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止血药
医考中呼吸内科咯血常用的止血药全在这里

这里是广告①:止血药物的分类1、抗纤溶系统药物:此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而止血,包括氨基乙酸、氨甲笨酸、氨甲环酸等。
2、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药物:此类药物能促进毛细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进断裂毛细血管断端的回缩,而起到止血作用。
3、凝血酶类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促使转变为纤维蛋白,加速血液的凝固而止血。
包括:巴曲亭(蛇毒血凝酶),凝血酶等。
4、凝血因子类:维生素K1、维生素K3、甲萘氢醌(维生素K4,乙酰甲萘醌)、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5、血管收缩药物:使肺小血管收缩,降低肺静脉压,有助于破裂血管区凝血止血。
常用药物即垂体后叶素。
6、血管扩张药物:该类药物扩张血管,减低肺动脉压,减少肺血流量。
常用药物有酚妥拉明、酚苄明等。
7、其他:如鱼精蛋白注射液、肾上腺皮质激素、缩宫素、醋酸去氨加压素等。
重温凝血机制血液系统中存在着凝血和抗凝血两种对立统一的机制,并因此保证了血液系统的正常流动。
而凝血机制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引起出血的发生。
其主要过程可概括为四个步骤:1、在血管或组织损伤后经系列凝血因子的递变而形成Xa。
2、在后者与钙离子、V因子和血小板磷脂的作用下,使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
3、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变成可溶性纤维蛋白,继而在IIIa的作用下产生凝血块而止血。
4、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成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而使纤维蛋白溶解。
血管因素、血小板的异常、凝血因子数量及质量的异常、纤溶亢进等发生异常后导致了机体出血的发生。
临床常用的止血药物1、氨基乙酸:能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激活因子,使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能激活为纤维蛋白溶酶,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产生止血作用。
用量4-6 g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100 ml稀释,15-30 min滴完,维持量每小时1 g,一日量不超过20 g。
用过量时可形成血栓,有血栓形成倾向或有血栓性血管疾病病史者禁用。
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5种常用止血药的临床应用

四、去甲肾上腺素
• 用法用量: • 2 、 小剂量口服治疗溃疡性胃出血,8mg去甲肾上腺 素+氯化钠注射液50ml。或每次口服注射液1-3ml( 1-3mg),1日3次,加入适量冷盐水服下。
四、去甲肾上腺素
• 注意事项: • 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口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证据不足 ,且存在用药安全隐患,属于超说明书用药。 • 各种临床经验推荐的用法用量不尽相同,没有统一标 准,不建议常规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口服治疗上 消化道出血。
5种常用止血药的临床应用
概述
• 酚磺乙胺、垂体后叶素、肾上腺色腙、去甲肾上腺素、 生长抑素都有一定的止血功能,它们有相同的特点,即 均作用于血管,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如内科、外科、妇 产科等。
一、酚磺乙胺
• 作用机理: • 酚磺乙胺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管收缩,出血 时间缩短。 • 酚磺乙胺可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促使血小板 释放凝血活性物质。
二、垂体后叶素
• 作用机理: • 垂体后叶素含有缩宫素、加压素。 • 加压素可直接兴奋血管平滑肌,使肺小动脉、毛细血 管收缩,减少肺循环血流量,降低肺循环压力,利于 血管破裂处血栓形成而发挥止血作用。
二、垂体后叶素
• 适应症: • 适用于肺、支气管出血(如咯血)、消化道出现(呕 血、便血)。 • 适用于妇产科催产后收缩子宫、止血等。 • 对于腹腔手术后肠道麻痹也有功效。 • 对尿崩症有减少排尿的作用。
二、垂体后叶素
• 注意事项: • 2 、 对于气管切开患者的咯血,在应用垂体后叶素的 同时应用去甲肾上腺素1mg+0.9%氯化钠注射液 100ml气道湿化可以加快止血速度并不影响血压、心 率变化。
三、肾上腺色腙
• 作用机理:
临床常用的七大类止血药

临床常用的七大类止血药总结常用止血药物分类一、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物二、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三、凝血酶四、促进凝血因子活化药物五、其他1、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垂体后叶素应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溃疡,急性胃粘膜损伤,贲门黏膜撕裂。
药理:含加压素及催产素,加压素使肠系膜动脉和肝动脉收缩,减少门静脉和肝动脉血流量,使门脉压降低。
(可收缩冠状动脉,冠心病、高血压、心衰及肺心病患者慎用)用法:5~10U加入GS 40 ml iv,再用10~20U加入GS 500 ml ivgtt (10~20滴每分钟)维持72小时。
必要时可加入硝酸甘油5~10 mg。
去甲肾上腺素应用:局部止血药理:作用于胃肠道黏膜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使其强烈收缩用法:16 mg溶于200 ml冰冻NS,50 ml/次,每2~4h口服一次;或200 ml滴入胃管内,若30 min后出血不止可重复1~3次生长抑素应用: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食破药理:选择性直接作用于内脏血管平滑肌,使其血管收缩,从而减少门静脉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抑制胃肠道激素的病理性分泌过多用法:1.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是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开始先静推250 μg,3~5min内),继以250 μg/h静滴,止血后应连续给药48~72 h;2.胰、胆、肠瘘250 μg/h静滴,直至瘘管闭合,闭合后继用1~3d;3.急性胰腺炎:250 μg/h,连续72~120 h;预防胰腺手术并发症连续用5d;对行ERCP检查者应于术前2~3h就开始使用本品。
卡巴克洛/卡洛柳钠应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出血,如ITP、视网膜出血、慢性肺出血、胃肠出血、鼻出血、咯血、血尿,痔出血、子宫出血、脑溢血药理: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缩短止血时间用法:5~10 mg bid/tid im;严重出血10~20 mg q2~4h im 酚磺乙胺(止血敏)应用:1.防治手术前后的出血;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ITP)、过敏性紫癜( HSP );3.其他原因出血:包括胃肠道出血药理: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管收缩,出血时间缩短、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用法:ivgtt:每日4~8 g,分2次2、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甲环酸应用:1.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出血;2.治疗溶栓过量所致严重出血药理: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的赖氨酸与纤溶酶结合,抑制纤维蛋白凝块裂解,产生止血作用。
所有止血药

酚磺乙胺5ml:1g氨甲苯酸100ml:0.5g*2瓶ivgtt st垂体后叶素6IU*4支+NS250ml / ivgtt 25ml/H去甲肾上腺素2mg*4支+NS100 / 冰冷后洗胃维生素K1 10mg im st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0.5ku*2-4支/ 入壶ivgtt po蛇毒血凝酶凝血酶1000IU81支+NS20ml / po 局部外用酚磺乙胺【药物名称】中文通用名称:酚磺乙胺英文通用名称:Etamsylate其他名称:止血敏【临床应用】1.用于防治多种手术前后的出血。
2.也可用于血小板功能不良、血管脆性增加而引起的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
3.还可用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如脑出血、胃肠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眼底出血、齿龈出血、鼻出血和皮肤出血等。
【药理】1.药效学本药为止血药。
动物试验证实本药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管收缩,出血时间缩短。
还能增强血小板的聚集性和黏附性,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缩短凝血时间,但确切疗效有待进一步肯定。
2.药动学本药易从胃肠道吸收,口服1小时起效。
静脉给药1小时后达峰浓度,作用持续4-6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0%。
本药80%以原形从肾脏排泄,小部分经胆汁随粪便排出。
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的半衰期分别为1.9小时、2.1小时。
【注意事项】1.禁忌症对本药过敏者。
2.慎用(1)血栓栓塞性疾病(如缺血性卒中、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或有此病史者。
(2)肾功能不全者(因本药以原形从肾脏排泄)。
3.药物对儿童的影响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用药应权衡利弊。
4.药物对老人的影响老人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用药应权衡利弊。
5.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孕妇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用药应权衡利弊。
6.药物对哺乳的影响哺乳妇女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用药应权衡利弊。
【不良反应】1.本药毒性低,可有恶心、头痛、皮疹、暂时性低血压、血栓形成等。
止血药有哪些 止血药分类标准与方法

止血药有哪些止血药分类标准与方法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止血药有凉血止血、收敛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等不同作用。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止血药有哪些。
一、凉血止血1.大蓟:性凉,味甘、酸。
凉止止血,兼能散瘀消肿。
本品性凉,清热凉血以止血,味苦开泄以消肿散结,为血热出血及热毒疮疡之要药。
2.地榆:性微寒,味酸、苦。
清下焦血热。
解毒敛疮。
为治大小便出血、血痢及崩漏的要药。
亦为治疗烫伤之佳品。
因有酸涩之性,故兼有止泻作用。
3.侧柏叶:性微寒,味苦、涩。
益阴,凉血,止血,常用于治疗各种出血。
血证初起不可用此药过早,以免发生留瘀的弊害。
此外,入肺经,又能祛痰止咳。
用于血热妄行,咳血吐血,衄血溺血,便血血崩,肺热咳嗽,咳血、痰稠难出。
4.白茅根:性寒,味甘。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本品味甘而不腻胃,性寒而不伤胃,利水而不伤阴津,是常用的清热止血药。
用于血热妄行所导致的出血证及热淋、小便不利、水肿及湿热黄疸等证。
二、化瘀止血药1.三七:性温,味甘、微苦。
化瘀止血,消肿定痛。
三七既善止血,义善化瘀血。
用于各种瘀血证及出血性疾病,为血瘀出血及瘀血诸痛2.茜草:性微寒,味苦、微酸。
生用能行血活血,消瘀通经;炒炭用可以止血。
本品苦以开泄,性寒清热,专行血分,功能凉血止血;炒用又善化瘀止血。
适用于多种出血,兼有瘀热者更良。
3.蒲黄:性平,味甘,微辛。
生用性滑有活血祛瘀、止血、利尿的作用;炒用性涩,有止血作用。
本品行血止血而无留瘀之弊,且甘平不峻,故可用于多种出血证。
4.五灵脂:性温,味甘。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之功。
因本品甘温气浊,专人肝经血分,尤善止痛,故凡瘀ⅱll内阻所导致的心腹胁肋诸痛,以及疝痛、痛经、经闭、产后腹痛等症,皆有良效。
取其化瘀止血之功,常用于瘀血所导致的崩漏下血、便血等证。
炒炭用也可以止血。
三、收敛止血药1.白及:性微寒,味苦、甘、涩。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并有补肺、收敛的作用。
白及味涩质黏,功专收涩,善于收敛止血,以善止肺胃出血见长。
地震急救药品目录

地震急救药品目录引言概述: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常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地震发生后,急救药品的及时使用可以帮助伤者减轻痛苦、防止感染并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地震急救药品的目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医疗援助。
一、止血药品1.1 血塞通(止血棉):血塞通是一种常见的止血药品,它能迅速止血并防止感染。
在地震中,人们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皮肤擦伤或切割伤口,使用血塞通可以有效止血,帮助伤者减少失血量。
1.2 凝血剂:凝血剂是一种能够促使凝血的药物,如止血粉、凝血纱布等。
在地震中,伤者可能会出现淤血、出血等情况,使用凝血剂可以迅速止血,减少伤者的疼痛和出血量。
1.3 包扎材料:包扎材料包括绷带、纱布、胶布等,它们可以用于包扎伤口,防止感染和继续出血。
在地震中,人们可能会受伤,使用包扎材料可以保护伤口,减少感染的风险。
二、急救药物2.1 疼痛缓解药:地震可能导致伤者出现剧烈疼痛,使用疼痛缓解药可以减轻伤者的痛苦,如止痛药、消炎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减轻炎症和缓解疼痛来帮助伤者恢复。
2.2 抗生素:在地震中,伤者可能会因皮肤破损而感染,使用抗生素可以预防和治疗感染。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红霉素等,使用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伤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2.3 抗过敏药物:地震后,人们可能会接触到各种灰尘、花粉等过敏原,导致过敏反应。
使用抗过敏药物可以缓解过敏症状,如抗组胺药物、激素类药物等。
三、心脏急救药品3.1 心脏复苏药物:地震中,人们可能会遭受心脏骤停等危险情况,使用心脏复苏药物可以帮助恢复心脏功能。
常见的心脏复苏药物包括肾上腺素、阿托品等,使用时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伤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剂量和使用方法。
3.2 心血管药物:地震可能导致伤者出现心悸、胸痛等症状,使用心血管药物可以帮助稳定心脏功能。
常见的心血管药物包括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等,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伤者的具体情况。
3.3 血压调节药物:地震中,伤者的血压可能会出现波动,使用血压调节药物可以帮助稳定血压。
止血药物

止血药物1,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垂体后叶素、酚磺乙胺(止血敏)、卡巴克洛/卡洛柳钠(安络血)、去甲肾上腺素、奥曲肽(善得定)2,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甲苯酸(止血芳酸)、抑肽酶3,促进凝血因子活化的止血药:巴曲酶(立止血)、维生素K1、鱼精蛋白垂体后叶素20U/支有内科止血钳之称,含加压素(抗利尿激素)及催产素,加压素主要使肠系膜动脉和肝动脉收缩,减少门静脉和肝动脉的血流量,从而使门脉压降低,可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的出血。
对其他出血病灶如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伤、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等引起的出血也有止血作用。
还可通过减少肺循环血量及肺血管收缩而治疗喀血。
加压素可收缩冠状动脉,冠心病、高血压、心衰及肺心病患者忌用(有主张同时含服硝酸甘油)。
大喀血时先用5~10U加入GS40mliv.再用10~20U加入GS500mlivgtt.(10~20滴/分钟)维持72小时。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2mg/1ml本品2mg相当于去甲肾上腺素1mg,口服后作用于胃肠道粘膜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使其强烈收缩,有利于胃和十二指肠出血的制止。
口服后在肝脏内迅速破坏,不会引起血压升高和其他不良反应。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以16mg溶于200ml冰冻生理盐水中,50ml/次,每2~4小时一次口服;或200ml滴入胃管内,若30分钟后仍出血不止可重复1 ~3次。
奥曲肽0.1mg/1ml本品为合成的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类似物,对多种内分泌器官有抑制作用,抑制胃泌素、胰泌素等胃肠道激素的病理性分泌过多,从而减少胃酸、胃蛋白酶、胰酶,减少胃肠蠕动,促进创面愈合;本品能选择性地直接作用于内脏血管平滑肌,使其血管收缩,从而减少门静脉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
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首次0.1mg iv.随后25ug/h持续静滴24~48h。
酚磺乙胺(止血敏)1g/5ml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其通透性。
中药止血药

整理ppt
12
地榆
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根。 前者产于我国南北各地,后者习称 “绵地榆”,主要产于安徽、浙江、 江苏、江西等地。春季将发芽时或 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 洗净,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整理ppt
13
地榆
1. 【适应证】 止血药 主要用治体内、外各 种出血病证。如咯血、 咳血、衄血、吐血、 便血、尿血、崩漏、 紫癜以及外伤出血等。
24
白茅根 《神农本草经》
1. 【性能】甘,寒。归肺、胃、膀胱经。 2.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3. 【应用】a.血热出血证。b.水肿、热淋、黄疸。
c.胃热呕吐、肺热咳喘。 4. 【用法用量】煎服,15~30g,鲜品加倍,以鲜
品为佳,可捣汁服。多生用,止血亦可炒炭用。 5. 【鉴别用药】白茅根、芦根均能清肺胃热而利尿,
止血药
整理ppt
1
概述
1. 含义: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 种出血病证为主的药物,称止血药。
2. 性能特点:
均入血,分归心、肝、脾经为主,
均具有止血作用。
3.适应证:
止血药主要用治体内、外各种出血病证。 如咯血、咳血、衄血、吐血、便血、 尿血、崩漏、紫癜以及外伤出血等。
整理ppt
2
分类
1.凉血止血药:
1. 【性能】苦,寒。归肝经。
2. 【功效】凉血化瘀止血,
通经。
3. 【应用】a.出血证。b.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4.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30g。亦入丸 散。止血炒炭用,活血通经生用或酒炒用。
整理ppt
37
蒲黄 《本经》
[来源]本品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 、东方香蒲 或 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酚磺乙胺5ml:1g氨甲苯酸100ml:0.5g*2瓶ivgtt st垂体后叶素6IU*4支+NS250ml / ivgtt 25ml/H去甲肾上腺素2mg*4支+NS100 / 冰冷后洗胃维生素K1 10mg im st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0.5ku*2-4支/ 入壶ivgtt po蛇毒血凝酶凝血酶1000IU81支+NS20ml / po 局部外用【药物名称】中文通用名称:酚磺乙胺英文通用名称:Etamsylate其他名称:止血敏【临床应用】1.用于防治多种手术前后的出血。
2.也可用于血小板功能不良、血管脆性增加而引起的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
3.还可用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如脑出血、胃肠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眼底出血、齿龈出血、鼻出血和皮肤出血等。
【药理】1.药效学本药为止血药。
动物试验证实本药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管收缩,出血时间缩短。
还能增强血小板的聚集性和黏附性,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缩短凝血时间,但确切疗效有待进一步肯定。
2.药动学本药易从胃肠道吸收,口服1小时起效。
静脉给药1小时后达峰浓度,作用持续4-6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0%。
本药80%以原形从肾脏排泄,小部分经胆汁随粪便排出。
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的半衰期分别为1.9小时、2.1小时。
【注意事项】1.禁忌症对本药过敏者。
2.慎用(1)血栓栓塞性疾病(如缺血性卒中、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或有此病史者。
(2)肾功能不全者(因本药以原形从肾脏排泄)。
3.药物对儿童的影响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用药应权衡利弊。
4.药物对老人的影响老人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用药应权衡利弊。
5.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孕妇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用药应权衡利弊。
6.药物对哺乳的影响哺乳妇女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用药应权衡利弊。
【不良反应】1.本药毒性低,可有恶心、头痛、皮疹、暂时性低血压、血栓形成等。
2.偶有静脉注射后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报道。
【药物相互作用】1.本药与其他类型止血药(如氨甲苯酸、维生素K等)合用,可增强止血效果。
2.与右旋糖酐合用,可拮抗本药疗效,因前者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延长出血时间。
如两者必须联用,应间隔用药(尽量先使用本药)。
【给药说明】1.本药可与维生素K注射液混合使用,但不可与氨基已酸注射液混合使用。
2.本药不得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使用,以免引起变色反应。
3.高分子血容量扩张药不能在本药之前使用。
4.尚未见用药过量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
【用法与用量】成人·常规剂量·口服给药治疗出血:一次0.5-1g,一日3次。
·肌内注射1.预防手术出血:术前15-30分钟给药0.25-0.5g,必要时2小时后再注射0.25g,一日总量0.5-1.5g。
2.治疗出血:一次0.25-0.5g,一日总量0.5-1.5g。
·静脉注射1.预防手术出血:参见“肌内注射”。
2.治疗出血:参见“肌内注射”。
·静脉滴注1.预防手术出血:参见“肌内注射”。
2.治疗出血:一次0.25-0.75g,一日2-3次,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滴注。
儿童·常规剂量·口服给药治疗出血:一次10mg/kg,一日3次。
【制剂与规格】 5ml:1g。
【药物名称】中文通用名称:氨甲苯酸英文通用名称:Aminomethylbenzoic Acid其他名称:安本、奥瑞艾、对氨甲基苯甲酸、对羧基苄胺、弗芬、赫尔康、虹雨舒、华苏凝、吉祥红、抗血纤溶芳酸、瑞立宁、帅郅、唯卡、止血芳酸、止血芬酸、Acidum Para-Aminomethylbenzoicum、Gumbix、Styptopur。
【临床应用】1.主要用于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引起的出血(尤其是全身性高纤溶出血),常见于癌肿、白血病、妇产科意外、严重肝病出血等。
2.尚用于链激酶、尿激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过量引起的出血。
【药理】1.药效学本药止血作用较氨基己酸强4-5倍,且排泄慢,毒性较低,不易生成血栓。
其余参见“氨甲环酸”的“药效学”。
2.药动学口服后胃肠道吸收率为(69±2)%,体内分布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肾、肝、心、脾、肺、血液等。
服药后3小时血药浓度即达峰值,按7.5mg/kg 口服,峰值一般为4-5μg/ml。
口服8小时血药浓度可降到较低水平;静脉注射后有效血药浓度可维持3-5小时。
本药不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但能通过胎盘。
口服24小时后,给药总量的(36±5)%以原形随尿液排出,静脉注射则排出(63±17)%,其余为乙酰化衍生物。
【注意事项】1.禁忌症对本药过敏者。
2.慎用(1)有血栓形成倾向者(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2)有血栓栓塞病史者。
(3)血友病患者。
(4)肾盂实质病变发生大量血尿的患者。
3.药物对老人的影响老人多伴有血黏滞性增加、血脂偏高、血管硬化等,如大剂量用药,可促进血液凝固,使血流缓慢,从而易形成脑血栓,故应慎用本药。
4.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尚不明确。
5.药物对哺乳的影响尚不明确。
【不良反应】本药不良反应极少见,长期应用未见血栓形成,偶有头昏、头痛、腹部不适。
【药物相互作用】参见“氨甲环酸”的“药物相互作用”。
【给药说明】参见“氨甲环酸”的“给药说明”。
【用法与用量】成人·常规剂量·口服给药一次250-500mg,一日3次,一日最大用量为2000mg。
·静脉注射一次100-300mg,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20ml稀释后缓慢注射,一日最大用量600mg。
·静脉滴注一次100-300mg,一日不超过600mg。
粉针剂溶解于100ml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滴注。
·局部给药用5%-10%的溶液,纱布浸泡后敷贴,或用5%软膏涂散。
儿童·常规剂量·静脉注射一次100mg,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20ml 稀释后缓慢注射。
【制剂与规格】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100ml:0.5g/瓶【药物名称】中文通用名称:垂体后叶素英文通用名称:Pituitrin其他名称:必妥生、垂体后叶激素、垂体素、脑垂体后叶素、Hypophysin、Hypophysine。
【临床应用】本药可用于:1.因宫缩不良所致产后出血、产后子宫复旧不全。
由于有升高血压作用,现产科已少用。
2.肺出血。
3.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4.尿崩症。
【药理】1.药效学本药是由动物脑腺垂体中提取的水溶性成分,含催产素和加压素(抗利尿素)。
催产素小剂量可增强子宫的节律性收缩,大剂量能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使子宫肌层内血管受压迫而起止血作用,作用较麦角快而维持时间短,故常与麦角合用(可使本药作用持续1小时以上)。
加压素能直接收缩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尤其对内脏血管),可降低门静脉压和肺循环压力,有利于血管破裂处血栓形成而止血;还能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
2.药动学口服后,本药在体内经肝脏和肾脏作用而失活,仅大剂量时在尿中才能检出催产素,因此一般经胃肠外途径给药。
肌内注射吸收良好,3-5分钟开始起效,可维持20-30分钟;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起效更快,但维持时间很短。
催产素不与血浆蛋白结合。
本药的半衰期为20分钟,在肝和肾脏中被分解。
【注意事项】1.禁忌症(1)对本药过敏者。
(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
(3)高血压患者。
(4)冠状动脉疾病患者。
(5)心力衰竭患者。
(6)肺源性心脏病。
(7)有骨盆过窄、胎位不正、产道阻碍及剖宫产史(可发生胎儿窒息或子宫破裂)者禁用本药引产。
2.慎用尚不明确。
3.药物对哺乳的影响尚不明确。
4.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尚不明确。
5.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应监测血压。
【不良反应】用药后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胸闷、心绞痛、尿量减少、尿急、面色苍白、出汗、恶心、腹痛等反应,还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药物相互作用1.与麦角合用,可延长本药的作用时间。
2.与氯磺丙脲、氯贝丁酯或卡马西平合用,能加强加压素的效应。
【给药说明】1.因本药对子宫颈有强烈的兴奋作用,还有升压作用,故不宜用于引产或催产。
2.静脉滴注时应注意药物浓度及滴速,一般为每分钟20滴。
滴速过快或静脉推注均易引起腹痛或腹泻。
3.用于产后子宫出血时,应在胎盘娩出后给药。
【用法与用量】成人·常规剂量·肌内注射1.一般应用:一次5-10U。
对产后出血,必须在胎儿和胎盘均已娩出后再肌内注射10U。
2.尿崩症:一次5U,一日2次。
·静脉注射紧急情况下也可将本药5-10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缓慢推注,同时应严密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出现。
胎儿未娩出前禁用静脉推注。
1.肺出血:可用5%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极量为一次20U。
大量咯血时,静脉注射10U。
2.产后出血:作预防性应用,可在胎儿前肩娩出后即予10U。
·静脉滴注一般一次5-10U。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内缓慢滴入,一次极量为20U,一日给药次数酌情决定。
1.肺出血: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稀释后缓慢滴注,极量为一次20U。
2.催产:临产后子宫收缩无力,以5-10U本药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稀释后缓慢滴注,严密观察宫缩情况,并根据宫缩情况调整滴速。
3.胃肠道出血:加压素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及结肠憩室出血有效,对胃或小肠黏膜损伤出血效果较差。
可用本药静滴,每分钟0.1-0.5U。
【制剂与规格】垂体后叶注射液/1ml:6IU/支【药物名称】中文通用名称:去甲肾上腺素英文通用名称:Norepinephrine其他名称:盐酸去甲肾上腺素、正肾、正肾上腺素、正肾素、重酒石酸去甲基肾上腺素、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Adrenor、Arterenol、Aterenol、Binodrenal、Levarterenol、Levophed、Noradrenaline、Noradrenaline Acid Tartrate、Noradrenaline Bitartrate、Noradrenaline Hydrochloride、Noradrenalinum、Norepinepherine、Norepinephine Hydrochloride、Reargon。
【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体外循环等引起的低血压。
2.对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休克、低血压,或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的低血压,本药作为急救时补充血容量的辅助治疗,以使血压回升,暂时维持脑与冠状动脉灌注,直到补充血容量的治疗发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