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入门讲稿
养生:五运六气讲座

五运六气知识讲座
时间2012年7月9日—2012年7月19日讲课老师:张老师地点:新区百草养生馆一.基础知识: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
(1)五行相生相克: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肝生心)(心生脾) (脾生肺) (肺生肾) (肾生肝)
相克是指木克土火克金金克木土克水水克火
(肝克脾)(心克肺)(肺克肝)(脾克肾)(肾克心)木表示肝(青),火表示心(红),金表示肺(白),土表示脾(黄),水表示肾(黑)。
(2)五行相关知识
木-----肝----胆--------春-------青------酸
火----心----小肠------夏-------红------苦
土----脾-----胃--------长夏—-黄------甜
金----肺----大肠—---秋-------白------辣
水----肾----膀胱------冬-------黑------咸
(3)五湖四海中的五和四在中医学中的解释:
五----阳----天----木火土金水---五行。
四----阴----地----东西南北。
我们----人----中间,在天地之间。
10个数字即0~~~9共10个。
(4)名词解释: 1.中医学里单数为不及,为阳;偶数为太过,为阴。
2.气在中医里指的是阳,气虚就是阳虚;血就是阴,血虚就是阴虚。
(5)常用养生药方:1.三阳开泰法(三阳是扶阳温阳通阳); 2.九运泰阳露(1-9号)(此药服用时间看备注一栏。
)
二. 出生年尾数不同人的养生方法讲解。
中医基础-五运六气

所谓“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即五行水气在天体上经于张、翼、娄、胃四宿时,在十干则适当丙辛的方位,因而逢丙辛年,便是水气的运化主事,是为丙辛化水。故曰:“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四宿之上,下临丙、辛之位,立为水运”(《运气论奥谚解》)。
第一节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运气的概念
五运六气,主要是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的。什么是五运呢?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什么是六气呢?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因为暑和火性质相同,所以运气学说中的六气是指风、君火、相火、湿、燥、寒。五行临御五方,合应五时,就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时气候更迭的主气,反映出一年中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故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天元纪大论》)。五气和五行,分之则二,合之则一。化气为风、寒、湿、燥、火,成形为木、火、土、金、水。形气相感,形化气,气成形,形为阴,气为阳,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故曰:“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
万物厄纽未敢出
十二地支的顺序,子居首位,而分建于各月,却从寅始,这是因为“建子之月,阳气虽始于黄钟,然犹潜伏地下,未见发生之功,及其历丑转寅,三阳始备,于是和风至而万物生,萌芽动而蛰藏振,遍满寰区,无非生意,故阳虽始于子,而春必起于寅。是以寅卯辰为春,巳午未为夏,申酉戌为秋,亥子丑为冬,而各分其孟仲季焉”(《类经图翼,运气》)。
五运六气讲

五运六气讲大家好,我是茗珂,就读于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正在今天由我带着大家了解一些关于五运六气的基础知识。
实习中。
五运六气来自于《黄帝内经》的《天元纪》《五运行》《六微旨》《气交变》《五常政》《六元正纪》《至真要》七篇,也有说九篇的,关于里面的内容的解读更是众说纷纭,希望今天我的一家之词能让大家对此有所了解。
某年夏天夜里,天气闷热,在吾将睡未睡之间,天空忽然间雷声大作电闪雷鸣,吾突然咳声不止极其怪异。
细想之下,当是夜中该藏不藏,电闪雷掣,阳气为之宣泄,木火之气反施于金水,急服桂附地黄丸一枚,使气降归藏,三分钟后,立止而安眠。
【此素体本虚,当夜又多食泡椒鸡爪之辛散食物,故而发病。
】从小病例中可见,人与自然密切相关,而在我的认识里,五运六气就是探索自然之谜的,谈论运气是与五行分不开的。
什么是五行呢,《尚书》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樯。
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樯作甘。
“金木水火土”被认定为构成万物的五种基质。
“行”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南公怀瑾在《易经杂说》指出,“行”就是运动,即指动能,而“金木水火土五行”,则是动能的代表符号。
五行就是五种能量的运动规律,中医的气应当是这个“炁”,先天元炁,无物而生能,无形而致力,意念灵能之称,这里我理解为宇宙中那股无形的能量。
【扩充,炁,读音,qì,是中国哲学、道教和中医学中常见的概念,人的第一个灵体所需要的能量,不同于气。
“炁”乃先天之炁,代表无极,“气”乃后天之气。
风水上,“炁”是一种意识流,是“场”的一种状态。
中医里,“炁”指的是先天之气,而“气”指的是后天之气。
】《史记?天官》索隐案,天文有五官。
官者,星官也。
星座有尊卑,若人之官曹列位,故曰天官。
正如张衡云,“文曜丽乎天,其动者有七,日月五星是也。
日者,阳精之宗,月者,阴精之宗,五星,五行之精。
觽星列布,体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错峙,各有所属,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
五运六气 — 健康预测入门--第一次课1

中国古代宇宙观
老子与量子
2600年前,老子对微观世界的描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 有信”。
当代量子物理学对微观世界的描述:微观世界是由物质、能量、信息组成。 发现了各种各样的基本粒子。
中国古代宇宙观
量子物理:
• 易学的特性 — 象、数、理、占
– 象
• 取类比象,象思维。 •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 《周易· 系辞传上》 • “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 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 《内经•五运行大论篇》: • 回到本源,弄清古圣人思想体系,才能与他们思维同步,真正理解他们所言 为何。 • 克服朱熹“学不见道”的“支离病” 。 -- 陆九渊
中国古代宇宙观
• 易学的特性—象、数、理、占
– 数
• • • • • • • • • 1:先天一气/天一生水/老大/一把手/一阴/一阳 2:阴阳,两仪,地二生火 3:三才,天三生木 4:四维,四方,四季,地四生金 5:五行,天五生土 6:六爻 7: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8:八卦 9:九宫
中国古代宇宙观
易学通用基本概念
• 阴阳
– 阴阳特性之(3):阴阳是有层次的,存在于事物的所有层次。鬼臾区曰: 寒暑燥湿风火, 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 也,生长化收藏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天有阴阳,地亦有 阴阳。 – 阴阳特性之(4):阴阳一体,太极图。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 气为和”《内经》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 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徽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 始也。故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分析事物阴阳两方 面都要考虑不能分割。 – 阴阳特性之(5):阴阳之间的强弱对比是相对的。一方增长另一方相对 就弱,一方减弱象之上
五运六气、主气、客气、主运、客运

五运六气、主气、客气、主运、客运1、何谓五运?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规律。
2、何谓六气?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所对应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化。
3、主运和客运因为岁运所规定的一年的气候特征范围太大了,它只能说明了一年的大势,但是细分到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的气候又如何呢?这就由主运和客运负责支配了。
每年的主运是固定不变的,见表:五运次序五运名称起运日期止运日期主运天数所主气候初运木大寒节(每年1月20日前后)当日起春分后13日 73日5刻风温二运火春分后13日芒种后10日 73日5刻火热三运土芒种后10日处暑后7日 73日5刻暑湿四运金处暑后7日立冬后4日 73日5刻凉燥终运水立冬后4日小寒节末日 73日5刻寒冷然后根据当年岁运的太过与不及决定主运的太过与不及,如果火运太过,就把上表中的火运定为太过,然后按照太少相生的规律确定另四运,如:少木、太火、少土、太金、少水。
又例如岁运为金运不及,就定金为少金,少金生太水,什么生少金呢?是太土,什么生太土呢?是少火,自然再上面的就是太木了。
就是这样太少相间地排列。
至于客运,客运就是把岁运摆在初运的位置,然后按照五行相生,太少相生的规律排列。
例如:2005年乙酉年,金运不足,客运的排列次序就是:少金、太水、少木、太火、少土。
4、主气和客气五运出地,静而少变,六气出天,动而多变。
所以,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以六气的变化为主。
今次就和大家谈谈主气和客气的问题。
主气是主时之气,用来说明一年中24节气气候的正常规律,每年都固定不变,如图:六气次序六气名称起始日期终止日期所主日期初之气厥阴风木大寒节春分节 60日87刻半二之气少阴君火春分节小满节 60日87刻半三之气少阳相火小满节大暑节 60日87刻半四之气太阴湿土大暑节秋分节 60日87刻半五之气阳明燥金秋分节小雪节 60日87刻半六之气太阳寒水小雪节大寒节 60日87刻半客气是指时令气候异常变化,每年不同,如客之往来无常。
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备课讲稿

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五运六气概念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
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治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
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
解读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
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
前干属阳,后干属阴,如年干逢甲,便是阳土运年,年干逢己,便是阴土运年,阳年主太过,阴年主不及,依法推算,便知本年属某运。
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
按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顺序,分主于一年的二十四节气,是谓主气。
又按风木、君火、湿土、相火、燥金、寒水的顺序,分为司天、在泉、左右四间气六步,是谓客气。
主气分主一年四季,年年不变,客气则以每年的年支推算。
如年支逢辰逢戌,总为寒水司天,湿土在泉;逢卯逢酉,总为燥金司天,君火在泉。
司天管上半年,在泉管下半年,依此类推。
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制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
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
从医和述六气到《内经》,都把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因素作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因素,称为六气。
在五运六气中,六气间阐述的是地面垂直气候的特征,以地支为符号,可按阴阳论其属性划分为三阴三阳。
如果说,五运是以时间气象因素为特征的话,六气则以空间的垂直气象为主。
但六气在不同的年代有其变化,在一年的六个节段中变化就更大,故六气重视的是客气的司天、在泉。
作为致病因素的六气,在七篇大论纳入《内经》前,己经认识到六气太过可为六淫,六气致病都可引起发热,以六气杂至相合来解释痹证、诸风、泻泄、水肿、疼痛等,而在五运六气中的六气为病,则更具有深刻性、丰富性与系统性。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引言部分用于介绍本篇文章的主题——中医五运六气的基础知识。
五运六气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围绕五运六气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理论。
首先,文章将从概念入手,介绍五运和六气的基本含义。
五运指的是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分别为金、木、水、火、土五个方面,它们互相制约、相生相克,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
而六气则是指天地之间的能量流动,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素,它们在不同季节交替变化,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接下来,文章将深入探讨五运的概述。
具体包括五运相克、相生的关系,以及五运与人体脏腑、经络、病症的联系。
五运的运行规律不仅反映了自然界和人体的变化,还能够用于指导中医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对五运的研究,可以了解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进而运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然后,文章将详细介绍六气的概述。
具体包括六气的特征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不同的六气会产生不同的病理反应,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
通过了解六气的特征和规律,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调节自身的体质,预防和治疗一些与六气相关的常见病。
最后,文章将总结中医五运六气的重要性,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五运六气理论有望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中医学的发展。
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读者将对中医五运六气有着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和临床实践中,从而提升医疗效果,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在本文中,为了全面介绍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文章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中医五运六气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出问题。
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1)

五运六⽓·基础知识详解(1)中医经典系列:五运六⽓,运是运转,天上星体的运转,对于地球有照射的作⽤,其年规律⽤天⼲表⽰,天⼲即是天的主⼲带动作⽤。
⽓是地球本⾝的吸收辐射能源的作⽤,六种⽓候的推移;⽓的年规律⽤地⽀表⽰,地球物理本⾝的⽀撑作⽤。
1(⼀)⼗⼆⽀化⽓寒、暑、燥、湿、风、⽕,临御之化也。
”主制为临,从侍为御。
——《素问·六元正纪⼤论》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变由⽣也。
——《天元纪⼤论》主制为临,从侍为御。
即是说:寒⽔、君⽕、相⽕、湿⼟、燥⾦、风⽊六⽓,总是由于阴阳两个⽅⾯⼀主⼀从,两相激动⽽发⽣的。
王冰在《素问六⽓⽞珠密语》中,把临御主从解释为“正对之化”,他说:“正化者,即天令正化其令,正⽆邪化,—天⽓实故也。
对化者,即对位冲化也。
对化即天令虚,易其正数,乃从成也。
”逢⼦、午年,则为少阴君⽕之⽓所主;逢丑、未年,则为太阴湿⼟之⽓所主;逢寅、申年,则为少阳相⽕之⽓所主;逢卯、⾣年,则为阳明燥⾦之⽓所主;逢⾠、戌年,则为太阳寒⽔之⽓所主;逢巳、亥年,则为厥阴风⽊之⽓所主。
刘温舒在《素问⼊式运⽓论奥·论客⽓》⾥,有明⽩的解释,他说:六⽓分上下左右⽽⾏天令,⼗⼆⽀分节令时⽇⽽司地化。
上下相召,⽽寒、暑(热)、燥、湿、风、⽕与四时之⽓不同者,盖相临不⼀⽽使然也。
六⽓司于⼗⼆⽀者,有正对之化也。
如⼦与午均为君⽕,但午之⽅位在南,在⽉建为五⽉,南⽅与五⽉仲夏均属⽕,所以午为正化;⼦为⼗⼀⽉⽉建,居正北⽅,与正南⽅的午遥遥相对,故⼦为对化。
未与丑均为湿⼟,未为六⽉⽉建,六⽉为长夏,正当湿⼟旺季,所以未为正化;丑为⼗⼆⽉⽉建,未在西南⽅,丑在东北⽅,东北⽅⼗⼆⽉的丑,与在西南⽅六⽉的未遥遥相对,故丑为对化。
寅与申均为相⽕,正⽉建寅,在时令为孟春,正当⽊⽓旺时,⽊能⽣⽕,为⽕之母,所以寅为正化;申为七⽉⽉建,七⽉初秋属燥⾦,是下半年的第⼀⽉,与上半年的第⼀⽉正⽉遥遥相对,故申为对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11月12日
前段时间,答应给大家汇报五运六气的学习心得,但杂事太多,学习进度不快。
今天有点空闲,正好早上曹建也提到了,我也可以汇报下近期的收获。
曹建提到的是,“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曹建的解释是用的一气周流,左升右降。
但这只是曹建断章取义的解释罢了,学习不能不求甚解,我们回到原文看。
这句话出自《素问·天元纪大论》,黄帝问鬼臾区,五运与三阴三阳间的关系。
鬼臾区所回答的话中就有这句话。
当时黄帝可能不是很懂,但是没有提出疑问,这句话鬼臾区也没有解释。
解释到了下一章,《五运行大论》,黄帝找到关系比较好的岐伯,才问他,“论言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未知其所谓也。
”
岐伯的解释如下。
上,是指一年的“司天”之气;下,是指“在泉”之气。
而左右,则是指司天、在泉左右两侧的四个“间气”。
而司天、在泉以及间气,都属于“客气”,这就是三阴三阳之气。
客气的六步顺序,是先三阴,后三阳,即: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太阴为三阴;少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太阳为三阳。
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如果把这个链条串起来,形成一个环,那就是:
就形成一个左升右降的环。
所以这个左右上下的理论用到人身上,还是大材小用了,因为本来是用在整个大环境的。
这里我不敢说只是能单单指导地球的运气,因为黄帝内经中甚至提到星相学与运气学说的关系。
所以我一向是慎言的。
这里说个小插曲,在《五运行大论》中,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帝曰:地之为下否乎?
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
帝曰:冯乎?
岐伯曰:大气举之也。
翻译过来就是,黄帝问岐伯,大地是不是在天空下面啊?就跟天圆地方理论一样,认为天使罩着大地的。
岐伯回答说,应该说大地是在人的下面,在太空之中。
我们现在天文学发达了,才知道原来地球是个球体,漂浮在太空中,这个岐伯在几千年前就知道这个道理了,而我们从小以来,都以为古代认识世界是天圆地方的理论,可见得古人科技的发达,也可见得我们一直蒙蔽了双眼,看不到自己祖宗文化的博大。
接下来,黄帝问,怎么回事的,大地怎么会在太空中?岐伯回答说,是靠着大气托举着它。
用我们道家解释,以前修道,会天眼或者出阳神,都是能看到地球全貌的,所以描述这些东西,虽然用词会华丽些,但并不失偏颇。
可是现在人不相信这些东西,我们也不必多提,
一笑置之。
客气的排列是随各年纪年的地支而演变,所以改年何气司天,就在第三步,在泉之气,则是第六步。
接下来我用图示画出司天的左右,但先说下方位,这里方位是用的古方位,即上为南,下为北。
司天在正南方,它的左右,是指面向北方所见的位置。
厥阴司天,则左间是少阴,右间是太阳。
看到上面那个环形图,厥阴风木相对的就是少阳相火,所以是少阳相火在泉。
在泉在下为正北方,这里的左右又是指面向南方而定的位置,则左间是阳明,右间是太阴。
图见如下:
所以,整年的客气图如下:
然而今年丙申年,司天和在泉正好跟上面画的相反,如何得出司天在泉,以后再说吧。
学习五运六气跟学习梅花易数有相通之处,梅花易数也是先学习起卦,再分析卦。
五运六气也是先排盘,再分析。
不过现在都有软件可以直接起卦或者排盘,省了不少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