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错题分析
语文试卷错题分析

语文试卷错题分析一、基本情况:(一)、第一页的2、3、5、6、7、8、9、10大题的答题情况较好,说明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还是很牢固和到位的。
如2、3、5、6、9题属于对基础知识考察。
这几个题的全年级失分都较低。
第二题看拼音写词语,年级总失分9.5分,总失分率是0.17%;第三题选择读音或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年级总失分16分,总失分率是5.63%;第五题解释带点的字,年级总失分14分,总失分率是4.93%;第六题将成语补充完整,并任选一词造句,年级总失分13分,总失分率是2.29%;第七题根据提示写出诗句,年级总失分17.5分,总失分率是4.11%;第八题认识比喻句和排比句,并进行仿写,年级总失分9分,总失分率是2.11%;第九题按原文填空,年级总失分15分,总失分率是3.52%;第十题判断语言表达的对错,年级总失分24分,总失分率是5.63%。
其中第7、8、10题也是属于考察学生基本能力的题目,从卷面失分情况来看,学生做的还不错。
第七题可见平时学生的知识积累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并灵活应用在学习考试之中;第八题是对语言文字、修辞手法的考察,学生不但能够做出准确判断,并且能够依据要求写出精彩的比喻句和排比句。
例如:“一次真诚地帮助是一朵花”;“一句发自内心的鼓励是一朵花”;“一个会心的微笑是一朵花”;“一个信任的眼神是一朵花”;“一双保护环境的手是一朵花”;“一句关心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给予是一朵花”等等。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取得的成绩与学生平时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大有关系。
1、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非常重视,并且能落实到每一课之中,落实到每一个知识点当中。
例如我们有这样的做法,组织学生成立互助学习小组,相互间承担不同的任务并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结合自己及小组其他成员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自主出题检测,及成员间的互测,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练习基础知识的积极性,并利于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错题分析

九年上册期末语文联考试卷错题分析
一、基础知识
第7、9小题选择题,学生还没能掌握好文言文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可见学生在文言词汇上掌握得不够,在教学中应该更加侧重讲解和多做练习积累基础知识。
第15小题按原诗填空,失分比较多,可见学生平时用功不够,要加强多读多背,另外学生的翻译题做的也不够好,希望在平时学生能真正对古文活学活用,而不是纯粹地依赖参考书来理解古文。
二、阅读
课内阅读做得比较好,课外阅读,失分比较多,在教学中加强阅读题目的答题方法,加强练习和训练,提高得分率。
三、作文
学生在作文中的利益普遍不高,优秀作文不多,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审题要准确,博我好文章的详略,突出中心。
同时鼓励学生书写工整,因为书写公正清晰也能获得相应的卷面分数,总是就是要想方设法提高总成绩。
语文试卷错题原因分析500范文

语文试卷错题原因分析500范文一、字词类(每题示例包含题目、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题原因分析)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题目:A. 狡黠(jié)B. 慰藉(jí)C. 狭隘(ài)D. 亘古(gèng)- 错误答案:A或B或D。
- 正确答案:C。
- 错题原因分析:对于字词的读音掌握不扎实。
“狡黠”的“黠”应读“xiá”,可能是没有准确记忆其读音,受到字形相似字读音的干扰;“慰藉”的“藉”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jiè”,误读可能是对多音字不同读音的用法区分不清;“亘古”的“亘”应读“gèn”,可能是平时朗读较少,对生僻字读音记忆错误。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题目:A. 帐蓬B. 安详C. 膨涨D. 锤练。
- 错误答案:A或C或D。
- 正确答案:B。
- 错题原因分析:对字形的辨析能力不足。
“帐篷”的“篷”容易写成“蓬”,是因为对这两个形近字的字义区分不够清楚,“蓬”多与植物有关,“篷”与遮蔽物有关;“膨胀”的“胀”不能写成“涨”,可能是对这两个字的用法混淆;“锤炼”的“炼”写成“练”,是没有理解“炼”在这个词中有锻炼、磨炼的意思,而“练”侧重于练习的意思。
二、病句类。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题目: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C. 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
D.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 错误答案:A或B或C。
- 正确答案:无(以上句子均有语病)- 错题原因分析:- 对于A选项,“通过……使……”同时使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应该删去“通过”或者“使”。
错误原因是对这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没有掌握,没有意识到句子成分的残缺。
- B选项中,“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应把“改进”改为“提高”。
这是对词语搭配知识的欠缺,没有准确判断出动词与名词之间的合理搭配。
语文考试的错题归纳反思五篇

语文考试的错题归纳反思五篇语文月考下来,内心充满失望和无奈。
辛辛苦苦付出,却得不到回报,心里的感受可想而知。
学生的基础不好,又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考试的错题归纳反思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考试的错题归纳反思1记得老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争取做到考后一百分。
拖过分析整张试卷,我发现前面的基础题做得还行,可见平时的积累凑效了,但是诗歌鉴赏题很弱,基本得不到什么分了,正如老师所说。
看来以后得多做这类题目了,多分析归纳答题技巧,答题的思路。
还有文言文的翻译也拿不到什么分,所以我以后也要注意积累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最重要的是作文了,作文实在是太差了,是我平时不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结果,还是我平时作文写得太少了啊?这个学期考得非常不理想,我得制定一套学习计划,把第一夺回来!1每天中午放学回到家,先把作业写完,然后把买回来的练习题做几页。
2每周星期一到星期五不能看电视。
3每周星期一到星期五不能玩电脑。
(除了查资料、发表作文)4周星期一到星期五不能出去玩。
5每一次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应该要按时完成。
6上课不能乱说话、开小差。
通过这次反思,我知道了语文是注重积累的一门学科,应该坚持不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谓滴水穿石。
我坚信我下次一定会更好。
语文考试的错题归纳反思2光阴似箭,期中考试的试卷发下来了,望着试卷上那一个个大红叉叉,我只能傻傻的看着,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
这样的成绩有些丢人,心中的怒火也抑制不住了,以至晚饭都吃不下(现在有点饿了,后悔啊),躺在床上半天后,整理了下心情,好多了,也终于想通了。
拿起试卷一看,触目惊心!那一个个错叉好似一把把尖锐无比的刺刀,扎的我快要窒息了。
该对的没对,该会的不会。
今晚即将上演家庭不定项式乒乓比赛,男子单打,女子单打或男女混合双打。
啊,吾命休矣!小小的考试透露出我内心的那一份自满,那一份狂傲。
让我知道自己在众人之中是多么渺小,多么不堪一击!这也算是对我一个小小的惩戒吧,为我敲响了警钟,也提前给我打上了预防针。
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错误题例分析

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错误题例分析
1、基础没打好,个别学生拼音不过关。
2、生字掌握不扎实。
看拼音写汉字,有学生个别字不会写或写错。
3、学生做题粗心,不够认真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
试卷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逻辑思维训练,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
还测验了学生对生活中的语文知识是否掌握的牢固。
由于平时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
4、学生学得太保守。
透过整张试卷,不难看到我们学生学得太保守,以至于对一些开放性题无所适从,没能真正读通、读懂、领会。
更有甚者,部分学生不愿读题,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回答。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错题整理

一、错题分析1. 单项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悲观(bēi guān)妄自菲薄(wàng zì fěi bó)蹉跎岁月(cuō tuó suì yuè)B. 残酷(cán kù)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蹉跎岁月(cuō tuó suì yuè)C. 沉默(chén mò)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悲观(bēi guān)D. 悲观(bēi guān)妄自菲薄(wàng zì fěi bó)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kuáng)答案:C解析:A项中“妄自菲薄”应为“妄自菲薄”,B项中“残酷”应为“残暴”,D项中“妄自菲薄”应为“妄自菲薄”。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
B. 我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本很有趣的书。
C. 他的成绩虽然很好,但是经常骄傲自满。
D. 这场足球比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
答案:D解析:A项中“不仅……而且”应为“不但……而且”,B项中“在图书馆里”应改为“在图书馆”,C项中“虽然……但是”应为“尽管……但是”。
2. 完形填空题(1)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短文:《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
文章以记叙、描写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描绘了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无奈。
1. 空白处应填入的词语是()A. 惊叹B. 感慨C. 感叹D. 感慨答案:B解析:根据上下文,作者在小石潭看到了美丽的景色,内心充满了感慨。
2. 空白处应填入的词语是()A. 诱人B. 吸引C. 引人D. 吸引答案:B解析:根据上下文,小石潭的景色吸引了作者,使他想到了自己的遭遇。
语文86分的试卷错题分析五年级

语文86分的试卷错题分析五年级本次试卷所考资料都是书上的基础题,整体来说试卷比较简单。
绝大部分学生的卷面都能坚持书写工整。
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比较牢固的,可是缺乏认真检查的过程。
具体问题分析如下: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拼音写词语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拼音及字词掌握情景。
大部分常用字学生能熟练拼写。
有些易错字虽多次强调,学生也明白错在哪,但一写还是错误,练得少,不够扎实。
有些学生写字笔画不清,或者写的时候总是偷懒不把字写完整。
如“幸福”的“福”部首把“礻”写成“衤”;“容易”的“容”多写一横;“温暖”部首写成相同的,都写成“日”或“氵”,“操场”的“场”写成“扬”。
虽然多次联系字义区分,可是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全然不顾字义,死记硬背。
(2)形近字组词学生在区分形近字的时候都能够区分开,可是在写字的时候会出现多笔画或少笔画的现象。
(3)写出反义词“简单”的“简”、“富有”的“富”总写少一横。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本题所考的近义词都是书中学过的,除去不认真书写以外,还出现了在练习中没出现过的错误。
比如写“漂亮”这个词的近义词时,在括号里又写了一遍“漂亮”,这种错误是在日常练习中没有出现过的。
“十分”的“常”不会写。
(5)照样貌写词语本题出现错误主要在于不认真,并且错误率高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基础比较好的。
比如“闻了闻”照样貌写词语写成了“看了写”。
(6)我会选学生在此题中都能够选对词语,但在书写过程中“飘”字书写错误率高。
把“风”写成“冈”。
(7)照样貌写句子。
本题共四道小题。
第一题“把”字句变成“被”字句。
“被”字部首书写错误。
第二题比喻句,比喻不贴切。
第三题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都会改,可是在书写过程中就把“叶子”写成“叶了”,反复强调写完加标点,但还是有同学记不住,没有这个意识。
第四题造句也是在字的书写上出现错误。
(8)古诗默写个别同学出现错字落字的现象。
二、阅读理解学生在本题中答题情景较好。
学生语文试卷错题分析模板(含答案)

学生语文试卷错题分析模板(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语文错题分析的目的?A. 提高答题技巧B. 增强解题能力C. 减少作业量D. 改进学习方法2. 在错题分析中,以下哪个步骤是进行的?A. 整理解题思路B. 分析错误原因C. 查找正确答案D. 制定改进措施3. 以下哪种类型的错题最不适合用归类分析法?A. 词语用法错误B. 句子结构错误C. 阅读理解错误D. 语法错误4. 在进行错题分析时,以下哪种方法是错误的?A. 与同学讨论B. 查阅相关资料C. 忽略错误原因D. 请教老师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错题分析的方法?A. 归类分析法B. 比较分析法C. 逆向思维法D. 直接记忆法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错题分析可以帮助学生避免重复犯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试卷错题分析
一、基本情况:
(一)、第一页的2、3、5、6、7、8、9、10大题的答题情况较好,说明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还是很牢固和到位的。
如2、3、5、6、9题属于对基础知识考察。
这几个题的全年级失分都较低。
第二题看拼音写词语,年级总失分9.5分,总失分率是0.17%;第三题选择读音或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年级总失分16分,总失分率是5.63%;第五题解释带点的字,年级总失分14分,总失分率是4.93%;第六题将成语补充完整,并任选一词造句,年级总失分13分,总失分率是2.29%;第七题根据提示写出诗句,年级总失分17.5分,总失分率是4.11%;第八题认识比喻句和排比句,并进行仿写,年级总失分9分,总失分率是2.11%;第九题按原文填空,年级总失分15分,总失分率是3.52%;第十题判断语言表达的对错,年级总失分24分,总失分率是5.63%。
其中第7、8、10题也是属于考察学生基本能力的题目,从卷面失分情况来看,学生做的还不错。
第七题可见平时学生的知识积累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并灵活应用在学习考试之中;第八题是对语言文字、修辞手法的考察,学生不但能够做出准确判断,并且能够依据要求写出精彩的比喻句和排比句。
例如:“一次真诚地帮助是一朵花”;“一句发自内心的鼓励是一朵花”;“一个会心的微笑是一朵花”;“一个信任的眼神是一朵花”;“一双保护环境的手是一朵花”;“一句关心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给予是一朵花”等等。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取得的成绩与学生平时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大有关系。
1、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非常重视,并且能落实到每一课之中,落实到每一个知识点当中。
例如我们有这样的做法,组织学生成立互助学习小组,相互间承担不同的任务并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结合自己及小组其他成员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自主出题检测,及成员间的互测,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练习基础知识的积极性,并利于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
在此基础上,老师做好情况跟踪,找到典型问题,面向全体进行反馈。
再根据学生这些具体情况老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检测。
这样的教学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说明的是,学生的这种能力是在长期实践中培养起来的,
2、有赖于平时的积累与练习。
“语文重在积累”这已在我校的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中达成共识。
例如:第七题根据提示写出诗句,这题的总失分率是4.11%。
我校多年来一直以古诗教学为办学特色,古诗课已成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以古诗教学营造我校良好的文化氛围,低到从幼儿班的吟诵抓起,逐步过度、提高到高年级能够背诵、理解、运用并自主创作,期间举行过不同年龄段,不同方式的古诗竞赛。
如年级赛诗会,班级诗句接龙,给出情景填诗句等。
对祖国悠久文化的学习、欣赏与传承已成为我校古诗教学的主要思想理念。
(二)、写作方面的成绩与往年比有了明显的提高。
学生在考场的有限时间内能够紧紧围绕作文题目的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真实的选取恰如其分的写作材料,并能以生动的语言,连贯的思路将它们呈现出来。
学生现场作文能力确实提高了。
特别是在选取材料方面,丰富、极具生活化,体现了“习作来源于生活”的特色。
如:第一题目——介绍你的一位老师。
有的同学准确地捕捉了平时与老师生活、交流的点点滴滴,既写出了老师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例如:有的同学细致观察,描写了老师上课时的神态、言行,为了讲好一节课做了精心的准备,从而使同学在课上走进了知识的海洋,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还有的同学写出了老师如母亲般关爱学生的表现,如在文中写道:虽然自己是一个后进生曾经被那么多人看不起,甚至他说话别人都不愿意听,但是老师每节课决不放弃让他发言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使他在语文学习上越来越有自信了,既而在学习成绩上大有提高。
他从老师那里感受到了母亲般的温暖。
并表达了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浓浓情意,内容具体感人。
有的同学则是将“老师”这一概念扩延了,如:把军训中的教官视为培养自己的人生意志的一位好老师,将其对学生们的严管真爱练就了学生军人风范的一幕幕动人情景加以倾情描写。
第二题要求记叙自己与父母家人之间的故事,同学们也写得很真实引人。
如:我与爸妈打雪仗,展现一家人雪后快乐嬉戏的情景。
也不乏有通过写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令人感动的事情来抒发对父母感激之情的文章。
也有的记录了与家人偶尔发生的不和谐事件,表达自己心中或后悔或委屈或内疚的心情。
这样看来,学生们已经学会了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并能够在习作中感受生活。
至于选择介绍自己这个题目来写的孩子,都将自己的特点跃然纸上,表达十分流畅,很生动,就像面对面地说话一般。
这些都有赖于平时习作教学中注重的两点:1、加强现场写作,大力练习在有限的时间内,明确、流畅地叙述事件及表达自己的情感。
2、加强学生口头表达,以口语交际,演讲,辩论等多形式说身边人,讲身边事,抒自己情。
三、存在的问题:
综观本次的检测,最大的不足还是在第二页阅读理解方面。
第一篇短文的第5小题:第3、6自然段两次描写了雨,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有四个选项,1、使文章语言优美;2、承上启下;3、为了描写环境;4、为了突出人物的特点。
有的学生错选了第二种。
我们分析,是由于学生对过渡、承上启下这两个概念不理解。
同样,对于侧面描写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理解的。
因此,选第3种答案,还能看出学生理解文章比较肤浅,单纯认为写环境就是为了写环境。
由这道题,老师们想到,平时授课时提问的针对性太强,无形中教师引导的语言代替了学生对文本感悟、选择,限制了学生对写作方法的独立判断。
再有一点,本题将几个答案同时给出,学生容易混淆,这就要求今后还应加强有关这样问题的综合性的训练。
改进措施:1、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对文本中写作手法的归纳与比较,可以在文中批注,也可以进行归类、列表。
2、将专项训练做扎实,使学生对每种写作手法都能有准确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性的综合训练,以避免出现更多的混淆现象。
可以与文本结合,或引入相关的课外阅读,进行相应的练习,随时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之后再做相应的教学调整。
第二篇短文中的第6小题:第四自然段中“痛心疾首”一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学生都做出了正确判断——不能删去这个词。
但对于为什么不能删去的理由的阐述就不到位了。
1、只是说明如果删去这个词就不能表达作者的心情和想法了,并没有点明是怎样的心情或想法。
2、答题角度不对,回答“删去就不能突出他想告戒大家要诚实守信了。
”其实,这并不是“痛心疾首”一词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本词实际要表达作者的悔过之情,这才是主要方面。
针对此现象,老师们应该在教学中深刻挖掘词语在句子中、文本中的深刻含义及进一步体会词语用在此处的关键作用。
例如:可以利用朗读来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再如:利用词语替换的方式,加以区别相近词语在文本中的不同意义和作用。
当然,还可以选用去掉词语等多种方法,目的是突出文中所用词语的精妙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