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

第四讲现实主义批评——社会历史批评、道德批评、阶级批评/意识形态批评一、社会历史批评产生的背景及定义1、背景文艺理论背景:表现说和再现说对比起始:18世纪维柯对荷马史诗的评论,以诗歌反观希腊的社会环境。
后由法国人丹纳使之完全确立,他的名言是:“文学史时代、种族和社会环境的产物”。
1865年,丹纳《艺术哲学》。
2、定义: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特点1、侧重研究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历史发展的关系。
巴尔扎克认为:文学是社会的表现。
我企图写出整个社会的历史。
案例:月牙儿与青春之歌2、重视作家对待社会现象、对待历史潮流的思想倾向。
案例:子夜3、重视作品的社会作用案例:茅盾:我们的作品一定不能仅仅是一支吗啡针,给工农大众一时的兴奋刺激,我们的作品一定要成为工农大众的教科书4、在文学观上,认为文学本质上是对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的再现。
三、社会历史批评的基本评价尺度:真实性、倾向性、社会功能(功能性)1、时代及环境的真实、人物性格的真实、作品细节的真实父母都是在一九四零年前后入伍的小八路,父亲参加过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后又在辽沈战役中负了伤。
平型关大捷是1937年,1940年前后入伍的“小八路”又怎么能参加平型关大战?2、作家的倾向性表现在写作中选材、褒贬、理解。
例子:大仲马,柯南道尔3、维护或破坏一种意识形态,教化民众、传道授业。
四、社会历史批评的基本操作1、多适用于现实主义作品《白鹿原》《家春秋》《骆驼祥子》等,也有例外。
2、对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的阐释发展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对安史之乱后动乱事实的描述。
3、考察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与作家的关联(知人论世)巴金是青年人的朋友《家》沈从文生平与创作的关系道德批评一、道德批评定义1定义:道德批评主张将文学与人生联系起来,坚持用道德的观点看待文学现象。
2道德:道德,一般定义为通过社会舆论和个人自我意识维持人与人、人与社会正常关系的规范体系。
《社会历史批评》课件

文化唯物主义
文化唯物主义认为文化是社会存 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强调文化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塑造作用。
文化唯物主义主张从文化的角度 去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认为文 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形
成的。
文化唯物主义认为文化具有相对 独立性,可以影响和制约人们的 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社会历史批评旨在揭示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以及作品对社会 和历史进程的影响。
特点
跨学科性
社会历史批评融合了文学、历史 、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
法,具有跨学科的特点。
实证性
社会历史批评强调对文学作品产生 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实证研究,以 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历史内涵。
价值判断
社会历史批评不仅对文学作品进行 描述和分析,还对其价值进行判断 ,探究作品在当时和后世的影响。
文本中的权力关系分析
总结词
揭示文本中权力关系和不平等的表现
详细描述
分析文本中的人物、事件和冲突,探究它们背后的权力关系和不平等现象,以 及如何通过文本进行表达和传播。
04 社会历史批评的案例分析
CHAPTER
《红楼梦》中的社会历史批评
• 总结词:通过对《红楼梦》中人物、情节和背景 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家族 衰落。
《红楼梦》中的社会历史批评
阶级矛盾
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的描述,展现了封 建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家族衰落
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命运描写,反映了封建家族 的衰落和没落。
《红楼梦》中的社会历史批评
• 总结词:通过对《红楼梦》中人物性格、命运和家族关系 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
文学批评导引常见问题解答(大学期末复习试题)

绪论文学批评的性质本章常见问题1.简述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主要区别文学理论着重研究文学的本质、范畴,文学活动的一般规律,属于基础理论研究;文学批评则更关注理论的变化和对文学实践活动的分析和评价,是一种应用学科。
2.文学批评的艺术思维特征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1)出入有度的情感距离。
在评论文学作品这种审美形式时,评论家也需要体验、感悟、想象,也必然有一定程度的情感流露。
但同时它也需要心理距离,需要对情感加以理智的控制。
而这种情感距离与其他人文科学中所持的客观态度是不一样的。
(2)思维方式上的求异性。
这首先表现在它所关注的对象是具体的不可重复的文学作品,而不是一般现象。
第二,它所追求的目标是一种独到的认识,而不是某种共识,它对研究对象的发现、评价同时也意味着对自我的发现和评价。
换句话说,它融入了自我的因素,体现的是一种个性化的风格。
(3)强烈的形式感。
这里的形式是与素材相对应的。
文学评论也关注作品的素材,但它更关注作品的形式。
因为作品的形式集中地体现了人们的创造,更能引起读者的愉悦。
这是文学批评与其他人文科学不同之处。
3.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文学批评要求抽象思维与艺术思维的结合。
它是以理性活动方式对感性活动成果的研究,以逻辑思维方式对艺术思维成果的研究。
在文学批评的全过程中,既要把握理性思维的基本性质,又要融合艺术思维的若干成分,形成跨越、沟通、结合两种思维的文学批评思维。
4.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强烈的革新变化态势,自觉的语言批评意识,批评的理论化,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
第一章文学批评的历史1.简述刘勰提出的批评的“六观”。
一观位体,即对作品从主题思想到表现形式作总的观察,包括体裁的选择;二观置辞,分析作品的语言技巧;三观通变,分析作家在文学发展历程中的继承和创新;四观奇正,分析作品在表现方法上的恰当与否;五观事义,考察作家在引经据典上的处理;六观宫商,分析作品的音律。
2.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如何体现中西文论的融合的。
文学批评第二章+社会历史批评

文学对时代精神的塑造
社会历史批评认为文学作品在反映时 代精神的同时,也参与了时代精神的 塑造,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文学的社会功能
道德教化功能
社会历史批评认为文学作品具有道德教 化的功能,能够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道 德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文学批评第二章 社会历 史批评
汇报人: 202X-12-28
contents
目录
• 社会历史批评的定义与背景 • 社会历史批评的主要观点 • 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与技巧 • 社会历史批评的实践与应用 • 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与挑战
01
社会历史批评的定义与背景
定义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 它强调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背景之间 的联系,通过对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历 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作品的主 题、意义和价值。
社会历史批评强调社会、历史背景对作品的影响,但对于作者的个人经历、情感和审美选择等方面的 探究相对较少。这样的批评视角可能无法全面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审美追求。
难以全面评价文学作品的多元价值
总结词
社会历史批评在评价文学作品时,难以全面 考虑作品的多元价值。
详细描述
文学作品往往包含多个层面的价值,如文学 性、艺术性、思想性、审美体验等。社会历 史批评可能难以全面评价这些价值,尤其是 作品中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因为其更侧重于
题。
02
社会历史批评的主要观点
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社会历史批评认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镜像,通过文学作品可以观察到特定时代的社会风貌、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文学批评第二章 社会历史批评

丹纳
使 社会历史批评的完全确立起来,是法国的 艺术学者丹纳,丹纳的代表作是《艺术哲学》。 丹纳提出影响文学的三要素:种族、环境和时代, 他认为,要研究文学就要到这些因素中去寻找最 终的根源。 丹纳的研究方法:丹纳从种族、环境和时代研 究文学的方法主要是受到近代法国实证主义的开 创者孔德的影响。孔德拒斥思辨的形而上学,倡 导运用严谨的实证知识,凭借观察去研究各种事 实及其在整体中的相互关系,受孔德影响,丹纳
们去寻求神的东西 ,都曾是全体人民的生活。” 法国的斯达尔夫人发表了《从社会制度与文 学的关系论文学》一书,第一次以专文的形式研 究文学与其他生活领域如地理环境、宗教哲学思 想、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文化风尚等的相互影响。 她说,“我打算考察宗教、社会风俗和法律对文 学有什么影响,而文学反过来对宗教、社会风俗 和法律又有什么影响。”斯达尔夫人的方法标志 着 西方社会历史研究方法的基本形成。
在他这里,文学艺术对现实的模仿也就不是 像平面镜那样对外物原模原样的反映,而 是用一块凸镜去折射表现出人的深层的精 神世界。也即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所以, 从某方面来说,别林斯基是一个浪漫主义 的现实主义者。(把文学理想化,意味着 是在个别和有限的现象中描写一般和无限 的东西,不是从现实中摹写一些偶然的现 象,而是要创造典型形象。)
3、十九世纪俄国的社会历史批评 别林斯基: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尤 其是受黑格尔的影响比较明显。 别林斯基强调文学对现实的再现。他说: “诗歌是现实的再现。它不虚构现实所没 有的东西;它不过是把现实的现象加以理 想化,把这些现象提高到普遍的意义上 来。”所以他的“现实”并不是指表面的 社会现象,而是带有普遍性的那个社会现 实。因此,
应用到怎样生活这一个问题上。”
讨论
采用社会历史批评的模式,结合一部作 品(影视作品亦可),讨论பைடு நூலகம்中的家庭、 婚姻、阶层、政治、宗教、伦理道德等等。
(完整word版)文学批评复习

文学批评提纲题型:1.名词解释(5题×5)(张力、反讽、生化、解构主义等)2.填空(10题×1)(流派、代表人物、著作、代表观点、机构等)3.不定项选择(10题×2)4.简答(2题×10)(要点5′展开5′)5.论述(25)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评论性文章(理论要点10分,结合文本阐释15′,一篇文章,运用所学的文学批评方法来分析)导论1.什么是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对文学现象做出判断,评价,指出其思想上,艺术上的得失和所以得失的原因。
2.文学批评的性质:科学性、自发性、开放性1)科学性a、意味着它不是一门单纯的艺术,而是一种知识,这是由批评的目的所决定的b、文学批评的科学性,还意味着它具有客观的基础,而不是主观的随意评价c、也意味着文学批评必须按照审美的标准,而不是可以采用任意的尺度2)自律性:表现在批评对创作的独立,对理论的独立3)开放性:a、文学批评的开放性,主要是由于文学作为“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的本质所决定的B、也是文学批评进行审美发现的必然要求C、同样是文学批评应对今天全球跨学科的学术趋势的挑战而做出的回应3.文学批评的功能:阐释功能(阐释与判断)发现功能创造功能第一章文学批评的主体1。
蒂博代将文学批评分为自发批评、职业批评、大师批评2。
批评主体应怎样坚守明确的价值立场(10分简答题)1)注重核心价值与共识性价值的辩证关系2)体现崇高的精神担当3)贯穿严肃的政治情怀4)显现高尚的学术人格第二章文学批评的对象(怎样展开研究):文本、作者、思潮、文学史第三章文学批评方法(上)(重点)一、社会历史批评1。
什么是社会历史批评***社会历史批评: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00542 《文学概论二》名词解释 知识点

00542 《文学概论二》名词解释知识点第一章绪论文艺学:实际上是指研究文学的学位,因而应该叫“文学学”,人们通常把它称为“文艺学”。
它包括三个分支: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以人类历史和现实中的所有文学现象为对象,归纳总结文学的性质、特征和功能,阐释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发展的规律,进而发现和论证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研究方法的学科。
第二章文学观念文学文本:是指作家创作出来的、未被读者阅读的“文学作品”。
模仿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文学艺术是人对自然和社会模仿的结果。
巫术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的思想和仪式活动之中。
(代表人物:爱德华·泰勒和弗雷泽)游戏说:认为文学艺术产生于原始人的游戏冲动和游戏活动。
(有系统思想的理论家:席勒和斯宾塞)劳动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普列汉若夫《没有地址的信》、鲁迅)第三章文学创作文学创作:建立在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了解、感受、体验的基础上,作家经过艰辛而复杂的精神劳动,创造出特殊的精神产品——文学作品。
艺术积累:指作家在进入艺术构思之前,从审美的角度去认识、体验社会人生,并收集、积累创作材料的动。
所谓“取精用宏”,是说作家在创作中对材料应该尽可能地精炼、提纯,而这种精练、提纯必须以对丰富材料的大量占有为后盾。
艺术构思:是指作家在艺术积累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头脑中把生活素材转化为整体内心形象结构的思维过程。
内心形象:艺术构思中的形象,也称为内心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有别。
它是在原始材料、原始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艺术的提炼、概括,在作家的头脑中逐渐成形的。
形象孕育:即作家将已经萌发的内心形象,进一步加工、充实、改进、完善。
形象形成:即内心形象在作家头脑中基本完成、定型。
强化突出,是在构思中调动多种材料和手段去集中表现形象的某一特征。
夸张变形,是在构思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改变常态、违反常规的方式去塑造形象。
2023外国文学研究方法(视频课) 网课章节测试参考

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道德经》所蕴含的水观不包括()选项: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构成的B:水取下与不争C:水柔弱胜刚强D:上善若水答案: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构成的】2、多选题:雷克思罗斯喜爱道家思想的原因是()选项:A:他对现实社会的洞察和反思B: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C:他的童年悲惨遭遇D: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答案: 【他对现实社会的洞察和反思;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他的童年悲惨遭遇;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3、多选题:社会历史批评要求以社会历史的视角考察、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以及文学现象,将文学作品产生的()等与作品联系起来综合分析。
选项:A:历史条件C:作家生活经历D:时代背景答案: 【历史条件;社会风俗;作家生活经历;时代背景】4、判断题:比较研究与比较文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5、判断题:文学批评不能人云亦云,要有正确的立场。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的是“他者”形象,即“对一部作品、一种文学中的()的研究。
”选项:B:人物形象C:宗教形象D:国民形象答案: 【异国形象】2、多选题: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文本内部研究可以分为()选项:A:等级关系B:词汇C:社会集体想象物D:故事情节答案: 【词汇;社会集体想象物;故事情节】3、判断题: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将我国元代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改编成戏剧并题为《中国孤儿》。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4、判断题:与恰达耶夫、别林斯基等俄国西欧派代表人物相比,普希金对中国的认识要客观和友好得多。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第三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实证研究法,必须严守“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怀疑否定的批判精神、敢于超越前人的创造精神,“不攘人之美”、反对抄袭的学术规范。
”实证研究法,基于清代“什么学”,“实事求是”“无证不信”得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文学与出汗》:
类人猿,类猿人,原人,古人,今人, 未来的人,……如果生物真会进化, 人性就不能永久不变。不说类猿人, 就是原人的脾气,我们大约就很难猜 得着的,则我们的脾气,恐怕未来的 人也未必会明白。要写永久不变的人 性,实在难哪。(转下页)
精品课件
(续上)譬如出汗罢,我想,似乎于古有之,于 今也有,将来一定暂时也还有,该可以算得较为 “永久不变的人性”了。然而“弱不禁风”的小 姐出的是香汗,“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 不知道倘要做长留世上的文字,要充长留世上的 文学家,是描写香汗好呢,还是描写臭汗好?这 问题倘不先行解决,则在将来文学史上的位置, 委实是“岌岌乎殆哉”。 听说,例如英国,那小 说,先前是大抵写给太太小姐们看的,其中自然 是香汗多;到十九世纪后半,受了俄国文学的影 响,就很有些臭汗气了。那一种的命长,现在似 乎还在不可知之数。
精品课件
2、考察作品是否反映和体现了时代的 进步倾向和潮流。
如巴尔扎克虽然在政治上是一个代表 封建贵族利益的保王党人,但在他的 小说中,他又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灭 亡的必然性,于是他不得不违反自己 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把他们描写成 不配有更好命运的精品人课件 。
《高老头》中名门贵妇鲍赛昂夫人最后被迫离开 巴黎,是贵族厄运的真实写照;巴尔扎克看到了 上升的资产阶级的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是对他们 卑鄙凶残、贪婪无耻的形象又给予了无情的鞭挞, 如葛朗台、拉斯蒂涅;巴尔扎克不同意共和党人 的政治主张,但在小说中又看到了他们是反对派 中真正有行动能力和高尚品德的人物,所以他能 在作品中以毫不掩饰的口吻对他们大加赞赏,如 《幻灭》中的克雷斯吉安,《农民》中的尼雪龙。
精品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理论特征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 1、从本质上而言,文学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
下的产物,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2、文学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3、文学可以介入生活、干预生活,对社会的
发展和进步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鲁迅先生 说文学是匕首投枪,是改造国民性的手段, 它可以发人深省,引起疗救的注意。
精品课件
第三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操作方法
一、阐释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
1、批评家分析任何一个作家及其作品时,要将其 置于特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
比如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 系 》中在分析魏晋文学风格的时候,认为曹操的 尚刑名影响到文章方面,形成了“清峻”(简约 严明)的风格 ;曹操反对当时人自命清流的风气, 影响到文章方面,形成了“通脱”(想说什么就 说什么)的风格;曹丕、曹植对“诗赋欲丽”、 “文以气为主”思想的提倡,形成了“华丽、壮 大”的风格。
3、社会效果的尺度: (1)文学作品必须既能够有
一定的陶冶性情、愉悦身心 的娱乐功能,又能给人以丰 富的社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 识,提高人们观察生活、认 识生活的能力。
精品课件
(2)文学作品必须能够以先进的积极的社 会理想和美学理想鼓舞人们去勇敢地创造 美好的社会和人生。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 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 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 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 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 我把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类 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希腊时代:
“古代生活的所有这些特点,都出于 同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前例而简单的 文明;都归结到同一个后果,就是非 常平衡而简单的心灵,没有一组才能 与倾向是损害了另一些才能与倾向而 发展的。……希腊人……离开原始状 态没有这样远,给他活动的政治范围 更适应人的机能,四周的风俗更有利 于保持动物的机能:他和自然的生活 更接近,少受过度文明的奴役,所以 他更近于本色的人精品课。件 ”
精品课件
(接上页)例如,他看见上级注视的目光,便疑 心上司对他不满,听到上司说话,他也要琢磨半 天,甚至连上级轻声咳嗽,他也要疑心是否有怪 罪自己的意思。同样,他对自己与妻子的感情也 是充满了担心,时常为猜测所苦恼,但却没有勇 气与妻子交流。当他发现妻子在跟一个年轻男子 一起走进咖啡厅时,他想问个究竟,却又“不敢 迎着他们走去”,想等他们出来再说,又怕妻子 难堪,也使自己难堪,最后犹豫再三,“只有垂 头扫兴地走回自己的办公地方去了”。
第二 章
社会历史批 评
精品课件
什么是社会历史批评:
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 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 的批评方法,它主要研究文 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 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 会作用。
精品课件
第一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发展历史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滥觞
(一)中国古代的社会历史批评观念 孔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孟子:知人论世 曹丕: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刘勰:“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
精品课件
2、倾向性尺度:即作家通过 作品中艺术形象所流露出来的 对生活的理解和评价,它是作 家社会立场和思想观点的体现。 作家是否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 高度认识生活,所创作的作品 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等,都是 倾向性考察的范围。
精品课件
比如鲁迅先生的作品都反映了他对 当时社会和人们的真实认识,而且他 的这种深刻认识是建立在他对旧中国 黑暗统治及其导致的国民劣根性的批 判(如对成年闰土、阿Q、华老栓)以 及对新的社会希望的追求(如《药》 的末尾在革命烈士夏瑜的坟上加个花 环;《故乡》结尾对希望之路的描写) 的基础上的,正是这种认识,使得他 的作品反映了时代和人民的呼声,反 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中国现代 文学的一个旗手。精品课件
而已”);索巴克维奇 的贪吃笨重(“他
把半边羊肋翻到自己的盘子里,吃得精光 ,
啃着,吮着,连一根小骨头也不放过”)、
野蛮粗暴等。
精品课件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在生活,艺术 的美是对生活的美的反映;艺术家 应成为社会的教师,文艺作品应成 为生活的教科书。
杜勃罗留波夫:文学以不同于科学 的形式再现生活,服务社会;文学 批评的任务就是要正确阐明作家所 描写的形象所包含的社会意义。
再现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的主题;巴
尔扎克充当记录19世纪法国社会的书
记)
精品课件
考德威尔:文艺应该干预社会现实,应该 有助于建立与社会现实的紧密关系。
戈德曼:文学作品与社会集团的精神结构 (政治、宗教、阶级等)之间存在着同源 性。
伊格尔顿:文化的社会历史批评——文学 应该利用自己的审美属性对资本主义的异 化现实(感性与理性、欲望与精神的对立) 进行批判,从而恢复人的完整性;文学从 根本上而言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它具有一 定的政治功能。
精品课件
希腊种族:“希腊人有那种欢乐和活 泼的本性。……阿里斯托芬……描写 雅典人庆祝和平:‘多快活啊,多快 活啊!’”……“这种气质使人把生 活看做行乐。最严肃的思想和制度, 在希腊人手中也变成愉快的东 西。”……“希腊人心目中的天国, 就是在阳光普照之下的永远不散的筵 席;最美的生活就是和神的生活最接 近的生活。在荷马的诗歌中,最幸福 的人使能‘享受美好的青春,到达暮 年的大门’的人。精品”课件
斯达尔夫人:《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 论文学》(1800) 。该文第一次以专文的 形式研究文学与其他生活领域如地理环境、 宗教哲学思想、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文化 风尚等的相互影响。
比如莎士比亚戏剧的兴起就与文艺复兴 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以及文化的复兴有关, 也与当时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关 (催生了市民阶层),还与伊丽莎白时代 的开明政治有关(如应伊丽莎白一世之邀 , 创作《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精品课件
希腊雕塑:《维纳斯》、《掷铁饼者》:
精品课件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别林斯基:优秀的文学既应该反映深刻的
社会现实,又要塑造美的艺术形象。 比如果戈理《死魂灵》以投机钻营骗子
六等文官乞乞科夫访问各地主庄园收购死 亡的农奴名单妄图骗取抵押金发财致富的 活动为主线,描绘了一幅从乡村到城市的 广阔图画,表现了旧的农奴制度和新的资 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暴露了俄国地主 从经济到精神上的破产和堕落,深刻揭露 了农奴制社会的腐朽和反动本质。
精品课件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 品!理智是多么高贵!力量 是多么无穷!行动多么像天 使!洞察多么像天神!宇宙 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精品课件
丹纳:影响文学产生和发展的三因素 是种族、环境(包括地理、气候等自 然环境以及文化风俗等社会环境)和 时代。
以古希腊为例:
希腊环境:“在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南 方最上品的果树不必栽培就会生长,那儿 每隔二十年左右才结一次冰;夏季的炎热 有海上的微风调剂;除了从色雷斯偶尔吹 来几阵东北风,地中海上有一股酷热的东 南风以外,气候非常温和。”
精品课件
《死魂灵》中塑造了许多的优秀的典型形
象:比如乞乞科夫的贪婪(收购死魂灵骗
取抵押金)、谨慎(他总是找那些与之气
味相投的地主做买卖)、狡诈(以各种理
由与地主们结识,尽量骗取地主的信任,
能不花钱的就不花钱);玛尼洛夫的满足
现状(“眼睛里满是甜甜的笑意,脸上流
露出心满意足的深情”)、空虚懒惰
(“所有不切实际的计划只是在嘴上说说
精品课件
4、从表面平淡无奇的事件中揭示出蕴含其中的社 会历史内容,使之产生震聋发聩的效果。
比如巴金的《寒夜》表面上看去好像只是曾树生 与汪文宣的母亲由于婆媳关系不合而离家出走, 但小说实际上内含着对知识分子悲惨命运及其懦 弱性格的揭示,汪文宣本来是一个意气风气、具 有教育救国理想的知识分子。但是,现实生活却 逐渐使他成为一个唯唯诺诺,畏首畏尾的庸人。 他的性格和心理已经具有了某种病态。(转下页)
精品课件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批评尺度 1、真实性尺度:指文学作品所展示的