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海事卫星系统技术特点_邹洁

合集下载

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技术的基本特点及应用

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技术的基本特点及应用

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技术的基本特点及应用1. 引言1.1 引言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是一种为海事行业提供宽带通信服务的技术系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涵盖了船舶通讯、船舶监控、船舶安全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技术特点、应用场景、技术发展趋势、卫星通信系统的优势和海事行业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全面了解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其应用。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海事行业对于通信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通信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海事行业的需求,因此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应运而生。

这种系统采用卫星技术,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覆盖,不受地理位置限制,具有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能力。

海事卫星通信系统还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能够保障海事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将会进一步提升其性能和功能,满足海事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

海事行业将更加依赖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学习和了解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000字】2. 正文2.1 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技术的基本特点1. 高速传输: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拥有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可以实现海事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处理。

2. 全球覆盖: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覆盖,无论船只在何处,都可以进行联络和数据传输。

3. 高可靠性: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即使在恶劣海况下,仍能保持稳定的通信连接。

4. 多样化的服务: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包括语音通话、数据传输、视频会议等,满足海事行业的不同需求。

5. 高安全性: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保障通信内容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和攻击。

宽带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技术的基本特点是高速传输、全球覆盖、高可靠性、多样化的服务和高安全性,这些特点使得该系统在海事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为海事工作提供了便利和保障。

新时期GP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监测方面的应用

新时期GP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监测方面的应用

新时期 GPS 技术在水文水资源监测方面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9-03T06:31:03.086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13期作者:王卓苟晓宇[导读] GPS技术作为当前我国水文水资源监测中极为重要的技术之一。

可以提升水文水资源监王卓苟晓宇黄河水利委员会上游水文水资源局甘肃省兰州市 730030摘要:GPS技术作为当前我国水文水资源监测中极为重要的技术之一。

可以提升水文水资源监测效率,并且提高精准度,新时期发展下水文水资源监测更应开展全面的技术应用,以有效推动当前经济以及科技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GPS技术;水文水资源;监测;应用水文水资源监测实现阶段我国开展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水资源的监测,对水质,水体,水量等空间变化进行有效掌握,通过监测数据分析,进一步实现未来水资源变化趋势预测,进而选择性利用水资源进行经济建设,保证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经济发展稳定进行。

GPS技术为卫星定位技术,该技术重点通过卫星进行信号传输,通过卫星定位进而实现水资源定位,进而对水文水资源监测起到重要推动,科技推动经济发展,技术应用民生建设,适度资源利用是新时期下,我国经济、科技、资源同步发展的关键内容。

一、意义说明水资源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民生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

随着我国水资源需求量逐渐加大,进一步导致了水量的降低,而这一情况对于我国经济建设起到严重制约,需要积极开展水文水资源监测工作。

传统的水文监测工作重点,对降水量蒸发量,地表水量以及地下流经水量进行掌握,这一情况无法满足我国水资源使用以及保护需求,随着技术应用,水文监测工作覆盖面积逐渐加大,对地下水量,地表水量,空中水量等进行全面分析,通过数据进一步掌握水体水质以及空间变化情况,实现了水资源的有效开发以及利用,降低了水资源浪费以及污染[1]。

二、技术优势 GP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工作原理则是利用卫星实现三维定位,进而保证水陆空,高精度,高实效的精准定位,现阶段被广泛应用于导航过程中。

第四代海事卫星陆用型终端应用中的技术问题与解决措施

第四代海事卫星陆用型终端应用中的技术问题与解决措施

频 率是 1 626.5HZ~1660 5Hz。该 频 段 具 星 终 端 的 高 度 集 成 发 展 ,且 终 端 类 型 发 展 多 样 化 .对 于 经 验 不 足 的 用 户 来 有很 好 的抗 雨 雪 衰 减 的 能 力 ,被俗 称 为 说 ,一 些 问题 容 易 出现 在 终 端 应 用 方 面 。
的机 构 。 通 过 30多年 的 良好 发 展 , 目前 系
统 已 经 发 展 到 第 四代 海 事 卫 星 ,业 务 也已经 由传统语音 业务 发展到 高级l P 新 业 务 ,即 流 媒 体 J P业 务 。 正 是 由 于 新卫星系统业 务的 出现 ,再加之有 些 用 户 对 海 事 卫 星 的 了 解 和 认 识 不 够 或 者 分 析 手 段 有 限 因此 在 具 体 业 务 应 用 中 遇 到 一 些 相 关 的 技 术 问 题 时 ,很 难 达 到 通 信 畅 通 的 目标 。
关键词 :第 四代海事卫星 卫星波束 网络结构 终端类型选择 参数设 置 故 障 定 位 技 术 协 调
1 引言
些 问 题 .有 的是 很 容 易 就 得 到 解 决 的 ,有 的 却 一 时 难 以 解 决 。 即 使 同 一 故 障 .很 多 时 候 也 被 描 述 得 很 不 一 样 导 致 远 端 技 术 人 员协 助 处 理 起 来 比较 困
用 型 终 端 问 通 信 的 工作 波 段 是L波 段 ,
从 网 络 结 构 的 发 展 来 看 ,通 信 卫 星 和 地 面 网 络 的 功 能 变 得 越 来 越 强
卫 星 发 射频 率是 1 525Hz~ 1 559Hz.接 收 大 .用 户 卫 星 终 端 越 来 越 高 度 集 成 、操 作 越 来 越 简 单 。 但 是 .也 正 是 卫

海事卫星五代星FX业务对KA和L波段的复用

海事卫星五代星FX业务对KA和L波段的复用

海事卫星五代星FX业务对KA和L波段的复用作者:杜静波柳晓月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年第29期针对商船、航空和特殊领域用户对于卫星宽带业务的需求,Inniarsat推出了海事卫星五代星业务。

同时为了在海上业务领域实现全天候的无缝卫星通信,结合五代星Ka波段和四代星L波段的优势,通过对终端的整合,推出海上FX业务。

本文从波段特点以及终端复用技术方面系统介绍了FX业务的空间资源和终端使用的整体方案。

海事卫星业务的卫星网络运营者国际移动卫星公司(以下简称Inmarsat)成立于1979年,总部位于伦敦。

她的前身是国际海上卫星组织,由国际海事组织(IMO)创建,主要职责是为国际航线的商船提供卫星通信服务,以便于进行海上人命安全的监管和救援。

海事卫星业务通过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构建几乎覆盖地球表面的通信网络,是全球唯一一个提供全球无缝卫星通信的卫星系统。

随着新的卫星业务的不断推出,以及行业和多个领域对于卫星服务通信的需求的扩展,海事卫星的用户逐渐从海上扩展到航空和陆地多个领域。

到1998年,拥有该组织会籍的成员国达到89个。

1999年,国际海上卫星组织进行了商业化改造,并在不同领域推进新的卫星业务。

海事卫星业务经过几代卫星业务的升级改造,目前市场主要使用的海事卫星三代星、四代星业务的常见的终端类型有Inmarsat-C,fleet77、BGAN等,可以提供包交换数据、语音、传真和数据等业务。

海事卫星三代星和四代星业务终端主要工作于L波段。

随着VSAT卫星业务的蓬勃发展,终端的小型化,便捷化,尤其是固定带宽的包月数据使用模式越来越被市场接受和欢迎,海事卫星业务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尤其是随着卫星宽带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令Ka波段成为全球宽带多媒体双向业务的首选频段。

为了应对其他卫星宽带业务的挑战,Inmarsat于2016年推出了基于Ka波段的第五代卫星业务,并发挥原有L波段的优势,对五代星业务和四代星业务的终端进行整合复用,在海上推出四代星业务和五代星业务的一体化产品FX,以实现对全天候卫星通信服务的支持。

海事卫星系统介绍

海事卫星系统介绍

小巧高速
简单的人机交互界面, (display and keypad)
紧凑的天线主机设备
可选用外接天线
友好的操作界面帮助用户进 行设置和使用。
BGAN系统特性
BGAN系统标准配置
TT-3710A EXPLORERTM 700 交直流充电器 电池 2m LAN cable 2m USB cable 使用说明 快速使用指南 CD-ROM with manual CD-ROM with Inmarsat’s ‘Launch Pad’
谢谢!
目录
1
卫星通信系统简介
2
海事卫星系统简介
3
海事卫星Mini-M系统
4
海事卫星BGAN700系统
5
海事卫星手持R190系统
BGAN系统组网
BGAN 终端
地面站
BGAN IP
IP 路由器
LAN
BGAN IP -Streaming
IP 路由器
LAN
交换器
普通电话 & ISDN
BGAN Circuit Switched
4
海事卫星BGAN700系统
5
海事卫星手持R190系统
什么是 Inmarsat
海事卫星 原名:国际海事卫星组织 现名:国际移动卫星组织 (Inmarsat Mobile Satellite Organization) 演变成:小政府、大社会,即小组织、大公司
北京船舶通信导航公司 是 Inmarsat 在中国国内的唯一对应机构: 签字方 1979 年由国务院批准并授权
它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使用灵活。 电话终端重量仅为1.9公斤,体积小于便携式计算 机。
价格低廉,内置电池和充电器,3小时连续通 话时间。

船载海事卫星通信印刷四臂螺旋天线设计

船载海事卫星通信印刷四臂螺旋天线设计

船载海事卫星通信印刷四臂螺旋天线设计提纲: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3 研究目的和内容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船载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概述2.1 船载通信系统的基本要求2.2 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特点和应用2.3 国内外主要设备的技术特点第三章:四臂螺旋天线设计3.1 螺旋天线的基本原理3.2 四臂螺旋天线的结构设计3.3 四臂螺旋天线的性能分析3.4 四臂螺旋天线的制作工艺第四章:四臂螺旋天线性能测试4.1 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4.2 天线增益和辐射图的测试结果4.3 天线带宽和极化性能的测试结果第五章:结论和展望5.1 研究成果总结5.2 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5.3 研究的展望和未来发展方向参考文献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航运市场的不断发展,航运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之一是如何建立可靠的船舶通信系统,以便进行全球范围内的通信、导航和监控等工作。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卫星通信技术越来越成为海上通信的主要形式。

现代化的船载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大大提高了船舶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增强了船员与船方之间、船舶与地面之间的联系,降低了工作风险,提高了航行效率。

然而,由于船舶的特殊性质,船载卫星通信系统需要具备一系列的技术要求,并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如如何提高信号接收的稳定性、如何降低信号干扰等。

因此,对于船载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目前,在海事卫星通信领域,国内外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国际海事组织和国内相关机构出台了一系列卫星通信标准和要求,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了技术指导和规范。

船舶卫星通信市场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相关企业的研究和开发也在不断推进。

在技术上,卫星通信系统的形式也日益丰富多样,如全球星计划、中高轨卫星通信系统、L波段通信等。

对于天线技术来说,四臂螺旋天线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船舶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天线形式,具有较好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海事卫星系统介绍

海事卫星系统介绍

海事卫星系统介绍海事卫星系统(MSS)是一种利用卫星通信技术和地面设备集成的系统,用于提供全球范围内的海上通信、监测、导航和应急救援等服务。

海事卫星系统通过与卫星通信网络连接,向海上船舶和海岸站提供高质量的通信和数据传输能力,为海上运输、海洋资源开发和海上安全等海事活动提供支持,并提供应急求助功能。

一、海事卫星系统的重要性海事卫星系统在现代海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它提供了高质量和可靠的海上通信能力,使得船舶在海上的通信不再受到位置限制。

其次,海上通信可以通过海事卫星系统与地面通信网络相连接,实现海上与陆地之间的信息互通,提高海上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海事卫星系统还具备全球范围的监测和导航功能,可以实时跟踪和监控船只的位置和状态,并提供海图、气象、水深等相关信息,为海事活动提供支持。

最重要的是,海事卫星系统具备应急救援功能,可以及时响应船舶的求助信号,并提供相关救援服务,保障海上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二、海事卫星系统的组成1.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是整个海事卫星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由一组多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和一组低轨道(LEO)卫星组成。

GEO卫星通常通过地球上的地面站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具备广覆盖范围和高带宽的特点;而LEO卫星则通过多颗卫星之间的卫星通信链路以及与地面站之间的通信链路,实现广域覆盖以及快速的数据传输能力。

2.地面设备:地面设备是卫星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地面站和相关硬件设备。

地面站负责与卫星进行通信,并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地面设备的功能除了通信,还包括数据处理和存储、网络管理和安全等功能。

3.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是海事卫星系统中最终用户使用的设备,主要包括船舶终端设备和海岸站终端设备。

船舶终端设备通常安装在船只上,用于与地面通信网络以及其他船舶进行通信,同时还具备导航、监控和紧急救援等功能。

海岸站终端设备通常安装在海岸站上,用于与船舶进行通信、监测和导航,同时也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陆地和其他船舶的请求。

海事BGAN系统岸船卫星通信路由设计

海事BGAN系统岸船卫星通信路由设计

海 事 BGAN业 务 宽带 网 由卫 星 、地 面 关 口站 、核心 网 络 、网络接 入点 、网络接续站 、用户终端等部分 组成 ,如 图2
所示 。核心 网络 采用3 G移动通信结 构。其通信 方式从链路 结 构上来讲 ,分为 电路交换模式 和I 包交换模式 两种 ,如表1 P 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列。
121电 路 交 换 模 式 ..
话 音 / 真通 信 是 I ma s t 统 最 基 本 的通 信 方 式 , 传 n a系 r B GAN系统仍然保 持这 一基本功 能和 业务 。对于某 些特殊 终
图2 B N网络基本结构 ( 关北京 P 站部分 ) GA 相 0P
端来讲 , 过 电路交 换还具备 了6 k i s S N 通 4 bt 的ID 数据传输 和 /
短消息 ( MS)通信 业务 ,具体如下 : S ( 1)电话/ 传真 ,提 供 4 bts AMBE 2、3 1 k i/ + .KHz 音
频;
表1 海事 B GAN不 同链路结构 的特 点
( 2)ID S N数 据 ,6 k i sUD , ( 分 4 bt I / 部
终 端 具 备 );
12 GAN业 务 宽 带 网 B I
图1 第四代海事卫星蜂窝点状波束覆盖 图
BG AN ( 宽带 全球局域 网络 )是基 于第 四代海事 卫星 、 具 有全球 无缝 隙的宽带 网络接 入 、移 动实 时视 频直播 等多种 前卫通信 能力的新 一代I ma s t n r a 全球 宽带局域 网 的简称。海
信道2 0 Hz 0 k ,可以信道 组合使用 ,信道总数超过6 0 。该 0个 卫星系统 于2 0 年 2 0 9 月起实现全球 覆盖 ,其 通信 容量是 三代 星的 1 6倍 ,通信功率是三代 星的6 倍 。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 代 海丰 卫军 的 技 术 特 性
第二代 星
第三代星
启动时间 全球服务时间
199 0年 1992年
1996年 1998年
卫星数量 预计服务截止日期
4 2010 年
5 2010 一20 14年
第 四代星 2005 年 2009 年 3
2023 年)舌
5
波束
l个全球波束 I个全球波束 1个全球 波束
在航 空领域 , 海事卫星 主要应 用于民用航空飞行器 的 安全应 急和调 度指 挥 特 别是航 空器 跨洋飞行 时, 由于大 部分地区高频和甚 高频通信无法覆盖时, 通 过北京海事卫
来越 多的船 舶将海事卫星 船 舶地球 站 (SE s) 作 为主要 配 ! 置 和使 用的通信设 备 "未来 海事卫 星作 为IM O 强 制规 定
(5 )海 上宽带业务F I""tB f!)::db:川!i -r:13!终端 安装 在 船 舶上 的卫 星设备 其 天 线能 自动 跟 踪卫 星 "F B 是 全 球 海 上遇 险与安 全 系统 (G M D Ss) 的组成 部分 支持 海 上安 全信 息传输 (航 行及气 象预 警 ! 位置 等 ) ! 搜救 协调 通信 和海上 反恐等应 用 "
工作提供 海事卫 星通信 "
!
第四代国际海事卫星 及正在建设 中的北 京关 口站 .是
因此 在 国际上 , 北 京海事卫星地 面站 是国际 海事组 织 5IM O ) 强制 规定 的全 球 海上 遇险 和安 全 系统 的重要 组 成部分 "
完善我国海上遇 险安全体系不可缺少的系统 "能够使船 舶 遇 险安全 通信 更为直接 搜救 部门得到的信 息更加全面 . 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海上船 舶航行的安全保 障能力 ".
的船 舶远程识 别和 跟踪 系统 (L R IT) 及船舶 保安 警报 系
星地面站提供 海事卫星通信 .作为飞行通信的主要手段 " 统 (S SA s) 的工作平台"
在 陆地领 域 . 为缺 乏有效 电信 覆 盖的我 国50 % 地 域
提供服务, 也为石油 !林业 !水利等行业提供海事卫星通 信服务 ; 另一方面 , 当洪水 !冰雪 !地 震等 自然灾害来 临
I45 m
2 0刀m
45m
ll
语音容量 (4名kbzs)
250
1000
1800 0
>2
ISD N 容量 (64 kb /s)
n /a
200
2250
>3
数据信道 (492kbzs)
n /a
n/8
630
第 四代 海事 卫星 关 口站是 卫星和 陆地 网络 通信 的关 键 节点 , 负责处理 用 户终端 的业务 申请 ! 交 换 , 分配 用户
海 事卫 星在 中国已经 经 历了20 年 的发 展 . 服 务 范围 从 海上逐 渐扩展 到海 ! 陆 ! 空全 面覆盖 , 技术手段从模 拟 通信 发展 到数字 通信 和3G . 目前承 担着我 国领土 及海 上 专属 经济 区范围 内的卫星 通信 业务 .满 足国家 海上 遇 险 通信 !安 全应急保证等领域 应用需求 "
2.第 四代海事 卫星的技术特点
第 四代海 事卫 星采 用了一 系列 新技术 , 主要技 术特点 分 别体 现在 卫星 !系统 !终端 !功 能等方面 "
(l) 卫 星 第 四代 海 事 卫 星 的 突 出特点 是 卫 星 功 率 大幅提 高 , 其 终端 链 路 等 效 全 向辐 射功 率 (E IR P) 为 67d B w 并且采 用最 新 频 率复 用技 术 , 每颗 卫 星 支持 1个 全 球 波 束 ! 19 个宽 点波 束 ! 193个 窄点 波束 :每 个 窄点 波 束 一般 含 有6 一8个 信 道 , 最 多25个 信 道 : 每 个 信道 频 宽 ZO Ok H z ! 支持 492 kb/ s传 输带 宽 , 信 道 总数63 0个 信 道 可 实现 在 不 同窄点 波束 下动 态调 配 "相 对 于第三代 海 事 卫 星 , 第 四代 海事卫 星 的功率提 高 了60 倍 容 量提 高了16 倍 , 频谱利 用效 率也 有较 大提高 "
8 0 D IG IT C W Z",2,2
,- G lim P se of O v e rseas }动 卜掠影
与全球 其他 国家共 同担负着 全球 的海 上遇 险安全 通信任
务 同时为我 国近 海 及远 洋船 舶 航行 调度 管理提 供 通信
支持 "
目前海 上船 舶装 备配 备的 情况和 发展 趋 势 表 明 越
7个宽点波束 19 个宽点波束
!93 个窄点波 束
6
终端E IR P
39d Bw
4 9d B w
67dB w
7
信道数量
4 个信道
46个信道
630个信道
8
信道带宽
4 .5一7 3M H z 0 .9~ 2.2M H z
200k H z
9
s/ C 卫星发射重 盘
150 0kg
2050kg
5959kg
l0 单侧太阳能电池板 冀展
数字诵信世界
2 0 1 2 12
G N SS W O R LO
海 外掠影 G lim p se "f O verseas
贾 二 卫. 口. 二 民 二 1 . . . . ,
太> , 区.
图 ! 第四代海事卫星三颗卫星的全球覆盖 示意图
资 源 !容量等 , 提供 语音 !数 据 !视 频等通信 "第 四代海事 卫 星 对关 口站 的布局采 取 了新 的架 构 "目前 全球 只设 有3 个 关 口站 , 位于 荷兰布卢姆和 美国夏威 夷 的主用关 口站 位 于意 大利 佛 希 罗 的备用 关 口站 "中国区域 的 通信 都 要 经 过 美 国夏 威 夷 关 口站 转接 "尽管 俄 罗斯 !中国 !印度 都 强 烈要求 .但In m ar sa t仅 支持 了中国的建站 计划 "201 年 12 月8 日 交通 运 输部 中国交 通通 信信息 中心 第四代 国际 海 事卫 星 北 京关 口站 (简 称 /北 京关 口站 工程 / ) 工程 启 动 其 建成 后将成 为全球 第三个投入 运营的主 用地面关 口 站 , 成 为 第四代 国 际海 事卫 星 业务 全球 网络 的重 要组 成 部 分 "同时, 还将与原北 京 国际移 动卫星 地面站其他 系统
第八届中国通信 网络运维年会 在京举办
近 日, 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 通信 网络运 维专业委 员会主 办的 /第八届中国通信 网络运 维年 会 0在 北京举 办, 本届年 会由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网络部担任轮值主席单位, 并得到了中国电信集公司网络运行维护事业部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 有限公 司网络公 司运行维护部以及 北京市 电信工程局有限公 司的大力支持 "
(2) 系统 第 四代 海事 卫星 改变 了前三代 海事 卫星 系统 完全 使 用传 统 电路交 换技 术 增加 了数 据分 组 交换 技术 并 在第 四代 海事卫星 关 口站 引入 了公共移 动通信 网 络 的3G 技术 , 采用3G PP 标准 , 实现高达492kb/ s的数据带 宽 , 支持3G 语音 !数 据和视 频传输等 功能 "由于第四代海 事卫 星 是进 入 二十一 世 纪 后设 计 的, 部 分功 能甚 至优于 当时的3G 标 准 所涵 盖的业 务能 力, 例 如在有质量 保 障 的 流 媒体业务上 , 在 上下行对 称传输速率 等, 都是在3G 标准 的后期 版本 才初 步被涵盖进 来 "
一起 , 成 为功 能完 整 ! 业务丰 富 !高效 可靠 的国际海 事卫 星业务 运营 中心 服务 国内外海 !陆 !空各领域 用户 "
为了使 第 四代 海事 卫 星业 务能 够满 足 陆地侧 用户 的 接入 要求 系统 分别 在美 国的纽 约 !欧 洲荷兰 的阿姆斯特 丹和亚 洲的香港3个 通信 网络发达城 市 建设了网络汇接 中 心 (M M P) , 各地 业务提 供 者通 过数 据网络 即 (P O P站 ) 提 供 具体 的专线接 入服 务和专业化 应用 "目前 北 京第 四 代海 事卫 星地 面接续 试验 网与香港 的M M P 相连 并且分 别在北 京和香 港建设了P O P 站 "
(3) 功 能 第 四代 海事 卫星 宽带 业务主 要 实现 以下 基 本 功能 , 包括 : 电路语音 (A M B E Z+ ) ! ISD N (64kb /s 数据 和3.IkH z音频 ) !标 准IP 业务 (492k b/s) , 6个 等级 的流媒体IP 业务 (最高等级超 过384 kb/ s) "这 些基本业务 可支持 的应 用主要有 :国际 国内双 向电话 !传真 ! 短信 !语 音 邮箱 !连接互联 网的数据 传输 !连 接专用 网的数 据传输 和视频 传输等 "
G liln pse ofo vels#eas 1. . . .
海外掠影 .
I摘 要 > 经过 多年来 的发 展和 技术 的不 断提升 9海事 卫星已 发展 成 为世 界上惟一 能为海 陆 !空领域 用户提供 全球 覆盖 , 全 天 候工作 ! 全业务 支持 的移动 卫星 通信 系统 . 本 文主要介 绍第 四代 国际 海 事卫星 的技术特点和 业务发 展 . =关 键 词 > 国际 海事卫星 第四代 技术特点
(4) 终端 由于 第 四代 海 事卫 星采 用了更高 的卫星 功率 设计 和 更小 的波 束覆 盖 使 得第 四代 海事卫 星的终 端尺寸和重量 大幅降低 , 而终端 数据传输速率大幅提高 " 所 以第 四代 海事卫星 的终端 更加轻巧便 携 功能更丰富 ! 速率 更快 "其海用终端 F B 500 较之 第三代海 事卫星 终端 F 77重量降 低 约41 % , 带宽速率则提 高57 5% 通信 质量 明 显提 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