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巧点拨系列(一)
【作文点拨】如何写好一个你想写的人

【作文点拨】如何写好一个你想写的人写作人物的技巧点拨:(一)从整体上把握一个人在记叙文中,写人占有重要地位。
写人的目的,就是通过具体事例,主要表现人物的性格、精神、品质。
写人先得了解所要写的是怎样的一个人。
把握住人物的特点,才能把人写活,写像,要能表现出一个人的特点,就要了解人,就要拿他和其他人从外貌、举止动作、说话谈吐等方面作比较,尤其要写出他的性格特点,把他和其他人区别开来。
(二)用多种方式表现人写人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正面记叙、侧面记叙,概括记叙、具体记叙,以事写人(一事一人、多事一人、一事多人、多事多人)以情写人。
(三)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1.正面描写(1)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指人物外形,包括容貌、身材、姿态、服饰等的描写。
要针对对象的特点。
肖像描写大多采用直接描摹的方法,但有时也可借助比喻、夸张、反衬,甚至叙述后加上一两句评论。
成功的肖像描写应当能体现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其次要避免千人一面的“脸谱化”,要着力写好眼睛,以显示人物的心灵世界。
(2)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指文章中对人物对话和独白的描写,人物语言要生动贴切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应该是一个人在特定环境中非说不可的话。
(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动作行为的描写。
动作描写要从动态描写中直接显示人物的思想感情。
写得具体生动,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不能落入一个模子。
(4)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神态描写——脸上的表情。
(5)心理描写心理描写用来表现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思想和精神状态。
心理描写常见的手法是:①自我剖析。
在描写前加“我想”“我觉得”等提示语,所想内容用第一人称放引号内。
②作者直接描述。
用第三人称去写人物内心活动,用“他想”“他回忆”等句式。
③对话时独白。
这是指描述者心里与自己对话,或自言自语,表现形式为对话。
什么时候需要心理描写呢?常见有四种情况:一种是人物遇到了矛盾时,一种是遇到某种人物情感变化时,一种是回忆往事时,一种是对未来向往时。
中考作文技法指导之,欲扬先抑+构思技巧+复习指导

《你的叮咛在我耳畔回响》
十五年了,你始终陪伴在我身边,你的叮咛始终在我耳畔回响…… 还记得吗?大雨滂沱,偏偏我要在这天去参加比赛。雨滴从你的发
梢滚落。你把雨伞推给我,温柔的双眸闪着坚定:“别淋湿了。” “别淋湿了。”嗯,你就是我的雨伞。 还记得吗?人潮拥挤…… “别走丢了。” “别走丢了。”嗯,你是终点, 我还去哪呢? 还记得吗?泪光闪烁,我考试失利…… “别多想了!” “别多想了!”嗯,不管怎样,我还有你。 和你在一起的日子,即使在冬日,也显得分外温暖。十五年如一日,
十年一博六月梦 , 赢得寒 窗锦绣程。
中考作文系列指导
一、中考作文构思技巧
何为构思? 动笔前的一段思维过程
审清题意 确定中心 择取材料 安排结构
谋篇布局
作文构思第一步
一、审题
正确理解题目的意义、比喻义,明确题目的限制和 非限制,确定文章要表现的范围、人物、事情、主 题、重点。
爱,是相伴到老
我的眼眶湿润了,不知是幸福还是 感动。但我确信我找到了,也明白 了什么是爱。爱是一种“执之之手, 与之偕老”的相依相伴,爱是用时 间来证明她的永恒,她的平淡,她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 江水------”以前我一直认为爱就是李清照笔下悠远长 绵的思念化为的奔腾的江流,时而险象环生,时而柔情 似水,然而,我耳闻目睹的爱,却是无休无止的争吵。
2. 中间布眼,及时点。
在叙事写人的过程中,用简短、明确的、 含蓄的句子作小结或过渡,为结尾揭示 中心作铺垫。《感动在心间》
为留出这个小小的空位,妈妈付出了很多,感 动在我心头滋长。
爸爸,将女儿放在了你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感 动在心间荡漾。
作文首、中、尾技巧技巧一

技巧一:设计悬念,吸引读者我快要死了——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
护士只有到吃药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
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报怨,因为我知道我快死了。
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
(陕西省中考满分作文《感受生活之美》)技巧点拨:这篇文章的开头设计了一个悬念:“我”快要死了。
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他怎么会快要死了死了呢?他得了什么病?后来会怎样?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你的目光带到了下文,使你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
这种开头方法,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吸引读者阅读,效果很好技巧二:开门见山,亮明观点•朋友,当你看见一堆堆垃圾高如小山,一条条溪河恶臭难闻,一股股有害气体毒害人体时,你的感想如何?我那时却是气愤得想大声呼叫:“请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选自广东省中考满分文《我关注人类生存环境》)•技巧点拨:考场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写作时开门见山,摆明态度,不失为一种普通但又实用的方法。
这篇文章的开头采用设问的方式,一问一答,简洁有力,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为下文展开打下了基础。
•痛苦的时候,你会回家,用眼泪尽情发泄;心烦的时候,你会回家,让家的温暖驱散心中的乌云;家——融进去的是悲伤,化解出来的是快乐;家——接纳的是难过,释放的是开心。
家真好!(选自云南省中考作文《家,真好》)•技巧点拨:记叙文也能开门见山。
你看,这篇文章运用排比的形式将自己对“家”的感受毫无遮掩的表达出来。
为全文定下了基调。
技巧三:联想回忆,巧妙叙述独立小院,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泻在我的身边,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凉,引起了对你的不尽的思念!曾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开往异乡的列车……小小年纪,孤身一人在异乡奋斗的你,一切还好吗?(选自河南中考满分作文《当我面对“溶溶月色”的时候》)技巧点拨:中考中,常有追忆式文题出现,需要考生追忆过去发生的某一件事。
【技巧点拨】高考作文指导之议论文论点的准确表达

【技巧点拨】高考作文指导之议论文论点的准确表达论点、论据、论证是写作议论文的三要素。
其中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话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核心。
论点的表述首先要做到准确、鲜明,其次要形象、生动。
然而在写作考场议论文的过程中,不少同学在表述论点时常常会犯下中心论点或分论点表述含混笼统、分论点与中心论点脱节、中心论点表述中途易辙等错误。
判断表述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
运用判断的方法来表述论点,即运用“A是B”的格式,直接、鲜明地表达自己主张什么、反对什么。
运用判断表述法,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概括和提炼,做到语言明确、限制严密、意思完整,切忌使用“可能”“大概”等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词语。
同时又要一分为二,不要把话说得太绝对了。
例如优秀作文《招贤纳才是为考—我看高考》,该文作者釆用“正标题+副标题”的形式拟题,正标题运用判断句式来表述文章的中心论点,集中而明确。
又如优秀作文《说纽带》,该文作者将文章的中心论点用判断句表述为“我要说,翻译家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纽带”,简洁明了。
对比表述对比表述法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是把主张什么、反对什么,用对比复句的形式来表述,这种方法的基本格式是“不是……而是……”“……而……”;二是论点内容包含两种对立而又统一的要素,将二者并提,体现了辩证思维,使得论点阐述更完整。
运用对比表述法,有利于将论点表述得更鲜明、完整。
例如优秀作文《大国姿态—从长城到“一带一路”》,该文釆用总分总式结构布局,如下所示:(引论)长城,“一带一路”,一古代,一现代,用意截然不同,内涵有所变迁,但展现的都是泱泱华夏五千年来不改的大国姿态。
(中心论点)(分论1)其一,长城意在守御,“一带一路”则着重于开放。
(分论2)其二,长城象征着独尊的地位,“一带一路”则强调包容共赢。
(分论3)其三,长城之雄伟,给世人以坚守的姿态;而“一带一路”,则将身段放低,更圆融,更通达。
(结论)放眼古今,长城是为刚,“一带一路”是为柔。
第1讲谋篇布局之首尾呼应【跟着课文学写作】初中作文高分技巧点拨

结句当如撞钟
尾
同在语句结构、字词物象、表达方式等。 异在深化中心、情感升华。
首段开篇,吸引读者;尾段收束,引发共鸣。
第叁 章
写作练习
读范文,学生点评。
《翻过那座山》
从小我就一直很抗拒去外婆家。
驱车十几公里,翻过那座高高的山,外婆家就住在那个 破落的小山村里。在她的院子里走上几步,稍不注意就会踩 上鸡屎牛粪,弄脏过我最漂亮的鞋子;她说话带着浓浓的乡 土口音,还总是不顾我听不懂,一个劲儿地说个不停;她做 的饭菜油烟味很重,总会蒙上一层酱油般的褐色,挑食的我 动不动就要饿肚子……
知识,同伴,集体,处处风景,皆是青春里难忘的 亮色。
强调中心, 升华主旨
《盛放》陈晓星
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设
数十米外的田垄旁是一片刚开的黄花风铃木。那是怎样的金 碧辉煌!满眼尽是黄金甲,那么恣意、宏伟,那么壮丽、浩荡,那
置
是沉闷的初春里的第一抹生机。一树的艳黄在枝间燃烧着,跃动 悬
着,似乎连赏花人的脸颊上也染上几分热烈。走近去,只见枝头坠 着一簇簇被春风吹开的黄花,抛去喧宾夺主的绿叶,五片花瓣向外
山间清晨的浓雾缓缓散去了,阳光整泼洒在远 处的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树木流金溢彩。我坐在院 子里,凝望着眼前的那座山,将那些一向被我忽略 的美尽收眼底。而我和外婆之间的那座山呢?也早 在不知不觉间翻过去了吧……
【秦潇新奇英语】英语写作技巧点拨

话题词汇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同学们,书面表达是用英语进行交流信息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但你写作中是不是会感觉到没东西可写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主要原因之一是你掌握的相关词汇太少了。
因此,我们平时应该注意词汇的积累,并分类记忆.比如:我们要介绍一位朋友我们要用到下面的一些词汇:接下来,我们通过实例看一下如何应用吧?【实例分析】假如你有一位朋友,他的名字叫Jack Smith , 13岁,在一中七年级一班学习,三月二十三出生,他有一个绿黄色的钢笔,他踢足球,喜欢香蕉,早饭吃鸡蛋和面包,午饭在学校吃,晚饭吃大米和鸡,最喜欢的科目是科学。
请你介绍一下吧!I have a friend , his name is Jack Smith . His first name is Jack , his family name is Smith . He is 13 years old . He is in Class One , Grade Seven . His birthday is on March23rd. He studies in No.1 Middles School . He has a pen , it’s green and yellow . He uses it every day . It’s in his pencil box now . He has a soccer ball . He plays soccer every afternoon with her friends at school . He likes bananas very much .He eats healthy food . He eats bread and eggs for breakfast .He eats lunch at 12 o’clock at school . He eats rice and chicken for dinner at home . His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 because he thinks it’s interesting .同学们你注意到没有,上文的黑体字都是介绍人所用的相关词汇,如果这些词汇你都会运用的话,这篇文章的写作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1讲语言表达之夹叙夹议【跟着课文学写作】初中作文高分技巧点拨

②需要明旨之处。在阐明文章旨意时,可用 几句精当的议论点破,从而收到画龙点睛之 妙。
1)需要深化之处。写作记叙文,叙到人物心灵袒露之时,或叙到矛盾的纠结处,可加上几句议论性的旁白,
有助于③深化需对人要物和升事件的华理解之。 处。在感悟道理、表明价值时, 需要议论升华。
夹叙夹议中的议论常常和抒情结合起来。
我的爷爷是个农民
庄稼,是他一生都无法割舍的情怀。他的脸庞被太阳晒得
黝黑,双手被锄头柄磨得满是老茧,爷爷带着庄稼人的朴实、强
干,扎根在这片并不肥沃的土地上。
第一个
东边的田里种几株辣椒,西边的山上栽几棵毛竹,南边的道 层次:
儿空出来了,就在那晾一地芭谷,留给我们的都是忙碌的背影。
而我总会选择蹲在树荫底下,等田垄里的爷爷早些忙完 农活, 先叙后
黄色的姜糖水,轻轻走到我身旁——每次我稍有不适,总有一杯 层次:
姜糖水来为我驱寒。妈妈轻轻将杯子放到书桌上,关切地嘱咐我
趁热喝,然后摸摸我的头——这么多年,一直是这个爱抚的动作。 先叙后
议。
热气腾腾的姜水不会说话,但每一口温暖都似在诉说着妈妈
的关爱和温暖。
“日更”下的香味
傍晚,随着清脆的铃声响起,寂静的校园顿时沸腾起来。我奔向校 门,远远就望见妈妈熟悉的身影,送饭队伍里,妈妈从未落于人后。她 手中提着我熟悉的饭盒包,那充满成就感的笑容告诉我,饭盒里一定又 是一个大惊喜。
迫不及待打开饭盒,果不其然,里面是妈做的煎馍片,刚刚出锅, 色泽金黄,酥脆可口。这是晚自习开始一周以来,妈妈第四次给我送她 的新菜品了,按她的话说,她也是在“日更”—每天尝试一个新花样,来 慰劳我的辛苦学习。
这一餐,我吃得很满足。回家后,习惯性冲向厨房找“补给”。拉开 厨房的门,一眼看见灶台角落一个大盘子里,赫然堆叠着一摞不明物体 近看,原来是炒糊的土豆、焦得发黑的年糕和馍片……
语文写作技巧点拨——议论文写作难点突破

语文写作技巧点拨——议论文写作难点突破一、怎样议论深刻透彻深刻是考纲中“发展等级”对作文的要求,考纲原文对“深刻”是这样进行阐述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作为议论文,怎样议论深刻透彻?其实,大而言之,考纲所说的三点要求就是议论深刻透彻的三种技巧,下面就这三种技巧分别进行阐释说明。
(一)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事物的本质往往通过表象反映出来。
每一个客观事物,都是多种规定的复杂统一体,这些复杂的规定通过丰富多彩的现象表现出来。
人们接触一个事物,总是先认识到它丰富多彩的现象,由感觉、知觉而到表象,取得关于这个事物整体的、感性的认识。
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
事物的本质是蕴含在事物的现象之中的,往往很难一眼看出。
同时,其本质也有层次深浅或主次的区别,不易一下抓准。
因此,动笔写作前须仔细审度、深入探究,不可贸然做出判断。
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必须具备如下条件:1. 要独具慧眼,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对阅历尚浅的高中生来说,观察时不要放过生活中那些“不起眼儿”的凡人小事。
如果能开动脑筋,透过那些“芝麻绿豆”的小问题去发现蕴含的深刻含意,同样可以得到“寻常中显本质,微尘中见大千”的卓尔不群的立意。
2. 掌握揭示本质的一些方法第一,要用理性的睿智之光,对观察到的表象下一番“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的功夫。
第二,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事物的现象进行概括,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上升、飞跃,形成对事物理性化的认识。
第三,注意对事物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探求事物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的特殊性。
第四,在探究事物本质特征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相同、相似的现象可能反映不同的本质,不同的现象也可能反映相同的本质。
3. 把握一些“理论武器”事物的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往往真假交织,鱼龙混杂,不易分辨。
事物的本质往往也有个逐步暴露、逐渐展开的过程,因此,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并非易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状
形式主语
is more meaningful to donate books and sports goods to
系动词 表语
真正主语
children in need.
句子结构:主语+系动词+表语
4.(2013·陕西高考)My mother gave me
a hug.
主 谓 间接宾语 直接宾语
句子结构: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4. S+V+IO+DO 三种句式: ①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②动词+宾语+ for sb. ; ③动词+宾语+to sb. 5. S+V+O+OC 注意: 动词have, make, let, see, hear, notice, feel, watch等后面 所接的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时, 不带to。
5.(2013·浙江高考)The first day I went to high school, I saw
状
主谓
some of my classmates playing table tennis.
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宾语补足语
句子结构: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
【核心点拨】 1. 主语(S)+谓语(不及物动词V) 此句型中的谓语动词要用不及物动词或相当于不及物动词的 动词短语。本身句意完整, 后面不需要宾语, 但可以跟作句子 状语的副词、介词短语、状语从句。 ①The sun rises. 太阳升起来了。 ②He has been standing there. 他一直站在那里。
3. 主语(S)+系动词(V)+表语(P) 此句型也可以称为主系表结构。侧重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 样, 谓语动词常用系动词be, 表语必须用可以表示主语身份、 状态的形容词, 也可以是名词、介词短语、不定式或分词等来 构成复合谓语。 ①It’s getting cool, so I feel a bit cold. 天变得凉爽了, 所以我感觉有点冷。 ②She is much younger than I. 她比我年轻多了。
【写作指导】 不同句型常用词汇和注意事项:
1. S+V work, sing, swim, fish, jump, arrive, come, die, disappear, cry, happen等。 2. S+V+O 注意: 英语中的许多动词既是及物动词, 又是不及物动词。
3. S+V+P 系动词常分为以下几类: (1)判断类: be, prove等。 (2)持续类: keep, remain, stay, lie, stand等。 (3)表象类: seem, appear, look等。 (4)感官类: feel, look, smell, sound, taste等。 (5)变化类: become, grow, turn, fall, get, go等。
2. 主语(S)+谓语(及物动词V)+宾语(O) 此句型中的谓语动词需要用及物动词或相当于及物动词的短 语。本身句意不完整, 后面必须要跟宾语, 即动作的承受者, 句 子意思才完整。 ①During holidays, he enjoys music every day. 假期的每天他都在享受音乐。 ②Some of the students are always longing for holidays. 有些学生总是渴望着放假。
4. 主语(S)+谓语(及物动词V)+间接宾语(IO)+直接宾语(DO) (1)此句型中的谓语动词比较特殊, 必须跟两个宾语, 即指物的 直接宾语和指人的间接宾语, 句子意思才能表达完整。后跟双 宾语的动词有: do, give, hand, lend, offer, owe, pass, pay, send, show, tell, wish, write, buy, choose, fetch, bring, get, leave, make, order, play, save, sing, spare等。 ①Mother sent me an email about her coming yesterday. 昨天我妈妈给我发了一封她要来的电子邮件。
写作技巧点拨系列(一) 写好五种基本句型, 简单句变得更简单
【句式提炼】
1.(2013·辽宁高考)We sit together.
主谓 状
句子结构:主语+谓语
2.(2013·陕西高考)I could see satisfaction in her eyes.
主谓
宾
状
句子结构:主语+谓语+宾语
3.(2013·江苏高考)Instead of shouting empty slogans, it
(2)通常情况下间接宾语在前, 直接宾语在后; 有时也可把间接 宾语置于直接宾语后, 此时间接宾语前需加介词for或to。间接 宾语后置与for连用的动词有buy, make, cook, get, choose, sing, find等。间接宾语后置与to连用的动词有give, lend, teach, take, return, send, pass等。 ②Finally she lent her book to me. 最后她把书借给了我。
【对点训练】 Ⅰ. 请用恰当的形式完成下列句子 1. They are _s_ta_y_i_n_g_i_n__a_h_o_t_e_l(待在一家旅馆里). 2. She _k_e_p_t_a_n__o_te_b_o_o_k__h_a_n_d_y_(手头上随时有个笔记本). 3. These oranges _h_a_v_e_b_e_e_n__k_e_p_t_f_r_es_h_(一直很新鲜). 4. This bread _w_o_n_’_t_k_e_e_p_(不好存放)for a long time. 5. The train _le_a_v_e_s__L_o_n_d_o_n_(驶离伦敦)at nine.
5. 主语(S)+谓语(及物动词V)+宾语(O)+宾语补足语(OC) 此句型中的动词虽然是及物动词, 但是只跟一个宾语还不能表 达完整的意思, 必须加上一个补充成分来说明宾语, 才能使句 子意思完整。能作宾语补足语成分的有: 名词、形容词、副词、 介词短语、不定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等。 ①When I saw him sleeping during class, I became very angry. 当我发现他在课上睡觉时, 我非常生气。 ②Please keep the window open, or the room is too hot. 请开着窗, 否则屋里太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