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们对科学和真理的追求》教案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实践(2)真理理解;(1)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4)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5)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6)认识具有反复性(7)认识具有无限性(8)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分析:(1)列举历史上对实践观点的不同理解,分析说明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以上观点的不同(2)结合相关名言,分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结合实用主义者关于真理观点的理解,分析说明什么是真理(4)结合欧几里得定理,说明真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分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5)结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事件,分析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2、能力目标(1)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特别是与旧唯物主义关于实践含义理解的比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2)结合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综合能力(3)在讲述实践对认识的作用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结合真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5)在讲述真理具体的有条件的及认识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一知识点时,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及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联系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一观点,弓I导学生学会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认识真理(3)通过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观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丰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二、【重点、难点】:1、实践的基本特征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三、【整体感知】: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了解实践的含义、特征及作用,理解在实践在追求和发展真理。
四、【方法点津】:(1)在教材中对实践的含义除了给出含义外只是略作解释。
哲学教案-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真理是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3)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体总是具体分析的能力及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认识真理(2)使学生树立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丰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复习:导入回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我们知道认识来源于实践,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同时认识正确与否由实践检验,那么经过实践检验正确的真理性认识的是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我们的认识也要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即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P46-47页课堂探究:(1)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错在哪里?(2)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能够被称为真理?或你认为真理是什么?(3)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为何会有真理和谬误的区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说法正确吗?讲授新课(一)、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的含义: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人的认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真理人的认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符——谬误2、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第一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
正确的认识只能有一个,即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可以出现的,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于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正确。
高二政治教案: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导语】教案通常⼜叫教学设计,包括教材简析和学⽣分析、教学⽬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为了帮助各位学⽣掌握教材重点,更好地⾼效率的进⾏学习,为⼤家整理了⾼中各科知识点教案,让同学们明确教学⽬标,有针对性的学习。
以下是《⾼⼆政治教案: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供⼤家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政治教案: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学习⽬标】 知识:1、真理含义2、真理的基本属性:客观性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4、认识具有反复性和⽆限性5、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能⼒:1、能够通过对真理和谬误的理解把⼆者区分开来 2、能够运⽤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反复性和⽆限性的道理来分析说明具体事例 3、在实践中认识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 情感价值观:从认识的反复性和⽆限性来感悟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帆风顺的,从⽽正确对待学习和⽣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增强克服困难的勇⽓和信⼼。
【学习重点、难点】 1、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认识的⽆限性与反复性 【⾃主学习】 1、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是标志的哲学范畴,是⼈们对。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适⽤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
(2)真理都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来说的,都是、的具体的历史的统⼀。
3、追求真理是⼀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
认识受到的制约。
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等条件的限制。
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
这就决定了⼈们对⼀个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再从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限性。
认识的对象是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是,作为认识基础的是,因此,⼈类认识是。
追求真理是⼀个的过程。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限性,并不表明它是⼀种,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种。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学海导航1学习目标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真理的含义、客观性、条性和具体性、认识的无限性和反复性,论证真理只有一个,不存在多元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并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2学习指导本部分内容通过分析真理的客观性、条性和具体性、认识的无限性和反复性,告诉我们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我们应该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材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揭示真理的含义和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分析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指出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第二层,分析真理的条性和具体性,告诉我们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行的,要正确对待错误;第三层,分析认识的无限性和反复性,告诉我们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学习本部分内容,应结合古今中外关于真理问题的不同观点,联系当今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进行理解。
学习中要注意:⑴在辨别分析实用主义真理观的基础上,弄清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的基本内容,树立真理与谬误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⑵要结合具体的科学知识,理解真理的条性和具体性;⑶结合人类探索星空的曲折历程,理解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从而明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学习探究知识要点思考探究一、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是客观的⑴真理的含义⑵真理的最基本属性2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的1真理都是有条的2真理都是具体的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2认识具有无限性3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1你还知道关于真理的那些观点?你能辨别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吗?2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3有人把马克思主义当成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适用于“每个国家革命和建设的过程”。
真理教学案

结合材料,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述“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6分)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回顾学习目标,进行小结:
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谭嗣同《仁学》
专家点评: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驭民”。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胡锦涛
5、真理的客观性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学点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自主、合作学习,回答下列问题
1、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明欧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
2、是什么原因使人们认识到欧几里得定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
3、真理除了具有客观性外,还具有什么属性?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识记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基本属性;列举分析历史史实,理解真理的具体性。
通过分析材料理解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分析说明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真理论的内容,形成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追求真理的永恒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重点难点】重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难点:理解真理的客观性【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歌曲——《仰望星空》)仰望星空,我们感到自身的渺小与人类的渺小。
探索宇宙的真理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
这节课我们将跟随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来学习《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新课讲授』一、仰望星空探索真理(一)真理是客观的教师设问:人类在探索宇宙时,无疑,非常好奇的一个问题是:谁是宇宙的中心?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曾提出过哪些不同的观点?学生回答。
呈现文字材料三种观点教师设问:他们的认识是正确的吗?请你判断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学生思考、回答真理的含义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最基本属性-----客观性教师设问:我们如何判断刚才的第三种认识是正确的?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构成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观世界、实践的手段如我们借助的工具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实践是客观的。
另一方面,真理的内容是由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所决定的,因此,真理的内容也是客观的。
因此,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教师设问:对宇宙的中心为什么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这些不同的认识都会是真理吗?学生思考、回答。
人们对科学和真理的追求

主题一:人们对科学和真理的追求教学目标:1、①知道一些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基本史实和代表人物,了解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②逐步提高正确认识、分析、判断事务的能力,提高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并分小组讨论探究学习。
3、感受人们对科学和真理追求的坚持不懈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初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和形成科学态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1、知道几位航海家对地圆说的证明所做的贡献以及对世界的影响;2、知道为日心说的建立而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的事迹;3、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对人类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感受科学家们对真理追求和科学的坚持不懈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品质。
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对地圆说、日心说和进化论的内容的认知程度,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准备地球仪,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内容;收集本主题相关资料辅助教学。
学生准备: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内容相关的资料。
第一课时“地圆说”与“日心说”一、导入:人们认识世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数科学家、探险家坚持不懈、前仆后继地探索,为我们今天认识世界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他们是如何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不懈追求科学真理的吧……二、新授:1、“地圆说”:(1)了解人们关于地球形状的猜测与人们认识的误区:(理解证实地圆说的重要)●你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吗?(球状)●地圆说就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漫长过程。
之所以说它漫长,是因为15世纪(板书。
强调21世纪和15世纪的时间差距以及15世纪之前的时间的比较)之前,人们并不认为地球是球状的。
你知道在古代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的人们认为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吗?自己看书,寻找答案。
教师板书。
其实很多建筑(如天坛)和传说(如女娲补天)就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猜测和认识。
●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测呢?(通过问题提示展开学生思考。
如:古代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通信方式?人们之间通过什么方式来往?假如你生活在古代,你会对地球有怎样的认识?)(2)地圆说产生的需要:●介绍新航路产生的背景:正是由于交通、交往、通信等人们生活的需要,加上此时东方的奢侈品不断运入欧洲,令那里的统治者惊羡不已,以为东方是财富的源泉。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范文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范文第一章:真理的内涵与特征1.1 真理的内涵引导学生理解真理的概念,认识真理的本质。
分析真理的定义,探讨真理与错误、谬误的区别。
1.2 真理的特征引导学生掌握真理的基本特征,包括客观性、普遍性、永恒性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即真理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
第二章:实践与真理的关系2.1 实践的概念与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的定义,认识实践的本质和特征。
分析实践与理论、经验、认识的区别。
2.2 实践与真理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实践与真理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实践对于认识和发展真理的重要性。
第三章:实践与真理的相互作用3.1 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功能,认识到实践是验证真理正确性的关键。
分析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和方法。
3.2 真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真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到真理对于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和价值。
第四章:在实践中追求真理4.1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实践与认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分析实践对认识的来源、发展、检验的作用。
4.2 实践中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实践中的认识过程,包括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等阶段。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认识过程在实践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第五章:在实践中发展真理5.1 实践与真理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实践与真理的相互作用,认识到实践对于真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实践对真理的修正、完善、创新的作用。
5.2 实践中的真理发展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实践中的真理发展过程,包括实践中的问题发现、问题解决、真理的升华等阶段。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真理在实践中的发展和完善。
第六章:科学实验与真理的追求6.1 科学实验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实验在追求真理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科学实验的特点,如可重复性、可观察性、可测量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们对科学和真理的追求》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基本史实和代表人物,了解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2、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并分小组讨论探究学习;
3、感受人们对科学和真理追求的坚持不懈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初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和形成科学态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知道几位航海家对地圆说的证明所做的贡献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2、知道为日心说的建立而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的事迹;
3、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对人类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感受科学家们对真理追求和对科学坚持不懈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们认识世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数科学家、探险家坚持不懈、前仆后继地探索,为我们今天认识世界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他们是如何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不懈追求科学真理的吧……
二、教授
1、“地圆说”
(1)你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吗?(球体)
(2)你知道在古代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的人们都认为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吗?(学生看书,寻找答案,教师板书。
)其实很多建筑(如天坛)和传说(如女娲补天)就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猜测和认识。
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测呢?
(3)地圆说产生的需要:
介绍新航路产生的背景:正是由于交通、交往、通信等人们生活的需要,加上此时东方的奢侈品不断运入欧洲,令那里的统治者惊羡不已,以为东方市财富的源泉。
欧洲殖民主义
者开始了对亚洲、非洲、美洲等广大地区的殖民掠夺,其中大前锋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4)了解航行过程
请分组学习并完成表格内容:
2、“日心说”的建立
在“地圆说”被证实之后,科学家们并没有驻足于对我们生活的这个空间的探索,而是把研究的范围扩大了……
(1)质疑导入
在古代欧洲,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主张“地心说”,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其他的星球都围着地球这一宇宙中心旋转。
“地心说”长期居于统治地位。
那么,地球与太阳之间到底谁是中心呢?这又是被谁发现的呢?
学生回答:地球以太阳为中心旋转,哥白尼等人证实了这一现实。
(2)了解“日心说”产生的过程
请学生结合书6、7两页的内容以及收集到的资料,分小组研究一下关于“日心说”的建立这部分内容,并完成表格:
(3)“日心说”建立的意义
3、进化论的诞生
(1)你们知道进化论的观点是谁提出来的吗?
板书:达尔文
(2)学生自学8—9页
(3)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巡视,启发点拨
①达尔文少年时后的故事,体会到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②达尔文远航的困难与收获是什么?
③达尔文的《生物起源》一书中,进化论论的观点是什么?
④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进化论的观点?
(4)你觉得达尔文是一个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精神?
(5)集体汇报交流
板书:《物种起源》—进化论—生物进化、科学发展、人们认识、社会的进步
三、总结
1、回顾与展望“地圆说”、“日心说”和“进化论”
2、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