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意识障碍1学时
新版诊断学——意识障碍-医学课件

根据病因和程度不同,意识障碍可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 睡、谵妄和昏迷五种类型。
意识障碍的病因
神经系统疾病
如脑卒中、脑炎、癫痫等。
呼吸系统疾病
如肺性脑病、呼吸衰竭等。
内分泌代谢紊乱
如低血糖、高血糖、甲状腺危象等。
消化系统疾病
如肝性脑病、重症肝炎等。
心血管系统疾病
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
预防措施
预防意识障碍的发生
对于可能引发意识障碍的疾病和症状,如脑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应及早发现、诊断和 治疗。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饮食、运动、睡眠和心理状态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健康,预防意识障碍的发生。
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
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和心理压力下,容易导致神经系统疲劳和不稳定,从而引发意 识障碍。
02
意识障碍的诊断
病史采集
发病时间
伴随症状
了解患者发病的具体时间,包括昏迷的起始 时间、持续时间等。
了解患者是否伴有发热、恶心、呕吐、抽搐 等其他症状。
既往病史
诱发因素
询问患者是否有过类似的发作史或既往疾病 史,如头部外伤、神经系统疾病等。
了解患者发病前是否有情绪激动、劳累、饮 酒等诱发因素。
体格检查
提供心理支持
意识障碍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恐惧等情绪,家属 和护理人员应给予关爱和支持,减轻患者的心理 压力。
05
意识障碍的病例分析
病例一:急性脑卒中导致的意识障碍
1
急性脑卒中是指突发性的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 ,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出血,进而引发意识障 碍。
2
患者通常会出现突然的头痛、恶心、呕吐、意 识模糊或昏迷等症状。
诊断学 意识障碍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 年11月 上午10 时9分20 .11.121 0:09No vember 12, 2020
重规矩,严要求,少危险。2020年11 月12日 星期四1 0时9分 31秒10 :09:311 2 Novem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10时9 分31秒 上午10 时9分1 0:09:31 20.11.1 2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1.1210 :09:311 0:09No v-2012 -Nov-2 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0:09:3110 :09:311 0:09Th ursday , November 12,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 1220.1 1.1210:09:3110 :09:31 November 12, 2020
1.嗜睡(somnolence)是最轻的意识障碍, 是一种病理性倦睡,患者陷入持续的睡 眠状态,可被(语言)唤醒,并能回答 问题和做出各种反应,但当刺激出去后 很快又再次入睡。
2.意识模糊(confusion)是意识水平轻度 下降,较嗜睡为深的一种意识障碍。患 者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 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错觉)。
临床表现(二)
3.昏睡(stupor)是接近于不省人事的意识 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 虽在强烈疼痛刺激下(如压迫眶上神经, 摇动患者身体等)可被唤醒,但很快又 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4.昏迷(coma)按程度分为三个阶段:
① 轻度昏迷:意识大部丧失,无自主运动,对 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尚可出现痛苦 的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瞳 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等可存在, 生命体征平稳。
诊断学教学大纲Ⅱ模块

《诊断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诊断学英文名称:《Diagnostics》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108学时讲课学时:75学时实习学时:32学时学分:6学分适用对象:医学检验专业、医学影像专业、医学眼视光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法医学专业诊断学五年制本科教学大纲基本要求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是为医学生学完基础医学课程后,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专业课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诊断原理和方法的学习,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诊断学的主要内容有:问诊、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实验诊断、器械检查、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
根据当前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及我院五年制本科教育的实际情况,诊断学总学时为108学时,其中理论讲授75学时,见习及实验学习32学时。
因此,我们只能选择部分章节作为教学内容,它们包括:绪论、问诊、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实验诊断、心电图、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等。
其中绪论、问诊、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心电图、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等归入检体诊断学,为77学时(理论课45学时,见习课32学时);实验诊断学为31学时。
诊断学中未列入大纲的内容,供学生自学参考。
本大纲根据第6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编写,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对部分章节中的某些叙述作了必要的调整,以便同学学习。
由于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教师可在完成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专业的发展适当介绍相关研究领域的某些新理论、新进展,以供同学参考。
检体诊断学教学大纲基本要求诊断学是一门重要的联系医学基础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是临床医学的专业基础课。
检体诊断学是诊断学的主要及重要部分,包括:绪论、问诊、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心电图、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等。
根据当前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及我院五年制本科教育的实际情况,检体诊断总学时为77学时,其中安排45学时理论讲授和32学时见习学习。
《诊断学意识障碍》课件

中度意识障碍:患者对自身、环 境或时间的认知能力中度受损, 交流能力明显下降
重度意识障碍:患者对自身、环 境或时间的认知能力严重受损, 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
意识障碍的病因
脑部疾病: 如脑肿瘤、 脑出血、 脑梗塞等
精神疾病: 如抑郁症、 精神分裂 症等
药物影响: 如镇静剂、 抗精神病 药等
代谢性疾 病:如糖 尿病、肝 病等
单击添加标题
意识障碍的临床 表现
意识障碍的治疗 与护理
意识障碍概述
意识障碍的诊断 与鉴别诊断
意识障碍的预防 与预后
定义与分类
意识障碍:指个体对自身、环境 或时间的认知能力受损
分类: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和持 续时间,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 度
轻度意识障碍:患者对自身、 环境或时间的认知能力轻度受 损,但仍能保持一定的交流能 力
实验室检查
脑电图(EEG):观察脑电波变化,判断意 识障碍的性质和程度
脑部影像学检查(CT、MRI):观察脑部 结构变化,判断意识障碍的病因
血液生化检查:检测血常规、电解质、血糖、 肝肾功能等指标,判断意识障碍的病因
脑脊液检查:观察脑脊液中的细胞、蛋白质、 糖等指标,判断意识障碍的病因
神经心理学评估: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行 为和情绪状态,判断意识障碍的性质和程度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观察 患者的呼吸、脉 搏、血压等生命 体征是否正常
神经系统检查: 检查患者的意识 状态、瞳孔反应、 肌张力、反射等 神经系统功能
实验室检查:进 行血常规、尿常 规、生化全套等 实验室检查,以 排除其他疾病
影像学检查:进 行CT、MRI等 影像学检查,以 明确意识障碍的 病因和部位
睡眠障碍: 如失眠、 睡眠呼吸 暂停等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Diagnostics课程编码:CLIM3003学时:120 (课外学吋10)学分:5.5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使用教材及参考书:陈文形,潘祥林主编,《诊斷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Mark H. Swartz,《物理诊斷学》(英殳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为医学生学完了基础医学各门学科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各门学科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
它应用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阐明疾病的症状、临床表现, 并提出可能的诊断。
诊断学可以说是一门连接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
课程目的:①学习掌握和收集临床资料的基本功,并恰当地使用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査,以揭示疾病的临床征象。
②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方法。
在学完了诊断方法,还要做岀正确的诊断,这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
而对大量的临床资料,如何去伪存真,做出合理的诊断,尤其是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兴起,更加需要医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向。
课程任务包括:①使学生能够独立、正确而详细地采集病史;②能够熟练地、有序地进行体格检查(即视诊、触诊.叩诊、听诊),仔细了解患者的体征:③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技术及其临床意义•能正确分析其检査结果; ④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正确地分析正常及异常心电图:⑤结合病史.査体资料,写出格式正确、文字通顺.表达淸晰的完整病历;⑥利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提岀初步诊断。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诊断学”课程,应达到以下要求:1.熟练掌握病史的询问技巧及其内容:2.熟悉临床上常见症状及其特点:3.熟练掌握查体基本功以及规范的临床体格检查;4.熟悉临床上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临床意义,并且能够分析相应的化验结果:5.能够分析正常心电图及常见的异常心电6•结合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能够熟练地做出完整诊断,并写出大病历:7.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
诊断学第四章第二十六节 意识障碍

6.环境和现场的特点 季节 冬季 一氧化碳中毒; 夏季 中暑 晨起发现 一氧化碳中毒、服毒或低血糖昏迷 公共场所发现 为急骤发病者,如癫痫、脑出血、 阿-斯综合征 病人周围的事物 药瓶、未服完的药片、敌敌畏 或农药等应收集检验,注意呕吐物的气味 发病前状况 注意情绪激动的可能诱因 有否外伤 注意可能的头部外伤史以及可能 发生头部外伤的现场。
临床表现2
意识模糊(confusion) 谵妄 (delirium)
伴随症状
1.发热:重症感染、颅内感染 2.呼吸缓慢:见于吗啡、巴比妥类、有 机磷中毒 3.瞳孔散大:阿托晶、酒精、氰化物中 毒、癫痫 4.瞳孔缩小:吗啡、巴比妥类、有机磷 中毒
伴随症状2
5.心动过缓:颅内高压、房室传导阻滞、 吗啡中毒 6. 高血压:脑出血 7.低血压:休克 8.皮肤粘膜:爆发性流脑、CO中毒 9. 神经症状、体征:脑血管疾病、颅内 感染、SAH
3. 伴随症状
发热、头痛、呕吐、呕血、咯血、黄疸、浮 肿、血压变化,尿便异常,抽搐等,以及这 些症状与意识障碍的先后次序
4.既往健康状况 如有无心、肝、肾、 肺等脏器的慢性疾患;有无糖尿病、高 血压以及类似的昏迷史
5.服药史 平时应用安眠镇静药或精神药 物的习惯和剂量;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 素的剂量和时间等
问诊要点
诊治意识障碍或昏迷病人必须要向周围 人群详细询问病史,迅速抓住病史中的 特点,最大限度地了解发病的基础
问诊要点
1.发病的急缓
急骤发生 中毒、低血糖 急性脑血管病,阿斯综合征 脑疝 渐进加重 中毒性或代谢性脑病、中枢神经 系统感染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Diagnostics课程编码:CLIM3003学时:120 (课外学时10)学分:5.5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使用教材及参考书:陈文彬,潘祥林主编,《诊断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Mark H. Swartz,《物理诊断学》(英文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为医学生学完了基础医学各门学科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各门学科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
它应用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阐明疾病的症状、临床表现,并提出可能的诊断。
诊断学可以说是一门连接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
课程目的:①学习掌握和收集临床资料的基本功,并恰当地使用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以揭示疾病的临床征象。
②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方法。
在学完了诊断方法,还要做出正确的诊断,这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
面对大量的临床资料,如何去伪存真,做出合理的诊断,尤其是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兴起,更加需要医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向。
课程任务包括:①使学生能够独立、正确而详细地采集病史;②能够熟练地、有序地进行体格检查(即视诊、触诊、叩诊、听诊),仔细了解患者的体征;③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技术及其临床意义,能正确分析其检查结果;④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正确地分析正常及异常心电图;⑤结合病史、查体资料,写出格式正确、文字通顺、表达清晰的完整病历;⑥利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初步诊断。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诊断学”课程,应达到以下要求:1.熟练掌握病史的询问技巧及其内容;2.熟悉临床上常见症状及其特点;3.熟练掌握查体基本功以及规范的临床体格检查;4.熟悉临床上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临床意义,并且能够分析相应的化验结果;5.能够分析正常心电图及常见的异常心电图;6.结合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能够熟练地做出完整诊断,并写出大病历;7.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
诊断学 意识障碍

临床表现2
意识模糊(confusion) 谵妄 (delirium)
伴随症状
1.发热:重症感染、颅内感染 2.呼吸缓慢:见于吗啡、巴比妥类、有
机磷中毒 3.瞳孔散大:阿托晶、酒精、氰化物中
毒、癫痫 4.瞳孔缩小:吗啡、巴比妥类、有机磷
中毒
伴随症状2
5.心动过缓:颅内高压、房室传导阻滞、 吗啡中毒
第四章第二十六节 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 的识别和觉察能力障碍。包括觉醒水平 和意识内容的变化。
病因
1.急性重症感染:颅内、外感染 2.颅内非感染性病变:脑血管疾病、占位性
病变、颅脑损伤及癫痛 3.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4.心血管疾病:休克、阿—斯综合征 5.水、电解质紊乱:稀释性低钠血症 6.中毒:安眠药、酒精、有机磷、氢化物、
4.既往健康状况 如有无心、肝、肾、 肺等脏器的慢性疾患;有无糖尿病、高 血压以及类似的昏迷史
5.服药史 平时应用安眠镇静药或精神药 物的习惯和剂量;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 素的剂量化碳中毒; 夏季 中暑
晨起发现 一氧化碳中毒、服毒或低血糖昏迷
公共场所发现 为急骤发病者,如癫痫、脑出血、 阿-斯综合征
病人周围的事物 药瓶、未服完的药片、敌敌畏 或农药等应收集检验,注意呕吐物的气味
发病前状况 注意情绪激动的可能诱因
有否外伤 注意可能的头部外伤史以及可能 发生头部外伤的现场。
一氧化碳、吗啡等中毒 7.中暑、触电、高山病
病因
颅内病变 甲状腺 肺部 重症肺炎 肺性脑病 心脏 休克、阿-斯 肝脏 肾脏 内分泌 DM 中毒
发生机制
1.上升性网状激动系统 2大脑皮层受到广泛的损害
临床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 因
1、重症感染:败血症、中毒型菌痢、伤寒等; 颅内感染等。 2、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 见于肺性脑病,肝 性脑病,甲状腺危象,尿毒症,低血糖,妊 娠中毒症等。
3、心血管疾病 见于阿—斯综合征,重度休克 等。 4、水、电解质紊乱 见于稀释性低钠血症,高 氯性酸中毒,低氯性碱中毒等。
5、外源性中毒 见于有机磷杀虫药、氰化物、 一氧化碳、酒精、安眠药、吗啡等中毒。 6、物理性或缺氧性损害 如触电,中暑,溺 水,日射病,高山病等。
烂水果味—糖尿病酸中缓急、表现及 进程。 2、相关的伴随症状。 3、既往史及药物、毒物接触史。 4、环境和现场特点:注意患者周围的药瓶,未 服完的药片和呕吐物,应收集备验。
6、意识障碍伴心动过缓 多见于颅内高压, 吗啡类药物中毒,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7、意识障碍伴脑膜刺激征 多见于蛛网膜 下腔出血,脑膜炎等。
8、意识障碍伴皮肤黏膜改变 出血点、 瘀斑和紫癜等可见于严重感染和出血性 疾病,口唇呈樱红色提示一氧化碳中毒。
9、意识障碍伴气味异常 尿臭—尿毒症 腐臭、氨味—肝昏迷 酒味—酒精中毒 大蒜味—有机磷农药中毒
Ⅲ重度昏迷:全身肌肉松驰,对各种刺激 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生命体征不 平稳
谵 妄 delirium
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 急性活动失调状态
意识清晰度下降,定向力障碍
感觉错乱(幻觉、错觉) 躁动不安,言语杂乱
[伴随症状] 对病因诊断重要
1、伴发热 先有意识障碍后有发热者常见于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巴比妥类药 物中毒等;若先发热后出现意识障碍则常见 于重症感染性疾病如脑炎、脑膜炎等。
昏 睡 (stupor)
接近不省人事
强刺激可被唤醒,但很 快入睡 醒时回答问题模糊或答 非所问
昏 迷 (coma)
严重的意识障碍
意识的持续中断或丧失 分为三阶段
昏迷三阶段
Ⅰ轻度昏迷:对疼痛刺激有防御反应,反 射存在,眼球可转动
Ⅱ中度昏迷:剧烈刺激可有防御反应,角 膜反射减弱,瞳孔反射迟顿,眼球无转动
2、意识障碍伴瘫痪 常见于脑出血、脑 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占位性病变等。 3、意识障碍伴血压的改变 高血压多见 于高血压脑病,脑血管疾病等;低血压 多见于休克。
4、意识障碍伴瞳孔的改变 瞳孔缩小多 见于吗啡、有机磷杀虫药及巴比妥类药 物中毒;瞳孔扩大多见于低血糖,颠茄 类、氰化物及酒精中毒。
5、意识障碍伴呼吸缓慢 多见于呼吸中 枢受抑制如吗啡、巴比妥、有机磷杀虫 药中毒。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内科
意识定义
是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 活动的综合表现 是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 态的识别和察觉能力
意识组成
意识内容
知觉 情感 意志 行为等(皮层功能)
开关系统
维持觉醒状态(投射系功能)
意识维持
冲内 动感 觉 冲外 动感 觉
脑 干 网 状 结 构
丘 脑
大 脑 皮 层
7、颅内非感染性疾病 1)脑血管病
2)脑占位性疾病
3)颅脑损伤
4)癫痫等
嗜 睡 (somnolence)
最轻意识障碍 病理性倦睡,持续睡眠 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答 问题,做出各种反应 刺激除去后又再入睡
意识模糊(confusion)
比嗜睡深
能保持简单精神活动 定向力发生障碍
意识障碍发生机制
1、上行投射系统或大脑皮层结构损害;
2、脑缺血、缺氧、葡萄糖供给不足、酶代谢异常 等因素→脑细胞代谢紊乱→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网状 结构功能损害和功能减退。
重症感染 内分泌及代谢障碍 心血管疾病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外源性中毒 物理或缺氧性损害 颅内非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