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伍子胥奔吴》原文

合集下载

伍子胥传(高中文言文阅读)

伍子胥传(高中文言文阅读)

伍子胥传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

员父曰伍奢。

员兄曰伍尚。

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

伍尚至楚,楚并杀奢与尚也。

伍胥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

伍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见吴王。

四年,吴伐楚,取六与灊。

五年,伐越,败之。

六年,楚昭王使公子囊瓦将兵伐吴。

吴使伍员迎击,大破楚军于豫章,取楚之居巢。

后二岁,阖闾使太子夫差将兵伐楚,取番。

楚惧吴复大来,乃去郢,徙于鄀。

当是时,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

后五年,伐越。

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闾指,军却。

阖闾病创将死,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亲?”夫差对曰:“不敢忘。

”是夕,阖闾死。

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

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

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

吴王将许之。

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

今天不灭,后必悔之。

”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

吴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曰:“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其怨望恐为深祸也。

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徒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

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而子胥谏不用,因辍谢,详病不行。

王不可不备,此起祸不难。

且嚭使人微伺之,其使于齐也,乃属其子于齐之鲍氏。

夫为人臣,内不得意,外倚诸侯,自以为先王之谋臣,今不见用,常鞅鞅怨望。

愿王早图之。

”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

”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

”伍子胥仰天叹曰:“嗟呼!谗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

我令若父霸。

自若未立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

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顾不敢望也。

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

”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乃自刭死。

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

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因命曰胥山。

(节选自《史记》)灊:音qián,古地名,在今中国安徽省霍山县。

左传·伍员奔吴全文

左传·伍员奔吴全文

左传·伍员奔吴全文伍员奔吴-----*佞小人如耗子屎【原文】楚子之在蔡也①,矍阳封人之女奔之②,生大子建③。

及即位,使伍奢为之师④,费无极为少师⑤,无宠焉,欲谮诸王③,曰:建可室矣(7)。

王为之聘于秦。

无极与逆(8),劝王取之。

正月,楚夫人赢氏至自秦(9)。

楚子为舟师以伐濮(10)。

费无极言于楚子曰:晋之伯也(11),迩于诸夏;而楚辟陋(12),故弗能与争。

若大城城父(13),而置大子焉,以通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

王说,从之。

故大子建居于城父。

(以上昭公十九年)费无极言于楚子曰:建与伍奢将以方城之外叛(14),自以为犹宋、郑也,、晋又交辅之,将以害楚,其事集矣(15)。

王信之,问伍奢。

伍奢对曰:君一过多矣(16),何信于谗?王执伍奢,使城父司马奋扬杀大子。

未至,而使遣之。

三月,大子建奔宋。

王召奋扬,奋扬使城父人执己以至(17)。

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对曰:臣告之。

君王命臣曰:事建如事余。

臣不佞,不能苟贰(18)。

奉初以还(19),不忍后命,故遣之。

既而悔之,亦无及已。

王曰:而敢来(20),何也?对曰;使而失命,召而不来,是再*也(21)。

逃无所入。

王曰:归。

从政如他日。

无极曰:奢之子材,若在吴,必忧楚国,盍以免其父召之。

彼仁,必来。

不然,将为患。

王使召之,曰:来,吾免而父。

棠君尚谓其弟员曰(22):尔适吴,我将归死。

吾知不逮(23),我能死,尔能报。

闻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亲戚为戮(24),不可以莫之报也。

奔死免父,孝也;度功而行,仁也;.择任而往,知也;知死不辟,勇也。

父不可弃(25),名不可废(26),尔其勉之!相从为愈(27)。

伍尚归。

奢闻员不来,曰:楚君、大夫其旰食乎(28)!楚人皆杀之。

员如吴,言伐楚之利于州于(29)。

公子光曰(30) :是宗为戮,而欲反其仇(31),不可从也。

员曰:彼将有他志(32),余姑为之求士,而(33)。

乃见设诸焉(34)二十年)【注释】①楚子:指楚平王。

奔 吴

奔  吴

奔吴城墙上贴着一幅悬赏告示,是捕捉伍子胥的。

伍子胥愁愁卧在一所破旧的城隍庙里,心里惶然。

思大仇未报,却眼见危机日逼,性命日见不保。

欲出城,必先改容。

改容莫过于削发剃须涂抹黑土。

然古者子路,刀枪剑戟交织于前而正缨,身死无憾,况发须授之于父母,更不可削剃;堂尝大丈夫学女子避祸之态,千载之下,必犹有哂笑者。

虽于穷困之中,亦不得自损心中奉守的操行。

破窗打进风雨,破庙几无可容身之处。

伏于城隍脚下,无法入眠。

窗外雨点,一点一滴一声,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迸。

天明,伍子胥扶城隍脚而起。

踉跄间,跌进一水洼,惊见一团白影荡漾。

忙侧耳,无雁鸣;抬头,无雁影;疑惑间,复低头,水已平静,映一张须发皆白的脸。

惊愕间,狂喜骤至,伍子胥伏地就拜。

起身,双手触天,狂呼:“苍天有眼啦!”出城,城不远即吴江。

吴江为楚吴之界,过江即吴。

楚已封江,江面上惟有鸥鹭嘶鸣,不见寸板。

楚王有令:私自下水者,杀无赦!伍子胥至江边,望大江水淼淼无边,云与水相接连。

徘徊于江边,思大仇未报,却无力过江。

危机四伏之地,杀气连天之方,多待一会,死神狰狞笑脸就越发清楚。

伍子胥不禁悲从中来,长恸数声,掷缨,脱靴,解袍,欲追随屈大夫而去。

忽有一小舟,上立一老者。

老者荷拳,问:“为伍大夫乎,何至于此?老夫可渡大夫一程也。

”伍子胥见老者,如睹神仙降临,渡此一厄。

遂上舟,端坐。

过江,上岸。

伍子胥稍整衣冠,欲再揖谢老者。

返身间,惟睹一舟飘荡于吴江之上,不复见老者。

环顾四野,有欧鸟哀鸣于江上,绕一物周旋。

再顾望,见一烟囊漂浮于水中,乃老者之物。

伍子胥愧荷老人,哽咽悲啼不已,遂作悲歌而叹曰:“先生恨胥何忽事?遂向江中而覆舟。

波浪舟兮浮没沉,唱冤枉兮痛切深。

一寸愁肠似刀割,途中不禁泪沾补襟。

望吴都兮不可到。

思帝乡兮恨恨深。

倘得明主得迁志,施展英雄一片心。

”。

《左传·伍子胥奔吴》原文

《左传·伍子胥奔吴》原文

左传·伍子胥奔吴(原文)楚子之在蔡也,郹阳封人之女奔之,生太子建。

及即位,使伍奢为之师,费无极为少师,无宠焉,欲谮诸王,曰:“建可室矣。

”王为之聘于秦,无极与逆、劝王取之。

正月,楚夫人赢氏至自秦。

楚子为舟师以伐濮。

费无极言于楚子曰:“晋之伯也,逆而诸夏,而楚辟陋,故弗能与争。

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以通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

”王说,从之。

故大子建居于城父。

费无极言于楚子曰:“建与伍奢将以方城之外叛,自以为犹宋、郑也,齐、晋又交辅之,将以害楚,其事集矣。

”王信之,问伍奢。

伍奢对曰:“君一过多矣,何信于谗?”王执伍奢,使城父司马奋扬杀大子,未至,而使遣之。

三月,太子建奔宋。

王召奋扬,奋扬使城父人执已以至。

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对曰:“臣告之。

君王命臣曰:‘事建如事余。

’臣不佞,不能苟贰。

奉初以还,不忍后命,故遣之。

既而悔之,亦无及已。

”王曰:“而敢来,何也?”对曰:“使而失命,召而不来,是再奸也。

逃无所人。

”王曰:“归”。

从政如他日。

无极曰:“奢之子材,若在吴,必忧楚国,何以免其父召之。

彼仁,必来。

不然,将为患。

”王使召之,曰:“来,吾免而父。

”棠君尚谓其兄员曰:“尔适吴,我将归死。

吾知不逮,我能死,尔能报。

闻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

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

奔死免父,孝也。

度工而行,仁也。

择任而往,知也。

知死不辟,勇也。

父不可弃,名不可废,尔其勉之,相从为愈。

”伍尚归。

奢闻员不来,曰:“楚君大夫其旰食乎!”楚人皆杀之。

员如吴,言伐楚之利于州于。

公子光曰:“是宗为戮而欲反其仇,不可从也。

”员曰:“彼将有他志,余姑为之求士而鄙以待之。

”乃见鱄设诸焉,而耕于鄙。

司马迁《伍子胥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伍子胥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伍子胥列传》原文|译文|赏析《伍子胥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出自《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

主要是记录了伍子胥的事迹。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伍子胥列传》原文作者:司马迁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

员父曰伍奢。

员兄曰伍尚。

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後世有名於楚。

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

无忌不忠於太子建。

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於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

”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

更为太子取妇。

无忌既以秦女自媚於平王,因去太子而事平王。

恐一旦平王卒而太子立,杀己,乃因谗太子建。

建母,蔡女也,无宠於平王。

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

顷之,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於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原王少自备也。

自太子居城父,将兵,外交诸侯,且欲入为乱矣。

”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

伍奢知无忌谗太子於平王,因曰:“王独柰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无忌曰:“王今不制,其事成矣。

王且见禽。

”於是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

行未至,奋扬使人先告太子:“太子急去,不然将诛。

”太子建亡奔宋。

无忌言於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

可以其父质而召之,不然且为楚患。

”王使使谓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

”伍奢曰:“尚为人仁,呼必来。

员为人刚戾忍卼,能成大事,彼见来之并禽,其势必不来。

”王不听,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

”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後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

二子到,则父子俱死。

何益父之死?往而令雠不得报耳。

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

”伍尚曰:“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

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後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

”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雠,我将归死。

”尚既就执,使者捕伍胥。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第三)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第三)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第三)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第三)王僚使公子光传第三二年,王僚使公子光伐楚,以报前来诛庆封也。

吴师败而亡舟。

光惧,因舍,复得王舟而还。

光欲谋杀王僚,未有所与合议,阴求贤,乃命善相者为吴市吏。

五年,楚之亡臣伍子胥来奔吴。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

员父奢,兄尚。

其前名曰伍举。

以直谏事楚庄王。

王即位三年,不听国政,沉湎于酒,淫于声色。

左手拥秦姬,右手抱越女,身坐钟鼓之间而令曰:"有敢谏者,死!"于是伍举进谏曰:"有一大鸟集楚国之庭,三年不飞亦不鸣。

此何鸟也?"于是庄王曰:"此鸟不飞,飞则冲天;不鸣,鸣则惊人。

"伍举曰:"不飞不鸣,将为射者所图,弦矢卒发,岂得冲天而惊人乎?"于是庄王弃其秦姬越女,罢钟鼓之乐;用孙叔敖任以国政。

遂霸天下,威伏诸侯。

庄王卒,灵王立。

建章华之台。

与登焉。

王曰:"台美。

"伍举曰:"臣闻国君服宠以为美,安民以为乐,克听以为聪,致远以为明。

不闻以土木之崇高,虫镂之刻画,金石之清音,丝竹之凄唳以之为美。

前庄王为抱居之台,高不过望国氛,大不过容宴豆,木不妨守备,用不烦官府,民不败时务,官不易朝常。

今君为此台七年,国人怨焉,财用尽焉,年榖败焉,百姓烦焉,诸侯忿怨,卿士讪谤:岂前王之所盛,人君之美者耶?臣诚愚不知所谓也。

灵王即除工去饰,不游于台。

由是伍氏三世为楚忠臣。

楚平王有太子名建,平王以伍奢为太子太傅,费无忌为少傅。

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娶于秦,秦女美容,无忌报平王,曰:"秦女天下无双,王可自取。

"王遂纳秦女为夫人而幸爱之,生子珍;而更为太子娶齐女。

无忌因去太子而事平王。

深念平王一旦卒而太子立,当害己也,乃复谗太子建。

建母蔡氏无宠,乃使太子守城父,备边兵。

顷之,无忌日夜言太子之短,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之心,愿王自备。

太子居城父将兵,外交诸侯,将入为乱。

伍子胥屡谏吴王解读及练测

伍子胥屡谏吴王解读及练测

伍子胥累谏吴王一、导读古代文学作品中,类似于屈原的“九死而不悔”或者岳飞的“愚忠”都很常见,本文的主人公伍子胥却是一个异类,他几乎是以复仇之神的形象为人们所牢记,不过本文讲的是他的另一个“神”的形象——“潮水之神”,读过文章我们就知道了。

二、原文及注释原文:伍子胥累谏吴王昔伍子胥累谏吴王,忤旨,赐属镂剑而死。

临终,戒其子曰:“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伐吴。

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

”自是自海门山,潮头汹涌,高数百尺,越钱塘,过渔浦,方渐低小,朝暮再来。

其声震怒,雷奔电激,闻百余里。

时有见子胥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因立庙以祠焉。

注释:昔伍子胥累谏吴王当初伍子胥屡次向吴王进谏。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民间尊之为“潮神”。

累:屡次。

谏:臣子向君王规劝。

忤旨,赐属镂剑而死。

违背吴王的旨意,吴王赐属镂剑让他自刎。

属镂(shǔlòu),亦称“属卢”“属娄”,宝剑名。

而:表示承接的连词。

临终,戒其子曰临死前,告诫他的儿子说。

戒:通“诫”。

悬吾首于南门把我的头悬挂在南门。

悬:使动用法,使…悬挂。

于:在。

以观越兵来伐吴(让我)来看越国的军队来攻打吴国。

以:表示承接的连词,相当于“来”。

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用鮧鱼的皮包裹我的尸体后投入河江中。

以:用。

于:到。

(介词)。

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我要每天早晚乘着海潮来看吴国的衰败。

以:连词,相当于“来”。

自是自海门山,潮头汹涌,高数百尺从这以后,从海门山潮头汹涌,浪高几百尺。

自是:从这(之后),自,引入时间的介词。

自(海门山):从(海门山),引入地点相连的介词。

越钱塘,过渔浦越过钱塘,翻过渔浦。

这里的“钱塘”“渔浦”指的是当时钱塘江上分段的地名。

方渐低小(声音)才渐渐低小下来。

方:才。

朝暮再来早晚来两次。

再:两次,二次。

其声震怒海潮的声音震耳欲聋,像发怒一般。

雷奔电激像雷鸣电闪一般声势浩大。

雷:像雷声一样。

电:像闪电一样。

(名作状)闻百余里(使人)百余里外都能听见。

伍子胥劝谏原文

伍子胥劝谏原文

伍子胥劝谏原文:
吴王夫差将伐齐,子胥曰:不可。

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言语不通,我得其地不能处,得其民不得使。

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习俗同,言语通,我得其地能处之,得其民能使之。

越于我亦然。

夫吴、越之势不两立。

越之于吴也,譬若心腹之疾也,虽无作,其伤深而在内也。

夫齐之于吴也,疥癣之病也,不苦其已也,且其无伤也。

今释越而伐齐,譬之犹惧虎而刺猏,虽胜之,其后患未央。

太宰嚭曰:不可。

君王之令所以不行于上国者,齐、晋也。

君王若伐齐而胜之,徙其兵以临晋,晋必听命矣,是君王一举而服两国也,君王之令必行于上国。

夫差以为然,不听子胥之言,而用太宰嚭之谋。

子胥曰:天将亡吴矣,则使君王战而胜。

天将不亡吴矣,则使君王战而不胜。

夫差不听。

子胥两袪高蹶而出于廷,曰:嗟乎!吴朝必生荆棘矣。

夫差兴师伐齐,战于艾陵,大败齐师,反而诛子胥。

子胥将死曰:与!吾安得一目以视越人之入吴也?乃自杀。

夫差乃取其身而流之江,抉其目,着之东门,曰:女胡视越人之入我也?居数年,越报吴,残其国,绝其世,灭其社稷,夷其宗庙,夫差身为擒。

夫差将死曰:死者如有知也,吾何面以见子胥于地下?乃为幎以冒面死。

夫患未至,则不可告也;患既至,虽知之无及矣。

故夫差之知于子胥也,不若勿知。

——《吕氏春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传·伍子胥奔吴(原文)
楚子之在蔡也,郹阳封人之女奔之,生太子建。

及即位,使伍奢为之师,费无极为少师,无宠焉,欲谮诸王,曰:“建可室矣。

”王为之聘于秦,无极与逆、
劝王取之。

正月,楚夫人赢氏至自秦。

楚子为舟师以伐濮。

费无极言于楚子曰:“晋之伯也,逆而诸夏,而楚辟陋,故弗能与争。

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以通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

”王说,从之。

故大子建居于城父。

费无极言于楚子曰:“建与伍奢将以方城之外叛,自以为犹宋、郑也,齐、晋又交辅之,将以害楚,其事集矣。

”王信之,问伍奢。

伍奢对曰:“君一过多矣,何信于谗?”王执伍奢,使城父司马奋扬杀大子,未至,而使遣之。

三月,太子建奔宋。

王召奋扬,奋扬使城父人执已以至。

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对曰:“臣告之。

君王命臣曰:‘事建如事余。

’臣不佞,不能苟贰。

奉初以还,不忍后命,故遣之。

既而悔之,亦无及已。

”王曰:“而敢来,何也?”对曰:“使而失命,召而不来,是再奸也。

逃无所人。

”王曰:“归”。

从政如他日。

无极曰:“奢之子材,若在吴,必忧楚国,何以免其父召之。

彼仁,必来。

不然,将为患。

”王使召之,曰:“来,吾免而父。

”棠君尚谓其兄员曰:“尔适吴,
我将归死。

吾知不逮,我能死,尔能报。

闻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

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

奔死免父,孝也。

度工而行,仁也。

择任而往,知也。


死不辟,勇也。

父不可弃,名不可废,尔其勉之,相从为愈。

”伍尚归。

奢闻员不来,曰:“楚君大夫其旰食乎!”楚人皆杀之。

员如吴,言伐楚之利于州于。

公子光曰:“是宗为戮而欲反其仇,不可从也。

”员曰:“彼将有他志,余姑为之求士而鄙以待之。

”乃见鱄设诸焉,而耕于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