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C29A1基因C177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晚期胰腺癌吉西他滨化疗耐药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合集下载

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方案一线化疗后替吉奥维持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方案一线化疗后替吉奥维持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方案一线化疗后替吉奥维持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刘志【摘要】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方案(GS)一线化疗后替吉奥维持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GS方案一线化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仅接受定期复查,观察组采用替吉奥进行维持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为(7.0±1.4)个月,总生存期为(9.1±2.4)个月,均长于对照组的(4.3±1.1)个月、(5.8±1.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306、6.622,P<0.05);观察组白细胞降低、恶心呕吐以及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方案一线化疗后替吉奥维持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效果明显,可使患者的生存期得以有效延长.【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年(卷),期】2019(027)005【总页数】3页(P110-112)【关键词】晚期胰腺癌;吉西他滨;维持治疗;安全性【作者】刘志【作者单位】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河南许昌4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9胰腺癌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起病初期并无典型临床症状,因此很容易被忽视,当患者的疾病得到确诊时,大约85%的患者已经出现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使得其无法接受手术治疗[1]。

临床上对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为化疗,其中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方案(gemcitabine and S-1,GS)方案的应用率较高。

本次研究选取GS方案一线化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60 例,探讨GS方案一线化疗后替吉奥维持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GS方案一线化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60例,全部患者的病情均经临床病理学检查确诊,且经GS化疗方案治疗4个周期后疾病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开展影像学检查,显示患者机体存在的可测量病灶为1个及以上,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Group,ECOG)体能状态评分评分低于2分,通常具备正常的心、肝、肾功能,对存在化疗禁忌证以及预计生存期不足3个月的患者进行排除。

吉西他滨单药与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吉西他滨单药与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吉西他滨单药与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目的:对比吉西他滨单药化疗和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单药化疗,观察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化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临床受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虽然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毒副反应较大,但其比吉西他滨单药化疗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标签:吉西他滨;化疗;晚期胰腺癌胰腺癌是恶性程度很高的一种消化系统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步升高,通常较早发生转移,并且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所以大多已到晚期时才被发现,手术并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预后不理想。

目前一线标准治疗方案是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化疗,其是一种二氟核苷类抗代谢物抗癌药物,可破坏细胞复制[1]。

但临床上对于吉西他滨单药化疗或吉西他滨联合化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存在争议。

本研究通过分析68例接受吉西他滨单药化疗或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两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做出了初步的评价,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其中40例为男性,28例为女性,年龄40~78岁,平均(56±3.4)岁。

其中36例胰头癌,13例胰尾癌,10例肝转移,6例肺转移,3例腹膜转移。

所有患者均经组织活检病理性或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晚期胰腺癌,均不能行手术治疗并且以前未行过化疗。

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吉西他滨单药化疗,观察组行吉西他滨联合化疗。

所有患者化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心肺功能等基本化验检查未见明细异常,无化疗禁忌证。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评价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评价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评价作者:刘云鹤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33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5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静脉滴注30 min的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8天;口服卡培他滨1000 mg/m2, 2次/d,第1~14天。

治疗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 5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的有0例,部分缓解的11例,病情稳定的15例,肿瘤进展的24例,治疗的总缓解率为22%,病情稳定率为52%,中位生存期为7.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1个月。

常见不良反应为迟发性呕吐、恶心、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手足综合征等。

结论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肯定,可以减轻不良反应。

【关键词】吉西他滨;卡培他滨;晚期胰腺癌;临床效果胰腺癌是目前消化系统中恶性程度非常高的肿瘤之一,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一旦确诊就处于晚期。

晚期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低,化疗效果并不显著,患者的1年生存率不超过10%,中位生存期只有4个月左右[1]。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诸多新药随之问世,目前的晚期胰腺癌有效率和生存时间都有显著提高。

本次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作者就对本院收治的部分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滨和卡培他滨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部分研究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在5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7~71岁,平均年龄(53.8±5.3)岁;其中进行手术治疗39例,未进行手术的11例;胰头癌26例,胰体癌13例,胰尾癌11例;肝转移23例,腹腔淋巴结转移26例,合并腹腔积液7例,骨转移5例,肺转移3例。

所有患者的肾、肝功能和血常规大致正常,最近1个月未进行化疗及其他抗肿瘤治疗。

吉西他滨单药和联合化学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的Meta分析

吉西他滨单药和联合化学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的Meta分析

吉西他滨单药和联合化学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的Meta分析古丽娜尔·吐尔地;吕志诚【期刊名称】《新疆医学》【年(卷),期】2010(040)001【摘要】目的:吉西他滨单药作为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案,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吉西他滨为主的联合化学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生存结果,以寻找确切有效的联合化疗方案.方法:通过MEDLINE、EMBASE、ASCO、ECCO等数据库及论文集检索相关文献.主要对各亚组半年生存率、1年生存率和客观缓解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16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共2058例患者纳入分析,按化疗方案分为吉西他滨联合铂类、吉西他滨联合氟尿嘧啶类、吉西他滨联合伊利替康等3个亚组,各亚组半生存率的治疗优势(RD)分别为3%(P=0.003)、8%(P=0.003)、-1%(P=0.88):1年生存率RD为4%(P=0.06)、1%(P=0.10)、1%(P=0.89);客观缓解率RD为2%(P=0.32)、8%(P=0.01)、10%(P=0.0003).结论:现有的证据提示吉西他滨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在选择联合化疗时对体质状态的要求较高,带瘤生存可能是治疗晚期胰腺癌应达到的最佳疗效.【总页数】5页(P14-18)【作者】古丽娜尔·吐尔地;吕志诚【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放疗科,830001;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肿瘤科,73005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吉西他滨联合5-FU或卡培他滨与吉西他滨单药治疗晚期胰腺癌对比的Meta分析 [J], 郭双双;王羽;杨琼;谢德荣2.关于晚期胰腺癌的Meta分析:吉西他滨联合化疗与吉西他滨单药 [J], 梁汉霖;王羽;谢德荣3.靶向药物联合吉西他滨和吉西他滨单药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比较的Meta分析[J], 王羽;梁汉霖;谢德荣4.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单药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比较的Meta分析 [J], 谢德荣;梁汉霖;王羽;郭双双;杨琼;江志敏5.S-1单药治疗与S-1联合治疗吉西他滨难治性晚期胰腺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 分析 [J], 王新慧; 李祥春; 周保林; 王雅琳; 钟升; 王中峰; 刘战涛; 刘子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吉西他滨对晚期癌症的治疗效果

吉西他滨对晚期癌症的治疗效果

吉西他滨对晚期癌症的治疗效果李丽;关小倩;李静;边吉来【期刊名称】《中国癌症杂志》【年(卷),期】2000(010)006【摘要】@@ 吉西他滨(健择,gemcitabine)是一种新型人工合成嘧啶核苷类似物,其化学名为2,2′-去氧去氟盐酸胞嘧啶核苷酸,结构和阿糖胞苷相似,属核代谢类抗癌药,可掺入DNA使DNA链断裂,从而起到细胞毒作用.在各种肿瘤模型中已证明健择有明显的临床抗肿瘤活性[1],已进行的临床实验证明它对很多肿瘤均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其毒性作用较轻,患者易耐受.有报道Ⅱ、Ⅲ期临床试验中观察到它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存时间[2].下面将我们于1999年6月-2000年4月用健择治疗晚期癌症19例的疗效、毒副反应和CBR(clinical benefit response)的观察报告如下:【总页数】2页(P575-576)【作者】李丽;关小倩;李静;边吉来【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第五人民医院肿瘤科,辽宁大连,116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3【相关文献】1.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癌症 [J], 王谊;张智慧;付彬玉;郝荣2.吉西他滨治疗晚期癌症 [J], 王琳;秦叔逵;邵志坚;刘秀峰3.国产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癌症的临床观察 [J], 王谊;付彬玉;赵兴梅;王更利4.吉西他滨单纯化疗与吉西他滨联合化疗对晚期胰腺癌治疗效果研究 [J], 邢永达; 石善良; 王晓丽; 徐成涛; 刘晓文5.晚期胰腺癌(APC)病人合并症和生存期(OS)相关性研究:加拿大国家癌症研究院关于埃罗替尼、吉西他滨联合化疗(E+G)与单用吉西他滨(G)的Ⅲ期临床试验 [J], M.M.Vickers;戴欣;赵红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胰腺癌术后吉西他滨单药与卡培他滨联合辅助化疗临床效果评价

胰腺癌术后吉西他滨单药与卡培他滨联合辅助化疗临床效果评价

[文章编号] 1006-2440[2019]02-0155-03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90%患者在诊断后1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仅1%~3%[1]。

由于胰腺癌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目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依然是提高疗效的主要手段,但胰腺癌早期诊断率较低,发现时多为中晚期,根治手术预后较差,远期效果不理想[2]。

根治术后患者大多数死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因而术后辅助化疗至关重要[3]。

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40例胰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分别应用吉西他滨单药化疗或与卡培他滨联合化疗方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胰腺癌根治术后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各20例。

单药组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8.62±8.54岁;肿瘤最大径:≤2.4 cm 2例,>2.4 cm 18例;TNM分期:ⅡA期4例,ⅡB期9例, Ⅲ期7例;术后病理:导管腺癌17例,导管细胞癌2例,腺泡细胞癌1例。

联合用药组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6.37±7.86岁;肿瘤最大径:≤2.4 cm 5例,>2.4 cm 15例;TNM 分期:ⅡA 期3例, ⅡB 期10例,Ⅲ期7例;术后病理:导管腺癌16例,导管细胞癌2例,腺泡细胞癌2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胰腺癌切除术指征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2)年龄18~70岁,KPS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3)术后3个月内行辅助化疗。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2)接受新辅助化疗者;(3)患有急性炎症、感染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4)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胰头癌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部癌行胰体尾部切除加脾切除术,全胰癌行全胰切除加脾切除术。

1.2 术后化疗 单药组:采用盐酸吉西他滨单药化疗。

吉西他滨联合厄洛替尼对晚期胰腺癌患者预后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影响

吉西他滨联合厄洛替尼对晚期胰腺癌患者预后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影响

吉西他滨联合厄洛替尼对晚期胰腺癌患者预后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影响邱纯;陈俊民;孙达统;杨生辉;王琳【摘要】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厄洛替尼对晚期胰腺癌患者预后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2,MMP-2)的影响.方法选择就诊的晚期胰腺癌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组采用静脉滴注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在静脉滴注的基础上进行口服厄洛替尼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临床受益情况2组各时间段生存率、治疗前后MMP-2水平变化情况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6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收益率达7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段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MMP-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MP-2水平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厄洛替尼对晚期胰腺癌患者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临床受益率,降低患者MMP-2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7(039)017【总页数】3页(P2650-2652)【关键词】吉西他滨;厄洛替尼;胰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2【作者】邱纯;陈俊民;孙达统;杨生辉;王琳【作者单位】570000 海口市,海南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570000 海口市,海南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570000 海口市,海南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570000 海口市,海南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570000 海口市,海南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9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性肿瘤。

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细胞PANC-1中survivin的诱导作用[1]

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细胞PANC-1中survivin的诱导作用[1]

吉西他滨诱导胰腺癌细胞PANC-1 中Survivin基因表达的研究陈俭云崔海宁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570102)[摘要]目的阐明化疗药物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细胞PANC-1 中survivin表达的诱导作用,探讨survivin与化疗耐药的关系。

方法胰腺癌细胞株PANC-1用1640液培养,吉西他滨的浓度为1μg /ml及10µg/ml,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的表达。

分析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水平和它对化疗耐药的关系。

结果用1µg/ml及10µg/ml浓度的吉西他滨作用胰腺癌细胞株24和48小时,survivin mRNA水平分别上升1.34±0.12倍、2.40±0.17 倍和3.33±0.20 倍、4.41±0.18 倍,蛋白水平上升了1.20±0.07倍、1.48±0.19倍、2.90±0.04和4.50±0.20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胰腺癌细胞株的化疗耐药可能通过吉西他滨的作用上调survivin的表达而增强。

[关键词]胰腺癌,survivin(存活素),化疗耐药,吉西他滨Study of the Survivin expression in pancreatic carcinoma cell line PANC-1 induced by gemcitabine. Chen jianyun, Cui haining. General Surgery Department of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inan Medical College,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Hainan Medical College, Haikou China, 570102[Abstract] Objective To elucidate the expression of survivin in pancreatic carcinoma cell line PANC-1 induced by chemotherapy agent (gemcitabin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expression and the chemoresistance. Method The pancreatic carcinoma cell line PANC-1 cultured by RPMI1640, and the gemcitabine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1μg /ml and 10μg /ml , and survivin expression examin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urvivin level of the cell and its chemoresistance to gemcitabine. Result24 and 48 hours after cultured by gemcitabine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1μg /ml and 10μg /ml, survivin mRNA level was increased 1.34±0.12、2.40±0.17、3.33±0.20、and4.41±0.18 folds, and the protein expression was enhanced 1.20±0.07、1.48±0.19、2.90±0.04 and 4.50±0.20 folds respectively,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capacity of pancreatic carcinoma cell lines chemoresistance could be enhanced by gemcitabine cultured with the survivin expression up-regulated.[Key words] Pancreatic carcinoma, Survivin, Chemoresistance, gemcitabine胰腺癌发病隐匿,手术切除率低,能根治者仅为5%~7.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LC29A1基因C177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晚期胰腺癌吉西他滨
化疗耐药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SLC29A1 基因 C177G 单核苷酸多态性是一项关注度较高的基
因变异研究。

目前有研究表明,这种基因变异与晚期胰腺癌吉西他滨化疗的耐药性和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

据研究, C177G 多态性是编码同一氨基酸的两种不同碱基序
列(C 和 G)之一的更改,通常在基因转录后对蛋白质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可以通过影响转录前对基因的调控来影响细胞生物学过程和疾病的进展。

一项针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研究表明, SLC29A1 C177G 多态
性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在吉西他滨化疗后生存期短。

具体来说,其生存期中位数较短(10.2 个月 vs 14.1 个月),且 1 年生存
率更低(31.8% vs 57.4%)。

此外,预后分析显示,C177G 多
态性也是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晚期胰腺癌患者的 SLC29A1 C177G 多
态性与其对吉西他滨化疗的敏感性和预后是密切相关的。

这种基因变异可能会影响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的转运和代谢,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

虽然这项研究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启示,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这种基因变异对晚期胰腺癌的治疗和预后的潜在影响,以全面了解其机制,为精准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