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哲学论文作业
西方哲学史期中论文《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全文5篇)

西方哲学史期中论文《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全文5篇)第一篇:西方哲学史期中论文《柏拉图的洞穴理论》一、柏拉图的洞穴理论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出自《理想国》第七卷中,柏拉图用对话的形式把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比作下述情形。
一个洞穴里关着一批人,这些人从小生活在这里,因为头脚都被锁链锁着所以无法走动甚至不能转头。
在他们的后面有东西燃烧着发出了火光。
在火光和这些囚徒的中间有一堵矮墙。
矮墙的作用如同木偶戏的屏障。
外面的人拿着各种器物举过墙头,从墙的后面走过,囚徒只能看见阴影并认为那就是真物本身。
有一天,他们中有一个人被解除了枷锁,他被迫站起来走动,当他看见火光的时候会感到痛苦,他的眼睛适应了黑暗。
因而他无法看见那些他原本只能看见其阴影的实物。
如果有人硬拉着他往一条陡峭崎岖的道路上走,且不让他半路返回,直到他走出了洞穴看见了外面的阳光,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因为强迫感到痛苦和恼火。
当他来到阳光下时,他会觉得眼花缭乱,导致他无法看见任何一个真实的物体。
当他逐渐适应了光明,能够直接观看太阳本身,看见他真相了,他便得出了结论:太阳,造成了四季交替和年岁周期,主宰着可见世界的所有事物,它使他们过去看见以为是真实物体实际是阴影的情况。
他会庆幸自己看到了真实的物体,也会为仍然在洞穴里的伙伴感到遗憾。
他不会再心怀嫉妒,想和囚徒争夺洞穴里的权力地位,他宁肯生活在洞穴外做一个他人的奴隶,受尽磨难,也不会再想去过囚徒的生活。
如果他回去了,告诉囚徒他在洞外看到的真相,会被其他人无情的嘲笑他的眼睛坏了或者他疯了。
如果他想把他们带出洞外,囚徒甚至会杀掉他。
二、洞穴理论下的隐喻囚徒是指不追求真理的大部分人们,他们所处的洞穴就和我们所处的世界一样充满了局限性。
如井底之蛙,以为自己的那一小块天空便是世界,殊不知宇宙的星辰大海。
他们有能力思考,但是捆着头颈和腿脚的锁链让他们无法动弹而去察看真实,就如这尘世间的各种文化习俗条框对我们的一种束缚。
【柏拉图哲学思想作文】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柏拉图哲学思想作文】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柏拉图作为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中充满着对世界的深邃解读,浏览柏拉图的思想却发现这些思想不时的和我国的传统思想发生着碰撞,迸发出共同的火花。
以下是精心的柏拉图哲学思想作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柏拉图与中国哲学家的几点重合摘要西方哲学作为西方智慧的千年沉淀,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一样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柏拉图作为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中充满着对世界的深邃解读,浏览柏拉图的思想却发现这些思想不时的和我国的传统思想发生着碰撞,迸发出共同的火花。
1 西方哲学启蒙时期与我国传统思想的重合西方哲学和中国的传统思想有着一些不同:西方哲学理论注重的是知识,认识以及论证,中国的传统思想则更加注重一个人的道德和修养。
其实二者也不是完全彼此分离的,有知识也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好的道德修养也要有渊博的知识,只是中西方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西方哲学自从古希腊开始就是走的一条知识的路。
古希腊的哲学家早期是研究自然科学的,在此之前的一些古代文明大都带有很浓厚的神话色彩。
比如说古巴比伦有一个说法,传说我们所在的世界是在一个大乌龟的背上,这个乌龟游弋于大海之上,乌龟动一动就会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
古希腊哲学开始脱离神话性质,开始用理性去思考问题。
所以就出现了恩培多克勒的“土,水,火,气”四元素说。
我们知道,我国在古代的时候有五行说,所谓的“五行”其实就是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
中西之间的这两种思想不约而同都回答了世界的构成。
这也算是早期中西方哲学思想的一个偶然重合。
严复在对西方文化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说:“盖彼 __为体、民主为用”。
①2 柏拉图的作品风格与我国哲学家的重合到了古希腊哲学高度发达时期,哲学家们的目光逐渐的从自然哲学转移到人生和社会等问题上来了。
当时出现了一批对人们思想有着深刻影响的哲学家,其代表人物就是大家熟悉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作为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本人具有浓厚的诗人气质,确切的说,柏拉图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
关于哲学家的论文(2)

关于哲学家的论文(2)哲学家的论文篇二解读柏拉图摘要: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一生著有大量著作并流传至今,其中《理想国》是其重要代表作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柏拉图的主要思想,其代表作《理想国》,从而对柏拉图进行解读。
关键字:柏拉图;理想国;理念论1.柏拉图的生平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一生著有大量著作并流传至今。
《理想国》是柏拉图留给我们众多的礼物中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是哲学史上的不朽之作。
柏拉图出身于奴隶主又是较显赫的贵族家庭,从小就受到过良好的教育。
成年后喜欢艺术和哲学,又受到奴隶制政治的影响和吸引。
在他成长的年代中,当时正是古代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创建时期,也是奴隶主间争权夺利,主张要更民主些还是更专制些,相互间血腥较量,垂死斗争的时期。
残酷的斗争现实,给予了柏拉图思想的深刻影响。
另外,希腊的两个较主要的宗教,如奥林匹克神和俄耳菲斯教的宗教意识对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再由于他成年中热爱诗歌和戏剧等艺术,所以古希腊以神话为题材的史诗和戏剧等,也在柏拉图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审美的种子。
总起来说,对柏拉图思想影响最为深刻的还是古希腊早期的哲学。
其中对柏拉图思想影响最深的是苏格拉底无惧无畏的恂道精神,对柏拉图思想的成熟和以后的志向确立影响最大。
因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又是挚友,所以可以这样说,苏格拉底的学说和品德,基本上就成为柏拉图学说建立最为主要的理论基础。
以上这些就是形成柏拉图思想较为直接的现实基础和原因。
柏拉图吸收如此丰富的古希腊文化,与他一生中勤奋学习读书,多次出游,广集人材,兴办学园有关。
2.柏拉图的主要思想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在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苏格拉底等哲学家的影响下形成的,同时他的思想还包含着对当时流行的智者哲学的批判。
但总体来说,柏拉图的思想包含着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2.1理念论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怎样,是柏拉图毕生探索的重要问题。
柏拉图理想国作文

柏拉图理想国作文英文回答:In Plato's ideal state, the concept of justice iscentral to the organization and functioning of the society. According to Plato, a just society is one in which each individual performs the role for which they are best suited, and all citizens work together for the common good. In this ideal society, there is a strict division of labor, with each person fulfilling their designated role to the best of their ability. For example, a farmer would focus on farming, a carpenter on carpentry, and a ruler on governing.Moreover, in Plato's ideal state, there is a hierarchyof rulers, warriors, and producers. The rulers, or philosopher-kings, are the most knowledgeable and wise, and they are responsible for making decisions for the societyas a whole. The warriors are tasked with defending the state, while the producers, or common citizens, are responsible for providing the goods and services necessaryfor the functioning of the society.Plato also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inhis ideal state. He believes that all citizens should receive a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that includes physical training, music, and philosophy. This education is intended to ensure that each individual is well-rounded and capableof fulfilling their role in society to the best of their ability.In summary, Plato's ideal state is one in which justice, hierarchy, and education are central to the functioning of society. By ensuring that each individual performs their designated role and receives a well-rounded education,Plato believes that the society can achieve harmony and prosperity.中文回答: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正义的概念是社会组织和运作的核心。
柏拉图的思想(学士期末论文)

柏拉图的思想(学士期末论文)剖析古希腊柏拉图式永恒的“理想”专业:10国际经济与贸易二班姓名:王丽君学号:1002013078时间:2012年5月8日【摘要】古希腊经济学思想的三位代表人物中,柏拉图的“理想国”思想是最具代表性的。
柏拉图的《理想国》和《法律篇》不仅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而且还有经济思想。
经济是城邦的基础,德性却是引导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个就是古希腊的思想重点。
虽然当今证实许多观点是错误的,但是,柏拉图的思想始终还是对我们许多益处的。
【关键词】:柏拉图;思想理论;观点理论【Abstract】Ancient Greece thre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economic thought, Plato's "Utopia"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The ideal state of Plato and the laws not only implies a profound piece of philosophy, political thought, and also has economic thought. Economy is the foundation of Polis, virtue is necessary to guide the economic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is ancient Greece thought focus. Although today confirmed that many view is wrong, however, Plato's ideas still benefits for many of us.【Key words】:Plato;Thought and theory;view theory一、人物简介: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出身于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受到良好教育。
围绕柏拉图的椅子写一篇作文

围绕柏拉图的椅子写一篇作文
以“椅子”为灵感,柏拉图于公元前第四世纪提出了以“椅子”展示的哲学概念。
他的作品《斯多葛派的座位》,以一把椅子为象征,深刻地讲述了一个关于社会角色和身份的故事。
根据柏拉图的理论,任何一种社会角色或社会身份都是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它们在不断地变化,在服从这个社会结构的规则和制度的同时也时刻改变着这个社会的状态。
椅子的研究不仅局限于柏拉图的椅子,也可以进一步发现和推断出社会中其他角色和身份的特点。
比如,一个社会中的政治领袖就像一把王座,他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来引导人民,使其受益最大化;而成为一个儒家君主,就像坐在双角椅上,有责任去遵守有礼貌、仁慈且公平的政策,维护和平秩序;还有一类像“居家”的椅子,它们提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安全感和温暖,是每个家庭的核心元素。
这些不同的椅子,代表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身份,但在它们与社会结构之间,也存在着从另一方面被现实世界所证明的联系。
椅子在不同文化和历史中有着不同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柏拉图的椅子。
从中可以发现不同社会和历史上的价值观以及和当时相关的文化,这也是椅子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所在。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埃及金字塔上所找到的古王座,它代表了当时埃及文明中最高社会地位的身份,以及这种特殊的身份的尊贵。
由此看来,以“围绕柏拉图的椅子写一篇作文”为标题,对我们来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围绕这把椅子,我们必须尊重柏拉图的
哲学思想,理解他的椅子涉及的角色和身份,以及这些角色和身份如何与社会结构相关联,并引用其他文化和历史中椅子所承载的不同意义,从而更加深刻地探讨人类社会中角色和身份的关系。
柏拉图哲学王思想范文(2)

柏拉图哲学王思想范文(2)柏拉图哲学王思想范文篇二古希腊早期哲学就已提出“本体”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当时被叫做“始基”问题,就是要说明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什么。
本体论探究的本原是对世界根源、第一原因的探讨,即寻找可感觉的经验世界背后的根据本身。
这种意义上的“本原”并非是对世界的某种原始状态的考察,而是对现世的终极本质的思考。
严格说来,作为一个哲学学科的“本体论”是从柏拉图才开始形成。
并在后世有了新的发展。
一、柏拉图思想的形成及其意义智者运动中智者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把对神话世界观的批判引向社会政治领域,把哲学的主体由原初的“自然”转向人事。
苏格拉底开始从另一条线为希腊人寻找出路,苏格拉底通过对早期自然哲学的深刻反省,认识到自然界中根本就不存在终极的本原,把哲学从天上拉入人间,并提出了他的以精神性的最高的“善”为本体的目的论唯心主义哲学。
苏格拉底的“善”没有确定的存在形式,所以他的讨论总是以没有明确的结果就宣告结束。
严格的说,作为一个哲学学科的“本体论”是从柏拉图开始形成的。
柏拉图不再局限于对世界万物本原的追问,而是转向了对世界本体的探寻和本体世界的逻辑构造。
柏拉图把巴门尼德关于世界是静止的命题与赫拉克利特的世界是变化的命题综合起来,提出静止的理念和流变的现象两个世界的思想。
他认为我们日常所感知到的具体事物都像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那样是变动不居的,因而是不真实的;真正实在的东西应该像巴门尼德主张的“存在”那样是不动不变的;这样的存在就是“理念”。
理念是形式,是我们所能见到的现象世界事物的本质和本原。
这样他就把理念论上升到了本体论的高度。
此外,柏拉图也汲取毕达哥拉斯关于数是万物的原型的意思,认为理念不仅是世界的本体,而且是万物的原型,世界万物都不过是对理念的“分有”和“摹本”。
最后,在对苏格拉底的“善”的理解,柏拉图不是像苏格拉底一样把心灵的原则内化为伦理原则,而是外化为世界的本原。
认为理智和理智的对象不足以导致知识,还欠缺认知的能力,这个能力是由“善”(理念)来提供的。
柏拉图眼睛的困惑的作文

柏拉图眼睛的困惑那天,我和几个朋友去咖啡馆,大家坐在窗边,聊着天,话题一转,开始聊到哲学。
哲学嘛,大家都知道,一般都是高深莫测、让人抓耳挠腮的东西结果其中一个朋友说:“你们听说过柏拉图眼睛的困惑吗?”我一下子愣住了,心想,这是什么鬼?柏拉图还没眼睛吗?这不就是那个古希腊椰子吗?怎么会有眼睛的困惑?朋友看到我一脸懵逼,哈哈一笑:“其实,这个困惑就是柏拉图说的一个思想实验,叫‘柏拉图的洞穴理论’,不过这个眼睛的困惑是我自己理解的,说白了,就是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通常是窒息的,无法看清真相。
”听到这里,我有点恍然大悟,但又觉得有点不太劲,这柏拉图的眼睛困惑到底是个啥意思?眼睛困惑到底是什么意思?说到底,柏拉图的眼睛令人困惑的是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总是建立在自己的经验和认识之上,就像戴上了一副有颜色的眼镜。
想象一下,你看到大看世界,总是看得见周围的东西,但看得越久,似乎你就习惯了这副眼镜。
但是问题是,这副眼镜到底能不能挽回世界看到的真面目呢?柏拉图提出的洞穴理论说的就是,人们就像困在洞穴里一样,只能看到我们墙壁上的影像,根本看不到洞外的真实世界。
那些影像,就是通过感官获得的对世界的认识。
觉得自己了解了世界,但其实,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影像,在真相之外,远在天边。
这个困惑,其实就是指我们经常误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世界的全部。
就拿我和朋友那天的对话来说,我和他们聊着聊着,开始有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我觉得他们的想法有点天马行空,但又觉得我老顽固。
其实,大家都看到的世界并不一样,我们通过各自的眼睛看到的事物,几乎都被自己内心的想法和经历所影响。
所以,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而是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本来就存在大量穿着。
个人的限制,世界的无限可能让我想起一件小事,之前有个朋友告诉我说:“我觉得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什么意义,大家都在为了一堆虚无的东西拼命奔波。
”还是有点震惊的,觉得他怎么会有这么负面的想法呢?但后来,我想了想,发现可能是他的生活中有一些让我没有经历过的困境,导致他这样看待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拉图哲学论文之浅谈柏拉图《法律篇》摘要:法律篇是柏拉图的最重要的著作,也是西方法学史上的一部重要经典。
法律篇的核心是依法治国,怎样依法治国,柏拉图以陌生的雅典人的身份与克里特人和斯巴达人进行了讨论,并就法律的起源、立法的目的、法律的作用、法律的本质和地位、为什么要依法治国以及依法治国的具体规定等法理问题谈了系统的看法。
法律篇一般被视为法理学或法哲学著作,实际上它也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一部法典,它的影响涉及应用法学和理论法学两个方面。
关键词:柏拉图;法律篇;感想
作者:电控学院_李瑞珍_学号201132010121
《法律篇》是柏拉图晚年创作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其最长的一部对话体著作,共12卷,195章。
本书中包含了他对法学、伦理学、教育学等最成熟的看法。
这篇著作的风格迥异于他的其他作品,其早期作品人物栩栩如生,到处充满了隐喻、明喻、神话等等,而这部书却将戏剧成分缩减到最低程度”,并严格地注重实际,更直接涉及写成它的时代的政治生活。
这种转变体现了柏拉图晚年思想的飞跃,其中阐述的法学思想有:一、法律制度的目标;二、城邦及立法的产生;三、“第二好的国家”,并且对新理想国的政体、法律、阶级结构、教育和宗教制度以及人口、地理、环境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律篇》是西方法治理论的思想渊源。
《法律篇》全面地反映了古希腊,特别是雅典的城邦建立,地理位置,政府结构,法律制度等情况。
文章以对话的形式写成,对话的全部人物只有三人。
主要谈话人,来自雅典的不知名客人,实际即柏拉图的代言人;主要的问话人,克里尼亚斯,是跟著名的医家埃皮门有血缘关系的克里特人。
另一个问话者,梅奇卢斯,是来自斯巴达的老人。
法律篇中讨论的问题,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立法和立法者的问题上,柏拉图认为,立法者制定每项法律,其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善。
最大的善不是对外战争,也不是内战,而是人们之间的和平与善意。
柏拉图在立法这个个问题上,体现出道德,神性和理性,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相互印证的关系,但这个想法过于理想,在现实社会中很难实现。
在饮酒方面,他做了以下规定:第一,18岁以下的少年完全禁止饮酒;第二,允许30岁以下的年轻人适度饮酒;第三,当他到30岁的时候,他就应在公餐时尽情喝酒,祈求众神保佑;第四,禁止现役军人饮酒,禁止地方官员在任职间饮
酒,禁止值班的陪审员饮酒等。
据我所知,他应该是第一个为“酒”立法的人,他提出18岁以下的少年禁止饮酒,这一点我很赞同,因为大多数人的酗酒都是在年轻时养成的。
在教育方面,他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位系统论述教育的教育家。
他认为早期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因为一个儿童最早的感觉是快乐和痛苦这是美德和邪恶首次进入灵魂的路径。
教育正是儿童获得最初的美德的途径。
他还提出教育分为几个方面,分别是文化教育、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
关于分权,他认为立法时应注意权力的分配,权利的集中可能会造成政治腐败现象,甚至会引发国家危机。
他主张把单一的主权一分为二,把权利限制在合适合理的比例上。
由此看出,两千多年前的柏拉图已经认识到必须限制王权,这与现代法学的权力过度集中必然导致腐败的治理理论完全吻合。
在政治制度方面,柏拉图主张,最好的政治制度是独裁制,而这种独裁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它的独裁者必须是个年轻、记忆力强、聪明、勇敢而运气又好的人,更为重要的是,有一个出色的立法者来辅助他。
第二等好的政治制度是立宪君主制,接下来是某种民主制,最后则是寡头政制。
他的这种政治思想与当时的社会实际相联系,明显的区别是他没有继续坚持其在《理想国》中的“哲学王”之治的思想,而强调法律的重要性。
他还提出中等程度的独裁和中等程度的自由可以治理出一个更好的国家,这个观点与我国的“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谋而合.
在国家官员的任命方面,他认为,先设立机关职务并任命这些职务的官员,接着就必须为每个职员指定特定的法律。
作为法律的执行者,国家官员必须能胜任他们的工作。
反之,任命不称职的官员施行法典乃是浪费了优良法典。
接着,对选任军队官员的原则和详细的程序进行了阐述。
此外,他又主张选任法官(“任何一个没有正式建立法庭的国家简直就不成为其为一个国家”,可见柏拉图对法律的重视)。
他几乎列出一个国家所必须设立的所有官员,其思想之缜密可见一斑。
在婚姻与家庭的问题上,他重点提出婚姻的一个普遍原则是“每个人要找的婚姻应该是有利于国家,而不是寻找个人认为最有魅力的”。
另外他对“有效的订婚权”、“法定婚龄”等也做了一些相关规定,他还指出“婚姻的成立及孩子生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这也是判断婚姻及生育价值的标准;在继承权方面他积极主张女儿也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力。
男女平等的思想在当时已经足够称得上伟大了,实质上,柏拉图的男女平等思想在《法律篇》中已有多处体现,如女子也可以参加公餐,也应获得教育等。
在刑法方面,考虑罪犯的犯罪动机以及区分故意与过失以定罪量刑是柏拉图的思想的又一成果,他是把正义引入犯罪领域的第一人,他提出可以根据罪犯所犯的罪行来判定犯罪的人是否已经无可救药。
若是非故意的伤害,则是可以医治的,对于这种犯罪,法律应把教育和强制结合起来,反之,对于无可救药的罪犯最好的办法就是结束他的生命来维护社会秩序。
这一点在当时他就能够想到我十分佩服,因为在奴隶制的法度,多是不考虑主观因素而依据客观事实来判案的,而他却可以脱离开时代的局限。
法律篇中柏拉图承认《理想国》中的“哲学王”的最优方案不能实施,而用次优方案法治。
可是我认为如果说“哲学王”实行最完美的统治,那“哲学王”不也就相当于一个理性的存在,而这种存在的还能说是人吗?那这种统治还是人治吗?所以法治与人治最终要求的最终目的应该是
一样的,都是追求公共幸福、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人民幸福安居。
关于外国人,柏拉图认为外国人的利益更应受到保护。
它主要是从人性的角的出发,因为外国人相对于本国人来说是弱者,而神和人一样总是比较同情弱者的。
所以侵犯外国人的利益罪行更为严重,而与外国人签订的协定同样是神圣不得违反的。
这本书在结尾处把重点放在“夜间议事会”上,他指出参加议事会的必须是把知识与大众的美德结合起来的人而且议事会一旦出现,国家的的统治者就必须听从议事会.这和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有类似之处。
对《法律篇》的感想
柏拉图的法律思想以其“理念”论为哲学基础。
他认为,理念法则即是理性法则,理性法则是构成法治、政府、国家之现实存在的深刻根基。
不可否认,在古代很多哲学家思想中都牢牢把握着“理性”这一条线,因此柏拉图划分了两种美德,神圣的与人类的,他认为应该按此种美德次序调整一切关系,确定各种善恶状态。
但是对于这一点,我认为有些抽象了,而且他把神学放的位置太高了。
美德我认为只有在物质追求得到基本满足时才会出现,一个人难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还会去注重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吗?人的美德也有很多,柏拉图归纳的美德是他的思想,也许别人有别的见地。
理性也是很抽象的东西,因为人没有可能有绝对理性,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想象去赋予我们思维中的某一事物完全理性,并拿这件事物来说事,来做比喻。
那这种我们思维中赋予的理性是所谓的绝对正确的理性吗?我们不知道,柏拉图不知道,所以他没有给这种理性下个定性,事物的对错都是相对的,所以我们现今的法律也不能称得上是绝对正确的,我们还需要不断发现不足,不断改进,不断的完善。
柏拉图说过:“每个人都是神的木偶,有一条把他拉向美德的理性的金线,这就是国家的法律”。
诚然,法律是条
金线,它可以将人们拉向正确的生活轨道,但它具有强制性,假设制定出一个完全正确的法律,但是怎样让人们心甘情愿地去遵守,不逾越法纪,这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在法的一般理论方面,柏拉图认为理性的命令就是法,法产生于神给统治者的启示、惩治无神论以及约束人的恶性的需要。
正义是“善”,是“和谐”,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正义体现全城邦的利益,法是维护正义的手段。
在现在科学的社会下,我们都知道了法并非产生于神给统治者的启示,我认为是人,站在一群中人顶端的人为了这个群体的有序,为集体或为自己的利益而努力想拥有的效果,这种效果在无数人、无数代的努力下成为现实,就是法律。
然而柏拉图关于正义与邪恶的理念我认为在当时是十分精辟的,人以正义,以英雄为傲,以邪恶为耻,法律借由正义而生,为正义的存在而存在,就算到了当今世界也是一样,法律是公平、正义的代表。
从法律篇中看到柏拉图作为西方哲学大师的思想方式与观点,以现今的科学角度去看依然有很多可以延用之处,并且很多观点和现今的观点相同,所以我不得不折服于他的智慧与先知。
我局限在我的知识范围里去理解我所能理解的并对法律篇中所提及的几个问题做简要分析,以我的视角,我对法律篇中有的观点并不完全赞同,但是比较那个年代的环境,那个年代的思想,不得不说法律篇是篇伟大的作品。
《法律篇》中的法律思想系统全面,其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他所处的时代。
它既在柏拉图的思想发展中,也在整个希腊政治法律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对后世的立法,特别是罗马法有重大影响,它还是西方法治理论的思想渊源。
而且对当前我国实行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希望我国研究柏拉图的学者们能够将柏拉图的一些优秀理念与我国基本国情结
合起来,为我国能成功建成小康社会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