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01_08_胰岛素致低血糖 效应
胰岛素所致低血糖休克及药物和激素对血糖的影响

胰岛素所致低血糖休克及药物和激素对血糖的影响实验设计【实验目的】学习监测血糖的方法,同时观察胰岛素及药物和激素对血糖的影响,从而加深理解药物和激素影响血糖水平的机制。
【实验原理】1. 胰岛素:(1)促进葡萄糖转运:葡萄糖经细胞膜异化扩散进入细胞内需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运载体(GLUT4)蛋白,胰岛素可使GLUT4从细胞内转位到细胞膜上,加速葡萄糖向细胞内转运。
(2)调节糖代谢:可加速葡萄糖酵解和氧化,促进糖原合成并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从而促进糖的利用而减少糖的生成。
(3)抑制脂肪和蛋白质分解代谢而促进其合成代谢:可抑制脂肪酶的活性,促进脂肪合成并抑制其分解,减少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的生成,减轻脂肪酸对葡萄糖氧化的抑制;可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并促进蛋白质合成,从而减少糖异生的原料,使糖异生减少。
2.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激动α-2受体,抑制胰岛素分泌;激动β-2受体,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
3.甲状腺激素:TH能加速肠粘膜吸收葡萄糖,增加外周组织利用糖以及糖原合成与分解,提高糖代谢速率。
TH 还能增强肝糖异生,也能增强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和生长激素的生糖作用;TH水平升高能对抗胰岛素,使血糖升高。
4.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与肝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激活肝细胞内的磷酸化酶、脂肪酶和与糖异生有关的酶系,加速糖原分解、脂肪分解和糖异生。
5.糖皮质激素:促进糖原异生,能增加肝及肌肉组织中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及其中间代谢产物合成糖原;减慢葡萄糖分解为CO2的氧化过程,从而有利于中间代谢产物在外周组织再合成葡萄糖,增加血糖来源;减少机体细胞摄取葡萄糖。
6.生长激素:生理剂量的生长激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而过量的生长激素则抑制糖的利用,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实验对象】小鼠【药品与器材】生理盐水,胰岛素针剂,20%葡萄糖溶液,1:10000肾上腺素溶液,胰高血糖素针剂,糖皮质激素针剂,甲状腺素针剂,生长激素针剂,血糖检测仪,小鼠手术器械,纱布,注射针头,注射器,鼠笼,小鼠固定器、苦味酸。
胰岛素论文低血糖论文:胰岛素治疗低血糖的作用

胰岛素论文低血糖论文:胰岛素治疗低血糖的作用1. 引言本篇论文将探讨胰岛素在治疗低血糖中的作用。
低血糖是一种血糖水平过低的状况,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胰岛素作为一种重要的荷尔蒙,参与了调节血糖水平的过程。
研究胰岛素在低血糖治疗中的应用,对于促进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 胰岛素与低血糖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β细胞分泌的一种荷尔蒙。
它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胰岛素通过将血中过多的葡萄糖转化为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能量源,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降至正常范围以下的情况。
这可能由于胰岛素过量或血糖过低的其他原因引起。
低血糖症状包括头晕、出汗、心慌、乏力等。
如果不及时处理,低血糖可能导致晕厥、抽搐甚至危及生命。
3. 胰岛素治疗低血糖的作用胰岛素在治疗低血糖中具有关键作用。
当人体出现低血糖症状时,补充外源性胰岛素可以迅速提高血糖水平,从而缓解症状。
这种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和其他低血糖症患者中。
胰岛素治疗低血糖的机制是通过促进葡萄糖的转运和利用,将存储在肝脏和肌肉中的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
这样可以快速提高血糖水平,恢复正常的生理活动。
胰岛素还能够抑制肝脏中葡萄糖的产生,进一步降低低血糖的风险。
4. 胰岛素治疗低血糖的注意事项尽管胰岛素治疗低血糖的效果显著,但在使用中仍需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水平。
其次,治疗过程中需要监测血糖水平的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的使用。
此外,胰岛素治疗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例如低血糖反应、体重增加等。
因此,在使用胰岛素治疗低血糖时,需要权衡治疗效果与潜在的风险。
5. 结论胰岛素在治疗低血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促进葡萄糖的转运和利用,胰岛素可以迅速提高血糖水平,并缓解低血糖症状。
然而,在使用胰岛素治疗低血糖时需要注意剂量的调整和监测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
在使用时应慎重权衡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的风险。
长期使用胰岛素引发低血糖的风险评估

长期使用胰岛素引发低血糖的风险评估胰岛素是管理糖尿病的重要药物之一,在控制血糖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长期使用胰岛素也可能引发低血糖的风险。
本文将对长期使用胰岛素引发低血糖的风险进行评估。
I. 低血糖的定义和症状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状态。
根据不同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血糖值定义可略有不同。
一般来说,低血糖的血糖值通常低于3.9mmol/L(70mg/dL)。
低血糖常见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头晕、出汗、心慌、饥饿感、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刺激性增加、以及可能导致晕厥(虚脱)或抽搐等严重症状。
II. 胰岛素引发低血糖的机制胰岛素作为一种降低血糖水平的药物,通过促进葡萄糖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来降低血糖水平。
然而,由于胰岛素及其剂型的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胰岛素过量或在错误的时间点使用,进而引发低血糖。
III. 长期使用胰岛素引发低血糖的风险因素长期使用胰岛素与低血糖的风险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可能增加低血糖风险的因素:1. 药物滥用:胰岛素的滥用可能是由于剂量错误、错过或跳过餐前注射胰岛素等因素引起的。
这可能导致胰岛素过量,从而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2. 餐间隔过长:胰岛素在餐前注射,用于降低餐后血糖。
若餐间隔时间过长或饮食摄入不足,胰岛素的作用时间会超过需求,进而引发低血糖。
3. 运动不当:运动会消耗体内的葡萄糖,导致血糖水平下降。
胰岛素的使用需要根据运动量进行调整。
如果胰岛素剂量过高,加上剧烈运动,可能导致低血糖发生。
4. 酒精摄入:酒精会影响肝脏对胰岛素的代谢,增加低血糖风险。
糖尿病患者酒精的使用需慎重评估。
5. 肾功能减退:肾功能减退可能影响胰岛素的代谢和排泄,从而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6. 发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会导致更高剂量的胰岛素使用,增加低血糖发生的可能性。
IV. 如何评估低血糖风险对于长期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评估低血糖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评估方法:1. 血糖监测: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以便早期发现偏低的血糖。
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

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
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
一、实验结果
1.以小白鼠为实验动物
实验前,两只小白鼠四处爬动,非常活跃。
注射胰岛素后,两只小白鼠均开始变得安静,四肢无力,活动量明显下降,25min后,呆在某处不再活动。
给其中一只小鼠注射50%葡萄糖溶液,该小鼠渐渐变得活跃,而另一只仍保持原状。
2.以鲫鱼为实验动物
实验前,两条鲫鱼都非常活跃。
放入A容器内(含胰岛素),两条鲫鱼的活动均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变得非常迟缓。
将其中一条放入B容器内(含葡萄糖溶液),该鲫鱼渐渐变得活跃,另一条保持原状。
二、分析与讨论
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对糖代谢具有调节作用:①可促进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氧化利用,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合成。
②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从而使血糖降低。
当体内胰岛素含量增高时,引起血糖下降,动物会出现惊厥甚至休克等现象。
当出现低血糖效应时,及时给动物补充血糖,可以缓解惊厥、休克等症状。
关于实验1中各组的小白鼠注射胰岛素后反应不同可能有如下原因:①实验前未进行称重,各小鼠体重有差异,而注射量相同。
②24小时饥饿处理虽然能降低小鼠体内血糖浓度,利于实验进行。
但小鼠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可能存在影响。
③实验人员操作存在差异,不能保证成功完成腹腔注射。
或者注射位点的不同也会有少许影响。
关于实验2,个人认为换成金鱼实验效果更佳,鲫鱼鱼苗的个体太大,在本实验的容器中无法自由活动。
三、结论
胰岛素可降低血糖浓度,是动物调节体内血糖的一种重要激素。
实验设计

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 (小白鼠的低血糖效应)
通过观察过量胰岛素对小白鼠引起的低血 糖效应,说明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分析其 作用机制。
胰岛素是调节机体血糖的重要激素之一, 它能促进组织的合成代谢、促进全身组织 特别是肌肉、肝和脂肪组织摄取、储存和 利用葡萄糖。 当体内胰岛素含量增高时,将引起血糖下 降。严重时,可导致动物出现惊厥、肌肉 抽搐、休克等低血糖现象。如果及时给动 物补充血糖,可使动物的低血糖效应消失。
小白鼠 1ml注射器 小鼠笼
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素溶液
葡萄糖溶液 生理盐水
(1)将10只老鼠饥饿18~24h,取10只小白鼠标 记并称重
(2)将10只老鼠分为3组,根据下表给10 只小白鼠腹腔注射溶液
(3)记录与观察 将3、4、5、6号小白鼠作为一组放在室温 3号 7号 环境中; 1号 将7、8、9、10号小白鼠作为一组放在低温 2号 8号 环境中(冰箱); 4号 1、2号小白鼠放在室温环境中,记下时间, 5号 9号 观察并比较各组动物的神态、姿势及活动 情况。 6号 10号
预期:注视生理盐水的小白鼠活动正常, 注射0.01ml/g体重胰岛素的小白鼠行动缓慢, 注射0.02ml/g体重胰岛素的小白鼠可能出现 角弓反射、乱滚等惊厥反应,而在室温中 的小白鼠发生反应时间比低温中的小白鼠 慢,注射葡萄糖的小白鼠恢复正常,未进 行抢救的小白鼠惊厥反应仍然存在。
(1)在配制、稀释胰岛素溶液时,应使用 2.5~3.5的酸性生理盐水,因为胰岛素只有 在酸性环境中才有效应。 (2)受小白鼠饥饿状态、温度、胰岛素实 际效价等影响,出现反应较慢货反应不明 显时,可以适当增加胰岛素的用量,但是 过多会导致小鼠快速死亡。
对照(生理 盐水)
实验(胰岛 素)——常温
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生理实验11-2

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一:实验目的了解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的机能二:实验原理胰岛素是调节机体血糖的激素之一,当体内胰岛素含量增高时,便引起血糖下降,动物出现惊厥现象。
三:实验过程◆实验动物与器材小白鼠(4只),1ml注射器,鼠笼,胰岛素溶液(2U/ml),50%葡萄糖溶液,酸性生理盐水◆实验方法与步骤1、取4只小白鼠称重后,分实验组2只和对照组2只2、给实验动物腹腔注射胰岛素溶液(0.1ml/10g体重)3、将两组动物都放在室温环境下,并记录时间,注意观察并比较两组动物的神态,姿势及活动情况4、当实验组动物出现角弓反张、乱滚等惊厥反应时,记录时间,并立即给其中两只皮下注射葡萄糖溶液(0.1ml/10g体重),另两只不予抢救5、比较注射葡萄糖的动物以及出现惊厥并未抢救的动物的活动情况,并分析结果6、试验结束后,试验动物全部断颈处死。
◆数据记录如下:第一组注射胰岛素后12分钟呼吸变急促28分钟角弓反张35分钟僵直43分钟死第二组注射胰岛素后25分钟角弓反张,马上注射葡萄糖,很快恢复平静四:思考题1、正常机体内胰岛素如何调节血糖水平?答:胰岛素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肝脏和肌肉糖原的合成及贮存,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酸并贮存于脂肪组织中,上述作用使血糖水平降低。
2、试分析糖尿病产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胰岛素是体内惟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一旦某种原因引起胰岛素缺乏,葡萄糖的转运和利用将发生障碍,由于代偿机制,血糖浓度将升高,如超过肾糖阈,尿中将出现葡萄糖。
治疗方法:只要按时注射胰岛素即可。
五:讨论◆注射胰岛素后,报纸上出现一滩血迹,可能为注射时刺伤内脏所致,单个只小鼠身上均无血迹。
◆实验中被小鼠咬伤,故未完成实验,试验数据和现象均为同组实验者提供。
胰岛素导致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

胰岛素导致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如果体内胰岛素量变大就会导致低血糖,而胰岛素导致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就会导致很严重后果,下面小编带你了解胰岛素导致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希望对你有帮助!胰岛素导致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胰岛素是降血糖的唯一激素,因此当体内胰岛素过量后,主要的危险来自血糖过低。
当血糖降到2.8毫摩/升时,患者开始出现一系列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昏迷甚至死亡。
低血糖发生时,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饥饿、眩晕、心悸、手抖、脸色苍白、出冷汗、全身无力等。
当血糖进一步降低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时,出现发音障碍、复视、肌肉震颤、共济失调等,随后出现神志昏迷和不同程度的惊厥,如不及时抢救,即可致死。
胰岛素导致低血糖发作处理方法1、发作时的处理(1)轻症:一旦确认出现低血糖症状,立即进食含糖食物或饮料、糖果,同时快速测血糖,不能口服者立即静注50%葡萄糖40-60毫升。
(2)重症:立即静注葡萄糖40-60毫升,能进食的继而进食,不能进食的以5%-10%的葡萄糖静点,维持血糖于正常或略高于正常。
如果是优降糖所致的低血糖,补糖至少应持续3-7天。
2、血糖控制水平对于老人孩子,血糖宁高勿低。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应维持在4.4以上,特别是对于高龄患者和儿童,血糖控制水平“宁高勿低”,以预防症状性低血糖及无知觉低血糖。
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切忌延误进餐,控制好运动时间和运动量。
胰岛素注射过量的常见原因1、用注射器抽吸胰岛素时剂量不准确,或用胰岛素笔时弄错胰岛素剂量。
2、误用注射器抽取专用于胰岛素笔的浓胰岛素(胰岛素有2种浓度:U-40和U-100.U-40为40单位/毫升,常用注射器抽取注射;U-100为100单位/毫升,常专用于胰岛素笔)。
3、注射胰岛素后不及时进食,或因某些原因吃饭减少、吃不下饭、恶心呕吐时仍坚持注射胰岛素。
4、弄错胰岛素剂型,常见于胰岛素强化治疗病人误将短效胰岛素当中效胰岛素注射。
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

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
一、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二、胰岛素抗体三项三、注射胰岛素的注意事项中需要注意准备所需器具与物品
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1、注射胰岛素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反应
一般都是由于胰岛素用量相对过大所致。
为了避免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必须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密切的监测血糖,逐渐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使胰岛素的用量逐渐的达到既能将血糖控制满意,又不至于出现低血糖的合适剂量。
2、注射胰岛素可能体重会增加这也是胰岛素常见的副作用。
胰岛素可以促进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如果糖尿病病人采取胰岛素治疗后不进行饮食控制,摄入热量过多,则造成体重的逐渐增加。
3、注射胰岛素可能屈光会不正
主要出现在胰岛素使用初期,且在胰岛素使用之前血糖水平较高的糖尿病病人。
这种副作用是暂时性的,随着胰岛素使用时间的延长,血糖控制平稳后,这种副作用就会逐渐消失。
4、注射胰岛素可能会产生胰岛素抗药性
常见于肥胖、胰岛素用量偏大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无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用量大于200单位、持续48小时以上者可以确诊为胰岛素抗药性。
5、什么是胰岛素抗体
胰岛素抗体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种出现于接受外源性胰岛素治疗的病人,主要和胰岛素制剂的纯度有关系,一种出现于从未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病人,称为胰岛素自身抗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吕波杰学号:10082113
实验报告
说明:1、实验报告务必独完成,对抄袭者将按不及格处理;
2、实验报告的格式请按下面的各项要求来填写,不要改动;
3、正文字体统一用“仿宋-GB2312”、,小四号,1.5倍行距,小标题加黑;
4、下面的“替换这里”字体底纹在完成后去除;
实验名称: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肾上腺素和促黑激素对皮肤色素细胞的影响同组姓名:刘海雁实验日期:2012/5/21
室温:替换这里气压:替换这里
成绩:教师:
一、实验结果
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
给两只小白鼠注射胰岛素,11分钟后两只小鼠活动性降低;17分钟时出现痉挛;22分钟出现角弓反张反应。
立即给一只小鼠腹腔注射50% 葡萄糖溶液,另一只不注射。
注射了葡萄糖的小鼠很快恢复了正常,而未注射的仍出现惊厥现象。
二条金鱼放入胰岛素溶液中29分钟后活动都有所减弱。
将其中一条移入葡萄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活动能力比仍在胰岛素溶液中的金鱼活动能力强。
二、分析与讨论
动物组织结构所需的能量来自于葡萄糖分解产生的ATP。
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水平,使动物所需的葡萄糖量缺乏。
当给小鼠注射胰岛素后,小鼠体内胰岛素含量增高,引起血糖下降,细胞缺乏可利用的糖,一段时间后,血糖降低到一定程度,小鼠就会发生惊厥甚至出现低血糖休克症状。
此时若注射一定葡萄糖,小鼠的血糖上升,以上症状得到缓解。
当金鱼体内胰岛素含量增加时,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利用引起血糖下降,金鱼就会出现游动减少现象。
放入葡萄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由于葡萄糖的摄入,金鱼血糖浓度提高,活动性增强。
三、结论
1、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
2、当血糖高于正常水平时,动物活动性增强;当血糖低于正常水平时,动物活动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