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的历史资料介绍
世界各国的的中国孔子学院——在中国悠久历史与文化的档案上书写的崭 新篇章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156世界各国的的中国孔子学院——在中国悠久历史与文化的档案上书写的崭新篇章高国坤(武汉纺织大学,湖北,武汉 430000)摘 要:孔子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与教育家。
在历史上,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的政治,经济,教育思想在中国和世界确立了重要的地位,他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其主要思想儒家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学说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孔子学院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
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儒家思想理念,旨在致力于推广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国文化,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关键词: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孔子学院(英文:Confucius Institute)是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
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
孔子学院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它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交流机构。
在2004年韩国首尔,全球首家孔子学院正式设立。
目前,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系列的孔子学院,它为推广汉语语言和传播中国文化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400多年前,意大利牧师将孔子思想论著《论语》翻译成拉丁文在欧洲出版。
从此,孔子的思想与理论开始传到了西方。
今天,孔子儒家思想已走遍了五洲四海。
世界各国纷纷建立了孔子学院。
孔子著名的儒家思想-----“四海之内皆兄弟”(1),“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2)以及“和而不同”(3)等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世界。
然而,最近世界对中国的孔子学院产生了负面的报道。
随着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及科技等方面势力不断增长,在国际事务中,中国正在增加它的影响力。
由于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一向控制国际舞台的西方国家恐惧与不安。
孔子学院简介

为 发 展 中 国 与 世 界 各 国 的友 好 关 系 ,
增进世 界 各 国人 民对 中国语 言 文化 的理 解 ,
2 举办 大 、中 、小学 中文 教师培 训 。 .
3 实施 汉语 水平 考试和 以汉语作 为 外语 .
为各 国汉 语 学 习者提 供 方便 、优 良的 学 习条 教 学 能力认证 考试 。
势。
6 协助 制定 汉 语教学 大纲 或汉 语教 学方 .
7 推广 国 内教材 ,推荐 国 内教师 。 .
8 合作 开发 当地实用 性 汉语 教材 。 .
9 开展学 术活 动和 中文 竞赛 。 . l. 0 播放 中 国影视 作 品。 l. 供赴 华 留学 咨询 。 1提
孔 子 学 院 的英文 名 称 为 “ nu is Co f c u I si t ” 。孔 子 学 院总 部 设 在 北 京 , 具 有 n t ue t
学历 教育 。教 学重 点是应 用 汉语 。 孔 子学 院也与 大 学合 作 ,在 校 内设 立汉
学和 推 广 的业 务 ,总体 上 可 以选择 进 行 以下 语 中心 ,支 持 中文 专业 和 公共 汉 语 的学 历教
的教 学和 推广 工作 : 1包括 多媒 体及 网络在 内的汉语 教学 。 .
Na i n l u clf rt e E au t n o o e g t a o Co n i o v la i fF r i n h o
互认 协议 、院校 合作 伙伴 关 系 、私人 咨询 和 E u ain l rd nil)仍然 需 要就 国际教 d ct a C ee t s o a
件 ,中 国国 家对 外汉 语 教学 领 导小 组办 公 室
儒道至圣 里的书院名称

儒道至圣里的书院名称孔子学院: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孔子学院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传承和弘扬儒家思想的使命。
孔子学院是一所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主要任务的教育机构,由中国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领导机构)和中国的合作院校共同创办和管理。
孔子学院的名称来自于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他被尊奉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和至圣先师。
孔子学院的设立旨在传播和推广中国的语言、文化和哲学,使世界各国的学生和学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和儒家文化的精髓。
孔子学院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汉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中国哲学等。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学习汉语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也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和哲学也是孔子学院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教授这些知识,孔子学院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的文化遗产。
孔子学院的办学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孔子学院总部直属模式,即由中国国家汉办直接管理和运营的孔子学院;另一种是合作办学模式,即与中国的合作院校共同创办和管理的孔子学院。
无论是哪种模式,孔子学院都以教学为中心,力求在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汉语教育和中国文化体验。
除了教学任务,孔子学院还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和合作项目。
孔子学院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汉语演讲比赛、书法展览等,旨在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同时,孔子学院还与其他国家的教育机构和学者进行合作,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
孔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认可。
目前,孔子学院已经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
无论是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还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友人,都可以通过孔子学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孔子学院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传承和弘扬儒家思想的使命。
通过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孔子学院为世界各国的学生和学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中国的平台,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论孔子学院的兴起

论孔子学院的兴起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以来,仅在2006底,孔子学院便已实现了全球建立百所分院的目标。
目前,全球已建立起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学堂,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并且大量建设孔子学院的协议还在陆续签订,着实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番汉语热潮。
孔子学院本身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是由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承办的非营利性社会公益机构。
自建立以来,孔子学院在短短7年时间内,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地,推动着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不禁发问,是什么促使了孔子学院的兴起,而这样的兴盛之于中国究竟是机遇还是威胁?探究孔子学院的兴起,首先应追回到国学的复兴。
之所以称为复兴,是因为国人曾一度将中国在过去100年间遭受的种种创伤归罪于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国学文化身上。
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前的数段历史时期中,传统文化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批判与打压。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安稳的生活条件下开始了关于自己民族历史、文化的思考。
同时在去除了封闭保守思维方式框架的束缚后,人们开始试着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其有价值,有意义的思想,将传统文化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融入到建设现代中国文化形象的过程中。
在世界文化逐渐趋同的大环境背景下,保持本国文化的独立性显得尤为重要。
西方文化不断地渗透,同属于儒家文化圈内日韩等国的文化侵袭,甚至对于传统节日的“盗取”,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港台地区第三代、第四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就极力主张应完好地保留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和国民精神,而大陆学者也陆续在其带动下不断推新着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高潮。
此外,大量身处异国他乡的海外华人对于自身文化归属感的迫切需求,也是使得国学热进一步升温的原因之一。
而另一方面,在我国经济迅速增长,个人物质财富激增的背后,精神层面上的社会却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道德滑坡。
孔子学院的标志的内容及含义

孔子学院的标志的内容及含义标志是“孔子学院”,其内容及含义有如下几点:
一、图案的意义
标志的中心是一个古典的铜钱,上面镌刻有六只蝴蝶,下面是中文“孔子学院”三个大字。
这个铜钱是古代文官之间交换的礼物,象征着古典文化的传承和国际文化的交流;这六只蝴蝶则表达着语言文化交流的飞翔。
二、象征意义
铜钱中心的六只蝴蝶这一独立的动物形象,表达了跨文化交流的理念,而且更象征孔子学院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推动不同文明间友好交流的精神。
三、背景意义
“孔子学院”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文化交流领域的重要平台,旨在深化两国间理解,促进两国经贸、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友好交流,加强国际政治、外交等关系。
孔子学院标志的背景也象征着中国人向世界文化传播的热情,以及开放、包容与友好的心态去接触世界,从而推进促进中国与世界间的友好关系。
孔子学院在韩国发展历史及现状统计

孔子学院在韩国发展历史及现状统计赵翠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一、研究背景及原因(一)研究背景近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从而激起其他国家民众了解和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激情。
2004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于韩国首尔成立,标志着汉语“走出去”的大门正式打开。
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现更名为“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是由中国教育部直属单位国家汉语办公室承办的非营利性质的教育机构,采用的是中外合作办学形式,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独立教学、运作管理,办学形式多样化。
截止到2020年底,全球有162个国家(地区)设立了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孔子课堂。
孔子学院从2004年成立到2020年间,于韩国共建立了23所,孔子学院的数量位居亚洲地区第一,也是分布较为密集的国家之一。
根据《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在教学质量标注、师资选拔培训和教材覆盖及功能性都提出了一些标准,我国也是在朝着目标规划努力前行,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是大势所趋,从近几年在我国召开的孔子学院大会的主题变化上可以看出,“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关键字,各个国家孔子学院所处的外在环境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国在反思总结优秀孔子学院的经验基础上创新发展,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不同的汉语教育环境,才能在不同国家的语言教育政策下更好的推广。
(二)研究原因我国与韩国一衣带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着密切的往来和交流,而语言是文化输出的重要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的主要表达方式,在社会建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2014年7月习总书记应邀访问韩国,此次访韩双方达成了“四个伙伴”的约定:“实现共同发展的伙伴、致力地区和平的伙伴、携手振兴亚洲的伙伴、促进世界繁荣的伙伴。
浅议孔子学院发展现状

浅议孔子学院发展现状自2004年以来,孔子学院已经走过了14年的历程,在汉语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试图概述孔子学院发展历程,分析发展态势,指出发展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以简要阐析孔子学院发展现状。
标签:孔子学院汉语推广中华文化传播发展现状一、孔子学院发展历程相比于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中国汉语推广起步较晚。
1950年7月,清华大学为来自东欧国家的来华留学生举办了“中国语文专修班”。
这可谓是中国最早的对外汉语教学。
之后,类似于这样的专修班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在中国各大高校,尤其是各大外语院校及综合大学。
在这,不得不提及一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
该校于1962年创办,时名为“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
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中华文化教育便是其建校目的。
此外,民间还存在许多市场化汉语推广机构,国内有“新东方”、“中文时代”等汉语学校,海外有诸多“华文教育”机构。
孔子学院历史可以追溯到2004年在乌兹别克斯坦签署的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合作办学协议。
协议规定,塔什干孔子学院依托塔什干东方学院成立。
但其运营时间晚于同年11月设立的韩国首尔孔子学院,直到次年才开始运营。
自2004年以来,孔子学院已经走过了14年的历史。
截止2017年底,全球146个国家(地区)建立起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
①发展不可不谓迅猛。
二、孔子学院发展态势孔子学院如今已遍布全球六大洲,尤以北美、欧洲和亚洲最为密集。
在北美,起初汉语教学仅限于华人移民及其后代。
但囿于求学、工作等原因,从移民第二代开始,说汉语、识汉字已经不再是华人移民的必备技能了。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中美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华文教育开始在美国兴起。
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开设孔子学院数量最多的国家。
截至2016年,全美共拥有109所孔子学院和348个孔子课堂,其中包括2008年设立的全球第一家电视孔子学院——黄河电视孔子学院,注册学生达40万。
中国与外国文化交流例子

中国与外国文化交流例子
中国与外国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以下是一些例子:
1.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一条重要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
自公元前2世纪起,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通过这条路线传播到中亚、西亚和欧洲,同时西方的宗教、艺术、科学等文化也传入中国。
2. 佛教传播:公元1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经过汉传佛教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汉传佛教。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还促进了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
3. 明清时期的耶稣会士:明末清初,一批耶稣会士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思想和艺术风格。
这些传教士与中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学术交流,对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4. 中国留学生赴美:自19世纪末开始,大量中国留学生赴美国求学,他们在美国学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些留学生回国后,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5. 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的,旨在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
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00多所孔子学院,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了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
6.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近年来,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如张艺谋的《红高粱》、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等。
这些电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7. 中国传统节日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学院的历史资料介绍
孔子学院的历史资料介绍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的发展乃至整个世界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的首位。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孔子学院的历史简介,希望能帮到你了解。
孔子学院的历史简介
孔子学院是我国在世界各地建立的用于传播我国历史传统文化和教育的机构,使外国人可以在自己的国家学习中国的汉语与传统文化。
孔子学院的设立既出于纪念孔子的目的,又是为了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地的友好关系。
如今,孔子学院已遍布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同时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孔子课堂。
孔子学院给了世界各地想要学习汉语、向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学习和了解的机会和平台。
孔子学院并不是一般的大学,它是一个文化交流机构,同时也是一个公益机构,不注重盈利。
孔子需要一般设立在国外的大学或研究院等教育机构之下,给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正规的汉语学习教材和平台。
全球各地的孔子学院都有着其自身的特色,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及优势之处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孔子学院以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交流,增加世界各地的人们对中国汉语和传统文化的了解,为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作出贡献为宗旨,以世界各地人民为对象开展汉语教学,同时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向他们提供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信息咨询等等。
孔子学院作为一个重要文化机构,有其自身的规章制度,通过设置章程来维护全球孔子学院的秩序和运行。
孔子学院还通过各种方式来宣传和推广自己,例如发行孔子院刊和学院邮票等。
阳货欲见孔子的典故
《阳货欲见孔子》出自《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
孔子怀着远大政治理想抱负,一直在寻找出仕做官的途径,又不屑与阳货一干人等“同流合污”。
面对阳货的“橄榄枝”和出仕之路,他该如何抉择呢?
此文描写生动有趣,充分描写了孔子矛盾的心理。
文章讲述的是阳货想去拜见孔子,可是孔子对他避而远之,不想与他相见。
为了能够见到孔子,阳货想了一条计谋,给孔子送礼,送一只烤猪。
当时的国家以礼治国,孔子本身也是个非常敬重“礼数”的人,也懂得“礼尚往来”的规矩。
所以,在接收到礼物之后肯定也是会回礼。
孔子不想见到阳货,于是专门打听了阳货不在家的那一天去登门拜谢。
没想到,冤家路窄,两个人在路上碰见了。
“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孔子会被阳货给说服出去做官么?最终,在阳货一连串的逼问中,孔子万般无奈之下答应出仕。
为什么孔子对阳货的邀请避而远之?根源在于,孔子的政治理想与阳货的政治理想相悖。
孔子主张德治,阳货却是个篡夺权力的臣子,孔子不屑与这样的人交往。
那么,孔子为什么会妥协呢?其主要原因还是他的政治理想。
孔子热心救世,积极参与政治。
为了实现政治理想曾周游列国,历经艰辛。
为了未完成的政治理想,孔子只好答应出仕。
由此可见,孔子是个十分重视礼仪的人,尽管不想面对阳货,但也不会丢了礼数。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孔子虽然不想做官,但是答应的事情他会如实办到,果然有大家风范。
孔子的家里排名介绍
孔子字仲尼,生活于春秋末期,公元前551年出生于山东曲阜,本是河南商丘人氏,孔圣人说的就是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父名叫叔梁纥,母亲名叫颜徵在,孔子在家里排名老二。
关于孔子的出生其实也有着一段故事。
孔父叔梁纥先娶正妻施氏,两人生了9个女儿但是唯独没有儿子,在古代是要生有男丁来继承香火的。
叔梁纥后与小妾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孟皮,也就是长子,但是这个孩子出生就有足疾,叔梁纥对于这个孩子并不是很满意。
那怎么办呢?只能另立新妾,叔梁纥找到颜氏,颜氏生有3个女儿,叔梁纥请求颜氏将其中一个女儿许配给自己当小妾,颜氏对叔梁纥很是了解,看在他年纪已大且求子心切的份上,答应替他问问自己的女儿们。
这三个女儿只有小女儿颜徵在同意嫁给叔梁纥。
这段婚姻可谓是一段忘年恋,颜徵在不满20岁,而叔梁纥已经66
岁的高龄了,年龄差距让这段婚姻不为礼法所容,但是两人还是结婚了。
婚后两人居住在尼山,颜徵在成功怀孕。
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出生后孔子头顶凹陷,又因孔母曾在尼丘山祷告,于是为其取名丘,字仲尼。
在古代,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是不能算传承香火的,于是叔梁纥才再纳小妾生子,于是才有了孔子。
除去孔子的姐姐们,孔家只有两个男丁,那就是长子孟皮,接下来就是孔子,所以孔子在家中排行老二。
【孔子学院的历史资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