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尘爆炸的危害

合集下载

矿山开采的地下巷道煤尘爆炸与防治技术

矿山开采的地下巷道煤尘爆炸与防治技术

强化设备维护与更新
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定期对通风设备、除尘设 备等进行检查和维修。
及时更新老旧设备,采用 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设 备进行矿山开采。
加强设备安全管理,确保 设备运行正常,防止因设 备故障导致煤尘积聚。
建立煤尘监控系统
在地下巷道的关键区域设置煤尘浓度监测 仪器,实时监测煤尘浓度。
案例二
某露天煤矿在采煤过程中,由于机械 作业产生大量煤尘,未及时采取防尘 措施,导致煤尘浓度超标,引发爆炸 。
国际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一
美国某煤矿发生地下巷道煤尘爆炸事故,造成数十人死亡。事后调查显示,事故原因是巷道内通风系 统失效,煤尘积累到危险浓度。
案例二
澳大利亚某矿山的地下巷道发生煤尘爆炸,事故原因是作业人员违规操作,产生火花引燃高浓度煤尘 。
THANKS
引燃温度因素
总结词
引燃温度是地下巷道煤尘爆炸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引燃温度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引 发爆炸。
详细描述
引燃温度过低会使煤尘在较低温度下燃烧并产生大量热量,导致爆炸;而引燃温 度过高则可能直接点燃煤尘,引发爆炸。因此,控制引燃温度在安全范围内是防 止煤尘爆炸的重要措施之一。
煤尘爆炸的传播特性
总结词
矿山开采的地下巷道煤尘爆炸 与防治技术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CONTENTS
• 矿山开采地下巷道煤尘爆炸概 述
• 矿山开采地下巷道煤尘爆炸原 因分析
• 矿山开采地下巷道煤尘爆炸防 治技术
• 矿山开采地下巷道煤尘爆炸预 防措施
01
矿山开采地下巷道煤尘爆炸概述
煤尘爆炸的定义与特性
定义
煤尘爆炸是指煤矿井下巷道中悬浮的 煤尘遇到火源时发生的剧烈燃烧和爆 炸现象。

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杜春立

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杜春立

5.扑灭爆炸引起的火灾。为了抢救遇险人员,防 止事故蔓延和扩大,在灾区内发现火灾或残留火源, 应立即扑灭。火势很大,一时难以扑灭时,应制止火 焰向遇险人员所在地点蔓延,特别是在火源地点附近 有瓦斯积聚的盲洞,尤应千方百计防止火焰蔓延到盲 洞附近,引起瓦斯爆炸;待遇险人员全部救出后,再 进行灭火工作。火区内有遇险人员时,应全力灭火。 火势特大,并有引起瓦斯爆炸危险,用直接灭火法不 能扑灭,并确认火区内遇险人员均已死亡无法救出活 人时,可考虑先对火区进行封闭,控制火势,用综合 灭火法灭火,待火灾熄灭后,再找寻遇难人员的尸体。
2.迅速恢复灾区通风。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 措施,迅速恢复灾区的通风,排除爆炸产生的烟 雾和有毒气体,让新鲜空气不断供给灾区,是抢 救遇险人员最有效的方法。但在恢复通风前,必 须查明有无火源存在,否则回再次引起爆炸。 3.反风。在紧急抢救遇险人员的特殊情况下, 爆炸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威胁回风方 向的工作人员时,在确认进风方向的人员已安全 撤退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反风。但对此必须十 分慎重。不经过周密分析,盲目行动,往往会造 成事故扩大。
世界煤矿史上的十大矿难
1. 中国本溪湖矿难 1942年4月26日,处在日本统治下的伪满洲 国辽宁省本溪湖(今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本溪 市)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日本矿主为了保存矿产 资源停止向矿井下送风导致1549人死亡,占当日 入井作业矿工的34%。
2. 法国科瑞尔斯矿难 1906年3月10日,法国北部科瑞尔斯煤矿 发生粉尘爆炸。爆炸共造成1099人死亡,占当 时正在作业矿工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中包括很 多童工。这起事故被认为是欧洲历史上最严重 的矿难。
向掘进头送电
发生瓦斯爆炸进而引起煤尘传导爆炸
三、事故原因 1. 矿车车轮扎坏供电电缆,造成绝缘 损坏、供电故障。 2. 瓦斯聚集,没有执行瓦斯排放措施。 3. 电工李某技术能力差,违章将装煤 机电缆线头裸露搭接,匆忙离开现场。 4.在未弄清现场情况下,盲目送电,裸 露搭接的线头短路产生火花,引起瓦斯、 煤尘爆炸。

煤尘爆炸及预防

煤尘爆炸及预防

第二节 煤尘爆炸及预防
• (3)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煤尘爆炸时产生
的一氧化碳,在灾区内浓度可达2%~3%。甚 至高达8%左右。煤尘爆炸事故中死于一氧化碳 中毒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0%~80%。
第二节 煤尘爆炸及预防
• 二、煤尘爆炸的条件 • (1)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它是发生煤尘爆炸 的基本条件。 • (2)一定浓度的浮游煤尘。具有爆炸危险的煤 尘只有呈游状并达到一定浓度,才可能发生爆炸。 空气中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浮游煤尘浓度,称为爆 炸的下限浓度。空气中发生爆炸的最高的浮游煤 尘浓度,称为爆炸的上限浓度。一般来说,煤尘 爆炸的下限浓度为30~50g/m3,上限为 1000~2000g/m3,在爆炸的上、下限浓度之间,煤 尘均可能发生爆炸,其中,爆炸力最强的浓度范 围为300~400g/m3。
• 式中:L——巷道断面宽度,米 • B——水槽宽度,米 • N——排棚上的水槽个数
第二节 煤尘爆炸及预防
• (4)水槽之间的间隙与水槽同支架上部之间的 间隙之和不得大于1.5米,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 1.8米。两个水槽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1.2米。 (5)水槽边与巷壁、顶板、构筑物之间的距离不 得小于0.1米。水槽底部至顶梁的距离不得大于 1.6米,如果大于1.6米,则必须在水槽的上 方增一个水槽。 (6)水棚底部距顶梁、两帮的空隙不得大于0.1 米。水棚距巷道轨面不应小于1.8米,水棚应保 持同一高度,需要挑顶时,水棚区的巷道断面应 与其前后各20米长的巷道断面一致。
第二节 煤尘爆炸及预防
其引燃或引爆的原因有: ①炸药爆炸时形成的空气冲击波的绝热压缩;
②炸药爆炸时生成的炽热的或燃着的固体 颗粒的点作用;③炸药爆炸时生成的气态 爆炸产物(也称爆炸瓦斯,如NO、CO、 H2、CH4等)及二次火焰的直接加热。 (4)空气中氧气浓度必须大于18%。 空气中氧气含量小于18%时,煤尘就不 能爆炸。但必须注意,空气中氧气浓度虽 然减至18%以下,并不能完全防止瓦斯 与煤尘在空气中的混合物爆炸。

煤尘爆炸事故防治

煤尘爆炸事故防治

煤尘爆炸事故防治(一)煤尘爆炸条件及危害1.煤尘爆炸的原因(1)煤是可燃物质,煤被粉碎成细小颗粒后,增大了表面积。

当它悬浮在空气中时,扩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速了氧化过程。

(2)煤尘(主要是烟煤煤尘)受热后,能放出大量可燃气体。

例如1kg挥发分为20%~26%的焦煤,受热后能放出290~350L的可燃气体。

这些可燃气体遇高温时,容易燃烧或爆炸。

2.煤尘爆炸的条件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且煤尘必须浮游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有能引起爆炸热源的存在;氧浓度不低于18%;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可能造成煤尘爆炸。

(1)煤尘爆炸是煤尘氧化、热化过程中产生可燃气体遇高温后发生的剧烈反应。

但是有的煤尘受热后,产生很少的可燃气体,不能使煤尘爆炸。

所以煤尘分为有爆炸性煤尘和无爆炸性煤尘。

煤尘有无爆炸性要经过爆炸性鉴定后才能确定。

(2)浮游煤尘的浓度。

煤尘浮游在空气中后,它的全部表面积才能与空气中的氧接触,氧化后产生大量可燃气体,创造了爆炸的条件。

然而煤尘在热化与氧化过程中,只有反应产生的热量大于散失热量才能形成爆炸。

如果空气中煤尘浓度很低,尘粒间的距离就大,燃烧生成的热量很快被周围的介质吸收,无法形成爆炸。

所以能够爆炸的浮游煤尘浓度是有一定范围的。

我们把单位体积空气中能够发生煤尘爆炸的最低煤尘浓度叫做煤尘爆炸下限浓度其数值为 45g/m³,而将单位体积空气中能够发生爆炸的最高煤尘浓度叫做煤尘爆炸的上限浓度其数值为 1500~ 2000g/m³。

(3)存在爆炸热源。

煤尘爆炸的引燃温度变化范围较大,我国煤尘爆炸的引爆温度为 610~1050℃。

此外,空气中氧浓度对煤尘爆炸也有很大影响。

氧浓度高时,点燃温度降低,反之要高一些。

当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单独的煤尘不再爆炸。

3.煤尘爆炸的危害煤尘爆炸具有同瓦斯爆炸相类似的特点。

煤尘爆炸后可产生高温、高压、形成冲击波并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等。

煤尘爆炸治理方案

煤尘爆炸治理方案

煤尘爆炸治理方案什么是煤尘爆炸?煤尘爆炸是煤矿、火力发电厂、化工厂等产生煤尘的行业常见的火灾事故形式之一。

煤尘是指煤矿、火力发电厂以及其他类似行业中未被完全燃烧的煤粉末。

煤尘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气体,如果遇到点火源,则会引发煤尘爆炸。

煤尘爆炸的危害极大,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破坏设备、损失财产,甚至引起整个工厂或矿井的关闭。

煤尘爆炸治理方案一、煤尘爆炸的原因分析1.粉尘浓度过高:粉尘浓度超过爆炸极限,容易引发煤尘爆炸。

2.点火源:静电、高温、明火等都有可能成为点火源,引发煤尘爆炸。

3.设备故障:设备工作不正常会产生大量煤尘,同时也可能成为煤尘爆炸的导火索。

二、煤尘爆炸治理方案1.清理粉尘,减少粉尘浓度:采取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对产生煤尘的地方进行清扫、清洗、除尘等工作,使粉尘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2.避免点火源的产生:在煤炭生产、储运、使用等环节中,有针对性的进行点火源管理,避免高温、明火、静电等点火源形成。

3.加强设备维护,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对煤炭生产设备进行及时检修、维护,减少设备故障引起的粉尘污染,进行设备技术改进,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注意事项1.在治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现行法律法规执行,保障治理安全;2.加强培训和宣传,搞好粉尘防爆工作的常态化管理;3.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履行煤尘防治相关制度、规定;4.要保障治理工作的实效性,实行防范措施有效检查、评估和跟踪调查。

煤尘爆炸是一种常见的火灾事故,对于企业来说,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案对于保障企业的生产安全和运行秩序至关重要,希望广大企业和从业人员都能够严格履行相关制度、规定,做好粉尘防爆工作。

煤尘爆炸、危害及预防

煤尘爆炸、危害及预防

煤尘爆炸及预防基础知识一、煤尘爆炸的机理及特征1.煤尘爆炸的机理煤尘爆炸是在高温或一定点火能的热源作用下,空气中氧气与煤尘急剧氧气的反应过程,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链式反应,一般认为其爆炸机理及过程如下:(1)煤本身是可燃物质,当它以粉末状态存在时,总表面积显著增加,吸氧和被氧人化的能力大大增可,一旦遇见火源,氧化过程迅速展开;(2)当温度达到300~400℃时,煤的干馏现象急剧增强,放出大量的可燃性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氢和1%左右的其他碳氢化合物;(3)形成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的高温作用下吸收能量,在尘粒周围形成气体外壳,即活化中心,当活化中心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后,链反应过程开始,游离基迅速增加,发生了尘粒的闪燃;(4)闪燃所形成的热量的传递给周围的尘粒,并使之参与链反应,导致燃烧过程急剧地循环进生,当燃烧不断加剧使火焰速度达到每秒数百米后,煤尘的燃烧便在一定临界条件下跳跃式地转变为爆炸。

2.煤尘爆炸的特征(1)形成高温、高压、冲击波煤尘爆炸火焰温度为1600~1900℃,爆源的温度达到2000℃以上,这是煤尘爆炸得以自动传播的条件之一。

在矿井条件下煤尘爆炸的平均理论压力为736KPa,但爆炸压力随着离开爆源距离的延长而跳跃式增大。

爆炸过程中如遇障碍物,压力将进一步增加,尤其是连续爆炸时,后一欠爆炸的理论压力将是前一次的5~7倍。

煤尘爆炸产生的火焰速度可达1120m/s,冲击波速度为2340m/s。

(2)煤尘爆炸具有连续性由于煤尘爆炸具有很高的冲击波速,能将巷道中落尘扬起,甚至使煤体破碎形成新的煤尘,导致新的爆炸,有时可如此反复多次,形成连续爆炸,这是煤尘爆炸的重要特征。

(3)煤尘爆炸的感应期煤尘爆炸也有一个感应期,即煤尘受热分解产生足够数量的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所需的时间。

根据试验,煤尘爆炸的感应期主要决定于煤的挥发分含量,一般为40%~280ms,挥发分越高,感应期越短。

(4)挥发分减少或形成“粘焦”煤尘爆炸时,参与反应的挥发分约占煤尘挥分含量的40%~70%,致使煤尘挥发分减少,根据这一特征,可以判断煤尘是否参与了井下的爆炸。

煤尘爆炸及预防基础知识

煤尘爆炸及预防基础知识

煤尘爆炸及预防基础知识煤矿事故中的煤尘爆炸是一种严重的危险,经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了解煤尘爆炸的基础知识以及掌握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煤尘爆炸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措施,以便加强对煤矿安全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煤尘爆炸是指在煤炭储存、加工或运输过程中,由于煤尘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并且遇到明火或高温条件下爆炸产生的骤然爆炸效应。

煤尘爆炸产生的高温和冲击波能够引发火灾和破坏,极大地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煤尘爆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煤尘积累: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很容易积累在设备、管道、仓库等区域,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只需一点点的火星或高温就可以引发爆炸。

2. 空气中氧浓度高: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过高,使得煤尘与氧气形成的可燃混合物更易引爆。

3. 引发火源:火花、明火、静电等都可能成为触发煤尘爆炸的火源。

煤尘爆炸对人员和设备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高温会导致建筑物倒塌、设备损坏,尘埃暴露还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此外,爆炸还可能引发二次灾害,如火灾和有毒气体的释放。

因此,预防煤尘爆炸至关重要。

预防煤尘爆炸,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 定期进行清洁:定期清理煤矿设备、管道和仓库中的煤尘是避免爆炸的重要步骤。

确保设备表面、通风管道和仓库内部干净无尘。

2. 添加湿度:湿煤尘不易形成可燃混合物,因此可以通过加湿等方式减少煤尘的可燃性。

3. 控制点火源:煤矿生产过程中应严禁明火和各种火花设备的使用,使用防爆设备和工具,有效减少点火源的产生。

4. 加强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预防煤尘爆炸的重要环节。

有效的通风系统可以减少煤尘的积累,保持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5. 做好防静电措施:采取合适的措施,如接地、静电消除器等,避免静电引发煤尘爆炸。

6. 培训和警示:对矿工进行煤尘爆炸的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设置警示标识和设备,提醒人员注意煤尘爆炸的危险性和防范措施。

煤尘爆炸的条件原因、措施

煤尘爆炸的条件原因、措施

煤尘爆炸的条件原因、措施1、原因:〔1〕煤被破碎成粉尘状态时,它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吸附氧气分子的能力强化,从而加快了氧化过程。

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受势面积增大,氧化过程就更激烈。

〔2〕煤尘受热后,能放出大量可燃气体。

一公斤挥发份为20-26%的焦煤受热后能放出290-350升可燃气体〔甲烷、乙烷等可燃气体〕。

2、条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煤尘具有爆炸危害性;可燃挥发性指数<10%基本属于无爆炸危害性的煤尘,可燃挥发性指数>10%基本属于爆炸危害性煤尘;挥发分含量越高,煤尘的爆炸危害性越强。

除少数无烟煤外,其余各类煤均性属于爆炸性煤尘。

大宁煤矿的煤尘不具有爆炸性。

〔2〕有一定浓度的浮游煤尘。

煤尘爆炸的下限为30-40g/m?,上限为1000-2000 g/m?,爆炸威力最强时的浓度范围为300-400 g/m?,当煤尘浓度为10 g/ ?时视线障碍,矿灯照明已难分辨1 m以外手指,3-5 g/m?感到呼吸难受。

〔3〕有足够能量的引火源温度为700℃-800℃时,引爆能量为4.5-40 Mj,其火源主要有放炮火焰、电气设备电火花、架空线、电缆产生的电弧、井下火灾、瓦斯爆炸或燃烧及机械激烈磨擦。

(4)有一定浓度的氧.当氧气浓度低于17%时煤尘不再爆炸,一般状况下超过18%可满足爆炸要求。

煤尘爆炸的形式:纯煤尘爆炸和瓦斯与煤尘爆炸。

在瓦斯爆炸冲击波作用下使沉积的煤尘飞扬起来,然后被爆炸后引燃的可燃物点燃,可引起煤尘爆炸,即为二次爆炸,其破坏力更大。

煤尘爆炸的危害及影响因素1、危害:燃烧时间长,产生能量大,破坏和焚烧的程度严重;爆炸能够连续发生;燃烧爆炸产物中含有大量的CO, CO使人中毒,造成伤亡,在巷道壁面和支架上产生粘块和破碴。

2、影响因素:煤尘的浓度、粒度、瓦斯含量与氧气浓度、引火方式和巷道中的落尘公布状况。

空气中瓦斯浓度越高,煤尘爆炸下限越低;点燃源的能量越大,越易点燃煤尘;煤尘的飞扬性随着粒度减少而加强,飞扬越强越容易形成爆炸的煤尘云,有利于煤尘爆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尘爆炸的危害
煤尘爆炸是煤矿最严重的灾害事故之一。

建国后,我国煤矿最大死亡人数最多的事故就是煤尘爆炸引起的。

煤尘土爆炸主要危害表现如下:
(1)产生高温。

煤尘爆炸要释放大量的热能,其瞬时温度可达2300~2500℃,可引起矿井火灾、烧毁设备、烧伤人员,也是引发连续爆炸的主要热源。

(2)产生高压。

煤尘爆炸的理论压力可达735kPa,但实际发生爆炸时往往超过此值,而且爆炸压力会随着离开爆源距离一定范围内呈跳跃式增大。

可损坏设备,推倒机架,造成冒顶,人员伤亡。

(3)产生冲击波。

冲击波的传播速度可达2340m/s,使设备、支架、人员遭受损害,扬起落尘,被随之而来的火焰点燃,造成煤尘的连续爆炸。

(4)气体成分发生变化。

煤尘爆炸后要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尤其CO 浓度一般为2%~3%,最高可达8%~10%,造成人员中毒。

同时爆炸时大量耗氧,痒浓度迅速降低。

煤尘爆炸与瓦斯爆炸相比,具有产生能量大,燃烧时间长,产生CO多
等特点,因此煤尘爆炸产生的后果也最严重。

结焦类的煤(气煤、肥煤、焦煤)的煤尘爆炸时要产生结焦附在巷道壁面及支架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