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讲解员礼仪规范
导游讲解员礼仪规范标准[详]
![导游讲解员礼仪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6f1f30d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a.png)
导游讲解员礼仪规范标准[详]旅游讲解员的礼仪是一种文化表达和社会形象的体现,是以传递文化信息为核心的广泛活动,是衡量旅游讲解员素质的重要依据。
随着文化发展,旅游讲解员礼仪也在不断提高,旅游讲解员既要体现自身服务精神,也要展示国家文化形象,以优雅谦虚的形象赢得游客朋友们的认可。
一、旅游讲解员行为礼仪1、尊重游客,维护形象。
旅游讲解员应以礼貌的语言叙述旅行信息,避免提出不相关的话题,绝不采取辱骂、冒犯的方式,旅游讲解员的言语和行为应体现尊重游客的基本礼仪,在领导、同事面前对游客进行宗族礼仪,祝酒表达友情。
2、旅游服务要认真把好。
旅游讲解员需要做到清楚、准确、仔细地介绍遗址历史文化,宣传各种国家政策、法规,向游客及时提供服务,及时解答旅游问题,把握工作时间、关注游客反应,做到体贴细致、有耐心。
3、外出工作应当时守纪律。
旅游讲解员出行时应穿着宾彦的服装出门,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喧哗,自觉遵循行业行为准则,不让游客在路上恐惧险阻,必要时要为游客张贴及时有效地信息。
二、旅游讲解员言谈礼仪1、真诚对待游客,礼貌待人。
以高尚的礼仪接待游客,要一言九鼎,回答游客的问题要仔细考虑,使游客既了解历史文化背景,又有安全感,尊重游客的意见,感受到讲解营地的文化气息,慰问游客可以增强客人满意度。
2、注重细节要求,贴心服务。
对游客进行详尽服务,把游客关注的景点熟悉地讲解,服务过程要细心,旅游讲解员要有足够的信息准备,考虑游客的力量身体,防止路途经过的事故发生。
3、注重游览规范,加强安全把控。
旅游讲解员到新景点时需要注意安全把控,把握游客行为规范,认真提醒游客要遵守场所规则,避免擅自伤害伤害游客和观光景点,维护了地方文化资源及旅游环境,旅游活动结束后关门保管、及时归队,确保旅行安全。
旅游讲解员的行为和言谈要牢记正确的礼仪规范,以上就是旅游讲解员行为及言谈礼仪的基本内容,这些只是一些指导性的内容,旅游讲解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还要根据不同的游客所在的位置、气候而定,根据客人的需求、客人的文化素质、客人的行为习惯等,量身定制服务。
讲解员接待礼仪要求

讲解员接待礼仪要求讲解是以陈列为基础,运用科学的语言和其它辅助表达方式,将知识传递给观众的一种社会活动。
那么你们知道讲解员要注意什么商务礼仪吗?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讲解员接待礼仪要求讲解员的接待工作是常见的礼仪性公务活动。
El常的讲解接待及迎来送往工作既平常琐碎,又严谨重要。
它涉及面甚广,受到各界观众、各级领导的广泛重视。
稍不注意,就会破坏博物馆的整体公众形象,甚至会影响双方的友好往来。
因此不能疏忽大意,必须符合礼仪规范。
1迎、送要求迎送礼仪是最能体现讲解人员礼仪水准的活动,也是最能检验讲解人员礼仪工作是否到位、文明素质是否优秀的基本形式。
2称呼的使用称呼,是在人与人交往中使用的称谓和呼语,是表达人的不同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
在讲解接待工作中,选择正确的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和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因此对它不能疏忽大意,掉以轻心。
3介绍、引见的要求在讲解接待工作中,正确使用介绍、引见不仅可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而且有助于对自己进行必要的自我展示和自我宣传,有助于在工作中消除误会,减少麻烦。
4握手的要求讲解接待工作中,常常需要握手。
通过手与手的相握,可以让两个陌生人更亲近,原来不相识的人,会因握手而成为友好的交往伙伴。
握手看似简单,却有着复杂的礼仪规则,表达着丰富的交际信息。
握手的力量、姿势与时间的长短,往往能够表达出对对方不同的礼遇与态度,显现出交往双方的个性,不同的握手方式,会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
5陪同、引导要求在讲解接待时,对观众所到之处,如展厅、洗手间、休息厅等,都要给以指引,转弯有变化的地方,要打手势示意,并告诉 " 请这边来" 、" 请上楼" 、" 请一直往前走"等。
进出门一般让客人先走,出于尊重保护妇女的习俗,在有人带路时,应让女士在前面,无人带路时让女士走在后面。
对观众提出的各种问题应一一礼貌科学地给予回答,而不应信口开河。
浅谈讲解员的讲解礼仪规范要求

浅谈讲解员的讲解礼仪规范要求一个优秀的讲解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讲解礼仪,关于讲解员的礼仪有哪些规范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讲解员的讲解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浅谈讲解员的讲解礼仪一、仪容仪表良好讲解员留给观众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观众虽然会全方位的评价讲解员,但是短暂的接触留给观众的印象,仪容仪表往往起主导作用,而且一个好的仪容仪表会让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更有信心。
因此,讲解员的衣着要得体、整洁,体现庄重、知性、大方,佩戴工作牌,施淡妆,发型适合个人特征并与所处环境相协调。
同时,面对前来参观的观众,穿着工作服的讲解员就代表了纪念馆的形象,讲解员的言行举止要从容得体,做到微笑迎客,主动热情。
要相信,微笑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
一个真诚、美好的微笑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愉快的一天。
总之,只要我们讲解员走上讲解岗位,就应迅速调整好积极工作的情绪,精神饱满地投入到讲解工作中。
二、讲解语言规范亲切讲解员在讲解时态度要诚恳、亲切,做到来有迎声(致欢迎词)走有送声(如:谢谢您的参观、再见等)。
讲解员在讲解时语气亲切自然,发音准确,语速均匀,音量适宜,吐字清晰,张弛有度。
讲解内容规范,措辞准确、得体,经得起推敲(不讲年代、人物等不确定的内容),在讲解中避免好像、可能等字眼。
应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灵活运用讲解内容,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加重语气,放慢语速等来烘托讲解内容。
三、讲解姿势优雅庄重1.表情:讲解时表情要自然、大方、庄重。
同时根据讲解内容面部表情要有准确而适度的变化,真实而恰当地表现讲解的内容,但切忌做出过于夸张的表情而显得矫揉造作。
2.站姿:站立是讲解时最基本的姿势。
站有站相是对一个人礼仪修养的基本要求。
良好的站姿能衬托出美好的气质和风度。
讲解员在站立时,要自然的挺胸收腹,身体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前脚掌,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
不宜将手插在口袋里,更不能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掏耳朵、捋头发,挖鼻孔等),有失礼仪的庄重。
导游讲解员礼仪规范

导游讲解员礼仪规范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受到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教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
中华民族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教育传统源远流长。
我国也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博物馆、纪念馆的讲解员处于一个特殊关键的岗位,面对的是一个知识层次、年龄层次等不相同的特殊团体,讲解员既担负着宣传和教育的职能,同时要能有效的组织引导观众参观,此外还担负着协调处理、写作研究等义务和职责。
讲解员是沟通博物馆、纪念馆或景区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是博物馆、纪念馆等的名片,讲解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观众的受教育和参观质量,影响着博物馆、纪念馆或景区的窗口形象,甚至影响到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形象。
因此,博物馆、纪念馆的讲解员应有规范的服务礼仪。
一、讲解员的仪容仪表规范(一)注重仪容仪表是树立良好公众形象的基础和前提。
(二)良好的仪容仪表是对游客的尊重。
(三)良好的仪容仪表使讲解员充满自信,以愉快的心情为游客服务。
讲解员仪容仪表基本要求:男性:要显示出一种刚毅与果敢、机智与稳重的个性风采,充分展示男性的“阳刚之美”。
女性:要尽量展示出稳重、贤淑,典雅、端庄而不失敏捷的个性风采,充分体现东方女性的温柔、含蓄之美。
修饰仪容的基本要求美观、整洁、简单、得体。
二、讲解员的举止规范个人行为举止中的姿态和风度。
姿态是指个人身体呈现出的样子。
风度则是一个人内在气质的外在表现。
(一)站姿:挺直、舒展、线条优美、精神焕发站立时要直立,从正面看,身体重心线应在两腿中间向上穿过脊柱及头部,要防止重心偏左或偏右。
重心要放在两个前脚掌。
眼睛要平视,挺胸、收腹。
表情自然,双臂自然下垂或体前交叉在腰间,不可抱在胸前。
女性站立有两种战法:一是双脚呈“Ⅴ”字型,膝和脚后跟要靠紧。
两脚张开的距离约为两拳。
导游讲解员礼仪规范

导游讲解员礼仪规范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受到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教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
中华民族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教育传统源远流长。
我国也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博物馆、纪念馆的讲解员处于一个特殊关键的岗位,面对的是一个知识层次、年龄层次等不相同的特殊团体,讲解员既担负着宣传和教育的职能,同时要能有效的组织引导观众参观,此外还担负着协调处理、写作研究等义务和职责。
讲解员是沟通博物馆、纪念馆或景区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是博物馆、纪念馆等的名片,讲解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观众的受教育和参观质量,影响着博物馆、纪念馆或景区的窗口形象,甚至影响到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形象。
因此,博物馆、纪念馆的讲解员应有规范的服务礼仪。
一、讲解员的仪容仪表规范(一)注重仪容仪表是树立良好公众形象的基础和前提。
(二)良好的仪容仪表是对游客的尊重。
(三)良好的仪容仪表使讲解员充满自信,以愉快的心情为游客服务。
讲解员仪容仪表基本要求:男性:要显示出一种刚毅与果敢、机智与稳重的个性风采,充分展示男性的“阳刚之美”。
女性:要尽量展示出稳重、贤淑,典雅、端庄而不失敏捷的个性风采,充分体现东方女性的温柔、含蓄之美。
修饰仪容的基本要求美观、整洁、简单、得体。
二、讲解员的举止规范个人行为举止中的姿态和风度。
姿态是指个人身体呈现出的样子。
风度则是一个人内在气质的外在表现。
(一)站姿:挺直、舒展、线条优美、精神焕发站立时要直立,从正面看,身体重心线应在两腿中间向上穿过脊柱及头部,要防止重心偏左或偏右。
重心要放在两个前脚掌。
眼睛要平视,挺胸、收腹。
表情自然,双臂自然下垂或体前交叉在腰间,不可抱在胸前。
女性站立有两种战法:一是双脚呈“Ⅴ”字型,膝和脚后跟要靠紧。
两脚张开的距离约为两拳。
导游带团服务礼仪

导游带团服务礼仪导游(TourGuide或Guide)即引导游览,是旅游活动中的一位角色人物,一般来说是景点讲解员,是旅游业中的一个前线职业。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导游带团服务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导游带团服务礼仪一、导游人员服饰礼仪(一)着装的基本原则首先,衣着打扮要整齐清洁。
第二,衣服要妥贴合身。
第三,凡穿戴大衣、风衣、帽子,进入室内应及时脱下;第四,任何时候不能在宾客面前整理衣裤,脱鞋脱袜,化妆、补妆更应回避。
(二)着装的配色原则(三)着装的“TOP”原则“TOP”是英语“time ﹑”occation”、”place”﹑三个词的缩写形式,意思是时间、地点、和场合。
“TOP”原则要求人们着装因时间、地点和场合的不同而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服饰的类别(一)制服(二)便服(三)西服(四)鞋袜三、仪容卫生(一)发型女士的发型要符合美观、大方、整洁、实用的原则,要与脸型、体形、年龄相协调。
从事旅游行业的女士发型应该是活泼开朗、朝气蓬勃、干净利落、持重端庄。
切不可把头发染成红色或多色,并佩戴色泽鲜艳的发饰。
从事旅游工作的男士鬓发不能盖过耳部,头发不能触及后衣领,也不允许烫发和染发。
(二)面部化妆对于导游人员来讲,化妆要少而精,要强调和突出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美部分,一般以浅妆、淡妆为佳,不能浓妆浓抹,还要避免使用气味浓烈的化妆品。
(三)口腔个人保持口腔清洁是讲究礼仪的先决条件。
导游人员在上班前不要喝酒,不要吃有刺激性的异味食物,以免引起客人的反感。
(四)鼻腔:要经常清理鼻腔,修剪鼻毛。
(五)手指甲导游人员要随时清理双手,要经常修剪和洗刷指甲。
导游人员不应留有长指甲,也不能涂用色彩鲜艳的指甲油。
(六)公共卫生每个人都应养成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的良好习惯。
在他人面前剔牙齿、挖耳朵、掏鼻孔、打哈欠、搔痒、脱鞋袜等都是不礼貌的行为。
咳嗽和打喷嚏时,应用手帕捂住口鼻,不能面对他人,而且要尽量减小声音。
(七)饮酒在公共场所喝酒,千万不要猜拳行令,粗野放肆,既干扰别人也损害自己的形象。
讲解员的基本礼仪规范如下

讲解员的基本礼仪规范如下:一、形象:讲解员要代表企业的形象,所以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职业形象。
从发型妆容到服装举止都要与企业的形象一致,给人职业、大方、得体的感觉。
二、礼仪:言谈和举止要充分展现得体的礼仪。
举手投足都要规范稳重。
三、表达:声音洪亮,富有感染力。
语速平和,吐字清晰。
四、专业知识: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
包括行业信息和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等。
五、讲解姿势:优雅庄重1.表情:讲解时表情要自然、大方、庄重。
同时根据讲解内容面部表情要有准确而适度的变化,真实而恰当地表现讲解的内容,但切忌做出过于夸张的表情而显得矫揉造作。
2.站姿:站立是讲解时最基本的姿势。
“站有站相”是对一个人礼仪修养的基本要求。
良好的站姿能衬托出美好的气质和风度。
讲解员在站立时,要自然的挺胸收腹,身体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前脚掌,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
不宜将手插在口袋里,更不能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掏耳朵、捋头发,挖鼻孔等),有失礼仪的庄重。
3.走姿:行走是讲解过程中的主要动作,是一种动态的美。
在引导观众参观的过程中,怎样行走非常重要。
讲解员在行走时,要注意步伐轻而稳,抬头挺胸,双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同时注意保持与游客之间的距离,不能拉得太开。
在陈列厅讲解时,讲解员要面对观众退步走或侧身面对观众行走。
在室外讲解时,讲解员一般走在观众右侧中间靠前位置,把主道留给观众,身体微侧,避免背对观众。
4.目光:讲解时目光多用虚视法、环视法,眼光不能松散,切忌神游物外。
可与观众进行一些视觉交流,眼神应自然、稳重、柔和、坦荡、友善。
讲解时目光平视,焦点尽量落在后面的观众,同时兼顾他人,这是最基本的礼仪,也能使自己精神更集中。
5.手势的运用:讲解时的指示手势要规范、适时、准确、干净、利落、优美,做到眼到、口到、手到,简洁、协调,忌来回摆动、兰花指等。
总之,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应根据讲解内容在适当的时候适度地使用指示动作,切忌使用过重的肢体语言,过于做作而不合乎礼仪规范的要求。
细说讲解员礼仪与技巧

细说讲解员礼仪与技巧讲解员作为信息传递的桥梁,在导览、讲解过程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档旨在详尽阐述讲解员的礼仪与技巧,以确保讲解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提供卓越的参观体验。
一、讲解员礼仪1.1 着装要求- 整洁干净:讲解员应保持个人卫生,每日工作前检查衣着是否整洁。
- 专业度:着装应符合博物馆、景点或教育机构的规定,通常为正式或半正式的服装。
- 舒适度:鞋子应舒适,适合长时间站立和走动。
1.2 仪态表情- 站姿:保持端正,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展现自信和专业。
- 手势:使用开放和引导性的手势,但避免过度或不必要的手部动作。
- 眼神交流:与听众保持适当的眼神接触,显露出专注和热情。
1.3 言谈举止- 礼貌用语: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等。
- 语速语调:讲话时注意语速适中,语调平和,避免大声喧哗或过于低沉。
- 避免闲聊:在工作时间,特别是带领参观时,避免涉及个人事务或进行闲聊。
1.4 尊重听众- 包容性:尊重不同背景的听众,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误解或冒犯的语言和行为。
- 耐心回答:对于听众的问题,应耐心倾听并给予详细、准确的回答。
二、讲解技巧2.1 内容掌握- 专业知识:讲解员应熟知讲解内容,包括历史、艺术、科学等领域的知识。
- 故事化表达:将信息以故事的形式传达,使内容更加生动和容易记忆。
2.2 交流互动- 引导互动:鼓励听众提问,或通过问题引导听众参与讨论。
- 个性化讲解:根据听众的反应和兴趣调整讲解内容和风格。
2.3 信息传递- 清晰度:确保讲解内容清晰易懂,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复杂的术语。
- 逻辑性:讲解应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便于听众理解。
2.4 辅助工具- 使用多媒体:适当使用幻灯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工具辅助讲解。
- 展示物品:在可能的情况下,展示实物或模型,增强讲解效果。
三、特殊情况处理3.1 突发状况- 冷静应对:遇到突发状况时,如听众骚动、物品损坏等,应保持冷静,果断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游讲解员礼仪规范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受到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教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
中华民族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教育传统源远流长。
我国也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博物馆、纪念馆的讲解员处于一个特殊关键的岗位,面对的是一个知识层次、年龄层次等不相同的特殊团体,讲解员既担负着宣传和教育的职能,同时要能有效的组织引导观众参观,此外还担负着协调处理、写作研究等义务和职责。
讲解员是沟通博物馆、纪念馆或景区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是博物馆、纪念馆等的名片,讲解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观众的受教育和参观质量,影响着博物馆、纪念馆或景区的窗口形象,甚至影响到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形象。
因此,博物馆、纪念馆的讲解员应有规范的服务礼仪。
一、讲解员的仪容仪表规范(一)注重仪容仪表是树立良好公众形象的基础和前提。
(二)良好的仪容仪表是对游客的尊重。
(三)良好的仪容仪表使讲解员充满自信,以愉快的心情为游客服务。
讲解员仪容仪表基本要求:男性:要显示出一种刚毅与果敢、机智与稳重的个性风采,充分展示男性的“阳刚之美”。
女性:要尽量展示出稳重、贤淑,典雅、端庄而不失敏捷的个性风采,充分体现东方女性的温柔、含蓄之美。
修饰仪容的基本要求美观、整洁、简单、得体。
二、讲解员的举止规范个人行为举止中的姿态和风度。
姿态是指个人身体呈现出的样子。
风度则是一个人内在气质的外在表现。
(一)站姿:挺直、舒展、线条优美、精神焕发站立时要直立,从正面看,身体重心线应在两腿中间向上穿过脊柱及头部,要防止重心偏左或偏右。
重心要放在两个前脚掌。
眼睛要平视,挺胸、收腹。
表情自然,双臂自然下垂或体前交叉在腰间,不可抱在胸前。
女性站立有两种战法:一是双脚呈“Ⅴ”字型,膝和脚后跟要靠紧。
两脚张开的距离约为两拳。
还可采用双脚并拢,或是把重心放在一脚上,另一脚超过前脚斜立而略弯曲,这种战姿自然优美。
两种战法上身都要保持挺直,下巴要往内放,肩膀要平,腹部要收,臀部不能翘起。
男子站立时,双脚与肩同宽,身体要正直,脚可以向后撤半步,但不可把脚向前或向后伸得太多或叉开很大。
向长辈、朋友、同事问候或作介绍时,不论握手或鞠躬,双足应并立,相距大约10厘米左右,膝盖要挺直。
站姿忌讳无精打采或东倒西歪;忌双手叉在腰间或抱在胸前;忌将身体倚靠在墙上或以其他物品作为支撑点;忌弓腰驼背,两肩一高一低;忌身体晃动,肩摆腿摇;忌将双手斜插裤兜;忌各种习惯性小动作。
(二)坐姿:沉稳、庄重、大方入座要轻盈、和缓、从容自如。
从椅子的左边入座及从左边站立是坐椅子的一种礼貌。
至少要坐满椅子的2/3。
落座后要保持上身正直;头平正,不可歪斜肩膀,含胸驼背。
两臂可弯曲放于桌上或椅子扶手上。
也可搁在双膝上。
两腿间距和肩宽大致相等,两脚自然着地。
正式场合也不可将头向后仰靠。
要移动椅子的位置时,应先把椅子放在应放的地方,然后再坐。
就座后不能两手叉腰,不能两臂交叉在胸前或摊开在桌上。
不能摆弄手指或茶杯。
也不能有做各种小动作。
将一条腿翘在另一条腿上要脚尖内收。
入座后不可摇摆双腿。
不要将一只脚交叉到另一只脚上。
无论男女入座后两腿都不要分开太大,尤其是女性,穿裙子可采用侧坐姿势。
但答礼时一定要正坐。
(三)走姿:轻松有力且富有弹性男性走路姿势应昂首、闭口、两眼平视前方、挺胸收腹、直腰。
行走间上身不动,两肩不摇,步态稳健。
女性走路应头部端正,不宜抬得过高;目光平和,直视前方;行走间上身自然挺直,收腹,两手前后摆动幅度要小,两腿尽量用力向上伸直舒展(使自己显得下肢修长有提拔感)。
走路要小步,走成直线,步态要自如、匀称、轻柔。
如果你在拾取低处的物件时,应保持大方、端庄的蹲姿。
一脚在前,一脚在后,两腿向下蹲,前脚全着地,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后腿跟提起,脚掌着地,臀部向下。
走路忌讳在行进中摇头晃脑,左顾右盼。
重心前倾,步态不稳;重心后坐,步态拖沓。
忌脚尖内外八字,身体晃动。
忌女士交叉步态行进,上身肢体摇摆。
忌手臂摆动僵硬,或双手紧贴裤缝。
三、讲解员恰当的肢体语言——手势和表情(一)讲解员的手势得体的手势有助于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是个人心情的一种自然流露。
但手势不要太多,动作不宜太大。
(二)讲解员的表情:通过面部形态的变化传达出内心情感要求:热情友好、从容镇定、宽容随和、坚定自信。
要随着讲解内容和情感的改变而富于变化。
表情是内心心情在面部或身体姿态上的表现。
社交场合中的最佳表情:色温。
表情温和、含蓄叫色温。
达到色温的具体途径就是要制怒。
以理智战胜感情冲动称为制怒。
色温须制怒,易怒难色温。
色温与制怒是为人处世的艺术。
表情主要表现在微笑和眼神两方面。
微笑能起到有效的缩短交往双方的距离,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微笑要亲切、自然、含蓄而不夸张。
运用眼神进行交流时要注意:面对面谈话时目光活动的范围应在对方头部、肩部或胸部以上自然流转,而不可在对方全身上下乱扫一气。
如果有较多交谈者在场,应以“环视”或虚视的目光有意识的顾及在场的每位公众。
热情友善、真诚正直的目光语能赢得别人的好感和信任,有利于沟通。
(三)眼神和微笑眼神要求:目光友善、谦逊、真诚、坦然、自信微笑:诚恳、真实、发自内心;自然、大方、得体,面部表情柔和、亲切;既不牵强又不夸张。
四、讲解员的服饰规范讲解员的着装规范:整洁、得体、美观、大方。
服装式样不能太怪异、太暴露,用于点缀的饰物不宜过多,要充分考虑服装款式、颜色是否与景区景点环境及讲解内容相协调。
西服着装的注意事项:(一)要合体。
(二)要注重与衬衫的搭配。
要选择干净、熨烫平整、衣领硬而挺括的衬衫,衣领口比西装领子高出1厘米左右。
颜色与西服的颜色协调。
西服宜选择深色或灰色,比较适合正式场合。
衬衣下摆应塞进裤腰里,衬衣袖略长于西服袖2厘米左右。
领口袖口的扣子扣好。
(三)穿西服要打领带或领结。
领带的长度以到皮带扣处为宜,领带夹夹在衬衫第三四粒扣中间。
(四)西服必须与正装皮鞋相配套,并注意鞋袜的配合。
(五)双排扣西服纽扣都应扣好;单排两粒扣西装只需扣上面一粒,三粒扣只扣中间一粒。
(六)西服的衣袋和裤袋最好不要放任何东西,更不能将手随意插在衣袋中,有失风度。
(七)裤线要挺直。
女士套裙着装规范:(一)要穿连裤袜或长统丝袜,要选择与皮肤颜色接近的肉色丝袜。
(二)套裙与中跟或高跟皮鞋搭配,使人显得亭亭玉立,充满朝气。
五、讲解员化妆与美容化妆的规则:自然、协调化妆的礼貌:公众场合化妆有失礼节。
切记不可当众梳头。
公众场合需补妆应到洗手间或化妆室等地方。
切记不可随便借用她人化妆品使用。
(一)讲解员礼仪行为规范称呼与介绍礼仪1、称呼礼仪一般规则:符合对方的身份;准确体现双方之间关系的亲疏程度。
“您们”是不符合现代的语法规范。
对男士可统称’先生”。
对德高望重、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威望的女士也可称“先生”。
对不了解婚姻状况的女子可泛称“女士”或“小姐”,但切不可妄称“夫人”。
“公”字一般用于年轻资历浅者称呼年长、资历深者。
年资相仿可互称“公”以示相互敬重。
对德高望重者尊称为“公”较为普遍。
学位中只有博士才能用于称呼使用。
称呼职务时要省去“副”字。
原则:让关系亲近的人感到亲切,让关系疏远的人感到受尊重。
2、介绍礼仪(1)把男士介绍给女士(2)把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3)把职位低者介绍给职位高者(4)把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5)把主人介绍给先到者(6)把晚到者介绍给先到者(7)同性别、年龄、地位相等的平等介绍(8)自我介绍应注意把握时机和及时简要(二)见面与告别礼仪握手的礼仪:1、握手的顺序:主客之间主人先伸手;年长与年轻的年长者先伸手;身份、地位不同者之间应由身份和地位高者先伸手;女士与男士之间应由女士先伸手。
2、握手应注意的问题:双目一定要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候。
握手时须用右手,要掌握好力度。
不要抓住对方的手使劲摆动或抓住人家的手长时间不放。
如对方伸出手不要拒绝。
老人和贵宾向你伸出手时应快步上前,用双手相握,并热情问候与致意。
男士握手前应脱下手套,摘下帽子;女士可以不脱手套。
3、人多时握手应掌握四个原则:先女士后男士,先长辈后晚辈,先近后远。
不可交叉握手。
握手以5秒钟左右为宜。
(三)沟通与交流礼仪交谈礼仪:尊重、热情、诚恳、亲切、宽容注意:不能训斥别人;不能挖苦别人;不要纠正对方;不随便质疑别人;不随便补充别人。
交谈的语言清晰标准,讲普通话。
交谈形式要文明、要礼貌、讲规范话。
内容应该是对方擅长的问题、时尚的话题或格调高雅的问题。
交谈的内容六不谈:1、不非议党、国家和政府。
2、不涉及国家秘密和行业秘密。
3.不非议交往对象。
4、不在背后议论领导、同行、同事。
5、不谈格调不高的话题。
6、不谈论个人隐私。
讲解员语言交流与沟通规范:以宾客为中心;肯定与赞誉;谈吐得体谦逊;使用征询与委婉语气。
六、讲解员服务礼仪规范:迎接、讲解、道别讲解准确顺畅,熟悉业务,知识面广。
讲解内容健康、规范,热情介绍、答复游客的提问或咨询,耐心细致、不急不躁;对游客的提问,尽量做到有问必答、有问能答;对回答不了的问题,致以歉意,表示下次再来时给予满意回答;与游客进行沟通时,说话态度诚恳谦逊,表达得体,例如:“请您随我参观”、“请您抓紧时间,闭馆时间到了”、“欢迎您下次再来”等。
随着我国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产生崇尚礼仪崇尚文明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改革开放,我国同国际交往愈加频繁,学习礼仪文化知识,不仅体现的是自身利益的素质,更重要的是展现我国国格,展现我国“礼仪之邦”文明友好的形象。
学习礼仪文化知识,有利于提升自己的素质,增强参加社会竞争的附加价值!学习礼仪文化知识,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学习礼仪文化知识,有利于更好的融入世界大家庭体系!展现我国东方文明的灿烂文化!大家都来到荷塘,挖莲藕抓鱼虾,捉泥鳅捡螃蟹,人声鼎沸,笑语欢声,相互谈说着要如何弄出一顿顿可口的美味。
光是莲藕的吃法就有很多:熬汤炖肉八宝酿、清炒生吃蜜饯糖,还可以磨成藕粉,加入砂糖或蜂蜜,在温水里一泡,就是一杯清凉清甜的解暑饮料。
用鲜莲叶来熬粥,蒸饭蒸鸡,或蒸其它肉类味道都是极鲜美的,做出来的食物均带着一股淡淡的莲叶清香。
人们那么喜欢荷花,不单单是因为它的芳香美丽洁净高雅,更因为它全身是宝,每一处都可食可药可用。
我最喜欢的是生鲜莲子羹。
把剥好的莲子对半打开去芯,莲子芯很苦,可以药用,没有芯的莲子是甜的,正好用它熬糖水。
把足量的生莲子洗净,和着一小片生姜一片鲜莲叶,放进清水锅里,盖着盖子大火烧滚,转小火熬二十分钟,捞起莲叶,加入冰糖,小火慢熬,边熬边搅拌,十五分钟后,一款既清香甘美又消暑解渴的莲子羹就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