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主拱圈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中、小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现浇支架(拱架)设计指南

中、小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现浇支架(拱架)设计指南

中、小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现浇支架(拱架)设计指南1前言拱桥在桥梁设计中应用广泛,钢筋混凝土拱桥主要适用于中、小跨径的桥梁,拱桥的主要受力结构是主拱圈,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主拱圈主要承受轴向压力,但也承受弯剪,拱座支承反力不仅有竖向反力,也承受较大的水平推力。

中、小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现浇,需要搭设支架(拱架),进行浇注施工,具体作法是:在支架(拱架)上立模、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拱圈。

2支架(拱架)材料分类及有关资料支架(拱架)的种类很多,按结构形式可以分为:满堂式、排架式、撑架式、扇形式、桁架式、组合式、叠桁式、斜拉式等,其常用材料有木材、万能杆件、贝雷梁、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碗扣支架、门式支架、型钢组合桁架。

3各型支架适用范围满堂式支架主要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或碗扣支架,钢管直径一般为Φ48mm,壁厚为3.5mm。

满堂式支架对地基处理的要求比较高,原地面要求地形地势相对比较平整,适合旱桥施工。

排架式、撑架式、桁架式主要采用木材、万能杆件、门式支架、型钢组合桁架结构,这些方式支座不采用满堂布置,支架支点较少,支点数量和距离根据实际跨度和计算后得出。

跨河、跨较小的山沟都可以采用这些支架方式。

扇形式只在拱两端支座位置有两个支点,桁架采用贝雷梁、拼装梁或型钢连接成拱弧线形状。

这种支架和主拱圈一样,主要承受轴向压力,同时承受弯剪。

跨深沟,地形条件比较差的拱桥比较适合用这种支架。

斜拉式贝雷梁拱架一般应用在几跨连续施工的情况,在距边墩一定距离处设置临时墩,在中间墩墩顶各设一个塔柱,塔柱顶端伸出斜拉杆拉住贝雷梁,贝雷梁上设拱盔,形成几孔连续斜拉式贝雷梁拱架结构。

其主要构件均由常备式贝雷桁架、支撑架、加强弦杆等组成,结构构件处理方便。

由于整体拱架体系柔性多变,施工中应严格掌握和控制对称加载及塔柱、平梁的挠度变形,控制平梁、斜拉杆、塔柱的受力不得超过容许值。

组合式、叠桁式主要是支架组合的多样性,根据计算受力的需要,支架由不同类型的桁架组成。

120米跨现浇钢筋砼箱形拱桥主拱圈施工工法介绍(doc 12页)

120米跨现浇钢筋砼箱形拱桥主拱圈施工工法介绍(doc 12页)

120米跨现浇钢筋砼箱形拱桥主拱圈施工工法介绍(doc 12页)一百二十米跨现浇钢筋砼箱形拱桥主拱圈施工工法1.前言余姚双溪口水库大桥为净跨径120m上承式悬链线箱形拱桥,该桥为集团公司同类桥的最大跨径,其支架部分及主拱圈施工不仅难度大,而且存在着很大的施工安全风险。

我公司结合以往施工经验,针对大跨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技术进行了科技攻关,充分利用该型拱桥结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解决了施工技术难题,经总结形成本工法。

以本工法为核心的“120m跨现浇钢筋砼箱形拱桥主拱圈施工技术”获得集团公司优秀论文一等奖。

4.1.1主拱圈底模标高的确定主拱圈的支架现浇过程中,立模标高的合理确定,是关系到主拱圈的线形是否平顺、是否符合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果在确定立模标高时考虑的因素比较符合实际,而且加以正确的控制,则最终主拱圈与桥面系线形较为良好;否则最终主拱圈线形会与设计线形有较大的偏差。

立模标高并不等于设计中桥梁建成后的标高,总要设一定的预抛高,以抵消施工中产生的各种变形(挠度)。

其计算公式如下:模板定位标高=设计标高+运营预抛高+施工预抛高+支架变形其中支架变形值是根据支架加载试验,综合各项测试结果,最后绘出支架荷载—挠度曲线,进行内插而得。

根据以往上承式拱桥施工及监控经验,并结合本桥的具体情况,估计在施工过程中影响本桥结构内力和线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施工临时荷载。

(2)支架变形。

(3)日照影响。

(4)主拱圈混凝土浇筑顺序和主梁的安装顺序。

(5)混凝土浇筑方量的控制。

(6)混凝土弹性模量和徐变。

当上述因素与估计不符,而又不能及时识别引起控制目标偏离的真正原因时,必然导致在以后阶段施工中采用错误的纠偏措施,引起误差累积,因此在施工控制过程中,将通过对应力和位移偏差分析、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构参数识别,找出误差原因,确定出设计参数真实值,以此为基础对该桥进行有效施工控制。

为使拱圈最终成形后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必须在支架上设置预拱度。

混凝土拱桥(-施工方法)

混凝土拱桥(-施工方法)

混凝土拱桥
8
悬臂浇筑施工
混凝土拱桥
9
拱桥浇筑施工
混凝土拱桥
第四章 拱桥的施工 第一节 混凝土拱桥施工方法简介 10
2、预制安装法
预制安装法按所采用的材料可以分以下两种: (1)整体安装法; (2)阶段悬拼法
整体安装法中拱片需进行三点验算: a)拱肋从平卧到竖立的翻转过程中,应将此两个起吊点视为作用于其
阶段悬臂拼装示意图
混凝土拱桥
13
阶段悬拼法中预制安装(缆索吊装设备)
混凝土拱桥
14
缆索吊装施工
混凝土拱桥
15
3、转体施工法
转体施工是将主拱圈从拱顶截面分开,把主拱圈混凝土高空浇筑作业 改为桥孔下面或两岸进行,并预先设置好旋转装置,待主拱圈混凝土达到 设计强度后,再将它就地旋转就位成拱。按照旋转的几何平面可分为三种: (1)平面转体施工法 (2)竖向转体施工法 (3)平—竖相结合的转体施工法
混凝土拱桥
第四章 拱桥的施工 第二节 上承式拱桥的有支架施工 29
◆ 间隔槽混凝土,应待拱圈分段浇筑完成后且其强度达到75%以上 设计强度,并且接缝按施工缝经过处理后,再由拱脚向拱顶对称 进行浇筑。 ◆ 浇筑大跨径拱圈时,纵向钢筋接头应安排在设计规定的最后浇 筑的几个间隔槽内,并应在浇筑这些间隔槽时再连接。 ◆ 浇筑大跨径拱圈(拱肋)混凝土时,宜采用分环(层)分段法 浇筑,也可沿纵向分成若干条幅,中间条幅先行浇筑合龙,达到 设计要求后,再按横向对称,分层浇筑合龙其它条幅。 ◆ 大跨径钢筋混凝土箱形拱圈(拱肋)可采取在拱架上组装并现 浇的施工方法。
1、就地浇筑法
就地浇筑法就是把拱桥主拱圈混凝土的基本施工工艺流程(立模、 扎筋、浇筑混凝土、养护及拆模等)直接在桥孔位置来完成。按所使 用的设备分为以下两种: (a)支架施工法; (b)悬臂浇筑法。

120m跨现浇钢筋砼箱形拱桥主拱圈施工技术

120m跨现浇钢筋砼箱形拱桥主拱圈施工技术
1 2 支架 基础 施工 .
基础处理时, 先清除桥位地表耕植土 , 并根据立柱间距及桥位地形 , 开挖至含砂质粘土卵石层 , 在清
理后 的地基 上 回填厚 2 m 的碎石 , 0c 并用手工电动夯实 , 在夯实地基 E 浇注 30mx . m× . . 90 10m或 15m× .
90 . 10 m× . m的 C 5 2 凝土立柱基础 , 地基表面用水泥沙浆封闭 , 基础承载力不小于 10 P , 6 a在混凝土浇 k 注前将预埋件按照立柱设计位置准确预埋并 固定 , 防止浇注过程 中移位.
两侧设置缆风绳 ; 在万能杆件上布设纵横向工字
钢分 配梁 , 其上搭 设碗 扣件式 脚 手架 . 全桥 钢管立
图 1 支 架 总体 布 置 图
柱布置成 1 跨形式, 1 跨度为 89 1 . 、、0m 支架两拱
脚段 根据原 有 的地形情 况采 用在 硬化 的地 面上 直接拼装 碗 扣式脚 手架 . 具体 布置 见 图 1 .
( ) 能 杆件为 螺栓 连接 , 2万 拼装 时螺 栓应 一次 拧 紧. ( ) 能杆 件支 架拼 装前底 层 应 固结 , 3万 可采用 后方 支架 上挂 设 滑轮 卷扬 机 提 升安 装散 根 杆件 , 能 万 杆 件支架 每拼 装 1 0m应进 行测 量检 查并 作调 整 . 万能杆 件支 架拼 装过 程 中应及 时拉缆 风索 确保 支架 施 工安 全 , 能杆 件支 架拼装 完 成后 应进行 全 面检查 , 各项 误差 应符合 下列 要求 : 万 其
架 . 部 利 用碗 扣 式 支架 调整 成 拱 型 , 架 卸落 利 用 碗 扣式 支 架 顶 的 可调 托 撑 完成 . 管立 柱 支 墩 用 拱 拱 钢
0 2 m× m钢管作为主要支撑柱, N型万能杆件高度变化处采用双立柱, 35 m 8 m 在 其余采用单立柱, 各钢

拱桥主拱圈施工方案

拱桥主拱圈施工方案

拱桥主拱圈施工方案主拱圈左右幅均分为分离的内外侧两条拱肋,根据施工顺序要求先同步左右幅的的内侧,内侧拱肋合龙后再同时施工左右幅外侧拱肋。

拱肋分为拱脚现浇段、悬臂段和合龙段进行施工。

1.拱脚现浇段拱脚第一、二节段采用满堂支架或钢管支架搭架现浇。

施工时应根据拱圈放样坐标表,考虑预拱度后确定立模标高。

拱座基坑开挖时注意清方出支架施工平台,现浇支架应支撑在稳定的岩面上,覆土层及破碎的岩面注意清除,保证支架支撑面稳定。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支架进行充分预压,模板立模标高应充分考虑支架的弹性变形。

为了避免日照产生的非均匀温差对结构的影响,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支架拆除前,除了采取正常养护措施外,还要在拱箱侧面挂透风遮光的帷器,防止钢支架直接被阳光照射,减小钢支架温度变化时的变形量。

拱座施工时注意预埋一号节段纵向钢筋,预埋钢筋的外露长度注意按照规范错开,同一截面接头比例不超过50%。

2.挂篮悬臂浇筑段(1)拱圈节段施工采用悬臂浇筑、斜拉扣挂法施工。

拱圈悬臂浇筑挂篮系统及相关临时工程部分系统由承包人设计,经设计认可并报业主和监理审批后实施,承包人应对拱圈节段施工全过程编制详细施工组织设计,报业主和监理审批后实施。

(2)拱脚段1、2号节段采用搭架现浇,在2号节段砼强度达到85%设计强度以后,张拉对应错索及扣索,拆除支架,在2号节段上安装挂篮,准备3号节段悬浇施工。

挂篮悬浇3号节段砼,并在砼强度达到85%设计强度以后,扣挂并张拉3号节段对应扣、锚索。

移动挂篮,准备下一阶段的施工。

重复该过程,完成两岸对称浇筑。

(3)节段悬臂浇筑采用两岸对称施工。

每岸拱脚段1、2节段采用搭架现浇施工外,其余每半跨分20个节段采用悬臂浇筑施工,拱顶合龙段长2米采用吊架施。

(4)拱圈的放样及立模坐标(X、Y、Z),应选在避开日照的22时至次日7时(以下简称标准时间),还应避开大风期,按设计提供的含预拱度坐标,同时另加施工调整值控制。

扣索、锚索的每一次张拉也应选在标准时间段内进行,否则应对标高、索力进行温度修正。

现浇拱桥施工工艺工法(后附图片)

现浇拱桥施工工艺工法(后附图片)

现浇拱桥施工工艺工法1 前言1.1 工艺工法概况钢筋混凝土拱桥是中、小跨径拱桥的主要形式。

满堂支架现浇法是中、小跨径拱桥拱圈施工的常用方法。

中、小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现浇,需要搭设支架(拱架),进行浇注施工,具体作法是:在支架(拱架)上立模、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拱圈。

1.2 工艺原理中、小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拱圈现浇,需要在施工场地搭建支架,并在拱架(支架)上立模、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拱圈;在拱圈上,施工拱上结构和桥面系。

然后拆除拱圈支架。

2 工艺工法特点2.1 需要大量的支架系统和一定数量的模板;2.2 与吊装施工相比,结构也不存在多次的体系转换,结构受力计算较为方便;2.3 采用支架施工时,需要对承载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2.4 采用拱架施工时,地形适应能力强,但需要一定的吊装系统;3 适用范围在施工场地允许的情况下,跨径小于100m的钢筋混凝土拱桥都可以采用支架法现浇混凝土拱圈。

4 主要技术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5 施工方法现浇拱桥施工一般采用支架法(见图1)或拱架法(见图2)施工。

支架法施工时,应预先对施工场地的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然后再搭建支架系统,预压消除塑性变形之后,再架设模板、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拱圈。

而拱架法施工的场地适应性更强,拱架只需在其拱脚处设置基础,这使得拱架法可以应用于河流、深谷等施工条件下。

随着跨径的增大,拱架的稳定性会快速下降,所以拱架法不能用于大跨径拱桥施工,其经济性会大幅降低。

图1 支架法拱圈施工图2 拱架法拱圈施工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采用现浇拱桥施工,应先计算出主拱圈、模板及施工人员机具荷载等,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相应的支架或拱架。

支架施工时,在地基处理后,搭设支架系统,并进行堆载预压,设置模板,绑扎钢筋,分段浇注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主拱圈有支架施工

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主拱圈有支架施工

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主拱圈有支架施工摘要:结合重庆黔江至湖北咸丰二级公路上的黔江区正舟大桥的施工,介绍100m跨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采用常备式钢拱架作为支架、塔式起重机组装浇筑的有支架施工技术。

关键词:二级公路,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有支架施工1 工程概况黔江区正舟大桥桥址区属中、低山峡谷地貌,横跨黔江,沟心距离桥面最高约84米,采用1孔100米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

桥梁主拱采用1-100m钢筋混凝土等截面悬链线箱板拱,矢跨比为1/6,拱轴系数m=2.514,主拱采用单箱7室截面,拱圈厚1.6m。

横隔板采用预制组装。

拱上构造由拱上横墙、腹拱、侧墙及桥面构造组成。

2 施工方案考虑到实际条件,经过多个方案比选,最后确定采用有支架施工,即塔式起重机吊装,常备式钢拱架作为支架的施工方案。

具体的施工程序为:砌筑拱台、钢塔架承台,预制横隔板—砌筑临时立柱、拱座、扣锁锚定—安装塔式起重机—安装砂筒—拼装钢拱架—安装垫木、弓形木、横木—拼装底模—安装横隔板—浇筑组装接头—浇筑底板—浇筑腹板—浇筑顶板—落架、拆模及卸架—拱上结构施工。

2.1钢塔架及扣绳锚锭布置(1)采用租用常备式钢拱架基本三角组合成钢桁架,不于计算内力,只考虑钢塔架的倾覆稳定,应对称设置抗风维持钢塔稳定即可。

塔顶用φ80mm优质钢棒连接左右两片杆塔作吊扣承重杆,钢塔顶前后端用不等边角钢(B=100mm,b=80mm,d=10mm)横向连接。

钢塔倾向河心。

只拉锚锭抗风和横向稳定抗风。

(2)考虑到基底土壤成分,计算容许土压力及侧压力,拟定锚锭尺寸为宽4米,长4.5米,按横重式设计,锚头按双头设置,锚头高度为0.8米,直径0.8米,重心位置为0.4米,采用C30混凝土。

其中倾覆稳定系数k1=1.49>1.4,滑动稳定系数k2=3.53>1.4。

按固端悬臂计算配筋,锚锭设置底板钢筋,四周设置构造钢筋。

2.2拱架布置及安装(1)经计算,该桥选用8榀钢拱架就能满足要求,但从安全方面考虑到钢拱架多次使用后产生疲劳受力,考虑折减30%,最后按12榀钢拱架布置,两榀拱架间隔1米。

许沟大桥箱形拱圈砼现浇施工技术

许沟大桥箱形拱圈砼现浇施工技术

收缩稼变性 能在 施工现场进行 了多次对
比试 验 , 定 出最 佳 施 工 配合 比为 1 .2 选 :5 : 1 22 : 3700 2 ( 泥 : : 石 : : 送 80 2 : 1 水 砂 碎 水 泵
量7 3 1 %
36 水 灰 比确定 . 水 灰 比是 指 水 与水 泥 的 比 值 ,其 值
的大小直接影 响坍 落度 的变化 ,高强度
泵进 砼水 灰 比宜 控 制 在03'3 之 间 。拱 - .5 . 0 圈cs r 工 时 水藏 比 为O37 o  ̄施 2 3 . 施 工 配合 比 的选 定 7 针对 砼的 历时 、 距 、 落 度损失 、 历 坍
31 原 材 料 的 选 用
21 方 案 的确 定
根 据 支 架 的 试验 结 果 分 析 和有 关 理 灌 注 过 程 中发 生 的 变形 幅 度 最 小 的 施 都有 严 格 要 求 。 论 计 算 , 定 主 拱 周 砼 采 用 分 段 , 环 、 工 原 则 , 多 方 研 讨 , 定 了 主拱 圈 浇 注 确 分 经 确 跳 块 的 方 法 进 行 施 工 , : 个拱 围 根 据 即 整 顺 序 ( 图2 图 中所 标数 码 E 为砼 浇筑 见 , Ⅱ
譬 支 现 施 技 蕊 凳 意 项 奏 藏 有童 着 采 浇 工 术 有 滢 事 对 似 程 工 螂 鲁 意 | . | | | ||| | | 0_ |
亮 瓣谰: 磅痰糖撩 e 0 避箍 跨 收靖疆囊 瓣 鞋 = 戈 s泵 清
支 架 的 结 构 体 系 分 为 1 个 浇 注段 ;每 浇 3
2 施 工 方 案
2 . 施 工 顺 序 的确 定 2
2 . 施 工 工 艺 3
主拱圈现箍施工工艺流程( 见图3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m 跨现浇钢筋砼箱形拱桥主拱圈施工技术1. 工程概况xx 市xx 大桥位于xx 市XX 镇内,为xx 水库建成后原有道路改建工程。

该桥位于xx 水库上游,跨越库区,终点与上大线连接。

该桥桥长192.8m ,其中桥梁主跨为净跨径 120m 上承式悬链线箱形拱桥,其矢跨比1/6,拱轴系数m = 1.756 ;拱上结构为全空式三柱排架结构,采用7.8m 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作桥面结构,主箱为高2m 的等截面单箱双室,三腹板支承拱上排架柱;拱上结构根据高度分为横墙和排架两种 形式;拱座采用 8根$ 130cm 桩承台基础。

桥梁设计荷载为公路n 级,桥面宽度 9.5m (0.25m 栏杆+ 1.0m图1桥梁总体布置图2. 支架施工 2.1.支架布置本桥根据施工条件采用有支架施工。

在两拱脚段根据原有的地形情况采用在硬化的地面上直接拼装碗扣式脚手架,中间段采用梁柱式复合体系:其结构构成为:明挖现浇混凝土基础;钢支架分三层,底层为 置于混凝土基础上钢管立柱支墩,中层用万能杆件搭成框架结构形成纵梁,上层为满布式碗扣式脚手架。

拱部利用碗扣式支架调整成拱型,拱架卸落利用碗扣式支架顶的可调托撑完成。

钢管立柱支墩用$ 325 X 8 mm 钢管作为主要支撑柱, 在N 型万能杆件高度变化处采用双立柱,其余采用单立柱,各钢管立柱水平用I12工字钢连接,且在纵横设置剪刀撑;其上用万能杆件搭成 2m 框架结构,通过横向]28a 槽钢分配梁与立柱连接,在 N 型万能杆件两侧设置缆风绳;在万能杆件上布设纵横向工字钢分配梁,其上搭设碗扣件式脚手架。

全桥钢管立柱布置成11跨形式,跨度为 8 m 、9m 10m 。

支架两拱脚段根据原有的地形情况采用在硬化的地面上直接拼装碗扣式脚手架。

具体布置见图人行道+ 7.0m 行车道+ 1.0m 人行道+ 0.25m 栏杆1。

19280心桥面总体布2置图见图4 .4CO-KO直占小终22支架基础施工基础处理时,先清除桥位地表耕植土,并根据立柱间距及桥位地形,开挖至含砂质粘土卵石层,在清 理后的地基上回填厚 20cm 的碎石,并用手工电动夯实,在夯实地基上浇注3.0m x 9.0m X 1.0m 或1.5m x9.0m x 1.0m 的C25凝土立柱基础,地基表面用水泥沙浆封闭,基础承载力不小于160kPa ,在混凝土浇注前将预埋件按照立柱设计位置准确预埋并固定,防止浇注过程中移位。

2.3支架搭设 2.3.1钢管立柱按照设计长度在陆地上接长或截短,利用吊车辅助立于设计位置上,在吊点未放松的情况下将根部焊 接在基础预埋件上。

逐根支立完成后,及时将纵横向槽钢及工字钢连接,以确保钢管立柱的稳定性。

2.3.2 N 型万能杆件拼装均为人工散拼,为保证支架拼装质量,拼装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有:⑴万能杆件拼装之前,应组织技术交底以利于顺利拼装,进场材料应作全面检查,必要时作力学性能 抽验。

⑵万能杆件为螺栓连接,拼装时螺栓应一次拧紧。

⑶万能杆件支架拼装前底层应固结,可采用后方支架上挂设滑轮卷扬机提升安装散根杆件 ,万能杆件支架每拼装10m 应进行测量检查并作调整。

万能杆件支架拼装过程中应及时拉缆风索确保支架施工安全 ,万能杆件支架拼装完成后应进行全面检查 ,其各项误差应符合下列要求:万能杆件支架顶标高:> 50mm 万能杆件支架顶位移:> 20mm 万能杆件支架顶平面高差:> 10mm 横梁挠度:v L/1000 立柱倾斜:v H/2000⑷拼装万能杆件支架属高空作业,施工中应严格遵守高空作业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

233碗扣式脚手架钢管支架立杆按照纵向间距90cm 、横向90cm 搭设于置于万能杆件支架上的纵向 118工字钢上,横杆1||r1III I.dir定删冊R"^HTrh iiL OEM■・□'㈡.日_ 二 上晟顷叫弱 .«■ 1:■ 11图2支架总体布置图步距采用90cm。

在纵横向和水平按照间距300cm布置剪刀撑,以增强整体的稳定性。

立杆及大小横杆连接采用对接方式,而在拱顶立杆单根长度若不足时则采用搭接方式,且至少用3个扣件与3根小横杆连接,立杆对接扣件位置呈交错布置。

所有斜撑采用搭接方式,搭接长度不小于50cm,搭接段用扣件连接。

在顶部小横杆与立杆连接的扣件下再增加一个扣件,以防拱顶小横杆下滑。

由于拱架在拱圈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侧向挤压力,拱脚处立杆、横杆、斜撑均做了加密处理。

拱架搭设要求严格控制立杆垂直度,但由于拱架较高处,对接立杆轴线难以做到完全重合,对接面也可能是非理想的水平状态,钢管的吊运碰撞也可能导致钢管产生的微弯曲,使用旧钢管也可能使立杆难以做到理想的直线状态。

为增加立杆的稳定性,对情况严重的立杆通过增设横杆或斜撑作了局部加强处理。

拱架架设完后,对所有扣件进行全面检查。

2.3.4支架预压支架预压荷载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其承载能力和消除非弹性变形,并实测支架的变形值。

根据支架试压加载各项测试结果,绘出支架荷载一挠度曲线,为施工监控提供可靠依据。

在拱桥结构施工过程中,同时对支架的应力与变形进行检查、测试、确保支架的整体性、刚度、强度与稳定性满足要求。

施工支架预压荷载试验采用部分荷载对整个拱圈进行预压,即预压总荷载值为:(拱圈底板重+拱圈腹板重)X 1.2,这是根据主拱圈浇筑顺序确定的,加载顺序与主拱圈浇筑施工顺序相同。

加载形式见图3。

加载重量(底版+腹板)重*1.2预压砂袋1(913腳觀謁f=>O图3主拱圈支架预压立面图加载监控及数据采集选取顺桥向拱跨1/8、1/4、3/8、拱顶四个断面,横桥向每个断面布三个:两边、中间,用扎丝吊铅球,上端固结在拱圈槽钢上,下端吊铅球(用钢筋头焊接成三角形也行),与地面有50cm的活动空隙,在距地面的1m左右的扎丝上绑1m长精度以mm为单位的尺(用卷尺截成);后视尽量用水准点;测点作为整个桥梁施工全过程的观测点,因而采取保护措施。

每天于早上6点左右、晚上5点左右观测;分别于加载前、加载100%底板重、加载100%复板重、满载120% (底板重+腹板重)时用水准仪观测。

拱架预压加载采用铺设砂袋方法实现,砂袋的搬运用两台汽车起重机来完成。

双向同步对称加载(布载时横向也要对称进行)。

加载过程中全程监测拱架变形。

当地基沉降速率小于1mm天时及48h后,开始卸载。

预压荷载卸除后,通过观测数据对拱底标高和线形进行重新调整,并检查扣件松紧情况。

3.主拱圈施工3.1主拱圈底模标高的确定主拱圈的支架现浇过程中,立模标高的合理确定,是关系到主拱圈的线形是否平顺、是否符合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果在确定立模标高时考虑的因素比较符合实际,而且加以正确的控制,则最终主拱圈与桥面系线形较为良好;否则最终主拱圈线形会与设计线形有较大的偏差。

立模标高并不等于设计中桥梁建成后的标高,总要设一定的预抛高,以抵消施工中产生的各种变形(挠度)。

其计算公式如下:模板定位标高=设计标高+运营预抛高+施工预抛高+支架变形其中支架变形值是根据支架加载试验,综合各项测试结果,最后绘出支架荷载一挠度曲线,进行内插而得。

根据以往上承式拱桥施工及监控经验,并结合本桥的具体情况,估计在施工过程中影响本桥结构内力和线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⑴施工临时荷载;⑵支架变形;⑶日照影响;⑷主拱圈混凝土浇筑顺序和主梁的安装顺序;⑸混凝土浇筑方量的控制;⑹混凝土弹性模量和徐变。

当上述因素与估计不符,而又不能及时识别引起控制目标偏离的真正原因时,必然导致在以后阶段施工中采用错误的纠偏措施,引起误差累积,因此在施工控制过程中,将通过对应力和位移偏差分析、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构参数识别,找出误差原因,确定出设计参数真实值,以此为基础对该桥进行有效施工控制。

为使拱圈最终成形后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必须在支架上设置预拱度。

拱顶预拱度包括拱圈自重产生的拱顶弹性下沉、拱圈温度降低与砼收缩产生的拱顶弹性下沉、墩台水平位移产生的拱顶弹性挠度值、拱架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及非弹性变形、支架基础受载后非弹性下沉。

预拱度S =运营预抛高+施工预抛高+支架变形根据设计和监控单位提供的数据,拱顶处预拱度按全部预拱度总值设置,暂定为15cm,拱脚处为零,其余各点按二次抛物线分配。

即:S x =3 [1-4x2/L2]S x ――任意点(距离拱顶水平距离为 x )的预加高度。

3 ――预拱度总值。

x ――跨中至拱脚的水平距离。

L ――拱圈的计算跨径。

支架预压完成后,拱顶下沉18mm 与监控单位计算基本吻合。

预拱度无需再调整。

3.2主拱圈施工方案的确定拱圈混凝土施工过程是一个对支架不断加载的过程。

考虑拱圈浇筑与支架变形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为防止支架异常变形,破坏主拱轴线,甚至产生混凝土裂缝,同时遵循“分环分段灌注顺序应使支架在混 凝土灌注过程中发生的变形幅度最小”的施工原则,确定了主拱圈浇筑顺序见图 4 (图中所标数码即为混凝土浇筑顺序)。

760拱圈混凝土分环,分段浇筑图4主拱圈浇筑顺序主拱圈混凝土采用分环、分段的方法进行施工,即:整个拱圈根据支架的结构体系分为 3个浇筑环;即底板环、腹板环及顶板环,每环浇筑时再分 5段对应水平长度分别均为 24m,先对称浇筑拱脚段,再从跨中段向两拱脚方向浇筑,拱顶段浇筑完后,再浇筑 1/4段。

段与段之间预设间隔槽 (顶板不设间隔槽),间隔槽宽1.5m ,根据监控单位的施工加载计算,腹板和底板环两环同时合龙,使拱圈形成一个开口箱形结构,这样对支架和结构比较安全,然后再进行顶板环的分段浇筑及合龙。

为了避免支架局部异常变形,采 取拱顶两侧对称的方法施工。

3.3主拱圈施工工艺主拱圈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

3 12-3—■ — 3— 2——二■一 ~ L1L ――273- 32—31-31 37 2—1 十1_120m出嘟 um 「p||丽WT II T 朋训][Ii ww i iiim i 哪朋第三环顶版 第二环腹版第一环底版说明:图中数字为浇筑顺序支架应力应变监测分段浇筑主拱圈顶板混凝土主拱圈合龙支架应力应变监测成形监测图5主拱圈施工工艺流程3.3.1模板体系 3.3.1.1 底模在碗扣式脚手架上的可调托撑上纵向铺设弧形工字钢,工字钢与可调托撑之间的三角形空隙用角钢焊 接三角形垫块填充。

弧形工字钢上横向铺设 10cm X 10cm 方木,间距30cm,在工字钢上焊接挡块以防止其 下滑。

在方木上铺设底模,底模采用厚15mm 竹胶板。

底模安装的关键是的定位准确计算和测量,该值是根据AutoCAD 绘图软件计算得出,通过调整弧形工字钢和方木可以放样出理想的拱架底模线形。

模板结构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梁体的外观。

3.3.1.2 夕卜模面板均采用15mm 厚竹胶板,外侧用方木做成框架,2.4m 一节,外模包在底模上,下缘根据拱圈内横向分布钢筋的位置布设拉杆,上缘用圆钢作拉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