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制造工艺6
皮革鞣制

皮革鞣制【原理】皮革的鞣制就是用鞣质对皮内的蛋白质进行化学和物理加工。
它通过一系列工艺,并采用一些化学药剂,使牛、猪、羊等动物生皮内的蛋白质发生一系列变化,使胶原蛋白发生变性作用。
鞣制后的皮革既柔软、牢固,又耐磨,不容易腐败变质。
所以鞣制后的皮革可用来制各种皮制的日常生活用品。
本实验根据中学的条件,只介绍较易掌握的鞣制工艺。
【操作】(1)把500g干的动物皮浸泡在水桶里到软(约需3~5天)。
(2)取出变软的皮,摊在平板上,毛面朝下,用铲刀把皮上附的肉和油铲除干净。
然后取300g饱和石灰水,加入50g硫化钠,搅拌均匀,制成脱毛液。
用刷子蘸取脱毛液,刷在皮板毛根部,刷时尽量均匀。
然后把皮子对折,约经3~4小时,皮上的毛很容易脱落,这时用铲子把毛完全脱去。
(3)脱毛后立即将皮放在流水中冲洗,除去绝大部分石灰、硫化钠,再在水里浸泡1~2天。
(4)备一只铁锅,加入饱和芒硝溶液约2L,略加热使溶液温度保持在40℃左右。
从清水里取出皮子,拧干后放入锅中。
用手不断地揉皮,等它基本“吃饱”了芒硝后取出,晾干,约半小时后再进行第二、第三次“吃硝”,方法跟第一次相同。
500g干皮约可“吃掉”250g硝。
把吃硝后的皮晾干后除去皮上的浮硝。
(5)另备一只铁锅,加入500g清油(不会全部用完),加热使油温保持在40℃左右。
把“吃硝”后的皮放入温油中,用手不停地推拉,使油跟皮不断接触、均匀地渗入皮板里。
“吃足”油后,把皮晾在木棒上,使它自然阴干。
【说明】石灰、硫化钠混合液的作用是使皮易于脱毛,所以只要涂刷有毛的一面。
该液对皮板有损害,脱毛后要立即洗刷干净。
楼上的回答,你一定是不会满意的因为你用他的方法将会把你皮毛变的一文不值。
我告诉你,单位千克:明矾3.食盐1.水6.制成柔液,用是将一份原液加7份水稀释将皮毛完全侵泡在柔液中,每天加一倍的原液,侵泡3-5天,皮毛表面变白而不透明时捞出晒干就好可.鞣制皮革的主要目的,是把动物皮的脂肪去掉.一般的方法简单的是用碱水泡.大都是用工业碱,但是注意不要烧到手.每天捞出用木版或者竹板刮去没有毛那面的皮上面的油.一般的一周时间即可.碱水的浓度比较大一些,时间短一些,时间长的鞣制出来的软一些.时间太长了,碱水浓度过大了,皮就糟了,就不结实了.兔毛的时间不要很长.猪皮要10天以上.你的兔皮最好不要超过1周.如果浓度不是很大,时间可以长一些.着是个技术工作呀.掌握好了,会出好皮的一般高档沙发皮的原皮材料为无烙印母牛皮,被屠宰、剥皮、削肉后,经过防腐处理(盐/防腐剂),然后运送到制革厂,展开一连串的制造过程,从鞣制前的准备任务、鞣制工程;到再鞣、加脂与染色工程、干燥工程以及最后的涂饰工程,一张完整的成品皮遂告完成。
牛皮制造工艺

3、脱毛、脱脂:
此工序的目的是将皮中细胞内的油脂及原皮表面的毛脱掉,露出天然、细致的粒面。如果脱脂不完全,在皮干燥后会出现板硬的现象。
7、复鞣:
在现代制革工艺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甚到被誉为”点金术”。对轻革,复鞣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因为此工序可补充鞣制作用,提高鞣质含量。由于生皮各部位纤维编织的紧密程度不同,存在着部位差,就是铬鞣也较难消除这种差异,此时若使用选择填充作用较强的复鞣剂,可以有效地缩小部位差,使腹肷等松软部位得到良好的填充,使整张革的物理性能更加均匀,可提高皮革的出裁率。此工序一般温度奋40℃左右,PH值为5.0左右,时间可根据复鞣剂选择的不同来调整,大概为30分钟左右。
涂饰的目的是:
(1)增加革面的美观;
(2)修正皮革表面的伤残缺陷,提高皮革的使用价值。
原料皮的天然缺陷以及生产过程中控制和操作不当所带来的缺陷,如粗面、色花、色差等,可借助磨面、涂饰等方法得到改善,从而提高皮革的等级和出裁率;
(3)提高皮革的耐用性能。皮革涂饰后,革面可形成一层保护性的涂层,涂层具有耐热、耐寒、耐有机溶剂、耐水、耐干湿擦等性能,因此涂饰后的成品不易玷污也易被擦掉,易于保养。
是否首次制作:
□是□不是有无样品参考:
□有□无检验结果:
□允收□拒收
类别检验要项主要次要说明处理情形材质皮/布料材质及颜色
皮/布料干净度及完整性
配件材质/尺寸/颜色
配件的品质
贴合品质
组合针距及边距
跳针/浮线/重针/拉杆
皮革的制作工艺

皮革的制作工艺
皮革的制作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去毛:将动物原皮经过脱毛处理,去除毛发和脂肪。
2. 剪裁:将去毛后的原皮进行剪裁,将其切割成相应的形状和尺寸。
3. 鞣制:将剪裁好的原皮进行鞣制,使其具有柔软、耐久和抗水性能。
传统的鞣制方法有植鞣和矿物鞣,而现代常用的鞣制方法是使用化学物质来进行鞣制。
4. 经过涂饰:将经过鞣制的皮革进行染色或上涂饰层,以改变其颜色和表面效果。
5. 整理:对染色和涂饰后的皮革进行整理,如砂光、刮面等,使其表面看起来更加光滑、平整。
6. 成品加工:根据产品需要,对皮革进行裁剪、缝合等加工工艺,制作成相应的皮具、服装或鞋履。
以上是一般的皮革制作工艺流程,不同的皮革制品可能会在具体的工艺步骤上有所差异。
同时,在现代皮革制作中,还有许多创新的工艺技术和环保的制造方式。
皮革工艺知识介绍

皮革工艺知识介绍所谓皮革工艺LEATHER CARFT就是指利用皮革制作出的各种作品.皮革工艺的基础入门技法是很简单的,之后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其中的乐趣和逐渐领悟其中的技巧,才能逐步深入了解.DIY皮革工艺的技法分类:1.手缝2.皮雕3.电烧4.染色5.皮塑1.手缝:手缝的技法分为麻线手缝和皮线手缝两种.以单纯的缝合表现皮革与线的结合,借由不同颜色粗细的线条和多变的皮革制造出一种简约的美.一般来说麻线手缝表达比较纯粹优雅.而皮线手缝则比较能体现出嬉皮的味道.(1)麻线手缝需要的基础工具:皮革,胶板,木锤,菱锥,双孔菱斩,麻线,线蜡,手缝针(2)麻线手缝的进阶工具:多孔菱斩,单孔菱斩,挖沟器或边线器或间距规,间距轮,削边器磨缘器和床面处理剂,或CMC(3)皮线手缝的基础工具:皮革,胶板,木锤,3.5MM圆空冲子,3MM平斩或斜斩,皮线,皮线针.(4)皮线手缝的进阶工具:多孔的排冲,或者多孔的平斩斜平斩,削边器,磨缘器,床面处理剂或CMC.2.电烧技法的介绍"电烧技法是指利用高温导热使电烧笔达到一定温度,当笔头接触皮革时会产生烙烧痕迹,因此可以随意的使用电烧笔进行革绘画."需要的基础工具:皮革,电烧器,描图纸,描笔,各种电烧器所需要的替换笔头.电烙法:电烙法是一种类似素描之绘画技巧!以电烙笔作为画笔,直接在皮革上作业,利用不同温度及速度,产生不同深浅及粗细之效果。
先将要电烙的图案画在描涂纸上,使用圆头铁笔将图案转绘到皮革上,留下图案纹样的痕迹,再以电烙笔绘图。
电烙笔可以在皮革上画出不同的焦痕图案,线条粗细可用不同的笔头来调整,褐色焦痕色泽的深浅,则以电烙笔置放在皮革上的力量与时间长短来控制。
操作使用电烙笔时,应先稍微沾湿皮革,以避免烧焦。
3雕刻技法是指利用工具在皮革上割划敲打等方式,做出丰富而具立体感的图型.分为:唐草,逆雕,影雕,3D立体雕刻,线雕,浮雕,自创图案雕刻,工具组合雕刻8种(1)雕刻的基础工具:描图纸,描笔,基础皮雕工具组,染料,乳液(2)雕刻的进阶工具:百款印花工具,各式染料,乳液,亮油,牛脚油,皮革保养油等等.4.染色技法"染色分为纯染色和利用物性染色两种."纯染色就是指利用笔,刷或任何工具对皮革进行上色."物性染色又分为:蜡染,糊染,水晶染等等.(1)蜡染:就是利用蜡的不规则变化,作为皮革的防染,在之间上染料,既可形成极富变化的图案和色彩.所需要的工具:白蜡,木蜡,石蜡,蜡炉,蜡染笔,皮革,液体染料,皮革乳液.蜡本身具有极强的防染力,将蜡涂在皮革上可完全防止颜料渗入,且在蜡凝固后拨除容易,并能重复染色,或加入裂痕等效果,是皮雕染色常用的方法。
皮革制造工艺6

• 这些用途要求皮革具有多种多样的性质,例如手套革要求 柔软和延伸性,而重革则要求坚实。这些性质是由原材料 的选择和加工方法的变化而获得的。
第三节 基本概念
皮与革 生皮:是从动物体上剥下的皮,是制革和毛皮工业的 原料。 皮革:简称革。是指生皮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鞣 • • • 制加工处理,改变了它的性质和外观,满足人们不同需 要,这种不带毛的生皮加工制品称为皮革。 毛皮:(裘或裘革)带毛的加工制品。 未经鞣制加工的生皮性质:
第二节 皮革的由来
• 原始人在寻找遮盖窝棚和覆盖食物时,不是用大量的树叶, 就是用他们杀死的动物的皮,由于动物皮面积较大,较结 实和暖和,常常被选作遮体材料。 • 然而,生皮有三个主要缺点: –生皮是湿的 • 如果生皮在潮湿状态,特别是在气候温暖时,会很快腐烂、 掉毛、发臭、最后变成碎块,(在化学性质上与皮相似的 鱼和肉,处于潮湿状态也要腐烂。) • 如果使生皮充分干燥,这腐烂作用就停止了(肉和鱼也可 以用同样的方法经过干燥而保存)。晒干的皮也被原始人 用着搭盖窝棚或帐篷,制作盾牌等等。 • 干皮失去了生皮的挠曲性和柔软性,而且变得又硬又脆, 在弯曲时易折断,完全不适合作衣服和其它用途。而且如 果再回湿,就会重新开始腐烂,最后变成碎块。
• • • • • • • • •
– 加脂——对防水革或工业用革用油或脂浸渍。 – 平展——消除革的粒面皱纹,并使皮革平整。 – 干燥 – 滚压——压紧皮革使它坚实和平滑。 轻革:如鞋面革 削匀或片皮——使厚度均匀 水洗——除去多余的铬盐或中和的盐类。 中和——调节 PH值。 染色——赋予革所需颜色。
整理工段的任务:使革具有所需要的物理——机械性质和外 观性质。 下面我就按三个工段的次序,用猪皮制造正鞋面革和水牛皮 鞋底革作为例子,说明制革工艺流程的一般情况。 猪正鞋面革的制造 准备工段: • 原料皮组批 浸水 脱脂 拔毛 称重 • 酶脱毛 碱膨胀 剖层 称重 脱碱 水洗 • 软化 水洗 浸酸 • 鞣制工段: • 铬鞣(铝—铬鞣) 搭马、静置 挤水 匀 • 称重 水洗 中和 水洗 复鞣 染色 填充 水洗 出鼓、静置
皮革制品的生产工艺与装备先进性

手工打磨:使用手工打磨技术,如打 磨、抛光等,对皮革制品进行打磨, 使皮革制品具有更好的光泽度和质感。
机械化生产工艺
概述:机械化生产工艺是 指在皮革制品生产过程中, 采用机械化设备进行生产, 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特点:机械化生产工艺 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 质量稳定、劳动强度低
等优点。
应用范围:机械化生产 工艺广泛应用于皮革制 品的裁剪、缝制、压花、
涂饰等工序。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 展,机械化生产工艺将向 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自动化生产工艺
自动化生产工艺的特点:高效、 精准、稳定
自动化生产工艺的应用:皮革制 品生产、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 领域添加Fra bibliotek题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自动化生产工艺的分类:机械自 动化、电气自动化、计算机自动 化
传统手工工艺
手工鞣制:使用天然植物鞣剂,如 橡树皮、核桃壳等,对皮革进行鞣 制,使皮革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柔 软性。
手工缝制:使用手工缝制技术,如 缝线、缝合等,对皮革制品进行缝 制,使皮革制品具有更好的耐用性 和美观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手工染色:使用天然染料,如植 物、矿物等,对皮革进行染色, 使皮革具有独特的色彩和质感。
皮革制品的生产工 艺与装备先进性
汇报人: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皮革制品生产工艺概 述
03 04 皮 革 制 品 生 产 工 艺 分 类
皮革制品生产装备先 进性
05 06 皮 革 制 品 生 产 工 艺 与 装备的应用实例
提高皮革制品生产工 艺与装备水平的措施
皮革加工工艺

皮革生产工艺皮革产地不同,其性质会有很大的差异,如国产皮没有进口皮的张幅大、个体差异小;南方皮较北方皮疏松,虫眼多等,在生产过程中会根据皮革种类的不同、皮革用途来作些调整,其生产工艺有很大的差别,但是皮革的主要生产工序基本相同。
总的来说,皮革生产工序基本如下:1、组批,即将张幅大小、厚度较近的皮的原皮分类,放在同一个鼓中加工。
这一步相当重要,尤其是对国产皮,此工序做的好,将有利于后面的加工,不然将会给后续工序带来困难。
2、浸水,此工序的目的是将原皮恢复到鲜皮的状态,利于加工。
根据皮的保存方法不同,此工序进行的时间长短不一。
如果是干燥保存的皮,时间要长一些;如果是盐湿皮,时间需要的就会短一些。
在浸水的过程中,也可加入浸水助剂,加速水的浸透。
3、脱毛、脱脂:此工序的目的是将皮中细胞内的油脂及原皮表面的毛脱掉,露出天然、细致的粒面。
如果脱脂不完全,在皮干燥后会出现板硬的现象。
4、浸灰:浸灰,又称碱膨胀,是指加入碱(通常使用的是Ca(OH)2)使皮膨胀到一定的厚度,利于剖层。
一般头层用于较高档的服装、鞋子等;二层用于较低档的皮具,头层较二层价格高出许多。
5、脱灰、浸酸:此工序是将前面浸灰过程中多余的碱除去;其实也就是一个酸碱中和的过程。
加入适当的酸,中和掉多余的碱,使其达到鞣制所需的PH 值。
6、鞣制:鞣制,是指利用三价铬离子将皮纤维的胶原基团连接起来,赋于皮革丰满的手感,增强皮革的抗张、抗撕裂的强度。
这是皮革制造工艺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也是决定皮革质量好坏的最关键的一步。
一般PH值约为3.8-4.2,温度为40℃左右,时间为8-12h。
此序所用的鞣剂也很多,可根据皮革的用途来选用。
如果是重革(用手鞋底、枪套等),一般选用的是植物鞣剂,填充性能较强、硬度大、成革厚实。
如果是轻革,可根据颜色来选用,如果是颜色较浅的革(如白色)可选用铝鞣剂,利于染色;颜色较深的革,一般选用的是铬鞣剂,因为此鞣剂的结合率较高,也比较耐水洗。
皮革工艺介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染色和涂饰阶段
染色
使用天然或合成染料对皮革进行 染色,使其具有所需的颜色和纹
理。
涂饰
在皮革表面涂上一层保护涂层,增 加皮革的光泽度和防水性能。
干燥和定型
将染色和涂饰后的皮革进行干燥和 定型,确保其形状稳定。
完成阶段
切割和裁剪
将皮革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大小, 并进行精细的裁剪。
组装和整理
将裁剪好的皮革部件进行组装, 形成完整的皮革制品。
PVC合成革
PVC合成革是一种人造皮革,外观和 性能类似于天然皮革,但比天然皮革 更加柔软、色彩丰富。常用于制作服 装、家具等。
04 皮革工艺的挑战与解决方 案
材料选择与质量保证
选择优质皮革材料
确保皮革的质量和耐用性,选择经过认证的皮革供应商,并对其 质量进行严格检测。
皮革加工技术
采用先进的皮革加工技术,如鞣制、染色、涂饰等,以提高皮革 的质量和外观。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减少废弃物排放
优化生产流程,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回 收。
节能减排
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实现绿色生产。
环保材料的使用
优先选择环保、可再生和可持续的皮革材料,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 影响。
05 皮革工艺的未来展望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
1 2
新型皮革材料
定制化与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个性化设计
消费者对皮革产品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皮革工艺将更 加注重个性化设计,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个 性化需求。
定制化服务
提供定制化的皮革产品,如定制的皮包、皮鞋等,根据消 费者的需求和喜好进行定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鞣质:凡是能与生皮蛋白结合,在生皮蛋白质多肽链之间 生成交联键,并使之成革的物质,在纯的状态下,称为鞣 质。
• 在发现鞣制使生皮变成有用材料后,再经过进一步整理和 整饰,生皮有了更多的用途。皮革已用于:制鞋和各种衣 服;皮包、盘子、盔甲、工具和武器套装,室内装饰品、 家具等。
• 这些用途要求皮革具有多种多样的性质,例如手套革要求 柔软和延伸性,而重革则要求坚实。这些性质是由原材料 的选择和加工方法的变化而获得的。
• 有战国时期(2300多年前)的革制品,革履和革囊。这些珍 贵的出土文物充分证明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技艺。
• 元代已开始到利用植物的皮、叶、果、根的浸提液鞣革,这 就是植物鞣法的开始。
• 18世纪,近代科学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开始对制革的原理 和技术进行研究。1884年发明了二浴铬鞣法,1893年发明 了一浴铬鞣法。从此加速了制革工业的发展。1911-1915 年间,在我
第三节 基本概念
• 皮与革 • 生皮:是从动物体上剥下的皮,是制革和毛皮工业的
原料。 • 皮革:简称革。是指生皮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鞣
• 制加工处理,改变了它的性质和外观,满足人们不同需 要,这种不带毛的生皮加工制品称为皮革。
• 毛皮:(裘或裘革)带毛的加工制品。 • 未经鞣制加工的生皮性质:
1刚剥下的皮是湿的,干后变得板硬,并失去挠曲性和柔软性、 弯曲性,易折断。
• 皮制革的基础上,开辟猪皮资源,用于制革。1958年集中 技术力量改进和美化猪革,使猪皮产品的质量提高。品种 增多,为我国制革工业开辟了广阔的前途。
• 全国各大城市及中、小城市都相继建立起了制革厂,设备已 基本上机械化或大部份机械化,质量普遍提高,部份产品已 达到国际水平。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有部份出口进入国际 市场,彻底扭转了那种出口原料皮。进口革制品的殖民地局
• 当前,制革产品向着轻、薄、软的方向发展,尤其是显示 自然粒纹,突出真皮感的革更受欢迎。与之配套的化工材 料,突出研制“点金术”的复鞣剂,多功能的加脂剂和填 充剂,遮盖
• 力强又耐水、耐磨擦的涂饰剂,防水、防尘助剂等。设备 向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以及由单机操作向机动化、程 控自动化方向发展,工艺向简化工序、缩短周期、降低成 本、减少污染、节约用水、提高质量方向发展。因此,赶 超国际先进水平是制革工作者的又一重大任务。
• 鞣制过的皮不腐烂,即使干燥再回湿也不腐烂。
• 鞣制过的皮干燥后,不会变成硬而脆的材料,而保持挠 曲性和可用性。鞣制方法的选择,对所得的成革的软硬、 坚实和延伸性都有很大的关系。
• 主要的鞣制方法:烟熏、从树皮或树叶制得的鞣剂、动植 物油和鱼油以及某些盐类。
• 如;明矾(硫酸铝的一种形式)、铬盐、福尔马林等。
• 科学管理方面急需改进和提高,这些都是摆在制革作者面 前的迫切任务。
• 在国外,古埃及人在公元前2000年已使用革制品,古希腊 人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已有大量革制品,并作为商品交易。
在欧洲中古时期, • 制革工业得到空前发展,许多城市设立了制革行会或制
革协会。到本世纪初期,制革工业已在许多国家中形成 了较大的工业体系。
• 国天津、上海、广州、四川、甘肃等地相继建立了一些规模较 大的制革厂。同时,铬鞣猪底革已经开始生产。
• 解放前,由于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对民族工商业排斥和压制, 帝国主义的掠夺,造成在大量的原料皮出口,大批的皮革和革
• 制品输入,使我国规模小,设备简陋质量不变的制革工业 破产,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了满足国防,工业和人民生活 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在力发展制革工业。1950年扩大牛、 羊
• 制革工艺课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制革工业发展概况
•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皮革制造已有 悠久的历史。远在史前时期,人们已开始发现兽皮上长期涂 抹油脂,经过搓揉,使之变软,防水,便于保存——油鞣革 的启蒙。
• 我国的制革工业始于公元前1700多年的周代,当时的劳动 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已掌握了烟熏法、油鞣法、皮硝法等制 革技术并没有专门管理制革和毛皮的皮官。从湖南长沙出 土的古墓中
2湿态的生皮在湿热气温下,易腐烂、发臭、掉毛等。
3在65℃以上热水中,会收缩,温度越高,收缩度越大。
4生皮的卫生性不好(透气性、透水性等) • 5 在化学药品作用下,易被坏。 • 经过鞣制加工后而成的革,具有如下性质: • 1 革具有一定的挠曲性和柔软性,不会变硬、变脆等。 • 2 革不易腐烂,即使干燥再加湿也难于腐烂
• 如果使生皮充分干燥,这腐烂作用就停止了(肉和鱼也可 以用同样的方法经过干燥而保存)。晒干的皮也被原始人 用着搭盖窝棚或帐篷,制作盾牌等等。
• 干皮失去了生皮的挠曲性和柔软性,而且变得又硬又脆, 在弯曲时易折断,完全不适合作衣服和其它用途。而且如 果再回湿,就会重新开始腐烂,最后变成碎块。
• 生皮经“鞣制”后变成皮革。鞣制方法很多,所以有鞣 制方法在生皮内都会引起如下变化:
第二节 皮革的由来
• 原始人在寻找遮盖窝棚和覆盖食物时,不是用大量的树叶, 就是用他们杀死的动物的皮,由于动物皮面积较大,较结 实和暖和,常常被选作遮体材料。
• 然而,生皮有三个主要缺点:
–生皮是湿的
• 如果生皮在潮湿状态,特别是在气候温暖时,会很快腐烂、 掉毛、发臭、最后变成碎块,(在化学性质上与皮相似的 鱼和肉,处于潮湿状态也要腐烂。)
• 面许。多地区积极利用本地资源建立了皮革鞣剂、皮革化工和 皮革机械工厂,全国有三所高等院校设置了皮革专业。同 时,许多皮革科研机构和制革中等专业学院陆续创建起来, 为发展制革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我国人口占世界第一,猪的存栏数量也居世界第一,原料皮 极为丰富。但当前的制革工业与国家的要求还很不适应,与 先进的工业国家比较还存在差距,如普及中级教育、科研水 平、化工原材料、设备、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