不成丝,独木不成林。
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
山和山不相遇,人与人总相逢。
闲逸磨损意志,勤奋陶冶智慧。
刀不磨会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患难时要坚毅,顺利时应谨慎。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曾经沧海千层浪,又上黄河一道桥。
春华不如秋华好,今月常同古月明。
明月不能无秋思,故人所在有春风。
泽以长流乃称远,由因直上而成高。
世事静观知曲折,人心甘苦见交情。
鱼鱼入世难为海,燕燕依人别有天。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
知多世事胸襟阔,阅尽人情眼界宽。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欲论古来兴废事,须平自己是非心。
莫言前路无知己,但恐此心难对天。
云润早含及物意,水清不易在山心。
风因得竹若殊遇,水不在山无泪流。
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下坑多路不平。
无言者天此理显,有道之世其日长。
读书有味千回少,对客无情一句多。
黑发不知勤学习,白发方悔读书迟。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屋漏更遭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
世上本无常照月,天边还有再来春。
学海无涯勤可渡,书山万仞志能攀。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落魄无心求富贵,运通富贵逼人来。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前花影坐间移。
风定始知蝉在树,灯残方见月临窗。
好花偏遇三更雨,明月忽来万里云。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院小有竹春常在,山间无人水自流。
静可观人虚能修已,贤当述古智足察今。
天欲飞霜塞上有鸿行已过,云将作雨庭前多蚁阵先排。
世事如椇一著争来千古业,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
4.【托物寄兴】千峰竟秀,万壑争流。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芳草有情,夕阳无语。
皓月无幽意,清风有泪情。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雨过天愈碧,风来花送香。
群鸦恋晚树,孤雁入寥天。
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眼界高时无物破,心源开处有波清。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纵怀花事当春去,畅足清游载月归。
千家树色浮山阁,一片冰心在玉壶。
无力东风花半露,有情春水燕双飞。
多情明月邀君共,无主荷花到处开。
石间坐久春云起,花底吟成夕照收。
数重山翠疑见胆,一派水清欲留人。
苍松翠柏看颜色,秋水春山见性情。
帘外淡烟无墨画,林间疏雨有声诗。
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
一代典章垂涣汗,万年法守仰都俞。
野烟有路知依寺,明月无心也进城。
山闲水静天无事,竹少兰初日有情。
清风能感水能化,修竹有情兰有怀。
万里长空开眼界,一川春水润心田。
春能蕴藉如相识,风入襟怀只自知。
波漾流溪冬月影,风回碣石夏潮声。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莫学杨柳半年绿,要学松柏四季青。
有花有月圆中乐事,无春无夏城外清游。
云出人间合而为雨,泉流石上清于在山。
观水有情不言自喻,游山寄兴未尽所怀。
三江潮涌波澜壮阔,九州音悲石裂天惊。
鱼恋水水阔凭鱼跃,鸟爱天天高任鸟飞。
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斟满送春之酒惟憾春归。
噪晚齐蝉岁岁秋来泣恨,啼宵蜀鸟年年春去伤魂。
千尺水帘今古无人能手卷,一轮月镜乾坤何匠用功磨。
万象更新水水山山入画诗,一元复始家家户户庆新年。
5.【言志抒怀】6.【学习实践】胜不骄,败莫馁。
苦读有恒,好学无时。
大开春酒会醉余天地总为家。
7.8.9.10.【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