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文学常识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
八年级下册语文中的文学常识是指关于文学的背景知识、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及其作者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分别从这些方面进行介绍。
一、文学的背景知识
文学是人类语言文字的重要表现形式,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的诞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古代文学有诗经、楚辞、汉赋等,现代文学则分为鲁迅时期、现代派、浪漫主义等。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常常反映着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特点。
因此,了解文学背景知识对理解文学作品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
文学作品有很多不同的风格特点,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等。
现实主义注重真实、客观地反映社会生活,代表作品有《红楼梦》、《老人与海》等;浪漫主义则强调情感、想象和个性的表达,代表作品有《红与黑》、《诗经》等;写实主义追求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性的真相,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三、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及其作者
文学史上有许多重要的作品,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文学流派和风格。
如中国古代的《红楼梦》是一部描述封建社会内外部矛盾的长篇小说,作者是曹雪芹;《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孙悟空等人物西天取经的故事,作者是罗贯中。
现代文学中,《茶馆》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话剧作品,作者是老舍;
《红与黑》是法国浪漫主义小说,作者是司汤达等。
通过了解以上的文学常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此外,还可以引导我们阅读更多的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审美能力和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七课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七课一、文学常识。
1. 作者。
-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2. 创作背景。
二、字词积累。
1. 字音。
- 交卸(xiè):卸去职务交付与后任。
- 奔丧(sāng):从外地急忙赶回去料理长辈亲属的丧事。
- 狼藉(jí):乱七八糟的样子。
- 簌簌(sù):纷纷落下的样子。
- 赋闲(fù):指没有职业在家闲着;失业在家。
- 颓唐(tuí):衰颓败落。
- 琐屑(xiè):细小而繁多(的事)。
2. 字形。
- 易错字:“藉”与“籍”,“卸”的右边写法等。
3. 词义。
- 理解文中一些重点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如“蹒跚”形容父亲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表现出父亲年纪大、身体不便,同时也体现出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艰难,更深刻地表达了父爱。
三、文章结构。
1. 开头。
- 开篇点题,“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直接切入主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什么“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2. 中间。
- 主要叙述了父亲到车站送“我”的情景。
包括父亲为“我”做的几件事,如照看行李、讲价钱、送“我”上车、拣定座位、嘱托茶房等,这些事情体现了父亲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而重点描写了父亲穿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通过对父亲的外貌(“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动作(“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等细致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为儿子不辞辛劳的父亲形象。
3. 结尾。
- 结尾处再次提到“背影”,“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与开头相呼应,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使文章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八年级语文上课本字词重点句子文学常识大全人教版

人教版课本字词重点句子文学常识大全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战争记忆第1课新闻两则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í溃uì退泄iè气阻遏è绥uí聿ù2.解释下列词语。
1 业已:已经。
2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2.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
”他是怕对了。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作者是毛泽东。
2.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3.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4.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第2课芦花荡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dī fang 疟ào子寒噤ìn吆喝āo he 蹿cuān 仄è歪转弯抹mò角(点拨:注意“提”、“喝”、“抹”等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2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2.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1、《新闻两则》:选自《人民日报》,作者毛泽东。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2、《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
作者孙犁,原名张茹晨,别名张树勋,河北衡水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
3、《蜡烛》:选自《阅读和欣赏》,作者西蒙诺夫,苏联作家、小说家、诗人、剧作家。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
作者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人道主义代表人物。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5、《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人民日报》。
作者聂华苓,华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等。
6、《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鲁迅全集》中。
7、《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散文家、诗人、学者。
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散文有《匆匆》、《春》、《欧游杂记》、《你我》、《绿》、《背影》、《荷塘月色》等,著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文学常识

第一单元文学常识一、文学的定义1. 文学是人们用语言艺术地再现客观世界、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2. 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各种文学体裁。
二、文学的分类1. 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文学可以分为诗歌、散文和小说三种主要形式。
(1)诗歌:以抒发情感、表现思想为主要目的,注重对语言的艺术加工。
(2)散文:以叙述、描写为主,语言通俗自然。
(3)小说:以虚构故事为主,内容丰富多样。
三、文学的特点1. 文学作品具有艺术性,即作者在创作中有意识地进行艺术加工,使作品具有审美价值。
2. 文学作品具有真实性,即作品虽为虚构,但却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情感态度。
3. 文学作品具有生活性,即作品离不开人们的生活,反映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4. 文学作品具有时代性,即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四、文学的意义1.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文学可以带给人们审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2. 文学作品可以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启迪人们的智慧和情感。
3. 文学作品也可以成为人们用以传承文化、价值观念的载体,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五、诗歌的鉴赏1. 诗歌是一种高度压缩的语言艺术,要理解诗歌需要注意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节奏。
2. 诗歌的鉴赏需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来解读。
3. 需要多读诗歌,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六、散文的鉴赏1. 散文是一种口语化的文学形式,要善于品味散文中的文字、情感和意境。
2. 散文的鉴赏需要对作者的生平、思想观念和语言风格有所了解。
3. 要培养对散文的审美情感和鉴赏感,提高对散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七、小说的鉴赏1. 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文学体裁,要理解小说需要关注情节、人物和背景。
2. 小说的鉴赏需要对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和文学成就有所了解。
3. 要注重对小说的表达方式、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进行分析,提高对小说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文学常识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完整版)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整理版)

(完整版)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整理版)本文档旨在整理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的文学常识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1. 文学常识的概念及重要性文学常识是指文学领域内的基本知识和常见概念。
掌握文学常识对研究语文、阅读文学作品以及文学鉴赏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文学常识的分类文学常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1 文学流派- 古代文学流派:如唐诗、宋词、元曲等。
- 现代文学流派:如小说、散文、戏剧等。
2.2 文学作品- 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 现代文学作品:如《围城》、《活着》、《平凡的世界》等。
2.3 文学名著及作者- 古代文学名著:如《论语》、《道德经》等。
- 现代文学名著:如《红楼梦》、《鲁迅全集》等。
2.4 文学史及代表作家- 古代文学史:如唐宋八大家、明清白话小说等。
- 现代文学史:如五四新文化运动、现代派文学等。
3. 文学常识的研究方法研究文学常识可以采取以下方法:3.1 阅读经典作品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了解其中的文学常识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3.2 研究文学史研究文学史可以对不同文学流派和作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学常识。
3.3 参与文学讨论在课堂或社交平台上参与文学讨论,与他人交流意见和看法,拓宽自己的视野。
4. 总结文学常识是研究语文和阅读文学作品的基础,通过研究文学常识,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在研究过程中,要注重实践和思考,将常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以上是本文档关于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的整理,希望能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化常识扫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化常识扫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教会我们如何读写,更是通过语言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程中,除了阅读理解和文章写作等基础技能,还涵盖了一些文化常识。
本文将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化常识进行扫盲,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古代文化常识1. 古代典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中涉及到了一些古代典籍,如《论语》、《孟子》、《史记》等。
这些典籍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对于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的总称。
其中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了解这些经典的核心思想和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3. 赋诗与填词:古代文化中的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如《离骚》、《诗经》等。
通过学习古代诗词,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文学常识1. 文言文和白话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中会涉及到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了解这两种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阅读古代文学作品。
2. 文学名著: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中还包括了一些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这些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通过阅读和学习,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语言常识1. 词语辨析:语文课程中会涉及到一些词语辨析,如“正确”和“对”、“担心”和“担忧”等。
通过学习掌握这些词语的准确用法,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2. 成语故事:成语是汉语特有的表达方式,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中也会对一些常见的成语进行解读,如“一意孤行”、“对牛弹琴”等。
学习成语的含义和故事背景,有助于提高语言水平和文化素养。
四、修辞常识1. 比喻和夸张: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中会涉及到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分单元每课知识点归纳及文学常识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分单元每课知识点归纳及文学常识第一单元:有所为有所不为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人在社会中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
通过学习文化名人杨洪基的事迹以及《圆融》一文,让我们了解到了努力奋斗和正确行为的重要性。
一、人物:杨洪基杨洪基是一位著名的歌手和演员,他在娱乐圈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他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二、《圆融》《圆融》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描述鸡、猫和狼之间的争斗,告诉我们要善待他人,不搞竞争,通过和谐相处实现共赢。
第二单元:感动中国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一些感动人心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和深厚情感。
一、感动中国在这个板块中,我们学习了一些感动人心的故事,比如王泽、陶秀珍等英雄人物的事迹。
他们的坚持和努力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二、中国民间故事我们还一起学习了一些中国民间故事,如《卧薪尝胆》、《捧心如王》。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了解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第三单元:童话世界本单元我们进入了童话的世界,通过学习不同的童话故事,感受到了童话中的奇幻与美好。
一、童话故事我们一起学习了《灰姑娘》、《小丑鱼》等经典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里有着美好的结局和幸福的意义,它们给了我们向往和憧憬。
二、感悟与启示通过这些童话故事,我们领悟到了追求梦想的重要性以及要坚持做自己的价值。
第四单元:古诗词欣赏本单元我们一起欣赏了一些古诗词,了解了诗歌的美和诗人的心境。
一、唐诗宋词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些唐诗和宋词,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通过欣赏这些诗词,我们感受到了古人诗歌的深沉与美丽。
二、古诗词的特点我们也了解了古诗词的一些特点,比如格律、意境等。
古诗词以简洁优美的表达形式传递出了丰富的情感与思考。
第五单元:论语选读本单元我们一起阅读了《论语》中的一些片段,了解了孔子的思想和教育观。
一、《论语》的重要性《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包含了孔子的言行和教育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文学常识
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
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2.《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
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
3. 《蜡烛》选自《阅读和欣赏》。
作者西蒙诺夫,前苏联作家。
代表作剧本《我城一少年》,长篇小说《日日夜夜》《友与敌》等。
《我城一少年》《日日夜夜》《俄罗斯人》等均获斯大林奖金。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
作者雨果,法国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5.《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人民日报》。
作者聂华苓,华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等。
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
著有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等
6.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
记》。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散文、诗歌、杂文、小说还是文艺理论都有很高的成就,成就最高的是杂文,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鲁迅全集》中。
7.《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
诗文集《踪迹》,代表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8.《台阶》选自小说集《台阶》。
作者李森祥。
9.《老王》选自《杨绛散文》。
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作家,文学翻译家。
翻译有《堂·吉诃德》《洗澡》
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作品《围城》
10《信客》选自《秋雨散文》。
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后收在《秋雨散文》中,《信客》就出自《文化苦旅》。
11、《中国石拱桥》选自《人民日报》。
作者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
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
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12、《桥之美》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
作者吴冠中,江苏宜兴市人,当代世界画坛具有极大影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
13、《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
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
江苏苏州人。
现代著名的作者、教育家、编辑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中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后都收在《叶圣陶集》里。
14、《故宫博物院》选自《地理知识》。
作者黄传惕。
15、《说“屏”》选自《陈从周散文》。
作者陈从周,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
著有《说园》等。
16、《大自然的语言》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一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
作者竺可桢,浙江上虞人。
气象学、地理学家。
17、《奇妙的克隆》选自《中学科技》。
作者谈家桢。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新疆域》,孟庆任译。
作者阿西莫夫,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
19、《生物入侵者》作者梅涛。
20、《你一定会听见的》选自《少年文艺》。
作者桂文亚。
2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著名诗人。
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序》、《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
22.《陋室铬》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
世称刘宾客。
有《刘禹锡集》。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23《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明朝散文家。
24.《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 9篇。
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25.《望岳》《春望》《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
作者杜甫,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
他的大量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尤其是他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春望》、《北征》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篇章,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他的诗因此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尊为“诗圣”。
26、《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
撰《水经注》,
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7、《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
作者陶弘景,南朝梁代人,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
有《陶隐居集》。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
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他的词首开豪放之先河。
散文创作成就也很高,是“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一。
28、《观潮》选自《武林旧事》。
作者周密,字公瑾,宋代湖州人。
29、《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
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
出身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30、《归园田居》选自《陶渊明集》。
作者陶渊明。
参考前第21 30、《使至塞上》选自《王右丞集笺注》。
作者王维,字摩诘,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
是盛唐极负盛名的诗人,画家。
30、《渡荆门送别》选自《李太白全集》。
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仙”,其诗的艺术特色是想像丰富,气势奔腾,风格豪放飘逸。
30《游山西村》选自《剑南诗稿》。
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著名诗人,现存诗作近万首。
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