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足机器人竞赛规则

合集下载

机器人足球竞赛规则

机器人足球竞赛规则

机器人足球竞赛规则ww w.c Z 文章来源初中教师网该规则适用于2对2和1对1对抗赛,不同之处有注明。

小学组为1对1竞赛,初中组和高中组为2对2竞赛。

一、竞赛场地及设备标准1.场地(内侧):长183cm,宽122cm,高14cm。

四角有防死球的等腰直角三角柱,直角边长8cm。

2.墙壁:场地边界有墙壁(包括球门区)。

墙壁高为14cm,墙壁内侧为黑色(哑光)。

3.球门:球门位于场地底线的中间,宽45cm,深12cm,高14cm。

球门上方有2cm宽的横梁,防止机器人进入球门内。

球门内部,包括地面、墙壁和横梁可以涂色(两边球门分别为黄色和蓝色)。

4.地面:地面是在硬板上覆盖一层绿色的地毯(材料:PVC,钻石纹)。

5.开球点:球场中央点。

6.坠球点:场地中定义了五个坠球点。

一个在场地正中;其余四个坠球点位于四个墙角附近,沿着赛场的长边分布,是在两边球门内侧联线方向上,靠近场地中部且距离门柱45cm远的那一点。

场地中的坠球点将用黑点标示。

7. 中圈:场地上将标出中圈,以场地中心为圆心,直径60cm,由黑色窄圈标示。

在开球时裁判可以中圈为依据。

8. 禁区:在每个球门前有个宽30cm、长75cm的禁区。

禁区由宽1cm的白线标示,白线也是禁区的一部分。

当机器人所有部分都在禁区内时,才视作“机器人在禁区内”。

9.照明:为室内照明灯光。

10.机器人:机器人体积(包括静止和比赛状态)正常置放时垂直投影面积必须在直径22cm(含)范围之内,限高22cm(含)以下,限重(含)以下。

机器人(形成三面包围球体的)踢球装置的控球深度最大为3cm,以突出的两点之间成一水平连线中任一点且垂直到机器人边沿的直线距离计算。

11.足球:直径9cm,重160±5g;是一个内部装有电池与小电珠的透明发光球(光线直接、均匀地覆盖球面,且无盲点)。

二、名词定义解释1.出界球:足球(越过墙壁)被机器人踢出球场外。

2.进球:当球完全进入球门区域或碰到球门后壁反弹,即为进球。

机器人大赛双足竞步机器人组比赛规则

机器人大赛双足竞步机器人组比赛规则

机器人大赛双足竞步机器人组比赛规则一、报名要求根据组委会要求、鼓励大家参与更多的比赛项目,特作出如下要求:1、比赛以小组为参赛单位2、每组的参赛队员最多可以包含3名队员,指导老师1名3、所有的参赛队为便于统一安排协调,各参赛单位报名时所留的联系人的联系方式(电话、邮箱)要确保为一人,且此人能来到比赛现场。

请联系人定期查看邮箱。

4、在报名信息确认之后,任何参赛队伍都不能更改队伍信息。

二、机器人结构及其规格的设定:双足竞步机器人类型(1):交叉足印竞步机器人结构只有双足、并只能以走路的方式来移动,机器人要分清楚正面及背面,以箭头方向作为正面,是自主式脱线控制,用不多于6只伺服马达和一个伺服马达控制板来完成,机器人最大尺寸为200mm(长)X 150mm(宽)X 300mm(高),重量不超过1Kg。

机器人头部要能放入(长)200mm X(宽)100mm长方格内。

类型(2):狭窄足印竞步机器人结构只有双足、并只能以走路的方式来移动,机器人要分清楚正面及背面,以箭头方向作为正面,是自主式脱线控制,用不多于6只伺服马达和一个伺服马达控制板来完成,机器人最大尺寸为200mm(长)X 150mm(宽)X 300mm(高),重量不超过1Kg.,狭窄足印竞步机器人,单足最大尺寸要能放入(长)150mm X(宽)60mm长方格内。

机器人头部要能放入(长)200mm X(宽)100mm长方格内。

狭窄足印要求:机器人由与脚底板相邻的舵机控制机器人的重心左右移动来实现前进(见下图1)与脚底板相连的舵机平放在脚底板上,舵机的扭力输出轴与前进方向平行。

(见下图3)交叉足印要求:机器人由与脚底板上部的舵机控制机器人关节的前后摆动来实现前进(见下图2)与脚底板相连的舵机平放在脚底板上,舵机的扭力输出轴与前进方向垂直。

(见下图4)三、竞赛内容:类型1:交叉足印竞步机器人:机器人通过步行的方式从起点线走到终点线(相距200cm,限宽60cm)。

机器人足球竞赛规则

机器人足球竞赛规则

机器人足球竞赛规则该规则同时适用2对2和1对1对抗赛,不同之处有注明。

小学组为1对1比赛,初中组和高中组为2对2比赛。

一、竞赛场地及设备标准1.场地(内侧):长240cm,宽160cm,高18cm。

2.墙壁:场地边界有墙壁(包括球门区)。

墙壁高为18cm,墙壁内侧为黑色(哑光),其中球门内侧为白色。

3.球门:球门位于场地底线的中间,宽60cm,深15cm。

4.基板:球场铺有一张绿色胶毯(压延垫卷材,材料:PVC,钻石纹),尽量保持平整和水平。

5.球门区:从球门线两端向中场延伸20cm的矩形区域。

6.点球位:两个半场内距球门线中点垂直距离60cm处。

7.开球点:球场中央点。

8.中场线:经过球场中央点,平行与球门线的贯穿球场的线。

9.坠球点:经过点球位,与中场线平行,形成2条线;再将球场纵向4等份,形成3条线。

这样,包括中场线在内的6条线所形成的9个交点即为坠球点(在竞赛场地中坠球点没有明显标志)。

10.照明:为室内照明灯光。

11.机器人:所有机器人的体积(包括静止和比赛状态),其正常臵放的垂直投影面积必须是在直径22cm(含)范围之内,限高22cm (含)以下,限重1.6kg(含)以下。

机器人(形成三面包围球体的)踢球装臵的控球深度最大为3cm。

以突出的两点之间成一水平连线中任一点且垂直到机器人边沿的直线距离计算。

12.足球:直径9cm,重160±5g。

是一个内部装有电池与小电珠的透明发光球(波长范围为810-700nm;光辐射密度为单个150Lm;光线直接、均匀地覆盖球面,且无盲点)。

二、名词定义解释1.出界球:足球(越过墙壁)被机器人踢出球场外。

2.进球:足球的中心(即球的1/2以上)越过球门线且非出界球,即为进球。

3.死球:足球被机器人和墙夹在中间无法移动、或被多个机器人包围卡住不动超过5秒钟时,则为死球。

4.比赛中断:比赛过程中,在20秒内没有任何机器人触到球,而且看上去没有机器人将会触到球,为比赛中断。

football机器大赛大纲

football机器大赛大纲

football机器大赛大纲机器人足球赛参赛队规则1.每支参赛队由2名学生队员和1名教练组成。

2.比赛时只允许两名学生队员进入竞赛区(包括准备区和比赛区),教练不得进入竞赛区。

3.在通常情况下,不允许参赛队员任意移动机器人。

每场比赛前,参赛队应指派一名队员担当队长,在规则允许范围内或在裁判员的指示下负责拿走、移动、重新放置机器人。

4.参赛队员应熟知比赛的有关规定,所有活动及行为必须遵循规则,服从赛场工作人员的指示。

机器人足球赛比赛赛制机器人足球比赛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别分别进行初赛和复赛。

初赛:分组循环赛。

胜方积3分,负方积0分;如果平局,双方各积1分。

按分组循环赛的积分确定出线的参赛队,如果出现积分并列,按累计进球数确定先后,如果仍然并列,再按累计净胜球数确定先后。

复赛:淘汰赛,决出冠、亚、季军(并列)。

复赛中如果出现平局,该场比赛将加时,直至某一队有1个有效进球,该队即为获胜队。

若加时3分钟后双方均无进球,则在两个半场及加时赛中离场总次数少的队获胜;如双方离场次数仍相同,则机器人总重量轻的队获胜。

组委会有可能根据参赛报名和报到情况变更初赛和复赛赛制,如有变化,将在初赛开始前公布。

2.赛前准备3.参赛队在进入准备区前0.5小时检录,在准备区调试机器人(60分钟)。

参赛队可携带维修用的备件和便携式计算机。

4参赛机器人应在准备区接受尺寸和重量的检查。

被检查的机器人应直立,任何突出部分应充分展开。

如果机器人某个可动部件能伸展,该机器人必须在运行状态下接受检查。

裁判员将逐个测量机器人的重量和尺寸。

5.允许在限定时间内对不合格的机器人加以调整,调整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且不能影响正式比赛的安排。

如果修改后的机器人仍不符合要求,将取消比赛资格。

6.比赛期间机器人若有修改,必须再次接受检查。

7.进入比赛区8.根据赛程的安排,参赛队应于开赛前3分钟在引导员带领下进入比赛区候场。

进入比赛区前,领取专用电池并进行必要的检测。

机器人足球竞赛规则

机器人足球竞赛规则

机器人足球竞赛规则ww w.c Z 文章来源初中教师网该规则适用于2对2和1对1对抗赛,不同之处有注明。

小学组为1对1竞赛,初中组和高中组为2对2竞赛。

一、竞赛场地及设备标准1.场地(内侧):长183cm,宽122cm,高14cm。

四角有防死球的等腰直角三角柱,直角边长8cm。

2.墙壁:场地边界有墙壁(包括球门区)。

墙壁高为14cm,墙壁内侧为黑色(哑光)。

3.球门:球门位于场地底线的中间,宽45cm,深12cm,高14cm。

球门上方有2cm宽的横梁,防止机器人进入球门内。

球门内部,包括地面、墙壁和横梁可以涂色(两边球门分别为黄色和蓝色)。

4.地面:地面是在硬板上覆盖一层绿色的地毯(材料:PVC,钻石纹)。

5.开球点:球场中央点。

6.坠球点:场地中定义了五个坠球点。

一个在场地正中;其余四个坠球点位于四个墙角附近,沿着赛场的长边分布,是在两边球门内侧联线方向上,靠近场地中部且距离门柱45cm远的那一点。

场地中的坠球点将用黑点标示。

7. 中圈:场地上将标出中圈,以场地中心为圆心,直径60cm,由黑色窄圈标示。

在开球时裁判可以中圈为依据。

8. 禁区:在每个球门前有个宽30cm、长75cm的禁区。

禁区由宽1cm的白线标示,白线也是禁区的一部分。

当机器人所有部分都在禁区内时,才视作“机器人在禁区内”。

9.照明:为室内照明灯光。

10.机器人:机器人体积(包括静止和比赛状态)正常置放时垂直投影面积必须在直径22cm(含)范围之内,限高22cm(含)以下,限重(含)以下。

机器人(形成三面包围球体的)踢球装置的控球深度最大为3cm,以突出的两点之间成一水平连线中任一点且垂直到机器人边沿的直线距离计算。

11.足球:直径9cm,重160±5g;是一个内部装有电池与小电珠的透明发光球(光线直接、均匀地覆盖球面,且无盲点)。

二、名词定义解释1.出界球:足球(越过墙壁)被机器人踢出球场外。

2.进球:当球完全进入球门区域或碰到球门后壁反弹,即为进球。

机器人竞技工程(双足竞步、自由体操、仿人竞速等)规则-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场地制作

机器人竞技工程(双足竞步、自由体操、仿人竞速等)规则-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场地制作

机器人竞技工程(双足竞步、自由体操、仿人竞速等)规则-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场地制作————————————————————————————————作者:————————————————————————————————日期:2014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2014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Robot at Work)机器人竞技工程(联系人:李汉军)四种比赛场地的需求数量1.“竞步窄足赛、竞步交叉足赛”场地(Ⅰ)2.“竞技体操赛”场地(Ⅱ)3.“竞技跳远赛”场地(Ⅲ)4.“竞速标准赛、障碍赛、创意赛”场地(Ⅳ)序号比赛项目场地名称场地数量备注1竞步窄足赛场地(Ⅰ) 4 竞步交叉足赛2 竞技体操赛场地(Ⅱ) 23 竞速标准赛场地(Ⅲ) 24 竞速标准赛场地(Ⅳ) 2 竞速障碍赛竞速创意赛比赛现场需要准备的器材、物品、志愿者数量序号名称窄足/交叉足用量体操赛用量跳远赛用量竞速赛用量合计说明1 比赛场地 42 2 2 10 制作要求详见“场地制作”2 学生课桌16 16 16 16 64每个场地提供4套3 橙子16 16 16 16 644 电源插座8 4 4 4 20 每个场地附近提供2个5 绝缘胶带8 8 8 8 32 16mm宽黑色防水电工绝缘胶带6 数字式秒表 6 3 3 6 187 手持扩音器 2 1 1 2 68 学生志愿者8 4 4 8 24 每个执行比赛的场地提供4人一、“竞步窄足赛、竞步交叉足赛”场地[场地(Ⅰ)]场地数量比赛现场提供4个场地。

场地制作规定(该表给出的是制作1个场地所需的材料)场地(Ⅰ) 图纸图1 大学组比赛区域(2000mm ×600mm )图2 青少年组比赛区域(2000mm ×700mm )场地尺寸 1. 场地为长方形(1张白色实木颗粒板),长×宽为2440mm ×1220mm 。

2. 比赛区域为长方形,由边线、起跑线和终点线构成,详见场地(Ⅰ)图纸。

机器人——A类双足人形机器人或多足仿生类机器人竞赛规则

机器人——A类双足人形机器人或多足仿生类机器人竞赛规则

机器人——A类双足人形机器人或多足仿生类机器人竞赛规则机器人竞赛已成为近年来科技领域的一大热点,各类机器人相继问世,展示出了人类科技的飞速发展。

其中,A类双足人形机器人和多足仿生类机器人备受关注。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A类双足人形机器人和多足仿生类机器人的竞赛规则,旨在促进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进步。

一、赛事概述A类双足人形机器人和多足仿生类机器人竞赛的目的在于检验机器人的平衡性、稳定性、智能性等方面的表现。

比赛分为多个项目,包括平衡行走、障碍越过、追踪识别等。

通过这些项目,评估机器人的综合能力和实用性。

二、机器人规格要求1. 外形尺寸规定A类双足人形机器人的高度应在1.5米到2米之间,宽度和深度不得超过0.8米。

多足仿生类机器人的高度和尺寸根据不同赛事的要求进行调整。

2. 机器人动力系统机器人的足部应具备良好的机动性和稳定性,能够平衡行走、迅速转身等。

A类双足人形机器人和多足仿生类机器人动力系统的选用应符合比赛规则的规定,例如电动机、液压系统等。

3. 机器人传感器系统机器人应配备适当的传感器系统,以感知周围环境和判断障碍物。

传感器系统可以包括视觉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力传感器等,以满足比赛项目的需求。

三、比赛项目规则1. 平衡行走项目该项目测试机器人的平衡能力和行走稳定性。

机器人需在指定路线上平稳行走,不得跌倒或踩出路线。

评分将根据机器人完成任务的时间、稳定性和平衡性来确定。

2. 障碍越过项目该项目旨在测试机器人的灵敏度和障碍克服能力。

机器人需要跨越各种高度和宽度的障碍物,如障碍台阶、小桥等。

比赛将根据机器人完成任务的时间和稳定性进行评分。

3. 追踪识别项目该项目考察机器人的视觉识别和智能性。

机器人需要在一片区域内追踪并辨别指定目标,如颜色、形状等。

评分将根据机器人完成任务的准确性和时间来确定。

四、比赛规则的制定与监督1. 比赛规则的制定比赛规则由主办方根据技术发展和参赛者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规则应包括机器人规格、比赛项目、评分标准等内容,并定期进行修订与完善,以适应发展和创新的需要。

双足竞步机器人比赛规则

双足竞步机器人比赛规则

双足机器人竞赛规则竞赛项目:机器人通过步行的方式从起点线走倒终点线(相距2米)地面为水平的木板起点线于终点线平行。

在行走过程中机器人要按照比赛规则完成指定的动作竞赛共分为中学组、大学组,每组又分为两个项目(交叉足印、狭窄足印)其区别为关节构造及足部结构。

机器人结构及其规格的设定:交叉足印竞步机器人:结构只有双足、并只能以走路的方式来移动,机器人要分清楚正面及背面,以箭头方向作为正面,是自主式脱线控制,用不多于6只伺服马达及伺服马达控制板来完成,最大尺寸为200mm(长)X 200mm(宽)X 300mm(高),最大重量不超过1Kg。

狭窄足印竞步机器人:结构只有双足、并只能以走路的方式来移动,机器人要分清楚正面及背面,以箭头方向作为正面,是自主式脱线控制,用不多于6只伺服马达及伺服马达控制板来完成,最大尺寸为200mm(长)X 200mm(宽)X 300mm(高),最大重量不超过1Kg.,狭窄足印竞步机器人, 单足最大尺寸要能放入(长)150mm X (宽)60mm长方格内。

要求:对于大学组的机器人必须自主设计制造。

竞赛内容:交叉足印竞步机器人:大学组:竞赛开始时先走3步、立正、然后卧下、向前翻跟斗3次,再起立、向前走3步、立正、然后卧下(身体向后)、再向后翻跟斗3次、再起立、然后以轻快步履走向终点,参赛者要在指定3分钟或少于指定时间内完成所有动作,及要走到终点。

中学组:竞赛开始时先走3步、立正、然后卧下、向前翻跟斗3次,再起立、向前走3步、立正、然后卧下(身体向前),向前翻跟斗3次,再起立、然后以轻快步履走向终点,参赛者要在指定5分钟或少于指定时间内完成所有动作,及要走到终点。

狭窄足印竞步机器人:大学组:竞赛开始时先走3步、立正、然后卧下(身体向前)、向前翻跟斗3次,再起立、向前走3步、立正、然后卧下(身体向后)、再向后翻跟斗2次、再起立、然后以轻快步履走向终点、参赛者要在指定5分钟或少于指定时间内完成所有动作,及要走到终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足机器人竞赛规则
竞赛项目:机器人通过步行的方式从起点线走到终点线,地面为水平的木板(长度2米宽度0.6米)起点线于终点线平行。

在行走过程中机器人要按照比赛规则完成指定的动作
竞赛共分为两个项目(交叉足印、狭窄足印)其区别为关节构造及足部结构。

机器人结构及其规格设定:
交叉足印竞步机器人:结构只有双足、并只能以走路的方式来移动,机器人要分清楚正面及背面,以箭头方向作为正面,是自主式脱线控制,用不多于6只伺服马达及伺服马达控制板来完成,最大尺寸为200mm(长)X 200mm(宽)X 300mm(高),最大重量不超过1Kg。

狭窄足印竞步机器人:结构只有双足、并只能以走路的方式来移动,机器人要分清楚正面及背面,以箭头方向作为正面,是自主式脱线控制,用不多于6只伺服马达及伺服马达控制板来完成,最大尺寸为200mm(长)X 200mm(宽)X 300mm(高),最大重量不超过1Kg.,狭窄足印竞步机器人, 单足最大尺寸要能放入(长)150mm X (宽)60mm长方格内。

要求:对于机器人必须自主设计制造。

竞赛内容:
交叉足印竞步机器人:
竞赛开始时先走3步、立正、然后卧下、向前翻跟斗3次,再起立、向前走3步、立正、然后卧下(身体向后)、再向后翻跟斗3次、再起立、然后以轻快步履走向终点,参赛者要在指定3分钟或少于指定时间内完成所有动作,及要走到终点。

狭窄足印竞步机器人:
竞赛开始时先走3步、立正、然后卧下(身体向前)、向前翻跟斗3次,再起立、向前走3步、立正、然后卧下(身体向后)、再向后翻跟斗2次、再起立、然后以轻快步履走向终点、参赛者要在指定5分钟或少于指定时间内完成所有动作,及要走到终点。

双足机器人计分法:
1.机器人行走时每次跌倒扣10分,由栽判指定在原位将机器人重新放正继续
竞赛,不另补时。

2.不按指定动作次序运行的机器人将按次序偏差次数扣分,每次偏差扣10分。

3.机器人行走每出线一次扣10分。

4.裁判未指定情况下,人为干预一次扣10分。

5.以扣分少者为胜;在扣分相同条件下,以使用时间短者为胜。

交叉足印机器人狭窄足印竞步机器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