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3探索改革二专项训练(有答案)
【教育资料】2018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项复习训练:近代化探索学习专用

【专项训练】1. 钱秉旦评价某一件事时说:“它接受现代化,但只能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
”这一事件()A. 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B. 拉开中国近代史序幕C. 开启政治近代化探索D. 以建立共和国为目标【答案】A【考查点】洋务运动。
【解题思路】依据题干关键字信息“现代化”“形式”“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可判断出是洋务运动,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A项正确;拉开中国近代史序幕的是鸦片战争,B项错误;开启政治近代化开端的是戊戌变法,C项错误;辛亥革命以建立共和国为目标,D项错误。
选A。
2. 19世纪70年代,淮军已“尽弃中国习用之抬鸟枪,而变为洋枪队”……洋务派的海军建设成效尤为卓著,尤以北洋水师实力最强,其规模时居世界第4,其中定远、镇远舰的购置,给日本以很大的威慑,推迟了日本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时间。
以上史实表明洋务运动()A.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B. 一定程度上增强清朝国防力量C. 促进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D. 使中国成为了当时亚洲的强国【答案】B【考查点】洋务运动。
【解题思路】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洋枪队”“洋务派的海军建设”“北洋水师实力最强”“给日本以很大的威慑”可知军事力量强大了,威慑了日本,据此说明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清政府的国防力量得到了增强。
故选B。
3. 下图是一幅名为《日本,巨人杀手》的漫画。
漫画中,中国巨人狼狈不堪地摔倒在地,小矮人手持军刀,双脚踏在巨人身上。
针对漫画这一现象所引发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A. 地主阶级迈出近代化历程第一步B. 资产阶级初步尝试变革社会制度C. 农民阶级发动起义打击西方列强D. 无产阶级承担民主革命领导任务【答案】B【考查点】戊戌变法。
【解题思路】漫画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受此影响,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在此背景下,资产阶级开展维新变法运动,初步尝试变革社会制度,B项正确;A项是指洋务运动,发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C项指太平天国运动,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是在五四运动后,排除。
人教版初三历史山西省中考专题复习 中外近现代史上的重大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
列宁新经济政策、苏联(赫、 戈)改革、中国改革开放
性质
中外
改革
社会性质根本性变化
商鞅变法、大化改新、 俄国农奴制改革、明 治维新、戈尔巴乔夫 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洋 务运动、戊戌变法、 改革开放、新经济 政策、罗斯福新政、 赫鲁晓夫改革
2
国运---改革走向
工业潮流的追赶者----俄国和日本
买。
体现
性质
是俄国近代历史上重大转折点,使俄国进入资 是日本历史重大转折点,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
本主义社会;但也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主义的道路;保留了封建残余,走上对外侵略
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有什么异同点?
(背景、目的、性质、内容、影响)
对比改革
相同点 1.背景: 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都面临内忧外患。 2.性质: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3.影响: 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4.局限性: 改革都不彻底。
不同点
1. 背景中资本主义发展所受的阻碍不同,俄国是农奴制,日本是幕府 统治,且面临民族危机。 2. 内容不同:俄国是废除农奴制,日本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多方面。 3. 目的不同:俄国旨在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沙皇的统治,而日本是 为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中考例题:
(2015年山西中考)12.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日本明治维新
的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
----《大国崛起》
材料三:《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
日时数,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了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禁止雇佣童工。
2018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3探索改革二专项训练

3.探索、改革一、选择题1.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2.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
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A.经济技术方面探索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3. 1892年,两位美国大学生骑自行专环球旅行来到中国,李鸿章在天津接见了他们,见面时可能谈到的话题是( )。
A.北洋海军的训练情况B.黄海海战的最新战况C.维新派的变法主张D.同盟会会员的革命活动4. 近代中国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涌现出各种思潮和主张,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自强、求富B.戊戌变法——马克思主义C.辛亥革命——民主、共和D.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5. 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材料中所说的农村改革属于( )。
A.思想改革B。
经济改革C.政治改革D。
对外开放6. 下列革命和改革引起社会性质变化的是( )。
①法国大革命②俄国1861年改革③中国辛亥革命④俄国十月革命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 根据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三次伟大的革命。
第一次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第二次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018年中考历史提分训练中国的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含解析

中国的社会主义探索时期一、选择题1.“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
”这里的“社会变革”指的是()A. 土地改革B. 抗美援朝 C. 一五计划 D. 三大改造2.1951年9月9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指出:“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伤农民个体经济的积极性。
但是,为了克服很多农民的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能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并为国家工业品销售开辟一个广阔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这里的“组织起来”是指()A.进行土地改革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
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土地改革的完成B. 三大改造的完成C.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4.大生纱厂是近代实业家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其第一、第二纺织公司实行公私合营。
这是出于()A.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C.“大跃进”的需要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需要5.标语口号体现了时代特色。
在有些旧墙上我们还能看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钢为纲”“以粮为纲”等标语口号。
其中“以钢为纲”反映的是()A. “一五计划”B. “三大改造” C. “大跃进”运动 D. “文化大革命6.下图是某一年代的漫画,其突出反映这一时代的风气是()A.高指标B.瞎指挥C.浮夸风D.共产风7.下面哪个选项可以概括1957—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A. 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巩固 B. 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C.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新时期 D. 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交织8.下面这组照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它们共同的主题是()A.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B.初建社会主义C.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D.改革开放之路9.下面表格反映了我国某时期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比例,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 新中国成立B. 抗美援朝胜利 C. 土地改革完成 D. 三大改造完成10.1954年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带头实行公私合营,这一行为有利于()A. 社会主义改造实施B. 优先发展重工业C.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D. 改革开放的实施11.如果要拍摄一部影片,以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题,最合适的素材是()A. 上甘岭战役,黄继光舍身堵枪眼B. 北京菜市口,谭嗣同慷慨赴刑场C. 紫竹林租界,义和团抗击侵略军D. 兰考盐碱地,焦裕禄带病治风沙12.下图是《1953年和1957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从图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A. 农村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 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C. 农业生产合作化掀起高潮 D. 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开展13.仔细观察建国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指出从A到B上升的主要原因是()①土地改革②三大改造③一五计划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14.下表反映了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中可以得知()A. 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B.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C.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D. 文化大革命影响经济发展15.下边是1957年刊出的新闻漫画“特快列车”。
【中考历史】2018最新版本历史中考改革开放小专题(历年真题)

1 中考复习改革开放专题附参考答案
知识网络:
知识梳理
一.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俄国: 1861年改革
⑴背景:①农奴制阻碍俄国资产主义经济发展.②农奴制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⑵时间:1861年
⑶内容: 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② 农奴获得"解放"时得到一块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4)中心内容: 废除农奴制.
(5)目的:保护贵族.地主阶级利益.
(6)实质:沙皇和地主对农奴的两重剥削.
(7)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8)评价:①是沙皇政府推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②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
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单元汇编八下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的探索试题

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单元汇编八下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的探索1.(2018德州12.)2017年12月24日,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柄飞机“鲲龙”AG600在广东珠海成功首飞,这是我国工业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工业成就是()A.大庆油田建成投产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2.(2018新疆5.)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能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
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实施了()A.土地改革B.第一个五年计划C.三大改造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2018无锡9.)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
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大跃进”时期4.(2018临沂15.)图5中所反映的经济建设成就是我国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之一,使长春市成为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业城市。
该成就出现于(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5.(2018岳阳38.)中共“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埋论。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三大改造完成 D.“一五”计划完成6.(2018济宁15.)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新中国的成立 C.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7.(2018自贡9.)某班开展以“一场深刻的工业化建设( 1953-1957)”为主题的课题讨论。
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A.解放西藏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D.“一五”计划8.(2018遵义2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之一。
中考历史总复习2-第二讲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1
23456
7 8 9 10 11 12 13
9.(2022·石家庄新华区模拟)(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军机大臣王文韶策 划说,如今皇帝已经下定决心要听康有为的话搞变法,我们如果硬顶,皇 帝就会不经军机处而明发上谕。那样一来,我们就没权了,所以不如敷衍。 他们在为光绪草拟批复新政建议的上谕中,对维新派的变法建议无一句 反驳,但往往搞偷梁换柱,变换其内容。由此可见( B )
1
23456
7 8 9 10 11 12 1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李鸿章等人发起的洋务运动主要涉 及哪些方面。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创建新式海军;兴办新 式学堂;引进技术、培养人才。
1
23456
7 8 9 10 11 12 13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什么。
7
(2)据材料,概括洋务派进行军事建设的方式有哪些。(4分)
创建海军;创办军事工业;开办军事院校;组织留学;购买武 器;等等。
1
23456
7
(3)上述材料和问题表明洋务派要改变当时中国在哪一领域的落后局 面?(3分)
国防建设或军事建设。
1
23456
7
7.(2022·河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 家和亚洲的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在此期间,以牛顿、 达尔文等为代表的科学巨匠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自然科学知识, 为工业革命和其他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前提。从18世纪中叶开始,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
A.开启了传播西方自然科学之门 C.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演变
2018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3探索改革一专项训练_(有答案)

3.探索、改革一、选择题1. 19世纪末,一西方报纸称“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有三党:一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一党……意在保国以变法;一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
”文中的“三党”分别指( )。
A.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B.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D.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2.下表是中国近代早期留学情况汇总表。
由其内容可见,中国近代早期留学的相同之处是( )。
1912-1927年先是留学生逐年被派往美国,接着留法勤工AB.都为了挽救国家危亡C.都以学习西方科技为主D.都由政府公派留学3. 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
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4. 史学家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成功论、失败论、不彻底论等。
下列史实能够支持成功论的是( )。
A.1912年1月5日,孙中山为争取列强支持,宣布承认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B.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C.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D.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5.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
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6.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探索、改革一、选择题1.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2.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
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A.经济技术方面探索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3. 1892年,两位美国大学生骑自行专环球旅行来到中国,李鸿章在天津接见了他们,见面时可能谈到的话题是( )。
A.北洋海军的训练情况B.黄海海战的最新战况C.维新派的变法主张D.同盟会会员的革命活动4. 近代中国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涌现出各种思潮和主张,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自强、求富B.戊戌变法——马克思主义C.辛亥革命——民主、共和D.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5. 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材料中所说的农村改革属于( )。
A.思想改革B。
经济改革C.政治改革D。
对外开放6. 下列革命和改革引起社会性质变化的是( )。
①法国大革命②俄国1861年改革③中国辛亥革命④俄国十月革命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 根据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三次伟大的革命。
第一次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第二次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光明的前景。
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思想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
(1)材料中的“第一次革命”指的是辛亥革命。
( )(2)材料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五四运动。
( )(3)材料中的“第一次革命”和“第二次革命”均取得辉煌的胜利。
( )(4)通过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属于“第三次革命”取得的显著成果。
( )(5)在“第三次革命”中,我党始终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6)“共产党不但能救中国,而且能发展中国”是上述材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 )8.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
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
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成。
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材料二: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
材料三:百年求新为图强,挽救危亡看康梁。
中山更要建共和,天下无人奉君王。
(1)材料一提及了哪些给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举出五例)(2)材料二中,“卅年求富更求强”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用一句话概括它的性质。
(3)材料二中,“海面未收功一战”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你从他身上学习到了什么精神?(4)材料三中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国家危亡分别作了怎样的努力?对比一下它们之间有何异同。
(各答出一点即可)(5)通过对上述史实的学习,你得到什么启示?9. 19世纪60年代,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广袤大地上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获胜演说中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让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并且即将取得成功。
”材科二:1861年2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主持国务会议开幕式。
他强调说:“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并且一般情况下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给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材料三:1 9世纪60年代,中国有人提出:“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怎样“懂得改变”的,这一改变有何作用。
(2)亚历山大二世领导的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哪些积极作用?(4)有人认为,以上三次变革都与距今200多年的一场革命有关,这场革命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场革命是什么?10. 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行得通。
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的,便像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1924年4月20日)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1)材料一中这场“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从西方文明中采纳了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习“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有何重大的探索活动。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深圳“敢闯”有什么重大举措,并说明这一举措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地位或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从近现代中国的探索中,你获得了什么认识?11. 近现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鸦片战争以来,就有不少中国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
——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材料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图片展(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进行了哪些探索活动?(2)材料二中,图1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图2材料,举出1940年在敌后战场发生的一次著名战役。
图3所示的时间,有什么标志性意义?(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12. 阅读下表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2)B时期留学方向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这种转变是由于哪次成功改革吸引?19世纪末中国进行的与之性质相同的探索事件是什么?(3)C时期留学方向中增加了哪个国家?受该国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鼓舞,中国开始宣传什么思想?(4)当今我国留学生遍布世界各地,你认为留学生应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参考答案1.【答案】 D2.【答案】 B3.【答案】 A4.【答案】 B5.【答案】 B6.【答案】 C7.【答案】(1)√ (2)√ (3)× (4)× (5)√ (6)√8.【答案】(1)《南京条约》的签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或黄海战役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辛丑条约》的签订。
(2)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3)邓世昌。
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
(4)戊戌变法、幸亥革命。
相同点;如领导阶级都是资产阶级;结果都以失败告终;目的都是为了挽救国家危亡;都主张改变社会制度等。
不同点:如阶级派别不同,前者是维新派,后者是革命派等。
(5)落后就要挨打;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中华民族勇于反抗,不屈不挠等。
9.【答案】(1)南北战争(或废除奴隶制);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维护了国家统一。
(2)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4)工业革命。
10.【答案】(1)洋务运动。
采用先进技术,引进机器设备,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兴办新式学堂等。
(2)探索活动:维新变法(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3)举措:建立经济特区。
地位或影响: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推动对外开放走向扩大和深化。
(4)认识: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向外国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社会管理经验等。
11.【答案】(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南昌起义;百团大战;意义:宣告了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3)中华民族复兴道路曲折;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的保证等。
12.【答案】(1)洋务运动;“自强”。
(2)留日学生数量明显增多;明治维新;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3)苏俄(或苏联);马克思主义:(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世界各地先进的科技、制度和文化,并不断创新,做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