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汉英语言心理的对比

合集下载

英汉语言对比PPT课件

英汉语言对比PPT课件
合”( parataxis)为特点,它由于没有词形
变化、定语从句和独立主格,连接词和介 词也比英语少得多,所以往往用隐性连贯 方法来表示各种语法关系,句子外形比较 松散、自由,注重以神摄形。对策:许多 词可以用汉语的动词来翻译;连接词有时 可以不译;介词短语、定语从句和独立主 格等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被译为短语或分句。
8
A more realistic approach toward 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 is that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is concept says that a nation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an item if it can produce it more efficiently than alternative products.
例如,牛津大学在校学生数比明尼苏达州立 大学要少多了,也穷多了。牛津的在校学生数 无论现在还是过去都比多伦多大学少。
我们也认识到越来越需要使某些经济部门实 行工业化。
We also realize the growing necessity to industrialize certain sectors of the economy.
英、汉语言对比
2010.3
英、汉语言的差异
1.英语的词汇有形态变化,例如动词有人称、 时态、语态、情态和语气以及非谓语的变化 (不定式,分词),名词有格和数的变化,形 容词和副词有级的变化,许多词汇还有因为添 加前后缀引起的词义的变化等等。英语通过词 汇的形态变化,表示句子丰富多采的语言关系 和逻辑关系。汉语基本没有形态变化,它主要 靠词语、词序及暗含逻辑关系来表达句子的语 言意义。 主要对策:翻译英语的形态变化时, 汉语一般用加词或者变换说法的办法来表示。

汉英语言对比(具体策略见书本)

汉英语言对比(具体策略见书本)
短短的几年中就把他们的名字匆匆忘怀。看了这些,想到 人生的虚空,我又几乎忍不住要惨然一笑了。
18
具体VS抽象 一般来说,汉语用词倾向于具体化,常常以 实得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 抽象的概念。与汉语比较,英语则喜欢使用 大量的抽象名词用于表达复杂的思想和微妙 的情绪,往往有一种“虚”的味道。
11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他不去我去。 I’d like to go if he wouldn’t. 他不去我也去。 I’d go there even if he wouldn’t to with me. 他不去我才去。 I’d go there only if he won’t. 人穷志短 When a man is poor his ambition is not farreaching. (Poverty stifles ambition.) 人穷志不短。 Though one is poor, he has high ambition. 人有脸,树有皮。 The face is as important to a man as the bark to a tree.
(5) The black people were fighting against the segregation. 译文:黑人在同政府的隔离政策做斗争。 (6) The government is doing its best to ease the tension in that area. 译文:政府正在竭尽全力来缓和那个地区的紧张局面。
3
在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交际过程中,难免会
出现差异,探索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并分析其原因,
有利于避免产生失误,提高翻译质量。语言的表达 方式不仅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与思维及逻 辑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思维及逻辑方式的差 异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表现既存在于语篇的思路和

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语言对比英汉语言对比一、关于比较和对比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

——吕叔湘我相信,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

——吕叔湘You could know your own language only if you compared it with other languages.——Engels语言对比是指不同语言间的对比分析,通常是通过compare 和contrast两种途径。

*比较语言学(Comparative linguistics)的主要任务是寻找不同语言间的共性。

*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不同之处。

二、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语言形式的影响1.主体性思维& 客体性思维中国传统思维把主体自身作为宇宙的中心,认为认识了自身,也就认识了自然界和宇宙的基本规律,主张“天人合一”,做事往往从主体自身出发。

这种自我体验反思,以情为主导,主观情感使传统思维带有浓厚的主体意识;西方英语民族由于受形式逻辑和理性主义的影响,把主体作为旁观者,对客体尤其是本质世界进行探究,认为只有认识自然,才能把我自然,只有探索自然才能征服自然,因而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绝对分开。

因此,西方注重科学的思维模式,明确区分主体和客体,强调客观性。

思维的差异必然导致语言文化的差异,这一思维差异使得汉英具有不同的句子结构:汉语倾向于从自我出发叙述客观事物,具有主观性;而英语的句子则常以物体、抽象概念、抽象名词做主语,具有客观性。

汉语习惯于用表示人或生物的词(animate)做主语,强调主题,而英语则常用非生物名词(inanimate)做主语,强调主语,即汉语重人称,英语重物称。

例如“Misfortune accompanied me.”,汉语则表达为“我经历了重重不幸”。

汉语常常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主张主客一体,因此常以有生命的名词充当主语,句子的语态不是很明显,被动语态使用就不是很多。

汉英语言对比导读

汉英语言对比导读
精选课件 p 15
(6)一位中国人与三年未见的外国友人会面, 想赞美他依然年轻,说到:
【误】Long time no see,you havn’t changed much.
【 正 】Long time no see,you look still young(or you are still as yong as three years ago).
精选课件 p 17
1.1.2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偏误—英语(母语)对汉语 (外语)的迁移
此类情况与中国式英语一样,都是母语对目的语的负面 迁移造成的,只是语言学上还没有一个比较简略的术语,我 们这里主要分析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和使用者,硬套英语 规则和习惯,在汉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汉语或不合汉语 文化习惯的畸形汉语。下面从词汇、句法、语用几个方面举
精选课件 p 22
(5)Yesterday I went to see a friend of mine. 【误】昨天我去看了一个我的朋友。 【正】昨天我去看了我的一个朋友。
(5)中是前需位于数量词之后,所以英 语可以说two my friends,也可以说two friends of mine,汉语定语一律位于中心词之前,但领属词位于 数量词之前,所以汉语只能说“我的两个朋友”。
p 20
(3)Please speak slowly. 【误】请说慢慢(地)。 【正】请慢点说。 (4)Sir,you’re speaking very fast,I can’t
understand. 【误】老师,你很快地说,我不听懂。 【正】老师,你说得很快,我听不懂。
精选课件 p 21
(3)和(4)是留学生中常见的偏误,英语中副 词修饰动词的位置比较灵活,一般在句末,也可居 于句首或句中,位置不同,则信息的焦点不同,句 首的成分是最重要的,而汉语中修饰动词的副词有 两个位置,动词前或动词后,表达动作方式的副词 居于动词前,作方式状语,表达动作状态的居于动 词后,前面加“得”构成状态补语,这一点汉语的 表达比英语细腻。

2 英汉语的心里和语言对比

2 英汉语的心里和语言对比

[1] 一见这幅画,我就想起了我故乡的童年时代。

The painting immediately reminds me of the childhood in my home-town.无灵主语,静态特征[2] 你有笔吗?Have you got a pen?Have you got pens?Have you got any pens?Have you got some pens?Have you got the pen?Have you got the pens?一句中文,翻译成英文,就有细微差别了。

杯子:cup(茶杯),glass(玻璃杯),mug(口杯,有柄的大杯,脸,傻瓜,笨蛋)汉语属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汉语是分析性语言(analytical type)语言,其典型特征就是没有屈折变化(inflection),即汉语的名词不会改变自身的形式(form)变为复数,动词也不会改变自身的形式表示过去时、现在时或将来时;汉语的词没有阳性和阴性的变化,也没有表示阳性和阴性的词缀。

汉语词语组合成句依靠词序(word order)和虚词(empty word)。

英语保留了屈折型的某些特点,且正由综合型向分析型过渡。

英汉语言思维差异:首先,在词汇层面,总的来说,英语呈静态特征,汉语呈现动态特征。

英语的静态特征表现在名词、介词、形容词使用的频率较高;汉语的动态特征表现在汉语动词使用的频率较高。

其次,在句子层面,(1)英语是形合的语言,汉语是意合的语言;(2)英语句子的结构重心在前,汉语句子的结构重心在后;(3)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汉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4)英语和汉语在表达语气的手段上存在差异:英语多通过动词的变化形式来表达,汉语动词没有相应的变化,通过如副词、语气助词等手段来表达;(5)在英语和汉语的分句之内,作为修饰语的状语和定语的位置不同:汉语的定于常放在名词之前,英语可以放在名词之前也可以放在名词之后,英语中状语的位置要比汉语状语位置灵活;(6)英语主语具有物称倾向,无灵主语使用频率高,汉语注重人称,有灵主语使用频率高;(7)英汉语的否定视角和手段也有不同:汉语否定手段比较单一,一般是在要否定的词语前面加“词否定”,英语的否定形式和否定结构要更加丰富。

汉英语言对比重点知识

汉英语言对比重点知识

对比分析在‎外语教学中‎可以用于什‎么方面?摹声格与O‎n omat‎o poei‎a的差异(汉语的摹声‎格与Ono‎matop‎oeia的‎区别)1.以语音的形‎式对自然界‎发出的声音‎进行直接的‎摹拟就是汉‎语的摹声格‎与英语的O‎n omat‎o poei‎a。

2.汉语的摹声‎格使用迭音‎词或迭音结‎构,大多表达为‎四种模式:AA,ABB,AABB,ABAB.英语的On‎omato‎p oeia‎没有这种叠‎音形式,英语的拟声‎词绝大部分‎是单音节词‎,这与汉语正‎好相反。

3.差异:1、不同语言的‎民族各自固‎有的语音系‎统影响或限‎制。

2、在摹拟相同‎的自然声响‎时,摹拟的角度‎不同。

3、“摹拟”过程中,加上自己民‎族的主观色‎彩或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去自由发挥‎,极力拓展,以便使各自‎的语言更为‎形象,生动,逼真的结果‎。

双声,叠韵与Al‎l iter‎a t ion‎, Asson‎ance的‎辨别汉英隐喻的‎共性、个性分析-来源(汉英隐喻共‎性和个性产‎生的原则)1.汉英隐喻的‎共性来源于‎人类隐喻思‎维的共性。

人类在认识‎和了解世界‎的过程中,总是不断地‎以已知经验‎去认知未知‎的自然现象‎。

对未知事物‎的理解也总‎是建立在已‎知事物的基‎础上。

“未知事物”究竟是什么‎,只有在同已‎知事物的对‎比中找出相‎似点,才能弄清。

这便是隐喻‎思维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实际上包‎含了一个类‎比、推理的思维‎过程。

这一过程逐‎渐模式化,最后形成了‎隐喻这一人‎类的思维方‎式。

2.地域民族不‎同,社会文化,政治宗教,风土人情的‎差异以及时‎代进程的快‎慢会使人类‎获取的直接‎经验有所不‎同,因而人们对‎一事物与它‎事物间的联‎想就不同。

汉英隐喻个‎性产生。

隐喻:当今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术语,概念和理论‎。

汉英隐喻都‎是一种比喻‎方式,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性‎,用它事物来‎阐明所要描‎绘的事物。

汉英语言对比(具体策略见书本)

汉英语言对比(具体策略见书本)
15
One more example:
Accomplishment is often deceptive because we don’t see the pain and perseverance that produced it. So we may credit the achiever with brains, brawn or lucky break and let ourselves off the hook because we fall short in all three.
17
【译文】现在这些伟人只是横七竖八地挤在一起,埋在黄 土中;他们在世之时,堂堂英国却不足以供他们驰骋,如 今却遵照经济的原则,他们只分得那么小的一块土地,那 么黑暗而又贫瘠的一个角落;他们曾企图让声名占有世代 人的思想,获得人人的敬羡。如今他们的坟墓却千方百计 地雕出种种装饰,只是为了吸引游客偶然的一顾,免得在 短短的几年中就把他们的名字匆匆忘怀。看了这些,想到 人生的虚空,我又几乎忍不住要惨然一笑了。
(4) The dancing hall was filled with gayety. 译文:舞厅充满了欢乐气氛。
(5) The black people were fighting against the segregation. 译文:黑人在同政府的隔离政策做斗争。
(6) The government is doing its best to ease the tension in that area.
(2) We should by no means neglect the evaporation of water.
译文: 我们决不能忽视水的蒸发作用。
(3) No one is satisfied with his favoritism in his work. 译文: 对他在工作中表现的徇私作风谁都 感到不满意。

英汉语言对比Y

英汉语言对比Y

三天读一本书。 一本书读三天。 他昨天坐车到郊外。 我昨天到郊外坐车。

在比较下列句子:
一会儿再说。
再说一会儿。
屡战屡胜。 屡败屡战。
Raymond

4.1.7 汉语 词尾 变化
但汉语也有一些词尾变化。如词尾 “X子”可以指人:孩子、瞎子、胖 子;也可以指物:箱子、刷子、椅子; 还可以指时间,日子等。类似的还有 “X儿”、“X员”、“X们”、“X 者”、“X家”、“X了”、“X着”、 “X过”、等等。但汉语词形变化比 较少,所以说汉语是以分析型为主的 语言。

Raymond

课内 练习
现在请 大家通 过翻译 以下几 个词组 与句子 掌握英 汉语言 的综合 与分析
5. Few follow the advice of Isabella Beeton, the guru of British cooks in the 19th century, who decreed in an early edition of her book that “a good meal, if enjoyed and digested, gives the support necessary for the morning’s work.”

Raymond
4.1.3 构词 形态
好比,汉语语句“他前进的快度令 人诧异!”在英语中对应表达多达 10种: ①He moved astonishingly rapidly . ②He moved with astonishing rapidity. ③His movements were astonishingly rapid. ④His rapid movements astonished us. ⑤His movements astonished us by their rapidit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悟性的表现
1、中国传统的绘画中的“留白”“泼墨写意”
2、歇后语中的前段与后段
阿斗的江山——白送 阿斗式的人物——没能耐 阿二吹笙——滥竽充数 阿二当郎中——没人敢请 阿二满街串——吊儿郎当 阿哥吃面——瞎抓 阿婆留胡子——反常 阿庆嫂倒茶——滴水不漏;点滴不漏 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软不吃硬 挨打的狗去咬鸡——拿别人出气
第十一章 汉英语 言心理的对比
语言研究的三个层面
a. 具体语言规律层面
b. 普通语言学层面
c. 语言哲学层面
三者的关系是:具体语言规律的研究来自 有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指导,而普通语 言学的研究要以语言哲学的研究作为 前提
汉英对比的三个层次:
a. 语音及语法表层上的对比
b. 语言表现法的对比
c. 语言心理的对比
4、送礼的时候强调吉利。特别注意一些谐音的情 况。
送伞、送钟、四、八、六、
英语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学。强调科学的实验,注重形 式的论证。
比如:在诗歌中 How do I love thee by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1806-1861) How do I love thee? Let me count the ways. I love thee to the depth and breadth and height My soul can reach, when feeling out of sight For the ends of Being and ideal Grace. I love thee to the level of everyday's Most quiet need, by sun and candle-light. I love thee freely, as men strive for Right; I love thee purely, as they turn from Praise. I love thee with a passion put to use In my old griefs, and with my childhood's faith. I love thee with a love I seemed to lose With my lost saints, --- I love thee with the breath, Smiles, tears, of all my life! --- and, if God choose, I shall but love thee better after death.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JGSU
我花了一年的时间才学会在五分钟内画好一匹马。 It takes me a year to learn to draw a horse in fiv
我纯洁地爱你,不为奉承吹捧迷惑, 我勇敢地爱你,如同为正义而奋争! 爱你,以昔日的剧痛和童年的忠诚, 爱你,以眼泪、笑声及全部的生命。 要是没有你,我的心就失去了圣贤, 要是没有你,我的心就失去了激情。 假如上帝愿意,请为我作主和见证: 在我死后,我必将爱你更深,更深! ———袁广达 梁葆成译
送友人 李白 Farewell to a Friend Li Bai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With verdant mountain against the northern city wall aright, In the west, the city is girdled by river white.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After this time we part here, You alone go, from me no longer near.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You wander like a sailing cloud, And the sunset evokes my sadness as if to cry loud.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As you wave a hand and vanishes your face, My heart is broken for still hearing your horse’s sad voice!
第二节 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
主体意识是指以“人”为出发点。 客体意识是保持物我之间的距离
这两种意识的差异性,表现在语言上 1、以人称为主的语言与物称为主的语言。 2、以主动句为主的语言与以被动句为主的语言
Questions: How are such Chinese sentences said in English?
挨打的乌龟——缩脖子啦 挨刀的鸭子——乱窜 挨了巴掌赔不是——奴颜媚骨 挨了棒的狗——气急败坏 挨了打的鸭子——乱窜 挨了刀的肥猪——不怕开水烫 挨了刀的皮球——瘪了 挨了霜的狗尾巴草——蔫了 挨着火炉吃海椒(辣椒〕——里外发烧 矮梯子上高房——搭不上言(檐)
3、表达方式上以间接方式为主,比如
死—— 逝世、寿终、牺牲、驾鹤西游、百 年、仙去、咽气、翘辫子、蹬腿、见阎王、上西 天。
/?module=resource&act=viewuploadt ext&ResourceID=7777700036623&NodeID=1279
译文:我是怎样的爱你?(伊丽莎白·勃朗宁) 我是怎样的爱你?诉不尽万语千言: 我爱你的程度是那样地高深和广远, 恰似我的灵魂曾飞到了九天与黄泉, 去探索人生的奥妙,和神灵的恩典。 无论是白昼还是夜晚,我爱你不息, 像我每日必需的摄生食物不能间断。
其中语音及语法表层上的对比是当 今对汉英对比语法著作的所研究的角 度。语言表现法则是把注意力放在英 汉两种语言的转换的角度上。语言心 理上的对比涉及到了哲学的范畴,是 一种加深层次的探讨,从文化背景与 心理上进行原因的探讨。
第一节 理性与悟性
中国人“悟性教育”的哲学基础是—儒家、道 家、佛教
孔子:“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庄子:“言外之意” 禅宗:“顿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