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价分析法

合集下载

第五节 配价分析法

第五节 配价分析法

• 2.见解、论点类: • 看法、见解、偏见、结论、印象、意 • 见、感想、说法 • 3.作用、意义类 • 作用、疗效、意义、吸引力、解释力、 • 好处、益处、害处 • 4.方针、政策类 • 对工作的方针 • 对农民的优惠政策
为什么“对校长的意见”有歧义
• 对校长的意见 对校长的意见
• 从配价理论角度说,当介词“对”的宾语 成分在语义上如果可以任意地理解为“的” 字后面的那个二价名词的任何一个配价成 分,那么整个结构就会有歧义。例如: • 对儿子的感情 • 对这篇文章的看法 • 对这些孩子的注意力 • 对美国的政策
• 利用动词与不同性质名词之间的配价关系 来研究、解释某些语法现象,这种研究、 分析手段,我们就称之为“配价分析法” 或简称为“配价分析”;由此形成的理论 就称为“配价理论”
二、“喝啤酒的学生”和“喝啤酒的方 式”在语法上有区别吗?
• 词类序列相同 • 内部构造层次相同 • 语法结构关系相同
• “喝啤酒的学生”中“学生”有时可以省略。 例如 • 喝啤酒的请举手。 • “喝啤酒的方式”中“方式”不能省。 • *喝啤酒的多种多样。
• • • • • •
去昆明的旅客请举手 去昆明的请举手 去昆明的路线有两条 *去昆明的有两条 没有游泳的学生请举手 没有游泳的请举手 游泳的动作一定要正确 *游泳的一定要正确
三、“VP+的”这种结构的指称和歧 义问题
• • • • • • 有的可以单独做主宾语来指称事物: 他买的 吃羊肉的 有的不能:他游泳的 他参观展览会的 有的指称有歧义:吃的 有的没有歧义:参观展览会的 为什么?
• • • • • • • • •
变换分析: V+N1+的+N2 N2+V+N1 喝啤酒的学生 那学生喝啤酒 看电影的那个人 那个人看电影 唱京戏的那个同学 那个同学唱京戏 … 喝啤酒的方式 看电影的场景 唱京戏的样子

语言学名著导读课件配价理论与配价结构分析(理论)

语言学名著导读课件配价理论与配价结构分析(理论)

6.2 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
▪ 句法配价:句法配价研究的是逻辑配价在某一具体 语言中的表现形式,因此尽管词的逻辑配价一样, 但句法配价是不尽相同的。
▪ 如:“帮助”(帮助者、提供的帮助、被帮助者) ▪ “他帮助我工作”。 ▪ 德语中:谓语动词要变位,帮助者要用主格表示,
被帮助者要用给予格表示,所提供的帮助得用介词 结构表示。 ▪ 而且同一语言中的同义词的逻辑配价是相同的,但 却往往有不同的句法配价。(德语例子略)
6.2 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
▪ 四、补足语的界定和分类 ▪ 补足语是句法配价的核心问题,配价研究必须回答: ▪ 1、怎样确定某个动词支配的补足语的价数?(舒马赫—语义
分析法,如“购买”四个语义成分) ▪ 2、怎样划分补足语与说明语的界限?(删除法)(书上
“凡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处所的名词一般都不计算在 内”) “办公室” ▪ 3、怎样区分必有补足语与可有补足语?(他送了我一本字典) (可有补足语与说明语) ▪ 4、怎样为补足语分类?(恩格的鉴别词替代法)
6.2 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
▪ 二、句子结构分析及描写 ▪ 把动词视为句子的结构核心,把其他成分区
分为结构成分与非结构成分,这是配价论对 句子结构的基本认识,也是配价论区别于其 他语法理论的根本所在。特别是主语的地位 更是争议的焦点。
▪ 配价论认为句子的成分:动词部分、补足语 和说明语。前两者是句子的结构成分。
但这一理论在当时未能得到法国学术界的理解。特氏的代表 性著作《结构句法基础》特思尼耶尔的从属关系语法——关联、转位(省略) ▪ 关联: ▪ 法语句子:Alfred parle(阿尔弗列德讲话)。句子的构成成
分不是一个一个的单词,而是词与词之间的“关联”。 (氢 氧化合为水) ▪ 关联赋予句子“以严谨的组织和生命的气息” ,是“句子的 生命线”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件第七讲 配价分析法PPT文档共34页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件第七讲 配价分析法PPT文档共34页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件第七讲 配价分 析法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Fra bibliotek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句法分析

句法分析

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只有下面这种分法:
照片

大(了)
一点儿
可见,句子所表达的不同意思没法通过句 子成分分析法来加以分化。
问题四,不利于发现某些词语的用法特点。
如副词“白白”的用法特点(它只能修饰 一个复杂的动词性成分)就不可能依据句子成 分分析法加以揭示。(为什么?请大家自己想 一想) 我白白跑了一趟。 让你白白复习了一个晚上。
第三节
层次分析法
从表面看,一个句子或者句法结构是词的线 性序列,其实句子或句子结构里词与词之间结合 的松紧程度是不一样的,词和词的组合有着层次 的背景。这样说的意思是,一个句子或者句法结 构里的词和词,并不是简单地像我们人排队那样 总是相邻两个词挨次发生关系,而总是按一定的 句法规则一层一层地进行组合的。 例如:
层次分析法的内容: 层次分析,实际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切 分,一是定性。 切分: 切分,是解决一个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到 底是哪些,换句话说,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到 底应该在什么地方切分。以 “他刚来”为例, 这个句子,从结构上说,首先该在“他”和 “刚”之间切分呢,还是该在“刚”和“来” 之间切分,这考虑的就是切分问题。
他 刚 来。
他 刚 来。
这句话只包含“他”、“刚”、“来”三个 词,这三个词挨次相邻,形成一个线性序列。“ 刚”和“他” ,“刚”和“来”从线性排列的 角度看是等距离的,但在语法上“刚”跟“他” 不发生直接的关系,“刚”先跟“来”发生直接 的关系,然后“刚来”再跟“他”发生关系。显 然,从内部句法构造看,呈现一种层次构造-- 先“刚”跟“来”构成修饰关系,然后“刚来” 合起来再跟“他”构成主谓关系。这种层次构造 可以图示如下:
朱德熙先生的看法: 朱德熙先生认为,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是一种 分析方法,面应把它看作一种分析原则,因为方法 是可用可不用的,而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语言学概论》讲义

《语言学概论》讲义

语言学概论一、课程性质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其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地位相当于文学概论。

二、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概括地说,各种语言事实和语言现象。

具体地说,语言词汇和语义语法及整个语言系统。

任务:综合语言研究的各种成果,总结语言的规律,探讨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语言的结构及语言的发展变化。

1.语言学产生以前叫语文学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近现代语言学的兴起到19世纪,语言的历史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语言自身独自具有的发展规律被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形成了历史比较语言学,这标志着语言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语言学概论》提出,存在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科学。

三、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

语言既存在于社会,又是人类天赋的能力,既承载着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又是人类新的精神创造的工具。

语言是联系人类的主观认知和外在客观世界的中介,是认识人类自身和外在世界的必要途径。

第一章语言的性质一、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基础(物质外壳)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这是语言的自然属性。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思维的重要工具,这是语言的社会属性。

二、语言符号的特性符号是指代事物的标记。

凡是属于用来标记、替代事物的东西,就是符号。

凡是符号必须具有物质性、表意性和规定性。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这句话概括了语言的本质。

人类用来交际的不是实在的事物,而是代表事物的符号。

语言符号的特性:任意性;线条性;离散性三、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语言符号具有层级性(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替 | 我看书。

换 | 他看书。

︵ | 小王买书。

聚 | 老师写文章。

合 | 人们欢呼胜利。

现代汉语语法学-配价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学-配价分析

配价分析 5 朱德熙先生创立的 “VP的”歧义指数公式 p=n-m P 代表“VP的”歧义指数 n代表动词 V的配价数 m 代表在“VP的”里出现的V的价成分的数目 张三游泳的 p=n-m 今天游泳的 p=n-m 参观博览会的 p=n-m 反对的是他。 p=n-m 反对的是这个方案(意见)。 既可能是施事,又可能是受事,才有可能产生歧义。 这个名词的语义特征符合这个动词的多个配价成分,或 多个行动元,才会产生歧义。
配价分析
讨论: “对校长的意见” 有什么歧义,为什么有歧义? 为什么可以说 “他是王刚的老师”却不能说 “他是王刚的 教师”? “砍坏了” 有什么歧义,为什么有歧义? “一个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有什么歧义,为什么有歧义?
配价分析 1 怎样解释“反对的是他”的歧义句式? 施事: 反对的是他 苦练的是她 违反的是他 吃过的是小王
受事: 反对的是他 吃的是馒头 看的是电影 学的是英语
配价分析 1 怎样解释“反对的是他”的歧义句式? 原因: “反对的”有歧义 “他反对的” “反对张三的”没有歧义 “反对的”为什么有歧义? 2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与配价分析 提出者: 法国语言学家Lucien Tesnière 特思尼耶尔(上个世纪 50 年代) “价”:来自化学,(原子价、化合价)分子结构中各 元素原子数目的比例关系。水H2O氧化铁Fe2O3
喝啤酒的学生 喝啤酒的 p=n-m “VP的”所修饰的NP,如果正好是V的配价成分,那么 NP在一定上下文中可以省略。 “VP的”与 “学生”是同指关系,所以可以省略。 “VP的”与 “方式”不是同指关系,所以不可以省略。
配价分析 7 介词结构“对…”所修饰的形容词 对我很冷漠 对他很热情 问题:是不是所有形容词都能受介词结构的修饰? *对她很漂亮 *对我咸 *对我很干净 *对我苦 为什么第一组能用“对…”修饰,而第二组就不行? 第一组:持有者、针对者

汉语语法中动词的配价分析

汉语语法中动词的配价分析

汉语语法中动词的配价分析作者:许黎来源:《丝路艺术》2018年第01期【摘要】配价分析法是从化学中借鉴过来的一种方法。

朱德熙先生率先将“价”的概念引入汉语语法中,开始了汉语动词研究的新领域。

目前,汉语语法界在动词配价的性质、确定配价的标准以及辨别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分歧。

【关键词】汉语语法;动词;配价分析法一、化学中的“价”配价的含义化学中的概念是为了说明在分子结构中各元素原子数目间的比例关系。

一般是取氢原子为一份,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能喝多少个氢原子相化合,或者能置换多少氢原子,那么该元素就是多少价。

最早把化学中的“价”概念明确引入语法研究的是法国语言学家特思尼耶尔。

他引进“价”这个概念是为了说明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个名词。

即动词跟一个数目的名词成分之间的依存关系。

他举例:Alfred parle(阿尔弗雷德说话)。

阿尔弗雷德做了说话这个动作,而讲话人是阿尔弗雷德,在阿尔弗雷德和说话之间的这种关系,不是通过阿尔弗雷德和说话两个单独的形式来表达的,而是通过句法的联系来表达的,这种句法联系就是关联。

句中隐含的这种“关联”就如同化学中的“化合”作用。

接下来特思尼耶尔还提出,正是通过句法上的这种“关联”建立起了词与词之间的“从属关系”。

这种从属关系,由“支配词”和“从属词”连接而成。

如上面的例子,“说话”是支配词,“阿”是从属词。

“说话”支配着“阿”。

最后,他有指出,动词是一个句子的中心,他支配着句子中别的成分,而动词本身者不受其他任何成分的支配。

直接受动词支配的有名词词组和副词词组,其中名词词组是“行动元”,副词词组是“状态元”,国内最早提出“价”这一概念是朱德熙先生。

他在《“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根据与动词发生联系的不同的名词性成分的数目把动词分为单向动词、双向动词和三向动词。

【1】朱先生率先将“价”的概念引入汉语语法学中,开拓了汉语动词研究的新领域。

配价理论改变传统语法主谓相依的观点,视动词为语法中心,研究动词及其所能携带的名词性成分之间的组配数限关系;强调动词对其他成分的支配功能,而他本身不收任何成分支配。

浅析配价分析法

浅析配价分析法

浅析配价分析法配价分析法最先用于动词方面,后来引申到其它词类。

无论是开始的动词,还是后来的形容词、名词。

配价分析法所用于的方面先是在实词类中,因为实词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

所以在句子中产生歧义的缘由也大多来自于此。

其次,实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名词都是具有更多实际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类,它们的搭配更为多样,而实词中的数词、量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等,它们在句子所针对的对象往往是单一的。

配价分析法比起之前的句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在对解决句子歧义上有着更明显的优势。

其二者往往可以起到分化句子歧义的功能,但是关于分析产生句子歧义的原因的时候,前二者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而相对于语义特征分析法,虽然都能分析出产生歧义的原因所在,但是就分析产生歧义的结果的话,配价分析法更胜一筹。

配价分析法是针对动词、形容词,和名词它们所能在句子中搭配的其它成分或者意义的的多少来定义词价的多少。

动词中能支配几个行动元就是几价动词,形容词中能搭配几个成分或有几个意义就是几价形容词,名词中能搭配几个成分或有几个依存关系的其它名词就是几价名词。

例如,“抓”这是二价动词,因为“抓”在句中可以搭配这个动作的施事和受事;“生气”,这个形容词放在句中的话,可以想到是什么人因为什么而生气,这样它在句中就有2个搭配成分,所以是二价形容词;“生”这个词当形容词的时候,有6个意义:1.活的,有活力的;2.植物果实不成熟;3.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4.不熟悉的,不常见的;5. 未经炼制的;6.不熟悉的,故“生”是六价形容词;名词的“哥哥”,与之相依存的就是“弟弟”所以其是一价名词;像“印象”,这个名词在句中可以与之搭配的应该是什么人对什么的(产生的)印象,所以“印象”这一名词是二价名词。

“他是小良的先生”和“他是小良的教师”这两个句子是不同的,如果单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或语义特征分析法的话,分析出来的都是一个结论,这两个句子是相同的语法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价分析法
1、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及配价语法分析
配价语法理论的基本精神:
⑴句法旨在研究句子,对于句子不仅要注意它所包含的词,更要注意它所隐含的词与词之间的句法关联。

这种句法关联在句子表面是看不见的,但实际是存在的。

⑵动词是句子的核心,我们所要注意的句法关联就是动词与由名词性词语形成的行动元之间的关联。

⑶动词所关联的行动元的多少就决定动词的配价数目。

⑷与动词所关联并能决定动词配价数的行动元是指在句子里位于动词前作主语、动词后作宾语的名词性成分。

⑸动词按配价分类。

具体如下:
一个动词如果只能支配一个行动元,也就是说这个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那它就是一价动词,一般记为V1;
一个动词如果能支配两个行动元,而且也只能支配两个行动元,也就是说它能带一个宾语,而且也只能带一个宾语,那它就是二价动词,一般记为V2;
一个动词如果能支配三个行动元,也就是说它后面能带两个宾语,那它就是三价动词,一般记为V3;
利用动词与不同性质名词之间的配价关系来研究、解释某些语法现象,这种研究、分析手段,我们就称之为“配价分析法”,或简称为“配价分析”;由此而形成的语法理论就称为“配价理论”。

2、什么样的“VP的”会有歧义。

⑴有歧义的“VP的”,其中的V一定是二价动词或三价动词,不可能是一价动词。

⑵在“VP的”里所缺省的动词配价成分一定不止一个。

例如:“吃的” a.我吃的是饺子。

(无歧义)
b.你们吃不吃羊肉?吃的请举手。

(“吃”的施事)
你先等一会儿,我去买点吃的。

(“吃”的受事)有歧义
3、形容词的配价问题
⑴一般形容词都是一价形容词。

A1:漂亮可恶大伟大
语义配置式: A1【NP】
⑵二价形容词中NP1是主体,NP2是对象。

语义配置式: A2【NP1,NP2】
二价形容词根据具体意义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类:
①情感态度类:麻木生气耐心冷淡
②经验认知类:内行精通陌生
③有用无益类:有效无用无益不利
④公平平等类:公平不公平等
4、名词的配价问题
⑴N0,零价名词,不要求与另外的名词在语义上构成依存关系,这样的名词为零价名词。

如:大海天空空气
⑵N1,一价名词,可以此类推。

如:①亲属称谓名词爸爸爷爷哥哥
②属性名词质量脾气价格
③部件名词脚手抽屉
⑶N2,二价名词。

二价名词都是抽象名词:意见、兴趣、害处、态度。

也可分为四类:①态度、情感类;
②见解、论点类;
、③作用、意义类;
④方针、政策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