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中心建设应知应会

合集下载

卒中中心建立的必备知识与流程业务版

卒中中心建立的必备知识与流程业务版

卒中中心建立的必备知识与流程业务版引言卒中中心的建立对于提高卒中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介绍卒中中心建立的必备知识与流程,以帮助相关机构和医疗团队顺利开展卒中中心的建设和运营。

必备知识1. 卒中的定义和分类了解卒中的定义和分类对于卒中中心的建立至关重要。

卒中是指脑血管发生急性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脑功能损害,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种类型。

2. 抢救与治疗策略掌握卒中患者的抢救与治疗策略是卒中中心建立的基础。

早期识别卒中症状、快速诊断和给予适当的治疗是提高卒中患者生存率和恢复功能的关键。

3. 卒中中心的设施与设备卒中中心需要具备一定的设施与设备,包括急诊接诊区、卒中病房、卒中影像学检查设备、卒中专用药物等。

这些设施和设备能够提供卒中患者的全面抢救和治疗支持。

流程业务版1. 卒中中心的建设规划卒中中心建设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包括确定建设的地点和面积,设立专门的卒中团队,制定人员配备和流程安排等。

2. 卒中患者的接诊和筛查建立卒中中心后,需要建立健全的卒中患者接诊和筛查流程。

包括急诊接诊、快速筛查卒中症状和评估卒中风险等环节,以便及时发现和诊断卒中患者。

3. 快速诊断和治疗流程对于卒中患者,需要建立快速诊断和治疗流程。

包括快速进行脑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确定卒中类型和严重程度,以及给予相应的急性期治疗措施。

4. 卒中患者的监护和康复在卒中中心,需要建立完善的卒中患者监护和康复流程。

包括卒中患者的病情监测、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安排,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结论卒中中心的建立需要掌握必备知识和建立流程业务版。

本文档介绍了卒中中心建立的必备知识和流程,希望能为相关机构和医疗团队提供参考,确保卒中中心的顺利建设和运营。

卒中中心应知应会

卒中中心应知应会

卒中中心应知应会非医务人员掌握1-12点医务人员要求全部掌握1、什么是卒中中心?卒中中心是整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急诊、重症、康复、护理、医技等医疗资源,实现对卒中特别是急性期卒中进行高效、规范救治的相对独立的诊疗单元,是卒中救治的质量控制和组织管理模式。

2、卒中中心成立的目的是什么?缩短急性卒中患者的救治时间。

3、我院卒中中心成立是哪一天?2020年12月1日。

4、院外发生突发卒中怎么办?院内非住院非病房内突发卒中怎么办?院外立即呼叫120*************急救。

院内立即护送急诊科。

5、急性卒中患者自行来院后是先挂号还是先就诊?如何就诊?先诊疗后付费,直接到门诊一楼急诊科就诊。

6、我院卒中中心的急救电话?卒中中心电话************。

7、我院卒中中心、介入室在医院什么位置?卒中中心在住院部4楼神经内科,介入室在中楼二楼。

8、急性卒中患者需要办理挂号手续吗?不需要。

我院对所有急性卒中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均能实行“先诊治后收费”模式。

9、卒中中心的主要组织构架?主任:黄敬生;副主任:李树贵副院长;行政总监:李树贵副院长;医疗总监:柳颖神经内科主任;协调员:高艳红医务科科长。

10、我院卒中中心核心科室是哪几个?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科、影像科、检验科六个科室。

11、卒中中心四大会议是什么?多久召开一次?卒中中心管理工作会议(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卒中中心联合例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卒中中心质量分析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卒中中心典型病例分析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

12、什么是“黄金3小时”?脑卒中最佳的黄金抢救时间是3小时内,4个半小时是卒中的有效抢救极限。

一旦超过4个半小时,溶栓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因此,在能快一秒是一秒的紧急时刻,卒中患者如果能更快更高效的就医,对其后期康复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

13、何谓时钟统一方案?时钟统一方案是指在卒中中心的各个流程环节所采集的时间是来自完全同步的时钟,卒中中心的所有设备、仪器和时间显示器的时钟均完全一致。

卒中中心建设应知应会

卒中中心建设应知应会

卒中中心建设应知应会1、对疑似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尽可能在到达急诊室后60min内完成CT等基本评估并开始治疗,有条件应尽量缩短DNT。

2、对疑似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头颅平扫CT/MRI(T1/T2/DWI)检查。

3、准备溶栓及桥接血管内取栓者,血压应控制在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00 mmHg。

4、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糖超过10 mmol/L时可给予胰岛素治疗。应加强血糖监测,血糖值可控制在7.8 ~ 10 mmol/L(原为7.7)。

血糖低于3.3mmol/L,可给予10%-20%葡萄糖口服或静脉注射治疗。

5、对于缺血性卒中症状发作3小时内的患者,推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6、对于发病3h-4.5h内能够接受治疗的患者,推荐静脉rt-PA治疗。

7、对于轻型非致残性卒中、症状迅速改善、发病3-4.5h内NIHSS>25、痴呆、孕产妇、既往疾病遗留较重神经功能残疾、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惊厥发作(与此次卒中发生相关)、颅外段颈部动脉夹层、未破裂且未经治疗的颅内小动脉瘤(<10mm)、少量脑内微出血(1-10个)、近3个月内接受过大手术、使用违禁药物的患者,可在充分评估、沟通的前提下考虑静脉溶栓治疗。

8、阿替普酶用法用量:rt-PA 0.9mg/kg(最大剂量90mg)静脉滴注,其中10%在最初1min 内静脉推注,剩下90%在1h内静脉持续滴注完。

用药期间及用药24小时内应严密监护患者。

9、发病在6h内,可根据适应证和禁忌证标准严格选择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使用方法:尿激酶100-150万IU,溶于生理盐水100-200ml,持续静脉滴注30min,用药期间应严密监护患者。

10、患者在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尚需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应推迟到溶栓24h后开始。

11、发病6 h内,符合以下标准时,强烈推荐机械取栓治疗:卒中前mRS 0~1分;缺血性卒中由颈内动脉或MCA M1段闭塞引起;年龄≥18岁;NIHSS评分≥6分;ASPECTS评分≥6分。

卒中中心应知应会

卒中中心应知应会

医院管理手册卒中中心应知应会1目录一、全员应知应会 (1)1、什么是脑卒中?什么是卒中中心? (1)2、建立卒中中心的目的和意义? (1)3、卒中防治中心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1)4、我院卒中中心成立时间? (2)5、我院卒中中心急救会诊电话是? (2)6、急性卒中患者救治收费原则? (2)7、突发卒中怎么办? (2)8、急性卒中患者自行来院后如何就诊? (2)9、院内遇到卒中患者,你如何处理? (2)10、院内绿色通道指什么? (3)11、怎么识别脑卒中? (3)12、急性卒中静脉溶栓的最佳时间? (3)13、何为时钟统一? (3)14、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4)15、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应做哪些检查?416、卒中中心接诊流程 (4)二、核心科室人员应知应会 (6)17、我院卒中中心急救小组会诊电话是? (6)18、卒中绿色通道职责分工 (6)18.1急诊护士职责: (6)18.2急诊值班医师职责: (6)18.3溶栓小组值班医师职责: (7)18.4医学影像科职责: (7)18.5检验科职责: (8)218.6麻醉科职责: (8)18.7药学部职责: (8)18.8医务科职责: (8)19、“双联抗血小板药”(“双抗”)有哪些?.820、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有哪些? (8)21、氯吡格雷的禁忌有哪些?822、阿司匹林(APC)的禁忌症有哪些? (9)23、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9)24、什么是DNT时间? (9)25、什么是ONT时间? (9)26、什么是DTP? (9)27、什么是DTR? (9)28、什么是7(土2)天? (9)29、什么是严重并发症? (9)30、DNT节点时间要求: (10)31、协作医疗机构培训牵头科室及对口单位10三、神经专科人员应知应会 (10)32、4.5小时内rtPA静脉溶栓的适应证、禁忌证及相对禁忌证 (11)32.1适应证 (11)32.2禁忌证 (11)32.3相对禁忌证 (12)33、双抗的应用指征?多少天?剂量? (13)34、双抗治疗更换单药时,为什么选用氯吡格雷而不是阿司匹林? (14)35、洼田饮水试验怎么做? (14)36、阿托伐他汀的应用剂量?时间? (14)337、房颤病人量表筛查 (15)38、房颤患者预防血栓的药物选择 (15)39、缺血性卒中合并房颤抗凝时机及剂量 . 1640、院内急性脑卒中救治流程 (17)41、不同途径卒中患者急诊救治流程 (18)42、卒中中心核心科室负责人联系方式 (19)4一、全员应知应会1、建立卒中中心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卒中中心的主要目的是为急性卒中患者建立起快速诊疗通道。

2022脑卒中应知应会及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救治流程(精华版)

2022脑卒中应知应会及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救治流程(精华版)

脑卒中应知应会及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救治流程1、何为脑卒中?脑卒中分类?答:脑卒中是因脑血管堵塞或破裂所致的疾病,分为缺血性卒中(脑梗死)、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2、什么是卒中中心?答:卒中中心是整合急诊、放射、检验、功能超声、电生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重症、康复、护理等医疗资源,实现对卒中特别是急性期卒中进行高效、规范救治的相对独立的诊疗单元,是卒中救治的质量控制和组织管理模式。

3、卒中中心成立的目的是什么?答:第一:缩短急性卒中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医院对卒中的整体救治能力及水平。

第二:提高对卒中的认识、加强卒中健康宣教,提高居民的卒中预防意识,多种方法预防卒中发生。

4、我院卒中中心建设启动是哪一天?答:20XX年XX月XX日5、我院卒中中心的主要组织构架?答:卒中中心成立了卒中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党委书记、院长XXX,委员由各相关行政职能科室负责人及卒中救治小组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委员会下设卒中中心办公室。

6、我院卒中中心的急救电话是多少?卒中绿色通道专用电梯是几号电梯?卒中绿色通道专用电梯电话是多少?答:卒中中心急诊电话:XXXXXXX、XXXXXX卒中绿色通道专用电梯:X号楼第X号(通往卒中病房)、X号电梯(通往XXX),专用电梯电话:XXXXXX,(24小时接听,白天有专人电梯值守,夜间由保安值守)7、我院卒中病房在医院什么位置?答:我院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ICU均设置有卒中病房,神经内科:8、我院现在卒中中心何时通过评审。

答:我院20XX年XX月通过了防治卒中中心认证并授牌,20XX年XX月通过综合防治卒中中心认证并授牌。

9、卒中中心四大会议是什么?答:卒中中心管理委员会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卒中中心质量分析例会(每月一次)、多学科联合例会会议(每月一次)、多学科联合查房或联合会诊(按需召开)10、何谓时钟统一方案?答:时钟统一方案是指在卒中中心的各个流程环节所采集的时间是来自完全同步的时钟,卒中中心的所有设备、仪器和时间显示器的时钟均完全一致。

高级卒中中心应知应会手册(非医务人员部分)

高级卒中中心应知应会手册(非医务人员部分)

高级卒中中心应知应会手册(非医务人员部分)非专业人员部分(非专业人员指:行政、职能、后勤、保安、保洁人员)1.什么是脑卒中?什么是高级卒中中心?答:(1)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指急性脑血管病变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分为:缺血性卒中(俗称“脑梗塞”)和出血性卒中(俗称“脑出血”)。

(2)卒中中心不是特指某一个科室,而是学科团队(包括:急诊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内科、内分泌科、康复医学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功能检查B超室、介入科)共同参与卒中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的医疗单元,是新的卒中治疗的管理模式,能为卒中提供新型、安全、快速和有效治疗的医疗单元,能够对早期卒中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风险评估和及时有效的治疗。

卒中中心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初级卒中中心,另一种是高级卒中中心。

我院为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建设的是高级卒中中心。

2.卒中中心的2个主要的治疗目标是什么?我院目前处于哪个阶段?答:一是提高治疗水平和卒中治疗标准化,二是建设成为高级卒中中心单位。

我院目前处于申报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阶段。

3.建设卒中中心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答:建立卒中中心的主要目的是为急性卒中患者建立起快速诊疗通道。

通过院内外多学科协作和建立卒中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

卒中患者能够在卒中中心得到快速有效治疗,特别是特异性治疗,如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机械取栓、外科手术、早期康复治疗等。

最大限度地缩短卒中患者早期救治时间,提高急性脑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残疾率、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我院卒中中心的组织构架?答:设立医院卒中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第一责任人)是院长,设立卒中中心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在医务科,设:行政主任(副院长兼医务科主任),业务主任为(神经精神内科主任),业务副主任为神经外科主任),设:卒中诊疗小组、卒中护理管理小组、卒中数据上报小组、卒中质量控制小组、卒中宣教及培训小组和卒中地图管理小组。

应了解的卒中中心信息与应急响应

应了解的卒中中心信息与应急响应

应了解的卒中中心信息与应急响应
卒中中心是专门为处理和治疗中风患者而设立的医疗机构。

了解卒中中心的信息以及应急响应措施对于提高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卒中中心的信息包括以下内容:
1. 位置和联系方式:了解卒中中心的具体位置以及联系方式,方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寻求帮助和转诊。

2. 专业医疗团队:了解卒中中心的专业医疗团队的构成,包括神经学家、神经外科医生、放射科医生、护士等,以确保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3. 诊断设备和技术:了解卒中中心所拥有的诊断设备和技术,如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以便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中风患者。

4. 治疗措施和药物:了解卒中中心的治疗措施和药物,如溶栓
治疗、手术治疗等,以确保能够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应急响应是卒中中心应对中风紧急情况的策略和措施,包括以
下方面:
1. 急救培训:卒中中心的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的急救培训,熟
悉中风的紧急处理方法和护理技巧。

2. 快速诊断:卒中中心应设立快速诊断通道,确保中风患者能
够迅速进行诊断,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3. 紧急转诊:卒中中心应与其他医疗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能够快速转诊患者到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4. 宣传和教育:卒中中心应进行相关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
众对中风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总之,了解卒中中心的信息和应急响应措施对于中风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

在面临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找到合适的医疗机构,并得到专业的治疗,将极大地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卒中中心建设应知应会

卒中中心建设应知应会

卒中中心建设应知应会1、对疑似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尽可能在到达急诊室后60min内完成CT等基本评估并开始治疗,有条件应尽量缩短DNT。

2、对疑似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头颅平扫CT/MRI(T1/T2/DWI)检查。

3、准备溶栓及桥接血管内取栓者,血压应控制在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00 mmHg。

4、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糖超过10 mmol/L时可给予胰岛素治疗。应加强血糖监测,血糖值可控制在7.8 ~ 10 mmol/L(原为7.7)。

血糖低于3.3mmol/L,可给予10%-20%葡萄糖口服或静脉注射治疗。

5、对于缺血性卒中症状发作3小时内的患者,推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6、对于发病3h-4.5h内能够接受治疗的患者,推荐静脉rt-PA治疗。

7、对于轻型非致残性卒中、症状迅速改善、发病3-4.5h内NIHSS>25、痴呆、孕产妇、既往疾病遗留较重神经功能残疾、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惊厥发作(与此次卒中发生相关)、颅外段颈部动脉夹层、未破裂且未经治疗的颅内小动脉瘤(<10mm)、少量脑内微出血(1-10个)、近3个月内接受过大手术、使用违禁药物的患者,可在充分评估、沟通的前提下考虑静脉溶栓治疗。

8、阿替普酶用法用量:rt-PA 0.9mg/kg(最大剂量90mg)静脉滴注,其中10%在最初1min 内静脉推注,剩下90%在1h内静脉持续滴注完。

用药期间及用药24小时内应严密监护患者。

9、发病在6h内,可根据适应证和禁忌证标准严格选择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使用方法:尿激酶100-150万IU,溶于生理盐水100-200ml,持续静脉滴注30min,用药期间应严密监护患者。

10、患者在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尚需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应推迟到溶栓24h后开始。

11、发病6 h内,符合以下标准时,强烈推荐机械取栓治疗:卒中前mRS 0~1分;缺血性卒中由颈内动脉或MCA M1段闭塞引起;年龄≥18岁;NIHSS评分≥6分;ASPECTS评分≥6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卒中中心建设应知应会1、对疑似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尽可能在到达急诊室后60min内完成CT等基本评估并开始治疗,有条件应尽量缩短DNT。

2、对疑似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头颅平扫CT/MRI(T1/T2/DWI)检查。

3、准备溶栓及桥接血管内取栓者,血压应控制在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00 mmHg。

4、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糖超过10 mmol/L时可给予胰岛素治疗。应加强血糖监测,血糖值可控制在7.8 ~ 10 mmol/L(原为7.7)。

血糖低于3.3mmol/L,可给予10%-20%葡萄糖口服或静脉注射治疗。

5、对于缺血性卒中症状发作3小时内的患者,推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6、对于发病3h-4.5h内能够接受治疗的患者,推荐静脉rt-PA治疗。

7、对于轻型非致残性卒中、症状迅速改善、发病3-4.5h内NIHSS>25、痴呆、孕产妇、既往疾病遗留较重神经功能残疾、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惊厥发作(与此次卒中发生相关)、颅外段颈部动脉夹层、未破裂且未经治疗的颅内小动脉瘤(<10mm)、少量脑内微出血(1-10个)、近3个月内接受过大手术、使用违禁药物的患者,可在充分评估、沟通的前提下考虑静脉溶栓治疗。

8、阿替普酶用法用量:rt-PA 0.9mg/kg(最大剂量90mg)静脉滴注,其中10%在最初1min 内静脉推注,剩下90%在1h内静脉持续滴注完。

用药期间及用药24小时内应严密监护患者。

9、发病在6h内,可根据适应证和禁忌证标准严格选择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使用方法:尿激酶100-150万IU,溶于生理盐水100-200ml,持续静脉滴注30min,用药期间应严密监护患者。

10、患者在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尚需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应推迟到溶栓24h后开始。

11、发病6 h内,符合以下标准时,强烈推荐机械取栓治疗:卒中前mRS 0~1分;缺血性卒中由颈内动脉或MCA M1段闭塞引起;年龄≥18岁;NIHSS评分≥6分;ASPECTS评分≥6分。

12、有血管内治疗指征的患者应尽快实施治疗,当符合静脉rt -PA溶栓标准时,应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同时直接桥接机械取栓治疗。

13、静脉溶栓禁忌的患者,建议将机械取栓作为大血管闭塞的治疗方案。

14、机械取栓时,可以在静脉溶栓基础上对部分适宜患者进行动脉溶栓;发病6 h内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当不适合静脉溶栓或静脉溶栓无效且无法实施机械取栓时,严格筛选患者后实施动脉溶栓是合理的。

15、实施血管内治疗前,尽量使用无创影像检查明确有无颅内大血管闭塞。

16、发病3 h内NIHSS评分≥9分或发病6 h内NIHSS评分≥7分时,提示存在大血管闭塞。

17、无肾功能不全病史的患者,怀疑大血管闭塞且符合血管内治疗指征时,行CTA检查无需等待肌酐检测结果。

18、对于不符合静脉溶栓或血管内取栓适应症且无禁忌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在发病后尽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50~300 mg/d。

急性期后可改为预防剂量(50~300 mg/d)。

19、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可考虑选用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治疗。

20、对于未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轻型卒中患者(NIHSS评分≤3分),在发病24h内应尽早启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并维持21d,有益于降低发病90d内的卒中复发风险,但应密切观察出血风险。

2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前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可继续使用他汀治疗。

22、在急性期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卒中类型、伴随疾病及耐受性等临床特征,确定他汀治疗的种类及强度。

23、建议对颅内压升高、卧床的脑梗死患者采用抬头位的方式,通常抬高床头大于30°。

24、对于发病48 h内、60岁以下的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伴严重颅内压增高患者经积极药物治疗病情仍加重,尤其是意识水平降低的患者,可请脑外科会诊考虑是否行减压术,手术治疗可减低病死率,减少残疾率,提高生活自理率。

25、孤立发作一次或急性期期痫性发作控制后,不建议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

26、抗凝治疗未显示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及降低病死率,且增加出血风险,不推荐卧床患者常规使用预防性抗凝治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

27、发病后注意营养支持,急性期伴吞咽困难者,应在发病7d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

28、为降低卒中复发率,应尽早开始二级预防。

29、TIA是严重的、需紧急干预的“卒中预警”事件,亟待更新观念,加强重视。

30、TIA新的定义: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发作,典型临床症状持续不超过1h, 在影像学上无急性脑梗死的证据。

31、建议TIA的主要发病机制可以分为血流动力学型,动脉-动脉栓塞型和心源性栓塞型。

32、TIA患者在发病后前3个月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较大,其中前2d内风险最大,患者的处理应越早越好。

33、常用的TIA风险评估量表有:ABCD评分、加利福尼亚评分、ABCD2评分。

34、ABCD评分35、ABCD2评分36、下列TIA在发病24~48h内必须住院:初发TIA患者;进展型TIA患者;症状持续时间>1h;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50%;已知的心脏来源的栓子(如心房颤动);己知的高凝状态;加利福尼亚评分或ABCD评分高危者。

37、心源性栓塞性TIA:持续性或阵发性(瓣膜性或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TIA患者,建议长期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除外),其目标INR值为2.5 (范围为2.0 – 3.0)。

对于抗凝药物禁忌症的患者,推荐其使用阿司匹林(75-150 mg/d),如果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应用氯吡格雷(75 mg/d)。

38、非心源性栓塞性TIA:不推荐使用口服抗凝药物,应建议其进行长期的抗血小板治疗。

常用的药物为阿司匹林(75-150mg/d),而有资料表明氯吡格雷(75mg)可能较阿司匹林更有效。

39、疑似脑卒中患者应尽快行头颅CT检查,脑CT扫描是诊断脑出血最有效最迅速的方法。

40、当急性脑出血患者收缩压>220mmHg时,可使用静脉降压药物降低血压;但患者收缩压>180mmHg 时,可使用静脉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调整降压速度,160/90mmHg可作为参考降压目标值( III级推荐,C级证据)。

41、脑出血患者的血糖水平:血糖值可控制在7.7-10.0mmol/L的范围内,应加强血糖监测并相应处理:血糖超过10mmol/L时可给予胰岛素治疗;血糖低于3.3mmol/L时,可给予10%-20%葡萄糖口服或注射治疗。

目标是达到正常血糖水平。

42、使用抗栓药物发生脑出血时,应立即停药。

43、对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相关脑出血,静脉应用维生素K、新鲜冻干血浆和PCC各有优势,可根据条件选用。

对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利伐沙班)相关脑出血,目前缺乏快速有效拮抗药物。

44、对普通肝素相关脑出血,推荐使用硫酸鱼精蛋白治疗。

45、对溶栓药物相关脑出血,可选择输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抗血小板相关的脑出血。

46、对于脑出血颅内压升高者,应卧床、适度抬高床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47、对于需要脱水降颅压时,应给与甘露醇静脉滴注,也可以用呋塞米、甘油果糖和(或)白蛋白。

48、脑出血(1)有癫痫发作者应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疑拟为癫痫发作者,应考虑持续脑电监测。

如监测到痫样放电,应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

不推荐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

脑卒中后2-3月再次出现痫性发作的患者应接受长期、规律的抗癫痫药物治疗。

50、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脑出血患者(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脑出血患者),证实出血停止后可考虑皮下注射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但应注意出血的风险。

51、外科手术以其快速清除血肿、缓解颅内高压、解除机械压迫的优势成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重要方法;有1、开颅血肿清除术 2、微创手术3、去骨瓣减压术。

52、出现神经功能恶化或脑干受压的小脑出血者,无论有无脑室梗阻致脑积水的表现,都应尽快手术清除血肿。

不推荐单纯脑室引流而不进行血肿清除。

53、对于脑叶出血超过30ml且距皮质表面1cm范围内的患者,可考虑标准开颅术清除幕上血肿。

或微创手术清除血肿。

54、发病72小时内、血肿体积20~40ml、GCS>9分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有条件的医院,经严格选择后可以应用微创手术联合或不联合溶栓药物液化引流清除血肿。

55、40ml以上重症脑出血患者由于血肿占位效应导致意识障碍恶化者,可考虑微创手术清除血肿。

56、病因未明确的脑出血患者行微创手术前应行血管相关检查(CTA/MRA/DSA)排除血管病变,规避和降低再出血风险。

57、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占所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85%左右。

58、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突发剧烈头痛是aSAH最常见的症状,往往被患者描述为此生最为剧烈的,呈炸裂样并立刻达到最重程度的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畏光、短暂性意识丧失或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如颅神经麻痹症状)。

59、SAH早期的CT表现(出血3天内)主要包括三种形式:第一种为鞍上池或环池积血并向周围蛛网膜下腔弥散,是aSAH的典型表现;第二种即典型的良性中脑周围非动脉瘤出血,表现为中脑周围、基底池下部积血而几乎不向周围脑池和外侧裂扩散;第三种形式为出血仅局限于大脑凸面的蛛网膜下腔。

60、全脑血管造影仍然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

61、对大部分破裂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治疗或开颅手术应尽早进行,以降低aSAH后再出血风险。

62、对于伴有脑内大量血肿(大于50ml)和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可优先考虑开颅手术,而对于高龄患者(大于70岁)、aSAH病情重(WFNS Ⅳ/Ⅴ级)、后循环动脉瘤或合并脑血管痉挛患者可优先考虑血管内治疗。

63、所有aSAH患者均应启动尼莫地平治疗,有助于改善临床预后。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