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的案例分析
特大型远洋运输企业并购公司案例实例分析

特大型远洋运输企业并购公司案例实例分析公司背景介绍中远集团中远集团,成立于1961年,是我国名列前茅的战略性特大型国有跨国企业,其资产总值约一千五百多亿元人民币,在全世界五大洲四大洋的各个主要港口和航道,都可以见到“COSCO”标志的航船。
中远集团的资产除了船只、集装箱以外,在船舶工业、仓储码头、金融贸易以及房地产等陆上产业也有大量资产,其中不乏优质资产。
而且中远集团在香港控股的两家上市公司“中远太平洋”和“中远国际”,也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股价表现和公众形象。
1993年,国家以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为核心母体组成企业集团,在国家56家特大型国有集团公司中排名第五。
其下属企业主要有中国外轮代理集团公司、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及其广州、大连、上海、青岛、天津、厦门、蛇口远洋运输全资子公司。
目前中远的集装箱运输能力居世界第四位,散货船队运输能力排名高居世界第一。
集团组建以来一直奉行“下海、登陆、上天”的经营战略以成为我国绩优的大型综合型企业集团。
中远集团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其业务发展也开始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虽然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为海运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但是随着海运市场的对外开放,中远集团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这种竞争自1995年国际主要海运公司将其干线班轮直接停靠上海、盐田等中国港口后体现得更加明显,并导致了中远集团在集装箱运输市场份额的下降和1996年经营效益的滑坡。
为了克服在竞争中遇到的困难,中远集团提出了下海·登陆·上天的新发展战略,将公司从航运企业向综合性物流企业方面过渡,并着重将房地产产业作为集团多元化拓展的重点。
中远置业是中远集团于1997年3月27日刚成立的大型控股公司,注册资本3.2亿人民币,中远置业在这资收购中是收购主体,避免了产生主体上的混淆与不清。
但应明白的是,作为全资子公司的中远置业,它的行动实际上均是在中远集团这个强大后台授意下进行的。
众城实业上海众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于1991年10月28日在浦东地区成立的第一批股份制企业之一。
中海远洋集团案例分析

提供了一票到底、门 到门的服务方式,简 化交易过程,提高交 易效率。 节约运输 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谢谢观赏
•
中远物流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LMIS系统
•
中远集团采用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LMIS系统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少 有的涵括供应链完整业务功能的系统(包括WMS、 TMS等),它以合同为导向,权限、功能、统计、 操作模式等都取决于合同,严格的物流节点监控 实现供应链事件管理,并通过XML、EDI与客户 的ERP系统的连接具有了强大的数据交换能力。 这种平台式的运作和购买或租用的销售模式使用 户免除了系统维护、管理的困扰和巨额的成本。
施资源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运作模式
• 中远物流缘起于中远集团。为了发展在航运及物流业的领 先地位, 2002年1月8日通过整合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成立了 中远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远洋物流公司。通过此举措.公 司优化了全球供应链管理, 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 中远物流在细致考察市场需求和对自身实力分析的基础上, 重点开拓了汽车物流、家电物流、项目物流和展品物流四 大物流品牌。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服务, 并着力建设铁路 运输、驳船运输、城际快运和航空运输四大物流通道。在 较短的时间内完善了“中远物流”的物流服务资源,建立 了空运、城际快速运输、铁路运输、驳船支线等运输网络。 目前该公司已稳居中国物流企业之首, 在国内拥有300多个 业务网点, 有140 多万平方米堆场、1200 多台各式车辆、 3000多台装卸设备, 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总结
.中远物流作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LMIS系统 的实施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仓储管理的影响 和对运输管理的影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百事公司案例分析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是集团从事科研业务的重要平台,是我国最大 的交通运输及航运综合技术研究开发基地。 Page 15
社会化产业集群是集团支持产业集群,包括地产资源开发、
酒店管理、海事院校、医院等社会化服务业务。当前,集团 正着力将其打造成新产业的孵化器,专业人才培育地。
集团正着力开展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互联网+相关业务,以 更好地推动各业务升级和转型。
Page 16
企业文化:
中远集团的象征图形: 象征图形是由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的英文缩写COSCO 组成的抽象船形图案。该标志是中远集团在开展业务活动中 广泛使用的视觉形象,在造型表现上突出反映了中远集团的 行业特点和经营理念:基本色为蓝色,象征着中远集团与大 海的不解之缘;全幅图案构思精巧,立意深刻,象征着中远 集团这艘巨轮乘风破浪、锐意进取、走向世界的企业精神。
中远集团各子公司事故案例分析与对策

中远集团各子公司事故案例分析与对策中远集团各子公司事故案例分析与对策物体打击事故原因及预防物体打击一般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如落物、碰撞、人撞固定物体、运动物体撞人、互撞、撞击等造成的伤害。
但不包括因爆炸和起重机械\车辆等而引起的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事故的特点是分布范围广泛。
机械设备运转、立体交叉作业等均会发生物体打击伤人事故;突发性强,事故前没有预兆,突然发生,不易防护;伤害严重,由于多数物体打击能量大,凡受伤,轻者伤残,重者死亡。
此类事故发生率高。
物体打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船舶修理环境较为复杂,随时都可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造成物体打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设备、工具缺陷,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或损坏、失灵等,工人在操作时就可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2、管理混乱作业环境差,生产中用的材料、工具、成品、废料、设备等乱堆乱放,工作场地狭窄安全距离不够,施工中立体交叉作业等都可能会发生物体打击伤人。
3、高空或上层作业中操作方法错误,如用抛掷办法取送材料(废料)或工具不慎坠落伤人等。
4、未按规定穿戴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砸鞋等。
预防物体打击事故的措施物体打击的形式,一是同时具有势能和动能的物体击中人体;二是仅具有势能的物体由高处坠落时击中人体。
防止物体打击的主要措施是:1、建立建全设备与工具使用的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认真贯彻执行,各级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督促设备、工具的安全使用,充分发挥安全规程的作用;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能力,以保证自身的安全。
2、保持作业现场的清洁生产,做好“整理、整顿、清洁、清扫”。
3、一般情况下禁止进行立体交叉作业,特殊情况必须经安全主管同意,采取安全可靠的防击伤措施。
如上层操作使用的工具、材料等必须采取可靠措施放稳妥,防止掉下伤人;4、工作方法上禁止上抛、下扔方式输送等。
5、安全帽、防砸鞋等劳动防护用品要严格监督使用,这是防止物体打击事故的重要手段。
中远集团 破产!!案例 答案!!!

1.第三章案例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以下简称中远或中远集团)成立于1961年4月27日,拥有和经营近800艘现代化商船,5500多万载重吨,年货运量超4亿吨,远洋航线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个港口,船队规模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其中集装箱船队规模在国内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四;干散货船队世界排名第一;专业杂货、多用途和特种运输船队综合实力居世界前列;油轮船队是当今世界超级油轮船队之一。
中远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投资经营着32个码头,总泊位达157个,根据Drewry最新统计,中远集团所属中远太平洋的集装箱码头吞吐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五。
2012年央企排名39. 中国远洋每年能获得不少政府补助。
上市七年,股价较首日收盘价跌去74%,市值较最高点蒸发6542亿元。
更悲惨的是,公司面临退市风险警示,或将成A股最大的ST股。
这7年,中国远洋都经历了什么?中远集团是最早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国企业之一,早在1993年中远投资就在新加坡借壳上市,目前已在境内外控股和主要参股中国远洋、中远太平洋、中远国际、中远投资、中远航运、中集集团、招商银行、招商证券等8家上市公司。
2012年中国远洋的亏损额74亿元,而2011- 2012连续两年其巨亏额将累计超过180亿元。
如果被S T,将成为A股规模最大的ST巨无霸。
2012年波罗的海指数(BDI)全年平均值为920点,较2011年平均值1549点下跌40.6%,为该指数设立以来最为低迷的时期。
“靠天吃饭”的中国远洋,陷入了“BDI魔咒”不能自拔。
这也是中国远洋持续两年巨亏的重要尴尬所在。
按照此前行业分析师的测算,中国远洋的盈亏平衡点所对应的BDI指数应该在1500点至2000点之间,而在过去的一年间,这一指数大部分时间都在1000点下方,即便有小规模回暖,最高点也没有突破1200点。
早在2009年录得75亿元亏损之时,外界就指出,中国远洋是吃了自己前几年疯狂扩张的苦果。
中远集团成功案例分析

中远集团成功因素分析中远集团全称“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其前身为成立于1961年的中国远洋运输公司。
1993年,国家以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为核心母体组成企业集团,在国家56家特大型国有集团公司中排名第五。
其下属企业主要有中国外轮代理集团公司、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及其广州、大连、上海、青岛、天津、厦门、蛇口远洋运输全资子公司。
目前中远集团的集装箱运输能力居世界第四位,散货船队运输能力排名高居世界第一。
中远集团是我国名列前茅的战略性特大型国有跨国企业,其资产总值约1500亿元人民币。
航运业是中远集团的核心业务,目前公司拥有600余艘船,载重量1700万吨,在全世界五大洲四大洋的各个主要港口和航道,都可以见到“COSC0”标志的航船。
中远集团的组建、成长、变革和发展历程是中国国有企业变革、转型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的缩影,也是中国企业“战略转型”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成功范例。
探究其成功因素主要有:第一,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发展战略。
脱胎于传统计划经济的中远集团,顺应市场经济发展潮流和世界航运业形势变化,将“外脑”与“内脑”相结合,制定了《中远2001—2010年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从全球航运承运人向以航运为依托的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变,从跨国经营企业向世界级跨国公司转变”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发展战略构想。
据此,中远进一步明确了“做强航运主业,拓展现代物流业,优化陆上产业”的产业调整发展思路,实施“从拥有船向控制船转变”的创新经营理念,形成了“一主两重五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
经过近年来的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变,中远集团得到迅猛发展,竞争力大大提高。
第二,适应市场经济的CEO和经营班子。
适时进行管理层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选派具有开拓能力和有国际市场经营能力的人到海外二级公司的领导岗位,选拔有经验、有魄力的经营者到困难企业去担当重任,让即将到期的集团班子领导让位于年轻的领导接任职位,并改派海外公司担任董事长或书记,以加强对海外公司的领导和监督。
基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的案例分析

基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的案例分析科目《运输与配送》任课教师洪怡恬(系)管理科学系专业物流管理班级 09级A、B班完成日期 2011-3-11《物流与运输》小组分工表基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的案例分析小组角度负责人号数1 案例简介2 港口节点的选择(设备、规划等)庄月芳0902022212 石一彬0902022232 林琦宁09020222223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全球运输的技术支撑陈良彬0902022209 李明锐09020222024 中国远洋运输的安全性颜樽敏0902022112 郑沅峰09020221105 中国远洋运输的信息化陈中杰0902022142 陈冠东09020221226 中国远洋运输的高效性叶丽端0902022132 陈美治0902022152 甘惠端09020221027 中远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共赢高杨0902022242 彭冬0902022210 吕彦庆0902022252基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的案例分析【摘要】在“2010中国物流企业50强排名”,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得到业内的认可,排名第一。
目前,中远物流的业务涉及国际船舶代理和货运代理的传统物流以及现代物流三块。
其中,国际船舶代理业务的规模目前在国内排名第一,货运代理业务也名列前茅。
为什么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可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本小组以其案例从港口节点的区位优势、技术支撑进行分析,并从吸引人眼球的安全性、信息化、高效化进行深度剖析,最后从中远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实现共赢总结,希望能在中远的成功案例上得到一些启发。
【关键词】中国远洋运输、设备、技术、信息化、高效、合作共赢案例背景介绍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61年4月27日的中国远洋运输公司。
1993年2月16日组建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为核心企业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
经过几代中远人40余年的艰苦创业,依靠智慧、勤劳和真诚,带着光荣与梦想,中远集团已由成立之初的4艘船舶、2.26万载重吨的单一型航运企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和经营着600余艘现代化商船、3000余万载重吨、年货运量超过2亿吨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
中国远洋财务案例分析报告

背景公司简介经济形势已经采取的措施——断臂求生断臂求生的必要性断臂求生的影响公司存在的问题战略问题财务问题组织问题建议资产置换战略转型营销策略总结背景:中国远洋业绩糟,全球形势惹的祸一、公司简介(一)发展历史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远洋”)于2005年3月3日在中国注册成立,2005年6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股票编号:1919),二零零七年六月底,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编号:601919)。
中国远洋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其下属公司合称“中远集团”,全球第二大综合性航运公司)的上市旗舰和资本平台。
(二)旗下子公司及控股公司介绍旗下子公司和控股公司如下图所示:中国远洋目前拥有:(1)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远集运”)100%权益;(2)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中远散运”)(3)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香港航运”,本公司透过Golden View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该公司股权)和深圳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远洋”)100%权益(4)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中远太平洋”,一家于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公司,股票代码:1199)约51%权益(5)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中远物流”)51%直接权益,并通过中远太平洋持有中远物流49%权益。
(于最近出售部分股权)(6)青岛远洋运输有限公司(“青岛远洋”)(于最近出售部分股权)(三)公司业务介绍中国远洋目前通过下属各子公司为国际和国内客户提供涵盖整个航运价值链的集装箱航运、干散货航运、物流、码头和集装箱租赁服务。
中国远洋透过全资子公司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远集运”)经营集装箱航运及相关业务。
中国远洋透过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中远散运”)、青岛远洋运输有限公司(“青岛远洋”)、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香港航运”)及深圳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远洋”)经营干散货航运业务。
中国远洋透过控股子公司,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中远物流”,本公司直接持有其51%权益并通过中远太平洋间接持有其49%权益)提供包括第三方物流及船舶代理、货运代理在内的综合物流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的案例分析科目《运输与配送》任课教师洪怡恬(系)管理科学系专业物流管理班级 09级A、B班完成日期 2011-3-11《物流与运输》小组分工表基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的案例分析小组角度负责人号数1 案例简介2 港口节点的选择(设备、规划等)庄月芳0902022212 石一彬0902022232 林琦宁09020222223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全球运输的技术支撑陈良彬0902022209 李明锐09020222024 中国远洋运输的安全性颜樽敏0902022112 郑沅峰09020221105 中国远洋运输的信息化陈中杰0902022142 陈冠东09020221226 中国远洋运输的高效性叶丽端0902022132 陈美治0902022152 甘惠端09020221027 中远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共赢高杨0902022242 彭冬0902022210 吕彦庆0902022252基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的案例分析【摘要】在“2010中国物流企业50强排名”,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得到业内的认可,排名第一。
目前,中远物流的业务涉及国际船舶代理和货运代理的传统物流以及现代物流三块。
其中,国际船舶代理业务的规模目前在国内排名第一,货运代理业务也名列前茅。
为什么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可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本小组以其案例从港口节点的区位优势、技术支撑进行分析,并从吸引人眼球的安全性、信息化、高效化进行深度剖析,最后从中远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实现共赢总结,希望能在中远的成功案例上得到一些启发。
【关键词】中国远洋运输、设备、技术、信息化、高效、合作共赢案例背景介绍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61年4月27日的中国远洋运输公司。
1993年2月16日组建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为核心企业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
经过几代中远人40余年的艰苦创业,依靠智慧、勤劳和真诚,带着光荣与梦想,中远集团已由成立之初的4艘船舶、2.26万载重吨的单一型航运企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和经营着600余艘现代化商船、3000余万载重吨、年货运量超过2亿吨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
作为以航运、物流为核心主业的全球性企业集团,中远在全球拥有近千家成员单位、7万余名员工。
在中国本土,中远集团分布在广州、上海、天津、青岛、大连、厦门、香港等地的全资船公司经营管理着集装箱、散装、特种运输和油轮等各类型远洋运输船队;在海外,以日本、韩国、新加坡、北美、欧洲、澳大利亚、南非和西亚8大区域为辐射点,以船舶航线为纽带,形成遍及世界各主要地区的跨国经营网络。
标有“COSCO” 醒目标志的船舶和集装箱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个港口往来穿梭。
今天的中远集团,在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航运、物流等全球优质承运服务的同时,还能够为客户提供船舶和货物代理、船舶工业、码头、贸易、金融、房地产和IT等多个行业的服务。
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以“做最强的物流服务商,做最好的船务代理人”为奋斗目标,致力于为国内外广大客户提供现代物流、国际船舶代理、国际多式联运、公共货运代理、空运代理、集装箱场站管理、仓储、拼箱服务、铁路、公路和驳船运输、项目开发与管理以及租船经纪等服务。
公司连续三次在“中国货运业大奖“评选中,荣获多项最佳奖。
自1998年以来,中远集团确定了“由全球航运承运人向以航运为依托的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变”和“由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转变”的“两个转变”经营战略,以及“发展和巩固在航运及物流业中的领先地位,进入世界500强”、“年创百亿效益、打造百年中远”的战略目标,中远集团的发展纳入了快速、稳定、健康、科学的轨道。
进入新世纪以后,经营效果逐步显现。
自2004年以来,中远集团每年实现经济效益均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央企业中利润贡献最多的10家企业之一。
2006年中远集团以154.135亿美元(1228.825亿人民币)的销售收入跻身世界财富500强行列,排名488位; 2007年中远集团以销售收入208.4亿美元(1585.135亿元人民币)连续荣登《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405位。
2002年1月8日中国远洋物流公司(COSCO LOGISITICS)在京宣告成立。
组建中远物流是中远集团为迎接加入WTO的挑战,推进其“由全球承运人向全球物流经营转变”的重大举措。
1.中远集团发展物流的战略调整(1)调整战略,实现两个转变(2)建立健全机构,加强中远物流管理(3)大力拓展现代物流服务2.中远物流的企业战略(1)优化资源结构,发挥整体优势:(2)品牌战略(3)科技创新战略(4)管理创新战略一、港口节点的选择1、中远太平洋收购辽宁省营口港:营口港是东北内陆最近的出海口,现有营口老港区、鲅鱼圈港区和仙人岛港区三个港区,生产性泊位61个,万吨级以上泊位35个,有成品油及液体化工码头、粮食码头、煤炭码头、20万吨级矿石码头、汽车滚装码头、集装箱码头和30万吨的原油码头。
码头的装卸设备技术先进。
营口港在2005年的吞吐量达7000多万吨。
2、中远收购美国长滩港:美国长滩码头是一个枢纽港,是全美第二最繁忙港口,2005年月吞吐集装箱达615361TEU。
而且长滩港劳务资源充足,装卸设备技术高,集装箱吊车、卡车、铲车和堆高机的驾驶员不缺。
能够高效率地完成装卸作业。
3、中远加盟泉州港口建设:2006年8月28日,由泉州和中远集团合作的泉州太平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立仪式当天,石湖港区集装箱4号泊位正式动工。
2015年底前,中远将在泉州港投资码头、仓储等设施总额达50亿人民币。
2020年达到1000万TEU。
4、中远投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建设:中远集团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投资的集装箱码头1、2期码头正按计划实施中,而第3期码头的策划工作已提上议事日程,一旦全部3期规划全部实现,中远在地中海地区枢纽转运港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
建立一个地中海地区超现代化集装箱码头,这将对地区的海运格局带来一场很大的改变,整个运输流程全面自动化的目标就得以实现。
中远集团的下属公司还在码头投资改造一个非常现代化的码头自动化闸门系统,配合拖车入闸,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运输公司、进出口商的货物交收服务,并减少交通挤塞和排队轮候的时间。
5、中远投资欧洲港口比利时安特卫港建设:中远集团旗下中远太平洋斥资1.34亿欧元收购根据比利时法律成立的AntwerpGateway25%的权益,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口一直都是欧洲货运的重要港口,单以集装箱运输量计算,安特卫普2003年的处理量达6140万吨或540万标准箱,雄踞欧洲第三大及全球第十大集装箱港口之位置。
6、中远投资长江三角港--扬州港:扬州地处长江黄金水道的核心区域,近年来,港为城用,在长江区域进出口商品集散运输中发挥重要的枢纽功能。
扬州港重视合资合作,引进外部资金和经验,建成了原本预想不到的3万吨级的4号泊位。
装卸设备有岸吊及皮带输送机等。
投入资金的主要港口还有包括大连、天津、青岛港等。
科学的港口建设及规划体系为中远集团在国内和海外的运营提供了保障,港口建设以及港口的各种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操作管理体系更使得中远物流的业务运营的如鱼得水。
二、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全球运输的技术支撑中远集团拥有和控制各类现代化商船近800艘,5600多万载重吨,年货运量超4亿吨,远洋航线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个港口,船队规模稳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维持和有效的控制指挥如此庞大的运输船队需要的是有一个坚实的技术平台。
随着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经济往来日益频繁,海运的主要交通工具——船舶也向着大型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这对船舶管理提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船舶来说,其运营的环境因素比较复杂,可控难度大,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船舶设备种类多,设备运行丁况直接影响船舶营运安全;2.服务地域广,船舶与岸基距离较远,不易于生产指导和救助指挥;3.船岸通信设施的瓶颈问题限制了双方的有效的沟通;4.海运风险较高,不安全因素多,不易控制。
分析这四个方面,其中岸基无法实时监督船舶的航行动态,不能对船舶营运做出正确而及时的指导决策,例如航线优化、船舶调度、指挥抢修、机务管理、安全管理等等,一直是困扰航运业的难题。
随着IT技术、海事卫星通信手段的不断提高,全球航运业及相关软件开发商都在尝试解决这个难题。
“中远集运船舶全球动态监控系统(COSCON—VGM S)”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的一套容通信、网络、信息、自动化技术、决策支持为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是自主开发并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全球动态监控信息系统。
系统涉及船岸两端的卫星通信技术、船岸AIS接口技术、数据采集可靠性技术、全球气象数据服务接口技术、矢量电子海图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诸多技术领域。
实现了以岸端为主控,将船舶动态与管理数据、机舱工况数据、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船舶保安报警系统(SSAS)数据、船舶载货信息以及电子海图和气象数据等多态异构数据整合在同一信息平台.并成功应用于中远集运船舶的全球动态监控。
(一)中远集运船舶全球动态监控系统的系统架构系统从地域上可以分为公司端、港口端、船舶端三部分组成.系统架构图1 中远集运船舶全球动态监控系统架构•船舶端:在船舶端设有SSAS设备和AIS设备。
SSAS设备负责与公司端进行信息传输,AIS设备负责采集本船及周围船舶的信息。
船舶端的任务是接收公司端的指令,将船舶AIS设备接收的信息、船舶SSAS的定时船位报、SMIS船舶管理信息系统信息E3]以及机舱_T况数据等信息通过SSAS以及B/F站(Amos Mail.Rydex)传输到公司。
•港口端:根据公司需要。
在主要港口安装本系统的陆用AIS设备,用于接收港口周围船舶的AIS信息。
接收到船舶信息后.通过Internet及时信息的方式发送到公司端。
这些信息在公司端统一处理.记录本公司船舶的动态信息.同时可以收集本公司船舶所航行区域的交通形势,为今后系统的扩展提供信息源。
•公司端:公司端设有陆用C站和公网IP。
陆用C站采用点到点方式向船舶端发送指令和接收船舶端返回的信息。
通过TCP/IP协议与卫星地面站进行数据交换,并通过公网IP接收港口端发回的AIS信息。
大大降低了数据通信费用。
所有接收的船舶信息经过处理后存储于数据库服务器中。
(二)系统工作模式中远集运船舶全球动态监控系统运行于中远集运和上海远洋运输公司的局域网上.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C/S模式) 与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模式)混合模式。
对于面向大量使用者作用的模块采用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个层次组成的B/S模式,在使用者的计算机上安装运行浏览器软件,基础数据集中放在较高性能的数据库服务器上,中间建立一个Web服务器作为数据服务器与客户机浏览器交互的连接通道;而对于在系统模块安全性要求高、交互性强、数据处理量大、数据查询等日常事务性T作则使用C/S模式,以便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确保应用软件的安全可靠与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