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园林(精选)
02-课件: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园林实例、意大利园林特征

46.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园林实例、意大利园林特征•位于佛罗伦萨城西南角。
•面积约60hm2。
•美第奇家族拥有的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庄园。
波波里花园(Boboli Gardens, Florence)•用地呈楔形。
•南北短东西长。
波波里花园(Boboli Gardens, Florence)•波波里花园平面图•1彼蒂宫2阶梯剧场3海神尼普顿泉池4马蹄形草台阶5丛林区6伊索洛托泉池•波波里花园布局图来源《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东园在府邸的南面展开•依地势布置成三层台地。
•底层为马蹄形阶梯剧场,•半圆形观众席由六排石凳组成•中央大型水盘和方尖碑。
波波里花园(Villa Lante,Bagnaia)•从彼蒂宫正中向南观赏东园的三层台地•彼蒂宫和东园俯瞰图•依地势而建的马蹄形剧场。
•马蹄型剧场(作者自摄)•剧场周边观众席波波里花园(Boboli Gardens, Florence)波波里花园(Boboli Gardens, Florence)•花园在府邸的南面展开,依地势布置成三层台地。
•中层台地花园,近处为海神尼普顿泉池(作者自摄)•海神尼普顿泉池。
•周围以马蹄形草地斜坡。
•构图与阶梯剧场相呼应。
•海神尼普顿泉池,回望彼蒂宫•海神雕塑细部波波里花园(Boboli Gardens, Florence)•东侧望景楼。
•高出彼蒂宫40m。
•望景楼(作者自摄)波波里花园(Boboli Gardens, Florence)波波里花园(Boboli Gardens, Florence)•丛林间修建一条由东向西长约800m的斜坡,•两侧高大的地中海柏木夹道,串联起各个小林园。
•西园的柏树林荫大道•伊索洛托泉池全景(Isolotto)•柏木林荫道端头——椭圆形的伊索洛托泉池•泉池中心雕塑波波里花园(Boboli Gardens, Florence)•洞府•洞府雕塑•主教阿尔多布兰迪尼的夏季别墅;建筑师波尔塔和多米尼基诺在1598年开始历时五年完成;•水景工程由封塔纳和奥利维埃里两人负责。
03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园林

(11)雕塑:
法国园林中的雕塑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是对古代希腊罗马雕塑的摹仿; 二是在一定体裁的基础上的创新。后者大多个性鲜明, 具有较强的艺 术感染力。
意大利园林与法国园林的对比
1.意大利庭园属于台地建筑式园林,而法国园林为平面图 案式。
2.二者全为规则式,但意大利庭园有立体的堆积感,法国 园林有平面的铺展感。
第二单元 欧洲园林
——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
意大利庭园的总体特征
1. 台地园的通常布局为主要建筑 物通常位于山坡地段的最高处, 在它的前面沿山坡而引出的一 条中轴线上开辟一层层的台地, 分别配置保坎、平台、花坛、 水池、喷泉、雕像。各层台地 之间以蹬道相联系。中轴线两 旁栽植高耸的丝杉、黄杨、石 松等树丛作为本生与周围自然 环境的过度。
(5)花园本身的构图也体现出等级制度。贯穿全园的中轴线重点装饰,最 美的花坛、雕像、喷泉布置在中轴线上,道路分级严谨。整个园林为 条理清晰、秩序严谨、主从分明、简洁明快、庄重典雅的几何网格。
(6)完全体现了人工化的特点。追求空间无限性,广袤旷远而外向性。需 要很大的平坦场地(作为府邸的露天客厅,也与追求旷远有关)
2. 强调园林的实用功能; 3. 用建筑设计的方法来布置园林;
意大利庭园的总体特征
4. 平面一般严整对称,建筑常 位于中轴线上,有时也位于 庭园的横轴上,在中轴线的 两侧对称排列;
5. 府邸或设在庄园的最高处, 作为控制全园的主体,显得 十分雄伟高大,壮观,给人 以从高敬畏之感。
6. 除主建筑外,庄园中也有凉 亭,花架,绿廊等,尤其在 上面的台层上,往往设置拱 廊,凉亭及棚架,既可遮阳, 又便于眺望。
从上面俯视长河景色
德国(海润豪森Herrenhausen)宫苑
《西方园林史》文艺复兴时期园林

多采用圆形和半圆形;
台层之间用宽大的台阶相 连。
1、兰特庄园(Villa Lante)
兰特庄园,建于1566年,分为四层台地。
一层台地由花坛及雕塑喷泉组成 坡形草地及两边建筑联系一二台层
二,三层平台间的圆形水池喷泉
三层平台的长方 形水池与挡土墙上半 圆形水池及河神雕像
两座河神雕像,表现了水体的源头
三、四层平台间 的斜面连锁瀑水
三、四层平台连接处的喷泉河神雕像
四层平台对称的建筑
四层平台中轴线上的喷 泉雕塑和尽端水池
主要特色
• 以不同形式的水景形成全园的中轴线; • 全园建筑、水体、绿化整体统一协调; • 对称、严谨,突出人工雕琢的气氛。
2、埃斯特庄园
• 坐落在陡峭山坡上,建于1550年,面积约4.5公 顷,全园分为六个台层。
加强透视线;
• 5、注重借景及透视线的应用; • 6、以水为主体,形成丰富多彩的水景; • 7、植物以绿色为基调,避免色彩鲜艳的
花卉,植物配置中轴线两侧多为规则式, 离中轴线渐远自然式增强。
(三)文艺复兴末期(巴洛克时期)
• 1、概况 • 文艺复兴末期,建筑与雕塑向巴洛克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园林 (15-17世纪)
一、历史背景
• 欧洲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公元14、15世纪 是早期,16世纪极盛,16世纪末走向衰落;
• 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与发展其政治、 经济利益,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反对教会精 神、封建文化,开始提倡古典文化,来反对中 世纪的封建神学,发展资本主义思想意识。
• 文艺复兴的思想集中体现为唯物主义、科学理 性和人文主义,而人文主义是核心思想,它肯 定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要求发挥人的 才智,对现实生活取积极态度。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 (2)

菲埃索罗的美蒂奇庄园
这是1458米切罗兹为柯西莫之子乔万尼建造 的一个乡间别墅,也是至今保留较为完好的文艺 复兴初期的庄园之一。 庄园位于菲埃索罗丘陵中一个朝阳的山坡上, 顺山势将园地辟为不同高差的三个台地。由于地 势所限,各台层均为狭长带状,上下两层稍宽, 中间层极为狭窄。这样很不利于庄园的规划设计。
文艺复兴后期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欧洲的建筑艺术进入 了巴洛克时期,受巴洛克风格的影响,园林艺 术也出现最求新奇,表现手法夸张的倾向,并 且园中大量充斥着装饰小品,植物修剪技术十 分发达,绿色雕塑物的形象和绿丛植坛的花纹 日益复杂和精细。在罗马附近的梯沃田里地区, 新建的巴洛克风格的庄园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风 景优美的丘陵上。
鸟瞰美蒂奇
后花园
草坪 上层台地
树畦
水池 入口
中 层 台 地 下层台地 平面图
壁龛
美蒂奇庄员下台层水池内的雕像, 文艺复兴初期常以精美的雕塑作品与水 池结合,尚未过分强调理水技巧
菲埃索罗的美蒂奇庄园总结
美蒂奇别墅最大的特点不在于他的建筑细部, 而在于他的位置选择。他精巧简洁的设计为人 们提供了一个极开阔的观览范围。因此使整个 周围的山景都成为了别墅自身的一部分。 设计者在这块很不理想的园地上表现出了非凡 的才能,巧妙的划分空间,组织景观,使每一 个空间显得既简洁,整体上有很丰富。也避免 了一班规则式园林容易产生地平板单调,一览 无余的弊病。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
文艺复兴简介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 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 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 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 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意大利与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

后花园
草坪 上层台地
树畦
水池 入口
中 层 台 地
下层台地 平面图
入口便设在上层台地的东端,进门后有小广场,其 西侧是半扇八角形水池,背景又是树木和绿篱组成 的植坛。围墙和树团使小广场空间更加完整,导向 性十分明晰。
随后的府邸建筑前庭, 是相对开敞的草地植坛, 点缀大型盆栽柑橘,此 为文艺复兴意 大利庄园建筑前庭中 最常见的手法,便于 户外就餐、活动。
意大利园林类型
文艺复兴初期:美第奇式园林 文艺复兴中期:台地园林 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式园林
文艺复兴初期--美第奇式园林
背景: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和最大的中心是佛罗伦萨,而佛罗伦萨最有影响力的
是美第奇家族。美第奇家族中的罗伦佐·德·美第奇21岁主政佛罗伦萨,在他 的感召下,佛罗伦萨集中了包括米开朗琪罗在内的大批文学艺术家,可谓群星 灿烂,创作空前。佛罗伦萨的豪门和艺术家以罗马人的后裔自居,醉与与罗马 的一切,欣赏乡间别墅生活,追求田园牧歌情趣,并建造了一批别墅与花园。 文艺复兴初期那些最著名的别墅庄园都是为美第奇家族成员建造的,且具 有相似的风格和特征。所以称这一时期的别墅庄园为美第奇式园林。
美第奇庄园虽然没有 豪华的装饰,却以杰 出的设计手法,通过 简洁明快、合理有序 的空间布局,形成庄 园与周围景色和谐统 一的整体,成为园林 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文艺复兴中期--台地园林
背景:15世纪末了,罗伦佐去世标志着美蒂奇家族的没落,而
这时文艺复兴的中心有佛罗伦萨转入了罗马。具有新思想的罗 马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同美蒂奇家族的柯西莫和罗伦佐一样是一 位支持并保护人文主义者,提倡发展文化艺术事业。一时之间, 罗马巨匠云集,文化艺术气息达到鼎盛。
兰特庄园以水景序列构成中轴线上 的焦点,将山泉汇聚成河、流入大 海的过程加以提炼,艺术性地再现 于园中。
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最详细

卡法吉奥罗庄园
• • • 米开罗佐设计,山谷之间, 建筑周围壕沟与吊桥,完全 中世纪城堡建筑风格。
•
建筑物在19世纪经过改造。主庭园坐落在别墅建筑的背面,周围有园墙围绕, 园路尽端安置了园林建筑,从建筑内可看到家族的领地。
卡法吉奥罗庄园的府邸建筑及花园现状
美第奇庄园
• 它是意大利最著名的花园之一,它的著名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建筑师里毕(Annibal Lippi)建造的王 宫般的府邸,同时也得益于周围优美的景色。
文艺复兴初期园林实例
• 卡雷吉奥庄园
•
卡雷吉奥庄园是美第奇家族所建的第一座庄园,位于佛罗伦萨西北2千米.大约1417年,柯西莫请 著名建筑师和雕塑家米开罗佐设计别墅建筑和饰和凉亭,凉亭周围绕着绿廊和修剪的黄杨绿篱, 庭中设座椅,规划整齐对称。
卡雷吉奥庄园府邸中的庭园
府邸前的圆形水池和花坛
•
园路交点上布置的水池和覆满攀援植物的龛座,有着中世纪的特点.
• •
大利文艺复兴园林经历了初期的发展、中期的鼎盛和末期的衰落三个阶段, 折射出文艺复兴运动在园林艺术领域从兴起到衰落的全过程。 14世纪初,佛罗伦萨的新兴富裕阶级以罗马人的后裔自居,醉心于古罗马 的一切。西塞罗提倡的乡村别墅生活以及田园生活情趣,重新成为时尚。 富豪们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别墅和花园,很快便出现了新的园林建设热潮。
•
•
采用借景的手法。
作为装饰点缀的“园林小品”极其多样,雕镂精致的石栏杄、石坛罐、保 坎、碑铭以及为数众多的、以古典神话为题材的大理石雕像,与暗绿色的 树丛、碧水蓝天相产生生动而强烈的色彩和质感的对比。
•
水是极为重要的题材。理水的手法进较过去丰富。利用台地形成水阶梯、 跌水、瀑布、溢流、壁泉、水剧场、水风琴等水景。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园林实例

48.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园林实例•16世纪上半叶,单纯模仿意大利;•16世纪中叶,在造园要素、造园手法和整体布局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16世纪后半叶~17世纪中叶,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形成。
•沃勒维孔特前庭刺绣花坛平面图•克洛德·莫莱(Claude Mollet,1563-1650)•雅克·布瓦索(Jacques Boyceau de la Barauderie,1560-1633)•克洛德·莫莱是刺绣花坛的开创者•维兰德里庄园爱情花坛•沃勒维孔特前庭刺绣花坛俯瞰图•克洛德·莫奈•雅克·布瓦索认为花园的构图应成为均衡统一,量化了各种园林中景物之间比例关系。
•雅克·布瓦索绝对君权统治地位,古典主义成为御用思想与文化•古典主义建筑•路易十四•安德烈·勒·诺特尔•安德烈·勒·诺特尔•风靡欧洲一个世纪之久的勒诺特尔样式,是规则式园林发展的顶峰。
•法式园林中遵循的规则与秩序。
•勒·诺特尔式园林——沃·勒·维孔特府邸庄园•安德烈·勒·诺特尔设计建造的园林(来源:《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左:凡尔赛宫苑中:沃勒维贡特府邸庄园右:索园•《造园理论与实践》•1709年,《造园理论与实践》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理论的完全建立。
•勒诺特尔式园林•《造园理论与实践》书中插图•17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园林•标志着古典主义园林艺术走向成熟•设计人勒诺特尔一举成名沃-勒-维贡特庄园(Le Jardin du ch âteau de Vaux le Vicomte)•庄园平面图(来源:《西方园林史》)•航拍图(图片来自Google map)•自然-林园-花园-府邸建筑的布局•人工性逐渐增强沃-勒-维贡特庄园(Le Jardin du ch âteau de Vaux le Vicomte)•庄园鸟瞰•庄园东西对称,以大运河为主轴之一,勒·诺特尔的首创,•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中最典型的水景要素。
园林艺术欣赏-欧洲部分

花卉装点。
园林赏析----凡尔赛宫
特点二. 主轴、均衡、有序、严谨。
物修剪,常用黄杨篱组成刺绣图案,使用花卉装点。
花园有明显的轴线,主轴线控制全园,为建筑轴线的延伸。 均衡、有序,人工美高 于自然美的平面图案式园林。
园林赏析----凡尔赛宫
特点二. 主轴、均衡、有序、严谨。
建筑基本形(平面) 凡尔赛宫底座平面采用基本的矩形图案
18世纪的英国风景园林
主要表现自然美 英国园林钟情自然之美,理性、客观的写实,侧重于再现 大自然风景的具体形象。 创作手法是将大自然的构景要素经过艺术地组合、使之符 合于实际的用地大小而呈现在人们眼前,审美情感蕴含于 被再现的景观总体之中。
美国----开创公共景观的先河
奥姆斯特德(Olmsted)1822年 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被认为 是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他 是美国城市美化运动原则最早的 倡导者之一,他的理论和实践活 动推动了美国自然风景园运动的 发展。 他与合伙人在100多年前共同设 计了纽约中央公园,标志着普通 人生活景观的到来,他的理论和 实践活动推动了美国自然风景园 运动的发展。
距今3000年的巴比伦空中花园——悬空园
意大利台地园
理水手法较过去丰富。高处汇聚水源作贮水池 后顺坡势往下引注成为水瀑,平淌或流水梯, 在下层台地则利用水落差的压力作出各式喷泉 ,最低一层平台地上又汇聚为水池。此外,还 设有为欣赏流水声音而设的装臵,甚至有意识 地利用水声构成音乐旋律。 装饰点缀的小品也极其多样,精致雕镂的石栏 杆、石坛罐、碑铭以及为数众多的、以古典神 话为题材的大理石雕像,它们本身的光良晶莹 衬托着暗绿色的树丛,与碧水蓝天相掩映,产 生一种生动而强烈的色彩和质感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