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微转移的机制与检测

肿瘤微转移的机制与检测
肿瘤微转移的机制与检测

肿瘤微转移的机制与检测

王宪灵,陈 兴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82)

[关键词]肿瘤;微转移;机制;检测

[中图分类号]R73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7)0320387203

The M echan is m s and D etecti on of Tum our M i crom et a st a sis

WANG Xian2ling,CHE N Xing

(B ethune International Peace Hospital,Shijiazhuang,Hebei050082,China)

Key words:Tu mor;M icr ometastasis;M echanis m s;Detecti on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之一,也是影响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近几年,肿瘤转移的研究已发展到细胞及分子水平,肿瘤微转移的概念也已逐步建立。准确判断有无肿瘤转移以及转移的范围,可大大提高肿瘤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预后。然而,临床及常规病理检查很难发现微转移的肿瘤细胞,只有通过免疫组化或PCR等特殊检查才能确定。本文就肿瘤微转移的机制及检测途径作一简要综述。

1 微转移的概念

自1869年首次报道并证实外周血中发现瘤细胞以来,微转移的研究逐渐成为肿瘤研究的一个热点。微转移(m icr o2 metastases)是指在各种机体组织、体液及细胞移植物中检测到的镜下及亚显微水平的肿瘤残留,是用常规临床病理学方法不能检出的、隐匿在原发灶以外组织的、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转移[1]。1993年国际抗癌联盟(U I CC)出版的《肿瘤T NM分期补充材料》中指出,当远处转移灶生长至直径1mm ~2mm时,称作微转移。

2 肿瘤微转移的机制

关于肿瘤转移存在两种学说,一是“种子与土壤假说”:认为是否形成肿瘤转移要看被转移部位组织的环境是否适宜原发瘤细胞的停留和生长。这种学说认为,人体大部分转移瘤细胞由于受到免疫机制的杀伤或者转移瘤细胞局部环境不适宜而不能存活;只有少数细胞具有活力,在转移部位组织生长繁殖,形成转移瘤[2]。二是肿瘤异质性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瘤细胞遗传性状的不稳定,由单克隆起源的瘤细胞在不断增殖的过程中会发生异质性,导致瘤细胞的转移潜能有高低之分[3]。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转移主要有3种途径:经血道转移、经淋巴道转移、直接侵及周围组织器官和播散至体腔。肿瘤淋巴管、细胞因子的作用以及微环境的影响对原发瘤播散至远处组织器官起了很大的作用。

2.1 肿瘤淋巴管生成 由于毛细淋巴管无完整的基底膜,管壁薄,内皮细胞间有短暂裂隙,通透性高,有利于瘤细胞的进入,故在早期肿瘤转移以淋巴道为主。淋巴管不仅参与肿瘤锚定生长所必需的基质成分的形成,而且当肿瘤实体长到1 mm~2mm时,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也需要淋巴管参与。肿瘤缺氧坏死也与缺乏完善的淋巴管系统有密切关系,前哨淋巴结的活检已被应用于一些恶性肿瘤(如乳腺癌和黑色素瘤)的诊断和分期。近期有学者认为,肿瘤新生淋巴管是淋巴道转移的主要原因,且在淋巴管生成中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2C和VEGF2D起着关键作用。在人的某些自发性癌转移模型和一些动物实验中证明VEGF2C和VEGF2D有促进肿瘤新生淋巴管形成的能力[4]。随着对VEGF2C和VEGF2D研究的逐步深入,有学者[5]认为VEGF2D的表达在某些肿瘤中与新生淋巴管的形成成负相关。目前,在实体瘤中淋巴管的存在与肿瘤淋巴道转移的关系上仍然存在较大分歧,Leu 等[6]认为肿瘤中缺乏功能性淋巴管,而McCarter等[7]则认为,淋巴管的生成是一个成功的肿瘤淋巴道转移实验模型的枢纽。

2.2 细胞因子的作用 恶性细胞间的相互粘着力较正常细胞间低,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脱落,侵入细胞外基质与基底膜中大分子蛋白粘附,启动细胞合成并分泌各种降解酶类,降解基底膜(B M)及细胞外基质(EC M),穿过脉管壁进入循环系统,在循环中逃避免疫系统攻击,最后穿过脉管,外渗达继发部位形成克隆,增殖形成转移灶。癌细胞在转移过程中,需2次侵袭周围组织,2次穿越血管和淋巴管基底膜。在此过程中有多种因子参与:运动因子如分裂素能刺激细胞的迁移、趋化、吞噬等;细胞粘附因子(Cell Adhesi on Molecules,CAM S)如整合蛋白、钙粘蛋白、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及选择素是介导细胞和细胞,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粘附和相互作用的转膜糖蛋白,参与肿瘤的侵袭与转移;肿瘤细胞产生的胞外基质降解酶如组织蛋白酶、金属蛋白酶等可降解基质使肿瘤细胞易于迁移;归巢因子中的寻址素和归巢受体是一组能帮助肿瘤细胞找寻转移靶器官的因子,位于癌细胞的归巢受体与位于内皮细胞的寻址素共同作用,使癌细胞离开血循环到达特定的器官;新近又发现一类诱导细胞移动的趋化因子(Che mokines),可直接调控肿瘤细胞的转化和生长,调节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定向移动,导致肿瘤细胞向远处转移。

2.3 微环境的影响 微环境因素以及肿瘤和宿主细胞间生物链对决定微转移灶的生存和生长可能具有关键的作用。一定的微环境对于一些肿瘤的繁殖可能是有利的,但对于其他肿瘤则是不利的,具有明显的器官倾向性。同时有动物实验证明,将不同的瘤细胞经静脉接种于大鼠体内,其转移灶的发

生部位不同,实验的结果表明不同的瘤细胞在不同脏器内转移的分布上有明显的不同,对于每一种肿瘤都是高度特异的[8]。瘤细胞转移的器官特异性是由于转移的瘤细胞高表达靶器官内皮细胞产生的粘附分子的配体,肿瘤细胞与靶器官内皮细胞特异性粘附以及靶器官内生长因子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是构成器官特异性转移的主要机制[9]。各种肿瘤和宿主微环境之间关系不会完全一样,因而在器官特异性转移过程中,在不同器官中起主要作用的瘤细胞或宿主靶器官作用的特殊性也有所不同。

3 肿瘤微转移的检测

目前,在临床上,许多恶性肿瘤的原发瘤和转移灶虽然经手术根治切除,甚至常规病理学检查为转移阴性的患者,部分仍死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这可能与已存在的血循环、骨髓、淋巴道和不同组织器官的肿瘤微转移有关,因此,肿瘤微转移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合适的方法及肿瘤标志物,可明显提高微转移的检出率。

3.1 常规连续切片HE染色法 连续切片法一般用于淋巴结的微转移检测,其检出率与切片间距有很大关系,连续切片的细致分析,可从常规单张切片检查阴性的淋巴结中检出10%左右的微转移[10],而连续切片法一个标本需切几十至几百张切片,工作量大,临床难以推广,且对未形成转移灶的少量癌细胞难以检出,故近年来已很少使用。

3.2 免疫组化法 肿瘤细胞均具有各自特异的细胞标志物,免疫组化法就是选用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标志物的抗体,用显色剂标记,在组织细胞原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成色反应,对组织切片、细胞涂片进行染色,以寻找组织、血液、淋巴结、骨髓中的肿瘤细胞,以达到微转移检测的目的,并且可直接观察微转移细胞的形态。由于操作较简便,成本相对较低,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该技术较早应用于临床。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费时,费用较昂贵,且因单抗之间存在交叉反应,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表达分布的不均质性、存在实际阳性染色结果判断操作的标准化问题,易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结果。特异性抗体也可用荧光标记,采用附计算机装置的荧光显微镜对免疫荧光标记细胞进行扫描,可消除内源性碱性磷酸酶的影响,确定肿瘤细胞的绝对数目,微转移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免疫荧光可存盘,进一步作形态学、免疫学以及分子和细胞遗传学分析。

3.3 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术(fl ow cyt ometry,FC M)的基本原理是用荧光标记的单抗与肿瘤细胞结合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即可检测到肿瘤细胞,其最大优点是可以对骨髓样品中的肿瘤细胞进行直接计数,并且能够将这些细胞分离进行进一步研究[11]。这一过程是完全自动化的,排除了主观因素的干扰。孙玲等[12]利用FC M检测9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并且以非癌患者和正常人为对照,以实验组样品细胞F I值大于对照组细胞表达荧光强度的上限值(±2S)判为阳性,结果经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骨髓微转移检出率为26%。该方法虽然能进行细胞定量计数,但不能提供细胞形态学依据,同时由于仪器昂贵,非普通实验室所能承受,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

3.4 聚合酶链反应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和RT2PCR) 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在患者的血液、淋巴结、骨髓中扩增出肿瘤细胞标志性基因或靶RNA来证实肿瘤细胞的存在。应用PCR技术可扩增存在于肿瘤细胞内的异常DNA,首先要明确原发灶内有无肿瘤细胞基因突变以及突变类型,若未测得突变则不能应用PCR技术对待测转移位点进行微转移检测。RT2PCR技术是通过扩增肿瘤细胞特异的或组织特异的标志物基因信使RNA来检测肿瘤细胞的存在的。RT2 PCR检测肿瘤基因标志物是目前认为最适于发现肿瘤早期转移的方法,其灵敏度可达10-7~10-8,尤其适用于微量样本中目的基因的获取或微量肿瘤细胞的检测。用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结果为阴性时,仍可用组织特异性标志物信使RNA 检测来表明肿瘤细胞的存在。PCR技术用于检测基因的表达,所需样品少、省时、经济,但也有其不足,如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活的肿瘤细胞,外源基因污染、假基因干扰、RNA的非法转录可致假阳性,而基因表达产物变异、取材的局限等可致假阴性。同时,RT2PCR的灵敏度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扩增的对象(即靶RNA)的特异性,但目前绝大多数肿瘤细胞缺乏其特异性信使RNA,实验操作上也有待于进一步标化。随着新的肿瘤特异性标志物的发现,PCR反应条件的优化,RT2 PCR有可能成为检测肿瘤微转移的常规方法。

3.5 免疫磁分离 新近建立的用于改进循环单个瘤细胞检测的方法,采用F I TC2结合抗2全细胞角蛋白2单克隆抗体阳性细胞,与超顺磁抗2F I TC微珠耦联,然后进入高梯度磁场与免疫磁性活化细胞筛选机。富集的样本准备作FC M、免疫荧光术、免疫细胞化学或RT2PCR检测[13,14]。Park等[15,16]应用磁珠包被的抗CE A单抗分离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瘤细胞,然后进行RT2PCR,并以常规RT2PCR作对照,结果免疫磁珠RT2 PCR和常规RT2PCR在1m l外周血中检出癌细胞的数量分别为101和102,因此认为免疫磁珠RT2PCR诊断微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常规RT2PCR。免疫磁分离可提高微转移瘤细胞检测的敏感性,从而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

肿瘤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因此对肿瘤微转移的研究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通过对肿瘤微转移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以寻找更科学、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治愈率,而微转移的检测无疑对建立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我们能在微转移时得到明确诊断并给以针对性治疗,可望将具有微转移的瘤细胞扼杀在转移形成的早期,让治疗发挥最大的功效,这对减少术后转移和复发的形成,争取良好的预后有重要作用。在对肿瘤微转移的检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肿瘤、不同的标本,选取不同的检测方法,同时对现有的检测方法进行不断改进与革新,并进一步研究新的检测技术,我们相信,随着对肿瘤微转移机制和检测方法的深入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将会给肿瘤的诊断、治疗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孙宁,尤云峰.恶性肿瘤微转移的临床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

志,2004,9(2):2082214.

[2] Paget S.The distributi on of secondary gr owths in cancer of the breast

[J].Lancet,1889,1:5712573.

[3] Fidler I J.Tumor heter ogeneity and the bi ol ogy of cancer invasi on and

metastasis[J].Cancer Res,1978,38(9):265122660.

[4] Shi m izu K,Kubo H,Yamaguchi K,et al.Supp ressi on of VEGFR23

signaling inhibits ly mph node metastasis in gastric cancer[J].Canc2 er Sci,2004,95(4):3282333.

[5] N iki T,I ba S,Tokunou M,et al.Exp ressi 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 owth fact ors A、B、C and D and their relati onshi p s t o ly mph node status in lung adenocarcinoma[J].Clin Cancer Res,2000,6(6):

243122439.

[6] Leu AJ,Berk DA,Ly mboussaki A,et al.Absence of functi onal ly m2

phatics within a marine sarcoma:a molecular and functi onal evalua2 ti on[J].Cancer Res,2000,60(16):432424327.

[7] McCarterMD,Clarke JH,Harken AH.Ly mphangi ogenesis is p ivotal

t o the trials of a successful cancer metastasis[J].Surgery,2004,135

(2):1212124.

[8] 沈岩,Vogel I,Kalthoff H,等.不同转移能力肿瘤细胞间转移相

关特征的比较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00,22(3):2012204. [9] 曹世龙.肿瘤学新理论与新技术[M].第1版上海:上海科技教

育出版社,1997:2902300.

[10] Mcguckin MA,Cumm ings MC,W alsh MD,et al.Occult axillary

ly mph node metastases in breast cancer,their detecti on and p r og2

nostic significance[J].B r J Cancer,1996,73(1):88295. [11] Maguire D,O’Sullivan GC,Mc Na mara B,et al.Bone marr ow m i2

cr ometastases in patient with brain metastases fr om ep ithelial cell

tumors[J].B r J Med,2000,93(9):6112615.

[12] 孙玲,齐建国,牛中喜.流式细胞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

髓微转移[J].现代肿瘤医学,2005,2(13):50251.

[13] Okada Y,Fuji w ara Y,Yama mot o H,et al.Genetic detecti on of

ly mph node m icr o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rcinoma by

multi p le2marker reverse transcri p tase2poly merase chain reacti on as2

say[J].Cancer,2001,92(8):205622064.

[14] Maji m a T,I chikura T,Takayama E,et al.Detecting circulating

cancer cells using reverse transcri p tase2poly merase chain reacti on

for cyt okeratin mRNA in peri pheral bl ood fr om patients with gas2

tric cancer[J].Jpn J Clin Oncol,2000,30(11):4992503. [15] Park S,Lee B,Ki m I,et al.I m munobead RT2PCR versus regular

RT2PCR a mp lificati on of CEA mRNA in peri pheral bl ood[J].J

Cancer Res Clin Oncol,2001,127(8):4892494.

[16] Park S Y,Ki m H S,Hong E K,et al.Exp ressi on of cyt okeratins7

and20in p ri m ary carcinomas of the st omach and col orectum and

their value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metastatic carcinomas t o

the ovary[J].Hum Pathol,2002,33(11):107821085.

(收稿日期:2006211226)作者简介:王宪灵(1970-),女,河北石家庄人,1993年毕业于白求恩军医学院,主管技师。

静脉输液针进行胸骨骨髓穿刺的临床体会

石来军

(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北石堰442000)

[关键词]骨髓穿刺术;静脉输液针;临床体会

[中图分类号]R6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7)0320389202

骨髓穿刺术对血液系统疾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是儿科常用的诊疗手段,由于小儿对骨髓穿刺术的不配合、恐惧,给骨髓穿刺术带来了一定困难,我科于1998年开始应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头(7号)进行胸骨骨髓穿刺术,在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损伤、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自1998年来在我科进行骨髓穿刺的72例患儿,其中男48例,女24例;年龄2个月~3岁12例,3岁~7岁39例,7岁~12岁16例,12岁~14岁5例。

1.2 方法 患儿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上胸部,术者站于患儿的右侧(右手习惯)选择胸骨角处正中点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后,左手拇指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7号静脉输液针头(尾部连有5m l的—次性注射器)。针头于胸骨成30°~45°斜刺进针,进约0.3c m~0.5cm时有突破感,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用适当力量抽吸,当骨髓占静脉输液针头的硅胶管约1/3长度时(骨髓量约0.2m l),拔出穿刺针头,涂片送检,用消毒棉球消毒穿刺点并用胶布固定。

2 结果

2个月~3岁年龄段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3岁~7岁年龄段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7岁~12岁年龄段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12岁~14岁年龄段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1例,需再次穿刺的1例,该法不成功后改为其他方法穿刺的3例。

3 讨论

骨髓穿刺是临床上对于血液系统疾病常用采取骨髓标本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常用的穿刺点部位为胸骨、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胫骨粗隆,使用特制的骨髓穿刺针,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适用于各年龄段的患者,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损伤、心理上恐惧。我科从1998年来,针对儿童骨皮质稀疏、胸骨含骨髓量丰富、操作平台宽阔等特点。应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头进行胸骨处的骨髓穿刺,具有操作简单无需麻醉,损伤小,患儿无恐惧感,取材好,对<12岁年龄段的患儿一次性成功率高达100%;年龄>12岁的患儿由于骨皮质的增厚,质地变厚,使得7号静脉输液针头在穿刺中针尖易折弯,故影响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对<12岁年龄段的患儿应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头进行胸骨处的骨髓穿刺与传统的骨髓穿刺法相比,具有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高、无需麻醉、损伤小、取材好、患儿无恐惧感的优点,但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穿刺针头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针头折断,胸骨穿刺不可用力过猛、过深(胸骨外板厚1.35mm,髓腔7.5mm)以防穿透内侧骨板伤及心脏、血管。抽吸液量如作为细胞形态学检查不宜

肿瘤的几种转移途径

一肿瘤的转移途径: 1 淋巴道转移:(癌多见)。原发癌的细胞随淋巴引流,由近及远转移到各级淋巴结,也可能超级转移;或因癌阻碍顺行的淋巴引流而发生逆向转移。转移癌在淋巴结发展时,淋巴结肿大且变硬,起初尚可活动,癌侵越包膜后趋向固定,转移癌阻碍局部组 织淋巴引流,可能引起皮肤、皮下或肢体的淋巴水肿;如:乳腺癌同侧腋窝淋巴结;肺癌肺门、支气管旁淋巴结;鼻咽癌同侧颈淋巴结。 2 血道转移:癌细胞进入血管随血流转移至远隔部位如肺、肝、骨、脑等处,形成继 发性肿瘤;如:瘤细胞静脉肺和肝等(最多见),形成边缘整齐、散在、多发的球形结节,中央常发生坏死,近脏器表面形成“癌脐”。 3种植性转移:内脏器官的肿瘤,侵犯浆膜后,瘤细胞脱落入体腔,种植在浆膜面 上。如:肺癌胸膜腔;消化道癌或卵巢癌腹膜腔。 形态:浆膜增厚,表面癌结,血性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可见癌细胞。 4.直接转移:随着肿瘤体积不断增大,肿瘤细胞可沿周围正常组织的薄弱处,直接延伸,侵入并破坏邻近组织或器官。如:直肠癌前列腺、膀胱、子宫及阴道壁等。 二此例的转移方式: 1.胃卵巢:种植性转移,胃癌浸透到脏器外表面时,随着呼吸或肠蠕动等相应的摩擦,可脱落到体腔继续生长 2.胃、肝、肺淋巴结:淋巴道转移,肿瘤细胞侵入淋巴管后,随淋巴液转移到淋巴结,在淋巴结内生长形成转移瘤,淋巴结肿大且变硬 3.胃肺、肝脏:血道转移,肿瘤细胞侵入血管后,随血流转移到全身各处称血道转移。侵入人体静脉系统的肿瘤细胞,先转移到肺,再经心脏扩散到全身各脏器。消化 道的恶性肿瘤常入侵门静脉系统转移到肝脏。 三 (1)阻塞和压迫:肿瘤的阻塞压迫发展迅速,程度也高,如肝肿大可以压迫神经;淋巴结肿大变硬,淋巴回流受阻。 (2)破坏所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如肝癌由于肝细胞破坏和肝内胆管阻塞,可引起全身性黄疸。 (3)侵袭破坏邻近器官:如胃癌可穿胃壁,侵犯胃周围的器官。

肿瘤微转移的机制与检测

肿瘤微转移的机制与检测 王宪灵,陈 兴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82) [关键词]肿瘤;微转移;机制;检测 [中图分类号]R73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7)0320387203 The M echan is m s and D etecti on of Tum our M i crom et a st a sis WANG Xian2ling,CHE N Xing (B ethune International Peace Hospital,Shijiazhuang,Hebei050082,China) Key words:Tu mor;M icr ometastasis;M echanis m s;Detecti on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之一,也是影响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近几年,肿瘤转移的研究已发展到细胞及分子水平,肿瘤微转移的概念也已逐步建立。准确判断有无肿瘤转移以及转移的范围,可大大提高肿瘤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预后。然而,临床及常规病理检查很难发现微转移的肿瘤细胞,只有通过免疫组化或PCR等特殊检查才能确定。本文就肿瘤微转移的机制及检测途径作一简要综述。 1 微转移的概念 自1869年首次报道并证实外周血中发现瘤细胞以来,微转移的研究逐渐成为肿瘤研究的一个热点。微转移(m icr o2 metastases)是指在各种机体组织、体液及细胞移植物中检测到的镜下及亚显微水平的肿瘤残留,是用常规临床病理学方法不能检出的、隐匿在原发灶以外组织的、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转移[1]。1993年国际抗癌联盟(U I CC)出版的《肿瘤T NM分期补充材料》中指出,当远处转移灶生长至直径1mm ~2mm时,称作微转移。 2 肿瘤微转移的机制 关于肿瘤转移存在两种学说,一是“种子与土壤假说”:认为是否形成肿瘤转移要看被转移部位组织的环境是否适宜原发瘤细胞的停留和生长。这种学说认为,人体大部分转移瘤细胞由于受到免疫机制的杀伤或者转移瘤细胞局部环境不适宜而不能存活;只有少数细胞具有活力,在转移部位组织生长繁殖,形成转移瘤[2]。二是肿瘤异质性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瘤细胞遗传性状的不稳定,由单克隆起源的瘤细胞在不断增殖的过程中会发生异质性,导致瘤细胞的转移潜能有高低之分[3]。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转移主要有3种途径:经血道转移、经淋巴道转移、直接侵及周围组织器官和播散至体腔。肿瘤淋巴管、细胞因子的作用以及微环境的影响对原发瘤播散至远处组织器官起了很大的作用。 2.1 肿瘤淋巴管生成 由于毛细淋巴管无完整的基底膜,管壁薄,内皮细胞间有短暂裂隙,通透性高,有利于瘤细胞的进入,故在早期肿瘤转移以淋巴道为主。淋巴管不仅参与肿瘤锚定生长所必需的基质成分的形成,而且当肿瘤实体长到1 mm~2mm时,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也需要淋巴管参与。肿瘤缺氧坏死也与缺乏完善的淋巴管系统有密切关系,前哨淋巴结的活检已被应用于一些恶性肿瘤(如乳腺癌和黑色素瘤)的诊断和分期。近期有学者认为,肿瘤新生淋巴管是淋巴道转移的主要原因,且在淋巴管生成中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2C和VEGF2D起着关键作用。在人的某些自发性癌转移模型和一些动物实验中证明VEGF2C和VEGF2D有促进肿瘤新生淋巴管形成的能力[4]。随着对VEGF2C和VEGF2D研究的逐步深入,有学者[5]认为VEGF2D的表达在某些肿瘤中与新生淋巴管的形成成负相关。目前,在实体瘤中淋巴管的存在与肿瘤淋巴道转移的关系上仍然存在较大分歧,Leu 等[6]认为肿瘤中缺乏功能性淋巴管,而McCarter等[7]则认为,淋巴管的生成是一个成功的肿瘤淋巴道转移实验模型的枢纽。 2.2 细胞因子的作用 恶性细胞间的相互粘着力较正常细胞间低,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脱落,侵入细胞外基质与基底膜中大分子蛋白粘附,启动细胞合成并分泌各种降解酶类,降解基底膜(B M)及细胞外基质(EC M),穿过脉管壁进入循环系统,在循环中逃避免疫系统攻击,最后穿过脉管,外渗达继发部位形成克隆,增殖形成转移灶。癌细胞在转移过程中,需2次侵袭周围组织,2次穿越血管和淋巴管基底膜。在此过程中有多种因子参与:运动因子如分裂素能刺激细胞的迁移、趋化、吞噬等;细胞粘附因子(Cell Adhesi on Molecules,CAM S)如整合蛋白、钙粘蛋白、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及选择素是介导细胞和细胞,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粘附和相互作用的转膜糖蛋白,参与肿瘤的侵袭与转移;肿瘤细胞产生的胞外基质降解酶如组织蛋白酶、金属蛋白酶等可降解基质使肿瘤细胞易于迁移;归巢因子中的寻址素和归巢受体是一组能帮助肿瘤细胞找寻转移靶器官的因子,位于癌细胞的归巢受体与位于内皮细胞的寻址素共同作用,使癌细胞离开血循环到达特定的器官;新近又发现一类诱导细胞移动的趋化因子(Che mokines),可直接调控肿瘤细胞的转化和生长,调节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定向移动,导致肿瘤细胞向远处转移。 2.3 微环境的影响 微环境因素以及肿瘤和宿主细胞间生物链对决定微转移灶的生存和生长可能具有关键的作用。一定的微环境对于一些肿瘤的繁殖可能是有利的,但对于其他肿瘤则是不利的,具有明显的器官倾向性。同时有动物实验证明,将不同的瘤细胞经静脉接种于大鼠体内,其转移灶的发

抗肿瘤转移机制的实验方法学研究进展

抗肿瘤转移机制的实验方法学研究进展肿瘤转移是是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血管、淋巴管或体腔,在新的部位由于血管生成而继续生长,从而形成与原发瘤相同类型肿瘤的过程。主要经淋巴管、血道转移,它的出现往往标志着预后不良,大多数的癌症患者死亡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1]。肿瘤转移是一个多阶段的复杂过程,大体归纳如下:即机体内原发部位的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内部的骨架发生重排、变形,从而脱落侵入细胞外基质(ECM ),酶解ECM 进入循环系统,在循环系统释放的血管生成因子与内皮细胞特异性受体结合后,生成新的血管,瘤细胞在血管构建的“骨架”上增殖,形成一个新的癌巢,再脱离出循环系统,在机体某个点定居下来,并逐渐增殖成长为一个新的肿瘤瘤块的一系列过程。如果肿瘤细胞反复转移,后果则相当的严重。这是目前肿瘤难治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研究抗肿瘤药物抗肿瘤转移的机制,从而筛选、开发出新的能促进机体抗肿瘤转移的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抗肿瘤转移机制的药理实验方法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肿瘤转移的动物模型一般以大鼠、裸鼠为常用动物模型。将目标瘤细胞如SGC-7901 胃癌细胞株、S180肝癌细胞株等置于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培养箱条件为37 C, 5%CO2进行细胞培养,0.1%胰酶消化传代后制备细胞悬液,之后将细胞悬液以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的方式,将肿瘤移植入动物体内。黄挺[2]等人采用皮 下接种W256 癌肉瘤的方法建立了Wistar 大鼠的肝癌转移模型;魏锦来[3]通过腋下接种SGC-7901 细胞悬液的方式建立了裸鼠的胃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此外还有尾静脉注射、裸鼠脑部右尾状核注射人肿瘤组织制备的细胞悬液等方式接种。现阶段裸鼠的应用对于肿瘤方面的研究更有意义,因为裸鼠体表无毛,其先天性缺乏T 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于别的实验动物,更容易进行异种肿瘤的移植。而大鼠由于价格相对便宜而应用较为广泛。此外也可用C57BL/6 小鼠等动物建立动物模型。均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造模,以免细菌等微生物产生污染。 2. 观察转移情况 肿瘤转移的动物模型建立以后,需对动物进行分组实验研究。一般分为空白对照组、药物组、阳性药对照组等。薛晓红等人在进行乳宁冲剂及其拆方对裸鼠移植瘤肺转移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时[4],将裸鼠分为6组,每组8 只,7 周后处死裸鼠,取出原发部位肿瘤和肺,分别称重、检测原发部位肿瘤体积和肺部肿瘤转移情况。观察转移情况的方法是:将

肿瘤的几种转移途径.doc

一肿瘤的转移途径: 1淋巴道转移:(癌多见)。原发癌的细胞随淋巴引流,由近及远转移到各级淋巴结,也 可能超级转移;或因癌阻碍顺行的淋巴引流而发生逆向转移。转移癌在淋巴结发展时,淋 巴结肿大且变硬,起初尚可活动,癌侵越包膜后趋向固定,转移癌阻碍局部组 织淋巴引流,可能引起皮肤、皮下或肢体的淋巴水肿;如:乳腺癌同侧腋窝淋巴结;肺癌肺门、支气管旁淋巴结;鼻咽癌同侧颈淋巴结。 2血道转移:癌细胞进入血管随血流转移至远隔部位如肺、肝、骨、脑等处,形成继 发性肿瘤;如:瘤细胞静脉肺和肝等(最多见),形成边缘整齐、散在、多 发的球形结节,中央常发生坏死,近脏器表面形成“癌脐”。 3种植性转移:内脏器官的肿瘤,侵犯浆膜后,瘤细胞脱落入体腔,种植在浆膜面 上。如:肺癌胸膜腔;消化道癌或卵巢癌腹膜腔。 形态:浆膜增厚,表面癌结,血性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可见癌细胞。 4.直接转移:随着肿瘤体积不断增大,肿瘤细胞可沿周围正常组织的薄弱处,直接延 伸,侵入并破坏邻近组织或器官。如:直肠癌前列腺、膀胱、子宫及阴道壁等。 二此例的转移方式: 1. 胃卵巢:种植性转移,胃癌浸透到脏器外表面时,随着呼吸或肠蠕动等相应的摩 擦,可脱落到体腔继续生长 2. 胃、肝、肺淋巴结:淋巴道转移,肿瘤细胞侵入淋巴管后,随淋巴液转移到淋巴 结,在淋巴结内生长形成转移瘤,淋巴结肿大且变硬 3.胃肺、肝脏:血道转移,肿瘤细胞侵入血管后,随血流转移到全身各处称血道转 移。侵入人体静脉系统的肿瘤细胞,先转移到肺,再经心脏扩散到全身各脏器。消化道 的恶性肿瘤常入侵门静脉系统转移到肝脏。 三 (1) 阻塞和压迫:肿瘤的阻塞压迫发展迅速,程度也高,如肝肿大可以压迫神经;淋巴结肿大变硬,淋巴回流受阻。 (2)破坏所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如肝癌由于肝细胞破坏和肝内胆管阻塞,可引起全身 性黄疸。 (3)侵袭破坏邻近器官:如胃癌可穿胃壁,侵犯胃周围的器官。

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恶性生物行为及分子干预

项目名称: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恶性生物行为及分子 干预 首席科学家:詹启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 研究所 起止年限:2009.1至2013.8 依托部门:教育部

一、研究内容1.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肿瘤恶性增殖、侵袭相关分子机理 肿瘤是一种“细胞转导通路异常”性疾病,我们将通过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动物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技术,重点研究抑癌基因p53、BRCA1、Gadd45介导的信号通路与细胞周期蛋白Aurora-A、Cyclin B1、Plk1的相互作用,以及在细胞周期调控和肿瘤恶性表型形成中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机制。从而揭示细胞增殖失调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内在联系。 2.细胞凋亡和分化异常与肿瘤侵袭性生长的关系 细胞凋亡调控机制的异常与侵袭特性生长密切相关。促进细胞死亡的机制失活和抑制凋亡的分子的大量表达使癌症细胞存活延长,使基因突变的积累和癌变机会的增加,同时凋亡机制的异常导致肿瘤细胞具有抗药性。通过对细胞死亡新机制、肿瘤干细胞凋亡相关研究、细胞信号转导与凋亡调控等研究,深入探讨侵袭性生长的机制。 3.肿瘤干细胞和肿瘤微环境与肿瘤转移的内在关系 以恶性肿瘤干细胞特异性表型为突破口,从白血病干细胞延伸至实体瘤干细胞,研究其自我更新和分化的特性,探讨肿瘤转移的起始因素和关键分子生物学性质,认别恶性肿瘤干细胞与微环境或肿瘤“基质”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从而为特异性打击肿瘤干细胞作为彻底消除肿瘤转移潜能的一种新策略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4. 肿瘤血管和淋巴管新生介导的肿瘤转移机制 已鉴定肿瘤组织中血管表达Tim-3和淋巴管表达Sema4c等是沉默抗肿瘤免疫的重要活性分子,能通过与淋巴细胞的对话,诱导机体对肿瘤的免疫耐受,是

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生物学特征之一!也是肿瘤临床治疗的难题"肿瘤转移是癌细胞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连续复杂过程"首先’原发肿瘤细胞从原部位脱落’侵入细胞外基质()*+,与基底膜(-+,中大分子蛋白黏附"其次’激活细胞合成并分泌各种降解酶类’降解-+及)*+’穿过脉管壁进入循环系统’在循环中逃避免疫系统攻击’最后穿过脉管’外渗达继发部位形成克隆’增殖形成转移灶./0"现就其主要方面综述如下# /细胞运动机制与转移 肿瘤细胞的迁移由运动因子启动"运动因子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信息传导而引发癌细胞的运动.!0"影响细胞运动及生长的因子有#!肝细胞生长因子1分散因子$234154%#目前的实验研究发现’234154在许多肿瘤尤其在侵袭和转移表型中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例如’在多形性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234154及编码其受体的基因+67表达水平高’尤以其侵袭边缘为明显’而在恶性程度较低的星形胶质瘤中234154表达则较低.&0&"自分泌运动因子$8+4%#8+4与细胞膜上的8+49结合可促使8+49磷酸化’从而激活一种百日咳毒素敏感的!蛋白’刺激肌醇代谢’促进癌细胞的运动&肿瘤细胞转移除了需要具备细胞运动能力外’还需要对基底膜进行降解&组织蛋白酶"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与基底膜的降解密切相关.#0& !细胞黏附机制与转移 !"#同质型黏附 同质型黏附:)#;<=>6?@A$;<76A@A复合体结构的完整性对黏附功能的发挥有重要的意义&)34和B34##通过)34受体可使)#;<=>6?@A和$#;<76A@A磷酸化导致复合体解体!影响 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佟玲’王文萍’邢玉庆(辽宁中医学院’辽宁沈阳$$%%&!, 摘要!肿瘤转移是临床肿瘤病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其研究较多的是有关其分子机制方面’肿瘤转移是一个多阶段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肿瘤细胞的脱落’迁移’黏附’生长等’每一阶段都受着不同因素的影响和调控"全文介绍近年来此领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肿瘤转移(运动(黏附(降解 中图分类号!9C&D&C文献标识码!8文章编号!/EC/D/C%F(!%%#,%&D%$GHD%& 96I6J?KL?6II KM+KN6;ON6P@A;<[6\66A@A[6I7@L<76=Z+676I@KA’L?K]7>67;Z^6U?K;6IIZ B>6?6I6 U?KL?6II@A7>@I M@6N=@I@A7?K=O;6=@A7>@I U6I@KA_=6L?<=<7@KA 收稿日期!!""#$!!$"%"修回日期!!"""$"#$!!

肿瘤的生长方式和转移途径

2006年许昌市优质课教案 【目的要求】 1、掌握肿瘤、转移的概念 2、掌握肿瘤的生长方式和转移途径 3、理解肿瘤血道转移的途径 4、熟悉肿瘤的一般形态 【授课内容及时间分配】 1、复习发热的相关内容(4分钟) 2、由肿瘤病例导入并提出问题(5分钟) 3、肿瘤的概念及一般形态(10分钟) 4、肿瘤的生长与扩散(18分钟) 5、小结(5分钟) 6、作业(3分钟) 【讲授重点】 1、肿瘤的概念 2、肿瘤的生长方式与转移途径 【讲授难点】 1、肿瘤的转移 【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并采用PBL教学模式,从病例着手提出问题,紧密结合临床,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教具】 媒体教学课件、激光教鞭等。 【教材及参考书】 1.许俊业杜华贞主编《病理学基础》第一版,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张敏吉主编《病理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 3.李玉林主编《病理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教学步骤】 一、复习发热相关内容 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复习: 发热的时相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

王某,男性,25岁,发热3天。到一小诊所就诊,医生测得其体温37.8℃,经简单检查未发现其它明显体征,于是医生为患者进行解热降温处理,请问该医生处理的得当吗?为什么? 答:医生处理的不当。因为对原因不明的发热病人,如果体温不是太高,不应随便解热,以免延误诊断与治疗。 二、肿瘤病例及提出问题 病史摘要:某女,38岁,上腹部隐痛2年余;近半年来腹痛加剧,经常呕吐,食欲极差;近半个月来出现低热而收入住院。 体检:消瘦,面色苍白,体温37.8℃,脉搏80次/min,血压100/80mmHg,两侧颈部、左锁骨上及腋窝淋巴结肿大,两肺可闻及湿啰音。肝大,脐下两指。 胸透:双侧肺叶见大量直径1~3cm大的致密阴影,边界清楚。 B超:肝组织上有数个直径2cm左右的结节,边界清楚。 入院后经抗感染、抗结核治疗均不见好转。半小时前排黑色大便,呕吐大量鲜血,昏迷,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摘要:双侧肺叶表面见数个直径2cm大小灰白色肿块,质硬,边界清楚。胃贲门处有一4x4x5cm肿块,沿胃壁浸润生长,灰白质硬,表面有溃疡,出血。胃周围淋巴结、颈部及腋下淋巴结肿大,质硬,切面灰白色。肝大,表面可见数个lxlx2cm的灰白色肿块,质硬,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腹膜表面较粗糙,见数个直径0.5-lcm的结节,灰白色。 诊断:贲门部溃疡型胃癌 提出的问题: 1.胃肿块的形态怎样?(肿瘤的大体形态) 2.浸润生长是怎么回事?(肿瘤的生长方式) 3.腹膜为何出现结节?(种植性转移) 4.肺和肝为什么会出现阴影和结节?(转移) 三、肿瘤概念及一般形态 概述: 肿瘤是常见病、多发病。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种类,恶性肿瘤俗称癌症。 全世界每年约有7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我国城市居民死因第一位,农村居民死因第三位。 肺癌、鼻咽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白血病和淋巴瘤等是我国危害严重的恶性肿瘤,是防治的重点。 概念:

抗肿瘤转移药物研究进展

抗肿瘤转移药物研究进展 李劲(中国药房杂志社,重庆市 400042)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肿瘤转移则是癌症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某种程度上说,防止肿瘤转移即能控制肿瘤所致的死亡。虽然国内外抗肿瘤转移药物研究的时间、人力、物力投入较多,但还没有一个真正的抗肿瘤转移药物上市。相关研究领域尚缺乏系统、科学的评价手段和方法。鉴于近期在国内有抗肿瘤转移的中药申报临床研究,本文拟结合近年来肿瘤转移研究的进展,对国内抗肿瘤转移的研究情况作一简介,供同行参考。 1 抗肿瘤转移药物研究现状 肿瘤侵袭与转移是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见于肿瘤发展的中后阶段。肿瘤侵袭也称为肿瘤直接扩散(direct spread)[1,2]。瘤细胞不连续性播散,并在远隔部位生长的过程为转移(metastasis)[3,4]。上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过程,大致包括肿瘤细胞从原发肿瘤灶脱离;降解基底膜,向外浸润、迁移并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进入循环系统随着血流到达并停留于远处的血管壁;穿过血管侵入细胞外基质,最后在特定的组织或器官形成转移灶[7]这样一个过程〔2〕。 关于肿瘤转移机制,分别有“种子和土壤”学说、“机械和解剖”学说、“过滤”学说等〔3〕,但均没有很强的说服力。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发现此过程分别受“转移相关基因”和“转移抑制相关基因”的调控,并且转移过程与各种细胞因子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4〕。由于转移过程的复杂性,肿瘤转移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尚未真正阐述清楚。 肿瘤转移过程牵涉到细胞脱落、浸润、迁移运行、着床、新生血管生成等〔5〕,理论上讲,只要能够阻止上述一个或多个过程,就能抑制肿瘤转移。目前抗肿瘤转移药物的研究也是针对肿瘤转移的各个环节,寻找具有不同药理作用的受试物。研究较多的有抑制癌细胞粘附、抑制蛋白水解酶对基底膜降解、抑制癌细胞运动、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抗血管内凝聚以及抗信息传递的制剂等〔6〕。其中细胞粘附分子、基质金属蛋白酶、新生血管生成因子等是抗肿瘤转移药物研究的热点。90年代国际上有多个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整合蛋白抑制剂、及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TNP 470、酞咪哌啶酮等)进入临床试验〔7〕。但除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研究进展较快外,其他方面研究由于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多个临床试验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天然来源的抗肿瘤侵袭和转移[5]物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多酚类化合物如茶多酚[6]、姜黄素可抑制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单味中药材提取物,如刺五加皂苷、猪苓多糖、云芝多糖、金荞麦提取物、紫杉醇等表现出一定的诱导癌细胞凋亡、减少转移癌结节数目、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运动等作用〔8〕。补益、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化湿利水、软坚散结类的中药复方制剂也表现出减少肿瘤细胞转移的作用,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其作用机制与抗迁移机制、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抗粘附、阻断信息传递、抑制血管生成等有关〔9〕。中药为抗肿瘤侵袭和转移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药物资源。目前中药抗肿瘤转移的研究仅仅是局限于实验性阶段,整体的研究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深入。鉴于中药物质基础的复杂性,在真正发现疗效确切的抗肿瘤转移中药制剂之前,还需要进行许多探索性的研究。 2 抗肿瘤转移药物的药效学评价[7~10] 2.1 非临床药效学评价 建立体内肿瘤转移模型是药效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肿瘤转移模型大致多分为两大类,即自发性转移模型和实验性转移模型。自发性转移模型是一种移植瘤转移模型,其标准部位是腋部背侧皮下移植。凡是从血管或淋巴管直接接种瘤细胞后引起的转移,为实验性转移模型。 在模型建立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较多〔10〕,如1840年,Langenbeck将新鲜肿瘤材料接种到狗静脉内,引起了肺内肿瘤生长,是建立实验性转移模型的开端,此后又用啮齿类动物建立了该类模型,以及皮下移植的自发性转移模型。20世纪80年代初,Bogden将瘤组织移植于小鼠肾包膜下,建立了肾包膜下侵袭模型。人类恶性肿瘤裸鼠移植瘤是近十几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原位移植技术的引进,开拓了在人体外整体实验研究人类恶性肿瘤的重要途径,使之更接近机体环境的特点。 淋巴道转移的实验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有人用肿瘤细胞进行淋巴管内移植,以后又发展到用鼠类爪垫内侧皮下移植、骨髓腔内移植及阴茎部位皮下移植等建立淋巴道转移模型。为肿瘤转移的实验研究创立了有利条件〔11〕。 国内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对建立肿瘤侵袭与转移模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建立的动物肿瘤转移模型有小鼠宫颈癌、小鼠胃癌、小鼠肺癌、小鼠肝癌等高转移模型。自1978年由国外引进裸小鼠后,建立了大量人类肿瘤在免疫缺陷动物体内的转移模型,如人肠黏液腺癌、

肺癌转移的途径

肺癌转移的途径 一、淋巴转移:淋巴转移是常见的扩散途径。癌细胞经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的淋巴管,先侵入邻近的肺段或肺叶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然后根据肺癌所在部位,到达肺门或气管隆凸下淋巴结,再侵入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最后累及锁骨上前斜角肌淋巴结。纵隔和气管旁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一般发生在同侧,也可以在对侧,即所谓交叉转移。也可向腋下、或上腹部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二、局部直接蔓延:癌组织沿支气管及肺泡孔向同侧附近或对侧肺直接蔓延,以肺泡细胞癌多见。也可向四周,如纵隔、心包、横膈、胸膜和肺侵犯,时常由近向远处扩散,以肺鳞癌、腺癌多见。 三、血行转移:血行转移是肺癌的晚期表现。小细胞癌和腺癌的血行转移较鳞癌更常见。通常癌细胞直接侵入肺静脉,然后经左心随大循环血流而转移到全身各处器官,常见的有肝、骨骼、脑、肾上腺等。也可通过血行发生肺内转移。 四、局部种植:常见于手术切口处或胸腔穿刺针孔处。 肺癌转移的防治 肺部由于淋巴组织分布广泛,血流运行丰富,因此肺癌病人更容易在早期就发生远处病灶转移,甚至有很多病人是由于发现了与远处转移有关的症状,才去就医并确诊为肺癌的,这的确给治疗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而不少经过了详细检查,被确认尚未发生远处转移的肺癌患者,可能在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几个月或一两年后,会发生远处转移。其实这些转移病灶早已存在,只是手术之前很小,经过一段时间,它们渐渐长大,才能被影像学或临床检查发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即使是原来非常微小的转移灶,随着癌细胞继续增殖,病灶日益发展,同样可致人死命。针对这部分病人,应考虑手术切除肺癌病灶后,再给予全身的综合疗,以求早期控制。 由于肺癌的转移速度非常迅速,因此那些早期首先发现有肺部原发病灶的患者,在被确诊为肺癌之后,就必须立即做骨扫描、脑CT或磁共振检查是否有远处病灶的转移。就算没有,也不能麻痹大意,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根据个人的情况随时到门诊进行复查,以期将远处病灶转移的可能降到最低。 对于肺癌的病人,专家告诫说第一要尽量放宽心态,第二在中医中药治疗期间要加强体育锻炼,第三饮食要清淡,根据病情来调整饮食结构,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要根据病情调整好自己的饮食起居。 中医中药治疗肺癌转移 一、与手术、放化疗配合治疗肺癌转移。

【9A文】肿瘤的转移机制综述

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 陈露12级七临9班12170918 指导老师:马长艳 【摘要】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转移是恶性肿瘤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最危险的阶段,了解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发生机制,寻找相应阻断途径对遏制恶性肿瘤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恶性肿瘤细胞侵袭与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恶性肿瘤、侵袭、转移机制 众所周知,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大约90%的恶性肿瘤患者死于肿瘤转移[1]。肿瘤的转移过程包括从肿瘤的原发部位脱离,进入周围的基质,进入循环或淋巴系统,粘附在内皮细胞壁并向血管外迁移及在远处侵润,血管增生,形成新的转移灶等。从上个世纪StephenPaget提出肿瘤转移的种子-土壤学说到现在,人类对于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历史。随着各种理论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于肿瘤转移这一极为复杂的病理过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肿瘤的转移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遗传异质性 实验证实,肿瘤细胞的同一转移性克隆中可以分离出不同恶性潜能的亚克隆,而高转移性克隆出现遗传学突变的频率要远远高于非转移性克隆,提示肿瘤转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与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具有早期联系[2]。临床上与肿瘤转移相关的基因分为肿瘤转移促进基因及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如matal、H-ras、nm23、mts-1、WDNM、PGM21等,它们通过参与信号传导,诱导转移表型,调节细胞因子表达来诱导、促进、抑制肿瘤转移,如VaramballR等[3]研究发现EZH2在前列腺癌转移演进的过程中通过异位过表达和重建染色体等组成性抑制多种抑癌基因,并与肿瘤的转移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肿瘤的遗传异质性是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产生化疗抗性、形成转移复发的根源,是抗转移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2.上皮间充质转化EMT 2.1EMT概念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指具有极性的上皮细胞转换成具有活动能力、能够在细胞基质间自由移动的间质细胞的过程,它以上皮细胞极性的丧失及间质特性的

肿瘤的转移途径

第4题.资料 肿瘤的转移途径: 1 淋巴道转移:(癌多见)。原发癌的细胞随淋巴引流,由近及远转移到各级淋巴结,也可能超级转移;或因癌阻碍顺行的淋巴引流而发生逆向转移。转移癌在淋巴结发展时,淋巴结肿大且变硬,起初尚可活动,癌侵越包膜后趋向固定,转移癌阻碍局部组织淋巴引流,可能引起皮肤、皮下或肢体的淋巴水肿; 如:乳腺癌同侧腋窝淋巴结; 肺癌肺门、支气管旁淋巴结; 鼻咽癌同侧颈淋巴结。 2 血道转移:癌细胞进入血管随血流转移至远隔部位如肺、肝、骨、脑等处,形成继发性肿瘤;如:瘤细胞静脉肺和肝等(最多见),形成边缘整齐、散在、多发的球形结节,中央常发生坏死,近脏器表面形成“癌脐”。 3种植性转移:内脏器官的肿瘤,侵犯浆膜后,瘤细胞脱落入体腔,种植在浆膜面上。如:肺癌胸膜腔; 消化道癌或卵巢癌腹膜腔。 形态:浆膜增厚,表面癌结,血性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可见癌细胞。 4.直接转移:随着肿瘤体积不断增大,肿瘤细胞可沿周围正常组织的薄弱处,直接延伸,侵入并破坏邻近组织或器官。 如:直肠癌前列腺、膀胱、子宫及阴道壁等。 此例的转移方式: 1.胃卵巢:种植性转移,胃癌浸透到脏器外表面时,随着呼吸或肠蠕动等相应的摩擦,可脱落到体腔继续生长

2.胃、肝、肺淋巴结:淋巴道转移,肿瘤细胞侵入淋巴管后,随淋巴液转移到淋巴结,在淋巴结内生长形成转移瘤,淋巴结肿大且变硬 3.胃肺、肝脏:血道转移,肿瘤细胞侵入血管后,随血流转移到全身各处称血道转移。侵入人体静脉系统的肿瘤细胞,先转移到肺,再经心脏扩散到全身各脏器。消化道的恶性肿瘤常入侵门静脉系统转移到肝脏。 第3题 (1)阻塞和压迫:肿瘤的阻塞压迫发展迅速,程度也高,如肝肿大可以压迫神经;淋巴结肿大变硬,淋巴回流受阻。 (2)破坏所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如肝癌由于肝细胞破坏和肝内胆管阻塞,可引起全身性黄疸。 (3)侵袭破坏邻近器官:如胃癌可穿胃壁,侵犯胃周围的器官。 (4)坏死、出血、感染:恶性肿瘤生长迅速,癌组织常常因为供血不足而发生坏死,如果癌变组织侵犯血管,可引起出血,肺癌病人常常合并肺部感染。 (5)疼痛:由于癌组织压迫或侵犯神经,可引起相应部位的疼痛,如晚期肝癌、胃癌都有剧烈疼痛。另外,癌症继发感染后,也可以引起疼痛。 (6)发热:肿瘤组织的代谢产物、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以及继发的细菌感染,都可以引起癌症病人发热,一般表现为中低度热。 (7)恶病质:恶病质也有人称为"恶液质",是指机体严重消瘦、无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态,它是癌症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第2题 1.胃、肝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 2.胃、肺发生出血、坏死、溃疡、脱落 3.出现浸润性生长 4. 胃肝肺 组织分化程度分化差,异型性大分化差,异型性大分化差,异型性大

恶性肿瘤微血管形成与肿瘤转移

恶性肿瘤微血管形成与肿瘤转移 瘤组织的增殖失控、瘤细胞的分化异常、瘤细胞具有侵袭和转移能力是恶性肿瘤最基本的生物学特性,而侵袭和转移又是恶性肿瘤细胞威胁患者健康乃至生命的主要原因。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原发部位的肿瘤穿过组织基底膜,避开机体免疫反应,穿过血管和淋巴管进入新组织实质,肿瘤血管形成,而后形成转移灶等一系列表型的改变。当大部分肿瘤患者确诊时,可能早已发生了少数肿瘤细胞或微型灶的远处转移,只是由于病灶太小而不能检测到。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针对远处病灶中肿瘤细胞的生长、肿瘤血管的形成和肿瘤细胞的克隆化形成较大转移灶的治疗方法才是有效的。Steeg等[1]认为研究肿瘤转移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肿瘤转移过程的最后阶段。而肿瘤微血管形成在肿瘤转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肿瘤血管新生的提出 早在1863年Virchow就注意到恶性肿瘤组织中血管数目增多、发生卷曲和扩张并集中于肿瘤边缘的现象。1945年Algire提出了“肿瘤血管生成”或“血管新生化”概念。但一般认为,对血管生成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提出“肿瘤生长依赖于血管生成”观点,始于1971年Folkman对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报道。 2 肿瘤微血管的结构及功能特点 新生血管分布于肿瘤生长活跃的间质中,恶性肿瘤中血管床的重大结构特点就是从口径较细小,较均一的毛细血管床变为扩张、窦状不成熟的血管,而且数目众多,分支紊乱,管腔不规则,具有丰富的动静脉结合枝。内皮细胞为多层,血管有大量的桥和间隙,还存在细胞内和跨细胞的孔,缺乏完整的基底膜,使得血管的通透性相对失控。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网总长度随肿瘤体积的增大呈现幂级扩大,供应肿瘤的初始血压也呈幂级升高,肿瘤的血供由弥散状态变为灌注状态,导致肿瘤血供丰富。 由于肿瘤血管的结构特点,使肿瘤的新生血管较成熟血管更具有渗透性,肿瘤细胞更易进入血流。故此肿瘤新生血管的增多增加了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的机会。此外,新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降解酶,可使肿瘤细胞逃逸入血,增大肿瘤转移的机会。 研究发现,在某些肿瘤(黑色素细胞瘤、肺泡癌等)中新生血管壁往往由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共同组成,甚至由肿瘤细胞围成一个中空的腔而模拟成血管,这也可能是某些抗肿瘤血管新生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2]。 3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与肿瘤转移的临床研究 肿瘤转移过程开始时,若没有肿瘤血管的形成,肿瘤细胞极少能够进入血液。新生毛细血管由于基底膜不完整且存在渗漏现象,使其比成熟血管更易让肿瘤细

抗肿瘤转移机制的实验方法学研究进展

抗肿瘤转移机制的实验方法学研究进展 肿瘤转移是是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血管、淋巴管或体腔,在新的部位由于血管生成而继续生长,从而形成与原发瘤相同类型肿瘤的过程。主要经淋巴管、血道转移,它的出现往往标志着预后不良,大多数的癌症患者死亡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1]。肿瘤转移是一个多阶段的复杂过程,大体归纳如下:即机体内原发部位的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内部的骨架发生重排、变形,从而脱落侵入细胞外基质(ECM),酶解ECM进入循环系统,在循环系统释放的血管生成因子与内皮细胞特异性受体结合后,生成新的血管,瘤细胞在血管构建的“骨架”上增殖,形成一个新的癌巢,再脱离出循环系统,在机体某个点定居下来,并逐渐增殖成长为一个新的肿瘤瘤块的一系列过程。如果肿瘤细胞反复转移,后果则相当的严重。这是目前肿瘤难治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研究抗肿瘤药物抗肿瘤转移的机制,从而筛选、开发出新的能促进机体抗肿瘤转移的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抗肿瘤转移机制的药理实验方法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肿瘤转移的动物模型 一般以大鼠、裸鼠为常用动物模型。将目标瘤细胞如SGC-7901胃癌细胞株、S180肝癌细胞株等置于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培养箱条件为37℃,5%CO2进行细胞培养,0.1%胰酶消化传代后制备细胞悬液,之后将细胞悬液以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的方式,将肿瘤移植入动物体内。黄挺[2]等人采用皮下接种W256癌肉瘤的方法建立了Wistar大鼠的肝癌转移模型;魏锦来[3]通过腋下接种SGC-7901细胞悬液的方式建立了裸鼠的胃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此外还有尾静脉注射、裸鼠脑部右尾状核注射人肿瘤组织制备的细胞悬液等方式接种。现阶段裸鼠的应用对于肿瘤方面的研究更有意义,因为裸鼠体表无毛,其先天性缺乏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于别的实验动物,更容易进行异种肿瘤的移植。而大鼠由于价格相对便宜而应用较为广泛。此外也可用C57BL/6小鼠等动物建立动物模型。均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造模,以免细菌等微生物产生污染。 2. 观察转移情况 肿瘤转移的动物模型建立以后,需对动物进行分组实验研究。一般分为空白对照组、药物组、阳性药对照组等。薛晓红等人在进行乳宁冲剂及其拆方对裸鼠

癌症的几种转移途径

癌症的几种转移途径 转移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特征之一,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的部位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并再次增殖成为肿瘤病灶,这个病灶也就称为转移灶。一般来说,肿瘤发生转移往往提示肿瘤进入了偏晚的期别,给治疗会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那么肿瘤到底是如何发生转移的呢?各种转移方式又各有什么特点呢? 肿瘤转移主要有直接浸润、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和种植转移等几种途径: 1.直接侵润 直接侵润即是指肿瘤细胞直接侵入周围临近组织,从而引起肿瘤的增大和扩散。在几种肿瘤转移途径中,直接侵润由于肿瘤只累及周围的组织,所以往往这种转移是最容易预测的。虽然大都在预料之中,但是直接侵润也会引起相当麻烦的后果,比如直肠癌直接侵入膀胱,肺癌局部侵润食管等等。这种情况往往难以手术或者需要联合脏器切除,因而在临床工作中对局部组织受累情况的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 2.血行转移 众所周知,人体中遍布着错综复杂的血液循环系统,仿佛是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将营养和氧气源源不断的输送到身体的每个部分。当肿瘤细胞侵入了这样的血管中,也会随着血液循环快速转移到距原发灶较远的器官,进而生根发芽,生成新的肿瘤转移灶,进而引起相应的危害。由于血行转移的肿瘤细胞常沿着血流方向进行传播,就像是高速公路上从一站到下一站,因此各器官肿瘤的血行转移部位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但是由于循环系统的复杂性,在高速公路之间可能还存在着难以统计的乡村小路,因此血行转移的预测难度要大大高于局部侵润。 3.淋巴转移

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淋巴系统”这个词,但是对其真正含义却较少理解。实际上身体中除了遍布着由心脏、血管等组成的血液循环系统,还存在着一套由淋巴结、淋巴管等组成的四通八达的淋巴系统,其主要起免疫防御的作用。与血行转移相似,肿瘤细胞也可通过进入淋巴循环而发生转移,在临床上这种情况其实更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区域淋巴结的受累,偶尔也会出现远处淋巴结构的转移。 4.种植转移 顾名思义,种植转移是指某些肿瘤细胞能够像种子一样,播撒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形成一个转移病灶。这种转移方式主要发生于胸腹腔内的肿瘤,这些肿瘤会突破脏器,在胸膜、腹膜、心包等处播散,并常常形成“满天星”样的弥漫转移。这种弥漫转移的病灶虽然数量众多,但是每个体积可能均较小,因而很有可能在影像检查中无法发现,而在腹腔镜或开腹手术中才被看到,也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 综上所述,如果把肿瘤转移比喻做一场战争的话,那么直接侵润无疑就是正面战场的步步为营,逐步推进,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这种战局基本是可以推测的;而血行和淋巴转移就好比通过铁路运兵进行远距离奔袭,虽然输送的肿瘤细胞数量比较有限,但是却往往会侵袭到距离较远、不好预测的位置,进而给战局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种植转移则更像是伞兵奇袭,有时会定点降落,只使某个特定的远处器官受累;有时则会漫天开花,造成体腔内的弥散受侵,从而导致无法手术

EMA和CK在上皮肿瘤微转移的应用

EMA和CK在上皮肿瘤微转移的应用 吉亚南1,宋静慧2 (1.内蒙古医学院2003级研究生,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9; 2.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 [摘要]目的:探讨上皮膜抗原(EMA)和细胞角蛋白(CK)在上皮肿瘤微转移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方法: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EM A和CK在上皮肿瘤微转移的研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结论: EMA和CK是上皮肿瘤较好的标志物,应用于上皮肿瘤微转移的研究中,提高微转移的诊断水平。 [关键词]上皮膜抗原;细胞角蛋白;上皮肿瘤;微转移 [中图分类号]R730 261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4-0951(2006)03-0257-03 Application of Epithelial M embrance Antigen and Cytokeratin in M icrometastasis of Epithelial T umors JI Ya-nan1,SONG Jing-hui2 (1.Postgraduate in G rade2003,Inner M ongolia Medical College,H uhhot010059China; 2.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The Aff iliated Hosp ital o f I nner Mongolia Medical College,H uhhot01005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epithelial membrance antigen(EMA)and cytokeratin (CK)in microme tastasis of epithelial tumors and its prog ress of related study.Methods:Reading the literatures home and abroad,then summ arizing them.Results:EMA and CK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probing m icrometas-tasis of epithelial tumors.Conclusion:EMA and CK are better marker for epithelial tumors.Their applications in probing m icrometastasis of epithelial tumors improve the diagnostic techique. [Key words]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Cytokeratin(CK);Epithelial tumor;M icrometastasis 肿瘤的浸润与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也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判断预后指标如肿块大小、淋巴结状况、血管受侵情况及受体情况等,都不能准确判断是否会出现复发或转移。转移的肿瘤组织在非原发部位表达肿瘤相关基因和蛋白,并分泌到体液和周围组织中,所以转移肿瘤的标志物往往比原发肿瘤要高。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病理学、免疫组化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微转移的诊断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已能在肿瘤患者的外周血、骨髓、淋巴结中检测出常规临床检查无法发现的转移灶-微转移灶。现就恶性肿瘤的微小转移检测及目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概 述 1.1 微小转移的概念 是指在各种机体组织、体液及细胞移植物中检测到镜下及亚显微水平的肿瘤残留,是常规临床病理学方法不能检出、隐匿在原发灶以外的组织的、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转移。1971年由Huvos提出,其标准是直径<2mm的转移灶;随后Fisher提出其标准<1.3mm的转移灶;1980年Black则认为直径小于20%作为标准比较合适[1];1993年国际抗癌联盟(U ICC)出版的 肿瘤TNM分期补充材料 中指出:当远处转移灶组织增殖生长到1~2m m时,称作微转移。目前,大多数认同直径<2mm的微小癌灶为微转移[2]。 1.2 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 en, EMA) EMA在1977由Eeriani等从乳球蛋白中提取,其分子量51~1000KD,存在于上皮细胞中。EMA 组织分布特点是一般限于上皮细胞的腔缘表面膜,细胞基底面及侧面胞膜无EM A分布。已证明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