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六壬——壬归

合集下载

大六壬判断入门

大六壬判断入门

大六壬判断入门一类象壬式复杂,实战之际,往往不知从何下手,有时还会感觉吉凶因素纠缠消长,何去何取,令人摇摆不定。

在十年的学壬过程中,每到此时,却又隐隐约约地有一种“直觉”,那就是大六壬远不像想象得这么复杂,应该有一条十分明确、简洁的判断思路,现在的无所适从,不过就是因为所学日浅,尚未找到这条思路罢了。

不过苦学良久,去寻找这一条路子,竟是渺如云烟,未能识荆。

学壬过程中,一个“核心迷糊”就是:壬占到底是以课体为主,还是以类象为主。

学壬之初,心思全在课体,实践下来,准确率并不很高。

后来读到《说约》,认为课体为重,类象参考,实证之后,准确率略有提高,但仍有不少课例,在断错之后回头去理解,竟是茫然不知所以。

排除戏占的影响不谈,一种原则如果使我们当个事后诸葛亮都不成的话,这个原则就应该是有问题的。

还是师父的一句话点醒:“你把课体也看作一种类象试试。

”虽然以前撰文,多次强调“壬本象学”,但却只是一种模糊的认识,象伙矣,一个课中的象,到底谁主谁次,何去何从,却还是不知所以。

如果一切归入象,而象中则有“类象”,以类象为核心来推断,不知情况如何。

于是苦读《指南》、《断案》等,先贤的论述、遗例,竟是印证不爽!于是那一条思路在脑中逐渐形成。

壬占以类象为核心,根据所占事类,取其类神,依这个类神的吉凶旺衰来进行判定。

有人会笑,这样搞法,大六壬不就成了六爻卦?取出用神,看用神的旺衰?不是说大六壬的思维方式独特,跟六爻相距甚远吗?个人以为,六爻,可以看作是一种小六壬。

六爻的取用,基本上是以六亲来取,父母、子孙、妻财、官鬼、兄弟,卦象、五行、爻位等也参照。

基本上是一个主系统,几个辅系统。

宏伟的大六壬,却有七个取类来源,即七大类象系统:干支定位、支神、天将、神煞、六亲、十二长生运、课体。

二干支很多占类中,干与支本身就是类神。

壬占之日辰,系指占日之干与支,干与日、支与辰,异名而同义。

邵康节先生曰:“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

能知百事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

(北海闲人)大六壬学习心路

(北海闲人)大六壬学习心路

(北海闲人)大六壬學習心路(北海闲人)大六壬學習心路大六壬學習心路(系列)之一前言大六壬是高深的学术,独学、无师、无友、凭书的人,要走无数的弯路。

虽然机缘巧合,幸蒙师授,得窥大六壬门径。

但回首学壬之路,也是曲折迂回,山重水复。

很想把十几年学壬走过的道路写下来,既为总结心路历程,以便找到更便捷的提高法门;又是揭自己的丑,展示曾经走过的“弯路“,为有志于壬的朋友作个向导,使之走上学壬的康庄大道。

计划有时间就写一点,写成一系列的文章,长短不拘。

大六壬學習心路(系列)之二《大六壬大全》翻开《大全》,真是篇篇让人着迷,段段让人钦敬,句句催人记诵,口诵心唯,神而明之,爱不释手。

少年时代,机缘巧合,学上了金口诀,因为年龄阶段的整体思维水准问题,一直不能登堂入室,偶然的机会,在书摊上发现了一部《秘藏大六壬大全》,属盗版,盗得惨不能睹,籍着一点金口诀月将加时、干神将方、登明神后、贵蛇朱六的基础,愣是学会了起课,那是翻遍全书,东拉西扯,上拼下凑,反复失败的结果。

金口用地分,大六壬不用地分;大六壬以日辰之阴神阳神为基础起课,金口则是干神将方上下排列;金口的贵人顺逆看天盘,大六壬看地盘;金口的贵蛇朱六叫神,大六壬叫将,金口的登明神后叫将,大六壬叫神,金口是神将同用论生克,大六壬则将主事神主吉凶,金口的玄武本家子天后本家亥,大六壬的玄武本家子天后本家亥,这些搅不清的粥,都是在多个不眠之夜里弄清的,现在看起来实在是简单得可笑,但作为一段心路历程,还是要羡慕现在有这么多壬书可读,有这么些文章可参考的初学者,他们处在了一个全国的整体大六壬认识水准比十几年前不知高多少倍的时段啊。

实话实说,初学大六壬,确确实实认识不到《大全》的价值,实际就是“没有读懂”,等到壬海边上摸爬滚打了多年之后,等到把壬学的针头线脑都缕齐以后,在整体的阴阳五行、理气象数认识提高之后,在数不清的实占之后,回头再看《大全》,就有点想“纳头就拜”的冲动,读到精彩处,不禁手为之舞,足为之蹈了。

六壬读书笔记 易仙客整理的大六壬笔记

六壬读书笔记  易仙客整理的大六壬笔记

基础知识
日德:德者,福佑之神。阳干刚健,德秉于己,甲德在寅,丙戊德在巳,庚德在 申,壬德在亥。阴乾柔顺,德归于合,乙合庚德在申,丁合壬德在亥,己合甲德 在寅,辛合丙德在巳,癸合戊德在巳。
什么是文德格:日德作官星发用,乘朱雀,名文德格,主应试得官,居官得荐。 与日干相刑害,空亡就是不好了。
德能化鬼吗:日德发用为鬼,仍作德断,德能化鬼也。此惟丁、辛二日有之,也 就是说不是所有的德都能化鬼。
前虚一位,主初时有阻;或后虚一位,主事将成有阻。 如虚一位是财,财上不足;虚一位是父母,是长上文字不足;如丁卯日夜贵,
干上申,三传辰巳午,欠一未字,乃今日之脱气,主子孙旧事牵连未了。然日时 得勾陈,亦主子孙旧事,牵连失文字,或因文字不明而相争费气,致事不足也。 子孙乘朱雀主卑幼文字上口舌不足,年命填实,不在此限。若是官鬼,则因官事 而不主足;若是兄弟,则主朋友手足不足。如辛丑日干上申,三传亥酉未之类, 乃后虚一位也。壬午日干上酉,三传寅子戌;乙酉日干上寅,三传未巳卯;丙戌 日干上卯,三传丑亥酉;辛卯日干上申,三传丑亥酉之类。皆虚后一位也。
将,吉不可言;若乘凶将,凶不可逃。主凡事进退皆不由人,以被日辰夹也。占 病讼、忧疑、解散事及驱除、脱走不利。若占利名、成合事则美。若占产未生, 占胎稳固;凡事机密,藏头掩尾,事多难解。
夹三传者,更看所夹何象。若夹财则利求财,不利病讼。若夹官鬼则利求官, 不宜占病讼。若夹子孙,则忧疾病,不利作用,利占孕不利占产。若夹生气,利 占生气,不利占忧。若夹兄弟,则百事少利。若夹空亡,则事多虚华,枉用其心。 如乙丑日干上巳,三传寅卯辰;癸酉日干上寅,三传亥子丑;庚辰日干上酉,三 传午未申;甲午日干上卯,三传辰巳午;壬申日干上戌,三传戌酉申;庚子日干 上未,三传戌酉申;辛丑日干上酉,三传子亥戌;甲戌日干上丑,三传子亥戌; 癸巳日干上子,三传卯寅丑是也。

《壬归》壬占思想浅论

《壬归》壬占思想浅论

《壬归》壬占思想浅论.txt25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方;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

《壬归》的价值,类同于开启壬占大堂内室的钥匙,学人想要审视壬占真正的奥秘,《壬归》的方向,肯定是最直截了当的路径。

壬归的意思是大六壬占卜的旨归。

那么,壬归所认为的壬占旨归是什么呢?一、明理壬归的作者认为“理以气应﹐占以理求”,壬占首先是要明理。

这个理,既是事物的理,也是人情的理。

所谓明理,首先需要以一种求真务实的功夫,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体察事物的真实性。

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怎么能够洞明和练达,前提是要站在冷静理智的客观角度,排除主观臆想的干扰,学会对事物人情,进行清醒的观察、对比、分析、得出清晰的判断。

明理,就是要善于站到旁观审视的立场,弄清楚事理人情的真相,及其事件变化的条件。

明理是学壬者一生的功课,壬占的水平,最终取决于学者对人情世故周详细密的把握能力,因为学者的生活经验和壬占的准确程度是呈正比的。

学者的生活阅历越丰富,对事物人情的把握越清楚,做出的判断越符合生活常理。

由此,我们也认识到,没有一个人可以到达全能全知的境地,但这丝毫不妨碍我们无止境的解悟和接近事情的真相。

明理,一句话,就是求真。

二、辨气《壬归》云:“气者﹐盖权衡于理之圆机也。

所以然者﹐事因有当然之理﹐无必然之气﹔气苟弗应﹐理亦宜然﹐象类空悬已耳。

谓非理权于气不可。

”翻译过来是:理是权衡气势灵活运用的关键。

之所以这样,原因是事物有内在必然的变化道理,但不一定有必然的气势变化(因为气势是事物附带属性,或强或弱,或有或无,或动或静,是因事物的具体存在情况决定的)。

如果占测的事情不具有某种变化的气势,事物变化的常理也是这样(不具有某种变化的气势),说明了时机未到,类象所指之事只能空悬在那里了,所以说理必然要用权衡气势。

那么气又是什么呢?按照作者的理解是:“盖凡气之见乎天上者﹐随四时而递迁﹐曰五气﹐旺相死休囚是也﹔见乎地者﹐随吾身与应责之类﹐而如定十二气﹐长生沐浴到胎养是也。

北海闲人-大六壬九大类象系统

北海闲人-大六壬九大类象系统

北海闲人-大六壬九大类象系统北海闲人大六壬九大类象系统一类象二干支三支神四天将五神煞六六亲八课体七十二长生运九年命一类象壬式复杂,实战之际,往往不知从何下手,有时还会感觉吉凶因素纠缠消长,何去何取,令人摇摆不定。

在十年的学壬过程中,每到此时,却又隐隐约约地有一种“直觉”,那就是大六壬远不像想象得这么复杂,应该有一条十分明确、简洁的判断思路,现在的无所适从,不过就是因为所学日浅,尚未找到这条思路罢了。

不过苦学良久,去寻找这一条路子,竟是渺如云烟,未能识荆。

学壬过程中,一个“核心迷糊”就是:壬占到底是以课体为主,还是以类象为主。

学壬之初,心思全在课体,实践下来,准确率并不很高。

后来读到《说约》,认为课体为重,类象参考,实证之后,准确率略有提高,但仍有不少课例,在断错之后回头去理解,竟是茫然不知所以。

排除戏占的影响不谈,一种原则如果使我们当个事后诸葛亮都不成的话,这个原则就应该是有问题的。

还是师父的一句话点醒:“你把课体也看作一种类象试试。

”虽然以前撰文,多次强调“壬本象学”,但却只是一种模糊的认识,象伙矣,一个课中的象,到底谁主谁次,何去何从,却还是不知所以。

如果一切归入象,而象中则有“类象”,以类象为核心来推断,不知情况如何。

于是苦读《指南》、《断案》等,先贤的论述、遗例,竟是印证不爽!于是那一条思路在脑中逐渐形成。

壬占以类象为核心,根据所占事类,取其类神,依这个类神的吉凶旺衰来进行判定。

有人会笑,这样搞法,大六壬不就成了六爻卦?取出用神,看用神的旺衰?不是说大六壬的思维方式独特,跟六爻相距甚远吗?个人以为,六爻,可以看作是一种小六壬。

六爻的取用,基本上是以六亲来取,父母、子孙、妻财、官鬼、兄弟,卦象、五行、爻位等也参照。

基本上是一个主系统,几个辅系统。

宏伟的大六壬,却有七个取类来源,即七大类象系统:干支定位、支神、天将、神煞、六亲、十二长生运、课体。

二干支很多占类中,干与支本身就是类神。

壬占之日辰,系指占日之干与支,干与日、支与辰,异名而同义。

大六壬算法讲解

大六壬算法讲解

大六壬算法讲解第一节大六壬算法讲解六壬之学、在古代是一门占卜的学问,从它产生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它的产生是根源于道家的学说,但又把古代关于天文、地理、星象、历算、吕律、气功、中医等等自然科学和关于人体的认识容纳于内;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描述自然界周期运动变化规律的系统模型,并且融汇于阴阳八封,于支五行,以及各种各样的法术或者叫技术,以寻求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人类自身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

六壬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精华的内容,并把抽象的哲学具体化,实用化。

这在后面我们将一一介绍。

六壬在古代数术中是一种高层次的占卜之学,一般人是很难接触到和掌握它的。

除开它神秘莫测的原因之外,还有一条,就是它包含的内容大广泛,学识太渊博,如果没有名师和得道之人传授,它是很难掌握的。

正因为如此,倍受儒家推崇的《易经》,才被逐渐改造得通俗化、大众化而广泛地走向民间,被一般的平民所接受。

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过去那些被称为非常神秘的东西,已经并不那么神秘了。

比如象天文、地理、历算等等,中学生都可以学会,如果有心于研究中国古代数术学的人,自然是易如反掌了。

现在研究《易经》的人很多,《易经》可以说只是数术学的一部分。

我们把中国古代所有关于占卜和法术方术之类的学问统称为数术学,至于什么叫数术学,请参见陈维辉《中国数术学纲要》和《中国数术学原理》。

数术学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有六壬、奇门、太乙、易经、铁板算、诸葛算等等,在《通志》—书中就介绍了几千种占卜预测之法。

它是相当庞大的。

我们认为,学习数术学的人手工夫应该是六壬,而把《易经》作为一个辅助的工具。

《易经》在它的演算过程中不需要天文、地理、历算知识,其经文也过于隐晦,难以捕捉到准确的信息。

况且它全部的预测信息也只有64卦×6爻=384爻;所以它的思想领域和判断范围是有限的。

六壬从理论上说,是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从技术上说,它在干支学中只用一个天于;并用地支遁干化为地支。

壬归壬占思想浅论

壬归壬占思想浅论

《壬归》壬占思想浅论《壬归》壬占思想浅论.txt《壬归》的价值,类同于开启壬占大堂内室的钥匙,学人想要审视壬占真正的奥秘,《壬归》的方向,肯定是最直截了当的路径。

壬归的意思是大六壬占卜的旨归。

那么,壬归所认为的壬占旨归是什么呢?一、明理壬归的作者认为“理以气应﹐占以理求”,壬占首先是要明理。

这个理,既是事物的理,也是人情的理。

所谓明理,首先需要以一种求真务实的功夫,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体察事物的真实性。

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怎么能够洞明和练达,前提是要站在冷静理智的客观角度,排除主观臆想的干扰,学会对事物人情,进行清醒的观察、对比、分析、得出清晰的判断。

明理,就是要善于站到旁观审视的立场,弄清楚事理人情的真相,及其事件变化的条件。

明理是学壬者一生的功课,壬占的水平,最终取决于学者对人情世故周详细密的把握能力,因为学者的生活经验和壬占的准确程度是呈正比的。

学者的生活阅历越丰富,对事物人情的把握越清楚,做出的判断越符合生活常理。

由此,我们也认识到,没有一个人可以到达全能全知的境地,但这丝毫不妨碍我们无止境的解悟和接近事情的真相。

明理,一句话,就是求真。

二、辨气《壬归》云:“气者﹐盖权衡于理之圆机也。

所以然者﹐事因有当然之理﹐无必然之气﹔气苟弗应﹐理亦宜然﹐象类空悬已耳。

谓非理权于气不可。

”翻译过来是:理是权衡气势灵活运用的关键。

之所以这样,原因是事物有内在必然的变化道理,但不一定有必然的气势变化(因为气势是事物附带属性,或强或弱,或有或无,或动或静,是因事物的具体存在情况决定的)。

如果占测的事情不具有某种变化的气势,事物变化的常理也是这样(不具有某种变化的气势),说明了时机未到,类象所指之事只能空悬在那里了,所以说理必然要用权衡气势。

那么气又是什么呢?按照作者的理解是:“盖凡气之见乎天上者﹐随四时而递迁﹐曰五气﹐旺相死休囚是也﹔见乎地者﹐随吾身与应责之类﹐而如定十二气﹐长生沐浴到胎养是也。

古老占星学丨大六壬

古老占星学丨大六壬

古老占星学丨大六壬六壬是东方最古老的占星学。

大六壬,简称六壬,是用阴阳五行占卜吉凶的一种术数。

六壬与遁甲、太乙合称三式。

五行以水为首,十天干中,壬、癸分别为阳水、阴水。

舍阴取阳,六十甲子中壬有六个(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称为六壬。

六壬有六十四课,以刻有干支的天盘、地盘相叠,转动天盘后得出所值的干支及时辰,判明吉凶。

何为大六壬大六壬为古代天文星象应用学,其产生来自于天文历法,为天文数术之首,以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理论为指导,以天道对应人道,以时空信息包含万物运转的规律来推算人事。

六壬以占卜人事著称,俗语说:“学会大六壬,来人不用问”,因此大六壬有“人事王”之美誉,被称为三式之首。

在六十花甲纪数当中,天干有壬者共六:壬子,壬寅,壬辰,壬午,壬申,壬戌。

十天干以甲为首排序,壬为序数九,九为极数,极数之后归零--即十天干的收尾:癸。

大六壬原名为九天玄女式,因壬表极数九,故古人又称之为大六壬。

六壬术数,大致可分为四种:①大六壬;②中六壬;③小六壬;④六壬金口诀。

其实,除了大六壬外,其它的皆为分支或挂名依附而已。

汉代许慎《说文》记:“言水者,准也,生数一,成数五,以水数及之成六壬也。

”河图讲“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六壬有七百二十课,以刻有干支的天盘、地盘相叠,转动天盘后得出所值的干支及时辰,判明吉凶。

六壬术起源很早,以占卜人事著称,其法由来已久,具体年代,已无法确定,到了东汉已经盛行,汉代《吴越春秋》、《越绝书》已有记载,由此已知定是始于汉代以前。

《隋书·经籍志》载有《六壬式经杂古》《六壬释兆》。

唐《王建诗·贫居》云:“近来身不健,时就六壬占。

”说明在唐代时已经很流行六壬术。

《四库未收书提要》载录了宋代祝泌的《六壬大古》,并介绍云:“是编《宋志》不著录,郑樵《通志略》所列六壬,多至八十二家。

焦宏《经籍志》凡八十九家,钱遵王《述古堂书目》凡一十八家,皆无是册,盖佚已久矣。

此从宋刻本依样影抄,卷首有泌边书序及六壬起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用之神,主事之吉凶成败,以旺化决之
凡用在日上两课,为外事,主远,主去;用在辰上两课,为内事,主近,主来。
用起上克下,卑幼有灾,事从外来,占利男子,兵利先起。
用起下贼上,尊长有危,事从内起,占利女人,兵利后应。
凡用得太岁,事在年中;用得月建,事在本月;事在半月之内;用得本日之干,事在本日之内;用得气首,事在五日之内。
凡日上神旺日,最宜守旧,如木日以卯为旺神之类。
日上神为日禄,主有荣名,切不可舍此禄神而别求动用。
日上神为驿马,君子升迁,小人身动。如子日马在寅之类。
日上神为日德,最利进取。如甲日德在寅,支德六吉,子日德在巳。
日上神为日败,事主败坏,凡事皆凶。如木日败在子,支败六凶。
日上神为日绝,凡事结绝。如木日绝在申。
凡用神得四时死气者,为绝灭。如春占土用是也。用若临于死气之上,受其伤克者,则有丧
亡之忧。盖死气即是四时财神,财为养命之源,而反伤用;用,事之机也,其机如彼,则无以养命矣。故曰死丧,死气所胜忧死丧也。
凡用神得四时囚气,囚气者,为败坏。如春占金用是也。用若临于囚气之上,受其伤克者,
则有刑狱之忧。盖因囚气即是官鬼,官与鬼,惟狱讼首畏之。临于其地而受其所胜,能无凶乎?囚气所胜忧刑狱也。
凡日加日墓之上,谓之将身投墓,有甘心就罪之象,不利有攸往,不往何灾也?
凡日加辰墓之上,谓之移家就静,有散屋与人之象,舍己以从人,甘就其侮也。
凡日辰上神各与日辰刑者,或交互刑害,则有彼此猜忌之象。
凡日辰上各见日鬼辰鬼之墓者,则主凡事不明,最为凶兆。如木日,以丑为鬼墓之类,金神
克木为鬼,丑盖金之墓神也。
壬归
卷之一提纲例约
壬之有纲,犹裘之有领;振裘者必挈其领,言壬者当提其纲。维纲云何?曰四课也,用神也
,三传也,天官也,八煞也,如斯而已。虽然,知四课而不知加临之变,不知四课者也;知用神而不知五气之殊,不知用神者也;知三传而不知制救之情,不知三传者也;知天官为万类之主,而不知三才之用,不知天官者也;知八煞为经纬之需,而不知制化之妙,不知八煞者也。操而存之,是为提纲;神而明之,是在人矣。
。上生下则利,我生彼则不利。
凡日上神为太阳,身近恩光,最为吉利。
凡辰上见月宿,为凶神入宅。月宿,太阴也。正月起危,二月起奎,三胃,四毕,五井,六
柳,七张,八翌,九角,十房,十一箕,十二斗,日行一宿,遇斗重留,见觜不用。
凡干上有鬼,而辰克去之;辰上有鬼,而干克去之,皆为吉占。又看为何神以定休咎。
察用神之生克第二
辰上见日之禄神,尊屈于卑,贵以下贱,权摄不正。
辰上见日之官星,贵人进阶,常人招讼。
日辰上神互换相冲,宾主不投,人情不美,与反吟同。
四课不合,事不满意,求谋不成。
日上神为日鬼,最为不吉。
日上魁罡,事不由己;辰上魁罡,家宅不宁。
辰上空亡,或见天空,多主戏谑。
日辰上见刑害,人情不美,凡事不宜。
凡日课为主,为尊,为人,为动,为远,为高;辰课为彼,为卑,为地,为静,为近,为小
其脱更甚,故曰:脱上逢脱多虚诈。
凡日生辰上之神,辰生日上之神,谓之交脱,主东得西失,辗转脱财。
凡日辰上神各与日辰作合,谓之互合,或交互作合,谓之交合。惟宜和合圆成,不利解脱分
散。但合中有刑有害,不可不熟审。
凡日上神墓日,谓之本身逢墓,故曰:华盖覆日,如雾暗室,旺墓犹可,休囚更甚。
凡辰上神墓辰,谓之家宅逢墓,其家必住墓库阴僻之地,休囚为墓,旺相为库。
观四课之加临第一
凡日上神生日,谓之益气。益气者,有益于我之气也;得之者,遇灾不凶,凡事皆吉,
故曰:上神生我,为益气来扶来助。凡日生上神,谓之脱气者,脱耗于我之气也;得之者,事多脱赚,得不偿失,故曰:我生上神,为脱气劳心劳力。凡日上神克日,谓之损气;损气者,有损于我之气也;昼为人损夜为鬼损;旺相犹可,囚死难当。旺相为官,而君子得之;则为官星临身,进取求官,反以应吉。
凡用神下临克地,而上神又来墓用,谓之仰丘俯仇。上神即中传,即用神之阴也。
凡用神克太岁,主岁中灾;克月建,主月内灾;克旬首,旬内灾;克日干,忧己身,主身动
及公讼;克日支,忧妻妾卑下,及家内不安。克占时,主心动忧惊;克行年,谋事不成;克本命,命运颠倒。然须视其克日克年克命之神,与日果为何类。若系日鬼,则为身灾;为日刑,则防刑责之灾;带驿马天马,则防车舟倾倒扑跌之灾。带血支血忌,则防血光之灾;带官符病符,则防词讼疾病之灾;带天鬼月厌,则魑魅怪异火烛之灾。惟为财所克,则反利求财;日禄所克,则反利干禄;惟刑克两字,为壬式关键。惟日干、行年、本命,为己身化咎,而岁月旬,不过论其灾发之岁月。
凡用神得四时旺气者,主有喜庆;用若临于旺气之上,为其所克者,则主官非,旺气所胜忧
县官也;如春占用木则为旺气,如用土临木,则为旺气所胜矣;忧县官者,县为守土之官,古之诸侯也。气旺当建,而有侯象,而谓之建侯也。用为建侯所胜,故有忧也。
凡用神得四时相气,为益财。如春占火用是也。用若临于相气之上,受其伤克者,则主失财。盖相气为四时子孙,生财之神也,故主益财。子孙之气反来伤用,主失财。相气所胜忧钱财也。
凡日克上神,谓之制气;制气者,受制于我之气也。气为我制,则使令惟命,而惟命是从者,其先于财?故曰:我克者为财,然而得吉神旺相,方可言财;若将凶神死、内外刑战,则为财神受伤,反主伤财。
凡日上神生辰,辰上神生日,谓之人宅相生,彼此受益。
凡日上神克辰,辰上神克日,谓之交克,人宅相伤,宾主不睦。
凡日辰皆自生其上神,谓之上脱,则彼此被上人脱赚;而上神又生天官者,则为脱上逢脱,
凡辰加日上被日克,所欲不求而自得,财来就人,气旺更吉。
日加辰上被辰克,屈身取侮,当自责;自取乱首,咎不在人也。
日加辰上辰生日,俯就他人求所得。
辰加日上日生辰,万事徒劳总不成。
辰加日上辰克日,卑下犯上非美德。
日加辰上日克辰,用力于人事始成。
辰加日上辰生日,任意求谋百无失。
日加辰上日生辰,虚费心机百不成。
用临死,其事必止如木用而临在午上也;发用临败,其事必败;发用临绝,事结、人信至、
病死;发用临墓,事必隐晦。
凡用神冲日、破日、刑日、害日,则自不安稳;用神冲辰、破辰、刑辰、害辰,则家不宁静。
若用克四课内之六亲,即以言吉凶。如甲日,以土为财,四课内有土而用神寅卯克去之,则
无财矣。课内本无其财,则不得言克财,六亲仿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