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造影
下肢深静脉造影术前护理

下肢深静脉造影术前护理护士接到手术通知后,会和您一起做术前准备:1术前做造影剂的过敏实验,在您的上肢静脉静推造影剂后观察您的情况,您如有不适一定告当班的医护人员。
2术前在护士指导下您练习床上排大、小便,及练习如何下平车。
3术前晚上您要保证充足睡眠,如您入睡困难,请告当班医护人员。
4您要学会术后在咳嗽或排便时用手紧压伤口,避免增加腹压。
5术前1天做您皮肤的准备,双侧腹股沟加会阴部。
剃去体毛并清洁皮肤。
6您术前禁食4小时。
7术前您准备大、小便器,一次性尿垫、吸水管、有刻度的水杯、尿桶。
8请您正确使用床头的呼叫器。
9您术日更换清洁病号服。
10您术晨准备白开水1000—2000毫升,用于术后饮用,以利尿便于造影剂排除。
11您术晨服用除降糖药以外的药物。
术后护理1被平车推入病房,按术前练习方法移至病床。
2在病房内的病床上您可以饮水,并进食少量流食。
3您的造影伤口沙袋压迫要6小时,做手术的下肢制动24小时。
4为您安装心电监护。
5请您保持术肢制动,沙袋已为您固定,如有滑落请您及时告当班护士。
6术后您可以饮水,请按术前练习在床上排尿。
如排解不出时告护士,给于进一步处理。
7手术当晚至少留一名陪护,并留下其他人员的联系方式。
8制动期间如果穿刺点有潮湿的感觉,一定告护士。
9术后8小时饮水约2000毫升,有利于造影剂排出。
10以伤口包扎计时,24小时撤绷带,之后要缓慢坐起。
每改变一种姿势要维持几分钟。
从摇床45度半坐卧位→90度坐起→双腿下垂→站立床边→床周活动→室内活动。
11您近期不可做推、拉、抬、举等用力动作。
12入厕排便时不要以术肢为支撑腿,且不可以久坐在马桶上。
13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如有潮湿立即告当班护士。
14待伤口结痂且血痂自行脱落后方可洗澡,不可用手扣血痂。
15穿刺点如有血肿立即告医护人员。
16如安滤器或支架的患者请注意:1)按时服用抗凝药,并定时复诊。
2)每周查凝血功能。
3)自我观察出血情况。
4)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下肢深静脉造影

1.4cm,腘静脉宽径<
1.2cm。
整理课件
5
静脉瓣膜由内 膜皱襞形成,多 为两个对称的瓣 叶。瓣膜附着缘 近端的静脉膨大 部分为静脉窦。
整理课件
6
下肢深静脉瓣膜的数目和位置:
因人而异。
一般规律是:
1.在静脉分支汇合处的远心端, 多有瓣膜存在。
2.最恒定的瓣膜位于股深和股 浅静脉在会合前,各有一对瓣 膜;
无透亮带。浅静脉和穿通静脉迂曲扩张。
3 静脉阻塞性疾病
深静脉持久性的 充盈缺损或闭塞不 显影,显影的静脉 血流受阻、中断。 周围侧枝循环形成 和侧枝静脉回流。 穿通支瓣膜功能不 全和浅静脉曲张。
整理课件
9
4 静脉瘤样变
主要包括海绵状血管瘤和静脉瘤。海 绵状血管瘤:造影剂进入静脉主干以 外的异常血窦组织,呈局限性团块或 广泛絮状。静脉瘤:静脉局限性梭形
2、从足背浅静脉针推造影剂,2~3分钟推完,造影时在踝部扎 一止血带(不可松开),目的以阻断浅静脉回流,迫使造影剂进 入深静脉系统,有利于显示深静脉。同时可阻断并减少浅静脉的 充盈,减少深、浅静脉间的重叠。更有利于交通支静脉瓣功能不 全的定性及定位。
3、透视下观察,根据造影剂充盈情况依次摄取小腿正侧(或斜) 位、膝关节正侧(或斜)位,Valsalva试验前后的大腿正位,以 及髋关节正位,
或囊状扩张。
整理课件
10
整理课件
11
整理课件
12
整理课件
13
整理课件
14
整理课件
15
整理课件
16
整理课件
17
2.2 穿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血流通 过小腿交通静脉向浅静脉逆流,穿通静脉 迂曲扩张,瓣膜影消失,而深静脉显影正 常。
【影像技术】下肢静脉造影-其他造影

适应证
了解静脉阻塞的原因、 部位和性质;了解静脉曲 张的范围和交通情况;静 脉手术的术前检查。
禁忌证 碘过敏者;急性 栓塞性脉管炎。
造影方法
分顺行性静脉造影和逆行 性静脉造影两种。
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
患 者 仰 卧 位 , 下 肢 稍 外 旋 , 常规消毒后,用9号静脉针直 接穿刺足背浅静脉,
造影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瘘口及窦口朝上,作常规 消毒后,将导管插入瘘管 及窦道内,用胶布固定。
对 比 剂 可 用 4 0 % 碘 化 油 或 60%泛影葡胺,用量多少根 据腔道大小决定。
将导管与抽好对比剂的注 射器连接,在透视下缓慢 注射对比剂,
多方向转动患者体位,观 察瘘管及窦道的走行方向、 范围、与邻近组织的关系, 显示满意即刻点片。术后 尽量抽出对比剂
窦 道 是 指 有 一 个 开 口 的 病 理管道。有先天性和后天 性两类,以后天性多见, 常源于骨及软组织的感染、 肿瘤、异物等
造 影 检 查 可 以 了 解 瘘 管 及 窦道的范围、位置、形状 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
适应证 所有瘘管及窦道,只要临
床需要均可。
禁忌证 碘过敏者;有急性炎症者
摄影技术
下肢顺、逆行性静脉造影的 摄影位置均为小腿正、侧位, 必要时加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位。
由于是分段摄片,所以照片 中心以透视观察到的病变为 准。
摄影技术
下肢顺、逆行性静脉造影 的摄影位置均为小腿正、侧 位,必要时加照斜位。由于 是分段摄片,所以照片中心 以透视观察到的病变为准。
瘘管及窦道造影
瘘 管 是 指 连 接 于 体 外 与 有 腔脏器之间或两个有腔脏 器之间的,有两个以上开 口的病理管道。
穿 刺 成 功 后 , 在 踝 关 节 处 用 止血带扎紧,阻断浅静脉回 流,使对比剂进入深静脉
下肢静脉造影诊疗常规

下肢静脉造影诊疗常规
【适应证】
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炎后综合征;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造影剂】
常用非离子造影剂,一般成人用量20一40ml,生理盐水稀释一倍使用。
亦可以用40%-60%复方泛影葡胺80~120ml。
【临床造影前准备】
用离子型造影剂时需做碘过敏试验。
【造影操作常规】
一般先作上行性静脉造影,如下肢深静脉通畅,再作下行性静脉造影,以明确静脉瓣膜是否有病变。
1.上行性静脉造影主要用于观察下肢深静脉通畅度及穿通支静脉瓣膜功能。
方法:临床医师嘱病人仰卧,取半直立位,呈45。
,踝部扎一橡皮止血带以阻止浅静脉血流上行,用穿刺针头直接经皮穿刺入足背浅静脉,尽快推入稀释后欧乃派克40ml或40%泛影葡胺40~60ml。
放射科医师在电视屏幕引导下摄片,先摄小腿X线片,让患者以患肢趾着力,再照上段静脉,注意浅静脉形态及深浅静脉交通支形态。
造影剂浓度以40%泛
影葡胺为佳,浓度过大可致浅静脉炎。
造影结束,临床医师可注入生理盐水作血管冲洗。
2.下行性静脉造影主要用于观察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
本造影必须在明确深静脉无阻塞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常失败。
方法:临床医师嘱病人取60。
半直立卧位,在腹股沟部股静脉处直接用针穿刺注入稀释后欧乃派克40ml或60%泛影葡胺40ml。
放射科医师在电视屏幕引导下,摄髋部X线片,如见有逆流,再摄小腿X线片。
下肢静脉造影方法

• 回流障碍性疾病(30%):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未完全再通者 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 先天性深静脉部分缺失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布-加氏综合征
下肢静脉疾病影像学检查
• 静脉造影 • 超声检查 • CT、CTA • MRI、MRA
正常股静脉及其瓣膜在静脉顺行造影中的形态和功能应符合下述 标准: (1)股静脉宽径,男性≤1.4cm,女性≤1.3cm。 (2)股静脉瓣膜数≥2,外形呈对称二瓣型。 (3)瓣窦宽径与静脉宽径比值≥1.2。 (4)Valsalva功能试验,瓣膜下有完整的透亮带。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在西方人群中,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率>20%(21.8%-29.4%), 其中5%(3.6%-8.6%)有静脉水肿、皮肤改变或静脉性溃疡。
Po(obstruction)为静脉阻塞;Pr,o(refluxandobstruction)为 静脉逆流与阻塞并存。
CEAP分类系统中“C”的定义
• Co:无明确的视、触体征,但有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
症状,以“不安定腿”(restlessleg)为特征,有可能是已再 通的隐匿型腘静脉或小腿静脉血栓形成后的临床表现。 C1:有三种不同表现:①毛细血管扩张(telangiectasis),持 久性扩张的真皮内小静脉。红色,内径<1mm,呈线状或 丝状,因而又称为“spiderveins”、“hyphenWebs”和 “threadveins”。②网状静脉(reticulaveins),持久性扩张的 真皮内小静脉。蓝色,内径>lmm,但<3mm,通常呈扭 曲状,不同于正常皮内小静脉,因而又称为“blueveins”、 “intradermalvarices”和“venulectasia”。③冠状静脉扩张 (coronaphelebectasia),是指足内外侧近内外踝的真皮内毛 细血管扩张。呈扇形排列,往往是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进展 的临床表现,且与溃疡好发部位一致。也可称为 “malleolarflare”和“ankleflare”。
下肢静脉造影术

下肢静脉造影术
一、麻醉方式:无
二、手术体位:仰卧位
三、手术间布局
四、物品准备:
1、常规一次性耗材:静脉留置针,输液贴,5ml 注射器,生 理盐水
2、特殊耗材:一次性使用高压注射器及附件
3、特殊药品:造影剂
五、仪器设备的使用:
1、DSA 仪器的安全使用
2、高压注射器的安全使用
六、消毒范围:右足背
C 形臂 高压注射器 显示屏
七、简要手术步骤:
1.患者取仰卧位,患足足背碘伏消毒,患侧小腿绑扎止血带,
静脉留置针穿刺患足足背浅静脉,5ml注射器回抽血,用生理盐水推注无阻力,确定留置针在血管内。
2.连接高压注射器,DSA确定扫描床步进范围为患足踝至髂
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平面。
3.高压注射器以0.8ml/s,200帕压力匀速向患足足背浅静
脉内推注碘克沙醇造影剂,待小腿深静脉显影后,开启扫描
床步进功能。
4.嘱患者做 Valsalva动作,判断造影剂是否滞留于髂静脉。
5.术毕,拔除静脉留置针,压迫止血,贴上无菌敷贴。
八、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1.收到通知立即准备手术用物,提前检查好各个仪器设备是否完好,等待病人。
2.病人入室后,正确核对病人基本信息,手术部位。
3.将病人妥善安置在病床上,做好保暖措施。
4.高压注射器在使用时应斜向下,屏幕显示各项数字说明在正确位置,要排空气体,不可有一点气泡。
5.填写好手术护理记录单
6.术后将病人安全送至病房,仪器设备应归还到原来的位置,处于备用状态。
下肢静脉造影详解

单纯性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为股部近端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Valsalva试验见静脉血流自股总静脉向大 隐静脉逆流,并使之显影。隐静脉迂曲扩 张,深静脉和交通静脉瓣膜功能正常。
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显影的静脉血流通过小腿交通静脉向浅静 脉逆流,交通静脉迂曲扩张,瓣膜影消失, 而深静脉显影正常。
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深静脉扩张,宽径>1.4cm,瓣膜稀少且 模糊,丧失竹节状呈直筒状外观。 Valsalva试验显影的静脉血流向远端逆流, 瓣膜下无透亮带。浅静脉和交通静脉迂曲 扩张。
静脉阻塞性疾病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深、浅静脉。 1、直接交通静脉 2、间接交通静脉
小腿间接交通静脉:小腿内上方,连 接于大隐静脉和腓肠肌静脉之间 (↑)。
肌筋膜泵
A
B
肌肉收缩,瓣膜关闭。随后舒 张,使血液流向心脏
A
B
关闭不全的瓣膜允许
血液离心流动和返向 浅静脉
四种静脉造影术
顺行静脉造影术(APG, ascending phlebography) 逆行静脉造影术(DPG, descending phlebography) 腘静脉穿刺造影术(PTP, percutaneous transpopliteal phlebography) 浅静脉造影术(又称曲张静脉造影术) (VG, varicography)
正常下肢静脉
表现为深静脉全程显影、通畅。静脉瓣膜 影清晰,瓣窦对称突出呈竹节状。 Valsalva试验显示股静脉瓣膜关闭,瓣膜 下透亮区,无造影剂逆流,无交通静脉逆 流及其引起的浅静脉显影。股静脉第一对 瓣膜下宽径<1.4cm,腘静脉宽径< 1.2cm。
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X线表现及临床意义

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X线表现及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
方法:回顾近期101例患者141条下肢浅静脉曲张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分析其X线征象。
结果:X线造影发现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38肢,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8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93肢,股浅静脉血栓形成5肢,左侧髂总静脉受压1例。
有3例患者同时有深静脉血栓形成伴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结论: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是目前诊断下肢深静脉病变最可靠的影像学方法之一,应作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前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数字胃肠机下肢浅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最常见临床征象,其发病的原因很多,不同病因具有不同治疗方法,仅靠临床功能检查不能真实反映病变具体情况,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可以对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病因及病变程度达到明确诊断的目的。
回顾收集近期101例患者141条下肢静脉曲张行深静脉顺行造影进行分析总结。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101人,男53人,女48人;年龄30~80岁,平均52.8岁;病史长短不一,最长37年。
其中有40人双下肢病变并造影;合计141肢下肢静脉造影。
临床表现:下肢肿胀、下肢静脉曲张、小腿足靴区色素沉着,严重者小腿皮肤破溃等。
造影方法:患者采取头高足低仰卧于数字胃肠机检查床面上,床面与水平面约30°角。
于踝关节上方(也可在膝关节上方及腹股沟处加扎止血带,其目的是防止造影剂回流过快,血管显影不清;而后根据观察范围逐步松绑止血带)扎上止血带(目的阻断浅静脉回流而使造影剂通过足背静脉网进入深静脉使之相继显影;但是扎止血带不宜过紧,以免造成胫前静脉不顯影)。
用8号头皮针穿刺足背静脉后适当加压短时间内注入碘海醇造影剂60~70ml后,透视监视深静脉显影情况,适时摄取小腿、膝关节、大腿及髋部正侧位或正位片。
配合Valsalva试验观察造影剂反流情况,了解深静脉瓣膜功能,同时摄髋部正位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药物
5mg地米一支,10mg安定一支。造影前 肌肉注射(用于预防过敏,此方法在临床 中防止造影过敏效果很好)
76%泛影葡胺20mlX3支。稀释成50%。 250ml盐水一瓶 。
二、方法
1、病人取45°到55°斜位,检查侧肢体必须完全处于悬空不负 重的松弛状态。 2、从足背浅静脉针推造影剂,2~3分钟推完,造影时在踝部扎 一止血带(不可松开),目的以阻断浅静脉回流,迫使造影剂进 入深静脉系统,有利于显示深静脉。同时可阻断并减少浅静脉的 充盈,减少深、浅静脉间的重叠。更有利于交通支静脉瓣功能不 全的定性及定位。
三、适应症
1、了解下肢静脉血栓或栓塞、静脉炎、肿瘤侵蚀或外 伤引起的静脉阻塞部位、范围和程度; 2、明确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瓣膜功能、交通支静脉 瓣膜功能和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为瓣膜修补术提供良好 的证据;
3、观察血栓切除、静脉曲张或其他病变的手术效果;
4、了解下肢静脉的变异。
四、X线表现
下肢深静脉瓣膜的数目和位置: 因人而异。 一般规律是: 1.在静脉分支汇合处的远心端, 多有瓣膜存在。 2.最恒定的瓣膜位于股深和股 浅静脉在会合前,各有一对瓣 膜; 3.股浅静脉的第二对瓣膜多位 于第一对瓣膜下方约10cm处; 4.股总静脉内多为一对,位于 股总静脉的近心端; 5.腘静脉内多有2对瓣膜。 6.其它静脉内的瓣膜数目较多 且不恒定。
1. 正常下肢静脉 表现为 深静脉全程显影、通畅。 静脉瓣膜影清晰,瓣窦 对称突出呈竹节状。 Valsalva试验显示股静 脉瓣膜关闭,瓣膜下透 亮区,无造影剂逆流, 无穿通静脉逆流及其引 起的浅静脉显影。股静 脉第一对瓣膜下宽径< 1.4cm,腘静脉宽径< 1.2cm。
静脉瓣膜由内 膜皱襞形成,多 为两个对称的瓣 叶。瓣膜附着缘 近端的静脉膨大 部分为静脉窦。
2 静脉逆流性疾病
2.1 单纯性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为大隐静脉近端)Valsalva试验见静脉 血流自股总静脉向大隐静脉逆流,大隐静 脉迂曲扩张,深静脉和穿通静脉瓣膜功能 正常。
2.2 穿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血流通 过小腿交通静脉向浅静脉逆流,穿通静脉 迂曲扩张,瓣膜影消失,而深静脉显影正 常。
4 静脉瘤样变
主要包括海绵状血管瘤和静脉瘤。海 绵状血管瘤:造影剂进入静脉主干以 外的异常血窦组织,呈局限性团块或 广泛絮状。静脉瘤:静脉局限性梭形 或囊状扩张。
2.3 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深静 脉扩张,宽径> 1.4cm ,瓣膜稀少且模 糊,丧失竹节状呈直筒状外观。Valsalva 试验显影的静脉血流向远端逆流,瓣膜下 无透亮带。浅静脉和穿通静脉迂曲扩张。
3 静脉阻塞性疾病
深静脉持久性的 充盈缺损或闭塞不 显影,显影的静脉 血流受阻、中断。 周围侧枝循环形成 和侧枝静脉回流。 穿通支瓣膜功能不 全和浅静脉曲张。
3、透视下观察,根据造影剂充盈情况依次摄取小腿正侧(或斜) 位、膝关节正侧(或斜)位,Valsalva试验前后的大腿正位,以 及髋关节正位,
4、观察大腿静脉是要求病人做Valsalva(乏氏实验),方法: 让病人用力吸一口气,然后憋住,并将肚子鼓起,迫使腹压增高, 有利于观察股静脉及股深静脉瓣膜功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