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 复习要点总结 9第十一讲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A.D.15C.-17C.)
外国建筑史-第九章意大利文艺复兴 建筑

2 伯 拉 孟 特 ( Bramante 14441514)平民出身,原画家
1499 年到罗马后,刻苦学习古罗 马遗迹,坦比哀多成为文艺复兴 盛期建筑的第一个代表。 作品:小坦比哀多,圣彼得大教 堂,梵蒂冈宫
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3 米开朗琪罗( Michelangelo Buonarrot:1475-1564 )意大利文艺 复兴盛期的伟大的雕刻家和画家,当过石匠,参加过卫国战争。 被称为:“市民之子”、“巴罗克之父” 建筑手法:雄伟壮健,把建筑当雕刻看待,强调体积感(四分之三 或半圆壁柱),喜好巨柱式。 作品:劳仑齐阿纳图书馆门厅,大台阶。 (中世纪常将柚梯芷在角落里;柚梯的装饰性在文艺复兴后才被认
b园厅别墅(1552)
立面:由明确而单纯的几何体组成,四面一式。因而比例和谐,构图 严谨。 特点:①二层为主,一层为杂务用房,外形为底座。 ②内部功能屈从于外部形式。
8 帕鲁齐和阿利西 —— 主要贡献:府 邸平面布局的进步。 a 麦西米府邸 帕鲁齐设计 区分开内院和杂物院(长期以来,意 大利的府邸不区分杂物院和内院)。
到。)
识
罗马卡比多山市政广场:博物馆、档案馆——巨柱式。 圣彼得大教堂。
4 拉斐尔(Raphacl Sant:14831520)画家,小贵族出身
建筑作品的性格特征:温柔雅秀, 体积起伏小,爱用壁柱,外墙抹 灰。 典型作品:潘巴菲尼府邸
5
龙巴都和珊索维诺
15 世纪后半叶,威尼斯建筑的代表者是彼得 · 龙巴都( Pietor Lombardo,1435-1515)和他的家族、门人。 建筑特点:活泼的性格、自由自在的建筑风格,不按法度。 实例:①文特拉米尼府邸 龙巴都设计, 古典柱式+中世纪的细部 ②圣马司学校 龙巴都父子设计 古典壁柱+拜占庭影响
外建筑史知识点总结

外建筑史知识点总结1. 古代建筑古代建筑是人类文明的开端,不同的古代文明在建筑风格、材料和技术上都有各自的特点。
在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宫殿、神庙、城墙和剧场等方面的建筑成就。
美索不达米亚的锥形神庙、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殿宇和古罗马的拱门等建筑风格对后世的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2. 中世纪建筑中世纪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建筑主要是以教堂、修道院和城堡为主。
在这一时期,哥特式建筑风格逐渐兴起,并在欧洲大陆和英国广泛传播。
哥特式建筑以尖顶、长廊和玻璃窗为特点,给人以神秘和庄严的感觉。
除了哥特式建筑外,还有罗马式、拜占庭式和摩尔式等多种建筑风格在中世纪得到了发展。
3. 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建筑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影响,注重对称、比例和几何结构。
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作品包括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冈宫等。
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们注重复古风格,提倡人文主义精神,建筑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4. 工业革命时期建筑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得建筑材料、结构和施工技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在这一时期,钢铁和玻璃等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建筑结构的发展。
工业革命时期兴起的现代建筑风格包括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等,这些风格都对后世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当代建筑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现代主义建筑以功能主义和简约风格为主要特点,拥抱新材料和新技术,致力于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
在当代建筑中,还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和未来主义等多种建筑风格,建筑师们尝试将建筑艺术与社会、文化和环境相结合,创造出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的建筑作品。
6. 非洲建筑在非洲大陆,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各有特色。
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卢旺达的圆屋顶草屋、南非的茅屋等,都是非洲建筑中的经典代表。
外国建筑史复习要点

折中主义: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把它们组合成各种式样,亦称“集仿主义”。
文艺复兴建筑:是在公元14世纪在意大利随着文艺复兴这个文化运动而诞生的建筑风格。
巴洛克建筑: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是文艺复兴晚期手法主义的发展。
古典复兴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的复古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可以分为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两种倾向。
浪漫主义建筑: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同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
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设计改革运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的束缚。
现代主义建筑: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
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
拜占庭建筑:平面中央是穹窿顶为主要构造,外观厚墙与不大的窗子,无柱无廊,内部装饰华丽,外表装饰朴实公共浴场建筑:古罗马的公共浴场把运动场、图书馆、音乐厅、交谊室、商店等组合在一起,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的大型公共建筑群。
是古罗马贵族主要的社会活动场所。
巴西利卡:用做法庭、商业贸易场所会议厅大厅,平面长方形,一端或两端有半圆形龛。
主体大厅被两排柱子分成三个空间。
或被四排柱子分成五个空间。
中央较宽的中厅侧廊窄,中厅高出其他部分,入口通常在长边,容量大,结构简单。
后来成为基督教堂的基本形式。
希腊三柱式:1、多立克柱式-比例粗壮、刚劲雄健、浑厚有力代表着男性的阳刚之美2、爱奥尼柱式-比例修长、精巧清秀、柔美典雅代表着女性的阴柔之美3、科林斯柱式-比例细长、纤巧精致、高贵华丽代表着生命的华贵之美帕拉弟奥母题:是一种券柱式。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要点分析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要点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要点分析14--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对整个欧洲的文艺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建筑艺术作为时代风格的体现,更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文艺复兴建筑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是世界建筑史上一个大发展和大提高的时期,这时期的建筑艺术既体现统一的时代风格,又表现了艺术个性。
一、建筑特征1.追求整体的和谐、稳定,力求对称,并将设计与美感效果建立在数学和透视学的基础之上。
2.讲究秩序和比例的,拥有严谨的立面和平面构图以及从古典建筑中继承下来的柱式系统,对建筑的比例有强烈的追求。
二、建筑风格特点文艺复兴之后的建筑主题由宗教走向人生,建筑风格有所突破,更带有浓浓的时代记忆和人文情怀。
“追求豪华,大量采用圆柱、圆顶,外加很多精美的饰物。
古典柱式再度成为建筑构图的主题,同时追求稳定感。
”1. 室外装修建筑构图主题为古典柱式,追求稳定感;(古典柱式构图体观着和谐与理性,并同人体美有相通之处,这些正符合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观念。
)除了古典柱式外,还选用一些建筑构件如半圆形券、厚重的实墙、圆形穹顶,水平向厚檐以取代哥特式建筑中的尖券、尖塔、垂直向上的束柱、飞扶壁等构件。
●建筑物外观稳重端庄,比例和谐,水平线条明显;●建筑设计及建造中大量采用古罗马的建筑主题、高低拱券、壁柱、窗子、穹顶、塔楼等,不同高度使用不同的柱式;●建筑物底层用料多采用粗琢的石料,故意留下粗糙的砍凿痕迹,有些门窗也采用这种作法。
●建筑外墙多以条纹大理石砌成各式墙板,外加精美雕刻、马赛克和石刻花窗,呈现较为华丽的风格特点;●建筑轮廓上强调整齐、统一。
一改哥特式风格的参差不齐、富于自发性与高低的强烈对比。
2. 室内装饰●建筑的室内装饰主要使用装饰柱、拱形的个子天障等来装饰和雕刻壁画等。
室内天花板多以壁画古画装饰,增加了艺术气息;●地面使用大理石马赛克图案来装饰,且地面上会铺设豪华舒适的绒毯。
●室内家具多不露结构部件,而强调表面雕饰,多运用细密描绘的手法,具有丰裕华丽的效果。
中外建筑史总结知识点

古代希腊建筑一、古代爱琴海地区建筑:公元前3世纪出现于爱琴海岛屿、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地区,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的迈西尼为中心,又称克里特——迈西尼文化。
克里特、克里特岛的建筑全是世俗性的、著名的克诺索斯的米诺王宫。
空间高低错落。
依山而建,规模很大;建筑风格精巧纤丽、房屋开敞、色彩丰富。
宫殿西北有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剧场。
迈西尼。
其文化略晚于克里特,主要是城市中心的卫城。
迈西尼卫城及泰仑卫城。
风格粗犷,防御性强。
迈西尼卫城的城门因其雕刻得名为“狮子门”。
二、古代希腊建筑: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先河,范围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屿、小亚细亚西海岸,以及东至黑海,西至西西里的广大地区。
历史分期古风时期:世纪,希腊文化传播到西亚、北非,并同当地传统相结合。
石梁柱结构体系的演进及神庙制型早期的建筑是木构架结构,以后用石材代替柱子、檐部,从木构过渡到石梁柱结构。
型制脱胎于贵族宫殿的正厅以狭面为正面并形成三角形山墙。
为保护墙面而形成柱廊。
庙宇只有一间圣厅、平面为长方形,以其窄端为正面。
布局制型有端墙列柱式、端柱式、围柱式(包括双重围柱式、假围柱式)等。
古希腊柱式古希腊的庙宇除屋架外全部用石材建造。
柱子、额枋、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确定了庙宇的外貌。
希腊建筑在长期的推敲改进中稳定了一整套做法后即形成了不同的柱式(Order)盛期的两大柱式,各有自己强烈的特色。
爱奥尼(Ionic)柱式产生于小亚细亚地区,特点是比例较细长,开间较宽,柱头有精巧如圆形涡卷、柱身带有小圆面的凹槽,柱础为复杂组合而有弹性,柱身收分不明显,檐部较薄,使用多种复合线脚。
总体上风格秀美、华丽,具有女性的体态与性格。
晚期成熟的科林斯(Corinthian)柱式柱头由毛茛叶组成,宛如一个花篮,其柱身、柱础与整体比例与爱奥尼柱式相似。
美学思想与风格特征反应出贫民的人文主义世界观。
认为“美是由度量和秩序所组成的”,而人体的美也是由和谐的数的原则统辖着,故人体是最美的。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主要内容•文艺复兴建筑的发展历程•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建筑语汇•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时代特点•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设计与理论成就及其代表人物文艺复兴建筑的发展历程形成与发展15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形成带有各自特点的各国文艺复兴建筑。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在文艺复兴建筑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大致可分为以佛罗伦萨的建筑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早期(15世纪),以罗马的建筑为代表的文艺复兴盛期(15世纪末至16 世纪上半叶)和文艺复兴晚期(16世纪中叶和末叶)。
形成与发展15世纪佛罗伦萨大教堂建成,标志着殳:艺倉兴建筑的开端。
而关于何时结束,建筑史界存在不同看法。
有认为直到18世纪末,将近400年部属于文艺复兴建筑时期;另一看法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到17世纪初结束,此后转为巴洛克建筑风格。
15世纪30年代,佛罗伦萨的行会共和制被推翻,银行家美狄奇家族建立了独裁政权。
1453 年,拜占庭灭亡后,断绝了东方贸易,佛罗伦萨的经济开始衰退。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文化转向宫廷,染上了贵族色彩,与市民文化明显分离出来。
建筑的基本特征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
他们认为古典建筑,特别是古典聽鲁聽穀鬆鸞点辭髓鉀囁又驢蠶斃議翱聽踽加濤街勰庄臨:篠難斜粗细石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语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语汇罗马柱式被更广泛更严格地使用;建筑追求雄伟宏大气势与纪念碑式风格。
轴线构图,集中式构图常被用作建造庄严肃穆的建筑形象。
设计水平极大提咼9柱 式、平面构图、建筑形 式都有新的创造。
墩墙柱大量使用。
式、柱、双柱、组合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语汇坦比哀多风格语汇诞生,勃拉孟特设计。
建筑形式起源于古罗马的圆形寺庙一一维斯太神庙。
结构:最底层为三步台阶基座,上面是圆筒式的内墙,墙外一圈柱廊,柱为陶立克式。
柱子顶部加一圈圆形楣构,在往上是一圈退跨一廊尖的圆形鼓座,最后以圆形穹顶结束。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代表作—佛罗伦萨主教堂 15~16世纪—文艺复兴全盛时期: 代表作—育婴院、坦比哀多、圣马可广场、 维晋 寨的巴西利卡、圣彼德大教堂 17世纪—巴洛克时期: 代表作—耶稣会教堂、圣彼德大教堂广场
建筑受文化的影响,新的建筑文化从中世纪市民建筑 文化中分化出来,积极地向古罗马建筑学习,严谨的古典 柱式重新成了控制建筑布局和构图的基本因素。形式完美, 细节精致,但比较刻板,风格矜持高傲,逐渐趋向学院风, 同中世纪比较平易祥和,生活气息浓厚,地方色彩鲜明的 市民建筑大异其趣。
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时期
14至15世纪: 掀起文艺复兴运动高潮,意大利建筑成就最高,欧洲 各国跟从。 16世纪末—17世纪: 天主教反改革运动,产生了‚巴洛克‛和‚法国古典 主义‛建筑。 18世纪: 法国的‚启蒙运动‛开辟了建筑的新时期,并影响整 个欧洲。 相当于中国的明代王朝时期:明王朝时期(朱)1368年— —1683年
穹顶于1420年动工兴建,克服了许多困难,在1431 年封顶,接着造上面的采光亭,还没有完工建筑师就去 世了。
①结构:融古罗马穹顶,拜占庭的鼓座,歌特的双 圆心尖拱为一体。 a.采用双圆心尖拱形穹顶,穹顶本身高40.5米 b.采用骨架券结构 c.穹顶做成中空的内外两层 d. 在穹顶地部有一道铁链,在将近 1/3 高度的地方 有一道木箍,都是为了抵抗侧推力。 e.在穹顶下设高达12米的鼓座。
鲁切拉府邸 (Palazzo Rucelai) 阿尔伯蒂 1404~1472 叠柱 式(券柱式)构图柱式排列与券相结合,开间很大(壁柱)
法尔尼斯府邸(Palazzo Farnese)小桑加洛 1485~1546 盛期作品,墙面抹灰,入口处用粗石券门墙角处用隔 石隅(巴西利卡门厅,内院用叠柱式,纵横轴线,追求雄 伟的纪念性) 潘道菲尼府邸(Palazzo Pandofini) santi) a. 中层或上层轻巧——稳定感 b.大屋檐起统一作用 拉斐尔(Raphal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 庄园府邸----平面大多是 方的,以第二层为主,底 层为杂务用房;主要的第 二层划分为左中右三部分; 外形为简洁的几何形 • 圆厅别墅----庄园府邸中 最著名的一个
• 奥林比克剧场----在剧场 的发展史中有相当重要的 意义,它第一个把露天剧 场转化为室内剧场,为剧 场形制的进一步发展开辟 了道路。 它的舞台背景,正面有 三个门洞,两侧还各有一 个,穿过他们可以看到一 段繁华的街景。这个街景 是用“透视法”制作的。 透视法是文艺复兴是文艺 复兴时期艺术家和建筑师 最感兴趣的科目之一。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 意 造圣 施 活 广 大 过彼 工 跃 场 利 程得 设 的 建 的 大 备 理 筑 巴 教 和 论 群 洛 堂 技 克 和 术 建 它 筑 的 建 • • • • • • 众 星 灿 烂 曲 的春 折 穹讯 的 顶 历 佛 程 罗 伦 萨 主 教 堂 • —
• 在14、15世纪,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关系已在欧洲封建社会制度内部 逐渐形成,文化上也开始反应新兴资产阶 级的利益和要求。人文主义为当时的主要 思潮,向封建制度在宗教、政治、思想文 化各个领域发动了猛烈的冲击。这一运动, 从意大利开始,扩大到德、法、英、荷等 欧洲其他国家。
• 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中世纪时期的 哥特式建筑风格,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 式构图要素,因为古典柱式构图体现着和谐和理 性,并且同人体美有相通之处。 • 文艺复兴出了一批杰出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 真可谓群星灿烂。其中有帕拉第奥、米开佐罗、 阿尔伯等,建筑的代表作也极多,盛期的有圣彼 得大教堂等,晚期有圆厅别墅等,文艺复兴建筑 由意大利兴起,影响到法国、英国、德国、西班 牙以及整个欧洲,各国的文艺复兴建筑各有特色。
美 狄 奇 府 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讲: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A.D.15C.-17C.)
文艺复兴在欧洲文化史上是一个伟大的时期, 意大利文艺复兴是典型的代表.
“这是一个人类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
Renaissance是“再生”之意, 意味着古典文化艺术的再生.
但历史是不能完全重复的,文艺复兴并非重复古典, 而是利用古典文化来与根深蒂固的封建宗教神学斗争.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产生
4-15C.的意大利有欧洲最先进的一批城市共和国,他们从事东西方中介贸易,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等经济都非常繁荣, 产生了许多大企业和新兴的资产阶级, 包括工业家,银行家,商人等, 他们相信人的力量, 赞成享受人生, 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古希腊古罗马赞美人性的思想正是他们所追求的
促进文艺复兴的历史事件
1453年土耳其人占领君士坦丁堡, 大批东罗马知识分子逃亡意大利, 带来了古典文化传统.
15C.末美洲和环绕非洲的航线开通, 空前刺激了工商运输业的发展, 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加强.
人文主义的兴起,1517年德国进行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对新文化的束缚。
科技进步, 尤其是印刷术的发明, 书籍普遍起来, 大大促进了文艺复兴知识的传播.
人文主义
口号: “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
世俗性
倡古典人性反宗教神性
倡人权反神权
文学艺术要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要为人生某福利.
人文主义占领了大学校园
人文主义继承了湮没以久的古典文化, 动摇了教会的权威,打破了禁锢人心的封建愚昧, 为近代文学,艺术,建筑等发展开辟了道路.
古典复兴
反封建,反教会教条的斗争, 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向古代, 古典文化中的唯物主义哲学, 自然科学和人文主义得到推崇. 古典著作和艺术品成了典范, 倍受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崇拜.
文艺复兴先驱: 但丁(Tantin),佩脱拉克 (Petrarch),薄伽丘(Boccaccio )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繁荣与复兴
--为现实生活服务的世俗建筑的类型大大丰富,质量大大提高,大型府第成了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各类建筑的型制和艺术形式都有很多新的创造;
--建筑技术,尤其是穹顶结构技术进步很大。
大型建筑,都用拱券覆盖。
由于哥特建筑没有在意大利传播,所以主要还是使用古罗马的筒形拱;
--建筑师完全摆脱了工匠师傅的身份,他们中许多人士多才多艺的“巨人”,个性强烈的创造者,建筑师大多身兼雕刻家和画家,建筑作为艺术综合,创造了很多新的经验;
--建筑理论空前活跃,著作不少,不过大多祖述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把它当作最高权威,多次出版,并且从拉丁文译成意大利文;
--恢复了中断达千年之久的古典建筑风格,重新使用柱式作为建筑构图的基本因素和骨干;
--建筑师是新的思想文化潮流的代表,他们在维护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同时,实现和成就了时代的里程碑。
伯鲁乃列斯基Brunelleschi
伯鲁乃列斯基是文艺复兴初期的建筑大师.他出身于行会工匠, 精通机械,铸工,是杰出的雕刻家,画家,工艺家和学者,在透视学和数学等方面都有所建树,是文艺复兴特有的那种多才多艺的巨人.
伯鲁乃列斯基重新采用了古典的造型元素和构图,如穹顶, 半圆形拱廊, 古典柱式, 古典檐口,古典装饰等, 但在结构上运用了哥特建筑的结构经验, 甚至借鉴了阿拉伯的结构手段, 综合了前人的建筑经验, 创造了全新的建筑形象, 为后人开辟了新的道路.
伯鲁乃列斯基虽然重新运用了古典设计手法,但却不受古典法则的约束, 他的设计很自由.
圣安德列教堂
伯拉孟特
帕拉第奥被认为是欧洲学院派古典建筑的肇始人,他制定了严格的柱式, 但他自己的建筑却较少受柱式规则的束缚.
帕拉第奥府邸特点
方形平面,底层杂务,二层为主. 大些的将杂务用房设在离开主题的两个或四个附属房屋里, 对称布置,用廊子与主体相连.
主要的第二层划分为左右中三部分前后分为大厅和客厅;左右部分为卧室和起居房间.楼梯在三部分的间隙里.
外形为简洁的几何体.底层处理成基座, 顶层为女儿墙式或不高的阁楼; 二层最高, 正门在一层,门前设大台阶; 窗大, 略有装饰. 较大的府邸立面中央用巨柱式的壁柱或冠戴着山花的列柱装饰, 这也是立面构图的新手法.
呂卡弟府邸Palazzo Ricardi
建筑理论
见Pg161.
《论建筑》1485, 注重探讨基本理论
《建筑四书》1570,偏重柱式构图和柱式各部分的量化,并推荐很多实例。
《五种柱式规范》,规范总结成功经验,同时又僵化了经验,束缚“平庸的人”。
深受维特鲁威的影响,并结合了作者自己的建筑实际经验。
哲学上受毕达哥拉斯、亚里斯多德、柏拉图的影响,追求抽象的理想美,把美的客观性用几何和数的比例关系固定下来。
也有基督教神学的神秘性。
理论特点
追求:实用、经济、美观
美是客观存在的,建筑美不同于装饰美,前者是内在的(指结构、比例等方面),后者是外在的、后加的、附属的。
美就是和谐与完整,局部与整体彼此协调,共同遵守一定的比例关系。
而且要有主次部分,突出主要部分的美。
美是有规律的:几何与数的和谐,存在于整个宇宙。
建筑不仅自身和谐,还应是整个宇宙和谐的一部分。
使声音悦耳的数字,就是使我们眼睛和头脑舒服的数字,所以要借用音乐的和谐规则。
古典柱式完美体现了数的和谐,因此古典柱式成为建筑的最重要部分。
文艺复兴建筑理论的积极意义
由于认为美是客观的,可以感知;是有规律的,可以认识;美的规律是普遍的,于是人们积极钻研这种规律,促进了建筑构图原理的科学化。
但形式美的研究完全代替了对建筑艺术的研究,脱离现实,导致学院派教条主义,也使世界建筑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