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 — 健康预测入门--第一次课1

合集下载

养生:五运六气讲座

养生:五运六气讲座

养生:五运六气讲座五运六气知识讲座时间2012年7月9日—2012年7月19日讲课老师:张老师地点:新区百草养生馆一(基础知识: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1) 五行相生相克: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肝生心) (心生脾) (脾生肺) (肺生肾) (肾生肝)相克是指木克土火克金金克木土克水水克火(肝克脾) (心克肺) (肺克肝) (脾克肾) (肾克心)木表示肝(青),火表示心(红),金表示肺(白),土表示脾(黄),水表示肾(黑)。

(2) 五行相关知识木-----肝----胆--------春-------青------酸火----心----小肠------夏-------红------苦土----脾-----胃--------长夏—-黄------甜金----肺----大肠—---秋-------白------辣水----肾----膀胱------冬-------黑------咸(3) 五湖四海中的五和四在中医学中的解释:五----阳----天----木火土金水---五行。

1四----阴----地----东西南北。

我们----人----中间,在天地之间。

10个数字即0~~~9共10个。

(4)名词解释: 1.中医学里单数为不及,为阳;偶数为太过,为阴。

2.气在中医里指的是阳,气虚就是阳虚;血就是阴,血虚就是阴虚。

(5)常用养生药方:1.三阳开泰法(三阳是扶阳温阳通阳); 2.九运泰阳露(1-9号)(此药服用时间看备注一栏。

)二. 出生年尾数不同人的养生方法讲解出生平时应多吃尾数生命短板易患疾病调养方法注意事项备注的食品为肺:金运太肝脏不好,眼睛不好。

易荞麦高粱木菊花30g;决明子30g; 百过,肺主调呼导致脾脏不好,易得胃炎耳水果等合15g; 茯苓18g;蒲公英吸,外合皮,胃溃疡,胃功能紊乱。

属25g。

加1500ml水煮沸到0开窍于大肠阴虚体质血瘀体质易1000ml,每天服100ml,10于表里肃降过敏体质天服完。

五运六气详解

五运六气详解

五运六气详解------------------------------------------作者xxxx------------------------------------------日期xxxx五运六气详解第一节基本知识五运:金、木、水、火、土六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五运六气与时间的关系:①天干地支歌诀:甲己化土乙庚金,丁壬化木尽成林。

丙辛具是三江水,戊癸南方火炎侵。

子午少阴君火心,丑未太阴湿土临。

寅申少阳相火位,卯酉阳明属燥金。

辰戌太阳寒水是,巳亥厥阴风木寻。

②注解:甲己化土,甲土太过己不及;乙庚化金,庚金太过乙不及;丁壬化木,壬太过丁不及;丙辛化水,丙太过辛不及;戊癸化火,戊太过癸不及。

子午:少阴君火。

丑未:太阴湿土。

寅申:少阳相火。

卯酉:阳明燥金。

辰戊:太阳寒水。

巳亥:厥阴风木。

③节气化分所主六气:大寒到春分,天气为湿,属厥阴风木为主气。

春分到小满,天气为湿,属少阴君火为主气。

小满到大暑,天气为燥,属少阳相火为主气。

大暑到秋分,天气为湿,属太阴湿土为主气。

秋分到小雪,天气为燥,属阳明燥金为主气。

小雪到大寒,天气为燥,属太阳寒水为主气。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

”是五运的由来。

元气主天,五运为地,二者结合,恰好完整刻画了一个生物某个时候的主要生存环境。

第一节五运六气平面图帝曰:善。

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如何?歧伯曰:明显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相火治之。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

帝曰:何也?歧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①纵向呈相克关系:五运、五行纵向相克。

②横向呈相生关系:六气、五行横向相生。

中医基础-五运六气

中医基础-五运六气
所谓“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即五行金气在天体上经于亢、氐、昴、毕四宿时,在十干则适当乙庚的方位,因而逢乙庚年,便是金气的运化主事,是为乙庚化金。故日:“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四宿之上,下临乙、庚之位,立为金运”(《运气论奥谚解》)。
所谓“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即五行水气在天体上经于张、翼、娄、胃四宿时,在十干则适当丙辛的方位,因而逢丙辛年,便是水气的运化主事,是为丙辛化水。故曰:“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四宿之上,下临丙、辛之位,立为水运”(《运气论奥谚解》)。
第一节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运气的概念
五运六气,主要是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的。什么是五运呢?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什么是六气呢?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因为暑和火性质相同,所以运气学说中的六气是指风、君火、相火、湿、燥、寒。五行临御五方,合应五时,就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时气候更迭的主气,反映出一年中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故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天元纪大论》)。五气和五行,分之则二,合之则一。化气为风、寒、湿、燥、火,成形为木、火、土、金、水。形气相感,形化气,气成形,形为阴,气为阳,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故曰:“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
万物厄纽未敢出
十二地支的顺序,子居首位,而分建于各月,却从寅始,这是因为“建子之月,阳气虽始于黄钟,然犹潜伏地下,未见发生之功,及其历丑转寅,三阳始备,于是和风至而万物生,萌芽动而蛰藏振,遍满寰区,无非生意,故阳虽始于子,而春必起于寅。是以寅卯辰为春,巳午未为夏,申酉戌为秋,亥子丑为冬,而各分其孟仲季焉”(《类经图翼,运气》)。

五运六气—1—总纲2

五运六气—1—总纲2

五运六气—1—总纲2清朝吴谦《医宗金鉴》运气要诀运气当审常变歌未达天道之常变,反谓气运不相应,既识一定之常理,再审不定变化情,任尔百千杂合病,要在天时地化中,知其要者一言毕,不得其旨散无穷。

运气学说的医学地位中医界有个共识:不通五运六气,遍读方书何济?运气学说是中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运和气地运行所形成的正常气候,是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人与自然界是一个动态变化着的整体。

四季气候为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化规律,对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有一定的影响。

人们只有适应自然的变化,才能保持健康。

运气与人体疾病由于五运变化,六气变化,运气相合的变化,各有不同,都对人体发病有一定的影响。

六气的病因作用、疾病的季节倾向、不同地区气候及天气变化对疾病的影响等。

每年气候变化为春风、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发病规律随之而生,春季肝病较多,夏季心病较多,长夏脾病较多,秋季肺病较多,冬季肾病较多。

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五运六气的运气盛衰规律简称运气,每年的气运有盛有衰,气候有变化,人畜有祸福。

运气学是中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涉及到天文、地理、历法、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

五运六气是根据六十甲子流年规律总结出来的。

天干依五行化五运,顺丁壬木、戊癸火、甲己土、乙庚金、丙辛水五个阶段的推移。

地支依三阴三阳化六气,从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六种气候的转变。

五行德政令化灾变歌木德温和政舒启,其令宣发化生荣,其变烈风云物飞,其灾摧拔殒落零。

火德彰显化蕃茂,其令为热政曜明,其变灾烈水泉涸,其灾焦灼萎枯形。

土德溽蒸政安静,其令云雨其化丰,其变阴埃震骤注,其灾霖雨岸堤崩。

金德清洁政劲切,其化紧敛令露膏,其变肃杀霜早降,其灾苍干草木凋。

水德凄沧政坚肃,其化清谧其令寒,其变凛冽寒太甚,其灾冰雹霜雪连。

五运六气学说-1

五运六气学说-1

五运六气学说-1五运六气学说五运六气学说一、概说:1、何谓五运,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规律。

2、何谓六气,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所对应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化。

3、何谓五运六气学说,运用五运、六气的基本原理,解释气候变化的年度时间规律及其对人体发病的影响。

4、为什么要研究五运六气,人与天地相参,天气的变化是影响人体发病的重要外在因素。

风寒暑湿五运六气饮食喜怒体质,禀赋劳逸起居二、预备知识1、天干地支轮回——古人对宇宙的时间观察。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属性: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行属性木火土金水五运属性土金水木火土金水木火(表一:十天干)五合:口诀一: 甲乙丙丁戊甲己合土乙庚金丁壬合木水丙辛己庚辛壬癸戊癸合火细分明天干五合推五运土金水木火表二:天干五合四冲:口诀二:甲庚对头乙攻辛甲乙丙丁壬丙相冲癸寻丁庚辛壬癸表三:天干四冲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月份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大雪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节节气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气冬春夏秋季节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时辰五行属性水土木土火土金土水五运属性君火土相火金水木君火土相火金水木六气属性热湿火燥寒风热湿火燥寒风表四:十二地支口诀三地支建月正寅二卯三见辰,四巳五午六未跟七申八酉九戌后,十亥逢子十二丑口诀四二十四节气歌正月立春雨水节,二月惊蛰与春分三月清明谷雨绵,四月立夏小满连五月芒种见夏至,六月小暑大暑至七月立秋处暑间,八月白露入秋分九月寒露霜降遍,十月立冬小雪见子月大雪看冬至,腊月小寒到大寒, 地支六冲巳子丑寅卯辰口诀五子午卯酉两相攻寅申巳亥四气冲辰戌对开分丑未午未申酉戌亥地支六冲此中逢, 地支六合巳口诀六子寅卯辰午子丑填土寅亥木卯戌生火辰酉金丑亥戌酉未申午未太和巳申水地支二合此中推土木火金太和水, 地支三会口诀七寅午戌亥卯未申子辰巳酉丑申子辰会在水乡亥卯未遇木相当火木水金寅午戌合将逢火巳酉丑见藏金匣六十甲子:将天干与地支依次配合,始于甲子,终于癸亥,称为六十甲子。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引言部分用于介绍本篇文章的主题——中医五运六气的基础知识。

五运六气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围绕五运六气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理论。

首先,文章将从概念入手,介绍五运和六气的基本含义。

五运指的是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分别为金、木、水、火、土五个方面,它们互相制约、相生相克,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

而六气则是指天地之间的能量流动,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素,它们在不同季节交替变化,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接下来,文章将深入探讨五运的概述。

具体包括五运相克、相生的关系,以及五运与人体脏腑、经络、病症的联系。

五运的运行规律不仅反映了自然界和人体的变化,还能够用于指导中医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对五运的研究,可以了解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进而运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然后,文章将详细介绍六气的概述。

具体包括六气的特征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不同的六气会产生不同的病理反应,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

通过了解六气的特征和规律,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调节自身的体质,预防和治疗一些与六气相关的常见病。

最后,文章将总结中医五运六气的重要性,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五运六气理论有望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中医学的发展。

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读者将对中医五运六气有着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和临床实践中,从而提升医疗效果,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在本文中,为了全面介绍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文章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中医五运六气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出问题。

零基础如何入门五运六气?

零基础如何入门五运六气?

零基础如何入门五运六气?“不识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这句话显示了五运六气对中医的重要性,可惜的是,很多中医学子连五运六气是什么都不知道,至于他的中医水平也可想而知了,肯定永远成不了大医。

五运六气,简称运气,又称运气学说,为古人研究气候变化与疾病关系的一门学问。

方法为运用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理论,以干支系统进行演绎,总结人在宇宙中的生理、病理变化。

运气学说为一综合学科,其范围涵盖古代天文学、气象学、物候学、地理学,属于医学气象学和时间医学的范畴。

内容包括五运与六气,运与气又有主、客之分,推算时需互相参照,并综合当年物候才能准确推估疾病的发病规律。

意义统一气候变化与自然界的生物与非生物现象。

古人认为天地间的阴阳变化形成四季,春暖,夏热,秋凉,冬寒是阴阳消长衰退的结果。

因此自然界的变化,如植物的生长、开花、结实,候鸟的来往,以及下雪、打雷、河冻,均能反映阴阳变化的过程。

借由观察某特定时刻自然界的生物与非生物现象,能得知该阶段阴阳的变化情形。

如此便用阴阳将四季的晴雨寒暑、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往来生息统一。

统一气候变化与发病。

运气学说认为人处在天地之间,天地间的变化影响所有的生命活动。

《素问‧生气通天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

因此气候正常,人体内的阴阳平衡也正常;气候异常,人体内的阴阳平衡也随之而紊乱。

因此研究气候变化能推测疾病的发生,较早地采取预防措施。

统一气候变化与自然用药。

气候变化能影响疾病的发病规律、传变预后,使某些类型的病症发病机会较高,或是该年疾病偏向某种病机,如多挟湿邪。

针对此种规律投以相应药物,往往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五运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表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在天地阴阳中的运行变化。

五运代表不同节令的气候特征,因此五运是探索一年五个季节变化的运行规律。

五运与五季的配对关系为春温属木,夏热属火,长夏湿属土,秋凉属金,冬寒属水。

五运六气推算快速入门!五运六气必背口诀

五运六气推算快速入门!五运六气必背口诀

五运六气推算快速入门!五运六气必背口诀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经历了SARS和新冠疫情的冲击,大家越发对中医充满信心,也越发对“五运六气”充满兴趣。

网上多了很多关于“五运六气”讲解的小课,但内容往往balabala都是比较晦涩难懂,自然很多普通民众都打起了退堂鼓~五运六气的内容,是宇宙星系对地球影响作用的体现,也是地球气侯变化规律的总结,甚至也包括了异常气侯的分析(可参考龙砂学派顾植山教授早年讲义内容)。

而中医恰恰是阐述自然规律与人体相应的体系学科,因此,作为中医人,或者说对于所有中医爱好者来说,五运六气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可以不加精研五运六气的内容去学习和运用中医,但不可能完全绕过五运六气就自称自己懂得中医!很多人会抱怨五运六气的内容太复杂,尤其基础推算部分就已经让人崩溃~为此,我总结了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做出一套能够快速入门,并能让你在中医高手面前也能狠秀一把的方法。

希望大家学习以后都能顺利蒙混过关,成功装B!一、基础概念1.五运:是地球上“木火水金土”五行强弱变化影响,甚至可以理解为五大行星对地球的强弱影响作用。

2.六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太阴湿土。

嫌名词太长而拗口,可以简单缩减为“风木,君火,相火,寒水,燥金,湿土”。

再简单理解还是五行的内容(把火拆分为君火和相火两个)。

为什么会有六气?粗暴理解就是六种气侯状态,是地球自然环境温度与湿度的变化组合。

把一年时间划分六气,那么六气当中每一气大概统领对应两个月的周期(粗略按11月21到1月21,1月22到3月21,然后一直隔两个月往下推~)3.主气:每一阶段(2个月周期)正常气侯变化的固定规律。

例如粗略从11月21开始,每两个月的规律顺序是寒水-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然后又回到寒水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宇宙观
老子与量子
2600年前,老子对微观世界的描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 有信”。
当代量子物理学对微观世界的描述:微观世界是由物质、能量、信息组成。 发现了各种各样的基本粒子。
中国古代宇宙观
量子物理:
• 易学的特性 — 象、数、理、占
– 象
• 取类比象,象思维。 •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 《周易· 系辞传上》 • “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 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 《内经•五运行大论篇》: • 回到本源,弄清古圣人思想体系,才能与他们思维同步,真正理解他们所言 为何。 • 克服朱熹“学不见道”的“支离病” 。 -- 陆九渊
中国古代宇宙观
• 易学的特性—象、数、理、占
– 数
• • • • • • • • • 1:先天一气/天一生水/老大/一把手/一阴/一阳 2:阴阳,两仪,地二生火 3:三才,天三生木 4:四维,四方,四季,地四生金 5:五行,天五生土 6:六爻 7: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8:八卦 9:九宫
中国古代宇宙观
易学通用基本概念
• 阴阳
– 阴阳特性之(3):阴阳是有层次的,存在于事物的所有层次。鬼臾区曰: 寒暑燥湿风火, 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 也,生长化收藏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天有阴阳,地亦有 阴阳。 – 阴阳特性之(4):阴阳一体,太极图。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 气为和”《内经》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 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徽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 始也。故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分析事物阴阳两方 面都要考虑不能分割。 – 阴阳特性之(5):阴阳之间的强弱对比是相对的。一方增长另一方相对 就弱,一方减弱象之上
• 运气学主要研究自然界与人的关系, 特别是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生理、 病理影响的变化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指 导人们趋吉避害,防病治病。 • 天人相应
– 运气学说属周易范畴。
• 这是中华先祖的思维模式,只有建立起像古人那样的象思维,才能领悟内经 的思想。
中国古代宇宙观
天文看运气
• 宇宙图片
五运六气
明德养生堂 甲午年
提纲 -- 第一讲
中国古代宇宙观 五运六气学说的发展梗要 与健康相关的主要因素 易学通用基本概念
第一节
中国古代宇宙观
中国古代宇宙观
• 道家关于宇宙的起源:
– 道家?伏羲、女娲、神农、黄帝、伊尹、许由、巢父、姜太公、辛甲、 鬻子、管子。 【中国人】的观点。 – 宇宙源于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五、五生万物”。一是 指原始祖气、先天一炁。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 母。”。一生二,原始祖气化出具有阴阳特性的物质。例如原子就有原 子核和电子组成,电子为阳,核为阴。 – 二生三,三生五,三才化五行。三才,天人地。 – 五运六气在五行和三阴三阳层次。
二十四节气
易学通用基本概念
• 阴阳
– 阴阳是中医的基本概念,有学者统计《内经》 用到阴阳一词共有280多处。 – 阴阳是唯象的,它即不唯心也不唯物。 – 阴阳特性之(1):象也。古人取类比象。如天体类,太阳为阳,月亮为 阴;人类,男人为阳,女人为阴。脏腑类,六腑为阳,五脏为阴。表里 类,表为阳,里为阴。详见运气13页《阴阳应象大论篇》: – 阴阳特性之(2):自然界变化的基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领,是事物 千变万化的起源。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 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 干支
– 象也。就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 。 – 天干有十,
• 甲(jiǎ)、乙( yǐ)、 丙(bǐng)、丁(dīng)、戊(wù)、 己(jǐ)、 庚(gēng)、辛(xīn)、 壬(rén)、 癸(guǐ)。
– 地支有十二,
• 子(zǐ)、丑(chǒu)、寅(yí n)、卯(mǎo)、 辰(chén)、巳(sì )、午(wǔ)、未(wèi)、 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易学通用基本概念
• 节气
– 古人的记时单位。一年二十四节气,用以表示一年内的气候、物候。 – 一气含三候,每候五天。 – 二十四节气如下:
• 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 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
– 五运六气一年以大寒起。农历一年以立春起。具体年和季要按万年历的 交节时刻来确定。
周 -> 春秋 ->
[ 单击此处添加说明 ]
《史记·货殖列传》: 白圭,周人也……太阴在卯,穰;明 岁衰恶。至午,旱;明岁美。至酉,穰; 明岁衰恶。至子,大旱;明岁美,有水。 至卯。积著率岁倍。 《史记·货殖列传》: 计然曰:“故岁在金,穰;水,毁; 木,饥;火,旱。旱则资舟,水则资 车,物之理也。六岁穰,六岁旱,十 二岁一大饥。”
中国古代宇宙观
• 古代先哲的思维模式 - 象思维
– 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 考建五常,请天师而问之曰:论言 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 升降,寒暑彰其兆。 --《黄帝内经•五运行大论》
– 古人以物象为纲纪,阴阳是象,五行、八卦、天干、地支都是象。
中国古代宇宙观
• 古代先哲的思维模式 — 象思维
– 运气学专门论述部分占到《黄帝内经•素问》的三分之一强 – 同时其理论和概念也散落在《素问》其他章节


五运六气学发展梗概 – 端倪
• 最早见诸文字之记录。大 约公元前720年。 《周礼· 医师》 “医师究人之血脉、经络、 骨髓、阴阳、表里,察天之 五运, 并时六气”。
五运六气学发展梗概 – 初起
《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
• 唐•王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
“得先师所藏之卷大为次注,犹是
三皇遗文,灿然可观” -----宋•林亿: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 补充运气七篇,共计五万二千多字。
五运六气学发展梗概 – 鼎盛
• 宋代
– 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具备普及性,官方指导性。为鼎盛时期。 – 仁宗设立的“校正医书局”将王冰重新编次的《黄帝内经素问》选作标准范 本,颁行全国“运气七篇”为官方所认定。 – 徽宗在官修大型方书《圣济总录》中把五运六气的内容放在最前面,而且考 试时也是理论考试的重点。故宋朝曾流传一句话:“不读五运六气,检遍方 书何济” – 徽宗推行“天运政治”,诏会“公布次年运历,示民预防疾病”以及逐月公 布各月“月令”等政策。。 – 司岁备药。 – 刘温舒 -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图文并茂,专题论述。 – 邵康节 - 扩展了五运的理论,将五运发展到顶峰。
[ 单击此处添加说明 ]
《左传 · 昭公元年》 医和:“天有六气,降生 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 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 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 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五运六气学发展梗概 – 成型
• 理论成型于《黄帝内经•素问》
五运六气基本概念
• 五运
– 五行在宇宙时空中的运行 – 木、火、土、金、水

六气
– 六气为五行地理之应 – 风、热、暑、湿、燥、寒

五运六气是主要研究人体与宇宙自然规律相应(即天人相应)的一门学说。它包括中 国古代的天文学(气候)、物候学、病候学。特别是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生理、 病理影响的变化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人们趋吉避害,防病治病(中医治未病学 说)。 五运六气以阴阳、五行为纲目,融合古代天文历法、气象物候、藏象病候等多领域知 识而形成的中医基本理论。用以阐述自然、生命与疾病时间规律及其联系。
中国古代宇宙观
信息医学
[ 单击此处添加说明 ]
• 德国福尔医师 – 当代量子 医学/信息医学的先驱。 • 福尔电针产品
中国古代宇宙观
烧炭存性

灶心土,又名伏龙肝

金银花炭
中国古代宇宙观
• 古代先哲的思维模式 唯识(佛家)
唯物
唯心
唯象(道家)
中国古代宇宙观
• 古代先哲的思维模式:象思维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解决黑体辐射问题并提出“能量子”假 说,破除连续性。 1905年,爱因斯坦 提出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光量 子-光子。 1923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王子提出物质波。 爱因斯坦:“All matter is energy field” 控制论创始人,美国科学家诺伯特· 维纳,首次提出:信息是独立于物质 和能量的,是宇宙第三种摸不到的实体。物质、能量和信息是相互有区 别的,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三大基础。
阴阳属性划分原则

运动 的 相对 静止 的
外向 的
上升 的
温热 的
明亮 的
无形 的
兴奋 的

内收 的
下降 的
寒凉 的
晦暗 的
有形 的
抑制 的
人体的组织结构的阴阳划分




外 侧 腰 背


六 腑
心 肺





内 侧
胸 腹


五 脏
肝 脾 肾

易学通用基本概念
• 五行(生、克、乘、侮)
– 五行为宇宙中的五种信息: 木、火、土、金、水。
– 占——预测。人之命与病都是可以被预测的
• 占,为象数理的最后落脚点。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方向、时 间、空间、行业。 • 《内经· 气交变大论》:“善言天者,必应于人”。 五运六气是实用学问。天 元纪大论:“推天道以明人事”。 • 《黄帝内经》认为宇宙自然的生化是有规律的,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其健康 也是有规律的,根据规律是可以对人进行健康预测的。鬼臾区曰:“天以六 为节,地以五为制”。六十年周期、十二年周期、十年周期、六年和五年周 期,年内的五运周期和六季周期。大司天360年周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