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下册《水果大聚会》教案岭南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水果大聚会∣岭南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水果大聚会∣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果的丰富多样性,认识各种水果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通过观察、描述、表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水果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各种水果的名称、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
2. 水果的绘画:教授学生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水果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
3. 水果大聚会: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水果聚会的画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水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水果的丰富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教授:(1) 讲解各种水果的名称、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让学生对水果有更深入的了解。
(2) 教授学生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水果的特点,如:线条的流畅、色彩的丰富等。
(3) 示范绘画步骤,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绘画练习。
3. 实践操作:(1) 分组进行水果大聚会的创作,每组选定一种水果为主题。
(2) 学生发挥想象力,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水果的特点,如:形状、颜色、味道等。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3) 选出最佳作品,进行表彰。
四、教学延伸1. 课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水果,了解更多水果的特点。
2. 鼓励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自己的观察,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开展以水果为主题的亲子活动,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创作,增进亲子关系。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描述、表现水果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注重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分享、交流、互助。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6水果大聚会 岭南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6水果大聚会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了解水果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纹理等。
(2)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创作一幅富有创意的水果画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引导学生关注水果的细节特点。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技巧表现水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水果的基本特征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表现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创作富有创意的水果画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各种水果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激发学生对水果的兴趣。
2. 新课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水果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纹理等。
(2)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创作一幅水果画作。
3. 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水果的基本特征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表现方法。
四、作业布置1. 家长协助孩子收集不同种类的水果,让孩子观察并描绘水果的特点。
2. 完成一幅富有创意的水果画作,注意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关注水果的细节特点,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技巧表现水果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内容中的教学过程,特别是实践操作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观察力和美术表现力的核心环节。
《水果大聚会》教学设计

《水果大聚会》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水果大聚会》是小学美术岭南版二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甜美的果实,快乐的人”中的第一课,本课教材以水果为题材,让学生仔细观察水果的特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各种水果的形态及色彩,培养学生的想象创作思维。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导入点,调动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情感体验,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和分享创造的成就感,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科技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探究并画出各种水果的形状、色彩与表面的特征,并运用各种材料表现水果,感悟事物形态,掌握美感形式,培养生活情趣。
2.在构图时,构图饱满。
(欣赏感悟、尝试体验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感受并表现水果的形状,颜色,质感,并运用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表现丰富的水果。
培养学生感知事物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在欣赏评述中,说出水果的不同特点:在分析、比较中、体会水果的形与色的美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细心观察不同水果的特点和各种水果的营养价值对身体的好处,懂得分享给老人关爱老人。
四、教学准备:不同的水果、课件、音乐、画笔、白纸、绘画工具及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提问:喜欢吃什么水果?2、水果对身体很有好处。
为爷爷奶奶准备一个大水果篮。
【设计意图】谈话引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让学生懂得水果对身体的好处,也让学生懂得分享。
3、板书贴出漂亮的水果篮。
(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板书贴出已画好的雪梨,提问雪梨的形状和颜色分别是怎样的。
2、请同学找出雪梨表面少了点什么,用笔加上去。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细心专注的观察水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得知雪梨身上还有一点一点的斑点。
懂得要画出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水果,除了要画出形状、色彩、还要画出水果表面的样子,就是质感。
3、进一步探究水果的质感表现。
第6课《水果大聚会①》(教案)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6课《水果大聚会①》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水果,掌握水果的基本特征和颜色。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水果的基本特征和颜色。
2. 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
2. 准备画纸、彩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各种水果,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喜欢的水果及原因。
二、基本技巧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水果的基本特征和颜色,如苹果是圆形的,红色的;香蕉是弯形的,黄色的等。
2. 教师示范绘画水果的方法,如先画出水果的轮廓,再填充颜色等。
三、学生练习(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自由选择水果进行绘画。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创作(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以水果为主题的作品。
2. 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五、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绘画技巧。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水果,尝试用本节课学到的绘画技巧进行绘画。
2. 组织学生进行水果拼盘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水果,掌握水果的基本特征和颜色,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 水果大聚餐|岭南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水果大聚餐|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食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水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2. 水果拼盘的制作方法3. 水果拼盘的创意设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水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的认识,水果拼盘的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水果拼盘的创意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谜语、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水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认识水果出示各种水果,让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水果的特点。
3. 学习水果拼盘的制作方法讲解水果拼盘的制作方法,演示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制作水果拼盘的基本步骤。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制作水果拼盘的经验。
6.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用其他材料进行创意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水果形状、颜色和纹理的认识。
2. 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收集学生的作品,评价学生在水果拼盘制作方面的成果。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2.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意设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 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水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掌握水果拼盘的制作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食物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环节。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 水果大聚会|岭南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水果大聚会|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食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水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2. 水果拼图的制作方法3. 水果插画的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水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的认识,水果拼图的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水果插画的创作,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表现水果的美。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水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2. 示范法:演示水果拼图的制作方法。
3. 指导法:指导学生进行水果插画的创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谜语“红红脸儿圆又圆,亲亲嘴儿甜又甜,吃进去脆生生,吐出来滑溜溜。
”引出本课主题——水果。
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水果,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讲解水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5分钟)通过PPT展示不同水果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引导学生了解水果的特点,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3. 演示水果拼图的制作方法(5分钟)教师现场演示水果拼图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制作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 学生制作水果拼图(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两种水果,用彩纸制作拼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讲解水果插画的创作方法(5分钟)通过PPT展示优秀的水果插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创作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表现水果的美。
6. 学生创作水果插画(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种水果进行插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7.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引导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
8.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珍惜食物,热爱大自然。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6.水果大聚会1-岭南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6.水果大聚会1-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各种水果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水果的喜爱。
2. 培养学生观察、表现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水果的形状、颜色和质感。
2. 水果的绘画技巧。
3. 水果的组合与构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水果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水果的质感,以及如何进行水果的组合与构图。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各种水果的图片、范画、绘画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各种水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水果,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如何绘画水果,讲解绘画技巧。
-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绘画,体会绘画过程。
3. 学生练习- 学生独立绘画自己喜欢的水果,教师巡回指导。
-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不同颜色和构图表现水果。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欣赏、评价。
-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总结与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绘画技巧。
- 学生回家后,可以尝试将自己喜欢的水果画出来,与家人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绘画、展示与评价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水果的特点,掌握了绘画技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鼓励他们大胆表现,发挥自己的创意。
同时,教师还需不断提高自身绘画技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
注:本教案适用于二年级下册美术课程,岭南版教材。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师示范”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对于学生掌握绘画技巧、理解绘画方法以及激发创作灵感都至关重要。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6.水果大聚会2-岭南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6.水果大聚会2-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各种水果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水果的喜爱。
2. 培养学生观察、表现、创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水果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点。
2. 水果拼盘的制作方法。
3. 水果的分类和营养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水果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点,并能运用这些特点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表现和创新,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分享、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教师出示各种水果,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b.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水果,并简单介绍其特点。
2. 教师讲解a. 教师讲解水果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点,并举例说明。
b. 教师讲解水果拼盘的制作方法,并示范制作过程。
3. 学生绘画a.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进行绘画。
b.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新绘画作品。
4. 学生制作水果拼盘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水果,共同制作水果拼盘。
b.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安全,并保持教室整洁。
5. 成果展示与评价a.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水果拼盘,并简要介绍制作过程。
b. 学生互相评价,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等。
6. 总结与拓展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表现、创新的重要性。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布置1. 画一幅自己喜欢的水果画。
2. 与家人一起制作水果拼盘,并记录制作过程。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水果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表现、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分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分享、交流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果大聚会》教案
教学目标:
1、感知能力:感知水果的形态特征和色彩特征;能了解一些关于水果的特点。
2、造型能力:能运用各种材料工具表现水果的形态、色彩;能用“对称、均衡、重复”等艺术手法表现水果。
3、情感态度:能用审美眼光欣赏水果,产生爱水果情感;热爱生活,美化环境;剪下自己画的水果与同学一起创作和装饰成水果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进行整体记忆和学会从多角度观察水果的形与色。
教学难点:能从多角度想象和创造未来的水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视、触感觉体验情境,学习多角度观察水果,表现水果。
1.出示水果,让学生自己介绍爱吃的水果,说出其香味和形状色彩。
2.探讨南北水果。
南方:紫红色的荔枝、弯弯的香蕉、圆滚滚的龙眼、香甜的木瓜、金黄色的芒果、长着五条棱的杨桃、胭脂红的番石榴、长满“鱼鳞”的菠萝。
北方:红彤彤的苹果、葫芦状的雪梨、光滑的西红柿、皮绿红的西瓜、珍珠般的葡萄、诱人的水蜜桃。
二、欣赏与评述《静物》。
1.仔细观察画家用什么形状表现苹果和橘子?
2.画家从哪些角度观察与表现水果?(正面、上面、半侧面等,一道多角度观察)
3.你喜欢大师的作品吗?为什么?
4.你知道大师的名字和他的艺术成就吗?
三、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表现自己心中的水果。
1.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想想从哪个角度画才好看。
2.你心中的水果是什么形状?什么色彩?发挥想象力把原来的水果变一变,画下来放到“百果树”上。
教学意图: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活动。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四、评一评。
谁的水果有特色。
评价点:
1.几何形、具象形。
2.色彩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