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的集权和分权理论
第九章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n 二、行政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n 行政决策理论是西蒙行政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它 包括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有限理性与满意决策 准则、管理决策的过程以及决策的类型和
n 1、决策研究与行政学研究(决策在行政管理中 的地位)
n 古利克首次提出决策是行政的主要功能;巴纳德 在他的组织理论中提出了组织决策思想而成为第 一个把决策提到重要位置并进行研究的人。但是 决策概念能够在行政学研究中处于重要地位,则 应归功于西蒙《行政行为》一书中所提出的决策 理论的影响。
第九章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n 何谓客观理性?西蒙认为,所谓“客观理性”就是 人们通常所说的“完善理性”、“绝对意义上的理 性”或者叫“传统经济人的理性”,它实际上是古 典经济学理论和统计决策论所发展起来的理性概念, 而“经济人”假设正是在这种理性概念的基础上形 成的。西蒙说:“一项决策如果真能在指定情况下 使一定的价值最大化,则可以称为‘客观理性’。”
第九章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n 西蒙于1936年毕业于当时美国政治学摇篮——芝加 哥大学政治学系,1943年获得该校的政治学博土学 位 。 1936—1938 年 任 教 于 芝 加 哥 大 学 。 1939— 1942年,担任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行政学研究所研 究员; 1942——1948年在伊利诺斯工学院工作, 任政治学及社会科学系主任。1948年出任经济合作 总署管理参政。从1949年开始在卡内基——梅隆大 学(宾州的匹兹堡)任教,担任行政学和心理学教 授、企管系主任。2001年去世,享年85岁。
第九章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n (4)所谓好的或正确的行政行为在本质上是有效率的 行政行为,而行政行为的效率取决于组织中每个成 员决策的理性程度。
n (5)行政活动是用多数人的力量去完成某种工作的 活动,要用多数人的力量去完成工作,就必须发展 出一种运用组织力量的技术方法,即所谓的行政程 序,而这种行政程序也就是决策程序,就是划分组 织中每个人应作哪部分决策的程序。
对西蒙管理决策理论的评价

对西蒙管理决策理论的评价一、西蒙决策理论的基本要点1.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1)决策理论是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2)组织就是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3)组织的全部管理活动就是决策2.决策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1)情报活动(2)设计活动(3)抉择活动(4)审查活动3.决策应采用“有限度的理性”准则或标准(1)经济人的“绝对的理性”准则(2)组织中人的行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具有有限度理性的以任务为中心的合理地选择手段的“管理人”的行为(3)有限度的理性导致管理人寻求“符合要求的”或“令人满意的”措施4.决策可分为定型化和非定型化决策,且决策技术不同(1)决策的类型(2)决策的技术5.决策和组织机构、集权与分权以及信息联系的关系(1)组织的划分必须以所要作出的决策类型为依据(2)集权和分权不能脱离决策过程而孤立存在(3)直线领导和参谋人员都有决策问题(4)决策前提赖以从一个组织成员传递给另一个成员的任何过程二、对西蒙决策理论的积极评价(1)对复杂的管理活动进行了高度的理论概括,并充分考虑经营管理的整个领域及其环境,使管理理论围绕着决策这个中心来发展。
(2)决策理论的系统结构可以向管理者提供一种分析、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
它鼓励管理者去发现和探寻各种潜在性的对策和可能发生的自然状态,并能充分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形成比较全面系统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使管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3)管理人(或决策人)的有限度的理性准则对于工商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具有相当的客观性、可行性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4)使决策目标从迫求最优转到追求满意。
(5)使管理科学的研究由静态转向动态。
(6)使管理科学的研究由单学科转向多学科(7)使电子计算机在决策中的应用由处理信息转向人工智能(8)使决策由最高领导层决策向层次决策转化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西蒙对组织内决策的观察和研究看起来似乎比不上古典利润最大化理论那么优美,却提供了对某些管理领域的理解和预测更可行的方法。
赫伯特 西蒙决策理论之有限理性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 2001),经济组织决策管理大师。
西蒙在管理学上的第一个贡献是提出了管理的决策职能。
他倡导的决策理论,是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吸收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的内容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
由于他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他被授于197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蒙之前,法约尔最早对管理的职能作了理论化的划分。
此时,决策被包含在计划职能之中,其后的管理学者对此也没有提出疑问,只是到了本世纪四十年代,西蒙提出了决策为管理的首要职能这一论点之后,决策才为管理学家们所重视。
今天决策理论枝繁叶茂,与西蒙对这个领域的开创性贡献是分不开的。
西蒙对管理学的第二个贡献是建立了系统的决策理论。
并提出了人有限度理性行为的命题和“令人满意的决策”的准则。
在西蒙之前,微观经济学家对个人在市场中的行为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西蒙认为,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模式有两个缺陷,其一,人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人们很难对每个措施将要产生的结果具有完全的了解和正确的预测,相反,人们常常要在缺乏完全了解的情况下,一定程度地根据主观判断进行决策。
其二,决策过程中不可能将每一个方案都列出来,一是人们的能力有限,二是决策过程的成本限制,人们所作的决策不是寻找一切方案中最好的,而是寻找已知方案中可满足要求的。
“管理人”西蒙认为现实生活中作为管理者或决策者的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的“管理人”。
“管理人”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往往是多元的,不仅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而且处于变动之中乃至彼此矛盾状态;“管理人”的知识、信息、经验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也不企望达到绝对的最优解,而只以找到满意解为满足。
在实际决策中,“有限理性”表现为:决策者无法寻找到全部备选方案,也无法完全预测全部备选方案的后果,还不具有一套明确的、完全一致的偏好体系,以使它能在多种多样的决策环境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
西蒙

有限理性和满意决策西蒙认为,长期以来,在关于人类行为的理性方面存在着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由弗洛伊德开始的,就是试图把所有人类的认知活动都归因于情感的支配。
因此,从情感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发现,穷人家孩子眼里看到的硬币,比富人家的孩子看到的更大。
对此,西蒙提出了批评。
他强调,组织成员的行为如果不是完全理智的,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理性的。
情感的作用并不支配人的全部,哪怕对硬币再有好感,也不会把硬币看作钻石。
因此,如果我们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人在组织中的行为,理性行为理论就必须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另一个极端是,经济学家的“经济人”假设,赋予了人类无所不知的理性。
在“经济人”的观察角度下,似乎人类能够拥有完整、一致的偏好体系,让他始终可以在各种备选方案之中进行选择;他始终十分清楚到底有哪些备选方案;为了确定最优备选方案,他可以进行无限复杂的运算,概率计算对他来说既不恐怖也不神秘。
对此,西蒙也进行了反驳。
他指出,单一个体的行为不可能达到完全理性的高度,因为他必须考虑的备选方案的数量太大,评价备选方案所需要的信息太多。
西蒙还以调侃的语气评论道:虽然完全理性的假设在目前已经达到了托马斯式的精巧状态,并且也具有巨大的智慧象征和美学魅力,但是与现实中人的真实行为或可能行为之间几乎没有多大关系。
基于此,西蒙认为,人类行为是理性的,但不是完全理性的,一句话:理性有限。
那么,这种理性的限制究竟有哪些?首先,知识的不完备性就横在了我们面前。
完全理性意味着行为主体必须完全了解并预期每项决策产生的结果,而这在实际中是不可能达到的。
西蒙指出,因为每个人对于自己行动所处的环境条件只有片面的、局部的了解,从而对其中蕴含的规律和规则也只能有一个粗浅的洞察。
做到明察秋毫、全知全能,不过是说说而已的神话。
既然人们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来推导未来的结果,那么行为主体对决策结果的了解必定是不完整的。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要吃一碗面条,如果你打算把涉及到面条的所有知识都掌握了再去吃它,对不起,那你只能等着挨饿。
西蒙的行为主义行政学说

6
行为主义观点:
在社会研究领域中,要了 解社会现象,必须从人在 实际生活中的行为入手, 而这些行为是可以用科学 的方法去观察、分析、实 验而获得可靠结论的。
西蒙正是从行为主义出 发来研究行政学问题的。
精选课件
逻辑实证主义观点:
知识起源于经验事实,我们通 过观察、测量和实验获得经验, 通过经验的归纳而获得理论, 因此理论是可检验的,它们反 过来可用来解释和预见; 而经验事实是客观中立的,与 主观性无关的,事实命题与价 值命题也是截然不同的,必须 加以严格的区分; 科学是统一的,社会科学必须 以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为样 板,建立起可检验的经验理论; 哲学的任务则是对知识的解释。
者都可以自行提精选课出件 其有用的概念工具。
18
2、操作定义
更重要的是,西蒙告诉了人们如何使这些概念科学 化的方法,即“使之具有操作性。它们的含义必 须对应于在经验上可以观察到的事实或局面。”
所谓名词的操作定义,是指名词的定义是与实证观 察的事实或情况相一致的。
按此,西蒙将“决策”定为行政学最基本的概念工 具。以此为核心,借助操作定义的方式,西蒙认 为诸如权威、激励、沟通、群体等一些列概念方 可构成为一个系统的行政学概念体系。
精选课件
5
作为当代西方最著名的行政学大师之一,西 蒙的行政学说在西方行政学界曾引起了一些重大 的争论,在支持其学说的行政学者中,他的基本 理论成为指导原则,并因此而形成了一个新的行 政学流派,即所谓的行为主义(behaviourism) 行政学派或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 positivism)行 政学派。
关于客观世界中可观察的事 物及其运作方式的陈述
关于偏好的表达
证明
管理行为读后感

可以想象,如果每个人都拥有经济人的“完全理性”,我想任何决策,任何梦想的实现过程,任何经济活动就会丧失全部的意义。
3.赌徒心态:
在一些非常规决策(如企业并购)中,职业经理人很难收集到有利于决策信息,依靠个人的直觉和判断就变得十分重要,我习惯称之为“赌徒心态”。我们作为管理者在进行类似决策时,信息和胆量都很重要,个人又何尝不是。管理者必须在有限的理性和各种约束条件的限制之下凭借经验和直觉做出判断。但有时候,这种决策方式往往承担了巨大的风险,决策失败导致的后果往往也是致命的。
以后的岁月,我也会更多地以组织中管理人的角色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无法理解的决策,但是这是个过程,我们应当学会包容,包容他人,也包容自己。
2.“有限理性”和“追求满意解”给个人发展带来的启示:
本文全部的讨论,包括启示,都是基于组织这个环境中,看似与个人发展无关。但如果我们将个人也视为一个初创企业,而个人管理象征着企业管理的话,那么有限理性和追求满意结果也能有用武之地。在人生方向方面,笔者相信经过合理的决策,选择发展方向、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并实现蓝图是可能的。
笔者认为,在当今互联网社会中,没有一种绝对的可以指导实践的决策范式。
结语
在对组织与个人关系的理解上,西蒙拥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在大学中担任学科、项目主任,从事私营企业及政府公共事业部门研究,奠定了他形成管理决策制定基础,同时也活跃于企业界、行政机构及多种顾问公司。1949 年,他受邀到卡内基理工学院协助成立工业管理研究生院,他指导并帮助该研究生院成为美国最好的商学院之一。
赫伯特 西蒙决策理论之有限理性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 2001),经济组织决策管理大师。
西蒙在管理学上的第一个贡献是提出了管理的决策职能。
他倡导的决策理论,是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吸收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的内容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
由于他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他被授于197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蒙之前,法约尔最早对管理的职能作了理论化的划分。
此时,决策被包含在计划职能之中,其后的管理学者对此也没有提出疑问,只是到了本世纪四十年代,西蒙提出了决策为管理的首要职能这一论点之后,决策才为管理学家们所重视。
今天决策理论枝繁叶茂,与西蒙对这个领域的开创性贡献是分不开的。
西蒙对管理学的第二个贡献是建立了系统的决策理论。
并提出了人有限度理性行为的命题和“令人满意的决策”的准则。
在西蒙之前,微观经济学家对个人在市场中的行为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西蒙认为,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模式有两个缺陷,其一,人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人们很难对每个措施将要产生的结果具有完全的了解和正确的预测,相反,人们常常要在缺乏完全了解的情况下,一定程度地根据主观判断进行决策。
其二,决策过程中不可能将每一个方案都列出来,一是人们的能力有限,二是决策过程的成本限制,人们所作的决策不是寻找一切方案中最好的,而是寻找已知方案中可满足要求的。
“管理人”西蒙认为现实生活中作为管理者或决策者的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的“管理人”。
“管理人”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往往是多元的,不仅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而且处于变动之中乃至彼此矛盾状态;“管理人”的知识、信息、经验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也不企望达到绝对的最优解,而只以找到满意解为满足。
在实际决策中,“有限理性”表现为:决策者无法寻找到全部备选方案,也无法完全预测全部备选方案的后果,还不具有一套明确的、完全一致的偏好体系,以使它能在多种多样的决策环境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
西蒙的集权和分权理论

西蒙的集权和分权理论来源:烟草在线摘自《效率管理——现代管理理论的统一》作者:西蒙发表时间:2004-5-18烟草在线摘自《效率管理——现代管理理论的统一》组织设计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决策制定过程将如何集权和如何分权。
二战以后的20年里,在美国大企业公司中出现过一种分权运动,这在当时可能是一种健全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更多的分权都是件好事。
不同的决策要由不同的组织级位来制定,而制定某类决策的最佳组织级位又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近年来,分权化的势头在减弱,甚至存在着某种走向集权的运动。
分权和部门化的作法并非总是成功的,因而人们又趋于集权化。
使决策重新趋向集权化的第二个力量是计算机和自动化的引进。
一般人认为,分权是好事,集权是坏事,其实西蒙认为这种看法不一定正确。
一个组织中集权和分权的问题不能脱离决策过程而孤立地存在,有关整个组织的决策必须是集权的。
同时,由于一个组织内决策过程本身的性质,分权也是必需的。
由于个人理性决策的局限性,为了保证决策的尽量合理和令人满意,建立决策组织和采取分权决策是必要的。
在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决策权集中在最高决策层甚至是个人决策,是不利于正确决策的,分权决策则更好些。
欧美、日本很多大企业实行的事业部制,就是这种分权趋向的产物。
对复杂的、具有多方面因素的问题,因个人不可能同时了解和分析其各个方面,故须把它分解为各个因素,由不同的专业部门来研究,并尽可能采取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来协助计划,分析各种参数,以便尽可能地了解各方面的因素和影响,作出较为合理的决策。
在谈到集权和分权问题时,西蒙特别提到了中层管理以及直线人员和参谋人员。
当计算机最初用于中层管理决策时,出现过中层管理“衰亡”的某种征兆,故有人认为需要高级经理人员和基层操作人员多而中层管理人员少。
但后来的事态发展却同这种认识相反,中层管理人员并没有减少。
这是因为:一是自动化使得基层操作人员大大减少;二是对自动化决策和规划系统进行设计和维护的参谋性作业的增加,使得中层管理人员不能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蒙的集权和分权理论
来源:烟草在线摘自《效率管理——现代管理理论的统一》作者:西蒙发表时间:2004-5-18烟草在线摘自《效率管理——现代管理理论的统一》组织设计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决策制定过程将如何集权和如何分权。
二战以后的20年里,在美国大企业公司中出现过一种分权运动,这在当时可能是一种健全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更多的分权都是件好事。
不同的决策要由不同的组织级位来制定,而制定某类决策的最佳组织级位又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近年来,分权化的势头在减弱,甚至存在着某种走向集权的运动。
分权和部门化的作法并非总是成功的,因而人们又趋于集权化。
使决策重新趋向集权化的第二个力量是计算机和自动化的引进。
一般人认为,分权是好事,集权是坏事,其实西蒙认为这种看法不一定正确。
一个组织中集权和分权的问题不能脱离决策过程而孤立地存在,有关整个组织的决策必须是集权的。
同时,由于一个组织内决策过程本身的性质,分权也是必需的。
由于个人理性决策的局限性,为了保证决策的尽量合理和令人满意,建立决策组织和采取分权决策是必要的。
在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决策权集中在最高决策层甚至是个人决策,是不利于正确决策的,分权决策则更好些。
欧美、日本很多大企业实行的事业部制,就是这种分权趋向的产物。
对复杂的、具有多方面因素的问题,因个人不可能同时了解和分析其各个方面,故须把它分解为各个因素,由不同的专业部门来研究,并尽可能采取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来协助计划,分析各种参数,以便尽可能地了解各方面的因素和影响,作出较为合理的决策。
在谈到集权和分权问题时,西蒙特别提到了中层管理以及直线人员和参谋人员。
当计算机最初用于中层管理决策时,出现过中层管理“衰亡”的某种征兆,故有人认为需要高级经理人员和基层操作人员多而中层管理人员少。
但后来的事态发展却同这种认识相反,中层管理人员并没有减少。
这是因为:一是自动化使得基层操作人员大大减少;二是对自动化决策和规划系统进行设计和维护的参谋性作业的增加,使得中层管理人员不能减少。
而参谋单位的增长是以直线单位的减少为代价的。
这种发展的最终结果一般是,随着直线组织的变小而使组织的层次减少,同时通过参谋职能的扩大而使组织扩展。
这样,组织在某些方面来说比以前的结构更为复杂,跨越等级界限的各单位间的相互作用更多了。
但是这种复杂性是可以容许的。
这里所言的在管理和组织结构方面的变化已不仅是一种推测,而开始有某种“案例研究”和一些系统调查来支持这种预言。
关于直线人员同参谋人员的关系问题,西蒙认为也应从决策过程的观点来看,但他不同意“只有直线指挥人员才有权作出决策”这一观点。
为了解决直线指挥人员同参谋人员的矛盾,西蒙提出两条建议:第一,“狭义的统一指挥”,即一个人可从几个上级接受命令,但当这些命令发生冲突时,他只能服从其中一个上级的命令;第二,“权力的分工”,即每一单位在某一特定的领域内具有全权,在这个领域内它发出的命令是必须服从的。
这两条可以分开单独使用或合并作用。
但西蒙的这两条建议没有得到很多人的支持,被人认为不能解决问题,反而破坏了“统一指挥”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