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常见并发症

合集下载

脑卒中的急诊知识点总结

脑卒中的急诊知识点总结

脑卒中的急诊知识点总结脑卒中的急诊知识点总结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突发性破裂或闭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一类急性脑部损伤疾病。

它是临床上常见的致残和致死原因之一,因此及时的急诊处理对于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脑卒中的急诊知识进行总结,以帮助临床工作人员更好地识别和处理这一紧急情况。

一、脑卒中的分类脑卒中可分为两大类,即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1. 缺血性脑卒中:也称为脑梗死,是因为脑血管发生堵塞导致脑部缺血缺氧所致。

最常见的类型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和栓塞性脑梗死。

治疗时应注重血流的恢复和保护脑组织。

2. 出血性脑卒中:也称为脑出血,是指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内出血。

常见类型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性出血和脑室内出血。

治疗时应控制出血和降低颅内压力。

二、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对于急诊人员来说,及时识别脑卒中的临床表现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常见的脑卒中症状:1. 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特别是伴随有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可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表现。

2. 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脑梗死引起的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往往是突出的症状。

3. 一侧面部、上肢和下肢运动或感觉障碍:常见于中大脑动脉供血区域的脑梗死。

4. 语言障碍:脑梗死引起的一侧偏瘫伴有语言表达障碍,称为中风性失语。

5. 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常见于视动脉供血区域的脑梗死。

三、脑卒中的急诊处理对于疑似脑卒中的患者,急诊处理涉及到快速诊断和立即治疗。

以下是常见的急诊处理措施:1. 快速诊断确认:通过患者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如头颅CT、脑血管造影等)来确认脑卒中诊断。

2. 控制生命体征:稳定患者的呼吸、循环和体温等生命体征,并依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支持性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辅助呼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糖水平等。

4. 溶栓治疗: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时间窗口和溶栓的禁忌症进行评估和决策。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并发症和护理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并发症和护理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并发症和护理1.脑卒中的并发症和护理:-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后可能会导致肢体的瘫痪或运动障碍。

护理措施包括进行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运动能力。

-语言障碍:脑卒中后可能会导致失语或语言障碍。

护理措施包括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表达能力。

-吞咽困难:脑卒中后可能会导致吞咽障碍,可能引发误吸肺炎等并发症。

护理措施包括给予患者含糊食物、调整饮食方式和定期进行吞咽功能评估。

2.癫痫的并发症和护理:-安全问题:癫痫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晕倒、抽搐等情况,容易发生意外伤害。

护理措施包括保持环境安全,移除患者身边的危险物品,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抗癫痫药物的并发症: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可能会出现药物副作用,例如肝功能异常、多动症等。

护理措施包括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和肝功能,调整药物剂量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3.阿尔茨海默病的并发症和护理:-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会导致记忆力、思维和语言能力等方面的障碍。

护理措施包括提供个性化的认知训练、保持患者日常生活的稳定和结构化,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照顾。

-行为和心理症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躁动、行为异常等症状。

护理措施包括提供心理支持、安抚情绪和行为管理,保持熟悉的环境和生活习惯以减少患者的症状。

4.帕金森病的并发症和护理:-运动障碍:帕金森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缓慢等症状。

护理措施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和定期活动,帮助患者保持肌肉灵活性和运动能力。

-平衡障碍:帕金森病患者往往存在平衡失调的情况,容易摔倒。

护理措施包括提供辅助器具、改善环境安全和进行平衡训练,预防跌倒和骨折的发生。

-心理社会问题:帕金森病患者可能会受到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的困扰。

护理措施包括提供心理支持、参与社区活动和支持组织,促进患者的心理调适和社会融入。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并发症和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症状和心理需求,结合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等多种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脑卒中并发症及护理

脑卒中并发症及护理
3. 甘油果糖:250~500ml,静滴,每日1~2次。 4. 七叶皂苷钠:10~20m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100ml,静滴,
每日1~2次。 5. 皮质类固醇激素:不主张使用。 6. 白蛋白:20g,静滴,每日2次。
第4页/共23页
高颅压的外科治疗
1. 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开颅减压,梗死组织切除。 2. 较大的小脑梗死或小脑出血:开颅减压并去除梗死组织或血肿。 3. 大量脑出血:开颅或钻颅清除血肿。 4. 伴脑积水:脑室引流
4. 溶栓治疗前后:当收缩压>180mmHg或 舒张压>105mmHg时,应降压治疗防出 血。输液泵静注硝普钠可迅速平稳地降 血压至所需第水9页平/共2,3页也可用利息定(压宁
脑出血的血压处理
1. 收缩压≥200或舒张压≥110mmHg以上 者,脱水治疗及慎重平稳降血压,使 血压略高于发病前水平或在 180/105mmHg左右为宜。
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第17页/共23页
心脏损害的处理
1. 积极治疗脑血管病。 2. 减轻心脏负荷:避免或慎用增加心脏负担 的药物。如避免补液
过多过快,尤其是甘 露醇。 3. 药物治疗:针对性治疗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紊乱或心功能
衰竭等。
第18页/共23页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处理
1. 减少或停止使用甘露醇 2. 避免用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 3. 控制补液量,保持出入量平衡。 4. 应用速尿利尿。 5. 少或无尿者,应透析治疗。 6. 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 制酸止血药物:可用甲氰咪胍或洛赛 克,口服、静脉或胃管内注入。
• 防治休克:如出现循环衰竭,应补充 血容量;也可静脉输全血或红细胞。
• 胃镜下止血:上述无效下,仍顽固性 大出血,在胃镜下进行高频电凝止血。

脑卒中后并发症和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课件

脑卒中后并发症和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临床表现
• 临床经过通常分为三期
1. (早期):患手骤然出现肿胀,颜色变化,很快出现明显的运动障碍 。关节活动度受限,主要为手被动旋后受限;腕背伸受限,当被动增 加背伸活动度及做手负重活动时,可出现疼痛;掌指关节屈曲受限, 看不见骨性隆凸;手指外展严重受阻;近端指间关节强直肿大,不能 完全伸直,若被动屈曲,则出现疼痛;远端指间关节伸直位不能或只 能微屈,若被动屈曲,则出现疼痛。
• a.患者坐位时,其上肢要抬高置于前面的桌子上。为了帮 助抬高和保持舒适,可在臂下垫一枕头。当患者坐轮椅在 医院内活动时,应在轮椅上放一桌板,或保证患者的手不 悬垂在一边。
• 利用轮椅桌板保持坐位良肢位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M治S与疗功方能法残损
• (1)良肢位摆放
• b. 仰卧位时,患侧肩胛骨下垫枕,使其处于前伸位,肘关 节伸展,背伸腕关节及伸直手指;健侧卧位时,患侧上肢 向前方伸出,肩关节屈曲,下部软枕支撑,肘关节伸展, 置于枕头上,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患侧卧 位时,患侧上肢伸直有支撑并掌心向健侧和肩胛骨前伸位 ,各种体位摆放均避免腕屈曲。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M治S与疗功方能法残损
• 大量报道发现,规范的良肢位摆放能有效预防SHS,可减 少由于腕关节及指关节屈曲时对神经血管的压迫,改善局 部的神经营养,改善和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脑卒中 患者瘫痪侧肢体运动功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自理能 力。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脑卒中常见并发症

脑卒中常见并发症

脑卒中常见并发症脑神经元的代谢需求远较其他组织为高,而能源的贮存极为有限,需靠不间断的血液循环来供应。

发生脑卒中的最后原因是神经元的代谢需求与局部血循环所能提供的氧及其他营养物(主要是葡萄糖)之间骤然供不应求所致。

局部血循环的紊乱可能来自供应血管的破裂而出血,常见的则是血管狭窄闭塞而使血流中断。

出血点如位于脑内侧形成或大或小的血肿即脑出血。

血流动力学因素如血压的突然升高或降低,血流速度的缓慢和血液流变学因素如血红细胞增多粘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及血液粘度增高或降低常成为脑卒中发病的激发机制,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1临床资料本组共观察了2005年5月至2010年11月住院的急性脑卒中病人258例,其中男性135例,女性123例,年龄50-80岁,脑缺血160,例脑出血98例,观察期为发病后一个月内。

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两组在年龄性别各方面无明显差异。

在疾病高峰期,按美国国家卫生研究简易中风评分表,对神经缺损进行评分,正常0分最高36分。

几科主要既往史比较,除死亡组心脏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外,其余如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慢性阻肺等,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按照记录表对并发症进行登记计量资料t检子。

计数资料用xz检验。

2结果神经缺损评分:存活组(13.8±4.68)分,死亡组(19.0±4.11)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3讨论脑卒中后并发症是病情加重,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

甚至成为死亡的直接原因,重症脑血管病更是如此。

临床抢救过程中,大部分精力也是用在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上,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肺炎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本组发生率为55%,文献报告其发生率在15%-56%不等。

原因有卧床、意识障碍、咽反射减弱、咳嗽无力均可致痰液坠积肺部或误吸气管。

老年人伴有慢支,长期吸烟,气管切开则为促发因素。

病情较重意识障碍越深,感染的发生率越高。

脑卒中并发症及处理课件

脑卒中并发症及处理课件

03
戒烟限酒:戒烟有助于降低脑卒中风险,适量饮酒对身体有益
04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药物预防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 吡格雷等,可降 低血栓形成风险
降压药物:如利 尿剂、β受体阻 滞剂等,可降低 血压,减少脑卒
中风险
降脂药物:如他 汀类药物,可降 低胆固醇水平, 减少动脉粥样硬
06
适当运动:保持适当运动, 避免久坐不动,提高心肺功

脑卒中处理
紧急处理措施
立即拨打120急 救电话
保持患者呼吸道 通畅,必要时进
行人工呼吸
保持患者平躺, 避免头部移动
观察患者意识状 态,记录发病时 间、症状等信息
检查患者呼吸、 心跳、血压等生
命体征
尽快将患者送往 医院进行专业救

治疗方案选择
脑卒中并发症及 处理课件
演讲人
目录



















脑卒中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
1
脑水肿:脑组织肿胀, 导致颅内压升高,引 起头痛、呕吐等症状
2
脑出血:脑组织出血, 导致意识障碍、肢体 瘫痪等症状
3
脑梗死:脑组织缺血、 缺氧,导致意识障碍、 肢体瘫痪等症状
4
脑积水:脑脊液积聚, 导致颅内压升高,引 起头痛、呕吐等症状
3
心理治疗:针对 心理障碍患者, 进行心理疏导和
情绪调节
4
药物治疗:针对 病情需要,使用 药物进行治疗, 如抗凝血药物、
降压药物等

神经内科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与处理策略

神经内科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与处理策略

神经内科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与处理策略神经内科疾病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以及周围神经系统的疾病。

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还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

了解这些常见的并发症以及相应的处理策略对于神经内科疾病的患者和医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与处理策略1. 脑水肿脑卒中引起的脑水肿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处理策略包括静脉输注等渗剂、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以及严密监测患者的神经状态和生命体征。

2. 神经功能障碍脑卒中后患者常出现运动、感觉、语言和认知功能障碍。

治疗策略包括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3. 抽搐脑卒中后的抽搐可能对患者造成进一步的神经损伤。

处理策略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体位平卧、给予抗癫痫药物等。

4. 感染脑卒中后的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和卧床不起,易发生各种感染。

处理策略包括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病灶、定期更换导尿管等。

二、癫痫的常见并发症与处理策略1. 外伤癫痫发作时患者容易受到跌倒、碰撞等外伤。

应加强患者的安全保护,避免发作时造成严重的头部损伤。

2. 情绪障碍癫痫患者常出现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等。

处理策略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社会支持等。

3. 药物不良反应癫痫患者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可能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处理策略包括调整药物剂量、更换其他抗癫痫药物或采用其他治疗方法。

4. 意外妊娠癫痫患者怀孕可能对胎儿和患者自身造成风险。

患者应咨询医生并做好避孕措施,以避免意外妊娠的发生。

三、帕金森病的常见并发症与处理策略1. 运动障碍帕金森病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僵硬、震颤等运动障碍。

处理策略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2. 抑郁和认知障碍帕金森病患者易出现抑郁和认知障碍。

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3. 姿势性低血压姿势性低血压是帕金森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处理策略包括改变体位、调整服药时间和药物治疗等。

4. 吞咽困难帕金森病患者容易出现吞咽困难,导致进食不畅。

脑卒中患者需要注意的事

脑卒中患者需要注意的事

医诊通慢病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寒冷季节发病率更高。

同时,临近中午是一天内发病的高峰时间,需要格外注意。

另外,脑卒中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脑卒中的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但在3周左右可以完全恢复。

进展性卒中:脑缺血症状逐渐发展、加重,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有梗死灶存在,常见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

完全性卒中:脑缺血症状发展迅速,发病后数分钟至1小时内达到高峰。

出血性脑卒中脑实质出血:按部位可分为基底节区出血、丘脑出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垂体出血、小脑出血、脑室出血。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指血液破入脑室系统的脑血管出血疾病,多继发于自发性脑出血、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破裂。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常在体力劳动或激动时发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剧烈头痛,可伴恶心、呕吐、癫痫和脑膜刺激征,严重者有意识障碍甚至很快死亡。

脑卒中的并发症脑卒中的主要并发症分为两大类:神经系统和内科系统。

神经系统的并发症主要包括:1.水电解质紊乱。

可以引发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和高钾血症。

2.脑卒中继发癫痫。

由于脑卒中能够引起脑栓塞,患者有癫痫的可能。

3.抑郁症和痴呆。

由于患者的病情会造成情绪低落,所以患者长期心情不佳,很容易造成抑郁。

内科系统的并发症主要包括:1.肺炎及肺水肿。

有部分脑卒中患者会因此类并发症死亡。

2.并发性的感染。

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常会在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发生。

3.发热。

患者由于脑卒中导致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导致患者的机体发生高热。

4.上消化道出血。

重症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容易发生溃疡,从而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5.心脏的并发症。

脑卒中患者常常伴有合并脑心综合征,诱发心脏损伤。

6.血糖的改变。

急性期的脑卒中患者血糖会增高。

脑卒中后患者要这样做注意饮食最好在家吃饭,避免食用油炸食物,避免放过多的油、盐,多食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常见并发症
脑神经元的代谢需求远较其他组织为高,而能源的贮存极为有限,需靠不间断的血液循环来供应。

发生脑卒中的最后原因是神经元的代谢需求与局部血循环所能提供的氧及其他营养物(主要是葡萄糖)之间骤然供不应求所致。

局部血循环的紊乱可能来自供应血管的破裂而出血,常见的则是血管狭窄闭塞而使血流中断。

出血点如位于脑内侧形成或大或小的血肿即脑出血。

血流动力学因素如血压的突然升高或降低,血流速度的缓慢和血液流变学因素如血红细胞增多粘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及血液粘度增高或降低常成为脑卒中发病的激发机制,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1临床资料
本组共观察了2005年5月至2010年11月住院的急性脑卒中病人258例,其中男性135例,女性123例,年龄50-80岁,脑缺血160,例脑出血98例,观察期为发病后一个月内。

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两组在年龄性别各方面无明显差异。

在疾病高峰期,按美国国家卫生研究简易中风评分表,对神经缺损进行评分,正常0分最高36分。

几科主要既往史比较,除死亡组心脏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外,其余如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慢性阻肺等,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按照记录表对并发症进行登记计量资料t检子。

计数资料用xz检验。

2结果
神经缺损评分:存活组(13.8±4.68)分,死亡组(19.0±4.11)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3讨论
脑卒中后并发症是病情加重,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

甚至成为死亡的直接原因,重症脑血管病更是如此。

临床抢救过程中,大部分精力也是用在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上,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肺炎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本组发生率为55%,文献报告其发生率在15%-56%不等。

原因有卧床、意识障碍、咽反射减弱、咳嗽无力均可致痰液坠积肺部或误吸气管。

老年人伴有慢支,长期吸烟,气管切开则为促发因素。

病情较重意识障碍越深,感染的发生率越高。

泌尿系感染仅次于肺部感染,本组发生率31%,脑出血病人高于缺血病人,死亡组高于存活组前者神经缺损评分也显著高于后者,说明病情重者泌尿系感染的机率显著增加,这与危重病人全身状态差,免疫力低下,排尿排便控制能力差,留置导尿管等因素有关。

心脏并发症以心律失常多见,常见心动过速,早搏,房颤传导阻滞,其次有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塞,急性心力衰竭。

在这些心脏异常中,部分患者确属脑部病变所致,可称之为脑心综合症。

多数与感染,缺氧,药物作用,水电解质失衡等并发症有关。

虽心脏异常很常见,本组占65%,但多数是可逆性,因此而直接致死者并不多见。

脑血管病后应激反应是一普通的生理反应,其程度与起病急缓,病
情轻重有一定关系,适当的反应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过于剧烈的应激,表明病情危急是预后不良的指征。

常见的应激反应如体温变化,血压升高,白细胞及血糖升高,消化道出血等,本组后二者的发生率分别为45%和20%,死亡组又显著高于成活组。

文献报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9%一30%。

血糖升高发生率36.3%前者可直接致死,后者使脑损害加重,使病情变化,因此二者具有肯定的预后价值。

癫痫作为脑卒中的并发症,可以发生在脑卒中前,卒中同时或卒中后,发生率约19.9%本组11%.本组癫痫多为部分性发作,急性期以脑出血多见。

卒中前及卒中后发生者多见。

于脑缺血,如不发生全面性发作及持续状态,预后见好。

抑郁症是最近几年来并值得引起重视的一种并发症,非中风病人发生率35%,中风病人发生率63%,本组发生率23%,其差异与评定方法不同有关。

抑郁症的发生在急性期主要与脑损害有关。

尤其大脑左半球损害,慢性期心理因素起重要作用,一般轻型多,但显著影响病人的躯体症状康复的速度和程度,降低生活质量,经过适当抗抑郁治疗,多数可得到明显改善。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肾功能损害在脑卒中比较常见,本组达36%其中以低血钾最常见,其次有高血钾,高血钠,低氯。

除中枢原因外,笔者认为,脱水利尿后补充不足是其主要原因。

而且长时间大量脱水,血容量不足,又易致肾功能损害,但多数属功能性改变。

近年来小剂量甘露醇脱水少用或不用速尿,维持水代谢平衡而非负平
衡,这类并发症已明显减少。

资料显示,死亡组并无并发症和1项并发症2次共占3%,显著低于存活组的55%。

两组间同时有2项或3项并发症的发生率间无差别,同时发生4项或4项以上的并发症者,死亡组68%,显著高于存活组的13%。

并发症频度越高死亡率越高。

因此并发症是最能反映病人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出现4项或以上并发症者,表明预后不良。

引起重视的是,本组88%的危重病人3种以上并发症同时发生,常累及心脏,肾,消化道,肺等多个脏器衰竭,因此对于危重病人,早期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抢救成功最重要的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