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丸可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合集下载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分类、症状及常用中成药举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分类、症状及常用中成药举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分类、症状及常用中成药举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属于异常子宫出血范畴,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并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

通常分为无排卵性和排卵性两类,其中无排卵性子宫出血多发生于青春期及绝经过渡期妇女,排卵性功血多发生于育龄妇女。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常见证型本病主要病机为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子宫藏泄失常,而致经血非时妄行。

常见病因有脾虚、肾虚、血热、血瘀等,其机理可概括为虚、热、瘀。

虚者为肾气不固、脾气虚弱、气血虚弱,固摄失司,经血失约;热者,热扰冲任,迫血妄行;瘀者,因冲任瘀阻,血不归经而致。

无排卵性功血的常见证型有肾阴亏虚证、肾阳亏虚证、气不摄血证、血热内扰证、瘀滞胞宫证等。

排卵性功血的常见证型有气不摄血证、肾气亏虚证、血热内扰证、肝郁血热证、虚热内扰证及瘀滞胞宫证等。

二、辨证选择中成药(一)无排卵性功血无排卵性功血的治疗分为止血和复旧两部分,即出血期以止血为主,血止后以调整月经周期为主。

1.出血期(1)肾阴亏虚证【临床表现】经血非时而下,时多时少,血色鲜红,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夜寐不安;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选药原则】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用药举例】左归丸、六味地黄丸(颗粒、胶囊、口服液、软胶囊)、知柏地黄丸(片)、大补阴丸、河车大造丸(胶囊)、二至丸、妇科止血灵。

(2)肾阳亏虚证【临床表现】经血非时而下,或淋漓不断,或暴下不止,血色淡黯或淡红,质清稀,面色晦黯或面浮肢肿,目眶青黑,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多;舌淡黯,苔白润,脉沉细无力,尺部尤弱。

【选药原则】温肾助阳,固冲调经。

【用药举例】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片)、肾宝合剂。

(3)气不摄血证【临床表现】经血非时而下,或淋漓不断,或暴下不止,色淡红,质清稀,神疲懒言,面色萎黄,动则气促,头晕心悸,纳呆便溏;舌质淡胖或边有齿印,舌苔薄润,脉芤或细无力。

【选药原则】补气摄血,固冲止崩。

崩漏-中医辨证治疗

崩漏-中医辨证治疗

肾虚型
【证见】
经乱无期,阴道出血淋漓不净或量多如崩,或崩与漏交替出现。经色鲜红,质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多,心烦多梦,面部黯斑,眼眶黯;或先天发育不良。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滋肾益阴,止血调经。
【方药】
1、主方:左归丸(张介宾《景岳全书》)合生脉散(李杲《内外伤辨惑论》)加减
崩漏的主证是出血,故辨证时当根据出血的量、色、质变化,参合舌脉及证候,辨其虚、实、寒、热。一般而言,崩漏虚证多而实证少,热证多而寒证少。然而,即使是火,亦是虚火,非实火可比。崩与漏亦不相同,久崩多虚,久漏多瘀。此外崩漏患者不同的年龄阶段,亦是辨证的重要参考。如青春期崩漏,多肾虚或血热;育龄期崩漏,多肝郁或血热,更年期崩漏,则多肝肾亏损或脾气虚弱。生育期及更年期崩漏,又多挟血瘀。
处方:五灵脂10克,蒲黄10克,乌贼骨20克,茜草根15克,三七末3克(冲服),鹿衔草15克,马鞭草15克,益母草30克,党参30克,香附子10克。水煎服。
血瘀致崩漏者,临床并非少见。必须通因通用化瘀止血。如血瘀偏寒者,可选用王清任少腹逐瘀汤,以温经化瘀止血,收效甚佳。长期崩漏不止者,因久崩久漏,离经之血为瘀,必须配以化瘀止血之品。
【方药】
1、主方,保阴煎(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生、熟地黄各15克,白芍20克,山药30克,川续断15克,黄芩15克,黄柏10克,甘草9克,女贞子30克,旱莲草30克,地榆30克,麦冬15克,水煎服。
血热致崩漏虚热多,实热较少。加属实热,可去川续断、熟地黄。女贞子,加焦山栀15克、生藕节30克、贯众20克,以清热凉血止血。热邪伤阴耗气,失血亦伤阴伤气,故宜适量配以养阴益气之生脉散,以清热凉血,益气养阴。青春期崩漏患者,常见血热致崩,虚热、实热均有。临床还有郁热或湿热之邪,导致血海不宁,崩漏不止者,当随证加减。

补中益气汤加减对妇科常见病治疗的案例分析

补中益气汤加减对妇科常见病治疗的案例分析

补中益气汤加减对妇科常见病治疗的案例分析女人最困扰的问题就是遇上妇科病,但是作为女人却又难免遇上,为了能够替妇女排忧解难,现将补中益气汤加减对妇科病的一些治疗案例,让大家借鉴,看能否对妇女一些帮助,让大家尽早走出困恼。

一、痛经凡在经期前后或月经期发生下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影响正常工作或生活,称为痛经。

蒋某,23岁,去年来诊。

经来腹痛难以忍受7年,上次因血常规三系偏低而住院服补中益气汤加减,经来腹痛未作。

出院后经来又腹痛,现月经将至,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脉弦。

处方:炙黄芪20克,当归、白术、党参、白勺各15克,三七、阿胶(炀)、制延胡索、陈皮各10克,升麻6克,柴胡、炙甘草各3克。

5剂。

药后痛经未作。

第二次经前又服原方5剂,痛经未再犯。

痛经一般主张疏通,“通则不痛”,这是常法。

本例受住院时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痛经未作启发,采用“塞因塞用”法,用补中益气汤键脾益气,气旺而血行,加阿胶养血,三七、延胡索活血通经,药证合拍,效如桴鼓。

二、月经过多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增多,失血量每个月经周期超过80毫升,称月经过多。

刘某,34岁,干部,前年11月3日初诊。

患者近半年每次月经色淡量多,持续时间5-7天,头晕心悸,身疲肢卷,纳差,现已来潮4天,量多色淡,无块状,下腹不适,舌淡苔白,脉细弱。

处方:黄芪30克,党参30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6克,柴胡6克,白术15克,阿胶15克,炒艾叶15克,甘草3克。

3剂后,月经停止,余症好转,守上方再进4剂,并嘱月底再诊。

11月29日诊:昨日月经来潮,今天量较多,血色较前红,余症较前轻,舌苔薄白,脉细,药已中病,仍守前方4剂。

12月3日复诊,月经停止,余症渐除,为巩固疗效再进原方3剂,并嘱服补中益气丸和乌鸡白凤丸以进一步巩固疗效。

经追访,月经正常,迄今未复发。

气为血帅,血随气行,脾气虚则生化无源,统摄无力,以致冲任不固,用补中益气汤以资血之源,同时又能摄血,炒艾叶、阿胶养血止血,共奏健脾益气、摄血调经之效。

补中益气丸的功能主治都有什么

补中益气丸的功能主治都有什么

补中益气丸的功能主治
功能
•调和脾胃,益气补中
•增强人体免疫力
•改善气虚症状
主治
补中益气丸是一种传统中药配方,具有多种功能主治,适用于以下情况:
1.脾胃虚弱:补中益气丸可以调和脾胃功能,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
欲不佳、腹胀便溏、乏力等症状。

2.气虚体弱:补中益气丸对于气虚体弱的人群具有很好的效果。

它可
以补充气血,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改善容易感到疲倦、乏力、气短等症状。

3.失眠多梦:补中益气丸中的药物成分可以平衡人体阴阳,安抚神经
系统,对于失眠多梦的人群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4.神经衰弱:补中益气丸可以调整人体的脾胃功能,改善神经衰弱引
起的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5.虚寒体质:对于体质属于虚寒的人群,补中益气丸可以提升体内的
阳气,增加身体的热量,改善冰凉手脚、畏寒怕冷等症状。

6.助消化:补中益气丸可以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改善消化不良、胃
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7.月经不调:补中益气丸也适用于女性朋友调理月经不调引起的症状,
对于痛经、经前不适等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综上所述,补中益气丸是一种通过调和脾胃,补充气血来改善体质的中药配方。

同时,它也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气虚症状,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虚体弱、失眠多梦、神经衰弱、虚寒体质、助消化、月经不调等情况。

然而,在使用补中益气丸之前,建议咨询医生的建议,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该药物。

补中益气丸的作用功效及适用人群

补中益气丸的作用功效及适用人群

补中益⽓丸的作⽤功效及适⽤⼈群补中益⽓丸说明书简介,解除⼤家对补中益⽓丸的困惑,更好的应⽤它。

补中益⽓丸的说明书很可能被⼤家忽视,正好借此机会详细了解。

补中益⽓丸的说明书之药品成分 补中益⽓丸为虚证类⾮处⽅药药品,它的组成成分为炙黄芪、党参、炒⽩术、当归、升⿇、柴胡、陈⽪、炙⽢草。

补中益⽓丸为棕⾊的⽔丸,味微甜、微苦、⾟。

(规格有三种) 补中益⽓丸的说明书之功能主治 补中益⽓丸的功能为补中益⽓,升阳举陷。

主要⽤于脾胃虚弱、中⽓下陷所导致的体倦乏⼒、⾷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等。

补中益⽓丸的服⽤⽅法为⼝服,⼩蜜丸⼀次9克,⼤蜜丸⼀次1丸,⼀⽇2~3次。

补中益⽓丸的说明书之服⽤注意事项 补中益⽓丸服⽤时需注意,忌吃不易消化的⾷物;防⽌脾胃功能进⼀步虚弱。

另外,有⾼⾎压、⼼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者,以及⼉童、孕妇、哺乳期妇⼥这些特殊⼈群,应在医师指导下服⽤。

感冒发热的病⼈最好不要在⽣病期间服⽤,以免所含补益药物加重发热。

服药⼀个⽉后症状还没有缓解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另外,药品性状发⽣改变时禁⽌使⽤,对补中益⽓丸过敏的⼈也要慎⽤。

补中益⽓丸说明书简介希望可以帮助⼤家更好地了解补中益⽓丸的⽅⽅⾯⾯,帮助⼤家正确服⽤,早⽇恢复健康!补中益⽓丸是著名常⽤的补中益⽓药,是由黄芪(炙)、党参、⽩术(炒)、当归、陈⽪、升⿇、柴胡、⽢草(蜜炙)组成,补中益⽓丸的作⽤功效及适⽤⼈群如下。

补中益⽓丸成分功效介绍 ⽅中黄芪⽢温,补中益⽓,升阳固表,为主药;辅以党参、炙⽢草、⽩术益⽓健脾,合黄芪以益⽓补中;陈⽪理⽓和胃,当归养⾎和营,⽤少量升⿇、柴胡,助主药以升提下陷之阳⽓。

诸药合⽤,则脾胃强健,中⽓充⾜,劳倦得之,寒热⾃除,⽓陷⾃举。

补中益⽓丸的作⽤功效是补中益⽓,升阳举陷。

补中益⽓丸适⽤⼈群 ⽬前,补中益⽓丸已⼴泛⽤于内、外、⽪、妇、⼉、五官科的数⼗种病症,诸如营养不良、贫⾎、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感冒、发烧、⽀⽓管炎、肺炎、肺⼼病、冠⼼病、⼼律失常、⾼⾎压、低⾎压、⽩细胞减少症、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脱肛、便⾎、慢性胆囊炎、胃下垂、泌尿系结⽯、失眠、重症肌⽆⼒、眼睑下垂、⽉经不调、男性不孕症、顽固性头痛等等。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药治案二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药治案二例
和云南 白药 等 药 物 治 疗 无 效 。现 证 阴道 流 血 、 多 、 淡 、 量 色 头 晕、 四肢乏 力 、 短懒 言 、 隐 痛 、 膝软 、 气 腹 腰 面色 黄 、 色淡 、 唇 目无 神 、 质淡 、 薄 、 虚 大 。辩 证 : 虚 不 能 固摄 , 漏 致 血 亏 。 舌 苔 脉 气 崩 治则 : 养肾 , 补气 固摄 止 血 。方 药 : 黄 芪 2g 党 参 1g 自术 生 5、 5、 1 g生 地 3 g茯苓 1 g山药 2 g桑 寄生 1g 荷 叶 1g 血余 炭 0、 0、 5、 5、 5、 5、 1 g仙 鹤 草 3g 棕 炭 2 g 地 榆 炭 2g 杜 仲 炭 1g 三 七 粉 3 5、 0、 0、 0、 0、 g ( 冲服 ) 。六剂 后血 量减 少 , 症 状 缓解 , 其他 随证 加 减 , 用补 中益 气 汤 , 味 逍遥 丸 , 叶 丸 , 妙 丸等 治疗 近两 个月 而愈 。 加 荷 二 久 崩者 , 患深 , 治 亦 难 。崩 淋 既久 , 阴 日亏 , 见 虚 其 其 真 脉 大, 是耗 阴伤气之象 , 固用参芪益气“ 血脱者必先益其气” 白术、 茯 苓补 气培 元 , 中摄血 。生地 、 固 山药 、 寄 生 、 桑 益气 养 阴 , 脾 补 肾。三 七粉 、 炭 、 鹤 草 、 血余 仙 棕炭 、 地榆 炭 、 仲炭 , 散瘀 。 杜 止血 作 者单 位 :6 80 内蒙 古 呼伦 贝尔 莫旗 妇利 , 秉 贤 , 学兰 , 伟 , 普 荣 . 1 何 何 张 杨 c反 应 蛋 白是 急 性冠 状 动脉 综合 征 的一种 危 险 因子 [ ] 中华心 血 管 病杂 J.
志 ,0 2年 1 20 O期 :6 1
冠心 病属 祖 国 医学 “ 痹 ” 心痛 ” 畴 , 病机 总 属 于本 虚 胸 “ 范 其 标实 , 作期 以标 实 为主 , 期 以本 虚 为 主 , 虚 为 阴 阳气 血 发 缓解 本 所亏虚, 标实为瘀血、 寒凝、 痰浊、 气滞交互为患, 临床上本虚多 以气 虚为 主 , 有 阴 虚 、 兼 阳虚 、 虚 , 实多 以瘀 血 阻 滞 为 主 _ 。 血 标 4 J 气为 血帅 , 则 血行 , 虚则 无 力 推 动 血 行 , 气行 气 由此 而致 瘀 血 阻 络; 阴虚则 营 阴不 荣脉 道 而致 心脉痹 阻 ; 为 “ 痹 ” 心 痛 ” 故 发 胸 “ , 拟益 气养 阴 , 活血 化瘀 为基 本 治 疗 法则 , 中 白参 补 益 心 气 , 方 使 气旺 血行 , 强 心 肌 收 缩 力 , 强 心 肌 泵 血 功 能 , 参 活 血 祛 增 增 丹 瘀, 降低 血黏 度 , 改善 冠脉 及 诸 血 管循 环 , 为 君 药 , 龙 清 热 、 共 地 镇 痉 、 尿解 毒 , 利 现代研 究 地龙 煎 剂 具 有 溶 栓 和抗 凝 作 用 , 蚓 蚯 冻干粉 除 了有 尿激 酶样 溶 栓作 用 外 , 尚有 直 接 催 化 纤维 蛋 白水 解 的作 用 , 养 阴生 津 , 肺 清 心 , 为 臣药 , 芎 活 血 行 气 , 麦冬 润 共 川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什么病?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什么病?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什么病?概述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异常的子宫出血,经诊查后未发现有全身及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所致。

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病因主要是由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而引起的月经不正常,正常月经周期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系统的相互调节及制约。

任何内外因素干扰了性腺轴的正常调节,均可导致功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症状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表现为不规则的子宫出血,月经周期紊乱,出血时间延长,经血量多,甚至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止。

根据排卵与否,通常将功血分为无排卵型及排卵型两大类,前者最为多见,约占80~90%,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多见于生育期妇女。

无排卵型功血临床表现:闭经一段时间后发生出血,出血亦可为无规律性,量的多少与持续及间隔时间均不定,有的仅表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大量出血时,可造成严重贫血。

(1)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初潮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正处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所以月经初潮两年内,月经周期不规则比较正常,一般能自行调整恢复。

如果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而造成贫血、头晕、心悸等症状,说明性腺轴还未完全成熟,容易受营养、精神因素等情况影响。

(2)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在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中,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比较多见,但这个年龄的器质性病变也比较多,必须做病理检查。

临床特点:因为无排卵,故无黄体形成,体内亦无孕酮分泌。

雌激素水平随着卵泡的发育及萎缩而增减。

当雌激素水平不断增多时,子宫内膜继续增生,这时不发生出血,而当体内雌激素水平突然下降时,可发生撤退性出血。

临床表现可能闭经一段时间后发生出血,出血亦可为无规律性,量的多少与持续及间隔时间均不定,有的仅表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大量出血时,可造成严重贫血。

由于雌激素刺激,子宫可稍大,质较软,宫颈口松,宫颈粘液透明、量多,可呈不同程度的羊齿状结晶,或不典型结晶。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3)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3)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归经汤【来源】刘炳凡,《中国中医药报》【组成】党参15克,白术、茯苓各10克,炙甘草5克,黄芪20克,当归10克,大枣5枚、桂圆肉12克,炙远志3克,酸枣仁、五灵脂炭、蒲黄炭各10克,荆芥炭5克。

【用法】每日1剂,上方用冷水浸泡后煎煮。

文火煎煮3次,每次150毫升,分3次温服。

【功用】益气宁神、化瘀止血。

【方解】脾主统血,脾旺则水谷精微充盈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即所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脾虚则运化失常,五脏受累,冲任失养,即所谓“统摄无权,不能制约经血”。

故本方用四君(参、苓、术、草)健脾以增化源,脾旺则经行流畅;然有形之血不能自生,须赖阳气之温煦,而后才能补给,故以当归补血汤(归、芪)益气生血;气耗津伤,心气受损,故以大枣、桂圆肉、远志、枣仁以养血宁心;高凝出血,最忌见血止血。

刘氏以失笑散(五灵脂、蒲黄)加荆芥、三味炒炭(外焦内黄)活血以止血,亦即“通因通用”之法,其中五灵脂一味,朱丹溪最为赏识,半炒半生,每服三钱,水酒调服,名独行丸,治妇人产后“血冲心动”。

荆芥一味,华佗取其炒黑为“愈风散”,治产后血晕,清•吴仪洛在《本草从新》载:“本品能助脾消食、通利血脉,治吐衄、肠风、崩中、血痢、产后血晕。

”此乃刘氏之经验结晶。

【主治】月经过多,形成崩漏,腹痛有凝块、淋漓不断,或经期延长出现气血两虚症状。

【加减】凡体质素虚,因平时过劳致心脾虚损,使血失流摄,血量愈来愈多,有血崩之势者宜用本方,以扶养心脾为主,用三炭使血归其经乃立方主旨。

如出血过多,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加人参5克,黑附片3克,以防其虚脱;盖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藏血,如郁怒伤肝、情绪易激动,宜加生地、白芍各15克,养血柔肝;如尿频、尿急、伴阴虚有热者,去远志、当归,加女贞子、仙鹤草、白茅根各15克养阴以清热;如小腹胀满、冷痛、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加炮姜、砂仁各3克以温中暖下助消化。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中益气丸可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妇女月经不调,月经一来就是2-3周不但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而且还可引起贫血等疾病。

中医称之为崩漏是指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内大量出血,或持续出血,淋漓不断的病证。

如出血量多而来势急剧的,叫“血崩”,出血量较少,但持续不断的,称为“漏下”。

崩和漏可以互相转化,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冲任二脉不固。

西医则将本病称之为功能性子宫出血,认为是由于内分泌调节系统的功能障碍所致。

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常见症状为:无规律性的子宫出血,多数月经周期紊乱,无法预知。

带血时间长短不一,短则几天,长则2-3周,甚至数月不净。

经血量多少不定,少者点滴出血,多者如血冲。

常伴有不孕、贫血等病症。

患者一旦遇到月经量多,来势猛急时,首先应解决的是减少月经量的问题,避免出血性休克的发生,故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对于大出血,自疗方法疗效欠佳。

中医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有着丰富的经验,古代医家提出要以塞流、澄源、复旧为治疗大法。

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所谓塞流,即为止血,中成药可选用补中益气丸合荷叶丸、固经丸治疗。

汤药可选用经验方:生黄芪15g 党参10g 白术10g 升麻
9g柴胡9g 当归10g 棕榈炭10g 女贞子10g旱莲草10g 三七粉3g 陈皮10g 仙鹤草10g。

水煎服每日2次。

一般7天为一疗程。

其次要澄源,即调整月经,中成药可用妇科调经丸、乌鸡白凤丸。

汤药可用:当归10g 黄芪10g 香附10g 益母草10g 红花6g 生地黄15g 女贞子10g 旱莲草10g党参10g 白术10g 生黄芪10g。

水煎服,每日2次。

最后要复旧,即固本善后,使机体复原。

中成药可选用五子衍宗丸、六味地黄丸、金匾肾气九治疗。

汤药可用:女贞子10g 旱莲草10g 杜仲10g 川断10g菟丝子10g 何首乌15g 紫河车10g 复盆子10g黑芝麻10g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200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