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鼓式制动器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汽车制动器设计开题报告

汽车制动器设计开题报告

汽车制动器设计开题报告汽车制动器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汽车制动器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至关重要。

制动器的性能和设计对于汽车的制动效果、稳定性、舒适性等方面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对汽车制动器的设计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选题目标和内容本次研究的目标是设计一种高性能的汽车制动器,旨在提高汽车的制动效果及稳定性,提升行驶的舒适性。

具体内容包括:1. 分析传统制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总结其优缺点;2. 研究现有制动器设计的改进方向和新技术,并分析其优势和可行性;3. 基于分析结果,设计一种新型的汽车制动器,并进行性能优化和仿真;4. 制作实物样机,进行实验验证和性能测试;5. 对比实验结果,评估新型制动器在制动效果、稳定性和舒适性等方面的改善程度。

三、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对汽车制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改进方向等进行详细调研,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 数值仿真: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对设计的新型汽车制动器进行性能优化和仿真,评估制动效果、稳定性和舒适性等指标。

3. 实验设计:设计并制作实物样机,进行实验验证和性能测试,获得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4. 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对比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评估新型制动器在制动效果、稳定性和舒适性等方面的改善程度。

四、论文结构安排本篇论文将包括以下几个章节:1. 引言: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选题目标和内容。

2. 文献综述:对汽车制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改进方向等进行综述和总结。

3. 新型汽车制动器设计:基于文献综述的结果,设计一种新型的汽车制动器,并进行性能优化和仿真。

4. 实验与结果分析:设计并制作实物样机,进行实验验证和性能测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

5. 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工作,分析实验结果,对新型制动器在汽车制动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以上是本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得到您的批准和指导,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

汽车鼓式制动器开题报告

汽车鼓式制动器开题报告

汽车⿎式制动器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开题报告设计(论⽂)题⽬:路宝汽车后轮制动器的设计院系名称: 汽车与交通⼯程学院专业班级: 车辆⼯程学⽣姓名:导师姓名:开题时间:指导委员会审查意见:签字:年⽉⽇⼀、课题研究⽬的和意义制动系统是保证⾏车安全的极为重要的⼀个系统,既可以使⾏驶中的汽车减速,⼜可保证停车后的汽车能驻留原地不动。

对汽车起到制动作⽤的是作⽤在汽车上,其⽅向与汽车⾏驶⽅向相反的外⼒。

作⽤在⾏驶汽车上的滚动阻⼒、上坡阻⼒、空⽓阻⼒都能对汽车起到制动作⽤,但这些外⼒的⼤⼩都是随机的、不可控制的。

因此,汽车上必须装设⼀系列专门装置,以便驾驶员能根据道路和交通等情况,使外界(主要是路⾯)对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定的⼒,对汽车进⾏⼀定程度的强制制动。

这种可控制的对汽车进⾏制动的外⼒称为制动⼒,相应的⼀系列专门的装置即称为制动装置。

由此可见,汽车制动系对于汽车⾏驶的安全性,停车的可靠性和运输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保证作⽤。

随着⾼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和车速的提⾼以及车流密度的⽇益增⼤,汽车制动系的⼯作可靠性显得⽇益重要。

因此,许多制动法规对制动系提出了许多详细⽽具体的要求。

⿎式制动也叫块式制动,是靠制动块在制动轮上压紧来实现刹车的。

⿎式制动是早期设计的制动系统,其刹车⿎的设计1902年就已经使⽤在马车上了,直到1920年左右才开始在汽车⼯业⼴泛应⽤。

现在⿎式制动器的主流是内张式,它的制动块(刹车蹄)位于制动轮内侧,在刹车的时候制动块向外张开,摩擦制动轮的内侧,达到刹车的⽬的。

相对于盘式制动器来说,⿎式制动器的制动效能和散热性都要差许多,⿎式制动器的制动⼒稳定性差,在不同路⾯上制动⼒变化很⼤,不易于掌控。

⽽由于散热性能差,在制动过程中会聚集⼤量的热量。

制动块和轮⿎在⾼温影响下较易发⽣极为复杂的变形,容易产⽣制动衰退和振抖现象,引起制动效率下降。

另外,⿎式制动器在使⽤⼀段时间后,要定期调校刹车蹄的空隙,甚⾄要把整个刹车⿎拆出清理累积在内的刹车粉。

鼓式刹车实习报告

鼓式刹车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刹车系统作为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驾驶者的生命安全。

鼓式刹车作为传统的刹车形式之一,在汽车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深入了解鼓式刹车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维护保养方法,我于近期在汽车维修厂进行了鼓式刹车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熟悉鼓式刹车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 掌握鼓式刹车的拆装、调试及故障排除方法。

3. 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习内容1. 鼓式刹车结构及工作原理鼓式刹车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刹车鼓、刹车片、刹车蹄、刹车盘、刹车线、刹车蹄臂、刹车轴承等。

刹车工作时,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刹车油通过刹车油管流入刹车蹄臂,推动刹车蹄与刹车鼓接触,产生摩擦力,从而减缓车轮转动,使车辆减速或停车。

2. 鼓式刹车的拆装(1)拆装刹车鼓拆装刹车鼓是鼓式刹车维修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以下为拆装刹车鼓的步骤:① 打开车轮螺丝,将车轮卸下。

② 使用专用工具拆下刹车鼓固定螺栓。

③ 将刹车鼓从刹车鼓座上拆下。

(2)拆装刹车片拆装刹车片是鼓式刹车维修中的常规操作。

以下为拆装刹车片的步骤:① 拆卸刹车鼓,露出刹车片。

② 使用专用工具拆下刹车片固定螺栓。

③ 将刹车片从刹车蹄臂上拆下。

3. 鼓式刹车的调试调试鼓式刹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刹车系统各部件工作正常,提高刹车性能。

以下为调试鼓式刹车的步骤:① 检查刹车油液位,确保充足。

② 检查刹车片磨损情况,如有磨损过快,应及时更换。

③ 调整刹车片间隙,确保刹车片与刹车鼓接触良好。

④ 检查刹车蹄臂、刹车轴承等部件,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4. 鼓式刹车的故障排除鼓式刹车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故障:(1)刹车无力原因:刹车油液位过低、刹车片磨损过快、刹车油泵故障等。

解决方法:检查刹车油液位,补充刹车油;检查刹车片磨损情况,更换刹车片;检查刹车油泵,维修或更换。

(2)刹车异响原因:刹车片与刹车鼓接触不良、刹车轴承损坏等。

鼓式制动器实训报告

鼓式制动器实训报告

鼓式制动器实训报告1. 背景介绍鼓式制动器是一种常见的汽车制动系统,具有稳定性高、制动效果好的特点。

在汽车制动系统中,鼓式制动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鼓式制动器的原理和使用进行实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2. 实训目的本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了解鼓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掌握鼓式制动器的安装和调整方法,并通过实操提升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

3. 实训内容3.1 鼓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鼓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摩擦力将车轮的旋转能量转化为热能,从而达到制动的目的。

具体而言,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液通过制动管路进入鼓式制动器,使制动鼓内的制动片与制动鼓壳产生摩擦,从而减速或停止车轮的旋转。

3.2 鼓式制动器的安装方法鼓式制动器的安装是一个关键步骤,正确的安装能够保证制动器的正常工作。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对车辆进行了抬升,然后拆卸了原来的制动器,并清理了制动鼓和制动片的表面。

接着,我们根据制动器的型号和车辆制造商的要求,安装了新的鼓式制动器,并进行了调整和紧固。

3.3 鼓式制动器的调整方法鼓式制动器的调整是为了保证制动器的良好工作状态。

在实训中,我们通过调整制动踏板的高度、制动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等参数,来达到制动效果的最佳状态。

调整过程中,我们使用了相关工具和仪器,并参考了制动器的调整手册,确保了调整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实训总结通过本次鼓式制动器的实训,我们对鼓式制动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安装和调整的方法。

实训过程中,我们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5. 参考文献•XXX(引用的文献1)•XXX(引用的文献2)•XXX(引用的文献3)以上是本次鼓式制动器实训报告的简要内容。

通过实训,我们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实践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鼓式制动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希望本次实训能够为学生们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制动器设计开题报告

制动器设计开题报告

制动器设计开题报告制动器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制动器是汽车等运输工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通过摩擦力将运动中的车辆减速或停止。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制动器的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旨在探讨制动器设计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案。

二、背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制动器主要有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两种。

盘式制动器由刹车盘、刹车片和刹车钳组成,通过刹车钳将刹车片夹紧刹车盘来实现制动。

鼓式制动器则由刹车鼓、刹车鞋和刹车缸组成,通过刹车缸将刹车鞋推向刹车鼓来实现制动。

两种制动器各有优缺点,本文将针对盘式制动器进行设计。

三、设计目标本次设计的目标是提高盘式制动器的制动效果和耐久性。

通过改进刹车片材料、优化刹车盘结构和改良刹车钳设计,达到更好的制动效果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四、设计方案4.1 刹车片材料的选择刹车片是制动器中最重要的摩擦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制动效果。

传统的刹车片材料主要有有机材料、半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

本设计方案将尝试使用新型复合材料作为刹车片材料,以提高制动效果和耐久性。

4.2 刹车盘结构的优化刹车盘的结构对制动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本设计方案将通过优化刹车盘的散热结构和增加刹车盘的散热面积,提高制动时的散热效果,从而提高制动效果和延长刹车盘的使用寿命。

4.3 刹车钳设计的改良刹车钳是将刹车片夹紧刹车盘的关键部件。

传统的刹车钳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动力分布不均匀、易生锈等。

本设计方案将采用新型刹车钳设计,通过优化刹车钳的结构和材料,提高制动力的分布均匀性和刹车钳的耐腐蚀性。

五、预期效果通过以上设计方案的实施,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5.1 提高制动效果:新型刹车片材料的使用和刹车盘结构的优化将提高制动器的制动效果,减少制动距离,提高安全性。

5.2 延长使用寿命:刹车盘散热结构的优化和刹车钳设计的改良将延长制动器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频率,降低维修成本。

5.3 提高耐腐蚀性:新型刹车钳材料的使用将提高制动器的耐腐蚀性,减少锈蚀现象,延长使用寿命。

汽车鼓式制动器有限元分析程序开题报告

汽车鼓式制动器有限元分析程序开题报告
SY-025-BY-3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题目名称 杜宏磊 赵雨旸 系部 职称 汽车工程系 副教授 从事 专业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交通工程 B04-16 是否外聘 □是 √ 否
汽车鼓式制动器有限元结构分析
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的目的、依据和意义
1、研究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已经进入普通家庭,人们对汽车在安全性、舒适性方面的要求 已迅速向国际水平靠拢。汽车的噪声问题,特别是制动器噪声问题,已日益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广泛 关注。在国外,汽车制动器的噪声问题已成为汽车工程技术中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制动器 噪声机理及降噪研究具有相当大的实用价值。 汽车制动器通常分为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两种。鼓式制动器因其结构紧凑,性能可靠,制 动功率大,成本低在卡车和大中型客车中广泛应用。尽管鼓式制动器技术成熟,使用方便,但由于 环保要求的提高及汽车使用者对于乘用舒适性的要求, 制动噪音问题仍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 题。 汽车制动噪声的研究已在国内外学者中引起了极大的重视。早在 70 年代,美国学者就对汽车 盘式制动器的尖叫声做了试验研究,至今仍是研究的课题之一。此后,日、法、德等国研究人员也 对制动器的振动和噪声做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这些研究表明,制动尖叫噪声是一种最常见的摩擦 形式, 它发生在盘式制动器的振动中。 而分析尖叫噪声的随机特性一直是许多研究者所追求的目标。 国内从 80 年代末开始进行鼓式制动器制动噪声的研究。主要研究单位有清华大学、长春汽车研究 所、东风汽车公司等。主要开展的工作是探讨制动鼓的高频尖叫噪声产生的机理及影响因素,根据 实验结果来描述制动噪声的特征,结合对衬片摩擦特性和机械特性的研究及制动器部件的运动分 析,提出降低噪声的途径。
对 鼓 式 制 动 器 的 鼓 和 蹄 进

工作报告之汽车制动器开题报告

工作报告之汽车制动器开题报告

汽车制动器开题报告【篇一:制动器开题报告】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制动器主要有摩擦式、液力式和电磁式等几种形式。

电磁式制动器虽有作用滞后性好、易于连结并且接头靠谱等长处,但因本钱高,只在一局部总质量较大的商用车上用作车轮制动器或缓减速器;液力式制动器一般只用作缓速器。

目前宽泛使用的仍为摩擦式制动器。

摩擦式制动器按摩擦副结构形式不一样,可分为鼓式、和盘式和带式三种。

带式制动器只用作中央制动器;鼓式和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形式有多种。

汽车是此刻交通工具顶用的最多、最广泛、也是运动得最方便的交通工具。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底盘上的一个重要系统,它是限制汽车运动的装置,而制动器又是制动系中直接作用限制汽车运动的一个重点装置,是汽车上最重要的安全件。

汽车的制动性能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跟着公路业的快速展开和车流密度的日趋增大,人们对安全性、靠谱性、的要求愈来愈高,为保证人身和车辆安全,一定为汽车装备十分靠谱的制动系统。

车辆内行驶过程中要屡次进行制动操作,因为制动性能的利害直接关系到交通和人身安全,所以制动性能是车辆特别重要的性能之一,改良汽车的制动性能一直是汽车设计制造和使用部门的重要任务。

此刻汽车广泛采纳的摩擦式制动器的实质工作性能是整个制动系中最复杂最不稳固的要素,所以改进制动器的机构、解决限制其性能的突出问题拥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行驶的一个重要主动安全系统,其性能的利害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有侧重要影响。

跟着汽车的行驶速度和路面状况复杂程度的提升,更为需要高性能、长寿命的制动系统。

制动器是制动系统顶用以产生阻挡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向的力的零件,除各样缓速装置之外,几乎都是利用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作用产生制动力矩的摩擦制动器。

二、课题研究现状及剖析1 制动器的展开对制动器的初期的研究重视于试验研究其摩擦特征,跟着用户对其制动性能和使用寿命要求的不停提升,有关其根基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也在深入进行。

鼓式制动器温降试验与仿真模拟研究的开题报告

鼓式制动器温降试验与仿真模拟研究的开题报告

鼓式制动器温降试验与仿真模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鼓式制动器是车辆制动系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制动器。

其通过摩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摩擦力,将车轮减速甚至停止,实现车辆的制动。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制动,鼓式制动器会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导致制动器温度快速升高。

制动器温升不仅会影响制动性能,还可能导致制动器失灵、制动距离延长等严重后果。

因此,研究鼓式制动器的温降特性对于提高车辆制动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和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鼓式制动器的温降特性,并分析制动器温度对制动性能的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1)根据实际制动工况,设计鼓式制动器温降试验方案。

(2)利用试验数据,分析鼓式制动器的温升规律,并建立温度-时间曲线。

(3)建立鼓式制动器的温降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

(4)分析制动器温度对制动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制动器散热系统的优化方法。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鼓式制动器的温降特性和制动性能,为车辆制动系统的优化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还可以为制动器温度控制、制动性能评估等方面提供参考,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1)实验:采用真实车辆或试验台模拟车辆,按照设定的工况测试制动器温度变化,获得实验数据。

(2)数学模型:根据试验数据建立鼓式制动器的温降数学模型,分析制动器温度变化的规律。

(3)仿真模拟:利用ANSYS等仿真软件,对制动器温度变化进行仿真模拟,验证数学模型的准确性。

五、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通过实验和仿真模拟,建立鼓式制动器的温降特性数学模型,并分析制动器温度对制动性能的影响。

同时,本研究还预期将探讨制动器散热系统的优化方法,为提高制动性能和可靠性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路宝汽车后轮制动器的设计院系名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学生姓名:导师姓名:开题时间:指导委员会审查意见:签字:年月日一、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制动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极为重要的一个系统,既可以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又可保证停车后的汽车能驻留原地不动。

对汽车起到制动作用的是作用在汽车上,其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

作用在行驶汽车上的滚动阻力、上坡阻力、空气阻力都能对汽车起到制动作用,但这些外力的大小都是随机的、不可控制的。

因此,汽车上必须装设一系列专门装置,以便驾驶员能根据道路和交通等情况,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对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对汽车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

这种可控制的对汽车进行制动的外力称为制动力,相应的一系列专门的装置即称为制动装置。

由此可见,汽车制动系对于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停车的可靠性和运输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和车速的提高以及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汽车制动系的工作可靠性显得日益重要。

因此,许多制动法规对制动系提出了许多详细而具体的要求。

鼓式制动也叫块式制动,是靠制动块在制动轮上压紧来实现刹车的。

鼓式制动是早期设计的制动系统,其刹车鼓的设计1902年就已经使用在马车上了,直到1920年左右才开始在汽车工业广泛应用。

现在鼓式制动器的主流是内张式,它的制动块(刹车蹄)位于制动轮内侧,在刹车的时候制动块向外张开,摩擦制动轮的内侧,达到刹车的目的。

相对于盘式制动器来说,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效能和散热性都要差许多,鼓式制动器的制动力稳定性差,在不同路面上制动力变化很大,不易于掌控。

而由于散热性能差,在制动过程中会聚集大量的热量。

制动块和轮鼓在高温影响下较易发生极为复杂的变形,容易产生制动衰退和振抖现象,引起制动效率下降。

另外,鼓式制动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定期调校刹车蹄的空隙,甚至要把整个刹车鼓拆出清理累积在内的刹车粉。

当然,鼓式制动器也并非一无是处,它造价便宜,而且符合传统设计。

四轮轿车在制动过程中,由于惯性的作用,前轮的负荷通常占汽车全部负荷的70%-80%,前轮制动力要比后轮大,后轮起辅助制动作用,因此轿车生产厂家为了节省成本,就采用前盘后鼓的制动方式。

不过对于重型车来说,由于车速一般不是很高,刹车蹄的耐用程度也比盘式制动器高,因此许多重型车至今仍使用四轮鼓式的设计。

二、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汽车制动器是指产生阻碍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制动力)的部件,其中也包括辅助制动系统中的缓速装置。

除了竞赛汽车上才装设的、通过张开活动翼板以增加空气阻力的空气动力缓速装置以外,一般制动器都是通过其中的固定元件对旋转元件施加制动力矩,使后者的旋转角速度降低,同时依靠车轮与路面的附着作用,产生路面对车轮的制动力,以使汽车减速。

凡是利用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作用产生制动力矩的制动器,都称为摩擦制动器。

目前,汽车所用都制动器几乎都是摩擦式的,可分为鼓式和盘式两大类。

鼓式制动器摩擦副中的旋转元件为制动鼓,其工作表面为圆柱面;盘式制动器的旋转元件则为旋转的制动盘,以端面为工作表面。

旋转元件固装在传动系统的传动轴上,即制动力矩分别直接作用于两侧车轮上的制动器。

鼓式制动器有内张型和外束型两种。

前者的制动鼓以内圆柱面为工作表面,在汽车上应用广泛;后者制动鼓的工作表面则是外圆柱面,目前只有极少数汽车用作驻车制动器。

内张型鼓式制动器都采用带摩擦片的制动蹄作为固定元件。

位于制动鼓内部的制动蹄在一端承受促动力时,可绕其另一端的支点向外旋转,压靠到制动鼓内圆柱面上,产生摩擦力矩(制动力矩)。

凡对蹄端加力使蹄转动的装置,统称为制动蹄促动装置。

鼓式制动器根据其结构都不同,又分为:双向自增力蹄式制动器、双领蹄式制动器、领从蹄式制动器、双从蹄式制动器。

其制动效能依次降低,最低是盘式制动器;但制动效能稳定性却是依次增高,盘式制动器最高。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盘式制动器被普遍使用。

但由于为了提高其制动效能而必须加制动增力系统,使其造价较高,故低端车一般还是使用前盘后鼓式。

用来让轮胎与地面加大摩擦系数的设备,主要分为鼓式和碟式,也是用来驻车用的,鼓式迅间制动力度大,但发热后制动力下降得快;碟式制动技术性大,迅间制动力不够鼓式的大,但发热后还是可以保持较为良好的制动较果,而且高级的碟式杀车有6个刹车泵,可以做好很好的制动较果,所以现代小车都是采用碟式制动器。

汽车上一般都设有脚制动和手制动两套独立的制动机构。

使用制动的目的是强制汽车迅速减速直至停车,或在下坡时维持一定车速,另外,还可用来使停歇的汽车可靠地保持在原地不溜滑。

在行车中,正确使用制动,不仅有利于保证行车安全,而且有利于节约燃料,减少轮胎磨损,防止机件损坏。

驾驶员按照自己的目的或针对已发现的情况,为停车采取的提前减速制动措施,称预见性制动。

方法是迅速抬起油门踏板,充分利用发动机的牵制作用,同时轻踩制动踏板,使汽车降低车速。

当汽车接近停止时,踏下离合器踏板,将变速器挡位置于空挡,将车平稳地停在预定的位置上。

自刹作用:鼓式刹车有良好的自刹作用,由于刹车来令片外张,车轮旋转连带着外张的刹车鼓扭曲一个角度(当然不会大到让你很容易看得出来)刹车来令片外张力(刹车制动力)越大,则情形就越明显,因此,一般大型车辆还是使用鼓式刹车,除了成本较低外,大型车与小型车的鼓刹,差别可能祗有大型采气动辅助,而小型车采真空辅助来帮助刹车。

成本较低:鼓式刹车制造技术层次较低,也是最先用于刹车系统,因此制造成本要比碟式刹车低。

7100型路宝轿车后轮鼓式制动器为领从蹄式。

领从蹄式制动器的每块蹄片都有自己的固定支点,而且两固定支点位于两蹄的同一端。

张开装置有两种形式,第一种用凸轮或楔块式张开装置。

其中,平衡凸块式和楔块式张开装置中的制动凸轮和制动楔块是浮动的,故能保证作用在两蹄上的张开力相等。

非平衡式的制动凸轮的中心是固定的,所以不能保证作用在两蹄上的张开力相等。

第二种用两个活塞直径相等的轮缸(液压驱动),可保证作用在两蹄上的张开力相等。

领从蹄式的制动器的效能和效能稳定性,在各式制动器中居中游;前进、倒退行驶的制动效果不变;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附装驻车制动驱动机构;易于调整蹄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

但领从蹄式制动器也有两蹄片上的单位压力不等(在两蹄上摩擦衬片面积相同的条件下),因而两蹄片衬片磨损不均匀、寿命不同的缺点。

此外,因只有一个轮缸,两蹄必须在同一驱动回路作用下工作。

领从蹄式制动器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乘用车和总质量较小的商用车的后轮制动器用得较多三、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基本内容针对7110型路宝轿车后轮鼓式制动器进行研究,并查询该车型制动器相关资料、规范和技术标准,从功用及设计的角度进行方案论证。

对鼓式制动器进行结构分析、设计计算和强度校核,最后利用AutoCAD制图完成设计。

2、解决的主要问题完成鼓式制动器类型的确定:完成制动鼓制动底板制动蹄片回位弹簧的设计;完成组装成总成的分析设计。

查阅相关资料得路宝HFJ7100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如下:整备质量 (kg):920 满载质量 (kg):1270长∕宽∕高(mm):3588*1563*1533车厢形式:两厢车门数(门):5 载客数(人):5油箱容积 (L):40后备箱容积 (L):186 后排座椅放倒后容积(L):186轴距 (mm):2335 最小转向半径 (m):4.75 前轮距∕后轮距 (mm):1360∕1355最小离地间隙 (mm):150 风阻系数:0.32 轮胎规格:前轮:165/65 R13 后轮:165/65 R13四、技术路线或研究方法1、技术路线设计时将会收集到实际数据作为设计基准,然后根据国家标准按照曾经做过的机械设计的标准步骤进行设计。

包括尺寸数据的计算以及校核,再确认数据无误后利用AutoCAD应用软件进行实际的绘图和设计。

初步设想:在轿车制动鼓上,一般只有一个轮缸,在制动时轮缸受到来自总泵液力后,轮缸两端活塞会同时顶向左右制动蹄的蹄端,作用力相等。

但由于车轮是旋转的,制动鼓作用于制动蹄的压力左右不对称,造成自行增力或自行减力的作用。

因此,业内将自行增力的一侧制动蹄称为领蹄,自行减力的一侧制动蹄称为从蹄,领蹄的摩擦力矩是从蹄的2~2.5倍,两制动蹄摩擦衬片的磨损程度也就不一样。

为了保持良好的制动效率,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要有一个最佳间隙值。

随着摩擦衬片磨损,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增大,需要有一个调整间隙的机构。

过去的鼓式制动器间隙需要人工调整,用塞尺调整间隙。

现在轿车鼓式制动器都是采用自动调整方式,摩擦衬片磨损后会自动调整与制动鼓间隙。

当间隙增大时,制动蹄推出量超过一定范围时,调整间隙机构会将调整杆拉到与调整齿下一个齿接合的位置,从而增加连杆的长度,使制动蹄位置位移,恢复正常间隙。

轿车鼓式制动器一般用于后轮(前轮用盘式制动器)。

鼓式制动器除了成本比较低之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便于与驻车(停车)制动组合在一起,凡是后轮为鼓式制动器的轿车,其驻车制动器也组合在后轮制动器上。

这是一个机械系统,它完全与车上制动液压系统是分离的:利用手操纵杆或驻车踏板(美式车)拉紧钢拉索,操纵鼓式制动器的杠件扩展制动蹄,起到停车制动作用,使得汽车不会溜动;松开钢拉索,回位弹簧使制动蹄恢复原位,制动力消失。

2、研究方法首先进行制动器的结构方案分析确定,然后进行制动器主要参数的确定,并根据所查得到的相关的技术参数进行制动器的设计与计算、校核,并根据计算所得的数据进行绘图。

五、进度安排第1-2周;调研,资料收集,完成开题报告。

第3-5周:分析收集到的资料,提出最优设计方案,进行相关计算。

第6-8周:绘制制动器总装配图及零部件图的草图。

第9-12周:绘制制动器的总装配图及零件图,撰写设计说明书。

第13-15周:完成设计,提交指导老师审核修改。

第16周:提交系里评阅并修改,准备答辩。

第17周:毕业设计答辩。

六、主要参考文献[1] 王望予. 汽车设计(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 刘维信. 汽车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3] 陈家瑞. 汽车构造(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4] 汽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汽车工程手册(设计篇)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5]刘维信. 机械最优化设计(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6] 余志生. 汽车理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7] 刘惟信. 机械可靠性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8] 付百学. 汽车试验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9] 张静双,吴永梅,巍义,董士琦,朱天燕.中国学术期刊,2004[10] 刘延安,赖源生,邓兆祥,方凯,朱攀. 中国学术期刊,2000[11] 唐宇民. 汽车转向制动系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1[12] 齐志鹏.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原理及检修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13] 刘惟信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分析与设计计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4] 孟少农汽车设计方法论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15] 孙仁云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6] 章燕申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17]吴宗泽机械零件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8] 清华大学教研组汽车的制动性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9] [美]L.鲁道夫编汽车制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M].张蔚林,陈名智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5[20][德]耶尔森·莱姆帕尔著.汽车底盘基础[M].张洪欣,余桌平译. 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21] A.Czinczel,A.Stegmanier.Braking Systems with ABS for Passenger Cars.Bosch Co Ltd[22] John Fenton.Handbook of Automotive Powertrains and Chassis Design.London and Bury st Edmunds,UK: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Publishiing Limited,1998[23] Rodolf Limpert. Brake Design and Safety (Second Edition).Warrendale,PA,USA:SAE,Inc 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