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支架midas计算书
midas曲梁计算书

上部结构纵向计算A匝道A0~A4联4X30m(8.8m宽)计算依据及标准如下:设计方提供的初步设计图纸及设计原则《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025—86注:在设计方提供的施工图图纸中,该联中支点A1~A3处支座均为固定支座,经程序试算后应力及内力结果都与目标结果相差很远,也不符合一般连续梁支座常规布置形式,经调试支座布置形式后,建立此模型。
(一)主梁纵向计算1、计算内容根据设计方提供的主梁结构和预应力钢筋的设计图,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的要求,对结构持久状况截面极限承载能力、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截面抗裂、挠度以及使用阶段构件的应力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的验算。
2、计算模型纵向计算按杆系理论,采用midas civil 2006进行分析,将箱梁纵向作为平面梁单元进行离散;并考虑支座布置及荷载横向分配等因素,考虑满堂支架上现浇、张拉等施工过程。
1)离散模型计算模型结构离散图见下图所示,共78个节点,70个单元。
图10.4.1-1 结构离散图2)材料混凝土:主梁采用C50混凝土,弹性模量E=3.45×104MPa,fck=32.4MPa,ftk=2.65 MPa,fcd=22.4 MPa,ftd=1.83 MPa。
普通钢筋:HRB335预应力钢束:采用Φj15.24钢绞线,弹性模量195000MPa,张拉控制应力0.75fpk=0.75×1860=1395MPa,松弛比0.035,孔道摩阻系数0.3,偏差系数0.0015,一端锚具回缩6mm。
3、计算参数1)恒载一期恒载:按构件实际截面计入,混凝土容重γ=26.25KN/m3(考虑5%的施工误差);二期恒载(公路桥面桥面系):沥青混凝土铺装厚度18cm,容重γ=25KN/m3,行车道宽8m;地袱栏杆每侧:单条每延米12.5KN/m;则:∑q=0.18X8x25+2x12.5=61KN/m横隔板:(厚50cm)Pt1::6.8KN支座沉陷:按5mm考虑。
midas计算预应力连续刚构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结构设计书1.结构总体布置本部分结构设计所取计算模型为三跨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桥梁的分孔,主跨长度为80m,取边跨46m,边主跨之比为0.575。
设计该桥为三跨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46m+80m+460m),桥梁全长为172m。
大桥桥面采用双幅分离式桥面,单幅桥面净宽20m (4X3.75行车道+1m左侧路肩+3.0m右侧路肩人行道+2X0.5m防撞护栏),两幅桥面之间的距离为1m,按高速公路设计,行程速度100Km/h。
桥墩采用单墩,断面为长方形,长14米,宽3.5米,高25米。
上部结构桥面和下部结构桥墩均采用C50混凝土,预应力钢束采用Strand1860钢材。
桥梁基本数据如下:桥梁类型 : 三跨预应力箱型连续梁桥(FCM)桥梁长度 : L =46 + 80 + 46 = 172 m桥梁宽度 : B = 20 m (单向4车道)斜交角度 : 90˚(正桥)桥梁正视图桥梁轴测图2.箱梁设计主桥箱梁设计为单箱单室断面,箱梁顶板宽20m,底板宽14m,支点处梁高为h支= (1/15 ~ 1/18)L中= 4.44 ~5.33m,取h支=5.0m,高跨比为1/16,跨中梁高为h中= (1/1.5~1/2.5) h 支= 2~ 3.33m,取h中=2.30m,其间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曲线变化。
箱梁顶板厚为27.5cm。
底板厚根部为54cm,跨中为27cm,其间分段按直线变化,边跨支点处为80cm,腹板厚度为80cm 具体尺寸如下图所示:箱梁断面图连续梁由两个托架浇筑的墩顶0号梁段、在两个主墩上按“T构”用挂篮分段对称悬臂浇筑的梁端、吊架上浇筑的跨中合拢梁段及落地支架上浇筑的边跨现浇梁段组成, 0号梁段长2m ,两个“T构”的悬臂各分为9段梁段,累计悬臂总长38m 。
全桥共有一个2m 长的主跨跨中合拢梁段和两个2m 长的边跨合拢梁段。
两个边跨现浇梁段各长4m ,梁高相同。
迈达斯(midas)计算

迈达斯(midas)计算潇湘路连续梁门洞调整后⽀架计算书1概述原《潇湘路(32+48+32)m连续梁施⼯⽅案》中,门洞条形基础中⼼间距为7.5⽶,现根据征迁⼈员反映,为满⾜门洞内机动车辆通⾏需求,需将条形基础中⼼间距调整⾄8.5⽶。
现对门洞结构体系进⾏计算,调整后门洞横断⾯如图1-1所⽰。
图1-1调整后门洞横断⾯图门洞纵断⾯不作改变如图1-2所⽰。
图1-2门洞总断⾯图门洞从上⾄下依次是:I40⼯字钢、双拼I40⼯字钢、Ф426*6钢管(内部灌C20素混凝⼟),各结构构件纵向布置均与原⽅案相同。
2主要材料⼒学性能(1)钢材为Q235钢,其主要⼒学性能取值如下:抗拉、抗压、抗弯强度:[ =125MpaQ235:[σ]=215Mpa, ](2)混凝⼟采⽤C35混凝⼟,其主要⼒学性能取值如下:弹性模量:E=3.15×104N/mm2。
抗压强度设计值:f c=14.3N/mm2抗拉强度设计值:f t=1.43N/mm2(3)承台主筋采⽤HRB400级螺纹钢筋,其主要⼒学性能如下:抗拉强度设计值:f y=360N/mm2。
(4)箍筋采⽤HPB300级钢筋,其主要⼒学性能如下:抗拉强度设计值:f y=270N/mm23门洞结构计算3.1midas整体建模及荷载施加Midas整体模型如图3.1-1所⽰。
图3.1-1MIDAS整体模型图midas荷载加载横断⾯图如图3.1-2所⽰。
3.1-2荷载加载横断⾯图荷载加载纵断⾯如图3.1-3所⽰。
图3.1-3荷载加载纵断⾯图3.2整体受⼒分析整体模型受⼒分析如图5.2-1~5.2-3所⽰。
图5.2-1门洞整体位移等值线图5.2-2门洞整体组合应⼒云图图5.2-3门洞整体剪应⼒云图由模型分析可得,模型最⼤位移D=3.2mm<[l/600]=14.1mm,组⼤组合应⼒σ=144.2Mpa<[σ]=215Mpa,最⼤剪应⼒σ=21.6Mpa<[σ]=125Mpa 门洞整体强度、刚度均满⾜要求。
midas支架计算说明

模型计算简要说明
1.模型参数选取
模板支架高度为4.7m,立杆横距为0.6m,纵距为0.9m,立杆竖向步距为1.2m,顶板模板支撑小梁采用10×10cm方木,间距20cm;主梁采用48*3.5钢管支撑,模板采用1.5cm竹胶板。
支架宽度范围为12m,高4.7m,为简化计算,纵向取9m分析。
本模型为考虑剪刀撑,属于偏安全验算。
计算荷载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6KN/m3,厚度为1m,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及结构安全系数,放大系数取1.4。
施加均布荷载: q=26×1×1.4=36.4 KN/m2
计算模型
模型荷载添加立面图
2、模型计算结果如下
(1)支架底部反力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最小反力为5.1KN,最大反力为19.8KN。
(2)支架应力
中间一排支架应力
应力计算结果
从应力云图上可以看出,支架最大压应力为44Mpa,拉应力仅为5.2 Mpa,小于钢管支架的容许压应力205 Mpa。
midas连续梁计算书

第1章 89#~92#预应力砼连续梁桥1.1结构设计简述本桥为27+27+25.94现浇连续箱梁,断面型式为弧形边腹板大悬臂断面,根据道路总体布置要求,主梁上下行为整体断面,变宽度32.713m -35m,单箱5室结构变截面。
箱梁顶板厚度为0.22m,底板厚度0.2m;支点范围腹板厚度0.7m,跨中范围腹板厚度0.4m。
主梁单侧悬臂长度为4.85m,箱梁悬臂端部厚度为0.2m,悬臂沿弧线一直延伸至主梁底板。
主梁两侧悬臂设置0.1m后浇带,与防撞护栏同期进行浇筑。
本桥平、立面构造及断面形式如图11.1.1和图11.1.2所示。
图11.1.1 箱梁构造图图11.1.2 箱梁断面图纵向预应力采用φs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Ⅱ级)(GB/T5224-1995),标准强度f=1860MPa。
中支点断面钢束布置如图11.1.3所示。
pk图11.1.3 中支点断面钢束布置图主要断面预应力钢束数量如下表墩横梁预应力采用采用φs15-19,单向张拉,如下图。
1.2主要材料1.2.1主要材料类型(1) 混凝土:主梁采用C50砼;(2) 普通钢筋:R235、HRB335钢筋;(3) 预应力体系:采用φs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Ⅱ级)(GB/T5224-1995),标准强度f=1860MPa;预应力锚具采用符合GB/T14370-2002《预应力筋锚具、pk夹具和连接器》中Ⅰ类要求的优质锚具;波纹管采用符合JT/T529-2004标准的塑料波纹管。
1.2.2主要材料用量指标本桥上部结构主要材料用量指标如表11.2.2-1所示,表中材料指标均为每平米桥面的用量。
表11.2.2-1 上部结构主要材料指标1.3 结构计算分析1.3.1 计算模型结构计算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11.3.1-1 结构模型图有效分布宽度0.50.60.70.80.912.255.49.0612.916.819.523.22730.834.337.140.94447.551.155.158.662.565.168.972.776.179.4坐标Iyy 系数图11.3.1-2 箱梁抗弯刚度折减系数示意图1.3.2 支座反力计算本桥各桥墩均设三支座。
连续梁支架计算书

支架受力检算一、荷载计算1、施工动荷载(1)施工人员、机械:Q1=2.0KN/m2(2)混凝土振捣器:Q2=2.0KN/m22、静荷载计算(1)模板、施工人员等:Q3=2.0KN/m2(2)方木自重:Q4=2.0KN/m2(3)支架系统自重:①支架立杆间距为0.6m×0.6m,横杆步距0.6m:每平米立杆根数:n1=1/(0.6×0.6)=2.8根/ m2立杆自重:(h=8m):8×3.86kg/m×2.8×9.8÷1000=0.85KN/m2横杆自重:(8÷0.6×0.6×2×3.86kg/m)×2.8×9.8÷1000=1.694KN/m2(4)箱梁砼重:A-A处横断面积为:S1=10.535m2则每平米砼重: N1=(10.535m2×2.6T/m3×1m)÷(6.7m×1m)×9.8=40.06KN/m2B-B处横断面积为:S2=21.115m2则每平米砼重: N2=(21.115m2×2.6T/m3×1m)÷(6.7m×1m)×9.8=80.3KN/m2连续梁箱梁截面图:A-A截面B-B截面二、底层纵向方木(14×12cm)验算:顶托上面横向分布14cm×12cm 方木,布置间距35cm,计算模型为简支梁。
1、A-A截面:(计算跨径按60cm计)Q=(Q1+Q2+Q3+Q4+N1)×1.2×0.35=(2+2+2+2+40.06)×1.2×0.35=20.185kN/mW (弯曲截面系数)= bh2/6 = 14×122/6 =336.0cm3由梁正应力计算公式得:σ = QL2/ 8W =20.185×0.62×106/ (8×336.0×103)=2.7Mpa <[σ]= 13Mpa (木材容许正应力)强度满足要求。
基于midas软件的连续箱梁挂蓝计算书模板

精心整理连续箱梁挂蓝计算书(midas)一、工程简介主桥上部结构为32+68+32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梁体自重γ取26kN/m3,跨端支座处、边垮直线段和跨中处梁高为2.8m,中支点处梁高为3.4m,梁高按圆曲线变化,圆曲线半径R=367.80m,顶板厚34cm,腹板厚分别为40cm和70cm,底板厚度由跨中的30cm按圆曲线变化至中点梁根部的60cm,中点处加厚到110cm。
节段主要参数如下表所示:90.01、结构受力分析根据悬灌梁段的实际情况,挂篮分以下三种工况进行受力检算:(1)、工况一:1#梁段施工时连体挂篮的强度检算;(2)、工况二:2#梁段施工时挂篮的强度检算(2)、工况三:挂篮挠度验算;(3)、工况四:挂篮走行时抗倾覆计算。
2、作用于挂篮的主要荷载参考《路桥施工计算手册》箱梁荷载取值如下:荷载集中(KN) 梁单元(KN) 楼板(KN) 压力(KN) 自重(KN) 合计(KN)底模混凝土0.00E+00 -5.34E+01 0.00E+00 0.00E+00 0.00E+00 -5.34E+01(1)、浇注箱梁的重量同时考虑动力系数1.2、胀模超载系数1.05;混凝土重量分底板、翼板、顶板混凝土考虑。
底板混凝土重量加载在底纵梁上;翼板混凝土重量加载在外滑梁上;顶板混凝土重量加载在内滑梁上。
输入荷载如下表:(2(3按实际(5(63(1(2(3四、1#2#?6六、1、挂篮内力图强度变形验算轴力图强度变形验算弯矩图强度变形验算剪力图走行时轴力图走行时弯矩图走行时剪力图2.挂篮主要杆件内力计算成果汇总表:杆件名称规格型号荷载组合最大弯距(KN*M)最小弯距(KN*M)轴力(KN) 剪力(KN)内模混凝土0.00E+00 -3.51E+01 0.00E+00 0.00E+00 0.00E+00 -3.51E+01 外模混凝土0.00E+00 -1.81E+01 0.00E+00 0.00E+00 0.00E+00 -1.81E+01输出荷载统计集中(KN) 梁单元(KN) 楼板(KN) 压力(KN) 自重(KN) 合计(KN)0.00E+00 -1.07E+02 0.00E+00 0.00E+00 0.00E+00 -1.07E+02主桁前横梁2I40a 组合一111.2 -192.87 214.17 主桁纵梁2[32 组合一8.77 -49.93 -580.07 84.23 主桁立柱2[32 组合一-784.54斜拉带2[32 组合一697.86后锚杆φ32 组合一214.94吊杆φ32 组合一159.253(1因为:(2)斜拉带斜拉带采用[]32a,主要受轴力,正应力验算:斜拉带在穿孔处验算,钢销采用20CrMnTi,直径为100mm验算。
连续梁支架midas计算书

11 1#、4#墩桩基偏压检算 .......................................................................................... 29 12 结论 .................................................................................................................... 32
2 计算依据
(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 (2)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J021-04) ; (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 (4)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6-2008) ; (5)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 (6) 《木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5-2003) (7)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 (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9)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10) 《装配式公路钢桥制造》 (JT/T728-2008) (11) 《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使用手册》
XX 大道 XX 线 现浇连续梁支架计算书
1 工程概况
XX 大道 XX 线 XX 桥位于 XX 镇与 XX 镇交界处,全桥孔跨布置为 1× 25+(33+56+33)+1 × 25 预 应 力砼 简支 箱 梁和预 应 力砼 现 浇箱 梁, 起点 桩 号 K10+311,终点桩号 K10+491,桥梁全长 180 米,桥宽 80 米,横向布置为分离 式四幅,每幅宽 20m,桥梁与道路正交,设计纵坡 1.5%,桥面横坡为双向 1.5%。 主桥为 33+56+33 连续梁,横跨 XX 河,主墩基础为Φ1800 桩承台基础,桥 墩为拱形 3 柱式墩,设计桩长 18m,墩高 10.78m~13.00m。上部结构为变截面 预应力混凝连续箱梁, 每幅箱梁为单箱四室结构, 箱梁顶宽 20m, 底宽 14.985m, 腹板厚度 70cm、45cm,中间 5m 范围内过渡,主墩处梁高 6m,跨中及边墩处梁 高 1.7m,成 3 次抛物线过渡,底板厚度由 70cm 按三次抛物线变化至跨中 24cm, 单幅现浇 C50 砼 2900m³。 地质情况:主桥跨 XX 河,河床砂卵石覆盖层较薄 30~50cm,砂卵石以下约 2.5m 厚强风化砂岩,承载力 300kPa;强风化砂岩以下为中风化砂岩,承载力 700k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大道XX线XX桥梁工程现浇连续梁支架计算书计算:复核:审核:XX公司XX大道XX线XX项目部XX年XX月目录1工程概况 (3)2计算依据 (3)3方案介绍 (4)4材料规格 (5)5模型建立 (6)5.1模型简化 (6)5.2荷载计算 (6)6模板检算 (10)6.1模板竹胶板检算 (10)6.2肋木验算 (11)6.3顶托方木检算 (12)6.4箱梁侧模对拉杆检算 (13)7钢材检算 (14)7.1荷载组合 (14)7.2脚手架钢管检算 (15)7.3I16分配梁检算 (17)7.4贝雷梁检算 (17)7.5横垫梁检算 (20)7.6钢管立柱检算 (21)7.7连接系及斜撑检算 (24)8柱底扩大基础检算 (24)9钢筋砼桩基检算 (26)10肋板处支架检算 (27)10.1 竹胶板及小肋木检算 (27)10.2 I16工字钢分配梁检算 (27)10.3 I45工字钢横垫梁检算 (28)10.3 钢管桩检算 (29)111#、4#墩桩基偏压检算 (29)12结论 (32)XX大道XX线现浇连续梁支架计算书1工程概况XX大道XX线XX桥位于XX镇与XX镇交界处,全桥孔跨布置为1×25+(33+56+33)+1×25预应力砼简支箱梁和预应力砼现浇箱梁,起点桩号K10+311,终点桩号K10+491,桥梁全长180米,桥宽80米,横向布置为分离式四幅,每幅宽20m,桥梁与道路正交,设计纵坡1.5%,桥面横坡为双向1.5%。
主桥为33+56+33连续梁,横跨XX河,主墩基础为Φ1800桩承台基础,桥墩为拱形3柱式墩,设计桩长18m,墩高10.78m~13.00m。
上部结构为变截面预应力混凝连续箱梁,每幅箱梁为单箱四室结构,箱梁顶宽20m,底宽14.985m,腹板厚度70cm、45cm,中间5m范围内过渡,主墩处梁高6m,跨中及边墩处梁高1.7m,成3次抛物线过渡,底板厚度由70cm按三次抛物线变化至跨中24cm,单幅现浇C50砼2900m³。
地质情况:主桥跨XX河,河床砂卵石覆盖层较薄30~50cm,砂卵石以下约2.5m厚强风化砂岩,承载力300kPa;强风化砂岩以下为中风化砂岩,承载力700kPa。
2计算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04);(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6)《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9)《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10)《装配式公路钢桥制造》(JT/T728-2008)(11)《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使用手册》3方案介绍XX湖XX渠桥布置为25+(33+56+33)+25m,主桥为33+56+33m变截面连续梁,引桥为25m简支现浇箱梁,引桥25m简支跨及主桥边跨落地支架现浇,支架采用Φ48×3.5mmWDJ碗扣型多功能脚手架钢管搭设,25m简支跨梁及主桥边跨部分梁段支架立杆间距60×60cm,步距120cm;边跨主墩10m范围内支架顺桥向间距60cm,横桥向腹板处间距加密至30cm,其余底板及翼板处间距按60cm布置,横杆间距120cm,钢管间距60×60cm,横杆间距120cm,底托下垫5×20cm木板,顶托上采用12×14cm方木,底模采用1.5cm厚竹胶板,采用10×10cm方木作为横肋,中心间距20cm;支架4.2m设纵、横向设置剪刀撑。
在台帽2m范围,由于受肋板的影响,无法进行支架搭设,所以采用Φ609×16mm 钢管桩基础,每幅设置钢管桩3根,间距为9.15m,桩中心距台帽边缘为2m。
钢管桩上铺设双拼I45b工字钢做横垫梁,采用I16工字钢做分配梁,长度为3m,跨度为2m,两边各伸出50cm,分配梁间距60cm,分配梁上采用10cm×10cm 枋木做肋木,间距为20cm。
底模采用1.5cm厚竹胶板。
中间连续梁33m+56m+33m联采用钢管加贝雷梁分幅搭设施工平台,分幅施工。
贝雷梁上铺设I16做横向分配梁,分配梁上搭设脚手架,再在支架上铺设方木竹胶板做底模系统。
边跨贝雷梁跨度按12+9+9m布置,中跨贝雷梁跨度按9+9+15+9+9m布置,共14排支墩,6#、7#临时支墩采用Φ609×16mm钢管搭设,其余临时支墩采用Φ609×14mm钢管搭设钢管顶焊接法兰,再放2I45b工字钢做横垫梁,横垫梁在钢管立柱支撑处焊接加劲肋。
钢管立柱横桥向间距 3.6m,0#、3#、4#、9#、10#、13#钢管桩设置于承台上,6#、7#临时支墩基础采用钢筋砼桩基础,直径为 1.3m,其余基础采用条形扩大钢筋砼基础,条形基础底层尺寸为2.5m×18m×0.7m,基础底受力面积45㎡,基础顶层尺寸为1.2m×18m×1.0m,条形基础底进入强风化基岩层深度不小于0.5m,条形基础顶钢管立柱位置处预埋锚板,锚板与钢管焊接,并在柱底焊接加劲钢板。
单幅桥横垫梁上布置21组单层双排321加强型贝雷梁,翼板下一组承受翼板砼湿重及施工荷载,底板下每组按90cm等间距布置(单片贝雷梁间距45cm)。
贝雷梁上I16工字顺桥向间距与脚手架立杆顺桥向间距一致为60cm,布置图如下所示。
4 材料规格钢管及型钢:Q235,f =215Mpa ;V f =125Mpa ;25mm /N 1006.2⨯=E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表3.4.1-5,表3.4.3;贝雷梁:Mn16,f =273Mpa ;V f =180Mpa ;25mm /N 1006.2⨯=E 强度等同于Q345。
竹胶板:15mm 厚,f =11.5Mpa ,23mm /N 100.4⨯=E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A :表A.5.2。
方木:普通木材(松木、杉木)TC11A :顺纹抗拉,抗弯f =11Mpa ,横纹抗剪1.8Mpa ;23mm /N 100.9⨯=E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附录A :表A.3.1-1、表A.3.1-3。
焊缝:E43手工电弧焊角焊缝:f =V f =160Mpa ;工地现场强度焊折减系数0.85,则f=f=135MPa。
V5模型建立5.1模型简化竹胶板及方木检查采用材料力学公式计算,脚手架及Q235型钢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空间模型计算结构内力、应力,根据规范相应公式进行检算。
竹胶板检算按净跨径单跨简支梁检算,方木按三跨连续梁检算。
钢管贝雷梁根据空间布置值建立模型,根据河水流流量及地质情况,钢管柱1#~5#、8#~12#临时墩取11m,6#、7#取6.5m、0#取5.8m,13#取5.28m,为方便压力荷载加载,脚手架建模型顶等高,脚手架钢管支架按跨中最大高度取4.78m;为方便加载,在脚手架钢管顶添加虚拟面模拟底模系统,虚拟面厚6mm,采用的虚拟材料与Q235等刚度0自重,与脚手架钢管顶连接采用铰接,并释放平动及转动约束,使虚拟面与脚手架钢管仅传竖向荷载。
边界条件:钢管脚手架顶托、底托采用铰接模拟,即建立模型中释放杆件单元端部转动约束,同时顶部释放平动约束,确保虚拟压力面仅仅传递竖向力,脚手架剪刀撑考虑仅增加结构整体性,不考虑受力,模型中未建立剪刀撑杆件;钢管立柱柱底与扩大基础预埋钢板焊接,且添加加劲肋,柱底边界条件模拟为固结。
模型效果图如下所示:5.2荷载计算(1)新浇砼湿重(含钢筋)重25kN/m³:考虑混凝土涨模系数 1.04,3m /kN 26=g γ;根据箱梁横向断面布置,对箱梁砼湿重等效简化,支架平台底边跨9m 范围内腹板简化为等厚度70cm ,中间9+15+9=33m 范围内腹板为等厚度45cm ,根据荷载取值按压力荷载加载,对模板根据根据最不利取值检算,对钢管+贝雷梁+脚手架组合平台按压力荷载加载。
各截面砼湿重简化分析见下图:1#临时墩顶截面腹板70cm厚2#临时墩顶截面腹板70cm厚2#临时墩顶截面腹板45cm厚2507026795270952507026795270250702679527034.91kN/㎡9.1kN/㎡38.51kN/㎡16.94kN/㎡34.91kN/㎡16.95kN/㎡ 1.0368㎡1.7398㎡1.2757㎡1.7601㎡1.2757㎡0.875㎡3#临时墩顶截面腹板45cm厚250702679527032.03kN/㎡9.1kN/㎡35.94kN/㎡13.17kN/㎡32.03kN/㎡13.176kN/㎡0.875㎡0.9676㎡1.3527㎡1.1702㎡1.3683㎡1.1702㎡跨中截面腹板45cm厚虚拟面上添加等效砼重的压力荷载示意图(2) 钢管支架、贝雷梁、型钢自重:程序根据单元自动计算,建模中考虑到软件按等截面钢管计算自重,未计入碗扣支架碗扣及接头的重量,未计入贝雷梁支撑架、插销等自重,未计入型钢焊缝、缀板及加劲肋自重,建模过程中支架自重系数取1.02.(3) 方木、模板等自重:21m /kN 0.2=q ;(4) 施工人员及机具荷载: 22m /kN 0.1=q(5) 泵送砼冲击竖向荷载:23m /kN 5.3=q ;(6)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竖向荷载: 24m /kN 0.2=q对承重支架系统:恒载定义为砼湿重及支架结构自重;施工可变荷载:2m /kN 5.80.25.30.10.2=+++=q 采用均布压力荷载的模式加载。
(7) 风荷载:据碗扣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4.2.6,作用于脚手架及模板支撑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W k = 0.7μz ·μs ·W o类地区),田野地区(离地;风压高度系数B m 1514.18.0==Z s μμ; 据4.2.7考虑脚手架满挂密目安全网的脚手架挡风系数φ宜取0.8,则W k = 0.8μz ·μs ·W o施工支架为临时结构,设计基准风压d W 取成都市1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根据桥涵设计通用规范附录A 成都市10年一遇风速18.5m/s,风压0.2kN/㎡,迎风面含支架,及现浇梁高度。
支架迎风面高度取1.7(梁高)+8m (脚手架高)=9.7,风荷载建模时在脚手架迎风面侧添加虚拟面,在脚手架高度范围内添加风压力荷载,则支架等效风力集度:2310m /kN 177.08/7.92.08.014.18.0/=⨯⨯⨯⨯==H H W k k k F h d wh ,加载图示见下图(8) 作用于钢管桩的流水压力kN 88.781.925.281.963.058.0222=⨯⨯⨯⨯⨯==g V KA F W γ 式中:圆形桥墩K 取0.8,支架按洪水季节计算,水流速度V=2.5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