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循环系统

合集下载

成人专升本临床医学组织胚胎学习题三

成人专升本临床医学组织胚胎学习题三

目录第10章循环系统 (2)第11章皮肤 (8)第12章免疫系统 (13)第13章内分泌系统 (20)第14章消化管 (27)第10章循环系统复习题一、判断题1、中动脉管壁的中膜是由40~70层平滑肌组成。

2、大动脉管壁中有多层弹性膜和大量的弹性纤维,故称之弹性动脉。

3、蒲肯野纤维由特化的心肌纤维构成,主要位于心内膜下层。

4、动脉和静脉壁内的营养血管分布于内膜、膜、外膜三层内。

5、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不含核的部分很薄,有许多贯穿细胞的窗孔,内皮细胞基底部有不连续的基膜。

6、从微动脉到小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的血循环,称谓微循环,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7、有孔毛细血管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肺、各种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

8、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胞质中含有许多吞饮小泡,内皮细胞间连接紧密,基膜完整,主要分布于胃肠黏膜、内分泌腺等。

9、内皮细胞是毛细血管中具有分化能力的细胞,在血管生长和再生时可分化为平滑肌纤维和成纤维细胞。

10、与相应的动脉相比,静脉管壁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分界不明。

11、血窦是毛细血管的一种,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肌肉组织等。

13、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分泌某些调节因子和物质转换等重要生理功能。

*14、体内所有血管的内皮细胞都是扁平的。

*15、心脏传导系统位于心内膜下层,是由特殊的心肌纤维构成的。

二、单选题1、下列关于大动脉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管径粗 B.管壁厚C.有大量弹性结构D.内弹性膜和外弹性膜明显E.中膜的弹性膜最发达2、血窦不存在于A.肝脏 B.脾脏 C.骨髓D.脑 E.肾上腺3、中动脉的结构特点是A.内膜较厚 B.内外弹性膜不明显C.中膜的弹性结构发达D.中膜的环形平滑机发达E.三层膜分界不明显4、与大动脉相比,大静脉的特点是A.三层膜分界明显B.中膜中弹性结构发达C.中膜中平滑机发达D.外膜厚并有纵形平滑肌束E.内膜较厚5、心脏窦房结位于A.左心房的心外膜 B.右心房的心外膜.C.左心室的心外膜 D右心室的心外膜E.左心室的心内膜6、以下关于毛细血管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连续性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间有紧密连接B.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基膜均有孔C.窦状毛细血管的基膜不完整D.窦状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上有孔E.血窦内皮细胞之间有间隙7、下列关于血窦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管腔大而不规则B.内皮细胞之间有间隙C.内皮细胞上有孔D.有一层环形平滑肌E.分布于肝脏、脾脏、骨髓等部位。

工程热力学 第十章 制冷循环

工程热力学 第十章 制冷循环
35
制冷剂其他性质
❖对环境友善 ❖安全无毒 ❖ 溶油性好,化学稳定性好
36
制冷剂种类
(1)无机化合物:氨R717、水R718、二氧 化碳R744、二氧化硫R764等。
(2)氟里昂:氟里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饱 和烃类)的卤族衍生物的总称,最常用的 有R12、R22、R14和R134a等。
(3)混合溶液: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制 冷剂按一定比例相互溶解而成的混合物。 主要有R502(R22和R115)、R407C (R32/R125/R134a)。
2-3 为过 热 蒸 气 在 冷 凝 器 中定压放热被冷凝的过程;
3-4 为饱 和 液 体 在 节 流 阀 中节流、降压、降温的过 程;
4-1 为湿 饱 和 蒸 气 在 蒸 发
器中定压吸热、汽化的过
程。
22
制冷系数
c
qo wnet
qo h1-h3 qk-qo h2-h1
T1 T4 T2 T1
20
压缩蒸气制冷循环
用低沸点物质(大气压 下的沸点低于0℃)作为工 质(制冷剂),利用其在 定压下汽化和凝结时温度 不变的特性实现定温放热 和定温吸热,可以大大提 高制冷系数;制冷剂的汽 化潜热较大,因此制冷量 大。
21
压缩蒸气制冷循环
1-2 为从 蒸 发 器 中 出 来 的 蒸气在压缩机中被可逆绝 热压缩的过程;
(4)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制冷剂有甲烷、
乙烷、丙烷、乙烯、丙烯和异丁烷R600a
等。
37
课后思考题
❖压缩蒸气制冷循环采用节流阀来代替膨胀 机,压缩空气制冷循环是否也可以采用这 种方法?为什么?
❖对逆向卡诺循环而言,冷、热源温差越大, 制冷系数是越大还是越小?为什么?

工程热力学-第十章-蒸汽动力装置循环.讲课教案

工程热力学-第十章-蒸汽动力装置循环.讲课教案

■汽轮机的相对内部效率 T 实际作功与理论作功之比,
T
h1 h2act h1 h2
一般为0.85~0.92。
■耗汽率(steam rate)
输出单位功量的耗汽量称为耗汽率,单位为 k g / J
工程上常用 kg/(kWh) 。
●理想耗汽率:d 0 D /P 0 1 /w T 1 /( h 1 h 2 ) ●实际耗汽率:d i D /P i 1 /w T ,a c t 1 /( h 1 h 2 a c t)
(2)吸热量不变,热效率: iw net,act/q10.3972
实际耗汽率:d i 1 /( h 1 h 2 a c t) 7 .5 9 7 1 0 7 k g /J
(3)作功能力损失
查水和水蒸汽图表,得到:
新蒸汽状态点1:s16.442kJ/(kgK ),h13426kJ/kg
乏汽状态点
胀到状态2,然后进入冷凝器,定压放热变为饱和水2
再经水泵绝热压缩变为过冷水4,也进入回热器。
在回热器中, kg的水蒸汽 0 1 和(1 )kg的过
冷水4混合,变为1kg的饱和水 0 1 。然后经水泵绝热压
缩进入锅炉,定压吸热变为过热蒸汽,开始新的循
环。
2、回热循环分析
■抽汽量
能量方程(吸热量=放热量):
说明:质量不同,因此不能直接从T-s图上判断热量的 变化。
●热效率(提高):
t wnet / q1
锅炉给水的起始加热
温度由 2 提高到 0 1 ,平均
吸热温度提高,平均放热 温度不变,热效率提高。
吸热量:
q 1 h 1 h 4 h 1 ( h 3 w p ) h 1 ( h 2 w p ) 3 2 7 1 . 2 2 k J / k g

第十章 蒸汽动力循环装置

第十章 蒸汽动力循环装置

热效率:
b
c
2
0
图10-9 再热循环的T-s图
s
四、再热压力对循环热效率大小的影响
T
1
T1
1
1
T 1'
5
T1
T 1"
4
6
T2
3 2 2'
2
s
蒸汽再热循环的实践
再热压力 pb=pa0.2~0.3p1 p1<10MPa,一般不采用再热 10、12.5、20、30万机组,p1>13.5MPa,一次再热
目录
第十章 10-1 10-2 10-3
蒸汽动力循环装置
简单蒸汽动力装置循环(朗肯循环) 再热循环 回热循环
10-4* 热电合供循环
10-5* 几种与蒸汽有关的动力循环

教学目标:掌握蒸汽动力循环及其计算方法。

知识点:蒸汽动力基本循环;朗肯循环;回热循环与再热循
环;热电循环;蒸汽—燃气联合循环。
发 电 机
T
2
q2
P
3(2’)
图10-2 简单蒸汽动力装置流程示意图
实际的蒸汽动力循环都是以 朗肯循环为基础的。
1
四个主要装置: 锅炉 汽轮机 凝汽器 给水泵
q1
锅 炉
B
T
汽 轮 机
2
发 电 机
q2
凝汽器 给水泵
4 C
P
3(2’)
图10-2 简单蒸汽动力装置流程示意图
1—2:汽轮机中绝热膨胀
2—3:冷凝器中定压冷凝 3—4:给水泵中绝热压缩
10-3
回热循环
对于一级抽汽回热循环,每千克状态
为1的新蒸汽绝热膨胀到状态01(p01,t01),

第10章 三羧酸循环(孙军)

第10章 三羧酸循环(孙军)

目录

根据上述实验观察和一些其他的证据,Krebs得出 一个结论:上述有机三羧酸和二羧酸可以以一个 符合化学逻辑的序列排列。因为用丙酮酸和草酰 乙酸与肌组织共同孵育,即可导致溶液介质中柠 檬酸的堆积,所以Krebs推理这一系列反应是以循 环的方式而不是以线性的方式存在,即它的开始 和结尾是连在一起的。

TCA循环中的酶在线粒体中是以多种酶组成的 复合体形式存在,这种酶复合体被称为代谢区 室(metabolons),它在细胞内能够有效地将 代谢中间产物从一种酶传递给另一种酶。这些 复合体具有高效介导中间产物流通的功能,因 此也可影响代谢的速率。
目录
第四节 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Physiologic Significance of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 此步反应由琥珀酸脱氢酶催化,其辅酶是 FAD,是三羧酸循环中唯一与内膜结合的 酶。
目录
(七)延胡索酸加水生成苹果酸
• 延胡索酸酶催化此步反应
目录
(八) 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

苹果酸脱氢酶催化此步反应,辅酶是NAD+。
目录
H2O
H2O

NADH+H+ NAD+ CoASH

H2O

ADP
①柠檬酸合酶 ②顺乌头酸酶 ③异柠檬酸脱氢酶 ④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GTP GDP ⑤琥珀酰CoA合成酶 核苷二磷酸激酶 ⑥琥珀酸脱氢酶 ⑦ ⑦延胡索酸酶 ⑧苹果酸脱氢酶 H2O FADH ⑧ ⑥
目录

TCA循环最初只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假说。随 后,在体外对参与循环中酶的研究证实并阐明了 该循环的细节。但是这些酶是否在完整的活细胞 的循环中真正发挥功能?细胞内该循环的效率是 否足以解释动物组织中葡萄糖氧化的效率?这些 问题已经通过用同位素标记的代谢物研究(如丙 酮酸或乙酸酯分子中特定碳原子的 13C或 14C标记 等同位素示踪实验),证实TCA循环确实以很高 的效率在活细胞中存在。现在TCA循环已被公认 为是营养物分解代谢的必经途径。

主管护师资格考试-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专业知识

主管护师资格考试-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专业知识

2019专业知识-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A11、有可能使血液黏稠度增加的先天性心脏病是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肺动脉狭窄2、动脉导管未闭外科手术结扎的适宜年龄,以下哪种说法更确切A、1岁以内B、5~9岁C、1~6岁D、10岁后E、12岁3、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时出现的差异性发绀明显的是A、右上肢青紫B、左上肢青紫C、头面部青紫D、下肢青紫E、上半身青紫4、法洛四联症常见并发症是A、脑栓塞B、左心衰竭C、脑炎D、急性上呼吸道感染E、充血性心力衰竭5、法洛四联症不应出现的症状是A、蹲踞B、贫血C、突然晕厥D、杵状指E、活动耐力下降6、法洛四联症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A、呼吸困难B、活动耐力下降C、晕厥D、青紫E、蹲踞7、预防法洛四联症小儿缺氧发作,宜选用的药物是B、地高辛C、螺内酯D、普萘洛尔E、布洛芬8、脉压增大伴有周围血管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肺动脉狭窄E、法洛四联症9、用药物可能治愈的先天性心脏病是A、法洛四联症B、动脉导管未闭C、肺动脉瓣狭窄D、室间隔缺损E、房间隔缺损10、采用吲哚美辛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最佳年龄段是A、新生儿期B、学龄期C、青春期D、幼儿期E、学龄前期11、法洛四联症患儿喜蹲踞位是因为A、心脑供血量增加B、缓解漏斗部痉挛C、腔静脉回心血量增加D、休息,缓解疲劳E、增加循环阻力,减少右向左分流血量12、动脉导管未闭的杂音特点是A、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B、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Ⅳ级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C、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D、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及Ⅱ~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E、肺动脉瓣区可闻及响亮的喷射性全收缩期杂音二、A21、患儿,男,3岁,疲乏无力伴心前区不适2天,患儿一周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体检发现心脏扩大,心动过速,早搏,第一心音低钝。

大学精品课件:第10章 三羧酸循环

大学精品课件:第10章 三羧酸循环
第 十 章
三羧酸循环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的发现
Discovery of the Citric Acid Cycle
2
一、三羧酸循环是三类营养物质氧化分解的 (共同)第二阶段
* 营养物在生物体内氧化的一般过程 糖原 三酯酰甘油 蛋白质
5

1937 年, Hans Krebs 利用鸽子胸肌(这块肌
肉在飞行中有相当高的呼吸频率,因此特别适合
于氧化过程的研究)的组织悬液,测定了在不同 的有机酸作用下,丙酮酸氧化过程中的耗氧率, 首次提出在动物组织中丙酮酸氧化途径的假说。
6

Albert Szent-Gyorgyi等已经发现动物肌肉组
葡萄糖 脂酸 + 甘油 氨基酸
乙酰CoA
TCA 循环
CO2 2H
3
ADP+Pi
ATP
H2O
呼吸链

在真核生物,TCA循环在线粒体中进行, 与呼吸链在功能和结构上相偶联。
4
二、Krebs发现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亦称柠檬酸循环
(citric acid cycle),这是因 为循环反应中的第一个中间产物是 一个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 。由于 Krebs 正式提出了三羧酸循环的 学说,故此循环又称为 Krebs 循 环。
GDP
ADP
ATP
(六)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
• 由琥珀酸脱氢酶催化,其辅酶是FAD,是三羧酸 循环中唯一与内膜结合的酶。
20
(七)延胡索酸加水生成苹果酸
• 延胡索酸酶催化此步反应
21
(八)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

苹果酸脱氢酶催化,辅酶是NAD+。

第9章 循环系统

第9章  循环系统

第10章循环系统[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蒲肯野纤维位于A.心室的内皮下层B.心室的心内膜下层C.心房的心肌层浅部D.心肌层深部E.心房的心内膜下层2、心脏传导系统的细胞实际上是A.感觉上皮细胞B.特殊的心肌细胞C.特殊的神经细胞D.特殊的运动神经元E.神经胶质细胞3、随动脉管腔逐渐减少,管壁各层中变化最大的是A.内膜B.中膜C.内皮下层D.内弹性膜E.外膜4、弹性动脉是指A.大动脉B.中动脉C.小动脉D.微动脉E.以上均不是5、大动脉管壁的主要结构特点是A.弹性膜和弹性软骨多B.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多C.弹性膜和弹性纤维多D.弹性膜和平滑肌纤维多E.弹性纤维多6、毛细血管的构成是A.内膜、中膜和外膜B.内皮、基膜和1~2层平滑肌C.内皮和基膜D.内皮、基膜和少量周细胞E.内皮和少量结绨组织7、有孔毛细血管存在于A.肌组织B.中枢神经系统C.肺D.胃肠粘膜E.肝8、周细胞主要分布在A.微动脉内皮外B.小动脉内皮与基膜间C.微静脉内皮外D.小静脉内皮与基膜间E.毛细血管内皮与基膜间9、大动脉中膜基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胶原蛋白B.弹性蛋白C.硫酸软骨素D.硫酸角质素E.肝素10、心脏窦房结位于A.左心房心外膜B.右心房心外膜深部C.右心房心内膜下层D.左心房心内膜下层E.左心房心外膜深部11、心血管系统各段管壁共有的成分A.内皮B.内弹性膜C.外弹性膜D.平滑肌E.间皮12、中动脉调节血流量的主要结构基础A.内弹性膜发达B.内弹性膜明显C.中膜弹性纤维发达D.中膜平滑肌发达E.外膜胶原纤维丰富13、以下哪一种器官或组织的毛细血管网较稀疏A.肾B.肺C.肝D.内分泌腺E.肌腱二、判断题1、分布在心脏腔面和外表面的上皮均为单层扁平上皮2、心脏传导系统的细胞均属心肌细胞3、紧接毛细血管的微静脉称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其管壁结构与毛细血管相似,但管径略粗;在有的部位,其内皮细胞间隙较大,通透性较大,有物质交换功能.4、毛细血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细胞的基底面附着在基膜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 章循环系统
一、选择题(单选题)
1•关于连续毛细血管结构特征哪项错误?E
A内皮细胞是连续的B胞质内含吞饮小泡多C相邻细胞间有10-2Onm的间隙D 内皮间隙常有紧密连接圭寸闭E内皮基底面有薄层不连续基膜
2•有孔毛细血管与连续毛细血管的主要区别是E
A内皮细胞为连续的E内皮细胞薄,有许多小孔C基膜薄而连续
D胞质内含吞饮小泡E内皮外周细胞少
3•关于血窦的结构特点哪项错误?E
A腔大壁薄E形状不规则C内皮细胞间有较大间隙
D基膜可为不连续的E内皮细胞有吞噬功能
4.心传导系统是E
A 交感神经纤维在心内的分支
B 副交感神经纤维在心内的分支
C肽能神经纤维在心内的分支D躯体神经纤维在心内的分支
E 特殊的心肌纤维
5.连续毛细血管分布于D
A胰岛B肾小体C肝脏D肌肉E胃肠粘膜
6.下列哪个器官无血窦?A
A淋巴结B脾脏C肝脏D肾上腺E骨髓
7.在整个循环管道的管壁内恒定存在的结构是 E
A内弹性膜B成纤维细胞C平滑肌细胞D内皮和基膜E内皮8•有孔毛细血管分布于E
A肺B结缔组织C肌组织D中枢神经E胰岛
8.毛细血管横断面的一般结构是C
A 1〜2层内皮细胞附在基膜上,基膜外有外膜细胞。

B 1〜2层内皮细胞附在基膜上,基膜外有周细胞。

C 1〜3个内皮细胞附在基膜上,基膜与内皮细胞间有周细胞。

D 1〜3 个内皮细胞附在基膜上,外包有卫星细胞。

E 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相间排列,附着于基膜上。

9.下列哪些部位的毛细血管无基膜?B
A心肌B肝血窦C胃肠粘膜D脾血窦E肾血管球
10.无毛细血管分布的组织是B
A 骨骼肌
B 软骨组织
C 平滑肌
D 肌腱
E 韧带
11.毛细血管丰富的组织是B
A平滑肌B心肌C硬脑膜D肌腱E骨组织
12.血管壁的一般结构可分为E
A内皮、中膜、外膜E内膜、中膜、外膜C内弹性膜、中膜、外膜D内皮、内弹性膜、外膜E内膜、中膜、外弹性膜
13.关于动脉内弹性膜的特征哪项错误?C
A为内膜与中膜的分界E横断面常呈波浪状C为胶原蛋白组成
D其上有许多小孔E中动脉的内弹性膜较发达
14•中动脉的内膜组成依次为A
A内皮、内皮下层、内弹性膜E内皮、内膜下层、内弹性膜
C内皮、内弹性膜、内膜下层D内皮、内皮下层、内膜下层
E内皮、基膜、内皮下层
15.关于中动脉中膜的组成成分哪项错误?E
A平滑肌E成纤维细胞C胶原纤维D弹性纤维E基质
16.关于大动脉的结构特征哪项错误?A
A外膜厚,外弹性膜明显E内皮下层含平滑肌细胞
C中膜由大量弹性膜和一些平滑肌组成D内膜与中膜分界不明显E外膜中有小血管
17.引起心脏收缩的起搏细胞是C
A移行细胞E神经节细胞CP细胞D束细胞E外膜细胞
18.关于心外膜哪项错误?E
A被覆在心脏外面E常含脂肪组织C为浆膜
D含血管和神经E是心包壁层
20.大动脉中膜内的胶原纤维来自D
A外膜渗入E间充质细胞C血浆D平滑肌细胞E以上都不对21.循环管道的三层结构中,变化最大的是D
A内皮B内皮和基膜C内皮下层D中膜和外膜E基膜
22.关于窦房结哪项错误?B
A是心脏的起搏点B主要由移行细胞构成C位于心外膜深面
D 毛细血管丰富
E 属于心传导系统
23.关于浦肯野纤维哪项错误?C
A组成房室束及其分支B位于心室壁的心内膜下层C比心肌细胞细而长D 与心室肌相连E肌原纤维少
24.关于心房钠尿肽哪项错误?C
A 有利钠利尿作用
B 有舒张血管和降低血压作用
C 由内皮细胞分泌
D右心房分泌的多E心室也分泌
25.关于中动脉哪项错误?A
A内弹性膜不明显B中膜无弹性膜C管径约为1-10mm
D 可调节到各器官的血流量
E 又称肌性动脉
26.关于小动脉哪项正确?B
A管径小于0.3mmB属于肌性动脉C 一般有外弹性膜
D与血压的调节无关E三层膜均不完整
27.关于静脉的描述哪项错误?A
A所有的静脉都有静脉瓣B外膜较厚C血容量大于动脉
D管壁薄E管腔不规则
二、填空题
1.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而循环系统,除此之外,还包括(淋巴管系统)。

2.根据管径大小,动脉可分为(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和(微动脉)四级。

3.肌性动脉包括(中动脉)和(小动脉)。

这类动脉的结构特点之一是
(中)膜较厚,主要由(环行平滑肌)构成。

4.弹性动脉是指(大动脉),它的主要功能是血液流动(连续均匀),其结构特点是(中)膜很厚,主要由(40-70)层(弹性)膜构成。

5•管径在0.3〜1mm的动脉是(小动脉),它对(局部血流量)及(血压)的调节有重要作用,故与微动脉一起又称(外周阻力)血管。

6.毛细血管在电镜下可分为三种类型为(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窦状毛细血管)。

7.动脉的管壁结构可分为三层(内膜)(中膜)(外膜)。

前者又分为(内皮)(内皮下层)(内弹性膜)。

8.静脉常与相应的动脉伴行,同级动静脉相比,静脉数量(多),管径(大),管壁(薄),弹性(差),所以在切片中静脉壁常(塌陷),管腔形状(不规则)。

9.毛细血管是血液与(周围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10.血窦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和某些(内分泌腺)。

11.心脏壁由(心内膜)(心肌膜)(心外膜)三层构成,前者又分为(内皮)(内皮下)层。

12.组成心脏传导系统的细胞有三种:(起博细胞)(移行细胞)(蒲肯野细胞)。

13.心脏的传导系统,除(窦房结)位于右心房的(心外膜深部)外,其余的(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均分布在(心内膜下层)。

三、名词解释
1.心传导系统(组成、功能)
2.心内膜(位置、结构)
3.周细胞(位置、形状、功能)
4.内弹性膜(分布、成分、意义)
5.心瓣膜(位置、结构、功能)
四、问答题
1.比较动脉和静脉管壁的异同?
2.毛细血管的分类如何,各型毛细血管的分布、结构和功能特点?
3.中动脉管壁结构与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