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韩国语和汉语过去时制表达方式及其特点
汉字传入古代韩国的时期和古代韩汉音的特征

汉字也使得佛教信仰在韩国得以传播,对韩国的宗教文化产生了深 远影响。
风俗习惯
通过汉字,中国的风俗习惯也开始影响韩国,例如春节、中秋节等传 统节日,以及在这些节日中的各种习俗。
教育制度的影响
贵族教育
在韩国,汉字最初是被上层阶级用于书写和阅读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教育逐渐普及,成为韩国 贵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国开始使用汉字
02
韩国的统治阶级发现汉字可以用于管理和记录,开始使用汉字
进行行政管理。
汉字在韩国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03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在韩国社会逐渐普及,成为官方文字。
秦汉时期
秦朝统一中国后,汉字在韩国得到进一步推广
秦朝统一中国后,汉字作为一种标准文字被推广到全国各地,包括韩国。
汉朝继续推广汉字
声母腭化现象
古代韩语中的一些声母在发音时会 出现腭化现象,例如“이-”、“애 -”、“의-”等。
韵母特征
01
02
03
韵尾多样
古代韩语的韵尾比较多样 ,包括鼻音、塞音、擦音 等多种类型,例如“만-” 、“정-”、“법-”等。
元音和谐律
古代韩语中存在元音和谐 律现象,即同一词根或词 缀中的元音发音趋于一致 。
词序
古代韩汉音和现代韩语的词序大致相同,都 采用SOV(主语-宾语-谓语)结构。
形态变化
古代韩汉音中有一些现代韩语中已经消失的 形态变化,如使动、被动等。同时,现代韩 语中有些形态变化是古代韩汉音中所没有的 ,如复合动词和时态标记等。
05
汉字对韩国文化的影响
语言习惯的影响
汉字的引入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其独特的形态使得韩国人民在表达思 想和情感时,除了使用韩语,也开始使用汉字作为补充。
韩语时间表示法

韩语中的时间表示法[post] 3.11 경◎用在表示时间的数量词(月、日、时、分)后,表示大致的时间。
主要作状语、谓语。
如:오전91경에도착할것이다. 可能上午九点左右到达。
그들이목적지에도착한것은12월10일경이었다. 他们到达目的地是在十二月十日前后。
3.12 녘◎1) 用在表示时间意义的名词或动词定语形“ㄹ(을)”后(个别时候也用在“ㄴ,은”后),表示某一时间的前后。
相当于汉语的“时分”。
如:해질녘에그들은목적지에도착했다. 太阳落山时,他们到达了目的地。
녘이되자비가보슬보슬내리기시작했다. 天亮时分,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
2) 用在表示方位的词语后,表示方向,有时也表示“边”的意思。
如:동녘에해가솟아오른다. 东方升起太阳。
길량녘에큰백양나무들이마주서있다. 路两边伫立着高大的白杨树。
3.13 만用在表示时间、次数的体词后,表示经过的期间或次数。
作状语、谓语。
如:그는입학한지2년만에처음집으로돌아왔다. 他入学两年后第一次回家来了。
그를만나본것은입대후두달만이었다. 同他见面是入伍两个月后。
3.14 무렵用在动词定语形“ㄹ(을)”或表示时间意义的名词及代词“이、그、저”后,表示一段时间的前后。
可作多种成分。
相当汉语的“时分”、“时节”。
当它表示“季节”或用在“이、그、저”后时,不能与“녘”通用。
如:우리는달뜰무렵(녘)이되어서야마을에이르렀다. 直到月亮升起的时候,我们才到了村子。
강을건너목적지에이르렀을때는날이밝아올무렵(녘)이었다.到达目的地时,正是天亮时分。
下面两例不与“”通用。
래년꽃필무렵에고향을찾아가겠다. 明年开花时节,我将去我的故乡。
바로그무렵에비가왔다. 正在那时下雨了。
3.15 적用在谓词定语形“ㄹ(을)”或表示过去时间的一部分体词后,表示“时候”(不用于钟点后)。
可作状语、谓语,有时还直接作定语。
如:공부할적에정신을다른데팔지마시오. 学习时思想别开小差。
그가집을떠난것은열네살적이었다. 他离开家正是十四岁的时候。
韩语的时态

네.안녕하십니까?好,你好吗?
네:是的。
3.
네.고맙습니다.好,谢谢。
고맙습니다(谢谢)读成고맙슴니다,ㅂ在ㄴ之前念成ㅁ。
4.
잘주무셨읍니까?早安。
잘주무셨읍니까(睡,敬语)?原义为睡得好吗?副词잘(好),잘잤읍니다读音자씀니다(睡),原义为睡得好。
5.
네.잘잤읍니다.早安。
6.
진지잡수셨읍니까?原意为用过餐了吗?잡수셨읍니까(吃)是敬語。这句话就像国人说吃饱未?진지(饭,敬语)。
4.动词有终止形、资格形和接续形。资格形分为名词型、副词形、冠形词形。
终止形表是一个句子终了。又分为叙述句、疑问句、命令句、劝诱句。
开音节
闭音节
ㅆ之后
例子
叙述句
-ㅂ니다
-습니다
-읍니다
-습니다
미안합니다.고맙습니다,잤읍니다
疑问句
-ㅂ니까?
-습니까?
-읍니까
-습니까?
안녕하십니까?
주무셨읍니까?
劝诱句
-ㅂ시다
시작합시다.
命令句
-ㅂ시오
용서하십시오(敬语命令句),닫으십시오<닫+으시+ㅂ시오(请合起来)(敬语命令句)
5.本课出现1个名词形:듣기만하십시오,듣기是動詞듣다的名詞形之一,만放在名词或用言(动词、形容词、指定词的后面)的名词形后面,表示仅、只的意思。
6.本课有4个动词的副词形:
물어말해보시지하지
안녕하십니까<안녕하+시+ㅂ니까敬語疑問句
좋습니다<좋+습니다叙述句
形容词的资格法有名词形、冠形词形、副词形。本课只出现하다形容词的副词形히,例如:
例子形容词副词形修饰
英语、汉语、朝鲜语的时体对比简析

英语、汉语、朝鲜语的时体对比简析作者:刘一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1年第10期【摘要】本文对比分析了英语、汉语、朝鲜语语言中“时”和“体”这两个既独立而又相联系的语法范畴。
认为,英语的时、体变化是由动词的变化体现的;汉语没有“时”的语法范畴,汉语的“体”是通过谓语动词前后添加助词和副词体现的;朝鲜语是既有“时”,又有“体”的一种语言,而且都是由其动词的结构变化来体现其时、体特征的。
【关键词】时;体;标记;结构特征“时”和“体”,是语言中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语法范畴。
“时”是用动词的语法形式表现动作的发生或状态的存在与说话时间或其他标准之间的关系的语法范畴,具有指示性特征。
“体”也是通过动词的语法形式体现,但表示的是动作或状态的内部结构或状态,即表示动作是已完成还是处于进行中,不具有指示性特征。
一、英语的时、体特征在传统的语法教学体系里,如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认为英语动词有16种时态。
夸克的《英语语法大全》中,认为英语动词的“时”有两种,“体”有两种,两者可以相互结合,构成8种英语动词的时体形式(夸克,1998)。
两“时”包括过去时和现在时,两“体”包括进行体和完成体。
“时”是表示时间或状态所处的时间范畴,而“体”是用来说明动作或过程在一定时间所处的状态。
“时”和“体”必须连用,通过“时”的一定动词形式所表示的时间范畴来体现其时间上的不同,所以就有以下各种动词的时、体形式:(1)一般现在时;(2)一般过去时;(3)现在进行体;(4)过去进行体;(5)现在完成体;(6)过去完成体;(7)现在完成进行体;(8)过去完成进行体(章振邦,2003)。
以下是一些英语动词时、体形式的例句:(1)一般现在时(Simple Present)She listens to the radio every night.(2)一般过去时(Simple Past)She studied English several years ago.(3)现在进行体(Present Progressive)He is watching TV now.(4)过去进行体(Past Progressive)He was doing his homework this time yesterday.(5)现在完成体(Present Perfect)We have been to Beijing.(6)过去完成体(Past Perfective)By the time we saw her, she had stayed here for one hour.(7)现在完成进行体(Present Perfective Progressive)He has been studying English for 3 years.(8)过去完成进行体(Past Perfective Progressive)By 10 o'clock she had been reading the novel for 3 hours.由上述的例句,我们可以得知:英语的“时”是由其动词的屈折变化来体现的。
韩语时态表达法

例④)
沪江网校内部资料,转载请注明出处。
2
沪江网校
밥을 먹을 때 전화가 왔다. 밥을 먹었을 때 전화가 왔다.
第一句表示吃饭和来电话是同时发生的,而第二句表示吃完饭后来了电话。 尽管这两句中,前一分句的动作都是发生在过去,但要根据当时动作的完成与否来加或不加过去时制语尾。 与此区别类似的连接语尾还有“-다가”和“-았/었/였다가”。
第一句可能并不是说话者亲眼看到的,可能是从其他途径得知昨天比利在图书馆学习。然后当有人问起时, 说话者就这么叙述一下。 第二句必定是说话者当时也在图书馆,看到比利正在学习的那个情景。然后当有人问起时,说话者一边回 忆当时的场景,一边回答。
例②) 빌리 씨는 학교에 오던데. 빌리 씨는 학교에 왔던데.
例②) 어제 청소를 하고 영화를 보고 친구를 만났다. 나는 놀(았)고 오빠는 숙제를 했다.
以“-고”连接的两个分句中: 前后分句主语一致时,则过去时制语尾放在最后一个谓语上,否则会很不自然。 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则前一分句可以用过去时制语尾,也可以不用。
例③) 우체국에 가서 편지를 보냈다. 어제는 비가 오면서 바람이 불었다.
② 有些形容词后面接过去时制语尾,可用于表示现在的状态。 例) 가방이 아주 낡았다. 빌리 씨는 참 잘생겼다.
3)过去时制在连接分句时的表现 例①) 어제 친구를 만났지만 이야기를 오래 하지 못했다. 오랜만에 친구를 만났기 때문에 기분이 좋다.
这两句中,前一个分句以说话时间为基准,把之前发生的事情或状况用过去时制语尾来表现。
3
沪江网校
浅谈韩汉语法差异

浅谈韩汉语法差异作者:姚越善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第11期【摘要】语法是语言学习者的重中之重,这不仅是因为语法一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领域,同时更是因为只有掌握了语法关系,才能真正得说好一门外语,才能真正的领悟到一门语言的独特魅力。
韩中两国一衣带水,随着两国语言学习者的增多,正确的掌握韩中语法方面的一些差异之处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从五个不同方面来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给语言学习者带来些许的帮助。
【关键词】韩语汉语差异1.韩国语主要用词尾表示语法关系,汉语用虚词和语序表示语法关系语法关系是指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组合关系和实现关系两大类。
首先,组合关系是由单纯单位组成组合单位,或由比较简单的组合单位组织成比较复杂的组合单位;实现关系是由下一层单位直接实现为紧接的上一层单位或上面隔一层级、隔两层级的单位。
实现为句子形式要加语调,实现为交际单位要加语调。
实现关系可分为层级实现和越级实现两类。
1)韩国语—词尾(助词、语尾)例1:동생이(主语)밥을(宾语)먹는다(谓语).在这里,韩国语句子中靠助词“이”来确定主语是“동생”,助词“을”表示“밥”是宾语,同时语尾“는다”表明谓语是“먹다”。
2)汉语—虚词、语序汉语语法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主要借助虚词和词序的变化里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一般来说,在汉语中,改变语序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关系和语法意义。
同时根据虚词的有无和不同虚词的运用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关系,同时,某些短语加入虚词之后,结构关系虽未改变,但是语义却发生了变化。
例2:我和弟弟。
例3:弟弟(主语)吃(谓语)饭(宾语)。
在例2中连词(虚词)“和”将“我”与“弟弟”连在一起形成并列关系;同時,在例3中可以看到,汉语是按照语序来确定“主谓宾”成分的。
即在汉语中,一般把动词前的体词性成分分析为主语,而把动词后的谓词性成分分析为宾语。
2.韩国语语序比较灵活,汉语比较固定语序,既是一种语法手段,也是一种修辞手段。
浅析韩国语过去时制中的用法区别

(长得
俊俏)”;同样,在例句 j,k 中的 (长得像)和 (瘦了) 均是这样的用法。这些句子的焦点都在于现在的状态,而不 是过去的事情。 1.3 表示过去的状态
除了可以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之外,“
”还可
以表示过去的状态,这种用法一般是在形容词后加过去时
来表示说话者所讲的之前的时间事物的状态。
地不会表示“
习者们起到帮助。
1“
”的用法
一般“
”的用法可分为四类:
1.1 表达过去发生的事情
“
”表示某件事情发生在说话那个时刻之前或
是说话者单纯过去做的事情。
上面例句中的事情不是发生在眼前的事情,而是发生
在“ (昨天)”“, (刚才)”“, (上周)”“, (去年)”
等过去时间的事情。这都是通过添加“
”实现的。
总第 287 期 2014 年 8 月(中)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l.287 August 2014(B)
思;例句 h 中的“ (老了)”就是“
(年纪大)”的
意思;例句 i 中的“
(长得好)”表示是现在的一种状
态,也不是过去的事情,而是表示现在丈夫很“
状态现在还在持续,后面的“
”充分体现出这一点。
“
(穿上了西装)”也是这样,其焦点在于现在穿着
西装的状态。这种用法可以说近似于完成( )或是现在完
成(
)的用法。韩国语的
还有这些附带的功
能。下面的几个句子就很好地体现出这一点。
例句 g 中的
(结婚了)就是” (已婚)”的意
作者简介:金艺玉,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韩语专业教师。 138
韩语的时态范畴和汉语的时态范畴的对比

一
“
一
明天可能会下雨 在本论 文 中. 通过 韩汉语 时态范 畴的对 比.我们查 明了两个 语 言之 间的共 同点 和 不 同点 。韩语 以形 态变化 表示 时态 , 相反. 汉语 的时 态没有 形态 变化 .主要靠 谓语 的 意义 。在词 汇形式 上 , 韩语 和汉语都 可以使 用时 间名词 和 时间 副词来 表 现过 去 、现在 和未 来三种 时态 . 但是. 韩语 的有些 时 间名 词可 以通 用为 时间 副词 .在汉 语 的应 用过 程 中. 时间名词 不具备此项 功能 在 语法形 式上 , 韩语 用 时制 词 尾 、 冠 形词 形 词 尾 、 惯 用型 等来 表示过 去 、 现在 和未 来三种 时 态 . 汉语 主要依靠 助动词来表 示。但是 . 韩语和 汉语 并不是 一一 对应 的 .具体 情 况 已经在 本论 中详细分析过 参考文献 : 『 1 1 陈立民. 《 语 言研 究》 的“ 汉语 的时 态和 时态成分” . 高等教 育出版社. 2 0 0 2 ( 3 ) . 『 2 1 吕叔 湘. 《 现代 汉语八 百词》 . 商务印 书 馆. 2 0 0 6 ( 6 ) .
一
一
静 ( 延 边 大 学朝 韩 学院 1 3 3 0 0 2 )
畴. 是一种集合 “ 时范畴” 和“ 态范 畴” 为一体
的新范畴
吾咽o l 咖一 昔丑 姒斗. ( 毽硼叫 雹嘲甘硼)
时态可 以依靠助词“ 正在 、 着” 和时间词 表现 其大多数情况是一种空形态。
罟馏 芒 昔 日告珥
“ “
一 一
,
语的未来时态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要、 会、 可能 、 肯定 、 应该 ” 等
助动词和时间词表示
鬯岳 日 1 鲁 o 1 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韩国语和汉语过去时制表达方式及其特点
作者:徐春兰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3年第12期
[摘要] 时制是指句子表达的事件所发生的时间,表现为该时间同一个参照时间点在时轴上的相对位置。
韩国语是形态发达的语言,是由动词变化来体现时,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都有其标记项,而属于孤立语的汉语的“时”系统属于“词汇·语法范畴”,既包括词汇因素,也包括语法因素。
在韩国语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上时制教学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重要环节,而不同系统的韩汉两个语言在时表达上对学习者产生混乱现象。
本文从韩国语的过去时制反观汉语的过去时,考察韩汉过去时的异同点,以助于韩汉第二语言教学和翻译领域。
[关键词] 韩国语;汉语;时制;过去时
“时”是用动词的语法形式表现动作的发生或状态的存在与说话时间或其他标准时间之间的关系的语法范畴。
韩国语是形态发达的语言,由动词的变化来体现“时”范畴,而汉语中的时问题,国内语言学家争论很大,分为汉语有时和汉语中无时两大派别。
由此可见,汉语的时制表达不像韩国语明显。
本文结合翻译材料,从标记项最明显的韩国语典型过去时制反观汉语的过去时,归纳韩国语与汉语过去时的表达方式,进一步考察韩汉时制表达特点。
一、韩国语的时制分类及其表达法
《标准国语语法论》将韩国语的“时”分为绝对时和相对时,再分为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
时间由位于一条想象的时间抽上的一系列点组成,其中某一点位置是通过它与标准时点的关系确定的,即时间的先后关系以标准时间为中心,有的在标准时间前,有的与标准时间重合,有的在标准时间后。
这个标准时间既可以是说话时间,也可以是当时事件发生时间,这三种时间关系如果以说话时间为标准,就是绝对时,如果以当时事件发生的时间为标准,就是相对时。
韩国语的绝对时中的现在时由动词词干加终结语素“”构成,过去时由动词词干加终结语素””构成,将来时由动词词干加终结语素““构成:相对时中的现在时由“”表示、过去时由“”、“”表示、将来时由“”表示。
二、韩国语的过去时制及其汉语中的对应形式
1、绝对时中的过去时
韩国语绝对时中的过去时主要用非语末词尾“”表示。
在阳性元音词干后用“”,在阴性元音词干后用“”,在“”结尾的谓词后用“”,这些非语末词尾除了表示过去时间外,还可以表示现在和将来时间。
如:①.英淑坐在椅子上。
②.你以后再也上不了学了。
例①表示现在完成,带结果义的“”等动词加“”时一般都表示此意。
例②用反语表示以后很难再上学了,表示将来要发生的事件。
本文除了这些特殊用法,只讨论表示过去时的意义。
汉语的过去时主要用词汇形式、语法形式、无形式来表达。
本文收集了一些韩汉翻译材料,通过韩汉过去时的翻译材料,考察韩汉过去时的特点。
(1)词汇形式
③
在公开场所曾经看到她三次流泪。
④
我那时在准备考计算机专业。
⑤
因为贪污公款曾在安阳教导所劳教一年。
⑥
我的名字终于出现在职业电子竞技玩家的世界中。
⑦
之后他就在各项大赛中崭露头角。
以上汉语例句是用词汇来表达过去时的,如“曾经、那时、曾、终于、之后”等。
韩国语也有表示过去时的词汇,但在韩国语中词汇手段是冗余手段,而在汉语中则是必备手段。
例句③④⑤的韩国语原文中没有表示时间的词汇,都是通过动词词干上加终结语素来表达过去时的,而在汉语翻译问中如果没有这些词汇就完全表示不了过去时。
(2)语法形式
⑧
世宗大王创制了韩文。
⑨
我二十岁的第一年在网吧度过的。
⑩
真是这好景观都给毁了。
豘
演员安淑珍的订婚报到是谁写的呢
以上例句是用语法形式来表达过去时的,如助词“的、了”,“了”的基本意义是表示动作或事件已经完成,这里“完成”是就相对参照时间而言的。
若参照时间是说话时间,“了”表示绝对过去时制,若以事件发生时间为参照时间,“了”表示相对过去时制,韩国学生使用“了”时经常犯的错误是将“了”的绝对过去时的意义扩大,所有的表示过去的句子中使用。
除了“的、了”还有表示过去时的有“来着、过”等语法形式。
(3)无形式
豙
李滉先生喜欢钻研学问。
豛
李昌镐和普通的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豜
他送我一本书。
豝
老师告诉我们一件有趣的事情。
以上例句是无标记的句子,这些无标记的句子可以根据上下文内容或动词的词义来判断时制,如例豙豛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才能判断它的过去时。
汉语的单句允许不定时制,但韩国语中要求每一个单句都明确时制,比如“我吃饭。
”这一句根据上下文内容可以表示过去、也可以表示现在和将来,但韩国语中的“”是不完整的句子,加词尾来明确时制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意义。
例句豜豝是根据动词的语义来判断它的时制,汉语的过去时和现在时可以是无标句,而将来时没有无标句。
比如例句豜豝若要表达将来时,“他会送我一本书。
∕老师会告诉我们一件有趣的事情。
”动词“送”和“告诉”都是一次性完成的动作,所以若不是将来时就是过去时。
2、相对时中的过去时
韩国语的相对时中的过去时由“”和“”冠形词形词尾表示。
豞
昨天买的点心很好吃。
豟
是日本来的侨胞。
豠
这是我用过的铅笔。
例句豞豟豠是“的”字位于动宾短语之间表示过去,在汉语中这些句子是属于完成态,汉语的完成态语法形式是韩国语相对时中的过去时。
三、结论
汉语和韩国语是属于不同类型的语言,因此在时制表达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1)韩国语过去时主要用非语末词尾来表达,汉语由时间词汇、语法来表达时制,也有无标句。
因此韩国语判断时制比较分明、容易,而汉语是靠意义,多数情况还要加意想2)在韩国语中词汇手段是冗余手段,为了明确时间韩国语中可以用表示时间的词汇,但这不是必备的手段,而在汉语中则是必备手段。
3)汉语的单句允许不定时制,但韩国语中要求每一个单句都明确时制,这也是韩国语学习者在造句中犯的错误多的原因。
参考文献:
[1]1993.
[2]戴耀晶.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 浙江教育出本社 1997.
[3]许余龙.对比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4]黄自然.汉语时制问题研究述评.语言理论研究 2007(5).
[5]帅志嵩.八十年代以来汉语时制研究的新进展.汉语学习 2007(8).
[6]南成玉韩国语和英语的时、体对比研究延边大学博士论文 2007.
作者简介:徐春兰,延边大学,研究方向:汉语和韩国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