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造影方法
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步骤

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步骤
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的步骤,主要是患者平躺在有数字减影技术的手术床上,然后穿刺足背的静脉,在足踝处、膝关节处、以及大腿的根部扎上止血带,用来阻止浅静脉,使得造影剂经过深静脉回流,然后持续而且均匀的推注造影剂,在数字减影下观察深静脉的显影情况,然后当止血带血管充盈良好的时候,依次松开止血带来观察髂静脉的显影情况,并以此摄取图像。
通过下肢静脉造影检查可以明确病因及病变的位置和严重程度,这样也能够及时的明确治疗方案,避免病情进一步的恶化。
所以下肢静脉曲张造影是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金标准,为静脉曲张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诊断方法。
专家提示:
下肢静脉造影的检查步骤主要是患者平躺在有数字减影技术的手术床上,然后穿刺足背静脉,在足踝处、膝关节处以及大腿根部处扎上止血带,用来阻断浅静脉使造影剂经深静脉回流,然后持续且均匀的推注造影剂,在数字减影下观察深静脉的显影情况,当止血带血管充盈良好时,依次松开止血带来观察髂静脉的显影情况,并以此摄取图像。
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金标准

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金标准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金标准是静脉造影。
静脉造影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直观地显示下肢静脉的形态和结构,并能准确地检测出静脉血栓的位置和范围。
该方法通过将造影剂注入静脉中,利用X 线成像技术,将血管的形态和结构显示在屏幕上。
如果存在下肢静脉血栓,造影剂会因为血栓的阻挡而无法正常通过,从而在屏幕上显示出明显的充盈缺损或截断现象。
静脉造影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能够准确地检测出下肢静脉血栓的位置、范围和程度,因此被视为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金标准。
然而,由于这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方法,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因此在使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除了静脉造影外,还有其他一些检查方法可以辅助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如超声检查、磁共振静脉造影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无创或微创的方式,提供下肢静脉的影像学信息,帮助医生进行诊断。
然而,这些方法在准确性和特异性方面相较于静脉造影略逊一筹,因此通常不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总之,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金标准是静脉造影。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能够准确地检测出下肢静脉血栓的位置、范围和程度。
然而,由于这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方法,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因此在使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进行诊断。
静脉造影操作流程及标准

静脉造影操作流程及标准1. 简介静脉造影是一种医学影像检查方法,通过向患者的静脉注射造影剂,并利用X射线或其他成像设备观察血管及相关结构,以诊断疾病或评估治疗效果。
2. 操作流程以下是静脉造影的基本操作流程:第一步:准备- 做好必要的检查准备工作,如核对患者的病历资料和饮食禁忌。
- 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检查目的和检查过程,并征得其同意。
第二步:准备设备- 检查设备要事先校准并准备好。
- 准备好所需的造影剂和注射器。
第三步:安全措施- 戴好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口罩。
- 检查是否有对造影剂过敏的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第四步:静脉注射- 选择适当的静脉注射部位,并进行必要的消毒。
- 使用正确的注射技术将造影剂缓慢注射入静脉。
- 注射完成后,迅速拔除针头,并轻压注射部位以减少出血和局部反应的发生。
第五步:影像采集- 根据具体检查目的,将患者安置在合适的检查位置和姿势。
- 启动影像设备,拍摄所需的静脉造影影像。
- 根据需要,可进行多次拍摄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第六步:处理和记录- 将影像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医生进行诊断。
- 根据需要,记录检查结果和相关信息,方便日后查阅和参考。
3. 操作标准静脉造影操作应遵循以下标准:-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医学背景和专业知识,熟悉静脉造影的操作技术和安全要求。
- 操作设备应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 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应放在首要位置,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和风险。
- 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和个人防护要求,以防止交叉感染和职业暴露。
以上是静脉造影的操作流程及标准,只供参考。
具体操作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进行。
下肢静脉造影术健康教育

下肢静脉造影术健康教育
《下肢静脉造影术健康教育》
下肢静脉造影术是一种通过X射线检查下肢静脉的影像学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静脉血管疾病。
这种检查常常用于检查深静脉血栓、静脉曲张和其他静脉问题。
在接受下肢静脉造影术之前,患者应该了解这项检查的一些基本信息。
首先,这项检查需要注射造影剂到患者的静脉中,然后医生通过X射线观察造影剂在患者体内的流动情况。
因此,患者在检查前需要告知医生是否有对造影剂过敏的情况,以及是否有肾功能不全或其他健康问题。
此外,患者在进行下肢静脉造影术之前需要注意几点。
首先,检查前4小时内需要禁食,避免摄入任何固体食物。
其次,患者需要提前确定好检查的时间和地点,避免因为迟到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检查无法进行。
最后,患者需要在检查前进行必要的准备,例如穿着宽松、易于脱下的衣物,并带着医生所需的诊断资料和医疗记录。
接受下肢静脉造影术之后,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通常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适,比如头晕、恶心或者胀气等情况。
这些情况通常会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不需要特殊处理。
但是,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反应,比如呼吸困难、昏厥或者严重过敏反应等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总的来说,下肢静脉造影术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可以有效
地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静脉问题。
通过了解这项检查的基本信息,并在进行之前和之后适当地准备和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患者可以更好地接受这项检查,并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和自己的安全健康。
下肢深静脉造影

1.4cm,腘静脉宽径<
1.2cm。
整理课件
5
静脉瓣膜由内 膜皱襞形成,多 为两个对称的瓣 叶。瓣膜附着缘 近端的静脉膨大 部分为静脉窦。
整理课件
6
下肢深静脉瓣膜的数目和位置:
因人而异。
一般规律是:
1.在静脉分支汇合处的远心端, 多有瓣膜存在。
2.最恒定的瓣膜位于股深和股 浅静脉在会合前,各有一对瓣 膜;
无透亮带。浅静脉和穿通静脉迂曲扩张。
3 静脉阻塞性疾病
深静脉持久性的 充盈缺损或闭塞不 显影,显影的静脉 血流受阻、中断。 周围侧枝循环形成 和侧枝静脉回流。 穿通支瓣膜功能不 全和浅静脉曲张。
整理课件
9
4 静脉瘤样变
主要包括海绵状血管瘤和静脉瘤。海 绵状血管瘤:造影剂进入静脉主干以 外的异常血窦组织,呈局限性团块或 广泛絮状。静脉瘤:静脉局限性梭形
2、从足背浅静脉针推造影剂,2~3分钟推完,造影时在踝部扎 一止血带(不可松开),目的以阻断浅静脉回流,迫使造影剂进 入深静脉系统,有利于显示深静脉。同时可阻断并减少浅静脉的 充盈,减少深、浅静脉间的重叠。更有利于交通支静脉瓣功能不 全的定性及定位。
3、透视下观察,根据造影剂充盈情况依次摄取小腿正侧(或斜) 位、膝关节正侧(或斜)位,Valsalva试验前后的大腿正位,以 及髋关节正位,
或囊状扩张。
整理课件
10
整理课件
11
整理课件
12
整理课件
13
整理课件
14
整理课件
15
整理课件
16
整理课件
17
2.2 穿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血流通 过小腿交通静脉向浅静脉逆流,穿通静脉 迂曲扩张,瓣膜影消失,而深静脉显影正 常。
【影像技术】下肢静脉造影-其他造影

适应证
了解静脉阻塞的原因、 部位和性质;了解静脉曲 张的范围和交通情况;静 脉手术的术前检查。
禁忌证 碘过敏者;急性 栓塞性脉管炎。
造影方法
分顺行性静脉造影和逆行 性静脉造影两种。
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
患 者 仰 卧 位 , 下 肢 稍 外 旋 , 常规消毒后,用9号静脉针直 接穿刺足背浅静脉,
造影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瘘口及窦口朝上,作常规 消毒后,将导管插入瘘管 及窦道内,用胶布固定。
对 比 剂 可 用 4 0 % 碘 化 油 或 60%泛影葡胺,用量多少根 据腔道大小决定。
将导管与抽好对比剂的注 射器连接,在透视下缓慢 注射对比剂,
多方向转动患者体位,观 察瘘管及窦道的走行方向、 范围、与邻近组织的关系, 显示满意即刻点片。术后 尽量抽出对比剂
窦 道 是 指 有 一 个 开 口 的 病 理管道。有先天性和后天 性两类,以后天性多见, 常源于骨及软组织的感染、 肿瘤、异物等
造 影 检 查 可 以 了 解 瘘 管 及 窦道的范围、位置、形状 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
适应证 所有瘘管及窦道,只要临
床需要均可。
禁忌证 碘过敏者;有急性炎症者
摄影技术
下肢顺、逆行性静脉造影的 摄影位置均为小腿正、侧位, 必要时加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位。
由于是分段摄片,所以照片 中心以透视观察到的病变为 准。
摄影技术
下肢顺、逆行性静脉造影 的摄影位置均为小腿正、侧 位,必要时加照斜位。由于 是分段摄片,所以照片中心 以透视观察到的病变为准。
瘘管及窦道造影
瘘 管 是 指 连 接 于 体 外 与 有 腔脏器之间或两个有腔脏 器之间的,有两个以上开 口的病理管道。
穿 刺 成 功 后 , 在 踝 关 节 处 用 止血带扎紧,阻断浅静脉回 流,使对比剂进入深静脉
下肢静脉造影方法

• 回流障碍性疾病(30%):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未完全再通者 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 先天性深静脉部分缺失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布-加氏综合征
下肢静脉疾病影像学检查
• 静脉造影 • 超声检查 • CT、CTA • MRI、MRA
正常股静脉及其瓣膜在静脉顺行造影中的形态和功能应符合下述 标准: (1)股静脉宽径,男性≤1.4cm,女性≤1.3cm。 (2)股静脉瓣膜数≥2,外形呈对称二瓣型。 (3)瓣窦宽径与静脉宽径比值≥1.2。 (4)Valsalva功能试验,瓣膜下有完整的透亮带。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在西方人群中,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率>20%(21.8%-29.4%), 其中5%(3.6%-8.6%)有静脉水肿、皮肤改变或静脉性溃疡。
Po(obstruction)为静脉阻塞;Pr,o(refluxandobstruction)为 静脉逆流与阻塞并存。
CEAP分类系统中“C”的定义
• Co:无明确的视、触体征,但有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
症状,以“不安定腿”(restlessleg)为特征,有可能是已再 通的隐匿型腘静脉或小腿静脉血栓形成后的临床表现。 C1:有三种不同表现:①毛细血管扩张(telangiectasis),持 久性扩张的真皮内小静脉。红色,内径<1mm,呈线状或 丝状,因而又称为“spiderveins”、“hyphenWebs”和 “threadveins”。②网状静脉(reticulaveins),持久性扩张的 真皮内小静脉。蓝色,内径>lmm,但<3mm,通常呈扭 曲状,不同于正常皮内小静脉,因而又称为“blueveins”、 “intradermalvarices”和“venulectasia”。③冠状静脉扩张 (coronaphelebectasia),是指足内外侧近内外踝的真皮内毛 细血管扩张。呈扇形排列,往往是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进展 的临床表现,且与溃疡好发部位一致。也可称为 “malleolarflare”和“ankleflare”。
下肢静脉造影术

下肢静脉造影术
一、麻醉方式:无
二、手术体位:仰卧位
三、手术间布局
四、物品准备:
1、常规一次性耗材:静脉留置针,输液贴,5ml 注射器,生 理盐水
2、特殊耗材:一次性使用高压注射器及附件
3、特殊药品:造影剂
五、仪器设备的使用:
1、DSA 仪器的安全使用
2、高压注射器的安全使用
六、消毒范围:右足背
C 形臂 高压注射器 显示屏
七、简要手术步骤:
1.患者取仰卧位,患足足背碘伏消毒,患侧小腿绑扎止血带,
静脉留置针穿刺患足足背浅静脉,5ml注射器回抽血,用生理盐水推注无阻力,确定留置针在血管内。
2.连接高压注射器,DSA确定扫描床步进范围为患足踝至髂
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平面。
3.高压注射器以0.8ml/s,200帕压力匀速向患足足背浅静
脉内推注碘克沙醇造影剂,待小腿深静脉显影后,开启扫描
床步进功能。
4.嘱患者做 Valsalva动作,判断造影剂是否滞留于髂静脉。
5.术毕,拔除静脉留置针,压迫止血,贴上无菌敷贴。
八、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1.收到通知立即准备手术用物,提前检查好各个仪器设备是否完好,等待病人。
2.病人入室后,正确核对病人基本信息,手术部位。
3.将病人妥善安置在病床上,做好保暖措施。
4.高压注射器在使用时应斜向下,屏幕显示各项数字说明在正确位置,要排空气体,不可有一点气泡。
5.填写好手术护理记录单
6.术后将病人安全送至病房,仪器设备应归还到原来的位置,处于备用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肢静脉疾病影像学检查
• • • •
静脉造影 超声检查 CT、CTA MRI、MRA
下肢静脉X线、CT造影
• 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碘试阳性患者 相对禁忌症:心肾功能不全、局部感染 • 并发症 血肿、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
下肢静脉造影
• 浅静脉造影
经浅静脉注入造影剂 近端不扎止血带 浅静脉 交通静脉 深静脉 • 深静脉造影: 顺行造影 插管造影
下肢深静脉造影
• 顺行造影:
穿刺足背浅静脉,进针方向 踝关节上方扎止血带 避免患肢负重 40—60%泛影葡胺100-150ml 使用弹簧压力注射器,注速1ml/s 头高足低30-45° 分段连续摄片,最后摄小腿侧位片 可经骨髓穿刺注入造影剂,不扎止血带
下肢深静脉造影
• 顺行造影
深静脉回流是否通畅 深静脉外形、管腔是 否规则 有无异常交通静脉 浅静脉有无曲张 显示小腿肌肉静脉丛
下肢静脉插管造影检查方法
下肢静脉解剖
• 深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
胫腓干静脉、腘静脉、股浅静脉、 股深静脉、股总静脉、髂外静脉、 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 浅静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 • 交通静脉 • 小腿肌肉静脉丛
下肢静脉疾病分类
• 血液倒流性疾病(70%):
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单纯性浅静脉曲张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完全再通者 先天性下肢深静脉无瓣症 • 回流障碍性疾病(30%):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未完全再通者 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 先天性深静脉部分缺失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布-加氏综合征
了解近侧深静脉回流是否通畅 确定股浅-腘静脉每对瓣膜功能 确定隐-股、隐-腘静脉瓣膜功能 确定下肢深静脉倒流程度
下肢深静脉插管造影
• 经皮腘静脉插管造影
下肢深静脉插管造影
• 经皮腘静脉插管造影演变方法
——经小隐静脉插管造影
结语
• 顺行造影不可替代 • 血液倒流性疾病
顺行造影+经皮腘静脉插管造影 明确诊断 确定倒流程度和瓣膜功能 确立手术方案
下肢深静脉造影
• 插管造影:
常规逆行造影及其演变方法 经皮腘静脉插管造影及其演变方法
下肢深静脉插管造影
• 逆行造影:
仰卧位 穿刺股总静脉 向近侧插管 检查床0-60° 推注或使用高压注射器 造影剂用量80-120ml 泛氏呼吸下肢深 Nhomakorabea脉插管造影
• 逆行造影:
了解近侧深静脉回流是否通畅 确定股浅静脉近端瓣膜功能 确定隐-股静脉瓣膜功能 确定下肢深静脉倒流程度??
下肢深静脉插管造影
• 逆行造影
下肢深静脉插管造影
• 逆行造影演变方法
经腋静脉插管造影 经大隐静脉插管造影 逆血流插管?
下肢深静脉插管造影
• 经皮腘静脉插管造影:
俯卧位 腘窝处穿刺腘静脉 向近侧插管 检查床0-60° 推注造影剂检测瓣膜 造影剂用量80-120ml 泛氏呼吸
下肢深静脉插管造影
• 经皮腘静脉插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