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实验报告(王敏)
生产线实验报告(王敏)

安徽工业大学生产线平衡实验报告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信管092姓名王小敏学号 099094309日期 2012-05-20一、概述1. 实验目的及要求为了充分让我们了解、熟悉生产运作与管理的真正流程和内涵,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系统规划和运作管理中,培养我们在生产线调度过程中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安排我们做这次实验。
2.实验内容在生产系统实验室的地面生产线上进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装配(1).地面生产线包括1#差速链、2#差速链、1#~4#顶升平移机、移载机和升降机共8个单机,形成地面安装生产线(2).看板系统工位看板用于给某装配工位的人员发讯,车间看板用于给全生产线发讯二、实验内容完成情况1.基于三相异步电动机拆装的生产实验(1)三相异步电动机拆装:各零件名称:端盖、转子、风扇、风罩、接线盒等。
拆卸方法:三相异步电动机在拆分的过程中分为风扇罩、风扇叶、后端盖、前端盖、接线盒等部分,在拆下风扇叶的时候要注意不能硬拆,要用平口钳对准槽用力以免风扇损坏。
注意事项:①拆卸电动机前先观察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区别,以便后面安装时不会安装错误。
②拆卸电动机时注意不同型号的螺丝要放好,不要弄丢了。
③实验室内有许多电线,做实验时注意安全。
(2)生产过程实训部分第一道工序:装后端盖三次用时分别为52s、41s、57s,。
第二道工序:装前端盖三次用时分别为4分47秒、1分32秒、1分28秒。
第三道工序:装风扇叶与风扇罩三次用时分别为1分23秒、1分51秒、50秒。
第四道工序:装接线盒三次用时分别为3分5秒、6分44秒、2分2秒。
工位工序 1 2 3 平均工位1 后端盖及转子52415750工位2 前端盖2879286155工位3 风叶及风叶罩831115081工位4 接线盒和盖子185404122237工序流程:2.方案设计1)个人方案介绍我在这次实验中做的是第四道工序,第四道工序中有八个螺丝要上。
自动生产线综合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已成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我校特开设了自动化生产线综合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作原理、设备操作、程序编写及调试等方面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训目标1. 熟悉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2. 掌握常用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方法。
3. 熟悉PLC编程及调试技术。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生产线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了解自动化生产线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 熟悉生产线的基本组成,如送料单元、加工单元、装配单元、检测单元、输送单元等。
- 学习生产线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部件的作用。
2. 常用自动化设备操作- 学习气动、液压、电气等常用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方法。
- 掌握气动元件、液压元件、电气元件的结构、性能及选用原则。
3. PLC编程及调试- 学习PLC的基本原理、编程软件及编程方法。
- 掌握PLC编程技巧,如梯形图、指令表、功能块图等。
- 学习PLC调试方法,包括硬件调试、软件调试及联机调试。
4. 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学习生产线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护方法。
- 掌握生产线设备的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
四、实训过程1. 理论讲解- 实训教师对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知识、设备操作、PLC编程及调试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2. 实际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包括设备安装、调试、编程及故障排除等。
3. 讨论与交流-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共同解决难题。
4. 总结与评价- 实训结束后,学生对实训过程进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学生取得了以下成果:1. 熟悉了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2. 掌握了常用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方法。
40t/d浮选脱墨浆生产线的设计及生产实践

关 键 词 旧报 纸 浮 选 法 脱 墨浆
为避 免 新 闻纸 市场 供 应 的周 期性 波 动 , 经
过 国内外 考 察 , 利用 废 旧报 纸 脱墨 制 浆抄 造 再 生 新 闻纸 , 术 上是 可 行 的 , 技 经济 上 是 有 利 的 ,
1 废 纸的 配 比与拣 选 由于我 厂几 乎采用 1 0 的脱 墨浆 进行 抄 0 造 新 闻 纸 , 废 纸 的 质量 和拣 选 质 量对 新 闻质 故 量 起着 重要 的作 用 。从 原料 组 成 的角 度 来 看 , 进 口 的 ONP 和 OMP等 于 进 口 含 有 油 墨 的
G TM P C P、 、 TMP 和 B KP 组 成 的 二 次 纤 维 。
脱墨技 术上使 用 浮选法脱 墨工 艺 。引进 的
关 键 技术设 备 中 , 孔型 和缝型 的筛 浆机 、 吸式 抽 脱 墨 浮选机 、 圆网挤 浆机及 高浓 漂 白塔 等 , 双 均 有其 独 到 的设 备 结构 和 特 点 , 到 了 目前 国际 达 上 比较先进 的技 术水平 。我 厂 4 t d废纸 脱 墨 0/ 浆生 产 线工 艺 流 程如 图 1所 示 , 流 程 的重要 该 特征 是选 用 了抽 吸式 浮选脱 墨设 备 。
废 — 料 送 力 浆 下 浆 —高哗 器 纸 输 机 ’ 擘 机 粗 池 浓 渣 喂 水
化 学 品 机
其 中既 包含 了优 质 的木 材原 料 , 包含 了外 国 又
先 进 的制 浆技 术 , 随着 废 纸再 利 用 的循 环处 但 理, 进入 细胞壁 内的油墨 、 料颗粒 等便 连续地 填 积存 起 来 , 因此 以废 纸制 成 的纸 浆 与原 浆 相 比
生产线自动化实训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对自动化生产线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提高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培养具备自动化生产线操作、维护和管理能力的技术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以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实训为背景,详细记录了实训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旨在总结实训经验,为今后类似实训提供参考。
二、实训单位及实训内容1. 实训单位:某知名电子制造企业2. 实训内容:- 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自动化生产线故障诊断与处理- 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管理三、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实训开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理论学习。
主要内容包括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常用设备、编程与调试等。
通过理论学习,我们对自动化生产线有了初步的认识。
2. 设备操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开始接触实际设备。
实训过程中,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熟悉设备结构及功能- 学习设备操作规程- 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遇到问题及时请教指导老师在设备操作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以下设备:- 机器人:了解机器人基本结构、编程与调试方法- 传送带:掌握传送带速度、张力等参数的调整- 激光切割机:学习激光切割机的工作原理及安全操作规程- 自动检测设备:了解检测原理及故障排除方法3. 故障诊断与处理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设备故障。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指导老师,我们学会了以下故障诊断与处理方法:- 分析故障现象,确定故障原因- 检查设备电路、机械结构等- 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对设备进行调试,确保恢复正常工作4. 生产管理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 生产计划与调度- 设备维护与保养- 质量控制- 安全生产四、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实训,我们对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常用设备、编程与调试等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 实践操作方面: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的操作、维护与故障处理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化妆品生产线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化妆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化妆品生产线的现代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化妆品生产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我于近期参加了化妆品生产线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让我深入了解化妆品生产线的运作流程,掌握化妆品生产的基本技能,提高我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训内容1. 实训目的(1)熟悉化妆品生产线的整体布局和设备配置;(2)掌握化妆品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3)提高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技能;(4)了解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2. 实训过程(1)参观生产线:实训初期,我参观了化妆品生产线的整体布局,了解了各环节的生产设备、原料处理、生产流程等。
(2)学习基本工艺流程:在实训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化妆品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预处理、混合、乳化、灌装、封口、检验等环节。
(3)操作技能培训:在实训过程中,我参与了部分生产环节的实际操作,如原料预处理、混合、灌装等,掌握了相关操作技能。
(4)质量控制要点:实训导师向我讲解了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包括原料检验、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验等。
(5)总结与反思:实训结束后,我对实训过程中的所学内容进行了总结,并针对自身不足进行了反思。
三、实训成果1. 熟悉化妆品生产线的整体布局和设备配置,了解了化妆品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
2. 掌握了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原料预处理、混合、灌装等。
3. 了解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提高了对产品质量的认识。
4.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调。
5. 丰富了实践经验,为今后从事化妆品生产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四、实训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 注重细节: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细节决定成败。
在实训过程中,我认识到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自动生产线实训报告心得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动化生产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我国高校纷纷开设了自动生产线相关课程,旨在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自动生产线实训,通过实践操作,对自动生产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实训开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自动生产线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内容包括自动生产线的定义、分类、组成、工作原理等。
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自动生产线的运行机制,为后续实践操作奠定了基础。
2. 实践操作实训过程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实践操作:(1)自动生产线设备操作:学习了各种自动生产线的操作规程,包括设备的启动、运行、停止、维护等。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2)自动生产线编程:学习了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掌握了编写PLC控制程序的技巧。
在实训中,我们完成了多个简单控制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3)自动生产线故障诊断与维修:学习了自动生产线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掌握了故障排除的基本技能。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成功解决了多个实际故障。
(4)自动生产线优化与改进:通过对现有自动生产线的分析,提出了优化与改进方案。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完成了方案的实施,提高了生产线的运行效率。
3. 项目实践实训期间,我们参与了一个小型自动生产线的项目实践。
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设备选型、程序编写、调试到验收,我们全过程参与了项目的实施。
通过项目实践,我们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训心得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动生产线实训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理论知识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实践操作则让我们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只有将二者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自动生产线技术。
2.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项目实践,充分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相互协作、共同进步,顺利完成了任务。
自动化生产线应用与调试实训过程报告

自动化生产线应用与调试实训过程报告哎呀,今天可真是个特别的日子,咱们终于迎来了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与调试实训,真是既紧张又兴奋,仿佛开了一场大派对。
想象一下,一条条闪闪发光的生产线,机器咔嚓咔嚓地工作,简直就是科技与效率的完美结合。
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绝对让你开眼界,听着可不要打瞌睡哦!一大早,我们都准时到达实验室。
走进那儿,哇,感觉就像进入了未来世界,四周都是高科技的机器,灯光闪烁,声响此起彼伏,简直让人心跳加速。
老师给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设备,像是说:“这台机器是干嘛的,那台机器又是干嘛的”,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然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动手,心里想着,快让我来试试吧!开始调试的时候,大家都分成了小组,手忙脚乱的,真是热闹得很。
有人在调试程序,有人在连接电缆,搞得一团乱,但这种气氛就像是在打团战,大家都全力以赴。
偶尔有同学调试失败,搞得机器发出奇怪的声音,哎呀,那声音听着就让人心慌,像是在说:“我不听你的话了!”不过没关系,大家都是志同道合的战友,笑着鼓励对方:“别怕,再来一次!”有一次,我们组的一个同学真是天生的工程师,竟然在一堆电缆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当时的神情,简直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兴奋得手舞足蹈,连我们都被他的热情感染了,纷纷围上去,像是追星一样。
我们一起研究着,讨论着,真是热火朝天,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我们手中。
经过一番折腾,终于成功了,哇,那感觉就像是电影里的英雄拯救了世界,大家欢呼雀跃,真是美好的一刻。
调试过程中,大家都积累了不少经验。
每当出现问题,大家都会像小侦探一样,仔细分析,寻找线索,真是“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有同学说:“这机器就像小孩子,得好好照顾,才能听话。
”听完这句话,大家都笑了,觉得形象极了,机器确实有时会像小调皮,稍不留神就会出状况。
不过,经过几次失败后,我们总结出了不少技巧,像是“这个步骤不能省略”、“这条线要牢牢连接”,真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才成就了最终的成功。
自动生产线实训总结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生产线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我校组织了为期一个月的自动生产线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了解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原理、结构、安装调试及维护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目的1. 使学生了解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及维护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提高学生对自动化生产线的认知水平,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训内容1. 自动化生产线基础知识实训期间,我们学习了自动化生产线的定义、分类、特点、发展趋势等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自动化生产线是集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劳动强度低等优点。
2. 自动化生产线结构及工作原理实训过程中,我们参观了不同类型的自动化生产线,学习了其结构及工作原理。
主要包括:(1)供料系统:负责将物料送入生产线。
(2)检测系统:对物料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
(3)搬运系统:负责物料的搬运和定位。
(4)加工系统:对物料进行加工,如切割、焊接等。
(5)装配系统:将加工好的部件组装成成品。
(6)输送系统:将成品输送到指定位置。
(7)分拣系统:对产品进行分类、包装。
3.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方法。
主要包括:(1)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和设备说明书,进行生产线设备的安装。
(2)调试:对生产线进行试运行,调整各设备参数,确保生产线正常运行。
4. 自动化生产线维护与维修实训期间,我们学习了自动化生产线的维护与维修方法。
主要包括:(1)日常维护:定期对生产线进行清洁、润滑、检查等,确保生产线正常运行。
(2)故障诊断:根据生产线出现的问题,分析故障原因,进行维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工业大学
生产线平衡实验报告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信管092
姓名王小敏
学号 099094309
日期 2012-05-20
一、概述
1. 实验目的及要求
为了充分让我们了解、熟悉生产运作与管理的真正流程和内涵,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系统规划和运作管理中,培养我们在生产线调度过程中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安排我们做这次实验。
2.实验内容
在生产系统实验室的地面生产线上进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装配
(1).地面生产线
包括1#差速链、2#差速链、1#~4#顶升平移机、移载机和升降机共8个单机,形成地面安装生产线
(2).看板系统
工位看板用于给某装配工位的人员发讯,车间看板用于给全生产线发讯
二、实验内容完成情况
1.基于三相异步电动机拆装的生产实验
(1)三相异步电动机拆装:
各零件名称:端盖、转子、风扇、风罩、接线盒等。
拆卸方法:三相异步电动机在拆分的过程中分为风扇罩、风扇叶、后端盖、前端盖、接线盒等部分,在拆下风扇叶的时候要注意不能硬拆,要用平口钳对准槽用力以免风扇损坏。
注意事项:①拆卸电动机前先观察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区别,以便后面安装时不会安装错误。
②拆卸电动机时注意不同型号的螺丝要放好,不要弄丢了。
③实验室内有许多电线,做实验时注意安全。
(2)生产过程实训部分
第一道工序:装后端盖三次用时分别为52s、41s、57s,。
第二道工序:装前端盖三次用时分别为4分47秒、1分32秒、1分28秒。
第三道工序:装风扇叶与风扇罩三次用时分别为1分23秒、1分51秒、50秒。
第四道工序:装接线盒三次用时分别为3分5秒、6分44秒、2分2秒。
工位工序 1 2 3 平均
工位1 后端盖及转子52415750
工位2 前端盖2879286155
工位3 风叶及风叶罩831115081
工位4 接线盒和盖子185404122237
工序流程:
2.方案设计
1)个人方案介绍
我在这次实验中做的是第四道工序,第四道工序中有八个螺丝要上。
从上表可知第四道工序是这个实验的“瓶颈”,原因:⑴第四道瓶颈有八个螺丝钉要上;
⑵有四个螺丝钉是在接线盒内钉上的,比较难钉;⑶螺丝钉有几个不配套,寻找合适的螺丝钉话费了一些时间;⑷本人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一定的欠缺。
2)初次方案设计及实施情况
在第一次生产中,我们只是把每个人的任务分配明确了以后,就开始了生产,第一次生产效率并不高。
3)第二次方案设计
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将其瓶颈因素进行优化、工序上操作同学的熟练程度增加后,生产时间大大减小。
3.小结
第一次只是盲目的进行生产,第二次是在第一次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
第三次就相当熟练了。
调整方案:①、在操作工序上,有明显影响操作时间的将人员调整。
②、加快了搬运工的工作效率。
③、对整个生产线进行整体规划,是大家的任务更加明确
三、思考题
1.能否应用工序同期化方法进行装配时间平衡?如有,写出具体的过程,如不
可行,为什么?
答:可以,可以同时进行前端盖和后端盖的装配,最后进行风扇之类的装配,前端盖和后端盖的装配需要不少时间,风扇之类的装配不需要很长时间,为了工序
同期化,可以把前后端分为两道工序。
2. 计算实际方案的平衡率。
答:平衡率=(各工序时间总和/(工位数*CT))*100%=(∑ti/(工位数*CT))*100%
=523/(4*(607+648+315)/3)*100%=24.99%
2.实训中你用到哪些JIT的思想?
答:本方案在实施中运用到JIT思想,每个工位的搬运人员相当于各工位的物料供应单位,在需要的时候,按照需要将生产所需的零部件送至流水线,这样可以减少物料的出库时间,消除不必要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