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科质控方案

合集下载

2024年科室医疗质控工作计划范文(二篇)

2024年科室医疗质控工作计划范文(二篇)

2024年科室医疗质控工作计划范文l、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加强医疗质量的监控和各种医疗制度的落实,实行医疗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实施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全。

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健全医疗核心制度,建立科学管理长效机制,完善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控制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致力于医疗质量监控和考评,督促各项医疗制度、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的落实,进行全程医疗质量监控,进一步完善单病种质量控制,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杜绝医疗事故发生。

2、继续抓好医疗安全教育及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依法执业,规范行医,严格执行人员准入制度及技术准入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3、以“病历书写规范手册”为标准,规范病案的书写,不断提高病历的书写质量,争取病历优良率达____%,消灭不合格病历。

督促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首诊负责制等各项医疗制度的落实,加强医疗环节质量监控,继续完善各科质量控制量化指标管理,使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4、加强急诊科能力建设,提高急救应急能力,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5、加强临床实验室室内质控和室内质控评价,提高临检质量。

6、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临床用血规范,合理用血,保证血液安全,杜绝非法自采自供血液。

7、加强传染病和农药中毒报告卡管理,完善各项登记制度和报告制度,杜绝漏报现象。

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处理演练工作,开展急救队伍的专业培训,提高应急救护能力。

二、人员培训及继续教育1、选送保健科、外科、妇产科、检验科、内科及护理等人员到区内、外进修学习,做好中、青年人才梯队的建设及人才储备,为妇幼保健发展打好人才基础。

2、继续抓好在职教育工作,鼓励职工进行继续教育学习,邀请省、市(甚至全国)各级专家来本院讲课、会诊、带教手术以及外出学习人员回院讲课、院内业务学习等形式,使全院人人有学习及接受新理论、新技术的机会,全面提高全院医护人员业务素质。

医务科质控方案全文

医务科质控方案全文

激励措施
采取多种激励手段,如提供培训机会、晋升 机会、薪酬奖励等,激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 医疗质量控制工作。
06
质量信息管理
信息收集与整理
建立完善的质量信息收集制度
01
通过制定标准化的信息收集流程,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定期进行信息收集
02
包括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事故等,以便及时了
的持续提高。
医务科下设质控小组,负责具体 执行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包括定 期检查、专项督查、日常抽查等

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等需积极 配合质控小组的工作,按照要求
及时报送相关资料和信息。
02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标准与指标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严格遵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查房制度 、病例讨论制度等。
护理质量管控
总结词
注重细节管理
详细描述
制定护理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加强护理技术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 技能和服务意识。实施护理质量评估制度,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
药品管理质量管控
总结词
药品安全第一
详细描述
建立严格的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采购、储存、使用等环节的安全和质量。实施药品抽检制度,对 药品进行定期抽检,确保药品质量符合标准。
培训计划实施
按照年度计划,组织各科室人员参加培训,确保 医务人员掌握最新的医疗质量标准和要求。
3
培训考核与反馈
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了解掌握情况,及 时反馈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培训计划。
培训内容与效果评估
培训内容
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技 术标准、医疗服务流程、医疗安

医疗质控方案参考3篇

医疗质控方案参考3篇

医疗质控方案参考3篇3篇篇一:医疗质量控制方案(12AXXXX年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院医疗质量的提高得到了明显提高,为保证我院医疗环节不断规范,医疗质量持续提高,现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不断优化医疗环境,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减少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提高广大医务人员业务素质,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目标通过全院医疗质量控制方案的推行,提高全体医务人员质量意识,建立明确的职责权限,相互监督与制约,相互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制度化、设施规范化,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使我院医疗质量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

三、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1、成立院科两级考核管理组织和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医院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立医疗质量控制科,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及质控员组成科室质量控制小组;由业务院长负责,医务科、护理部、质控科、控感科等组织负责制定全院各相关专业的质量管理目标和考核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及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各科结合本科业务工作实际制定诊疗护理常规和操作规范,并督促贯彻执行。

对医疗、护理、医技、功能、病案质量实行全面综合管理。

2、建立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成立医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由业务院长担任组长,成员由医务科、质控科、控感科、护理部等职能科室主任组成,对临床科室医、技、护监督考核,各科质控小组对本科医疗质量进行指导考核,形成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院质量检查考核小组,科室质控小组三级质量管理考核体系。

3、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医疗事故预防及鉴定委员会,分别负责相关事务工作。

四、严格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1、严格依法执业,建立准入制度,对人员、器械特别是置入性器械、新业务、新项目的准入管理,规范各类人员职业范围,严禁跨科、跨专业、超范围执业。

科室医疗质控计划精选3篇

科室医疗质控计划精选3篇

科室医疗质控计划(精选3篇)科室医疗质控计划一:医院科室质控工作计划一、医疗管理工作l、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加强医疗质量的监控和各种医疗制度的落实,实行医疗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实施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全。

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健全医疗核心制度,建立科学管理长效机制,完善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控制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致力于医疗质量监控和考评,督促各项医疗制度、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的落实,进行全程医疗质量监控,进一步完善单病种质量控制,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杜绝医疗事故发生。

2、继续抓好医疗安全教育及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依法执业,规范行医,严格执行人员准入制度及技术准入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3、以“病历书写规范手册”为标准,规范病案的书写,不断提高病历的书写质量,争取病历优良率达95%,消灭不合格病历。

督促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首诊负责制等各项医疗制度的落实,加强医疗环节质量监控,继续完善各科质量控制量化指标管理,使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4、加强急诊科能力建设,提高急救应急能力,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5、加强临床实验室室内质控和室内质控评价,提高临检质量。

6、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临床用血规范,合理用血,保证血液安全,杜绝非法自采自供血液。

7、加强传染病和农药中毒报告卡管理,完善各项登记制度和报告制度,杜绝漏报现象。

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处理演练工作,开展急救队伍的专业培训,提高应急救护能力。

二、人员培训及继续教育1、选送保健科、外科、妇产科、检验科、内科及护理等人员到区内、外进修学习,做好中、青年人才梯队的建设及人才储备,为妇幼保健发展打好人才基础。

2、继续抓好在职教育工作,鼓励职工进行继续教育学习,邀请省、市(甚至全国)各级专家来本院讲课、会诊、带教手术以及外出学习人员回院讲课、院内业务学习等形式,使全院人人有学习及接受新理论、新技术的机会,全面提高全院医护人员业务素质。

医院质控科工作计划(通用6篇)

医院质控科工作计划(通用6篇)

医院质控科工作计划医院质控科工作计划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工作方法。

估计许多人是想得很多,但不会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医院质控科工作计划(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医院质控科工作计划1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工作。

20xx年质控科要在院领导及医务部主任的领导下,按照二级甲等医院评审细则要求,结合20xx年质控工作的经验对医疗质量进行有效管理,现制定20xx年工作计划如下:一、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质量管理职能部门、科室质控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的四级管理体系。

(一)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长负责,成员由业务副院长、质量控制科、医务科、护理部、门诊及临床、医技、药剂科等相关科室主任组成。

职责:主要是负责制定全院医疗质量控制目标、任务,并建立和不断完善关于医疗质量控制的规章制度和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组织、实施全院医疗质量检查工作。

(二)质量管理职能部门:质控科牵头,组织医务科、护理部、门诊、医院感染科等对各科室质控情况进行及时全面监督管理;定期进行医疗质量的检查评比并提出奖惩意见;并对医疗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要求及整改意见。

质控科每周二参加科室早交班,每周三组织业务查房,发布质控报告,提出医疗质量改进的建议并追踪落实;每周一发放学习资料,每月一次“三基”考核。

以上结果均与绩效工资挂钩。

不定期聘请上级医院高年资、高级职称人员来我院讲课,对我院新进人员进行培训,组织我院业务学习,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我院整体业务水平。

(三)科室质控小组:各临床、医技科室设立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师、护士、药师等人组成。

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质控小组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室质量管理目标、任务、措施及评价方法,对本科室医疗质量工作进行自查、总结、上报;督促落实各项医疗法规、规章制度,发现医疗安全隐患及时纠正;完善科室质控工作的记录及登记,对各种质量指标做好统计、分析、评价;结合本专业特点及技术水平,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范、急救预案。

2024年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方案

2024年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方案

2024年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方案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我们制定了以下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方案:
一、建立科室医疗质控小组
我们将成立专门的医疗质控小组,由各科室的负责人和质控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和执行医疗质量控制方案。

二、定期召开科室会议
每个科室将定期召开会议,对科室的医疗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三、建立标准操作流程
各科室将建立标准的操作流程,确保医疗服务过程中每个环节都符合规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开展医疗事故风险评估
定期对医疗事故进行风险评估,分析事故原因,加强风险防范,保障患者安全。

五、加强医疗质量监督
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监控体系,对医疗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持续教育提升医护人员素质
加强医护人员的岗前培训和持续教育,提升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医护人员素质。

七、加强患者沟通与服务
鼓励医护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关注患者需求,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增进患者满意度。

八、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推广信息化系统,实现医疗服务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总之,科室医疗质控是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将全力推动这项工作,确保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服务保障。

医务科质控实施方案

医务科质控实施方案

医务科质控实施方案医务科质控实施方案是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方案旨在建立科学、规范的医务科质控工作机制,确保医务科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权益。

一、质控目标。

1.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率,降低医疗风险。

2. 提升医务科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3. 加强患者安全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二、质控内容。

1. 完善医疗流程,规范操作规程,确保医疗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标准。

2. 强化医疗安全管理,加强对手术、用药、护理等环节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安全隐患。

3. 加强医疗质量监测,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医疗服务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信息管理水平,确保医疗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质控措施。

1. 建立健全的质控管理机构,明确质控工作职责,制定质控工作计划,推动质控工作落实。

2. 加强医务科人员培训,提高医务科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3. 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建立健全的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通报医疗事故,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4. 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医疗服务的顺利进行。

四、质控效果评估。

1. 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评估,对医疗服务进行全面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加强对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和评估,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和意见,及时改进医疗服务。

3. 对医疗事故进行跟踪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医疗质控工作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五、总结。

医务科质控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树立医院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医务科各项工作要围绕质控目标,加强质控内容的落实,全面推动质控措施的实施,不断完善质控工作机制,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

医院质控工作方案

医院质控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

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份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质量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各类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质量考核体系、考核标准。

(三)、强化各种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力度,如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医院医疗质量的核心制度等,将每一个医务人员的单体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的诊疗方案中。

二、管理体系: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分为三级:各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的三级管理体系。

各职能部门执行质量控制组织三级的指导、协调、督导作用。

三、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 (1)、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者副主任、护士长和其他相关人员 3-5 人组成。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绩效工资挂钩。

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4)按时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

采集与本科室有关的医疗质量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四、强化个人管理是实现医院质量控制的源动力医务人员自我管理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控制的基本点。

在质控过程中,特殊要强调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等核心制度,确保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

对各级医生的要求分述如下:1、门诊医师: (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和会诊制度。

(2)问询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

(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阳卧龙医院
医务科医疗质量控制方案
一、目得
通过科学得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得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得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得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得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二、目标:
1、遵循“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得原则,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尽量满足病人得基本需求,努力为病人提供流程规范、便捷安全、价格合理得优质医疗服务。

2、以医疗安全为目标,规范各种医疗行为,杜绝因个人(包括医患双方)不规范行为造成得医疗事故与差错。

3、强化医疗质量责任与法律知识,尽量减少医患双方得诊疗风险,保障患者得医疗安全与医患双方得合法权益。

4、建立完善得医疗服务质量监督机制,量化质量管理标准,实施医疗服务质量得全程控制。

5、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与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管理人员得素质与管理水平,实现提高整体医疗水平与管理得目标。

6、将质量管理与效益直接联系,在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得前提下,创造良好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三、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

1、成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
医院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明确院长就是医疗质量管理得第一责任人,各临床、医技主任就是科室管理得直接责任人。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得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按照医疗工作制度,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对医院得医疗、护理、教学、病案得质量实行全面管理。

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

负责制定、修改医技质量管理奖惩办法,落实奖惩制度。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主任:晏志保院长
副主任:杨秀江副院长崔云杰副院长郝营利副院长王丽阁副院长
成员:刘阳王东阳崔磊李萍朱相华刘国兰贾正珂
赵玲张凯印高攀登王旭龙远照晏永静王同迅王科弟蒋玉霜樊兴海魏少林陈颖鎏邢琦胡晓慧胡书超董宏
曲高
各临床、医技等科室设立质控小组。

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护、技、药等人员组成。

负责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护理等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

对科室得医疗质量进行管理。

定期检查登记与考核上报。

成立医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由分管院长杨秀江、崔云杰、郝营利、王丽阁分别担任组长,医务科刘阳、护理部王东阳分别负责医疗组、护理组得监督考核工作。

形成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科室
医疗质量控制小组三级质量监督、考核网络。

2、建立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理委员会与医学伦理委员会,分别负责相关事务与管理工作。

四、健全规章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

2、对十二项核心制度得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定期考核、加强监管。

严格执行院领导、职能科长分驻临床、医技科室制度与行政、业务大查房制度,重点贯彻落实十二项核心制度。

如危急重症抢救制度、病历书写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等。

每周一次带领职能科室对临床、医技科室医疗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发现问题立即反馈并及时督促整改。

3、医技科室要建立标本签收、查对、质量随访、报告双签字及疑难典型病例(理)讨论制度。

逐步建立影像、病理、药剂与临床联合讨论制度。

4、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传染病管理,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与无菌操作规程。

五、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

1、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按照《医师法》规定得范围执业。

2、新进人员岗前教育,必须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与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疗质量管理等内容得学习。

3、每年举行全员质量管理教育2次,并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内容。

4、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得人员进行个别强化教育。

5、各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应定期组织本科得人员学习卫生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医院有关规定。

6、进行各类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强化培训4次,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过关,考核培训率达100%。

要把“三基三严”得作用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与质量管理得始终。

医护人员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与常用急诊急救设施、设备得使用方法。

六、建立完整得医疗质量管理监测体系。

1、分级管理及考核:
(1)各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按计划每季度检查考核,对医疗、护理、医技、药品、病案、医院感染管理等得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

(2)职能部门要定期下科室进行质量检查,重点检查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上级医师查房指导能力,住院医师“三基”能力与“三严”作风。

(3)分管院长应组织职能部门与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节假日前检查,突击性检查及夜查房,督促检查质量管理工作。

(4)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要每月组织科室交叉检查、考核。

对制度执行、诊断治疗、护理与质量管理进行全面考核,将检查中发现得问题用书面形式进行反馈通报或通过各种会议将医疗质量情况反馈通报。

(5)各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应每月对本科室医疗质量工作进行自查、总结、上报。

2、职能部门及各临床、医技、药剂等科室得质控小组要根据医院质量控制方案制定科室得质量控制方案,要建立健全各种医疗质量记录及登记。

对各种质量指标做好登记、收集、统计,定期分析评价。

3、建立质量管理效果评价及双向反馈机制。

(1)科室医疗质控小组每月自查自评,认真分析讨论,确定应改进得事项及重点,制定改进措施。

(2)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向临床医技等科室下发医疗质量管理评价表,经职能部门汇总分析,在临床、医技等科室主任会上通报。

(3)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等职能部门应将检查考核结果、医疗质量指标等,分析后提出整改意见,及时向临床、医技等科室质控小组反馈,科室质控小组应根据整改建议制定整改措施,并上报相关职能部门。

(4)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召开全体会议,评价质量管理措施及效果分析,讨论存在得问题,交流质量管理经验,讨论、制定整改计划及措施。

七、制订医疗质量管理奖惩办法,奖优罚劣。

医疗质量得检查考核得结果与科室、个人得效益工资、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劳动聘用等挂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