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先学后教”方法[论文]
“先学后教自主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践

“先学后教的自主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摘要】先学后教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至关重要,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教会学习方法、正确进行学习评价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到“自学”。
【关键词】先学后教;自主学习;培养兴趣;课堂实践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面对未来社会必备的能力,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
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先学后教的自主学习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
一、指导自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结构中,学生自学,是一堂课中的大环节,而自学成功与否又是上好这堂课的基础。
要加强学生自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自学就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
学生自学前,教师要抓住知识点靠船下篙,提出问题,突出重点,确定学生自学思考的方向。
例如:在教学《比的化简》一课时,教师可这样的自学指导:①课本中是怎样比较哪杯水更甜的?②化简比的过程中用到了学过的哪些知识?③你认为把比化简到什么程度就是最简整数比呢?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导去自学,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尽量不大声插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学生通过这样的自学,对新知获得丰富的感知和初步的理解,发现问题,带疑听讲,在教学中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目标一致,同步和谐,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有效地克服了学生自学中的盲目性。
二、激发情感,提高自主学习兴趣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态度等诸方面应获得和谐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真正积极参与的关键是教学方法情感化。
因此,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内在动力的支持,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认知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面积关系的过程中,学生判断“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的2倍”时,学生往往会出现对与错两种判断结果。
为了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数学活动,在具体的情感中认识数学知识,获取广泛的经验,可让两位学生到讲台,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辨论,在激烈的辩论中,学生终于明白这个观点不够严谨的道理,并悟出等底等高的情况下才有这个道理。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

浅谈小学数学“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江苏泰兴县天星镇洋思中学的创举,实践证明,这一尝试取得了显著成绩。
这说明了一点:放手以后学生也能学好,甚至能学得更好。
“先学后教”的核心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
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无论是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角度看,都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众所周知,自学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
在小学中,尝试使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对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具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先学后教”的方法也是切实可行的。
下面就我两年来所采用的“先学后教”方法谈以下几个方面: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新课程标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具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先学后教”,就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注重教材、学生等教学资源的利用,让学生学会在课前预习新课程,学会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通过问题的讨论,可加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互动,使教师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
一方面可以节约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另一方面,由于自己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让学生有受到重视的满足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促进学生快乐、主动地发展。
可以说,“先学后教”是在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立足于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自行获得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提高,逐步形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从旁指导为辅的课堂教学范式。
这样一种“学”与“导”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能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以发展思维为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尽管这一模式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但不可避免地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探究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探究“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再进行系统的教学指导。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习中遇到困难,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索,激发了他们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与传统的教师主导式教学相比,“先学后教”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他们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仅仅获得了知识,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须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再次,“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深层次学习。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解释。
他们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建立起自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框架,将知识进行深入整合和理解。
这种深刻理解,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数学运用能力。
与传统的记忆和机械性运用相比,“先学后教”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深刻而真实的学习。
最后,“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也对于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起到指导者、引导者的作用。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设定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对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出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先学后教”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先学后教”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老君镇中心小学张道文“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一次历史性改革与突破。
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满堂灌,四十分钟内,学生始终处于被束缚的状态,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独立思考,积极质疑,主体作用得不到相应的发挥。
而“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地改变了以往的“填鸭式”、“满堂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改理念,它使课堂教学的重心前移,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让学生的问题、疑难、矛盾得以提前暴露、展现。
通过“先学后教”,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先学“先学”的核心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体现,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让学生明确“先学”内容,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
每堂课前,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先学下一堂课要学习的内容,并适当超前,这样,在上课前,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储备,就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克服学习上的畏惧心理,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及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然而,先学不是漫无目的的盲学,也不是没有教师指导下的乱学,要培养学生“先学”的习惯并以有效的措施进行督促。
教师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案,让学生的课前“先学”达到最佳效果,促进学生自主高效地完成“先学”任务。
(二)指导学生“先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
学生的知识的积累是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不应要求所有的知识都要“先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不同要求。
应考虑内容的难易程度,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差别等。
对一些简明易懂的内容要“先学”。
让优等生当好后进生的“小老师”。
针对教学目标要求、重难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先行尝试,宜动口则动口,宜动手则动手。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五步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五步教学模式【摘要】五步法的教学方式逐渐成为当前教学的主流方式,主要是通过制定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学习知识,并根据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假设,然后推断假设是否正确、合理,最后学生还要进行双重检验,在假设正确的基础上检验推断是否正确。
在课堂教学中,学校尝试采用这种新的和传统有大大区别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根本上把学生作为中心点,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角。
这种模式在简单高效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乐趣。
本文就小学数学中“先学后教”五步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先学后教小学数学教学意义现状策略【正文】“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需要与五步法相配合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将这两种教学方式的优点凸显出来。
“先学”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情境,让学生根据设置的情境进行自主探索,然后学生可以依次进行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判断假设是否合理、验证推断合理性等步骤。
主要是“先学后教”这个教学模式所研究出来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课堂上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在后续发展中,这种模式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同时证明这种模式是可行的。
这种教学模式中的“先学”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教学之前,按照教师的指导以及教师的教学目标进行预习,而“后教”就是教师起辅助作用,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进行引导以及交流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这种模式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配合,学生是主体,教师起辅助作用,两者更好地完成课堂的配合。
一、小学数学“先学后教”教学现状“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与五步法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对于学习情境设置的不熟练,学生的学习分析能力以及问题的探索能力不足,这些都会影响到“先学后教”五步法开展的进程。
教师为了学校的升学率,过度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了学习的过程。
教师单方面的填鸭式教育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逐步更新,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和改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已经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老师先讲解知识点,学生跟随学习,而“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则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鼓励他们先尝试解决问题,再由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显露出一些不足,比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记忆欠缺归纳能力等问题。
而“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提出,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希望通过相关研究和案例分析,总结出小学数学中采用该教学模式的益处和教学效果,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和优势,进一步明晰该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操作技巧,探讨如何有效地落实该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收获和成长。
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和教学效果评估,深入研究“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情况,为教师们提供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教学指导,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和提升。
最终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探究和总结,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2. 正文2.1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支撑。
在认知心理学领域,该教学模式借鉴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的相关观点。
论述小学数学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研究

论述小学数学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就小学数学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进行探究,深入的探究小学学生们的身心发展特征,依据其特点来编制教学合理的数学教案,辅助学生,强化学生们的数学能力。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一种新型的数学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重点就是在于怎样提升学生们自主学习意识。
将理论和实践完整的结合在一起,彰显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精神,让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得以有效的提升,推动我国数学教学事业的发展进程,为学生们日后的学习做铺垫,赋予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生机。
关键词:小学数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中图分类号:G6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06-194-01引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后,对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进行辅助性引导和讲解。
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
1.“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基本程序“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目的是改变原有不科学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自己学习。
因此,在实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时应该严格按照以下三个程序进行。
1.1课前预设学生预习提纲“先学后教”并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放任自流,也不是让学生完全依靠自己。
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些宏观的指导和点拨。
在课前,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制订出学生自学的提纲,为学生的自学做好“向导”。
教师在预设提纲时,还应注意方式方法,要明白预设的是提纲,而不是学习方案;应该起到的是指导作用而不是“牵”的作用;不能让自己预设的“提纲”把学生的思维给束缚住。
1.2课中引导学生如何去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适当地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是“以学定教”的中心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法应运而生。
这种教学法强调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指导进行巩固和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这种教学法的运用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积极的影响。
1.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在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明确阐述学生学习的目标和期望达到的效果。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在课堂中,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业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任务,以及精心安排的当堂训练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提升他们在数学方面的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2. 正文2.1 先学后教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具体运用先学后教是一种教学方法,它要求学生在课前先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教师的指导和引导。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先学后教的具体运用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前布置自主学习任务。
在课前,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阅读材料或网上资源,让学生自行学习相关知识。
可以是课本内容的预习,也可以是拓展知识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方法初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无论是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角度看,都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洋思中学的创举,杜郎口中学的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
也说明了一点:放手以后学生也能学好,甚至能学得更好。
“先学后教”的核心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
在小学,尝试使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对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来说,“先学后教”的方法也是切实可行的。
很多教师对“先学”及“后教”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就这两点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教师引导学生“先学”
“先学”,就是强调要在每一节课上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发现并提出新问题,学习新知识。
数学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景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数学贴近生活的优越性,来源于生活真实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探索,来解决“先学”问题。
要让“先学”取得良好效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
1.有效处理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北师大版教材重视通过情境来让学生体会知识,感受知识,尽可能地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但是知识目标及主线不太明显。
这对于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出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或印制自学预案给学生,让学生带着目标有目的地“先学”。
如:第四单元《乘法》第一课时《购物》的学习中,我让孩子们总结这节课学习的知识点时,很多孩子回答学习了”买东西”“去购物”。
因为知识目标隐匿在情景学习中,以至于孩子学完了也不知道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
在第二课时《去游乐场》学习中,我先出示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关键字还刻意用的红色字体,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自学8分钟,上课的效率果然提升了许多。
因为目标中出示了本节课学习“有进位的竖式乘法”,这几个关键字在孩子的脑海中印象深刻,自学练习时会主动注意到进位问题,不会出现漏进位、忘进位的情况。
这说明明确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有意识的自主突破重难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
2.发挥小组合作优势,把课堂还给学生
有了明确的目标,如何让学生学有所成又是一个关键所在。
“出示目标,学生自学”,这听起来是一个很沉闷、很单调的过程,但其实只要发挥好小组合作的优势,这一个过程不但很丰富还很出彩。
在学习《搭配中的学问》时,我先布置学生在前一天完成5个一荤一素的菜谱,可以上网查找,可以请教父母。
上课时,我抛开了例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综合出三个一荤一素的菜谱,并让学
生讨论如何搭配才是科学的、合理的。
接着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菜谱,解说员解答为什么要这样搭配,怎么样搭配才是科学的菜谱。
这不只是成果的展示,还是学生思维的交流、碰撞,更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过程。
当有学生说鱼肉搭配鸡肉时,台下立即有学生站起来反驳道:“这样不科学,两个都是肉,每餐都要吃青菜才健康,所以鸡肉和鱼肉选其中一个,再搭配一个青菜”。
在总结时,有学生说道,通过这节课他不但学会了如何搭配菜谱,还知道了哪些菜是荤菜、哪些是素菜,增长了很多知识。
二、教师利用认知冲突,针对重难点进行“后教”
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上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应该设计认知冲突,恰当发挥教师答疑解惑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这就是“后教”。
1.设计问题,检测自学效果
在“先学”的过程中,由于例题有解答过程,学生往往会以为自己都已经学会了。
教师可以设计蕴含知识点的题目,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帮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教师只作适当的点拨、牵引或是给予侧向、发散的启发。
2.转变“教”的方式,实现兵教兵
“后教”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改变把现成的答案压给学生,让学生只记结论不管过程的教学方式。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可以让对本课掌握较好、对知识点理解较透彻的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的看法;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
让已学会的成员教还不会的。
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了机会给学生表现,还给了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
“先学后教”的教学过程实际就是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再进行有效指导的过程。
教学实验证明,“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放得开,课堂上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能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内部诱因,让他们懂得如何去学数学,怎样去掌握知识要点,解决知识难点,逐渐形成无师自通的学习习惯,也让我们的课堂更快乐、更高效。
(责任编辑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