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地质灾害主题班会

合集下载

中学生“防山洪、防溺水、防地质灾害”主题班会

中学生“防山洪、防溺水、防地质灾害”主题班会
影响和危害:溺水的死亡率很 高,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都造成 很大的伤害,同时也会带来无 尽的痛苦和悲伤。
认识溺水
预防措施: - 水性不好的同学要在水深范围
内活动,避免进入深水区或者游泳 过于疲劳。
- 玩水时要保持清晰的头脑,不 能贪玩,遵守游泳队员的规则,保 证自己的安全。
认识地质灾害
认识地质灾害
结论
结论
总结内容:“防山洪、防溺水 、防地质灾害”是我们每个人 都需要关注和重视的事情。
重申目的:希望同学们在这场 班会中,可以加深对灾害的认 识,并学会应对和处理灾害的 方法和技巧,为我们的生命安 全和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中学生“防山洪、防溺 水、防地质灾害”主题
班会
目录 引言 认识山洪 认识溺水 认识地质灾害 结论
引言
引言
问候语及目的:欢迎各位同学参加 “防山洪、防溺水、防地质灾害” 主题班会,本次班会旨在增强同学 们的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灾害的能 力。
认识山洪
认识山洪
什么是山洪:山洪是因大雨或 其他原因引起的山区内水体暴 涨而形成的洪水。
影响和危害:山洪带有较大的 流速和冲击力,容易冲毁农田 、房屋、道路等建筑物,带来 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认识山洪
预防措施: - 山洪来袭时,及时关闭自
来水和天然气阀门,断开电源 ,保障电器设备安全。
- 遇到山洪,不要恐慌,应 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尽可能找 到高处避难。
认识溺水
认识溺水
什么是溺水:溺水是指在水中 因呼吸受阻而死亡或失去意识 的状态。
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一 般包括滑坡、泥石流、崩塌、 地面塌陷、地震等。
影响和危害:地质灾害对人类 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经济带 来巨大的破坏,甚至会造成人 员伤亡。

防地质灾害班会记录(3篇)

防地质灾害班会记录(3篇)

第1篇班会时间:2023年3月15日上午10:00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李老师参与人员:全体学生班会目的:1. 提高学生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增强防患意识。

2. 学习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3. 增强班级团结,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班会内容:一、班会开场班主任李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重要性,强调了地质灾害对人类生活和生命安全的威胁,以及提前做好预防工作的重要性。

二、地质灾害知识讲座1. 主讲人:学校安全科陈科长2. 讲座内容:- 地质灾害的种类: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 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

- 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 增强防患意识,关注天气预报和地质预警信息。

- 学习自救互救技能,如地震逃生、山体滑坡避难等。

- 保持通讯畅通,及时了解灾情和救援信息。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一: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案例二:2021年7月20日,河南郑州暴雨引发城市内涝,导致交通瘫痪和人员被困。

班主任通过案例分析,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地质灾害的危害,以及做好预防工作的重要性。

四、自救互救技能培训1. 主讲人:学校体育老师2. 培训内容:- 地震逃生:在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躲避到坚固的家具下或卫生间等狭小空间。

- 山体滑坡避难:在山区活动时,要避开陡峭的山坡,遇到山体滑坡时,要迅速向垂直于滑坡方向的山坡上跑。

- 泥石流逃生:在山区活动时,要避开沟谷和河流,遇到泥石流时,要迅速向高处跑。

五、班级讨论1. 讨论主题:如何做好防地质灾害工作?2. 讨论内容:- 制定班级防地质灾害预案。

- 加强班级安全教育,提高同学们的防患意识。

- 定期组织防地质灾害演练。

六、班会总结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强调以下几点:1. 地质灾害危害严重,做好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2. 全体同学要认真学习地质灾害知识,提高自救互救技能。

预防灾害主题班会教案最新9篇

预防灾害主题班会教案最新9篇

预防灾害主题班会教案最新9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

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预防灾害主题班会教案最新9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防震减灾主题班会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演练遇到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学生掌握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

活动准备:有关地震防震图片和VCD,防震科普片和防震科普宣传画。

活动过程:一、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1、讲解(地震预兆)2、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3、动物反常情形的谚语: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

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二、教师讲解有关地震时应注意的问题:调地震来时注意的问题:1、家庭应准备好食物、水、手电筒、毛巾、简便衣物、塑料布和简易帐篷、收音机、呼叫机等,对煤气、电闸等做好关闭的应急准备。

易燃易爆、剧毒物品不宜放在室内,要妥善安置。

较高家俱上不堆放笨重物品。

房屋正门、楼道、走廊内不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

发布地震预报后,家庭成员都要听从当地政府的指挥,按指定路线和地点疏散。

2、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a。

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

地质灾害防治主题班会教案

地质灾害防治主题班会教案

地质灾害防治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主题:地质灾害防治2. 年级:八年级3. 学科:地理4. 课时:1课时5. 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质灾害的种类及危害。

2. 培养学生掌握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3. 提高学生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质灾害的种类、危害及预防措施。

2. 难点:地质灾害的应对方法及自我保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质灾害实例图片和视频。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参与讨论,提高互动性。

3. 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巩固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地质灾害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1.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地质灾害吗?它有哪些危害?2. 知识讲解2.1 讲解地质灾害的定义、种类和危害。

2.2 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引导学生思考。

3. 案例分析3.1 展示地质灾害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危害。

3.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如何预防地质灾害。

4. 互动环节4.1 提问:你们认为如何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4.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进行互动讨论。

5. 总结与反思5.1 总结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5.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意识。

6. 布置作业6.1 让学生收集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资料,进行深入了解。

6.2 编写一篇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短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地质灾害防治教育基地,加深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了解。

2.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价他们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

2.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防灾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防灾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防灾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防灾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1时间:5月13日下午第三节课地点:各班教室参加人员:全体师生活动目的:通过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活动,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活动要求:各年级中队辅导员布置队员提前收集资料,各中队根据自己学生情况自定活动主题,可根据下发的材料学习,学习后讨论,也可适当在班级里做模拟演练。

活动时将各自主题书写在教室黑板上。

活动资料:一、地震时该怎样办1、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大的地震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

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

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

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3、将门打开,确保出口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

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

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5、地震发生后应当采取哪些自救措施?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

a、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b、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c、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d、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地质灾害防治主题班会教案

地质灾害防治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案主题:地质灾害防治主题班会教案二、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质灾害的种类及其危害性。

2.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和技能。

3. 提高学生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质灾害的种类、危害性及防治措施。

2. 教学难点:地质灾害的识别和预防。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质灾害的种类、危害性及防治措施。

2. 互动法:学生分享地质灾害防范经验,讨论如何应对地质灾害。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学习地质灾害监测与报警设备的使用。

五、教学内容:1. 地质灾害的定义及其危害性讲解地质灾害的定义,分析各类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

2. 地质灾害的识别与预防介绍地质灾害的识别方法,教授学生如何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如选址、建设、居住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3. 地质灾害应急处理与自救互救讲解地质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措施,教授学生如何进行自救互救,提高生存能力。

4. 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介绍地质灾害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国家对地质灾害防治的要求和政策。

5. 地质灾害防治实例分析分析典型的地质灾害防治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短片,引起学生对地质灾害防治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地质灾害的定义及其危害性。

3.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地质灾害防范经验,讨论如何应对地质灾害。

4.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学习地质灾害监测与报警设备的使用。

七、课后作业:2. 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如地质灾害监测与报警设备的使用。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优秀8篇)

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优秀8篇)

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优秀8篇)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篇一一、活动目的:为了配合开展“安全教育日”和“安全教育周”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活动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

2、影像准备。

三、活动过程:1、了解“防灾减灾日”的知识: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其意义: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

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2、观看录像片3、让同学们广泛发言,谈谈对我们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由哪些?1、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3、大风灾害: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4、老师补充:1、防蛇、防蚊虫咬。

3、严禁私自下河、塘、沟渠等处游泳。

(1)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行闪电穿堂入室。

(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

2、大地震时灾难预防和简易自救常识:第一、保持5秒钟的镇静。

第二、防烟毒是火场逃生第一要素。

第三、疏散到地面最安全。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班会教案篇二一、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防灾避灾、自救互救能力,有效减少人员伤亡。

二、成立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全体教师三、活动要求切实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教育。

认真贯彻《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切实有效地抓好防灾减灾知识教育。

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优秀范文5篇)

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优秀范文5篇)

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黔西南州同源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预防地质灾害教育主题班会1.什么是地质灾害?主要有哪些种类?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便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崩塌,是指陡峭斜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发生崩落、滚动的现象或者过程。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或者山地坡面上,由于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泥沙石块的介于夹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

2.当你遇到滑坡灾害正在发生时应该怎么办?(1)当处在滑坡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

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

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跑离危险区段。

跑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

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是很危险的。

当逼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

(2)当处于非滑坡区,而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其他单位。

(3)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立即实施应急措施。

3.当你遇到泥石流正在发生时应该怎么办?(1)当处于泥石流区时,应迅速向泥石流沟两侧跑离,切记不能顺沟向上或向下跑动。

一般粘性泥石流比稀性泥石流容易躲离和得生。

而当处于非泥石流区时,则应立即报告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其他单位。

(2)政府部门应立即拟定并实施应急措施。

4.滑坡发生前常有哪些异常(前兆〕现象?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滑坡,在滑动之前,均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异常现象,显示出滑动的预兆(前兆),旧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水井)突然干枯、井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地质灾害教育主题班会
设计方案
活动内容:预防地质灾害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3、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面临地震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活动过程:
一.什么是地质灾害?主要有哪些种类?
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便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震等。

二、关于地震。

1、什么是地震?它有哪些危害?
教师归纳:地震是一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自然灾害,除了直接造成房倒屋塌和山崩、地裂、砂土液化、喷砂冒水外,还会引起火灾、爆炸、毒气蔓延、水灾、滑坡、泥石流、瘟疫等次生灾害。

2、了解地震的前兆。

大地震前的一两天或几个小时,动物常常出现一些反常现象,说说你所了解
的情况
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上老师的补充,列出以下几点:
a冬眠期间的蛇、青蛙等突然出洞。

b白天,猫头鹰、黄鼠狼会频繁活动。

c老鼠见人不逃跑,反而向高处爬。

d穴居动物成群搬迁。

e牛、马、骡子不听主任使唤。

f猪羊不进圈,家养的动物乱跑、乱叫、舌L 咬。

g鸡、鸭、鹅等家禽惊飞、撞笼、不进窝。

h鱼儿在水面翻腾跳跃。

3、地震来了,我们该怎样避震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小结。

(1)、地震时就近躲避,地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面或旁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2)、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3)、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4)、如果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5)、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6)、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
台上去!
四、了解其他地质灾害。

(并观看相应的图片)
1、崩塌,是指陡峭斜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发生崩落、滚动的现象或者过程。

2、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
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3、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或者山地坡面上,由于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泥沙石块的介于夹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
五、防地质知识竞答。

1、人们在避震自救的瞬间,首先选择的是人身体的哪个部位?(A)
A头部B 手部C胸部
2、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B )为"防灾减灾日".
A 4月22日
B 5月12日
C 10月10日
D 7月28日
3、灾害发生时,发现有骨折病人时,要(D )
A要搬动伤者进行抢救,同时要尽快打120
B要尽快进行现场抢救
C要搬动伤者进行抢救,同时要尽快打120
D不可搬动伤者,以免造成进一步的伤害,要尽快打120
4、发生山体滑坡时,不要沿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向(A)跑,并迅速远离滑
坡体• A滑坡体两侧B滑坡体下游C滑坡体上游D迎着滑坡体
5、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时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D )
A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等待救援.
B赶紧撤出自己的重要财物,再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
C不怕流血牺牲,奋不顾身排险;
D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主动撤离受危及的人员
6、发生泥石流时,不要顺泥石流沟上下游方向跑,应向(D )跑,且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A沟岸上游B泥石流上游C沟岸凸坡处D沟岸两侧山坡
7、在街上遭遇地震,应抱头迅速到(B)。

A. 最近的建筑物内
B. 空旷地蹲下
C. 高楼
D. 立交桥
8发生地震时,在房内人员应迅速头顶保护物向室外跑,来不及可(B)避险。

A. 倚靠鱼缸
B. 躲在床下或桌子下
C. 倚靠书柜
D. 站在房中央
9、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是由(A)造成。

A. 建筑物倒塌
B. 地震的余波
C. 地震引起的火灾
D. 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
10、发生地震时在学校上课,应(B)避险。

A. 慌乱跑向教室外
B. 迅速抱头、闭眼,尽量蜷曲身体,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C. 蹲在地上
D. 坐在座位上不动
六、活动小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命。

通过这次班会我们应该学会一些预防灾害的小技巧,在灾害来临时我们可以给自己的生命带来保障,减少灾害带来的伤害。

此次班会到此结束,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简阳市镇金小学四年级三班
刘秀红
2018年4月1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