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北师大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最新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

最新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下《分数乘法(三)》第1课时教学目标:1. 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2. 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 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掌握直接约分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纸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24×14 120×35 14×15你算对了吗?回想一下,分数乘整数是怎么算的?你能说一说吗?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先约分。

你说对了吗?二.新授1.自主探究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分数乘法,在学习中,我们接触过很多的国学经典,它们不但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还蕴含着许多的数学知识。

例如:我国古代著名哲学著作《庄子.天下》中有一段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你认为这句话对吗?生尝试,师板演师:出示意图:学生读题一张长方形纸条,第一次剪去它的12第二次剪去剩下部分的12。

此时,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如果第三次再剪去剩余部分的12那么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分析:从图上看,一张长方形纸条,第一次剪去它的12,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12,从这句话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如果从这句话引申出数学问题,你觉得应该怎么列出算式?学生分析。

引导学生列出如下式子:12x 12=想一想:方框中该怎么填数?学生分析:如果第三次再剪去余下部分的12,那么余下的部分张纸的几分之几呢? 学生质疑,师生一起讨论:你还有什么问题吗?2.实践尝试出示:34×14,引导学生用如下的方式操作:在涂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这一次,我涂的分数是多少?这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3.概括讨论,分析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先分析以下两个问题:(1)请你说说,涂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2)你能按上面方法先涂出14再涂出14的34吗?课本第10页“做一做”:按照刚才的方法,先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

五年级数学下册3.3分数乘法(三)教案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3.3分数乘法(三)教案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3.3分数乘法(三)教案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五年级数学下册3.3分数乘法(三)所准备的教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分数乘法(三),我们将使用北师大版的教材。

主要内容是分数乘法的应用,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概念和方法,能够将分数乘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分数乘法的概念和方法,难点是如何将分数乘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学生们需要的练习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小贩,他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是2/3千克,问他一共买了多少千克的苹果。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们理解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

2. 例题讲解:我会用多媒体展示几个例题,如2/3乘以3/4,让学生们跟我一起计算,并解释计算的原理。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然后我会挑选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乘法分子相乘分母相乘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a. 2/3乘以3/4b. 5/6乘以4/7c. 7/8乘以8/9答案:a. 2/3乘以3/4 = 1/2b. 5/6乘以4/7 = 10/21c. 7/8乘以8/9 = 7/9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多运用分数乘法,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引入新课时,我选择了一个小贩买苹果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故事,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分数乘法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例题讲解在讲解例题时,我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年级数学下册3.3《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3.3《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3.3《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学科背景在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的加减法后,学生将学习分数乘法。

这一环节是学习分数的重要内容,也是以后学习分数除法时的基础。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乘法定义。

2.掌握分数的乘法法则。

3.掌握转化带分数为假分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1.分数的乘法法则。

2.转化带分数为假分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在乘法中应用转化带分数为假分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教学设计、习题集等;2.学生:集体备课、相关练习册。

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1.要求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及分数的加减法,引导学生认识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分数的乘法概念,引导学生复习分数的乘法规律。

第二步:引入1.引入分数的乘法法则,简单解释分数的乘法定义。

2.通过网上实际例子,通过转化带分数为假分数的方法,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更加生动的认识。

第三步:讲解1.阐述分数的乘法法则;2.阐述转化带分数为假分数的方法;第四步:练习1.分组进行练习,可以运用上节课所学知识;2.引导学生多思考不同类型的题目,巩固分数的乘法法则和转化带分数为假分数的方法。

第五步:查漏补缺随堂测试,查漏补缺,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巩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网上资源,更好地展现了分数的乘法法则和转化带分数为假分数的方法。

由于学生对分数的乘法应用并不是很熟练,需要着重重复上节课的基础知识。

在下一次课上,可以设计更多生动多样的练习内容,以此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分数乘法应用能力。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教授学生关于分数乘法的知识和技能。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2. 能够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复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的加法、减法;2. 引入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3. 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4. 练分数乘法的应用题目。

教学步骤1. 复(5分钟)- 复上节课所学的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的加法、减法;- 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数计算练。

2. 引入(10分钟)- 引入分数乘法的概念,与学生一起探讨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 通过具体的实例,演示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

3. 讲解(15分钟)- 讲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规则。

4. 练(20分钟)- 给学生一些练题目,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分数乘法的问题;-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解题。

5. 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乘法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分数乘法。

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2. 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练题目和课堂互动,评估学生对分数乘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学生的合作精神: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情况和互相帮助的程度。

教学资源本节课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包括:1. 教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2. 教学投影仪和计算器;3. 练题目和答案。

以上是本节课《分数乘法(三)》的教学设计,请按照教学步骤进行教学,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知识和技能。

祝您教学顺利!。

分数乘法(三)-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分数乘法(三)-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分数乘法(三)-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提高学生在计算中注意细节,减少因计算错误而导致的错误答案。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应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本。

2.计算器。

3.白板和笔。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分数乘法。

例如:“同学们,如果你有三块巧克力,想平均分给你的两个好朋友,每个人分到了多少块呢?”步骤二:直观理解分数乘法通过具体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手工做文章进行分数乘法的直观理解。

例如:“某国最高峰山顶海拔高度为8848米,已经有人攀登成功了5/8,求已经攀登成功的海拔高度是多少?请同学们通过刻度尺把8848米平分成8份,然后用一根长度为5份的线段表示已经攀登成功的高度。

请问这根线段的长度是多少米呢?”步骤三:公式化理解分数乘法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法的直观理解之后,通过公式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本质。

例如:“我们已经知道分数乘法的规律是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而且分数乘法的本质是连加,也就是说,分数乘法就是一个数乘以另一个数,而这个数是由分子除以分母得到的,这样就可以得出分数乘法的公式了。

”步骤四:练习分数乘法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分数乘法的本质和应用。

例如:“计算5/6乘以2/3的积是多少?”步骤五:应用分数乘法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让学生学会应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某家人每天喂鸡需要用到1/2袋鸡饲料,北上广深的四个家庭一天喂鸡需要用到的鸡饲料分别是1/4、1/3、5/6、1/2袋,请问四个家庭一天总共要用多少袋鸡饲料呢?”步骤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提高学生在计算中的注意细节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1.进一步练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3 分数乘法(三)》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3 分数乘法(三)》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3 分数乘法(三)》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3 分数乘法(三)》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数乘分数,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分数乘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和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情境图和具体的例子。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分数卡片、计算器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中的信息,引发学生对分数乘法的兴趣。

例如,情境图中有一块长方形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每份是蛋糕的1/8,现在有2块蛋糕,每块蛋糕又平均分成了4份,问这两块蛋糕一共有多少份。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三)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

本节课通过分数乘法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分数的加减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分数乘法的运算。

2.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2.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例题教学法: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

3.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分数乘法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括例题、练习题和实际问题情境。

2.练习题:准备一些分数乘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运算能力。

3.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情境的素材,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妈妈买了2个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是1/2千克,请问妈妈一共买了多少千克的苹果?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并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乘法的运算练习,巩固学生的运算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乘法》教案(精选7篇)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乘法》教案(精选7篇)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乘法》教案(精选7篇)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乘法》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7-9页“分数乘法”(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乘以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3.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渗透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1.出示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景。

2.出示复习题3×2/54/5×23.顺势导入新课:分数乘法(三)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1.画图引导学生理解1/2*1/2的算例。

2.出示3/4*1/4引导学生验证上面的计算方法,岩石推理过程。

3.出示2/3*1/5, 5/6*2/3写出计算过程,小结计算方法: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1.出示教材第8页试一试1-3题。

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1.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2.布置预习:教材10-11页练习一。

板书设计:分数乘法(三)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计算法则: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分母乘分母作分母。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乘法》教案篇2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知识目标: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3/11×3 9/16×1221×5/14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9-11页。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3、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掌握直接约分的方法。

课 型:新授课(计算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乘法的第三节,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之前学过的内容。

请同学们说出下面算式表示的意义及计算方法,并口算出得数。

121×3 4×8
7 生:第一个算式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结果为十二分之三,约分为四分之一。

生:第二个算式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结果为八分之二十八,约分为二分之七。

师:这是我们之前所学的整数乘分数,那么分数和分数相乘的问题,又该怎么解
决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分数乘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二)导入新课
师: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谁来读一下?
学习目标:
(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分数乘分数的问题。

师:了解了今天的学习目标让我们正式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吧。

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国古代的著名哲学著作《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段话:谁来读一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一尺之捶是指有限的长度,而万世不竭是指无限的时间。

这是一个辩证的思想。

我们可以把它变成数学问题,来理解它。

(三)自主性学习,教师引导
师:出示意图:学生读题
下面请同学们自学第29页的第一个问题,请看自学指导。

谁来读一下?
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1、拿出准备好的纸条,按照要求,动手中折一折、涂一涂,看看“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2、列出乘法算式,并从中总结出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师:(1)读题(你听明白了吗?)
(2)拿出准备好的纸条,按照要求,动手折一折,看看“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3)小组交流(下面请把你在自学中的收获和疑问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4)全班汇报(学生边展示边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向大家汇报你们的学习成果?
生:把这条纸平均分成两份,第一次剪去他的1/2还剩1/2,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1/2,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1/4)。

剪去剩余部分的1/2就是求剩余部分的1/2,就是1/4的1/2是多少。

生:我第一次剪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了2份,剪去他的1/2,还剩多少1/2。

第二次剪剩余部分的1/2,是将1/2剪去他的1/2。

(点:也就是在1/2的基础上剪了1/2)。

是这么大。

(点:①是多少呢?打开看看(1/4)。

②是1/4,打开给大家看看)
第三次剪去剩余部分的1/2,(剩余部分是多少?1/4)在1/4的基础上剪了1/2,是1/8。

师:你能把他刚才讲的过程再说一遍吗?
师:也就是说第二次剪了1/2的1/2,第三次剪了1/4的1/2
(5)第二次剪了1/2的1/2,你能列出算式吗?(1/2×1/2=1/4)
1/2×1/2表示什么?(1/2的1/2是多少)
第三次剪了1/4的1/2,你还能列出算式吗?(1/4×1/2=1/8)
1/4×1/2表示什么?(1/4的1/2是多少)
你能由此总结出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吗?
生: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师:在这道题当中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和1/4的1/2是多少。

这与上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

板书: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四)实践尝试
1、师:同学们请看这个算式3/4×1/4。

谁能说一说他的意义是什么?
生:表示四分之三的四分之一是多少。

师:很好,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个算式来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请同学们自学29页的第二个问题。

谁来读一下自学指导?
学习指导:
1、利用手中的长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看看3/4×1/4等于多少。

2、利用这道乘法算式推导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学指导开始自学。

(1)学生折一折,涂一涂。

(2)小组互说你是怎么想的。

(3)汇报
生:我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取了其中的3份。

我再给他这样平均分成4份,取了其中的1份。

刚才我们是竖着平均分,现在我们是横着平均分。

(点:是谁的1/4?)
我先竖着分平均分成4份,取了其中的三份,我再横着分,把3/4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3/16。

师:你能把它刚才说的过程结合图形再说一遍吗?
(4)请你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红色部分占整
张纸的几分之几?1/4,3/16。

(5)那么3/4×1/4=?
(6)通过折纸我们知道了3/4×1/4=3/16
(7)观察:结合图观察3/16的16表示什么?(表示分的份数)3表示什么?(3/4和1/4共同的部分)
师:(1)说一说:你能总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
(2)小结: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我们通过刚才这个算式总结出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但是这条法则到底对不对呢?现在让我们来检验一下。

请同学们看29页的第三个问题,
1/4乘2/3,3/5乘5/6,7/8乘3/4。

用事先准备好的表格涂一涂,再运用刚才总结出的法则算一算,检查一下两次的结果是否相同?我们总结的法则是否正确?(五)练习巩固
师:看来我们总结出的方法是正确的,现在让我们运用这个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

(1)教科书第30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完成后,说说解题思路。

(2)教科书第30页“练一练”第5题。

学生完成后,说说解题思路。

(3)教科书第30页“练一练”第5题。

学生完成后,说说解题思路。

(4)完成书30页数学故事“唐僧分西瓜”
(七)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分数与分数、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过程中,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吗?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作业布置
完成练一练中的其他问题。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三)
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计算法则: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