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识别与应对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和解决

心理测评:使用专业的心理测评 工具,如SCL-90、SDS等,评估 学生的心理状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倾听倾诉: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 感受和想法,倾听他们的困扰和 问题
咨询专业人士:如有需要,可以 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 助,获取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学业压力:课业 繁重,考试压力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和解 决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 3 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 4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 5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 6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
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
心理问题的早期 识别和干预
心理问题的跨学 科研究,如心理 学、社会学、医 学等
心理问题的大数 据分析和人工智 能应用
心理问题的预防 和健康促进策略
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建立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加强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提高心理问题的识别和解决能力 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和支持,形成合力解决心理问题
解决方案:根据案例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心理咨询、 药物治疗等
效果评估:对解决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改善程度、复发率等
总结反思:总结案例分析的经验教训,反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 出改进措施和预防策略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研究现状: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焦虑、 抑郁、人际关系等方面
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解决对策

04
同时,强化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与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
THANKS!
xxxxxxxxx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XX年xx月xx日
学业辅导和职业规划
解决对策
提供个性化的学业辅 导和职业规划服务, 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 学习计划和目标,提 高学习效率,减少学 业压力。同时,可以 邀请校友分享成功经 验,为学生提供职业 发展建议
解决对策
价值观引导和自我认知培训
通过举办讲座、团体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可以提供自我认知培训,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意识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
自我认知和价 值观冲突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认 知和价值观形成的关 键时期。对于一些学 生来说,面对新的挑 战和期望,可能会出 现自我怀疑、价值观 冲突等问题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
行为和生理变化
心理危机可能导致学 生的行为发生变化, 如失眠、食欲不振、 过度依赖酒精或药物 等。这些行为和生理 上的变化可能预示着 更大的问题
目录
-
01 引言 02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 03 解决对策 04 结论
1
引言
大学生心理危机是一个 日益受到关注的问题
在面对学业、生活、人 际关系等压力时,一些 学生可能会出现心理困 扰,甚至发展成心理危 机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 危机的识别方法以及解 决对策
2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
情绪变化
情绪波动是大学生心 理危机的常见表现。 学生可能会出现情绪 低落、焦虑、易怒、 悲观等情绪,与平时 表现相比有明显异常
3
解决对策
解决对策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识别PPT课件

.
8
.
9
>>心理障碍
.
10
.
11
心理障碍
• 指那些主要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与情 绪有关而主要呈现为身体不适或不正常 状态。
• 就其本质而言,它是对精神压力的一种 反应。
• 类似的概念有:行为异常、心理异常等。
.
12
• 学校心理辅导所解决的问题与医疗系统心理 门诊有所不同,学校心理辅导不处理病理性 心理障碍。
的
有
持之以恒,坚持训练
关
事
项
.
55
姿准势备要工求作
肌安放肉静松不场必时所用间力而能支持身体
2. 保持冷静,多倾听,少 说话,让他谈出自己内 心的感受;
.
47
3.要有耐心,不要因他们不能很容易与你交谈 就轻言放弃,允许谈话中出现沉默,有时候 重要的信息就在沉默之后;
4.要接纳他,不对其做任何道德或价值评判 (至少不要让他感受到);
.
48
5. 他们可能会拒绝你要提供的帮助,有心理危机 的人有时会否认他们面临难以处理的问题, 不要认为他们的拒绝是针对你本人;
.
13
神经症
• 神经症是由心理应激因素引起的轻度精神障碍,也 称神经官能症。
• 它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心理障碍,虽然在名称上叫 做神经症,但在症状上却与神经系统组织无直接关 系。
• 这类心理障碍虽然也称之为病,但大多数患者都未 达到需要住院治疗的程度,与精神病有着本质的区 别。
• 患神经症的学生,尽管行为的某一方面有逃避现实 的倾向,但是他们通常仍能坚持学习,而且设法与 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作斗争。
.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识别与干预PPT课件

-
5
风险因素
• 起病年龄
• 18-24岁
情感症状的发生年龄越早,罹患双相障碍的风险越大!
-
6
风险因素
• 季节性
• 春秋抑郁相多发 • 夏季躁狂相多发
-
7
双相障碍的诱因
• 很多双相障碍患者的发病是因为生活中发生的事件。 不愉快的、令人难过的,有时甚至是开心的事都能引 发双相障碍
-
50
强迫症状常见组合或亚型
-
51
常见的强迫症状(一)
• 攻击性强迫思维(强迫性恐惧):害怕因失控而伤害自 己或他人;害怕说出侮辱性的语言;害怕做出令人尴尬 的事情或非意愿的冲动(如脱衣、触摸陌生异性)。
• 对应的强迫行为:以个人认为可靠的方式反复核查、控 制自己的行为动作;反复回忆、核对与人接触过程中的 每个细节或询问他人求证。
• 由于每个人身上有两套5-HT基因,分别来自 父亲与母亲,因此可能带有两个短的、一短一 长或两个长的基因。
• 较短的基因与‘容易被生活中的连续压力击垮 ’相关、而较长的基因则可提供较强的抗压性 。
-
23
Example of Gene –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
24
基因、环境共同诱发抑郁
抑郁障碍常常同时有躯体和情绪症状
常见躯体症状
✓失眠 ✓疲乏 ✓不明原因的疼痛:
--背痛/胸痛/腹痛等各种 肢体疼痛 ✓头痛,头晕 ✓各种胃肠道不适 --恶心,胃胀,腹泻,便 秘等 ✓性功能障碍/冷淡 ✓月经异常
常见情绪症状
✓心情不好、郁闷、难过 ✓过分担心、紧张、焦虑 ✓烦躁、易发脾气 ✓体验不到愉快、高兴情绪 ✓对未来没信心,责备自己、自我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应对 PPT

成都工业学院
心境障碍——抑郁症
临床症状:
三低症状: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 三无症状:无助、无望、无价值 三自症状:自责、自罪、自杀
易发人群:
老年人、更年期妇女、青春期少年等
警惕“微笑型抑郁症”
成都工业学院
人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 (一)什么是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mental disorder)
❖ 又称异常心理,是指个体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 的各种偏离常态、丧失正常功能的一种心理状态。在临床上 常采用“心理病理学”的概念,将范围广泛的心理异常或行 为异常统称为“心理障碍”。简言之,心理障碍泛指心理异 常或行为异常。
神经症—恐惧症
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神经症,伴有回避行为。
主要表现:
1
1.强烈的恐惧体 验:某种情景或 客体引起强烈的 恐惧
23
2.恐惧时常伴有明显
的植物神经焦虑和
3.对恐惧的情
躯体不适症状,如:
景或客体极力
头晕、心悸、颤栗、
出汗、晕倒等
回避;
4
4.知道这种恐惧是过 分或没有必要的,但 无法控制 常见的恐惧症有:广 场恐惧、社交恐惧、 特定恐惧。
(四)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具有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 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
主要障碍:
1.感知觉障碍 2.思维障碍 3.情感障碍 4.意志和行为障碍 5.认知功能障碍
❖ 缺乏自知力、脱离现实
❖ 需要休学接受专业治疗,部分不能完 成学业,必须退学。
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精神障碍的识别与应对

课程导入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人格稳定性
课程导入 课程导入
案例分析一
是否异常 刺激因素
持续时间
严重程度
课程导宿入舍心理信息员发现同宿舍的小宇这几天状态不佳,情绪低落,课程导入是否泛化 学习热情也不高,于是主动和她聊了聊。原来小宇上周末和好朋友
闹了别扭,她很难过,觉得来到新的学校没有朋友,高中时间唯一
睡眠改变:变得难以入睡、整夜做噩梦或睡得过多
课程导入 情感改变:情感冷漠,对家人不关心,或敏感多疑
课程导入
行为异常:怪异、夸张,自语自笑,喜欢独处,生活懒散
敏感多疑:很多事都针对他,把许多不相干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性格改变:原来外向开朗的变得内向封闭,或相反
语言表达异常:用词单调,怪异让人无法理解或自言自语、重复
朋友之间的倾听、共情、沟通和帮助、支持、引导的角色,发挥
的是心理支持以及信息沟通的作用。
课程导入
课程导入
朋辈心理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心理活动
工作者
一、关 于 朋 辈 心 理 辅 导 工 作 的 认 识
(二)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优势
课程导入 课程导入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当大学生有课了程导入
密
朋辈心理辅导注重专业性,不要贴标签扣帽子,避免二次伤害。
3.保密例外原则:①如果当事人有自伤、伤他的行为倾向;
课程导入
②对辅导员和心理老师之外的人保密。
4.关注自身心理健康:①助人自助,把握帮助的界限;
②自己出现问题也要及时求助。
作为朋辈心理辅导员,我们能做的:
二、识别常见的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类疾病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识别

(5)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通常分为失眠、嗜睡,睡眠一觉醒节律障碍、睡行症、 夜惊、梦魇等,最常见的为失眠症,患病率可高达10%-20%。
(6)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
网络成瘾主要包含过度使用网络和过度使用网络对其身心发展的 负面影响两个基本要素,其基本问题在于网络成瘾个体对其上网行为 的控制能力存在着障碍。
(3)性心理障碍
医学范畴的性心理障碍,是指两性行为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 正常,并以这类性偏离作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除 此之外,与性无关的精神活动并无其他明显异常。
性心理障碍主要包括性身份障碍和性偏好障碍。
(4)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患者常常采取不恰当的进食行为解除内心压力和矛盾。 进食障碍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
1 抑郁症
神经症
2 焦虑症
3 恐怖症
(2)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的共同特点有: • ①患者有特殊的行为模式; • ②患者的特殊行为模式是长期的、持续的,不限于精神疾病发作期; • ③患者的特殊行为模式具有普遍性,使得患者社交适应不良或职业功能明显
受损; • ④患者智能正常,主观上感到痛苦,但不能吸取教训; • ⑤患者的特殊行为模式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
神经发育异常
脑的可塑性低下
2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识别
(1)神经症
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非精神病功能性障碍的总称。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对神经症的描述性定 义为: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神经衰 弱症状或疑病症状的心理障碍的总称。
强迫症 5 4 神经衰弱
大学生心理健康
1
心理障碍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识别及心理危机干预

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识别及心理危机干预一、大学生常见心理异常的识别(一)判断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三原则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无一明确的界限,正常人在某个时期也会有异常心理活动,精神病人哪怕是最严重时也有正常心理活动。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心理学家为正确地区分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制定了不少测验工具和量表,并应用现代化的仪器去处理数据,使心理测量有了很大进步。
但是,由于人的心理活动极其复杂,简单的量表测得的结果只能是起参考作用,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异常及异常的程度,主要还靠认真观察。
1、主客观是否相一致。
主要是观察其心理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协调性。
一个人正常的心理及受它支配的情感和行为,应与外界相协调,而不应发生矛盾和冲突,他们的言谈和举止行为,应该受到正常人的理解。
比如说,一个同学在班级里唱一支一般化的歌曲,可引起大家的掌声,但如果在一个会议上突然引吭高歌,就会引起人们的惊讶。
我们说前者为正常心理,后者为心理异常,因为和外界环境不协调。
2、知、情、意是否相统一。
就是观察其心理活动与情感和行为的一致性。
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应与受它支配的情感和行为是一致的,人们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闷来肠愁睡多;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都说明这种一致性。
比如一个同学面带笑容地讲述他的不幸遭遇,我们说他对痛苦的事件缺乏相应的内心体验。
知觉、情感、意向不协调,也是一种异常心理。
3、人格是否相对稳定。
即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相对稳定性。
一个人受遗传素质、家庭教育、环境影响,使他们对现实有个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模式,这就是人的性格特点。
它相对稳定,如果一个人几年来一直寡言少语,不明原因突然变得话多而爱交往,给人一种判若两人之感,这就说明心理异常了。
(二)高校常见异常精神障碍的识别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大多是成长中的一般问题,通过自身的调节、朋友家长及老师的相助,一般都可以顺利度过。
但也存在着极少数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是心理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常见心理障碍的识别
(一)焦虑障碍:最普遍的障碍
1、广泛性焦虑障碍
2、恐怖症
3、强迫症
4、创伤后应激障碍
(二)心境障碍
1、重度抑郁症
2、双项障碍
(三)其他常见障碍
1、饮食障碍 2、人格防和应对
(一)心理障碍的预防
1、正视自我、勇于接受现实
2、确立符合自己实际的抱负水平
第九章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识别与应对
本章重点:
心理障碍概述
常见心理障碍的识别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预防和应对
一、心理障碍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障碍?
1、表现出焦虑(一种痛苦的症状);
2、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功能领域能力丧失或损伤;
3、遭受失能、痛苦或死亡的风险大大增加;
4、自由或个人控制的严重丧失。
(二)标识“心理障碍”的七项标准:
课后思考: 1、心理障碍是什么?它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如何解释其
原因?
2、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或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
3、如果身边的朋友发生了心理障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适应能力强
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3、申荷永
高岚提出的心理状况公式:
心理压力+身心疾病 心理(健康)状况=——————————— 应付技能+自信心+社会支持
(二)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探讨
1. 健康的自我管理——人性化的目标和方式 2. 健康的人际——重视朋友的数量和质量 3. 健康的休闲——善用网络 动静结合 4. 健康的饮食和睡眠——身心相关 环环相扣 5. 健康的阅读——享受纸本经典 建设精神花园
1、痛苦或功能不全
2、不适应性
3、非理性 4、不可预测性 5、非惯常性和统计的极端性 6、令观察者不适 7、对道德或理想标准的违反 ——以上标准依据美国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TR,2000
(三)心理障碍的归类
1、归类依据 DSM-IV对超过200种心理障碍做了归类、定义和描述。 2、两类不同的障碍 更普遍的障碍和更严重的障碍。
3、注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培养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情绪
5、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二)心理障碍的应对
1、寻求专业帮助
2、遵循治疗方案
四、大学生心理教育与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岳晓东博士的“灰色区”理论:
2、黄希庭,马建青大学生心理标准 智力正常
情绪健康
意志健全 人格完整 自我评价正确 人际关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