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质量与密度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精选】质量与密度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精选】质量与密度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小明欲测量某矿石的密度,而该矿石形状不规则,无法放入量筒,故选用水、烧杯、天平(带砝码和镊子)、细线、铁架台等器材进行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1)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

(2)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入天平的左盘,试加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_g;(3)如图丙所示,用细线系住矿石,悬挂在铁架台上,让矿石浸没在水中,细线和矿石都没有与烧杯接触,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总和为144g,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cm3;

(4)如图丁所示,矿石下沉到烧杯底部,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总和为174g,则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kg/m3;

[拓展]小红用刻度尺、细线、一个厚底薄壁圆柱形的杯子(杯壁厚度不计)和一桶水也测出了矿石的密度。步骤如下,请把她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矿石密度的表达式:

①将装有适量水的杯子放入桶内的水中,使杯子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得杯子外侧浸入深度为h1、杯内水深为h2;

②把矿石投入杯内水中,杯子继续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如图2所示,此时测得

______________和杯内水深为h4;

③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矿石密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左 124 20 3

2.510? 杯子外侧浸入深度为h 3 ()31

42

h h h h ρ--水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从图甲可以看到,指针往右偏,说明右边较重,这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天平平衡。

(2)[2]从图乙可以看到,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是

100g 20g 4g 124g m =++=

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是124g 。

(3)[3]由题意可知,矿石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0.144kg -0.124kg 9.8N/kg 0.196N F =?=浮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矿石的体积是

-533

330.196N 210m 20cm 1.010kg/m 9.8N/kg

F V g ρ=

==?=??浮矿水 矿石的体积是320cm 。

(4)[4]由题意可知,矿石的质量大小是

174g -124g 50g m ==矿

根据m

V

ρ=

可知,矿石的密度是 333

3

50g 2.5g/cm 2.510kg/m 20cm m V ρ=

=

==?矿矿矿

矿石的密度是3

3

2.510kg/m ?。

[5][6]把矿石投入杯内水中,杯子继续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如图2所示,此时测得杯子外侧浸入深度为h 3,和杯内水深为h 4;设厚底薄壁圆柱形杯子的底面积是S ,从图1和图2可知道,矿石的体积是

42-V Sh Sh =矿

从图1可知,装有适量水的杯子总重力大小是

1111G F gV gSh ρρ===浮水水

从图2可知,装有矿石的杯子总重力大小是

2232G F gV gSh ρρ===浮水水

那么矿石的质量是

21

31--G G m Sh Sh g

ρρ=

=矿水水 那么矿石的密度是

()

31

42

-

-

m h h

V h h

ρ

ρ==

矿水

矿石的密度是

()

31

42

-

-

h h

h h

ρ

水。

2.小明和小华想探究一角硬币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决定利用实验室器材测量一角硬币材料的密度。

(1)小明选取了5枚相同的硬币,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得硬币的直径为__________cm,再将5枚相同的一角硬币紧叠在一起用刻度尺测出总厚度,计算出硬币的总体积。然后,用天平测出这5枚硬币的总质量m,最后根据密度公式

m

V

ρ=计算出硬币材料的密度,小明测得硬币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大”或“小”),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

(2)小华的测量步骤是:a.在圆柱形玻璃筒内加入适量的水,塑料碗漂浮在水面上,测出筒内水面的高度1h;b.将5枚相同的硬币放入塑料碗中,碗漂浮在水面上,测出筒内水面的高度2h;c.将5枚相同的硬币放入玻璃筒内的水中,碗漂浮在水面上,测出筒内水面的高度3h;

①硬币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用所测量的符号表示);

②若将测量步骤b和c对调(即将沾有水的硬币放入塑料碗中),测得硬币的密度为

ρ',则ρ'__________ρ(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1.95 小所测体积偏大21

31

-

-

h h

h h

ρ

水等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从图中可以看到,0到7.80cm这段距离有4个直径,所以硬币的直径是

7.80cm

1.95cm

4

d==

[2][3]因为硬币的表面凹凸不平,它们重叠时有空隙,则所测的体积会偏大,根据密度公式

m

V

ρ=可知,密度将会偏小。

(2)[4]由题意可知,只把塑料碗放进去时,碗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平衡,即

11

G F gV

ρ

==

碗浮水排

当在塑料碗中加硬币后,可得到

22

G F gV

ρ

==

碗和硬币浮水排

两式相减可得

()()

21

2121

----5

G G F F g V V gS h h G

ρρ

====

碗和硬币浮浮水水硬币

排排

那么一个硬币的质量是

()

21

-

5

G S h h

m

g

ρ

==

硬币水

硬币

从题中条件还可以知道,1个硬币的体积是

()

31

-

5

h h S

V=

硬币

硬币密度是

21

31

-

-

m h h

V h h

ρρ

==

硬币

硬币水

硬币

[5]先进行步骤c,这时水面是h3,硬币取出后,硬币上带有一部分水,玻璃筒内的水面会下降一点,小于h1,带有水的硬币放在碗中时,这部分水的重力会让玻璃筒内的水面重新恢复为h2,那么通过公式计算出的硬币质量是正确的;先进行步骤a,再进行步骤c,则通过公式计算出的硬币体积也是正确的;根据

m

V

ρ=可知,测得硬币的密度'ρρ

=。

3.为了测量物块A和B的密度,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归零后,若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2)如图乙是正确测量A的质量时使用砝码情况和游码的位置,其质量为______g;如图丙是用量筒测量物块A体积时的场景,则它的体积是______cm3,密度为______kg/m3;(3)另一物块B的密度大于酒精而小于水,请将该同学测量其密度的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物块B 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缓慢注入酒精并充分搅拌,直至物块B______在混合液中;

②取出物块B 后,测出烧杯及杯内混合液的总质量为1m ;

③将烧杯中的部分混合液倒入空量筒中,测出它的体积为V ,同时测出烧杯及杯内剩余混合液的总质量为2m ;

④由测量结果得到物块B 的密度表达式为ρ=______(用步骤中的字母表示)。 【答案】左 39 5 37.810? 悬浮 12

m m V

- 【解析】 【分析】

(1)根据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可知右侧质量大,所以把平衡螺母向左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

(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体积可从量筒中放入物体后,体积变化读出;再由密度公式m

V

ρ=

算出物体的密度。 (3)悬浮时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根据12

m m V

ρ-=算出液体的密度即为物B 的密度。 【详解】

(1)[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为了使天平平衡,此时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2]图乙中看出,砝码的质量为20g 、10g 、5g ,游码所对刻度值为4g ,物体的质量为砝码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因此石块的质量为

A 20g 10g 5g 4g 39g m =+++=

[3]图丙量筒中水的体积为10mL ,放入物体A 后水的体积变为15mL ,则物体A 的体积为

3A 15mL 10mL 5mL 5cm V =-==

[4]则物体A 的密度

333

A A 3

A 39g 7.8g/cm 7.810kg/m 5cm m V ρ=

===? (3)①[5]物块B 的密度大于酒精而小于水,实验过程采用悬浮法测量液体的密度,即将物体B 悬浮在液体中,然后测量出液体的密度即为物体B 的密度。

④[6]实验过程中倒出部分的液体质量为12m m -,倒出部分液体的体积V ,则液体的密度

12

m V V

m m ρ-=

= 即物体B 的密度12

m m V

ρ-=。 【点睛】

重点是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注意实验中的细节问题,如调节天平的平衡、质量的读数,特别是游码读数应以左侧为准、量筒中液面的读数方法等,都是常考到的内容,注意多练习,多总结。

4.小明和小丽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小明的测量方法如图A所示,其步骤:①在测鹅卵石的质量时,他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再将游码调到“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调好天平后,他进行了正确的操作,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____g。②在量筒内注入30mL的水,将系上细线的鹅卵石没入水中,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鹅卵石的体积为

__________cm3。③则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2)小丽的测量方法如图B所示,其步骤:a.在圆柱形玻璃筒内加入适量的水,正方体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塑料块露出水面的高度h1;b.将鹅卵石放在塑料块上,塑料块仍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塑料块露出水面的高度h2;c.用细线将鹅卵石系在塑料块下方,然后放入水中,塑料块仍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塑料块露出水面的高度h3。

①鹅卵石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用所测量的符号表示)

②若在进行测量步骤c时,不小心将部分水沾在塑料块的上表面,测得鹅卵石的密度为ρ',则ρ'________ρ(选填“>”、“=”或“<”)。

【答案】左 22.4 8 2.8×10312

32

h-h

h-h

水 =

【解析】

【分析】

【详解】

(1)①[1]在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由图甲可知,指针偏右,说明右侧质量偏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由图乙可知,鹅卵石的质量为

m=20g+2.4 g=22.4g

②[3]由图丙可知,鹅卵石的体积为

V=38cm3-30 cm3=8cm3

③[4]由m

V

ρ=

得,鹅卵石的密度为 333322.4g 2.8g /cm 2.810kg /m 8cm

m V ρ=

===? (2)①[5]设正方体塑料块一个面的面积为S ,则鹅卵石受到的浮力为

12F gS h h ρ=-浮水()

鹅卵石的重力G =mg =F 浮,则鹅卵石的质量为

12m S h h ρ=-水()

鹅卵石的体积

V =S (h 3-h 2)

故鹅卵石的密度为

()()12122332

h h S h h m V h h S h h ρρρ--=

==--水水 ②[6]若塑料块上沾上水后,塑料块和鹅卵石的重力增大,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但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不变,即h 2、h 3都不变,故测量的密度不变。

5.小红同学想测量开水瓶软木塞的密度,于是切下一块干软木,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软木块的质量m ,示数如图甲; ②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如图乙; ③读出水的体积V 1;

④用细线系住软木块和铁块,将铁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丙,读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 2; ⑤将软木块和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如图丁,读出水、铁块和软木块的总体积V 3;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步骤①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右侧,则应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小红发现在上述步骤中,有一步骤是多余的,这一步骤是_____(填序号); (3)请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将下面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物理量

软木块的质量m /g

水的体积V 1/mL

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 2/mL

水、软木块和铁块的总体积V 3/mL

软木的密度ρ(g/cm 3)

(4)干软木具有吸水性,则所测密度应___(选“大于”或“小于”)软木的实际密度; (5)接着她从量筒中取出木块并用天平测出质量为22g ,则软木的实际密度应为_____。 【答案】左 ③ 12 90 0.3 大于 0.24g/cm 3 【解析】 【分析】

(1)天平指针的偏转方向和平衡螺母的调节方向是相反的。

(2)在使用助沉法时,不需要单独测量出水的体积。

(3)软木块的质量可由砝码质量和游码所对的刻度值读出;由于软木块是不沉于水的,在测量其体积时要使用重物助沉法帮助测量休积,即先测出水和重物的体积,再将软木块和重物系好共同放入水中,测量出它们的总体积,最后用总体积减去水和重物的体积,就是软木块的体积,最后由质量和体积计算密度。

(4)软木具有吸水性,测量其体积时,会因吸水而使量筒的示数变小,导致所测密度值变大。

(5)根据软木吸水后和吸水前的质量差可以求出吸水的体积;知道软木的质量和体积可以求出密度。 【详解】

(1)[1]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右侧,说明右侧的质量大了,要相使天平平衡,就要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2]实验步骤中测软木块的体积时,由于软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要使软木块浸入水中可采用重物助沉法进行,但不需要单独测量水的体积,只需第一步测出水和重物的体积即可,再测出水、重物、软木块的总体积,就能算出软木块的体积,水的体积不需要测出,故步骤③是多余的。 (3)[3]软木块的质量

10g 2g 12g m =+=

[4]从图丁中读出水、软木块和铁块的总体积90cm 3。 [5]软木块的体积

3333290cm 50cm 40cm V V V ==--=

则软木块的密度

3312g 0.3g/cm 40cm

m V ρ=

== (4)[6]由于干软木具有吸水性,在测量它的体积时,它会因吸收水而使其体积测量值变小,在质量一定时,体积变小,则密度会变大。 (5)[7]由已知可得,软木块吸水的质量

22g 12g 10g m m m =-=-=水总

根据m

V

ρ=

可得,软木块吸收水的体积 33

10g

1.m

10g/c 0cm m V ρ=

=

=水

水水

则软木块体积

33333290cm 50cm 10cm 50cm V V V V =-+-+==水木

则软木的实际密度

3

3

12g 0.24g/cm 50cm m V ρ=

==木木

6.小明为测量某种饮料的密度,取适量这种饮料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把盛有适量饮料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内,增减右盘的砝码,当放上最小砝码时,天平略微右偏,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_____;当天平再次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为_____g 。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饮料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_____,读出量筒中饮料的体积为_____cm 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饮料的总质量为30g 。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可得,这种饮料的密度为_____kg/m 3。

(5)在测量第(3)步中的数据时,将饮料从烧杯倒入量筒的过程中,不小心将一部分饮料倒出了量筒,则饮料密度的测量结果将_____。(选“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右 移开最小砝码,调节游码,使天平指在分度盘中线 61.8 平行 30

31.0610? 偏大

【解析】 【详解】

(1)[1]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说明左盘较重,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2]当放上最小砝码时,天平略微右偏,说明砝码太大了,这又是最小的,则应该移开最小砝码,调节游码,使天平指在分度盘中线;

[3]从图乙可以看到,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为

60g 1.8g 61.8g m =+=

(3)[4][5]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平行;量筒中饮料的体积为30cm 3; (4)[6]由题意可知,这部分饮料的质量是

'61.8g 30g 31.8g m =-=

这种饮料的密度为

'333'3

31.8g 1.06g/cm 1.0610kg/m 30cm

m V ρ====? (5)[7]可知这部分饮料的质量是正确的,只是倒出了一部分饮料,那么用量筒测量的饮料体积大小会偏小,根据m

V

ρ=

可知,计算得出的密度值会偏大。

7.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宇同学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_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9g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_____g ;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密度为_____kg/m 3。

(3)小宇用的方法测出盐水密度值会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萱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1,倒入盐水后测出其总质量m 2;在将盐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盐水较多,无法全部倒完,她及时停止了操作。同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聪读出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得出了盐水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________ ,请帮小萱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

【答案】左 33 1100 偏大 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质量为m 0 0

2m V

m - 【解析】 【详解】

(1)[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然后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在调节过程中,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边调节; (2)[2]由图甲知,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50g+10g+2g=62g,盐水的质量

m=62g?29g=33g;

[3]由乙图知,盐水的体积

V=30mL=30cm3,

根据

m

V

ρ=可得盐水的密度:

333

3

33g

1.1g/cm 1.110kg/m

30cm

m

V

ρ====?;

(3)[4]因为将盐水从烧杯倒入量筒时不可能完全倒干净,所以体积的测量结果会偏小,而质量的测量是准确的,根据

m

V

ρ=可知,此密度的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大;

(4)[5][6]原来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与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之差等于倒入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所以增加的步骤为: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0;则倒入量筒中盐水质量:

20

m m m

=-

所以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20

m m

V

ρ

-

=。

8.小明设计了一个利用如图装置测不规则固体密度的实验。

(1)将两个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下,将一溢水杯和另一空杯用细线拴在测力计下,向溢水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水漫过溢水口流入空杯中,水的密度为ρ水。(2)当水不再流出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G1和G2,如图甲所示。

(3)将一个小石块用细线拴住并慢慢放入溢水杯中,此时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另一杯中,当水不再流出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G3和G4,如图乙所示。

(4)小石块的体积V=_______,小石块的密度ρ=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5)若此小石块具有轻微吸水性,则他测得的小石块密度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42

G G

g

ρ

-

3412

42

G G G G

G G

+--

-

ρ水偏大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小石块排开水的重力: G 排

=G 4-G 2,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小石块受到的浮力: F 浮= G 4-G 2, 小石块的体积:

V =V 排=42

F G G g g

ρρ-=浮水水; 第二空.小石块的重力: G =G 3+G 4-G 1-G 2, 小石块的密度

ρ石=34123412

4242G G G G G G G G G m G g G G V V gV G G g g

ρ+--+--====--?

水ρ水。 第三空.若石块具有吸水性,当放进石块时,使得溢出的水的体积小于石块的体积,故测得的体积会偏小,根据公式ρ=

m

V

可知,此时测得的密度值应该是偏大的。

9.测量酱油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将待测酱油倒入烧杯中,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_________g

(2)将烧杯中的酱油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酱油的体积是_________cm 3。

(3)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剩余酱油的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由此可知酱油的密度是_________kg/m 3。

(4)小华设计另一种测量酱油密度的实验方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酱油,再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 2;然后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测出量筒内酱油的体积为V ;酱油密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__。按该实验方案测出酱油的密度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___。

(5)另一实验小组同学发现自己桌上没有量筒,思考了一会儿后,他们想出利用实验台上的天平、空饮料瓶、水等物品来测量酱油密度。其操作步骤是:

①用天平测出空饮料瓶的质量m 1;

②在空饮料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 2,计算水的体积V =_________(用测出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ρ水已知);

③_________;(说出具体方法和要测出的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 ④计算酱油密度ρ=_________。(用测出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答案】72.4 40 1.13×103 ρ=21

m m V

- 偏大 酱油残留在烧杯中,导致体积测量偏小

21

m m 水

ρ- 在空饮料瓶中装满酱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瓶和酱油的总重力m 3

31

21

m m m m --?ρ水

【解析】 【详解】

(1)在天平的标尺上,1g 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0.2g ,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2g ;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m 1=50g+20g+2.2g =72.4g ; (2)量筒的分度值为2cm 3,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V =40cm 3;

(3)剩余酱油和烧杯的质量为m 2=27.2g ,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m =m 1﹣m 2=72.4g ﹣27.2g =45.2g ,酱油的密度为ρ=

m V =345.2g 40cm

=1.13g/cm 3=1.13×103kg/m 3; (4)酱油的质量为m =m 2﹣m 1,酱油的密度:ρ=

m V =21

m m V

-,小华不可能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酱油的体积偏小,由公式ρ=m

V

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

(5)②因为ρ=

m

V

,所以水的体积V =21m m m ρρ-==水水水; ③为了测出与水同体积的酱油的质量,还需用这只瓶子再装满酱油进行测量,具体操作为:在空饮料瓶中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瓶和酱油的总质量m 3; ④酱油的密度ρ=

m V 酱油酱油

=3121m m m m ρ--酱油=3131

2121

m m m m m m m m ρρ--=--水

10.为了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收集数据.

(1)选取铝和铜制成的实心金属组件各1套,形状如图所示.

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分别测出各金属块的质量.

②用直尺或量筒(排水法)分别测算出每个金属块的体积.

(2)下表为部分小组收集的质量和体积的数据:

物质组件m/g V/cm3物质组件m/g V/cm3

铝a 2.71

a8.91 b21.68b71.28 c2710c8910

①根据表中数据画出了铜组件的m-V图(如图),请在同一坐标上画出铝组件的m-V 图.

(__________)

②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该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称为密度.

③若测得另一铝质实心物体质量为135g,则该物体的体积应为_______.

【答案】50cm3

【解析】

【详解】

(2)①根据表中铝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找出对应的点,然后连接起来,如图中红线所示:

③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求出铝的密度,表格中三组数据比值相同,所以铝的密度是:

332.7g 2.7g/cm 1cm

m V ρ=

==, 则另一铝质实心物体的体积:33

135g

50cm 2.7g/cm

m

V ρ

=

=

=。

济南市汇文中学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甲所示,A、B均为正方体,:4:1 OM ON=,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取下A、B,将A下表面的中心与B上表面的中心用忽略形变的细线相连,A在上B在下,放入足够高且底部带放水阀(体积可忽略)的长方体容器中,关闭阀门,加入一定量的水后,A 的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此时细线处于紧绷状态,如图乙所示。然后缓慢放出容器中的水直至放完,放水过程中,A始终在B的正上方。测得整个放水过程中B对容器内底面的压力F随放出水的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不计杠杆滑轮及细线的重力及摩擦,细线体积不计,物体A、B不吸水。已知长方体容器内底面积2 200cm S=; 33 1.010kg/m ρ=? 水 ,10N/kg g=。求: (1)正方体A和B的重力之比A B : G G是多少? (2)正方体A的密度A ρ是多少? (3)放水前,水对容器底部压强p是多大? 【答案】(1)2:1;(2)33 0.7510kg m ?;(3)3 2.010Pa ?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甲图可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B A 1 2 G OM G ON ?=? 因 :4:1 OM ON= 故 A B 14 2:1 221 G OM G ON ==?= (2)设物体A的边长为A L,物体B的边长为B L,由图丙可知,放水至D点时,物体A刚好漂浮,放水的体积为

3250cm V =水 则有 ()2A A S L L V -?=露 水 ① 继续放水至E 点,物体A 受的浮力不变,当继续放水至F 点时,物体A 浸在水中,放出的水体积为 3332000cm 1250cm 750cm V '=-=水 则有 ()2A A S L L V '-?=浸 水 ② ①+②得 ()()2A A A S L L L V V '-?+=+浸露 水水 即 ()()2 2333A A A 200cm 250cm 750cm 1000cm L L L -?+=+=浸露 解得 A 10cm L =,A 7.5cm L =浸,A 2.5cm L =露 物体B 刚好浸没在水中,容器中剩余水的体积为 3332875cm 2000cm 875cm V ''=-=水 则有 ()2B B S L L V ''-?=水 即 ()2 23B B 200cm 875cm L L -?= 解得 B 5cm L = 物体A 漂浮时,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A F G =浮 即 A A gV gV ρρ=水排 23333A A A A 2A A A 7.5cm 1.010kg m 0.7510kg m 10cm L L L L L L ρρρ=?=?=??=?浸浸水水 (3)未放水时,3 2875cm V =总水,由题可知,物体A 、B 浸没在水中,容器中水的深度为 ()()33 3A B 2 2875cm 10cm 5cm 20cm 0.2m 200cm V V V V h S S ++++=====总水总 故水对容器底部压强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分类:21利用浮力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专题

利用浮力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专题 1.(2019吉林,26)某实验小组用天平和刻度尺分别测出了质地均匀的正方体蜡块和盐水的密度。 (1)用天平测蜡块的质量时,应将蜡块放在天平盘,如图14甲所示,蜡块的质量是 g; (2)用细针使蜡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水杯中,再用天平称得溢出水的质量为10g,则蜡块的体积是 cm3,蜡块的密度ρ蜡= g/cm3; (3)用刻度尺测出正方体蜡块的高度为h1,如图乙所示,蜡块漂浮在盐水中,再用刻度尺测出蜡块露出液面的高度h2,则盐水的密度ρ盐水= (用h1、h2和ρ蜡表示)2.(2019金华,7)归纳与演绎是科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科学方法,下表是兴趣小组归纳“根据ρ=,运用浮力知识间接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请回答:

3.(2019大庆,19)善于奇思妙想的小强及其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温度为20℃)进行综合实验。 (1)该小组想研究“密度计的工作原理”。图甲所示是密度计的简化模型,在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管内放一些小铅粒使其能竖直漂浮在液体中,设玻璃管浸入液体的深度为h液,该液体密度为ρ液,密度计漂浮在水中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水,水的密度为ρ水,则浸入液体的深度h液=(用给出的物理量表示),由此可知,此密度计漂浮在煤油(密度为0.8×103kg/m3)中时浸入深度h煤油= h水(填数值),密度计刻度特点是(选填选项前序号①上小下大②上大下小③均匀④上疏下密⑤上密下疏)。 (2)该小组想继续探究“某液体的密度和温度的关系”,设计了如图乙所示装置,长为0.6m 的绝缘轻质杠杆ab悬挂在高处,可绕O点转动。杠杆a端的轻质细线悬挂一体积为1×10﹣3m3的实心合金块,浸没在烧杯内的液体中。b端轻质细线悬挂的铜柱在上下移动时能带动滑片P移动。滑片P重力和摩擦不计。 ①若电源电压为3V,滑动变阻器标有“100Ω 1A”字样。在电路中串联一个量程为0~15mA 的电流表,为保证电路安全,定值电阻R的最小阻值是Ω。 ②小强在给该液体加热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减小,则可得出该液体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除烧杯内的液体外,装置中其他物体的热胀冷缩忽略不计,合金块始终浸没)。 (3)该小组还想利用此装置继续测量该合金块的密度。已知该烧杯中液体在温度为20℃时计的密度为1.1×103kg/m3.杠杆水平平衡时,铜柱质量为2kg,点O距杠杆b端0.2m。则合金的密度是 kg/m3.(g取10N/kg) 4.(2019沈阳,23)小明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利用家中的物品做了几个小实验。 (1)小明把小萝卜放入水中,小萝卜漂浮在水面上,此时它受到的浮力为F浮,重力是G萝,那么F浮____G萝(选填“>”、“<”或“=”)。 (2)小明把小萝卜从水里捞出擦干,再放入足够多的白酒中,小萝卜沉底了,此时排开白酒的体积V排与小萝卜的体积V萝的关系是V排 V萝(选填“>”、“<”或“=”)。

质量和密度的实验专题

.(5分)(2015?荆州)胜同学到楚王墓景区游玩,在景区他捡到一个形状不规则、不溶于水的物体,在实验室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他将该物体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物体下沉至杯底,如图(甲),说明该物体的密度水的密度,物体对杯底的压力物体的重力(以上两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胜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待测到物体悬浮,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 (3)胜取出待测物体,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天平的读数为121 g; (4)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盐水的体积为mL; (5)事先胜用天平测出了空玻璃杯的质量为63.8g,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到待测物体的密度为kg/m3. 21.(6分)(2015?)小芳的爸爸在外出差给她带回一件小金属挂饰(实心),小芳想知道金属挂饰的材质,于是在学校实验室借了一些器材来测出它的密度. (1)她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轻轻地拨至标尺零位,稳定时发现分度标牌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水平平衡,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往(选填“右”或“做”)调. (2)将挂饰放在已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21.6g (3)当他想测量挂饰的体积时,发现忘了借量筒,在她沮丧之时突然想到利用浮力的知识可以帮自己解决问题,她的测量过程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0g ②用细绳将挂饰栓好并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挂饰不接触杯底,无水浸出)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天平的读数为g,则挂饰的体积为(已知ρ水=1.0×10kg/m3). (4)小芳计算出金属挂饰的密度为,通过查密度表对照可知,该金属挂饰可能是饰品. 物质金银铜铁铝 密度kg/m319.3×10310.5×1038.9×1037.9×103 2.7×103 23.(7分) (2015?滨州)小亮为了测量滨州特产“冬枣醋”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小亮为了测量滨州特产“冬枣醋”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了以下四项操作,如图所示: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B.将部分冬枣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冬枣醋的总质量m1;C.将烧杯中冬枣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冬枣醋的体积V;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冬枣醋的总质量m2;以上操作步骤中有一步是多余的,它是步骤(选填步骤序号) (3)由图可知待测冬枣醋的质量为g,体积为cm3,冬枣醋的密度为g/cm3. 21.(6分)(2015?)联合国定义3月22日为国际水资源日,课外兴趣小组对我市的供水系统和水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测量. (一)测自来水的密度 (1)某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左侧的零刻度线,然后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标尺中央. (2)正确操作,测出自来水和杯子总质量为118.8g,将部分水倒入量筒,如图24甲所示,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cm3.测出剩余自来水和杯子的质量,如图24乙所示,为.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自来水的密度为kg/m3.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专题讲义

初中物理 质量和密度专题讲义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质量和密度专题 题型一:质量的概念及单位 1.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地理位置变化而变化。 3. 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kg ),常用的单位还有:吨(t)、克(g)、 毫克(mg )、微克(μg )。 4. 单位的换算:1101101101103 3 6 9 t kg g kg mg kg g kg ====---、、、μ。 5. 会估计日常生活中物体的质量。 题型二:天平的使用 1. 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包括学生天平和托盘天平)、台秤、电子秤等。 2. 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0刻线处; (2)调节天平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3)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上用镊子放置砝码并调节游码位置使横梁两次平衡;特别注意的是在称量的过程中绝对不能移动平衡螺母; (4)记录右盘内砝码总质量及游码读数的和即为物体的质量。 3. 天平的构造:底座、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标尺、游码及砝码。 4. 知道如何使用天平测质量较小的物体质量。 5. 若天平砝码磨损,则测量结果将偏大,若开始游码没有调零,就开始测量,则测量结果也将偏大,若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有m m m 砝物游=+。 题型三:密度的物理意义 1. 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通常用ρ来表示。 2. 公式:ρ= m V 。理解密度的概念,能正确判断有关密度与质量、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说法是否正确。 3.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 4.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kg m /3 ,常用单位有g cm /3 。 110333g cm kg m //=。会进行密度单位的换算。 题型四: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 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等。 2. 测量金属块密度的步骤: (1)将天平置于水平台上,调节天平平衡;

【小初高学习]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 测量密度实验题

测量密度实验题 常规方法测密度 1.(2017?六盘水)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虽金属块的密度”的实验中. (1)如图甲中a、b、c为用天平测质量过程中的几个情境,合理的顺序是 (填字母);(2)由图b可知,金属块的质量是 g; (3)将金属块放入盛有存40ml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后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cm3,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4)若在此实验中先测体积,再测质量,测得金属块的密度值将会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不规则固体)(2017?广东)((6分)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发现横粱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粱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 (选填“左”或“右”)调。 (2)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31.8g和空烧杯的质量是90g。 (3)如题18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题18图丙所示,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 g。 (4)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题18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 cm3。 (5)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 (6)若小明在第(4)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

3.(常规液体)(2017?长沙)为了帮助家人用盐水选种,小天从实验室借来了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他进行了三次测量,以下是其中的一次测量过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法线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动; (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记录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g;(3)再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接下来小天称得烧杯和剩 g/cm。 余盐水的质量为25.6g,则小天在这次实验中测得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3 4.(固体+液体)(2017?绥化)同学们在实验室测量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和水,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浸没在水中,记下小矿石和水的总体积. 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1)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写字母)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选填“左”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

初二物理密度实验专项练习题

初二物理测量密度实验专项练习题 l .用实验来测定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由这种物质组成物体的______和______,然后根据公式ρ=______求出密度. 2.用实验法测正方体的金属块的密度时,应该用______测出其边长,按公式______计算出体积,用______测出其______,再按公式______计算它的密度. 实验题 l .把测定液体密度要进行的步骤序号按实验的合理顺序排列起来,并填在横线上. ________A .求出液体的质量,计算液体的密度;B .测定玻璃杯和液体的总质量;C .测定量筒中液体的体积;D .用天平测出玻璃杯的质量;E .将液体倒入量筒中;F .将液体倒入玻璃杯中. 2.测定某金属块密度实验.(l)把下面的实验步骤序号按实验的合理顺序排列起来,填写在横线上._____A .记下铜块全部浸入水中时量筒里水面的刻度值;B .在量筒内倒入一定体积的水,并记下水面的刻度值; C .计算金属块的体积和密度; D .用天平测出该金属块的质量. 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1)实验所依据的公式是 。 (2)在实验中先调节好天平,然后把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内,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5所示,金属块 的质量是 g 。 (3)若把金属块放入装有 6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 cm 3。 (4)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 3。 4.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小芸和小阳同学通过实验测量鲜牛奶的密度。他们选取了下列实验器材:鲜牛奶、量筒、托盘天平(带砝码)、烧杯。下面是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1)调节好天平,将装有适量鲜牛奶的烧杯放在天平右盘,向左盘中加砝码,天平横梁恢复平衡时,游码仍位于零刻线处,测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 1;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鲜牛奶倒入量筒,测出量筒中鲜牛奶的体积V ; (3)测出烧杯及其中剩余的鲜牛奶的质量m 2(此时游码恰好仍在零刻线处); (4)计算出鲜牛奶的密度ρ。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方案中存在一个操作上的错误,请你指出来并更正错误: 。 更正: 。 (2)用上面测出的物理量表示鲜牛奶的密度:ρ= 。 5.为了测定不沉入水的蜡的密度,将一蜡块用细绳系着一块铁,并把它们放入盛水的量筒中进行实验,如 图,现在有如下的测量步骤: A 、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m1; B 、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m2; C 、用天平测出蜡块和铁块的总质量m3; D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E 、读出水面的刻度V1; F 、只将铁块全部浸没水中时,读出水面的刻度V2; G 、将铁块和蜡块全部浸没水中时,读出水面的刻度V3。 (1)请根据实验要求,把上面不必要的测量步骤选出来,并把它们的字母代号填写在后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专题

物理力学实验题 1、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图12 所示是我们实验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 请填写下列空格: (1)调节天平时应将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l;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3)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l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试加砝码 时,应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 g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同时调节游码。 (4)图13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 2、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Array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21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选填“左” 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1乙所示,可知小矿石的质量m= ; (4)然后用一细棉线系住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如图21丙所示,然后取出小石块,则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cm 3 。 (5)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m 3 。该小组测算得的密度值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水=1.0g/cm 3 )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 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 1; ② 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 水面对应的示数V 1; ③ 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 2; ④ 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 2。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 。 (2)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根据图15中天平和量筒的读 图15 5g 500 400 300 200 100 m 10

密度试验专题(有答案)

密度实验 1.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 (1)如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①分析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塑料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②往烧杯内倒入10 cm3的液体,如图丙所示,用天平称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 c 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__________g. 3.在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使用天平过程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 (2)小明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再把小石块放入装有10mL 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液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请你为小明设计实验表格,并填入数据,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_____________. 4.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小组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如下: (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如图,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______ .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则矿石块的质量m0为_________g; (2)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3)将矿石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矿石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放在天平左

实验专题测密度

中考实验专题测密度 一质量的测量- 1天平的使用 3 ?漂浮的物体,利用物体的质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质量;或利用等效替代法,物体

的质量转化为求水的质量. 二体积的测量 1量筒的使用 (1)一规则的物体直接用刻度尺量出长a宽b、高c, V = abc.(2)不规则的物体用量筒, 采用“排水法”,测得固体的体积V = V2-V i.(3)利用称量法、阿基米德原理,将物体吊在 G —F 测力计上,测得重力为G,浸没在水中,示数为F,则物体的体积为:V = .(4)利用阿 g p水 基米德原理及天平,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水放在天平上测出总质量是m!,用细线系住待测物 m2—m i 体完全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测出此时的总质量是m2,则待测体积V = -------------- .(5)将溢水杯 P水装满水,物体放入溢水杯中,把被溢出的水收集到小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水的质量m水,则 m水 V = . P水 2.浮于水面的物体 漂浮物体积的测量通常用以下两种方法: A ?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头针)用大头针将漂浮物按入水中,记下量筒中水的变化. B ?沉坠法:(工具:量筒、水、细线、石块)把适量水倒入量筒,再用细线拴住金属块 放入水中记下V i,然后把金属块和漂浮物拴在一起沉没水中记下V2, V = V2 —V i. 3?易吸水的物质 是在物体的外表涂上或包上一层薄薄的不溶于水的物质, 比如油漆类或塑料保鲜膜等;

.是将该物质先放入水中,让它吸足水,再来测体积;三是可用排油法或排沙法或饱和溶液法. 4 ?易溶于水的物质 饱和溶液法或排沙法、排油法等. 【提示】(1)测量固体的密度时,必须先测量固体的质量,然后再测量固体的体 积,这样就不会因为物体表面有液体残留,造成所测质量偏大,所测密度偏大. (2)测量液体密度时,若先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再测量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会由于烧杯中的液体倒不尽,使得所测体积偏小,所测密度偏大,误差较大.

《质量和密度》计算题实验题精选

《质量和密度》计算题实验题精选 1.一个瓶子,装满水后,水和瓶子的总质量是120g;装满酒精后,酒精和瓶子的总质量是100g,(酒精的密度是ρ=0.8×103kg/m3)。请问瓶中酒精的质量是多少克? 6.某烧杯装满水总质量为350g,放入一块合金后,溢出一些水,这时总质量为500g,取出合金后杯和水总质量为300g,求合金的密度。 7.一个金属容器装满160g的煤油后,总质量为430g,如果制成该容器金属的体积恰好为装入的煤油的体积的一半,则该金属容器的密度是多少?(ρ煤=0.8g/cm3) 8.体积是30cm3的空心铜球质量m=178g,空心部分注满某种

液体后,总质量m总=314g,问注入的是何种液体? 9.某同学用一只玻璃杯,水和天平测一块石子的密度。他把杯子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200g,放入石子后,将水溢出一部分以后称得总质量是215g,把石子从杯中取出,称得水和杯子的质量为190g,求石子的密度。 10.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 (ρ铁=7.9×103㎏/m3) (1)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测量器材?测量器 材:。 (2)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写出依据。 (3)若小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11.将22g 盐完全溶解在如图13甲所示的量筒内 的水中,液面升高后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盐 水的的密度为多少? 小丽同学的解答是这样: 解:ρ=m/v=22g ÷10㎝3=2.2g/㎝3 =2.2× 103kg/m 3。 小丽同学的解答是否正确,请你做出评价。如果有错误,请写出正确的过程。 12.老板派小姚去订购酒精,合同上要求酒精的密度小于或者 是等于0.82g/cm 3就算达标,小姚在抽样检查时,取酒精的 样本500mL ,称得的质量是420g. 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姚的 结论是 (A :达标, B :不达标,含水太多)。你认为小姚该 怎么办? (ρ酒=0.8×103 kg/m 3 ρ水=1.0×103 kg/m 3 ) 甲 乙

最新八年级质量与密度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 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小夏居家实验,利用身边物体测量液体密度。实验器材∶刻度尺、细绳(若干)、橡皮筋、铝块(已知铝的密度为ρ铝)、石块、容器、待测液体。实验步骤如下∶ A .如图甲,在刻度尺左端扎上橡皮筋,用细绳悬挂刻度尺,调节橡皮筋位置,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 B .如图乙,将悬挂铝块的细绳固定于a 位置并保持不变,记录oa 长度l 1; C .如图乙,调节悬挂石块的细绳b 的位置,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ob 长度l 2; D .如图丙,将铝块浸没于待测液体中,调节右侧细绳至c 位置,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oc 长度l 3; (1)步骤A 中,橡皮筋相当于______,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___; (2)位置c 应在位置b 的_________侧(填“左”或“右”); (3)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________________(用上述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4)若将步骤D 与步骤C 顺序对调,会导致密度测量值偏_____________。 【答案】平衡螺母 可方便测量力臂 左 321l l ρ? ?- ??? 铝 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 [1]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要调节橡皮筋位置,因此橡皮筋相当于平衡螺母。 [2]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力臂与杠杆重合,可方便测量力臂。 (2)[3] 将铝块浸没于待测液体中,铝块受到浮力的作用,对杠杆的拉力减小,由杠杆平衡条件1122Fl F l =可知c 应在b 的左侧。 (3)[4]当刻度尺在空气当中平衡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12=G l G l 石铝 12 =G l G l 铝石 ① 将铝块浸没于待测液体中,此时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专题讲义(打一份)

初中物理 质量和密度专题讲义 授课老师:陆建成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质量和密度专题 题型一:质量的概念及单位 1.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3.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 4.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kg m /3,常用单位有g cm /3。110333g cm kg m //=。会进行密度单位的换算。 题型四: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 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等。 2. 测量金属块密度的步骤:

(1)将天平置于水平台上,调节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m; (3)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记下体积V1; (4)将金属块全部浸没在水中,记录此时的体积V2,则ρ 物= - m V V 21 。 3. 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 (1)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测出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V 物 于 2. 鉴别物质:检验纯度,依据题设条件求出物体的密度,然后把求出的密度跟物质的密度相比较,确定物质的种类或纯度。 3. 合金类问题:首先要抓住合金的总质量与总体积分别等于各种物质的质量之和与体积之和这一特征,然后根据具体问题,灵活求解。 4. 空心类问题:包括判断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和求算空心部分体积两种情况。判断空心还是实心,可选用比较密度,比较体积,比较质量的三种方法中的任一方法,求算空心部分 体积时则必须求材料的体积,有V V V 空实材 =-。 5. 溶液的配制问题:配制所需密度的液体等是密度应用的创新点,如要配制密度为

3 / 2.1cm g的盐水或3 / 7.0cm g混合液等。在这些计算中,若加固体物质,一般不考虑溶液的体积变化,若所加物质为液体溶剂,则在考虑溶液质量增加的同时,还要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典型例题】 例题1. 下列物体中,质量为0.2kg的可能是: A. 一头大象 B. 一只苹果 C. 一台电视机 D. 一只蚂蚁 ( ) 例题6.小明为鉴别妈妈所戴的金戒指的真伪,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它的质量和体积时所得数据如图所示,请你帮他读出戒指的质量是__________g,密度是__________kg m /3, 由此可判断这枚戒指__________纯金的。(填“是”或“不是”)(ρ 金=? 1931033 ./ kg m)

质量与密度实验专题

质量与密度实验专题 1.小明测量一小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密度有多大,可用天平、量筒、水和细线进行.(1)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线的右如图1所示侧,为使天平衡量平衡,应采取的措施是 (2)在测量过程中,当小明加上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再次如图1所示,接下来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3)由图(2)(3)可知,矿石质量m= g.V= 3 cm通过计算可知 矿石的密度 = 3 /m kg。实验中要求量筒中的水要“适量”,其 “适量的含义是: (4)若实验过程中,小明先测体积后再测质量,则所测密度偏(选填“大”、“小”) 2.小明妈妈为家里自酿了很多红葡萄酒,小明想知道自酿葡萄酒的密度。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量筒进行测量。他们的操作如下: (1)将天平放在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如图甲是小明测量过程中的情景,他的错误是。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烧杯的质量是41.6 g; (3)取适量的葡萄酒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葡萄酒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总质量为g; (4)将烧杯中的葡萄酒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葡萄酒的体积是cm3。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葡萄酒的密度是g/cm3; (5)分析上述方法,测出葡萄酒的密度会偏(填“大”或“小”)。 (6)为了减小误差,小明思考后再次进行测量。他先将适量的葡萄酒到入烧杯中测出质量是 1 m,然后把葡萄酒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得倒入液体的体积为V,最后再次把空烧杯放入

天平上测质量为2m ,则葡萄酒密度的表达式为ρ=,该次测量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7)小华也做了同样的实验。他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1m ,倒入葡萄酒后测出其总质量为2m ,在将葡萄酒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葡萄酒较多,无法全部倒完,他及时停止了操作,经过思考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华读出此时量筒中葡萄酒的体积为V ,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测得葡萄酒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所测密度的表达式为,该次测量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3.在实验室中常用“沉坠法”测木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为m ,用量筒测量木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计算木块密度的公式为( ) A.1V m B.32V V m + C.23V V m - D.1 23V V V m -- 4.“溢水法”测体积较大的物体的密度.小明用天平、大杯、小杯和密度为ρ的水测一石块密度。 (1)天平平衡时如图1所示,石块的质量m =; (2)小明测量石块体积的操作步骤如下: a .测出空小杯的质量1m b .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图2放置 c .把石块缓缓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 d .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总质量2m 请你指出步骤b 的错误之处:。 (3)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石块体积为;石块密度为(设步骤b 中的错误已改正)。 5.“等容法”测液体的密度小明学会了测定液体的密度后,问老师:“能不能不用量筒测出未知液体的密度呢?”老师说:“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 于是老师给了小明下列仪器和材料:一只空瓶、水、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 请你想一想,如何利用上述器材测出液体的密度,请你写出: (1)主要实验步骤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实验步骤: a.把天平放在水平面桌面上,并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b .用天平称出空瓶的质量0m

质量与密度 专题练习

《质量与密度》专题练习 1、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最接近() A.0.6g B.6g C.60g D.600g 估算:要求对物体质量的大小有个感性认识;一般,一张邮票的质量为50 ; 一个鸡蛋的质量为50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为50 。 2、粗心的小明同学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情况如图所示时,他 就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这样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 A.偏大 B.偏小 C一样 D.无法判断 3、小华同学在探究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提供 的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质量有关 B.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体积无关 C.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 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 4、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B、 C三种物质的密度ρ A 、ρ B 、ρ C 和水密度ρ 水 之间的关系是() A.ρ A >ρ B >ρ C ,且ρ A >ρ 水 B.ρ A >ρ B >ρ C ,且ρ A <ρ 水 C.ρ A <ρ B <ρ C ,且ρ A >ρ 水 D.ρ A <ρ B <ρ C ,且ρ A <ρ 水 5、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如图末-1-2所示,分别盛有质量相等 的水、盐水和白酒,则甲、乙、丙三杯中所盛的液体分别是() A.水、盐水、白酒 B.白酒、水、盐水 C.盐水、白酒、水 D.水、白酒、盐水 6、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冻矿泉水完全熔化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车胎内气体质量变大,密度不变 7、将密度为8.9×103kg/m3的实心铜球浸没到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10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球的质量是10g B.铜球的质量是89g C.溢水杯中水的质量是89g D.溢水杯中水的质量是10g 8、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先测出100粒米的质量,再计算求得 B.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测量多次,再求平均值 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 D.把一粒米和一小铁块放在一起测出总质量,再减去铁块质量 9、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铝球、铁球和铜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铝球可能是实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铝球一定是空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也是空心的 C.铜球是实心的,铁球和铝球也是实心的 D.铜球是空心的,而铝球和铁球是实心的 10、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mm厚的铝膜,一时难 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

特殊方法测密度实验题专题

特殊方法测密度 一、等体积法: 1、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出了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线处,调节天平右端平衡螺母, 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为52g 。 (3)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4)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 ; (5)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142g 。 (6)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 3; 2、小明利用一个圆柱形玻璃杯、天平、水,测出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头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调节天平两端的______,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石头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则小石头的质量为m 0。 (3)在圆筒形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到达的位置a 处,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 1。 (4)将石头用细线系好,浸没入圆筒形玻璃杯的水中,记下水面到达的位置b 处。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出此时玻璃杯的总质量为m 2。 (6)用公式表示石头的密度为__________ 二、一漂一沉测密度: 一漂即漂浮(若不能漂浮的物体借船:小烧杯或圆柱形厚底玻璃杯)测质量m G 物= F 浮 m w 物=m 排=ρ水V 排 一沉即浸没(若不能沉底的物体助沉:针压或吊重物)测体积V 1、小明同学在过生日时收到了一个内有“生日快乐”的小水晶球,如图是他用量筒、小玻璃杯来测量水晶球密度的实验示意图,实验记录表格尚未填写完整,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6.3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题专题练习题

《6.3测量物质的密度》专题练习题 知识点回顾: 1、量筒的使用:液体物质的可以用量筒测出。 2、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 ①观察量筒标度的单位。1L= dm3 1mL= cm3 ②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和值(最小刻度)。 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的相(或与量筒中凸液面的顶部相平)。 3、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ρ=就能够算出物质的密度。 质量可以用测出,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或量杯来测量。 专题练习: 实验探究题: 1.为了鉴别妈妈的银手镯是否纯银制成的,小芳利用电子天平,溢水杯、大小合适的烧杯、水等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A.将电子天平放在桌面上,调节底板水平 B.将手镯放在电子天平的托盘上,液晶屏显示如下图所示,则手镯的质量为________g;

C.用电子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为22.060g D.将手镯浸没到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烧杯收集溢出来的水 E.用电子天平测量溢出来的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4.460g 则手镯的密度为________g/cm3(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评估:①若测量前,电子天平底板没有调水平,则测得的质量偏________(填“小”或“大”).②由于溢水管口残留有少量水,由此会导致测得的密度偏 ________(填“小”或“大”). 2.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量某液体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移动. (2)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A的体积为________cm3 .(3)将量筒中的液体A全部倒入空烧杯中,把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中,

培优质量和密度问题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 1.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 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dm B.普通中学生走路的速度约为1.1m/s C.酒精灯点燃后外焰的温度约为98℃ D.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0g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一元硬币的直径略为2.5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左右.故B符合实际;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4km/h 1.1m/s C.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能够超过400℃.故C不符合实际; D.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与两个苹果的质量差不多,在300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 【点睛】 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 2.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A.刻度尺、水、细线、烧杯B.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C.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D.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选择项中能测金属块密度的,必须能测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 A、刻度尺能测金属块的体积,但不能测出它的质量或重力,不能测出金属块密度. B、天平能测金属块质量,量筒水细线能测体积,故能测金属块密度. C、弹簧测力计能测金属块重力,从而得到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 D、天平砝码能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 3.如图所示,体积之比为1∶2的甲、乙两个实心物块,分别挂在杠杆两端,此时杠杆恰好水平平衡,则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为()

A .1∶1 B .1∶2 C .4∶3 D .2∶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知道,甲物体挂在左边第3格处,乙物体挂在右边第2格处,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此时12G l G l =甲乙即 32m g m g ?=?甲乙 所以 2 3 m m 甲乙=,又因为V 甲/V 乙=1/2,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是 24133 2m V m V ρρ===甲甲甲乙乙乙 故C 正确。 故选C 。 4.以下是陈老师测定酒精密度的部分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为m ; ②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m 1; ③将水倒出,在矿泉水瓶中装满酒精,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 2; ④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中酒精的体积为V ; ⑤计算酒精的密度; 这些步骤中可以省去的是( ) A .①或③ B .①或②或④ C .①或③或④ D .前三个答案都错了 【答案】B 【解析】 【分析】 测定酒精密度的实验依据的原理是m V ρ= ,因此关键看所提供的步骤能否顺利测出酒精的质量与体积,只要能达这一实验目的就是可取的.分析时注意有些步骤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达成同一目的,这样的步骤可以有所取舍。 【详解】

测量密度的实验题

密度测量实验专题 一.测量液体密度 题型一:测量液体密度 1.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烧杯、量筒、待测液体 2.实验步骤: a.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b.把适量盐水倒进烧杯,用天平测出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m1; c.把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进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v1;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e.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3.表达式: V m m2 1- = ρ 4.记录数据的表格: 题型二:无量筒测量液体密度(一) 1.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烧杯、水、待测液体 2.实验步骤: a.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 b.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则水的质量为

(m 2-m 1); c.将水倒掉,在烧杯中装满待测液体,称出烧杯和待测液体总质量m 3,液体的质量为 (m 3-m 1)。 3. 推导液体表达式:水水 水 ρρρ1 2131 21313-m m m m m m m m v m m v m -=--=-== 液体密度表达式:水ρρ1 21 3-m m m m -= 题型三:无量筒测量液体密度(二) 1.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两个相同的烧杯、水、待测液体 2. 实验步骤: a. 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 1; b. 在一个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2,则水的质量为(m 2-m 1); c. 在另一个烧杯中装满待测液体,称出烧杯和待测液体总质量m 3,则液体的质量为 (m 3-m 1)。 3. 液体密度表达式:水ρρ1 21 3-m m m m -= 题型四:无量筒测量液体密度(三) 1.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烧杯、水、细线、待测液体 2. 实验步骤: a. 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 1; b.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水并用细线在水面处做标记,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